第一篇:陈年往事抒情散文
这的确是一件陈年往事,因为可以追溯到四十年前的文革时期。如果不是她现在和我做了邻居,如果不是想消除我们之间的隔阂,这件事也可能永远不会再被提起。
现在我们已经是奶奶辈的人了,回忆孩提时的幼稚行为,不由人觉得可笑至极。我和她都是初中六九届,刚迈入初中校门,就开始文化革命,十二三岁的我们也傻不拉叽的喊口号,稀哩糊涂的闹派性,我和她本来不熟,刚好对立两派又把我们分开,所以见了面如同陌路人一般。以后两派又搞联合,在六九届联合会上,和我要好的朋友当时是班干部,就在会上慷慨激昂的做了一番演讲,而她的朋友马上针锋相对的对演讲做了否定,是我那自尊心极强的朋友觉得受了侮辱,当时气得生了一场大病,从此就埋下了我们隔阂的种子。
七零年我们上高中又是同班同学,我们似乎一点也不投缘,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要走近她,了解她,看她是否适合做朋友,只是想敬而远之,拒人千里之外。记得那时学校住宿地方不够,而我家又离学校不远,老师为了化解我们之间的矛盾,竟把她安排在我家居住,但住了没有一个星期,她就悄悄搬走了。毕业后这些年,我们更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路上偶然碰见,也是能躲则躲,躲不过才迫不得已的打个招呼。而同学几次聚会,她都以各种理由拒绝参加,不知道是不是不想与我相见呢?
今年暑期天气正热,我在家门口突然发现她抱着孙子出现在邻居家,才知道她现在也已经退休,儿媳妇在我家附近的高中教书,她租邻居家的房子来看孙子来了。本来以为这一辈子再也不会遇见她,那么我们之间的往事就可以不了了之,一笔勾销。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既然命运使我们再次相逢,并且做了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再也不能形同陌路。我沉思良久,终于拿出勇气,就让我们真诚面对,用沟通来把这几十年的恩恩怨怨做个了断。
于是我主动走近她,是她感受到我的诚意和实在,她终于主动上门和我聊天,一来二去,才逐渐重新认识了我这个几十年的老熟人。几十年的岁月,已经把她磨砺成一个成熟、大气、理智、冷静的中年妇女,而那优雅的谈吐,又显示了我们这一代人少有的文化底蕴。
和她聊起毕业后的工作状况,才知道她的人生经历艰难曲折,为了明确民办教师的身份,她一个人闯省城,找市委,见县长,受尽磨难才得以圆满解决,这种敢于与命运抗衡的精神使我肃然起敬。而聊起我们共同认识的熟人,我们共同敬重的竟是同一个人,这岂不是英雄所见略同。聊起家务,她对自己婆婆的孝敬,对儿媳妇宽容,使家庭形成融洽的和谐的氛围,显示了书香门第出身的教养,使人明显感觉到她的与众不同的理家才能。
当我们敞开心扉的聊到困绕了我们大半辈子的陈年往事时,我们都为当年的幼稚和无知感到羞愧,她也如实说出当年不愿和我沟通的真实心理。更可笑的是当年的当事人现在已天各一方,或许早已将当年的幼稚淡忘,而我们这两个竟傻呼呼的为了朋友的义气耿耿于怀这么多年,是不是傻得可爱呢?
