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数乘0的乘法算式的过程。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
2、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难点:
初步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引趣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图片,看看认识吗?(出示猴头图片)它是哪部电视剧中的人物?《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母娘娘派仙女摘仙桃”的故事,看过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二、动脑思考 探索规律
1、七仙女们陆陆续续的回来了,你们说大仙女摘了几个桃?(0个)二仙女呢?(0个)那两位仙女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怎样列式?
【板书0+0】
如果用乘法怎样列式?
2、三仙女和四仙女也回来了,三仙女摘了几个桃?(0个)四仙女呢?(0个)那四位仙女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怎样列式?
【板书补上:+0+0】
3、七位仙女们都回来了,五仙女摘了0个桃,六仙女和七仙女也是(0个),让我们一起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桃?
【板书补充完整0+0+0+0+0+0+0=0】
4、是呀,本来大仙桃一个都没有了,那就是0个,无论王母娘娘派7个仙女,8个仙女……都只能摘到0个,如果他没有派人去摘,那怎么列式呢?
【0*0=0】
5、那现在我们把这些乘法一起读一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说得非常棒!一起把你们发现的规律读一读。
同学们,小手背后请做好,闭上你的小眼睛,让我们用心记一下这个规律。
谁记住了,说一说。关于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三、探究新知
1、据传说上所讲,王母娘娘可是一个老寿星了,据说呀,他活了700多岁,那么,他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吗?老寿星最喜欢散步啦!看,这里有一座漂亮的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王母娘娘每天都到公园去散步,据测量花园每圈长302米,每天步行3圈,每天散步多少米?一星期散步多少米?
2、小组讨论完成,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
3、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什么题也难不倒大家,下面我们来挑战一道更有难度的题目,好吗?
4、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表现太出色了,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
四、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的老师,高兴吗?想不想让老师给我们留下点纪念?请大家拿起我们课前准备好的白纸,找到你喜欢的客人,请他们在你的白纸上布置3道与我们今天学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感谢各位老师的到来,让我们道一声“老师,你们辛苦了!”
第二篇: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邵蒙亮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1,22叶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2.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估计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估计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积的大致范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这里有一些口算题,会做吗?我请这组同学每人报一题答案。
12+5=
21-2=
10-0=
3×9=
0+10=
0×5= 学生说答案
(让学生通过这些计算,熟悉0在计算时的特点,虽然比较简单,但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2.师:同学们对于“0×5”好像有不同意见,那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这种有一个乘数为0的乘法。
3.出示例题8图片:三只小猫钓鱼
师:我们仔细观察这张图,从图中你能看出这三只小猫分别钓了几条鱼吗?
学生回答。(老师引导:第一只钓了0条„„)
投影上相机出示0,三只小猫下面表上三个0 4.师:看来三只小猫的钓鱼水平都不高啊,那它们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呢?你会列式计算吗?
5.情况1:学生0+0+0=0(条)师:你能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学生:0×3=0(条)
师:这里的0×3表示什么意思呢? 情况2:学生0×3=0(条)师:这里的0×3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0×3表示3个0相加(老师板书“0+0+0”)师:0+0+0等于多少呢? 生:0+0+0=0(条)
师:既然三个0相加等于0,那么0×3的积就是? 学生:0(结合有趣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0×3的实际含义,以及它的积的得到方法,防止学生出现0×3=3这种错误)
6.师:那如果是别的数与0相乘,乘得的积又会是多少呢? 出示0×7,8×0,0×0 师:你是怎么想的?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总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这个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到,用自己的话总结虽然不是很简练,但这样一个自己说的过程,就是知识的构建与深入理解的过程)
7.师:我们通过刚才的探索,发现了这个规律。但同学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呢?一起看练习。出示练习题。8.师:为什么都是0呢?0乘任何数都得0 出示:1+2+3+4+5+0= 总结: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原数。再来一题,看谁做得快。出示:1×2×3×4×5×0= 师:需要算吗?答案是多少?为什么?
(通过这道题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在今后的练习中明白,只要乘数中出现0,就不需计算,答案直接为0)
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1.师:刚才的题目肯定难不倒大家,但接下来难度要加大了。当它跑到乘数中间时,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揭题)
课件出示
2.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02×4= 师:谁能估计一下大约是几百?(请多人估)讨论
生:大约是400。把102看成100,100×4=400,102×4大约是400。
师:大约400,是比400多呢,还是比400少呢?
生:比400多。
师:这是同学们的估计。那102×4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列竖式算一算,看大家的估计是否正确。
(先进行估算,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然后再计算,这样就可以让估算与计算之间有了对照,从而突出估算的用处)
3.师:先用4与102哪个数位上的数相乘?得数是几?再用4与102哪个数位上的数相乘? 得数是几?写在哪一位上?表示0个“十”。
师: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要占位。最后用4与102哪个数位上的数相乘?得数是几?
