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品读帝王读后感大全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从一本书里了解到帝王在人民中的地位与权威,同时帝王的神秘出生也深深的吸引着我因为书中的帝王出生都是非常神秘的,充满着神话的色彩。所以我拜读这本书《品读帝王》。
这本书的作者叫刘登阁,1967年2月出生,山东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东西方文化比较,现为北京某著名军校任教、《神剑》编辑。被列为总装备“1153人才工”。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基金和国务院有关部委课题10多项。已出版《全球文化风暴》、《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中国的是非》等专著30部。
书的内容讲述了我们国家各个朝代的皇帝的生活习惯,揭示皇帝如何利用人们敬畏天的心理来神话自己,让自己变得神秘与高贵。所以这里面帝王的性格、爱好也是五花八门的光怪陆离的,有的喜欢做和尚,有的喜欢当木匠,有的喜欢吟诗作赋,有的喜欢书法绘画,有的喜欢微服私访等等。相信他们中许多人不是皇帝的话,可能会是一个很不错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可惜了“皇帝”这个名号误他们的名号。
第二篇:帝王之死读后感
《 帝王之死》读后感
引用:帝王之死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看的二十七位帝王、三十九位皇后,柏杨日:我用杂文体写历史,形式上嬉笑怒骂,内心沉重无比。
帝王之死不比你我小民之死,小民死就死啦,帝王死了恐怕就势如山崩,丝毫不爽地引起百千万人头落地。所以,帝王死于非命,不仅关系他一个人,也关系百千万人,甚至关系他身家所系的王朝或政权。
按作者柏杨的计算,从皇帝轩辕到清代溥仪,中国出现了三百九十七个帝和一百六十二个国王,这五百五十九个称王称帝的头目中,约有三分之一死于非命。而帝王之死,无论是幸运地因与“宫廷内如山如海的美女们昼夜上床,旦旦而伐”以致死在龙榻上,还是不幸地以帝王之尊而被绞死、饿死、囚死,起因都是自做孽的制度结构。在男性争权夺势的世界,政治因素高于一切。
正文:从小,我们就听惯了古代“禅让”、“大禹”等故事。中国古代历史在学家手中,一尘不染,美得像个梦。各种美好品质一一体现,我也曾对此深信不已,也被“尧、舜、禹”感动过,认为中国历史就是如此一清二白。
自从读了《帝王之死》之后,我有了新的认识。什么“禅让”,什么“圣人”,说白了全是不可能。历史撕去了美丽的面纱之后,露出了狼狈不堪的本质。
没有“禅让”,只有逼皇退位。;没有“圣人”,只有一只只披着羊皮的狼。
“粉面红颜不过杀人利剑,俏丽佳人尽是带血骷髅。”你且看那历史上各个国王为了美女争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尽显贪婪本性。;夺位之战更是惨不忍睹,各个王子只为坐上王座,在权力面前,亲情淡化了.......一品宫门深似海啊。
当然,我们也不能仅凭一本书便下结论,集百家之长。只是今后不能太相信“纸上的历史”。历史,只有人名是真的。
第三篇:品读济南读后感
《品读济南》读后感
济南是一个文化积淀十分厚重的城市,这里自然会有许许多多城市文化的热心守望者。《品读济南》记录了济南昔时的一些故事、风物,让许多喜欢老济南的人爱不释手。这本书的作者——李耀曦先生就是这些城市文化守望者中的一员。
读后知李先生曾与他人合著了《老舍与济南》一书,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济南市政府文化精品工程一等奖,并被老舍之子舒乙先生访美时,赠于美国洛杉矶图书馆馆藏。几年前,“骨子里就是文人”的李先生在泉城广场东侧的朝山街上开了个“闲情瓦当书吧”,四壁秦汉瓦当拓片,济南老街照片和木版年画,诸多文友在茶烟袅袅和书香氤氲中读书聊天,自是不染纤尘的桃花源了。2002年秋天,台湾余光中先生应聘山东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来济南,欣然做客“闲情瓦当书吧”,与山东文学界朋友和读者品茶交流。