就这样,我们所有的芥蒂在沟通中融化了,其实,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坚持了不该坚持的,现在上帝给了我们这个弥补遗憾的机会,使我们重释前嫌,重续同学之谊。只有沟通,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知道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
第二篇:陈年往事话过年散文
在中国,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春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的日子里,亲人们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相聚,无论远在何方,月是故乡明,都想赶回家乡,与亲人相聚。
亲人相聚的佳节,望眼欲穿的乡愁煎熬着多少游子的心灵,透过千百年的思乡雾霾,仿佛听到李白的夜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又仿佛看到雨中的白居易之“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感受得到悲从心来的元稹之“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不由人不心怀王安石的惆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提起“年”,不由得想起“年”的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形貌狰狞的怪兽,人们叫它“年”。年,生性凶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要吃人,以至于谈“年”色变。人们把“年”肆虐的日子称为“年关”,并想出了各种过年关的办法。
“年”害怕红色,所以每当春节来临,人们就在门外贴上用红色纸写的春联,还在门前挂大红灯笼,现在,很多人家喜欢在门上倒着贴大红的“福”字。各家各户再放几串红色的鞭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以及火红的闪光,把“年”驱赶,以达到驱逐凶祸的目的,期盼幸福日子早早到来。
在这个节日里亲戚之间必定会相互走动拜访,小辈给长辈拜年合情合理,长辈也借此良机给予小辈勉励,彼此祝福新年万事如意,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美德,尤其是做女婿的要给丈母娘送上一份可观的厚礼,以表感谢与尊敬之情。
记得以前家乡还有颇具地方色彩的春节习俗——送阳光。临过年了,一般是由一个老者手里拿着印了《春牛图》与二十四节气的红纸,一村一户,走街串巷,大呼小叫的吆喝“送阳光啦,送阳光啦。”,到人家门口,户主便掏出一两角钱买下一张,郑重其事、恭恭敬敬地将其贴于大门的门框上,祈祷一年风调雨顺。
俗话说得好:大人望插田,小孩望过年。小时候喜欢过年,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欢悦与欣喜和着对过年的期待萦绕心头的感觉,是母亲能和父亲以及我们三姊妹一起团团圆圆吃饭,一起守岁的日子。这美好的回忆,犹如记忆深处的浪花拍打着岁月的堤岸,那一团喜气历久弥新,让我至今还悠悠地回味。
记得在我年幼的时候,母亲天天早出晚归去做缝纫,一年到头在人家家里给人家做衣服,非常勤劳,也很辛苦。但不管多忙多累,总会挤出时间在腊月二十九和三十这一两天,给我们三姊妹做过春节的新衣服。母亲说穿着新衣服才像过年,于是乎穿着新衣过新年就成了我家的习惯。父亲也总是喜欢回忆起我穿起母亲亲自做的小花袄时那高兴的摸样,一晃就是几十年啊,那天真浪漫的孩童早已不再年轻,也不再容易拥有那份曾经的无与伦比的快乐了,徒余如今的万般感慨。
每年腊月一到,就看到父亲不断地从家里出出进进,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蚂蚁那样地忙碌着,陆陆续续把过年的各种食品和物什搬回家。今天买肉焙腊肉,明天筑香肠,各种干货,糖果,等等,都经由父亲勤劳的手贮存到家里。每每想到父亲那乐此不彼的忙着买年货的身影越来越单薄,我便屡屡感到不安,我们三姊妹的成家立业,不但没有减轻父亲的辛劳,相反,每到年关父亲总是不忘给我们三姊妹的家庭也准备一些年货。父亲总是为我们三姊妹考虑,说:“你们都忙好工作,我现在能做的尽量帮你们做一些。”这份父爱让我没齿难忘!
至于为什么说过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一是因为在这天人们要缅怀先祖,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都要去墓前祭祀祖先;二是由于在这天亲人团聚,一家人都要回家,欢欢喜喜坐在一起吃团年饭。不管是祭祖还是团聚吃年夜饭都关联情亲,无论走多远,走不出亲人的牵挂。
