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一、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学中我多次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如:初次与文本对话,我结合课文插图,并通过自由读,指读,评读,让学生感受小路的美丽。再次与文本接触时,我让他们与生活联系,读读议议,再分角色读,小组合作表演等,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这样,通过朗读感悟,体验激情,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在一次一次的碰撞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二、走出文本,体验生活。
语文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让学生充分感知了文本之后,我们再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去拓展,去创造。如:想想,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是哪里来的?结合校园环境的保护、家乡创卫工作等,让学生课内外结合,学习与生活结合,从文本中走出来,去体验生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懂得美的环境需要大家保护,还生发出作为一个小学生,一个社会公民,应爱护环境的强烈责任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其中,学生情感也得到超越升华。
三、利用板书,深化内容。
本课教学围绕“美”进行。从看图感受、朗读感悟“美”——读读演演体会“不美”——读读做做明白如何找回“美”。特别是大写的“美”,从板书——到擦去——重新板书,这样,使课文条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明白:不好的行为可以破坏美,失去美;而好的行为能够保护美,创造美,让思想教育深入学生心髓。
第二篇:《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
《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中一篇篇幅最长的课文,但因为是童话故事,所以非常吸引学生,再加上文本中有趣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情节,非常适合学生朗读。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重点学习课文中14个认读生字和学习课文1-7自然段。
一、角色转换,创设童话般美丽的情境。
童话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和感兴趣的,而这篇课文正好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如何拉近文本与学生间的距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文本中可爱的动物形象来创设一个情境。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带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有效地进行角色转化,以达到更好得理解文本,升华文本。
课前我精心制作了一张鸭先生的图片,说是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客人,让学生跟“鸭先生”打声招呼。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情感的参与,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过来。然后我继续创设情境说:“小朋友,鸭先生看到我们那么可爱,又那么有礼貌,所以要带我们去它家。”学生一定是既高兴又好奇,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一条漂亮的小路展现在学生眼前。“哇!”学生的一声声惊叹就直接告诉我们孩子进入了情境,他们一个个抒发着自己美丽的感受:“我看到鸭先生家门前的小路好漂亮呀!”“路上那些鹅卵石五颜六色的。”“路边开着各种各样美丽的鲜花。”“还有许多蜜蜂在采蜜呢!”“鸭先生家屋前的小路长长的。”仿佛学生已经身临其境,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闻到了花香,听到了清脆的鸟鸣,甚至就像真的踏在了小路上。紧接着马上进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就比较容易抓住段落中几个重点的词:长长的、花花绿绿、五颜六色,来体会小路的美丽,这样的感情朗读效果就比较好。
在学习课文1-7自然段时,我先把自己的角色进行快速地转换,我把贴在黑板上的鸭先生图片取下来贴在自己胸前,高兴地问学生:“看,我是谁呀?”学生会很感兴趣,有学生大声地跟我打招呼:“鸭先生,您好!”我很高兴学生马上把我的角色进行了转换,于是说:“你们走在我家门前的小路上,想对我说什么吗?”学生的参与热情马上高涨了起来,他们把他们真实的感受说给我听“鸭先生,你家门前的小路真漂亮呀!”“鸭先生,我好喜欢这条小路,我家也住在那里就好了!”……孩子们是那么快乐地夸奖着小路的`美丽。然后让学生变成可爱的小动物表演表演,问问他们对小路的感受。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孩子变成了可爱的兔姑娘和鹿先生,他们觉得可有趣了。表演时,孩子还会结合句子进行评价,说应该怎么表演才更好,比如:小兔子走路是跳的;兔姑娘要轻轻地跳,轻轻地是怕惊醒路边的小花小草;鹿先生慢慢地走是一边走一边在欣赏美丽的风景;鹿先生说话的语气重一点,因为他是先生……在角色转化中,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细化表演,同时在细化表演过程中更深地感悟文本;在角色转化中,激发了学生的体验,学生被卷入到文本的情感中,产生共鸣,逐步升华为自己的情感,效果自然比简单的重复朗读要好多了。
二、丰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
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自控能力相对要差。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会花很多时间去管课堂纪律,也经常因此而苦恼。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是老师们每天思考的问题。在备课时,我当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尤其是在识字教学这一块上,我改变了原来单一的识字办法(老师卡片一张张地出示,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想办法记,这样既费时间,学生也觉得没有兴趣),课前我给每一桌同桌准备了一个纸包,纸包里包着课文中14个生字。学生看到纸包肯定很好奇,我神秘地说:“这是老师给大家的礼物,要等大家最乖的时候才能打开。”学生被我吸引了,表现都很棒。而打开纸包发现是生字时,学生还是会很好奇,用来干什么呢?然后我告诉他们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认识了哪个字,用了什么办法,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得很起劲,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识字过程,效果也不错。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我也会经常随时地改变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但是,课堂是生成的,实际教学往往会出现很多处理不当和遗憾的地方。比如,在备课时我也反复预设教学过程,考虑时间的合理安排,但结果很遗憾,因为没有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整堂课拖堂了好几分中还是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写字教学),而且在后面的几分中上得也比较仓促。不过再想想,教学是一门艺术,存在遗憾那是必然的,我应该做的是反思教学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改进。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2
《美丽的小路》这课结束了,看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高,尤其是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比平时高许多,一些平时甚少发言的学生也高高举起了小手,让我很是欣慰。课中进行的识字游戏再一次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识字;在分角色表演这一环节,我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告诉学生不仅可以像以前那样丢掉提示语,加上动作和表情,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加以编排。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同时也到各小组去了解情况,并加以点拨。汇报表演时,学生不仅把小动物的动作一丝不差地表现出来,还把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九段进行改变,使故事更完整。为了获得表演的`机会,甚至出现了争抢的现象。但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愿望都得到满足,当我看到那些没有获得机会的学生失望的表情时,他们的心情我似乎也感同身受。于是,我说“是啊,四十分钟的时间太短了,这样吧,我们刚才欣赏了几个小组的表演,同学们都提了许多好的建议,这样吧,我们课后和小组的同学再好好地排练几遍,我们在困难班时再来进行,好吗?”我的这个提议获得了一致通过。因为有了前面小组的铺垫和充分的准备的时间,学生们的表演十分成功,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作为教师,教学不是对教案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创设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发展。那么如何创设一个让每一个孩子都得以获得发展和提高的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一个只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3
《美丽的小路》课文富有很强的童趣,而且,图文并茂让学生一看就喜欢。
我在教这课时,首先创设情境,调动情感。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在教学中播放课件把学生引进课文,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花花绿绿、鲜花盛开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整篇课文以读为本,自读自悟。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摹仿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语感联结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捂住了鼻子”、“皱起了眉头”、“一拍脑袋”,学生的朗读是那么贴切、自然。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时,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美丽的小路那么美,为什么会不见了?”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是鹿先生,小兔不爱护环境乱丢垃圾破坏的,”有的'说:“是鸭先生不爱卫生造成的”……学生发言非常积极。
借机我又提个问题,小鸭为什么会说“这都怪我!”“为什么小路又变美丽了?”学生又纷纷发言说;“小鸭先生明白了是自己的错,没有爱护好环境。”小兔、鹿小生都来帮忙,他们都知道要保护好环境。有了好的环境我们才能好好生活。所以,我觉的一篇好的教材让学生能很好的领悟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就达到教材预期的目的了。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4