济南,一个美丽的城市,一个有灵气的城市,一个我深爱着的城市。很多名家都用文字诠释过自己的故乡,我的故乡也被名家们诠释过。小时的一篇课文,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我都能背诵出“趵突泉、千佛山、大明湖是济南的三大名胜„„”而读李耀曦先生的《品读济南》,却如饮甘泉,唇齿留香。那渊博的学识、精彩老到的文笔,让我屡屡击节赞叹。我才发现,原来济南有那么多的历史文化我都不知道。
“千古风流是齐州,齐州自古不是帝王都。
济南这个地方,现今居黄河之南、长江以北,古时因为位于济水南岸而得名。
历史上它最早被称为“历下”,秦汉时曾称为“济南郡”、“济南国”,隋唐以降称之为“齐州”,明清以来叫“济南府”。济南有“历”之名,最早见之于《舜鼎》铭文(周厉公时代,公元前840年左右),盖因有“大舜耕于历山之下”的远古神话传说。而无论是齐州之“齐”,还是济南之“济”,在古之《说文》中,皆释为:“中”。也就是说,所谓齐州,即是“大禹治水分九州”,当年位居“九州”正中间的那个州的意思。因此,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若以济南“城子崖遗址”(山东龙山文化)推算,当在四千年至五千年间。但有人则上推到了8500年前,而考古学家一般公认的说法是三千年左右。
可见,称济南这地界儿为“千古风流”,并不为过。”
书中“老街旧巷街名歌”也深深的吸引了我。
“济南是泉城,过去最不缺的就是水。所以老济南府的街巷,少有以胡同称呼者,多是大街和小巷。胡同也有,大概当年住的就是“胡人”。当然胡同里也会有水井,不过自是泉井了。因为多泉水,老济南的街名巷称,便多冠以泉、池、湖、河、水、桥、亭、洲、湾等称谓。如:老牛湾(现名五龙潭)、鸭子湾(现名珍池街)、大湾街、小湾街、后湾街、临湖街、顺河街、饮虎池街、江家池、曲水亭、东流水、大板桥、小板桥、鹊华桥、起凤桥、百花洲、平泉胡同、石涌泉胡同、丁家涯、马家湾崖、司家码头等等。
济南不仅是泉城也是山城。因此冠以山名的街巷也不少。举如,历山街、泺山街、佛山街、朝山街、上山街、对山街、历山顶、南北历山街等等。老北京是元明清三朝古都,三朝君主皆是“马上得天下”。故而北京多有马神庙。但老济南也正因为多水,历史上夏季多有水患,而春天又易发旱情,酷暑炙热如火炉,极易“走水”——着火。所以济南府多有龙王庙与火神庙(如早年间老城里芙容街内有龙神庙,而南门外离明街和佛山院街皆有火神庙)。”
“街名不仅可以作妙对趣联,还可玩数字歌谣游戏。
比如,老北京有“半步桥、一条龙、二龙坑、三铳碑、四眼井、五道营、六铺炕、七圣庙、八面糟、九王坟、十字坡、百万庄、千佛寺、万明路”。古城苏州有“一步弄、二郎巷、三家村、四亩田、五龙巷、六步桥、七道湾、八宝街、九曲里、十郎巷、百步街、万人码头”。老扬州有“益人巷、二郎庙、三义阁、四望亭、五亭桥、六角村、七里店、八里镇、九甸、十牌楼”。
老济南这样的街名也不少,咱不妨也穿它一串儿。比如:“第一楼、双龙街、三曲巷、司里街、五喇嘛巷(后名县学街)、六里山、七家村、八里桥、旧军门巷、十方院”。而且也可数到“千”和“万”。例如:千祥街、千祥里,万顺街、万寿宫(即皇亭)、万紫巷等等,蛮可以像北京四九城那样,整出一桌“满汉全席”来哩。”
文中诸如此类的文字还有很多,值得一看。感谢李耀曦,感谢《品读济南》,使我深度的了解了济南,我更加深爱这座城市了。
2012年2月
第四篇:《经典品读》读后感
《经典品读》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经典品读》这本书。它分为五个部分,有名著助读、名著选读、诗风词韵、别离情思、故事城堡,里面搜集的都是中外名著。
其中,选自《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我看得目不转睛。这一段写的是,唐僧师徒路过一座高山,碰到白骨精。孙悟空接连打死了她所变的三个人。唐僧不明真相,赶走了孙悟空。作者将愚昧的唐僧,嫉恶如仇的孙悟空,描写得栩栩如生。