4.师:同学们都很厉害,老师还没讲,就知道怎么算了。真的会了吗?再来试试。完成书上22页第2题。
师:第一题,积的十位上是几?“0”是怎么算出来的?第二题,积的十位上是几?为什么不是“0”呢?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几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当乘数中间是0,积的中间一定是0吗?
总结:积的中间不一定是0,因为有可能进位。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理解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最终结果的情况)
5.师:这里有三道题。我们先来估计一下每道题大概是多少?怎么做的?
生:第1题大约是1500,第2题大约是500,第3题大约是1000。
师:一名同学也做了,你们看。他的答案和我们估计的答案怎么样? 生:差别很大。
师:为什么呢?是我们估计错了吗?还是„„
生:计算错了。
师:那就请同学找出错误,并改在旁边。
学生独立找错,改正。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错在哪里。
指名学生回答,投影学生作业。说出错误原因。
师: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我们平常在计算时也要提醒自己别犯这样的错误。(先估算,再判断正误,这样就能使学生明白可以通过估算来判断计算是否正确,提高学习估算的积极性)
6.师:刚才是直接列竖式计算,如果是解决实际问题,你还会吗?出示问题。
奶奶买了一根5米长的红绳编中国结,编一个中国结要用红绳105厘米,编5个中国结这根红绳够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红绳长5米,单位是米,而中国结用红绳105厘米,单位是厘米,不一样,所以要先怎么办?
生:把米转换为厘米。
师:现在绳长5米,也就是......(生:500厘米)原来绳长500米,而一个中国结要105厘米,编5个够不够?估计一下。同桌交流讨论。
生:不够,一个105厘米,5个就超过500厘米了。把105看成100,5个就是500,可实际不止100,5个就要超过500。(通过练习,熟悉估算方法)
7.师:我们再看这一题,每个书架上都放了204本书。借出386本,还剩多少本?强调是“每个”书架204本,借出386本。
师:为什么题中说放了204本书,可借了386本,借的比放入的还多?谁能用题目中的语句告诉我。
生:因为是每个书架有204本,有3个书架。
师:要求还剩多少本?肯定是什么方法?(减法)谁减谁呢?(放入的减借出的)把过程写下来。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数有0的乘法。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0和任何数相乘都为0。学了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第三篇:《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1
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属于计算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成30=3,或者不计算因数中间有零的这一位。因此,教材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安排了本节的内容,有助于学生集中学习在乘法中如何处理0的具体方法,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一、创设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贯穿始终,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愉悦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
二、把实践引入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自己去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探究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自觉地将教学过程处理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操作、实践的过程,让他们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并从中获取新知,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在上面两个片段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后,进行了算理的探讨,让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我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的尝试、体验,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明白算理,掌握方法。
三、注重评价,提高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窗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等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敢想敢说。从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开始,到说题意,说过程,说思路,说算理直到质疑、释疑。对于黑板上出示的算法,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让学生说出对与错的原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实际上也是让学生学会说算理,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多说还能促进学生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2
上周我就《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这一内容上了一节公开课,抱着学习请教的态度诚邀了一些老师前来听课,十分感激能来听课给予指导的老师们。这是一节计算课,一个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在教学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并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
在上课之前的一个周五下午,我们在组长左老师的带领下对这节课该如何教学进行了研讨。每位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好的建议,比如某个环节该如何呈现给学生,该怎样处理本课中的一些难点等等。在上这节课之前,我曾经在网上找过这一内容的视频课,是黄爱华老师上的,当时看完之后,记住了他那个“巧妙的竖线”,感叹之余还是否定了这样的教法,因为感觉自己处理不好。可是在上课前一晚,经过校长的提醒,我又一次点开了黄老师的这节课,黄老师的语言风趣又幽默。看似平淡,却充满了数学的智慧。他的课堂始终以小组合作参与讨论,黄老师始终作为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潜移默化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了。整节课黄老师不停的表扬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如小组长说:“我组的那个人”黄老师及时补充:“应该是我们组的同学、我的伙伴”体会小组的团队精神。“你们会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真得很了不起,比起美国、澳大利亚的学生厉害多了”,“这位同学非常了不起”,“这是今天我见到的最好的题”,“这个真的没问题”,“其实这节课真的很简单哟”。这些平常的.话语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学生体会今天的计算课很简单,学生越学越来劲,越学越兴奋。最后在那个竖线的处理上,一点不拖泥带水,先是让学生理解中间有的乘数,百位无需再进位,然后在学生圈出他们觉得很重要的点之后,将竖线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几道题的提点,学生迅速掌握了这种解法,学习的兴致一下被提高到极点。对于这个环节我也思考了很多,可是上课时我对于这地方的处理很不好,显得很生硬,学生掌握的并不好,只是被动的接受了除竖式以外的另一种解法。而且上课时我的干预太多,导致学生们无暇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完全是为了计算而去计算,关于这点,以后我一定会注意!课堂上一定要以生为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手把手的教学。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3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乘法计算中的特殊情况,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好让学生应用一般的笔算方法自主学习,掌握方法。
“0乘一个数得0”是计算数中间有0乘法的基础和前提。我通过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从乘法意义入手自主探索“一个数与0相乘得多少?”的问题,让学生在感情层面上获得对这个知识的初步理解。后通过让学生计算场景中体育馆的一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在此基础由要求算出这个体育馆的座位数,让学生结合估算和已有的笔算方法,独立探索数中间有0的法笔算方法。在例题教学时,我看不少学生计算积极性很高,且说得挺顺的':0乘任何数都得0。?我认为这节课的内容学生掌握得挺好的。可没想到,在后面的练习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计算中,有学生只记住0乘一个数得0,而把进位的数忘记加到这个数位了。如105×5应等于525,而有学生在计算中算成505了。
看到这个现象,才知道自己这节课教学中疏忽这一点,我认为学生以前学过进位了,这个不需要再说了。只强调0乘一个数得0,我根据学生出现的这种情况及时和学生交流了一下,让他们一定要记0乘一个数得0,但不能把进位的数忘记加了。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字母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一些计算公式,这些都是由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学习过程。这对于以后学习方程等知识做铺垫。应该说,本节课的内容看似浅显,实际上却不易。