当然,过年最讲究的要算团年饭,辛劳了一年的人们都希望能在这一天好好团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到各大餐馆预定了具有特色的年夜饭,然而在我心里最让我难忘的是品尝母亲为我们准备的年夜饭。
每逢大年三十的早上,父亲和母亲一定早早地起床,草草吃过早饭便马不停蹄地去买菜、洗菜、切菜,或煲汤,或烹炒。这一顿饭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周密的安排,菜分凉拌、热菜,味有清淡、香酥,一心做到色香味俱妙的境界。
看到烧好的佳肴我总是经不住诱惑,等不得去拿筷子,忍不住用手捏起一块我最爱吃的排骨,一边啃,一边啧嘴,说:嗯,真好吃。母亲在一旁就会用略带责备的口吻批评我:又不吃早饭,身体最要紧呢。我赶紧分辨:呵呵,早上吃了一个馒头嘛,都怪这排骨太诱人了。年幼的外甥女忙插嘴说:“看我,看我,再看我就吃掉你!”于是,一家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母亲也不禁跟着我们一起笑着。
做好了饭菜,一家人围坐在餐桌边,吃着可口的美食,互相敬酒,说着吉利的话语祝福。也忘不了享受春节联欢晚会这份“大餐”。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
每逢过年的时节,也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不管天气多么寒冷,母亲总要特别细致地打扫卫生,把家里的被子、摆设、餐具以及门窗抹洗得干干净净,整整洁洁。母亲的手每到过年总是开了裂,但她抹了一些防冻膏,粘上创可贴,又开始忙活。看着母亲红肿的手指,那围了创可贴的手指,我不禁无语凝噎。深深地,让我感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认识到我的享受就源自母亲无私的付出,此情此景在我心里定格成“爱”。
关于过年的回忆积攒在我的脑海,是我今生沉淀下来的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它让我更加成熟,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勤劳与宽厚。
第三篇:当爱已成往事优美抒情散文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有这样一段,甄嬛初识宫廷明争暗斗她一心只想明哲保身,然而缘份却注定他与她相遇,甄嬛命中注定的真命天子雍正从倚梅园经过,听得她吟出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之后颇费周折,杏花微雨时她成了他宠冠后宫的妃子,可是,她却在无意中看到他写给已逝爱妻的信中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之后她猛醒“这些年的情意终是错付了”,昔日的万般恩爱都因为一句“莞莞类卿”她心念俱灰,于是,在生下公主之后她绝然离宫修行,临别时她吟出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白头吟》中的那句“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别流连岁月中我无意的柔情万种,不要问我是否还能再相逢,我站在红尘的渡口等你经过,生生世世,哪怕最终爱亦成空伤别离。春秋时期第一美女西施,彼时她只是一个溪边浣纱女,若不是那一日范蠡从溪边经过,他早闻浣纱女子西施素有沉鱼之容。他只一眼便爱上她的倾世容颜,可她的美貌也注定她将是一枚棋子。后来范蠡亲手将最爱的女子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王不惜千金博西子一笑,他纵待她如稀世珍宝,可她终是意难平,谁能懂得西施捧心却为谁?后世传说越王击败吴宫之后,西施与范蠡从此归隐山水泛舟江上,再不过问江湖事。历史的真相无从考究,我在想美女西施在经历了这种种波折过后,繁华寂灭时,她和范蠡的爱情是否还能一如往昔?