读完后,我感觉有的地方比较难懂,但通过阅读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我们中国的古代文学,真是博大精深,每一本名著都是一颗耀眼的明珠。我们以后要多读这些名著。它能启迪我们的灵感,丰富我们的知识,使我们的成长之路更加充实。
第五篇:帝王末路读后感 马克思读后感 马克思作业
《帝王末路》读后感
帝王是封建统治中的最高统治者,然而帝王的路途确是崎岖艰险,因而,稍有差迟,却要走向死于非命的末路。
在中国的历史中,帝王无疑意味着尊贵,威严,高高在上,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而提及此词的第一印象往往也是在《故宫的记忆》雄浑震撼的配乐中,百官跪拜,黄袍加身的九五之尊登坐龙椅,俯视满朝文武。他们坐在权力的巅峰之上,唯我独尊,为所欲为。在世人的眼里,充当着“神”,充当着“天之子”。他们可以尽情地放纵自己,穷极人生的享乐。整个天下都是他们的,天下人都是他们的奴仆。正因为如此,为了争夺帝位,一代代的人们演绎了无数血淋淋的让人心酸之作,帝王也就成了一个风险最高的职业。中华上下5000年,成帝者不下300,却有近100位未得好死。比如被杀死、或被逼自杀的帝王就有秦二世胡亥,秦王子婴,后梁的三个皇帝朱全忠、朱友硅、朱友贞等等;被毒死的有西汉的平帝刘衍(被王莽毒死);东汉质帝刘缵(被梁冀毒死);西晋的惠帝司马衷(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等等;直接因纵欲过度而死的有:汉成帝(宠幸赵飞燕和她的妹妹赵合德,荒淫过度而死);北齐的高洋(因酒色过度,不能进食而亡)。间接因纵欲而死的就无法统计了。因服丹药中毒而死的有东晋哀帝司马丕;唐太宗李世民,唐宪宗李纯(或说被宦官杀死),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明世宗朱厚熄等。死得不明不白的有明惠帝朱允坟、明代宗朱祁钰、明光宗朱常洛、清雍正等。
这些帝王的人生悲剧其实预示着中国封建制度的最终消亡,这本书通过对部分帝王离奇死亡的关注,揭密他们被权力异化的人生悲剧过程。当我在茶余饭后品味藏在神秘宫帷后面的另类生活之时,历史的种种令我不得不思考这些帝王命运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轮回。把天下攫为几有是古来所谓“有志者”或“野心家”的最大愿望。纵观古今,皇位宝座下处处是阴谋的寒光,心术的剑影。真能终有一天稳坐皇帝龙椅之上、称孤道寡者,往往也如坐针毡。日子过得惊心动魄,有的帝王就是因惊吓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就像人登峰造极之后,对于跌下去是有多么恐惧,更何况是赌上了一生的荣誉与性命。
历史上父子之间为争夺帝位骨肉相残的事例很多,尤其是儿子操刀,父亲毙命,几乎历朝历代都有。这已经成了历史的怪圈。究其原因,不外乎几种。一是父亲在位时间太久,老而不死,儿子等不及了,干脆来个快刀斩乱麻,早点把老子送上不归路。二是自己并非父皇选定的接班人,于是阴谋篡位,一旦成功,不但父皇脑袋搬家,往往株连其他亲人。也就是说,顺者昌,逆者亡,不管你是谁,碍事者杀无赦。三是父皇昏庸,胡作非为,欺儿霸媳,儿子冲天一怒,做了杀父逆子。其实是为国除害。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做儿子的盯着父亲的龙椅。由此可见,皇帝这个职位的风险何其高也,不用说外人了,就连自己的儿子都成了潜在的杀手。父死子登基,骨肉相残,人对于欲望的追求将人性泯灭了,我们都有欲望,然而,希望我们都时刻拥有任性。
后妃制为帝王提供了任意而为的方便,而对众多女人来说,一入后宫自己无形中就被引入了竞争机制——争皇帝的宠幸。她们各有各的资本,也各有各的办法。争到皇帝的宠幸就拥有了一切,否则,只能 “红颜暗老白发新”,“一生遂向空房宿”,那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后宫中的女人为登上女人生存的峰巅,有的以德行开路,有的用色相架桥,也有的以生育子嗣做最后一搏。不管是走哪条道,策略和手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目的达到,坐上后位,参政、干政的招数和结果也是形形色色:辅佐皇帝、安邦定国者有之;飞扬跋扈、祸国殃民的也不在少数。有的帝王就命丧在这些身边的女人之手。我看过一本书上说“让红颜成为祸水的不是女人,而是男人。”身为女生,我并不完全认同,可是事实总是存在太多前提需要叙述阐明,所以,我们只为牺牲者叹息,并告诉自己其中的厉害种种。