《美丽的小路》这篇文章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教师要加强朗读训练指导。另外第八自然段“鸭先生的话”有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但这种行为还欠缺一定的自觉性。所以要抓住“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对照感悟,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受到情感熏陶。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在教学中,教学中我利用课件,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花花绿绿、鲜花盛开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
二、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摹仿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代替了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捂住了鼻子”、“皱起了眉头”、“一拍脑袋”,学生的表演是那么贴切、自然。这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
三、开放实践,合作交流
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当学生充分朗读、尽情表演之后,产生了疑问:“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小鸭忽然一拍脑袋,“这都怪我。”小鸭为什么说“这都怪我”,我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我们身边的垃圾从哪里来的”。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成为社会、学校教育的连线,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本课阅读教学的难点,又体现了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整合。这种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5
这是一篇较为生动的童话故事,写了鸭先生门前小路的变化,让学生懂得整洁美好的环境能让人们心情舒畅,要爱护环境,保持环境整洁。教学时,我分为“美丽的小路、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又回来了”这三层进行教学,重点进行几句话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体会美丽的小路变脏了,是大家乱扔垃圾、破坏环境造成的.。从而在读中理解,在理解后读得更有感情。课后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谈谈本课教学的感悟。
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花花绿绿、鲜花盛开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摹仿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
“捂住了鼻子”、“皱起了眉头”、“一拍脑袋”,学生的表演是那么贴切、自然。
不足之处:
对于阅读课文教学来说,我的教学设计还是过于细致,面面俱到了。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时间稍显不足,没能更好地体现阅读教学的特点,即以学生多读多说为主。由于时间紧迫,最后的“环保小卫士环节”没能让学生好好发挥,没能进一步加深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6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环保题材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美——不美——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点帮助学生学习课文: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课件中的插图色彩明丽,对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如能运用好配图,将会形成师生共愉的教学氛围。第二课时开始,我出示美丽的小路图片,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时时蹦出精彩的词句,引来听课老师的阵阵夸赞。
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导说话。
任何文本的表情达意都是有限的,唯有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低年级阅读教学以直观为主,然而在设计时有意留些空白,激发学生想象,使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形成各自独有的画面。课堂上,我设计了三次想象说话:一是如果你走在这么美的小路上,你会说点什么?二是小路上堆满垃圾,这时候你再次走上这条小路,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三是为了让美丽的小路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想对小动物们说点什么?
三、利用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文中二三自然段兔姑娘和鹿先生走上这条小路时,它们“轻轻地”、“慢慢地”走过。在这里,我让学生猜想,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天阔说:“它们怕把小路踩脏了。&rdqu
o;苏畅说:“它们怕把小路上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踩坏了。”迎雪说:“它们怕踩到路边五颜六色的鲜花。”多好的答案呀!孩子们体会到了兔姑娘和鹿先生的用心。接着,我问:“那咱们该怎样把这句话读好呢?”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
四、学以致用,体现新课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在学习完文章内容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校园。这么美的校园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呢?从而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种在学生心间。
课堂教学是有遗憾的艺术,本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在指导朗读时,我引导学生注意了三个好朋友说话时不同的动作,但是没有让学生学着小动物们的样子加上动作朗读。对于一年级好动的小同学来讲,加上动作朗读,孩子们的兴趣可能会更高。
第二,分角色朗读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读得不够充分。在展示环节,如果在课前准备几个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上台表演效果会更好。
美丽的小路原文欣赏:
鸭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啊,多美的小路啊!”
鹿先生慢慢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啊,多美的小路啊!”
朋友都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可是过了不久,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苍蝇在小路上嗡嗡地飞来飞去,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兔姑娘又从小路上走过,皱起眉头没说:“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鹿先生又从小路上走过,捂上了鼻子,说:“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
鸭先生也叫起来:“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
他看着看着,忽然一拍脑袋,说:“我明白了!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鸭先生推来一辆小车,拿来一把扫帚,认真地清扫小路上的垃圾。兔姑娘和鹿先生看见了,也赶来帮忙。他们提着洒水壶,给花儿浇浇水,给小路洗洗澡。没过多久,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又出现了。
兔姑娘说:“美丽的小路好香啊!”
鹿先生说:“美丽的小路好亮啊!”
鸭先生对朋友们说:“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7
《美丽的小路》一文,主要讲述了有关环境卫生的问题。它以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不要乱丢东西,保护环境。因为是一篇童话故事,所以文章不仅写得比较优美,而且利于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实践和语感的培养。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以本为本,实现阅读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于是,我在预设教学环节的时候,让学生抓住文本的对话进行朗读和说话训练。以“小路的美丽到变脏了到干干净净的环节”为线索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来充分感悟小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细节设计上,让学生通过找课文中的语句来实现这个目标的。
二、以读为主体,说说演演
记得听过窦桂梅曾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体现他们个性化的朗读。朗读时不仅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而且也照顾到了后进生的朗读。同时,还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变化读、上台表演、学生评议等环节让学生深深地感知文本,提升情感的感悟。
三、随时渗透,课外延伸
对新课标来说,不是让学生只学课文中的.这一点点知识足矣,他所要求的是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用语文,生活中时时都有语文。所以,我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让学生找找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是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又到哪里去了?我们平时的行为习惯应该怎样来养成?学生自己找资料,自己和间一起交流,自己感悟我们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我们今后该怎们做。这一系列的过程,教师只要做一个引导得当的角色就可以了,所有的知识、体验学生都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完成。学习与生活结合,从文本中走出来,去体验生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懂得美的环境需要大家保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其中,学生情感也得到超越升华。
四、不足甚多,还需改进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抓住学生课堂上随机生成的细节。如,在课文分角色朗读的时候,我一看时间不够,就草草地收场。而当时我注意到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地掌握,甚至可以说他们对“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说话的表情、心里的变化还没有充分地揣摩到,这是在今后地课堂教学中所极力避免的。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8
上《美丽的小路》第一课时,试教了两个班。当画面出现肮脏的小路,我问孩子们心情怎样时,两个班的孩子都给了我预想中的答案:“我心情很不好!小路太脏了。”“我觉得很难过,小路好臭阿,再也不美了。”……正式上课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们也说出了类似的答案。看到邱粟积极举手的样子,我也忍不住叫了他。平时上课,他就是会经常给我意外的答案。这些意外,绝对不是灵感的闪现,而是能让学生爆笑一团的答案。我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可是万万没想到,平时随性的他,竟然会给我完全相反的答案。
“我的心情很好!”