在课前,我深入研究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好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为了能让学生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以便于学生有效学习。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6~67页的内容,这是一节计算课。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在教学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并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
首先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我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通过解决学生生活中情景创设际问题入手:让帮忙解决小猴子吃桃子的问题引出例4,问学生:现在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呢?你会列算式吗?学生一下就看出来了,现在一个桃子也没有,没有就用0来表示,也就是0×7=0或7×0=0。这样循序渐进,学生轻松地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
在学生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后,接着进行练习,让学生计算0×3=和9×0=的得数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算,从而再次巩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接着再出示:0×0=?,让学生思考:得数是多少?为什么?紧接着小组讨论:0和一个数相加与0和一个数相乘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最后练习环节,我设置了游戏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厌烦。于是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直接写得数、学生板演和自编自算相结合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当“小老师”,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计算是否认真细心,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真计算习惯。
反思这节课,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自我感觉非常成功。但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对学生的评价有些单一,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另外我还思考一点,就是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意外生成的东西?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中,当我们给学生创设了相当的自主空间,学生的潜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出来时,再精心的备课也不可能预料到学生的所有反应,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更何况我是一个新老师。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才变得绚丽多彩。当课堂教学不再按照教学预设展开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动态的数学课堂,使每一个意外都转化为课堂上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只有在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才能灵活驾驭数学课堂。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从培养兴趣入手。
为了解决“0乘任何数得0”的问题,我充分运用了小猫钓鱼的情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这样设计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0的乘法特点,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而且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觉得数学是有趣的,每个数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趣的故事。数学又是简单的,掌握了特点,就像拥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所有的'锁。学生在说出0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还要适时地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第四篇: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反思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光明南小学
房璐妲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6~27页的内容,这是一节计算课。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在教学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并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
首先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我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通过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问学生喜欢养鱼吗?都见过什么样子的鱼缸?引出例3:有5个鱼缸,每个鱼缸里都没有鱼,问学生:5个鱼缸里有几条鱼?学生一下就看出来了,现在一条鱼也没有,没有就用0来表示,也就是0×5=0或5×0=0。这样循序渐进,学生轻松地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
在学生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后,接着学习例4。例4是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的运用。我对这一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扩展,203×2是不进位的,208×3是个位相乘进位的,706×4是个位和百位相乘都进位的。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实践证明,把教材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厌烦。于是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直接写得数、学生板演和自编自算相结合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当“小老师”,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计算是否认真细心,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真计算习惯。
反思这节课,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自我感觉非常成功。但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对学生的评价有些单一,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另外我还思考一点,就是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意外生成的东西?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中,当我们给学生创设了相当的自主空间,学生的潜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出来时,再精心的备课也不可能预料到学生的所有反应,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更何况我是一个新老师。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才变得绚丽多彩。当课堂教学不再按照教学预设展开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动态的数学课堂,使每一个意外都转化为课堂上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只有在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才能灵活驾驭数学课堂。
第五篇:《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试题
一、口算
606= 1402= 103= 508=
6006= 14002= 31003= 5008=
二、笔算
4苏教版数学三上:《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练习033= 20014=
4067= 3072=
三、对比练习
3605= 3280= 8402= 4073=
3065= 3208= 8042= 4703=
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2304= 6033= 3095= 4605=
5067= 9104= 8206= 2079=
五、应用题。
1.一个看台102个座位,学校体育馆有4个这样的看台,估计一下,学校体育馆大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松树有105棵,柳树的棵数是松树的3倍。柳树有多少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