当爱情经过的时候,或许只想牵起你的手,与你一生共度细水长流的日子吧,正如他当年曾许下金屋藏娇的誓言,年少的海誓山盟却在岁月磨蚀后变了当年模样,一如她如花的容颜终将老去。陈阿娇嫁给汉武帝刘彻的时候,他们也曾度过一段卿卿我我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直到他有了新欢卫子夫,阿娇便成了他的旧爱从此幽居长门。身世显赫的陈阿娇如何能忍下被爱情冷落的命运,她不惜重金让司马相如写下著名的《长门赋》,声声嗟叹,句句柔情,却唤不回他绝然离去的心。后宫是一个从来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的地方,昔日爱情落了一地悲凉,只留下一个冷艳的背影在历史的尘埃里玉碎花飞,千年泪空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纵是有情亦凭添无限恨。她叫甄宓,那一年她是曹丕的战俘,她因逃亡蓬头乱发却没掩住那股天生丽质文采风流,他伸出的长剑不忍刺向她。于是,曹丕将甄宓带回宫中,之后她受尽千般荣宠,她以为的幸福就是这样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褪去铅华之后万千寂寞缠绕,她残留的几分姿色不足以拴住他帝王的心,在新晋的年轻嫔妃面前,她不过是昨日黄花。甄宓终因色衰爱驰挽不住曹丕的心,“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她的哀叹他视而不见,所有的爱恋终成飘零的尘缘往事,梧桐叶落,繁华转瞬即是满城烟雨。
过尽千帆,试问红尘中弱水三千,谁肯只取一瓢饮?此情可待成追忆,爱与恨亦不过是魂系三生的痴缠。时光苍老,她是否仍在故国的雕梁画栋间回眸一笑,而所有的爱情在历史的尘烟里站成一个悲怆的倩影,当爱成为往事的时候,正如民国才女张爱玲所说爱情亦不过是一个美丽而荒凉的手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第四篇:陈年普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陈年普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各位嘉宾:你们好!(行礼)欢迎来到珠海市六福茗茶艺馆品茗赏艺,我是六福茗茶艺馆的高级茶艺师***。今天由我和我的助泡***为大家演艺陈年普洱茶茶艺。为大家准备的是存放十年以上的云南普洱茶。表演解说词:
1. 焚香静气(点香)。首先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详和宁静的氛围,希望这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随着缥渺的香烟升华到高雅宁静的境界。
2. 岁月留香(赏茶)。黝黑油亮,是普洱的脸庞,那是高原阳光的恩赐,粗壮朴实,是普洱的身躯,那是山野寒风的功德,没有醉人的芬芳,也没有销魂的美艳,透过岁月的尘埃,展现是他的厚重与沧桑。
3. 涤尽凡尘(洁具)。烹茶涤器,不仅是涤净茶器上的尘埃,更重要的是茶人自己纯结自己心灵的过程。
4. 古木流芳(投茶)。茶之宿命,早已因缘注定,唯有等水到来,生命才绽放华彩。
5. 玉泉高至(高冲)。唯有高山流水,方能冼涮世俗间的红尘。6. 风吹浮云(刮沫)。大风起,尘飞扬。
7. 洗净沧桑(洗茶)。洗茶一遍,洗净人世间沧桑,唯我至真至醇。8. 回顾岁月(泡茶)。当你静下纷乱的思绪,轻轻洗去岁月的铅华透过淡淡的馨香,淡淡的陈韵,赫然发现,这平平淡淡,竟然会是你一生的守候。
9. 时光倒流(分茶)。茶汤红艳亮丽,表面上有一层淡淡的薄雾,乳白朦胧,仿佛把你带回到逝去的岁月,让你回味人世间的沧海桑田。
10. 古道问茶(捧茶)走遍千山万水,不抵古道热肠,一盏香茗奉知己。
11. 品味历史(品茶)岁月静好,繁华依旧,终究是历史的尘埃。唯有这圆润、包容的茶汤,才能让心灵沉静,在历史的长河中细品这凡而不凡的滋味。
12. 神游古今(回味)品茶后细细回味,你一定能品悟出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真谛,有茶,人生何其乐。13. 行礼谢茶。
第五篇:陈年的烈酒的杂文随笔(定稿)
反复排练着剧情……
记得那时懵懂年少,童言无忌
想说的话从不曾掩饰
就像透明的湖水般看得一清二楚
你说,你最爱陈年的烈酒
也爱河边长垂的青柳
彼时阳光正好落在你的侧脸
我说,我喜欢听你吟诗作赋
喜欢夏夜凉爽的风
喜欢坐在树下看遥远的月
丛林中星星点点的萤火虫
还有,你的明眸皓齿淡淡微笑
后来,我们不知走去了哪里
山长水阔,杳无音信
连一句告别一声珍重都没有
所有的故事戛然而止
所有的美好瞬间落幕
再见时已是多年以后
我们相顾无言沉默不语
并肩走了很长的一段路
终于还是我先开了口
近来可好?话一出口就后悔了
挺好,你的答案我早已猜到
没有多余的言语和表情
那些年没来得及说出的话
怕是再也有机会了
可明明有很多故事想讲给你听的明明,我还是喜欢着你一如当年
可偏偏心中有了顾忌
不肯说,不可说,不敢说
我以为,这将会是我们的整个人生
从一而终,简单得有点孤独
许我在慢慢余生中一人独走
直到有一天,你浅笑轻叹
说时隔多年,还是喜欢当年的酒
当年我们一起埋在大榕树下的酒
你说,那个味道难以忘怀
你说,因为是我亲手所酿
也许再过很多年
我们还是会继续感概
当年何不多存放一些
等想喝的时候拿出来解解馋
但最后,我们谁都没有再抱怨
浅笑过后,是无比的淡然
我知道,再好的烈酒
也抵不过历经沧桑的心
那时的柳,那时的风
那时的月光,那时的烈酒
都一一褪了色淡了味
故事终于还是说完了
我们,终于还是走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