当时我心里疙瘩了一下,当然不忘问一句:“为什么呢?”
我相信,有人有不同的答案,一定是有原因的。
“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去找别的美丽的小路了!”
说实话,当时脑海里就出现了四个字:见异思迁。(现在想想是不是太严重了,呵呵)当时仍然上着课,说着话,但脑子实在是高速运转了好长时间,想了很多问题。原来,人是可以一心两用的.。还是那句话,一定有原因。“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去找别的美丽的小路了!”“别的美丽的小路”“美丽的小路”!眼前闪现着这个短语。
啊!原来孩子还是喜欢美丽的小路的!之所以他要选择别的小路,那是因为现在的小路不美了,所以不喜欢了。那其实不是和之前小朋友的观点一样吗?还是讨厌肮脏的小路的呀。他所说的心情好,只是遇见了另一条美丽小路的反映而已。把后来的感觉提前说了,把当时的感觉隐藏了,有错吗?没错。我所能告诉他的,应该是“其实你心里还是期望有一条美丽的小路的。你去找别的小路,是因为现在的小路不美了,你和其他孩子一样,还是希望美丽的它回来是吗?”“是的!”他连连点头。
很庆幸这是一堂公开课。如果是平时呢?我会这么耐心地引导他吗?还是很严厉地说“怎么会心情好的呢?”把孩子的见解抹杀了,那无异于扼杀孩子的思维与想象力。太可怕了。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向善的。每个人都是爱美丽的事物。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9
《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美——不美——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在整堂课中,问题让学生自己提,疑点让学生自己议,见解让学生自己评,唤醒了个体创造的潜意识。尤其是让学生对美丽的小路说几句话时,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小路,你太美了,我喜欢你!”“美丽的小路,我走在你的上面真开心……”“美丽的小路,希望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孩子们想了想,有的说:“我们可以安排好值日生,每天清扫。”“我们打扫干净了,别人又扔在小路上怎么办?”马上有孩子反驳说。又有的说:“我们还可以轮流看护小路,不让别人乱扔垃圾!”他的话刚说完,紧接着一个孩子又站了起来:“难道我们每天都要在小路上看着吗?”……看着孩子们争论不休,我说:“大家想想,我们是怎样保护教室卫生的……孩子们恍然大悟: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保护环境,都不随便乱扔垃圾,那么我们的小路永远是美丽的”。
课中进行的识字游戏再一次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识字;在分角色表演这一环节,我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告诉学生不仅可以像以前那样丢掉提示语,加上动作和表情,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加以编排。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同时也到各小组去了解情况,并加以点拨。汇报表演时,学生不仅把小动物的动作一丝不差地表现出来,还把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九段进行改变,使故事更完整。为了获得表演的机会,甚至出现了争抢的现象。但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愿望都得到满足,当我看到那些没有获得机会的学生失望的表情时,他们的心情我似乎也感同身受。于是,我说“是啊,四十分钟的时间太短了,这样吧,我们刚才欣赏了几个小组的表演,同学们都提了许多好的建议,这样吧,我们课后和小组的同学再好好地排练几遍,我们在下节课再来进行,好吗?”我的这个提议获得了一致通过。因为有了前面小组的铺垫和充分的准备的时间,学生们的表演十分成功,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作为教师,教学不是对教案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创设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发展。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关注学情的变化,在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时,能根据学情的变化发展灵活组织教学,我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如何创设一个让每一个孩子都得以获得发展和提高的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一个只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0
在《荷叶圆圆》这一课的教学中,看着学生童趣盎然的表演,听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我感受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快乐。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这节课中得到了体现。具体表现如下:
一、激发情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这堂课中,我以自己饱满的教学激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因此有了学生争先恐后自主学习的体现。
二、合作读演,共享阅读的快乐
在课堂上,我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合作读书、表演、实现了师生零距离。我还抓住各种机会培养学生互相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合作精神,如引导学生邀请伙伴一起读书,创设导演导戏的情境,开展“最佳合作小组奖”评比活动等。
三、开放拓展,让快乐走出课本,飞身课外
本课节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只凭教材进行教与学的.现象,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自我调节,变封闭为开放,让学生的阅读快乐从课本延伸到想象的空间,从课堂飞到课外,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不足之处:这节课中我感到小组合作学习训练尚欠到位,小组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训练。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1
《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教师要加强朗读训练指导。另外“鸭先生的话”:“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本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生自主识字,学习词组
低年级学生识字是教学的重点,本篇课文的生字很多,于是我让学生先自由学习,再同桌交流,然后在集体中学习比较难的生字。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们经过三个步骤的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自学的时候能自己读读生字、说说组词、记记字形。因此在集体学习的时候就不需要花很多的力气,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在学习完生字后又安排了词语的学习,让学生在自由读读后说说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AABB型和轻声的词语,让学生会读轻声,会说AABB型的词语。而“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等词组比较长,让学生先进行练读,这样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就熟练多了。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
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在教学中,教学中我利用课件,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比平时高许多,一些平时甚少发言的学生也高高举起了小手,让我很是欣慰。
花花绿绿、鲜花盛开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
三、以读为本,自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本课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如:范读、比读、表演读,小组合作分角色读等形式,将每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如临亲身体验,亲身感受。不同个性的学生,读出了自己不同的感悟。其实,只要我们给学生一个舞台的空间,他们将还你一个精彩的演出。
首先,比较读。老师范读“我会读”里的句子,学生注意听,比较带有问号、句号、感叹号的句子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然后学生练读,体会这三种句子的语气。
接着在分角色表演这一环节,我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告诉学生不仅可以像以前那样丢掉提示语,加上动作和表情,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加以编排。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同时也到各小组去了解情况,并加以点拨。汇报表演时,学生不仅把小动物的动作一丝不差地表现出来,还把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九段进行改变,使故事更完整。
《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这篇课文适合分角色朗读,学生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如:
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啊,多美的小路啊!”
鹿先生慢慢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啊,多美的小路啊!”