在古代皇宫中,宦官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有特殊的身躯、特殊的形象,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古代男女有别、授受不亲,而不男不女的宦官则可以尽情穿梭于后宫佳丽之间,既为畸形之人,就可以行畸形之事。抛弃常人的尊严,以俳优自居,以主上戏弄为荣。在接通了自己与帝王和后妃的联系之后,在宫廷的明处或暗处,宦官都争到了位置和发言权,就放开胆子尽情上窜下跳、大行其道。本来是可怜可悲的一群,然而在中国古代政治舞台上却发挥着穿针引线、左右疏通,甚至连正常人想也不敢想的政治中枢作用,有的宦官甚至权大欺主,大刀向帝王头上砍去。宦臣本身应该是一个很复杂矛盾的角色,可能他们是为前途甘愿入宫,可能他们是为生计被迫入宫,若为后者,则必是生活不及,皇帝治理不周,其心理也必定深积怨恨,加之与人接触甚密,机会较大臣皇子而言也更多,各种因素致使宦官弑君得逞。在明太祖朱元璋时就明令禁止宦官读书,干政,违者斩,然其死后却没有了这项规章。从各方面看,小人身边站,不得不提防。
“自古帝王多淫棍”,古代帝王拥有数之不尽的后妃与宫女,无非为了发泄淫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从六国掠来的上万名宫人、女乐据为己有,大修宫室以蓄女作乐。汉代宫闱生活的淫乱也不逊色,皇帝们均在宫中蓄有大批美女供其淫乐,少则几千人,多则过万。魏晋时期,道家宣扬的房中术,为统治者的荒淫与纵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了清王朝,荒淫早已成为一种名正言顺的“制度”,清代独创“翻牌制度”。翻到哪个妃嫔的名下,才有可能去承受皇帝的恩泽。正因为帝王们如此荒淫,所以他们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很多帝王因纵欲而早早地奔赴黄泉。此一末路实在荒唐可笑,可是史实如此,不得不花时间反省思考,“务实”才是真正长久之道。
皇帝的权力附着于皇帝身上时,他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皇帝;如果皇权游离于一旁、或权力之柄操之于他人之手,双方发生你死我活的冲突,结果不是弄权者被杀就是皇帝成为牺牲品。外戚较之大臣更容易干政,而权臣是皇帝在朝中真正的政敌。权臣的权力大到能够废立皇帝的时候,皇帝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权臣之所以能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凭借的是智谋和勇气,这种本领远胜于昏狂无知的少年皇帝。而且历史有时还给图谋做皇帝的权臣提供道义上的机会,即某些在位的狂躁肆虐的皇帝实在该杀,其被杀乃是自取其祸。
这些帝王们固然可以为所欲为、号令天下,但他们却有着比我们普通人更多的忧思和惆怅。他们高高在上,万人景仰,但同时他们也是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他们权重如山,但同时他们又命薄如纸,一旦有变,想做个平民百姓都不可以……在滚滚红尘里,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之舟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如何从容不迫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让我们不至于沉迷在无边的欲望里不能自拔,不至于与轻松愉快渐行渐远,我们更应该理性,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