兔姑娘又从小路上走过,皱起了眉头,说:“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鹿先生又从小路上走过,捂上了鼻子,说:“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
鸭先生也叫起来:“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
他看着看着,忽然一拍脑袋,说:“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文中有许多让小朋友感兴趣的角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训练朗读,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兔姑娘和鸭先生看到美丽的小路时发出感叹:“啊,多美的小路啊!”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看到一件美丽的物品时是怎样的心情,会发出怎样的感叹。从而来体会文中的感情。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但这种行为还欠缺一定的自觉性。所以要抓住“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对照感悟,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受到情感熏陶。
四、开放实践,合作交流
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当学生充分朗读、尽情表演之后,产生了疑问:“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小鸭忽然一拍脑袋,“这都怪我。”小鸭为什么说“这都怪我”,我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我们身边的垃圾从哪里来的”。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成为社会、学校教育的连线,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本课阅读教学的难点,又体现了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整合。这种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课文结尾设计了争当校园美容师的环节,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将环保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课堂教学是有遗憾的艺术,本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今后提高。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2
《美丽的小路》是本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本组课文时,让环保意识渐渐在学生心里萌生;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形声字的规律,倡导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倡导在生活中识字。
本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环境卫生的故事:小鸭门前美丽的小路失而复得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全课要求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课后练习中有分角色朗读课文;有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朗读比较练习。
我教学的第一课时,结合自己的课堂设计、需要达成目标和实际达成效果,进行了仔细思考。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本篇课文的识字量较大,课文内容较长。如何能在两课时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课时目标,我进行了反得思考,最后确定:第一课时完成: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干、赶、起”三个生字。
2、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意思。
3、抓住小路的“美丽”,体会感叹句的语气,并练习说感叹语气的句子。
第二课时完成:
1、巩固识字,书写“先、明、净”三个生字。会说像“洗洗澡、拿扫帚、干干净净”这几种词语。
2、学习“美丽不见——又出现了”两个部分,通过朗读培养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从实际教学结果看,作为第一课时安排的任务较多。识字可分散到两课时,既可以减轻学习压力,又能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课文里出现了多次感叹句,有表达内心赞美的,有对自己责备的,有表达决心的。各种内心感受所用的句式不一样,朗读的语气不一样,因为学识浅薄又疏于研究,在这里应该使一年级的学生对感叹句掌握运用到哪个程度,如何定位这一教学目标,至今还是一片茫然。
二、目标落实情况反思
1、识字教学反思。学生已经形成预习生字的习惯。所以学生对于课文里的大部分生字能很好地读准字音。在教学中,我通过读轻声的词语,相机引出生字,一方面避免了枯燥地集中识字,另一方面了解了学生提前识字情况。由带拼音读词——去拼音读词——自读单个字——交流自己识字方法——挑战读等方式,让学生与生字多次见面,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从而准确掌握生字的读音。从达成效果看,学生对于生字的读音掌握较好。但在教学设计中,没有从音、形、义、运用等方面对生字进行分类落实,学生对生字的掌握仅仅在于字音这个层次上。
2、语文本体性教学反思。本堂课教学除识字外,我安排了“找出体现美丽的词语”这种抓关键词的.方法进行阅读理解训练;结合图片理解“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意思并说句子,进行表达能力训练;读鹿先生和鸭先生的话,进行朗读训练。
从达成效果看,在教学中老师没有关注全体学生,只注重了部分学习的学习情况。如何能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同桌合作?小组合作?我正在努力探索方向。
感叹句的学习因为我自己对于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所以教学结果也不明确。
三、自我反思
本次听了叶所的关于“识字教学怎么教”讲座,顿时觉得恍然大悟又羞愧难当。“悟”的是平时我只注重了让学生“识字”。虽然有时也在解决字义,有时也在组词造句运用,有时也在分析比较字形,但总的就是一盘抓,使得时间紧、任务重。或是就全放手,只认字。没想到识字可以从音、形、义、运用等几个维度进行分类教学,既减轻了任务,又使识字真正地得到落实。“愧”的是教学这么多年,被教参牵着鼻子走,从来没有仔仔细细去研究过“教什么”、“怎么教”。
教学是一门最深奥的学问,只有用心,用情,用智慧才能走得更高更远。这堂课的教学也许会成为我“教师”路上的又一个起点。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3
一 精心准备,让孩子获得美的熏陶
美在生活中,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显得至关重要。《美丽的小路》这一课用优美的语句展现出如画的景致,童话人物的美好行为,无一不显示出美。为了让学生能迅速进入课文,我以及学生都作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制作漂亮的花形字卡、画一画美丽的小路等等,当学生们争着展示设计的字卡时,当老师呈现自己的字卡作品时,当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美丽的字卡”接受伙伴们的夸赞时,他们的心灵早以浸润在美的馨香之中,他们完全忘记了身后那百位老师们。
二 巧妙的设计,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1 借助图画阅读
教材中的插图色彩明丽,动静结合,虚实相济,美不胜收,插图作为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如能运用好配图,将会形成师生共愉的教学氛围。教学开始,在合作识字之后,让学生看插图夸夸小路,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时时蹦出精彩的词句,引来阵阵夸赞。课文中有一幅小动物们清扫道路的图片,当我们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的时候,学生们有的说:“小鹿在给小路洗澡。”有的说:“小鹿在给小路洗淋浴。”瞧,孩子们早已把小路当作自己的伙伴了。在这样的氛围里,让学生们去读书,深情并茂的朗读再也不是奢望。
2 激发想象阅读
任何文本的表情达意都是有限的,唯有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低年级阅读教学以直观为主,然而在设计时有意留些空白,激发学生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形成各自的独有的画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课文中小路变脏了的一节,我开始预设的环节是让孩子们看图说,后来我去掉画面,让孩子们自己想象小路上会有什么。“小路上有烟头、有果皮、有牛奶盒、有落叶……”“呀,小路真脏啊!”“小路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瞧,孩子们已经把自己当成小鸭们了。此时,教师任何的介入都是多余的,我们只有与孩子同喜同忧了,阅读早已实现文本的内化。
3 既积累又激励
积累是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指标,如何实现学生主动积累的欲望和习惯,也是我思索的问题。在《美丽的小路》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开课,我在黑板上开辟了一个栏目:词语收藏夹 。在夸小路的时候,有个同学讲到五颜六色这个词,我马上说:“真棒,这个词真好,我要把他收藏起来。”后来,朗读时,孩子们推荐“花花绿绿、长长、洗淋浴……”等词句,显然这一作为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习惯,又达到了激励的效果。后来的阅读教学中我又逐步引导学生做专门的词句积累本,一期下来, 积累的习惯养成了,孩子们还收获了不少的词汇,为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人文渗透,追求情感教育的无痕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应该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渗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它强调的是渗透,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品味语言,理解内容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受到熏陶感染。只有通过渗透的方法,情感教育才是有效的,小学生未到理性年龄,他主要形象感受认识到情感教育不能搞架空分析,穿鞋戴帽,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感悟形象,受到情感熏陶。《美丽的小路》一课渗透着环保教育,有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这样的环保意识在情感的雨露的滋润下得到萌芽。在老师用媒体呈现出“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们出谋划策,想了很多办法要留住美丽的校园。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心灵赢得了又一次成长。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4
我把这篇课文分为三个课时来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置的: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
2、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等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在识字教学上,我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学生自学生字,通过听录音、圈生字、自读生字等方式让学生对生字有初步的理解;第二步:请几个读得比较好的小老师上台带领孩子们认读生字。我发现由小老师领读的效果比老师领读的还要好,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第三步,出示字卡,通过开火车、随机抽取字卡等方法巩固孩子们的识字。
在教学课文上,我把课文分为“感受美丽的小路——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又回来了”这三层进行教学。而在第一课时上,我把重点放在“感受美丽的小路”上,重点进行几句话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小路的美丽。
在教学此课时上,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识字教学上
1、我分三步进行识字教学,但是每一步的过渡语不够自然,从而导致各个环节不够紧密,有时让学生没能及时反应过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2、在小老师环节上,我请的是两位读得比较棒的孩子,这样虽然能够强化孩子们的识字,但是并不能帮助我及时发现尚未掌握生字的学困生。如果我能够在全班都读得好的情况下,再请一位读得不好的`学生上台读,一来可以纠正该学生的读音,二来可以引起其他孩子的注意,避免犯错。
3、在识字上,我是先让孩子读准每一个字音后,反复强化之后再让孩子连字成词得读。对于第二学期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把生字再深化下去,多读一些词组,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拼音上。
二、课文教学上
1、在指导朗读上,我没能引导到位。在引导学生读出小路的美丽时,我出示一张图片便让学生来体会美丽,这样有点牵强,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语言渲染,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孩子想像后再引导孩子读出小路的美丽。
2、在课文理解上,我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从而错失了很多好的课堂生成资源。例如我问孩子小路怎么样时,我的答案是“美丽”,但有一个调皮的孩子“很臭”。这说明这孩子是有认真预习课文的,但是如果我能够按照孩子的思路,顺着他的话说下去,反问“为什么你觉得小路很臭,它是不是一直都这么臭”而来进行课文理解,相信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点上,我还需大大地努力。
3、备课不够充分。1、没能准确地帮助孩子们理解“鹅卵石”等词的含义;2、预设课堂容量较大,导致在课堂快结束时有一些问题匆忙解决,甚至是老师自己自问自答了。
三、关注学困生的力度还待加强。
备课时,心里要装着学习困难的孩子,并且在课堂上应该多让那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多一点表现的机会。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5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环保题材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美——不美——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在教学时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帮助学习过识字关。识字当中我通过以下方法完成,首先带拼音让学生自由读,后让学生说出在读音方面在注意的地方,老师再归类让同学再读,其次再去调拼音让学生抽读,并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的字形、结构记下来。其中特别是“鹿”,通过小篆字体一直过渡到今天的宋体字,通过形象教学法,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字当中象形字的唯吵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字的兴趣。然后通过练习,运用数学当中加法合成变成今天所学的新字。这样处理,我觉得效果挺好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学习的效果也很高。
本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在指导朗读时,我引导学生注意了三个好朋友说话时不同的动作,但是没有让学生学着小动物们的样子加上动作朗读。对于一年级好动的小同学来讲,加上动作朗读,孩子们的兴趣可能会更高。第二,分角色朗读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读得不够充分。在展示环节,如果在课前准备几个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上台表演效果会更好。
第三篇:《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课改后,语文教师该怎样教,学生该怎样学,参加课程实验后,我一直在思索、在探究。在实践中我领悟到: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力求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
教学本课,满意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读一读
“爱读书,多读忆,读好书”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非常乐意地去读书呢?为了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我采用了“自由读、欣赏读、表演读、比赛读”等形式,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读书中去。
二、记一记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天性,”教学中很多环节我都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学生在表演中学会生字,懂了课文。课文表演完后,我又设计了一个想像表演的内容:“原来爱在小路上散步的其他小动物(蛇、公鸡、猴子等)也来到了小路上,你就是其中的小动物,看见美丽的小路不见了,你想说什么呢?注意了,你们的表演要尽可能地和课文中的不一样,这可有点不容易,先想一想,想好了,你就举止手,我请你来演一演。”此时,我感觉到:学生的表演欲望达到了高潮,个个争先恐后要上台表演;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真正快快乐乐学语文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本课的朗读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大部分学生在朗读时不能准确读出语气,不能做到有轻有重,没注意到停顿,有个别后进生甚至还不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在识记生字时,只选择一些简单的生字来记,对于个别较难记的生字(如“鼻”“鹿”等字)无法识记,没能在“记”上动脑子。
3、在“演一演”这个环节中,有些胆子小的同学不敢演,没能进入角色之中。
改进措施: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强朗读训练,注重语感训练,课余时间让学生多听课文录音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鼓励学生课外多识定,并运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第四篇:《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关于环保方面的课文。这篇课文对于一年级孩子而言,虽然篇幅较长,但感情十分鲜明(赞美鲜花盛开的小路——厌恶垃圾成堆的小路——喜欢恢复美丽的小路)。在教这一课中,我主要以情感为纽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画面与旋律的融入,让文本在孩子们心里的意象更具体,更丰满,更具有情感的渲染力。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爱动的天性,教学中很多环节我都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感悟课文,通过创设情境表演,让他们内心的情感在边读边演中宣泄。他们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通过体验(表演)进入了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让学生觉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鼓励学生以学习主人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故事开始,学习“兔姑娘和鹿先生怎样从小路上走过”这部分时,让学生先看看书,然后请几个同学们表演,“兔姑娘”和“鹿先生”是怎样走出来的,让同学们评一评他们演得像不像,准不准确,为什么。通过表演、评议,学生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神态、动作的不同。在学生充分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对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的看法,自己打算怎么办?既培养了学生的正确态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到“小动物们发现美丽的小路不见了而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这部分内容时(5、6、7、8段),完全采用表演的形式,先让学生们认真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表演。准备好以后,请一个小组同学上来表演,其他同学当评委,不断改进。最后请几个自愿组合的同学上来再表演,学生们在表演中读懂了课文。
在识字教学环节中,我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学生说出:用旧字变新字的方法;用记偏旁部首的方法;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并请已经会的同学做小老师教给其他同学,在注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同时,我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整堂课情感大起大落,在鲜明的情感对比中,孩子们对本文的理解与感情也更深了一层,由喜到悲,由悲到喜。当学到“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怎样才能找回美丽的小路”这部分时,再次让孩子们出来表演,使孩子们在表演中明白了美丽的环境是靠大家齐心保护的。
通过教这篇课文,使自己体会到:“要想让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就要深入了解儿童,走进儿童,全面激活儿童,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形式、手段的更新、创新,不断出新招。
第五篇: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
我把这篇课文分为三个课时来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置的: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
2、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等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在识字教学上,我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学生自学生字,通过听录音、圈生字、自读生字等方式让学生对生字有初步的理解;第二步:请几个读得比较好的小老师上台带领孩子们认读生字。我发现由小老师领读的效果比老师领读的还要好,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第三步,出示字卡,通过开火车、随机抽取字卡等方法巩固孩子们的识字。
在教学课文上,我把课文分为“感受美丽的小路——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又回来了”这三层进行教学。而在第一课时上,我把重点放在“感受美丽的小路”上,重点进行几句话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小路的美丽。
在教学此课时上,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识字教学上
1、我分三步进行识字教学,但是每一步的过渡语不够自然,从而导致各个环节不够紧密,有时让学生没能及时反应过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2、在小老师环节上,我请的是两位读得比较棒的孩子,这样虽然能够强化孩子们的识字,但是并不能帮助我及时发现尚未掌握生字的学困生。如果我能够在全班都读得好的情况下,再请一位读得不好的学生上台读,一来可以纠正该学生的读音,二来可以引起其他孩子的注意,避免犯错。
3、在识字上,我是先让孩子读准每一个字音后,反复强化之后再让孩子连字成词得读。对于第二学期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把生字再深化下去,多读一些词组,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拼音上。
二、课文教学上
1、在指导朗读上,我没能引导到位。在引导学生读出小路的美丽时,我出示一张图片便让学生来体会美丽,这样有点牵强,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语言渲染,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孩子想像后再引导孩子读出小路的美丽。
2、在课文理解上,我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从而错失了很多好的课堂生成资源。例如我问孩子小路怎么样时,我的答案是“美丽”,但有一个调皮的孩子“很臭”。这说明这孩子是有认真预习课文的,但是如果我能够按照孩子的思路,顺着他的话说下去,反问“为什么你觉得小路很臭,它是不是一直都这么臭”而来进行课文理解,相信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点上,我还需大大地努力。
3、备课不够充分。1、没能准确地帮助孩子们理解“鹅卵石”等词的含义;2、预设课堂容量较大,导致在课堂快结束时有一些问题匆忙解决,甚至是老师自己自问自答了。
三、关注学困生的力度还待加强。
备课时,心里要装着学习困难的孩子,并且在课堂上应该多让那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多一点表现的机会。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2
上《美丽的小路》第一课时,试教了两个班。当画面出现肮脏的小路,我问孩子们心情怎样时,两个班的孩子都给了我预想中的答案:“我心情很不好!小路太脏了。”“我觉得很难过,小路好臭阿,再也不美了。”……正式上课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们也说出了类似的答案。看到邱粟积极举手的样子,我也忍不住叫了他。平时上课,他就是会经常给我意外的答案。这些意外,绝对不是灵感的闪现,而是能让学生爆笑一团的答案。我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可是万万没想到,平时随性的他,竟然会给我完全相反的答案。
“我的心情很好!”
当时我心里疙瘩了一下,当然不忘问一句:“为什么呢?”
我相信,有人有不同的答案,一定是有原因的。
“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去找别的美丽的小路了!”
说实话,当时脑海里就出现了四个字:见异思迁。(现在想想是不是太严重了,呵呵)当时仍然上着课,说着话,但脑子实在是高速运转了好长时间,想了很多问题。原来,人是可以一心两用的。还是那句话,一定有原因。“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去找别的美丽的小路了!”“别的美丽的小路”“美丽的小路”!眼前闪现着这个短语。
啊!原来孩子还是喜欢美丽的小路的!之所以他要选择别的小路,那是因为现在的小路不美了,所以不喜欢了。那其实不是和之前小朋友的观点一样吗?还是讨厌肮脏的小路的呀。他所说的`心情好,只是遇见了另一条美丽小路的反映而已。把后来的感觉提前说了,把当时的感觉隐藏了,有错吗?没错。我所能告诉他的,应该是“其实你心里还是期望有一条美丽的小路的。你去找别的小路,是因为现在的小路不美了,你和其他孩子一样,还是希望美丽的它回来是吗?”“是的!”他连连点头。
很庆幸这是一堂公开课。如果是平时呢?我会这么耐心地引导他吗?还是很严厉地说“怎么会心情好的呢?”把孩子的见解抹杀了,那无异于扼杀孩子的思维与想象力。太可怕了。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向善的。每个人都是爱美丽的事物。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3
【教学片段】
师:咱们昨天刚认识的几位朋友也来到了这里,谁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课件出示:鸭先生兔姑娘鹿先生)
生:你们好!三位朋友。
生:你好,鹿先生!你好,鸭先生!你好,兔姑娘。
生:Hello!鸭先生……
师:请小朋友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根据自身的方式打招呼)
师:听说鸭先生非常能干,他把自身家周围打扮得特别漂亮!我们一起跟着兔姑娘和鹿先生到鸭先生家里去看看,大家愿意吗?
师:在兔姑娘和鹿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先经过了兔姑娘家门前。(出示:一条石板小路)哎呀!词语婴幼儿可真调皮,拦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能顺利通过吗?
(课件出示词语:鹿先生慢慢地堆积鼻子脑袋怪推车一辆赶来不久干净)
生(大声说):能!
师:哪列小火车愿意先开过去呢?
(抽小组开火车读)
师:剩下的小朋友,我们也一块儿走过去吧!
(齐读)
师:咱们顺利通过了词语婴幼儿这一关,现在,我们又经过了鹿先生家门前的路上,顽皮的字婴幼儿对陈老师说要和我们班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先到达鸭先生家,敢接受他们的挑战吗?
(课件出示:先鹿怪慢赶推袋积久鼻干辆脑净)
(自由读──开火车读)
师:你们跑得真快!字婴幼儿非常佩服,为自身的胜利欢呼吧!看,鸭先生家到了……
【教学反思】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胜利的一半。虽然,这个局部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生字新词。但在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时,我们也好好地动了一番脑筋。小朋友们都非常喜爱小动物,我让本课的三个“人物”以朋友的方式出现,并让小朋友们跟他们用自身喜爱的方式打招呼。首先,很快地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他们快速进入到课堂的.角色中来,把自身当作课文“主人公”的朋友。并且由此一直贯穿于整堂课,与这三位朋友一起经历了小路的变化过程,充沛感受本堂课的主题:环境维护的重要性。
复习生字新词时,我们设计把生字和新词说成是调皮的生字婴幼儿和词语婴幼儿,让他们出现在鹿先生和兔姑娘的小路上,并要与小朋友进行竞赛,看谁能先到达鸭先生的家。这样的目的在于使枯燥的生字新词的复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小朋友们的好胜心,使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中来。另外,让生字新词出现在小路上,通过鹿先生和兔姑娘门前的小路与鸭先生门前小路的对比,更让小朋友们直观地感受到鸭先生门前小路的美丽。
通过以上的复习,既复习了旧知,然后又在小朋友们对自身胜利的欢呼生中顺利过渡到下面学习的内容。我觉得小朋友们学得比较轻松愉快!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4
一 精心准备,让孩子获得美的熏陶
美在生活中,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显得至关重要。《美丽的小路》这一课用优美的语句展现出如画的景致,童话人物的美好行为,无一不显示出美。为了让学生能迅速进入课文,我以及学生都作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制作漂亮的花形字卡、画一画美丽的小路等等,当学生们争着展示设计的字卡时,当老师呈现自己的字卡作品时,当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美丽的字卡”接受伙伴们的夸赞时,他们的心灵早以浸润在美的馨香之中,他们完全忘记了身后那百位老师们。
二 巧妙的设计,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1 借助图画阅读
教材中的`插图色彩明丽,动静结合,虚实相济,美不胜收,插图作为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如能运用好配图,将会形成师生共愉的教学氛围。教学开始,在合作识字之后,让学生看插图夸夸小路,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时时蹦出精彩的词句,引来阵阵夸赞。课文中有一幅小动物们清扫道路的图片,当我们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的时候,学生们有的说:“小鹿在给小路洗澡。”有的说:“小鹿在给小路洗淋浴。”瞧,孩子们早已把小路当作自己的伙伴了。在这样的氛围里,让学生们去读书,深情并茂的朗读再也不是奢望。
2 激发想象阅读
任何文本的表情达意都是有限的,唯有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低年级阅读教学以直观为主,然而在设计时有意留些空白,激发学生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形成各自的独有的画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课文中小路变脏了的一节,我开始预设的环节是让孩子们看图说,后来我去掉画面,让孩子们自己想象小路上会有什么。“小路上有烟头、有果皮、有牛奶盒、有落叶……”“呀,小路真脏啊!”“小路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瞧,孩子们已经把自己当成小鸭们了。此时,教师任何的介入都是多余的,我们只有与孩子同喜同忧了,阅读早已实现文本的内化。
3 既积累又激励
积累是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指标,如何实现学生主动积累的欲望和习惯,也是我思索的问题。在《美丽的小路》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开课,我在黑板上开辟了一个栏目:词语收藏夹 。在夸小路的时候,有个同学讲到五颜六色这个词,我马上说:“真棒,这个词真好,我要把他收藏起来。”后来,朗读时,孩子们推荐“花花绿绿、长长、洗淋浴……”等词句,显然这一作为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习惯,又达到了激励的效果。后来的阅读教学中我又逐步引导学生做专门的词句积累本,一期下来, 积累的习惯养成了,孩子们还收获了不少的词汇,为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人文渗透,追求情感教育的无痕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应该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渗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它强调的是渗透,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品味语言,理解内容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受到熏陶感染。只有通过渗透的方法,情感教育才是有效的,小学生未到理性年龄,他主要形象感受认识到情感教育不能搞架空分析,穿鞋戴帽,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感悟形象,受到情感熏陶。《美丽的小路》一课渗透着环保教育,有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这样的环保意识在情感的雨露的滋润下得到萌芽。在老师用媒体呈现出“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们出谋划策,想了很多办法要留住美丽的校园。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心灵赢得了又一次成长。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5
《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是想让学生知道要爱护我们的家园。本篇课文就是循着这一宗旨,讲述了一个环境卫生的故事:小鸭门前的小路失而复得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这是本课的重点,所以我设计了大量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小路的美丽与肮脏带给动物们不同的影响,通过前后对比来突破重点。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有自觉环保的意识和行动,我通过镜头回放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从而突破难点。
一、前后对比,感悟不良的行为习惯造成的后果。
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不文明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后果的严重性,我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来达成这一目标。课文前三段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小路的美。小路直观的美是通过“花花绿绿”的鹅卵石和“五颜六色”的鲜花来体现的,所以我就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鹅卵石和鲜花的美从而感受小路的美。如何感受美呢?就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于是,我让他们充分地想象,想象鹅卵石有哪些颜色,想象小路上有哪些色彩各异的鲜花,通过想象丰富“美丽的小路”这幅画面。其次,课文还通过小兔和小鹿的行动和语言间接表现了小路的美,所以我就让学生当一当小兔和小鹿,通过读读出对小路的赞美之情,学生读之前酝酿感情的过程就是体验小路美的过程。同时我还引导他们注意小兔和小鹿走路时的神态:“轻轻”“慢慢”,让学生感受到两个小动物是因为怕踩坏了小路才会这样,而这也充分说明了小路之美。同时我还补充了( )、( )和( )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想象练习体会小路的受欢迎程度,从另一个角度来充实小路的美。在美的充分享受之后就是对丑的深切厌恶了。这部分也和前面一样,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首先我用了和前面一样的方法:想象,让学生想象小路上有哪些垃圾,学生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平时看到的街边小摊前或狭长小弄堂里肮脏景象。之后我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小路的现状,之后我还是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说说他们从这样的小路上走过是什么心情,会说些什么,然后再让学生读小兔、小鹿、小鸭的话,让学生和小动物们产生共鸣,这样更能体会小动物们对小路的感受。
二、通过对比,学生们深深地感到优美的环境带给人们身心愉悦,而肮脏的环境只能让人们怨声载道。
低年级的阅读重点就是朗读,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记忆,也能帮助他们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而本课又具有对话多的特点,是进行朗读训练的极好材料。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朗读时的停顿、语调、语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是还是很初步的,而且对于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还没什么意识。所以我对朗读做了重点的指导。
首先我以小白兔的话为例,告诉学生如何通过朗读体会小白兔的感情。
第一步,从说话时的表情“皱起了眉头”入手,让学生通过这个词体会到小兔对这条脏兮兮的小路的讨厌以及小路的肮脏程度,然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来体现自己对这个词到底理解了多少。
第二步,抓住感叹词 “呀”,让学生感受小兔对小路的变化感到十分惊讶,接着也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加深这种体会。
第三步,通过反映感情强烈程度的标点符号“?”,让学生体会到小兔对小路的变化充满了疑问,再通过反复朗读读出疑问之情。待学生能将小兔对小路的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后,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小鹿和小鸭的话,先让学生说一说朗读时要注意哪几个地方,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因为有了前面的'指导,学生对小鸭和小鹿的话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而且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情境表演,让学生走进故事体会小动物的感情。
课文表演最能体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一年级学生经验有限,所以我事先请了四名较好的学生进行排练,在课堂上,他们精彩的表演引来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给其他的学生极大的表演热情和信心,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范本,初步知道了该如何将课本内容表演出来,四人表演完后,下面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
四、镜头回放,让学生走进社会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课本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课文通过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环保的重要性,最后还是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强环保意识,多实践环保行为。所以展示真实生活非常有必要。我事先在校园里、教室里拍了几张图片,让学生知道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且就是他们自己,让他们意识到环保要从自己做起。事实上,这的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为了不让自己的行为再出现在镜头里,很多学生下课后都能主动弯弯腰。相信以后这会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五、句式练习,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不忘语言素养。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所以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语言训练,同时要注重两者的结合。我在让学生体会小路的美丽让小动物们都喜欢的时候,设计了语言练习:( )、( )和( )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步,( )、( )和( )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说话,因为( ),所以( )喜欢到美丽的小路上来散步(说话)。通过这些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说话的完整性、逻辑性,还让学生从侧面体会到小路的美丽。
不过这节课因为太注重朗读,所以时间安排上有些偏多,一致于后来对于生活中垃圾这一主题的讨论只能匆匆过场,以后在时间安排上还要再妥当一些。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6
今天,上了《美丽的小路》这一课,这是一篇语言很美的文章,对学生也起着很好的爱护环境、讲卫生的'教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这些。但课文篇幅很长,学生在朗读上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用了三节课的时间教完这一课,在充分认识了生字的基础上,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特别是分角色朗读,学生积极性很高,也读得很好。
通过这样不断地训练学生朗读,学生差不多都能背下来了,对课文内容也很清楚了,也使学生感悟到了课文所蕴含的教育喻意。通过这一个月的教学,我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在教学这种长课文时候,主要是要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课文能读熟练了,自然什么也明白了。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7
《美丽的小路》一文,主要讲述了有关环境卫生的问题。它以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不要乱丢东西,保护环境。因为是一篇童话故事,所以文章不仅写得比较优美,而且利于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实践和语感的培养。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以本为本,实现阅读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于是,我在预设教学环节的时候,让学生抓住文本的对话进行朗读和说话训练。以“小路的美丽到变脏了到干干净净的环节”为线索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来充分感悟小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细节设计上,让学生通过找课文中的语句来实现这个目标的。
二、以读为主体,说说演演
记得听过窦桂梅曾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体现他们个性化的朗读。朗读时不仅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而且也照顾到了后进生的朗读。同时,还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变化读、上台表演、学生评议等环节让学生深深地感知文本,提升情感的感悟。
三、随时渗透,课外延伸
对新课标来说,不是让学生只学课文中的这一点点知识足矣,他所要求的是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用语文,生活中时时都有语文。所以,我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让学生找找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是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又到哪里去了?我们平时的行为习惯应该怎样来养成?学生自己找资料,自己和同学间一起交流,自己感悟我们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我们今后该怎们做。这一系列的过程,教师只要做一个引导得当的角色就可以了,所有的知识、体验学生都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完成。学习与生活结合,从文本中走出来,去体验生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懂得美的环境需要大家保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其中,学生情感也得到超越升华。
四、不足甚多,还需改进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抓住学生课堂上随机生成的细节。如,在课文分角色朗读的时候,我一看时间不够,就草草地收场。而当时我注意到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地掌握,甚至可以说他们对“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说话的表情、心里的变化还没有充分地揣摩到,这是在今后地课堂教学中所极力避免的。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8
《美丽的小路》课文富有很强的童趣,而且,图文并茂让学生一看就喜欢。
我在教这课时,首先创设情境,调动情感。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在教学中播放课件把学生引进课文,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花花绿绿、鲜花盛开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整篇课文以读为本,自读自悟。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摹仿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语感联结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捂住了鼻子”、“皱起了眉头”、“一拍脑袋”,学生的朗读是那么贴切、自然。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时,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美丽的小路那么美,为什么会不见了?”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是鹿先生,小兔不爱护环境乱丢垃圾破坏的,”有的说:“是鸭先生不爱卫生造成的”……学生发言非常积极。
借机我又提个问题,小鸭为什么会说“这都怪我!”“为什么小路又变美丽了?”学生又纷纷发言说;“小鸭先生明白了是自己的错,没有爱护好环境。”小兔、鹿小生都来帮忙,他们都知道要保护好环境。有了好的环境我们才能好好生活。所以,我觉的一篇好的教材让学生能很好的领悟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就达到教材预期的目的了。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9
课改后,语文教师该怎样教,学生该怎样学,参加课程实验后,我一直在思索、在探究。在实践中我领悟到: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力求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
教学本课,满意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读一读
“爱读书,多读忆,读好书”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非常乐意地去读书呢?为了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我采用了“自由读、欣赏读、表演读、比赛读”等形式,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读书中去。
二、记一记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天性,”教学中很多环节我都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学生在表演中学会生字,懂了课文。课文表演完后,我又设计了一个想像表演的内容:“原来爱在小路上散步的其他小动物(蛇、公鸡、猴子等)也来到了小路上,你就是其中的小动物,看见美丽的小路不见了,你想说什么呢?注意了,你们的表演要尽可能地和课文中的不一样,这可有点不容易,先想一想,想好了,你就举止手,我请你来演一演。”此时,
我感觉到:学生的表演欲望达到了高潮,个个争先恐后要上台表演;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真正快快乐乐学语文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 本课的'朗读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大部分学生在朗读时不能准确读出语气,不能做到有轻有重,没注意到停顿,有个别后进生甚至还不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2 学生在识记生字时,只选择一些简单的生字来记,对于个别较难记的生字(如“鼻”“鹿”等字)无法识记,没能在“记”上动脑子。 3 在“演一演”这个环节中,有些胆子小的同学不敢演,没能进入角色之中。
改进措施:
l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强朗读训练,注重语感训练,课余时间让学生多听课文录音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2 鼓励学生课外多识定,并运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0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环保题材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这篇课文是家长开放日那天执教的,由于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这节课就是来感悟课文内容。首先从字词入手进行复习巩固,开火车认读是大家喜欢的方式,再一次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识字。接下来就是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告诉我们要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
这篇课文适合分角色朗读,学生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如:
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啊,多美的小路啊!”
鹿先生慢慢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啊,多美的小路啊!”
兔姑娘又从小路上走过,皱起了眉头,说:“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鹿先生又从小路上走过,捂上了鼻子,说:“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
鸭先生也叫起来:“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
他看着看着,忽然一拍脑袋,说:“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文中有许多让小朋友感兴趣的角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训练朗读,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在这一环节,我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准备。汇报表演时,学生的表演欲很高,都想把自己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对文本的理解不透彻,导致个别学生对鸭先生的话理解有偏差,把惊讶理解成愤怒,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也没有正确引导,造成了课堂有些乱。这也是我今后应该加强的地方:仔细倾听,能够发现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
对于文本表现出来的主题,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困难,但是关键要引导孩子学会保持环境卫生。学习这篇课文正好结合我们学校正在进行的综合治理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让其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将环保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同时,也突破了本课阅读教学的难点,又体现了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整合。
课堂教学是有遗憾的艺术,本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教师的应变能力,朗读课文的方式应体现多个人朗读,少集体朗读,对于教学的设计应该更深入一些,要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这些方面都是今后的教学中有待提高。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1
《美丽的小路》这课结束了,看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高,尤其是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比平时高许多,一些平时甚少发言的学生也高高举起了小手,让我很是欣慰。课中进行的识字游戏再一次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识字;在分角色表演这一环节,我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告诉学生不仅可以像以前那样丢掉提示语,加上动作和表情,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加以编排。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同时也到各小组去了解情况,并加以点拨。汇报表演时,学生不仅把小动物的动作一丝不差地表现出来,还把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九段进行改变,使故事更完整。为了获得表演的机会,甚至出现了争抢的现象。但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愿望都得到满足,当我看到那些没有获得机会的.学生失望的表情时,他们的心情我似乎也感同身受。于是,我说“是啊,四十分钟的时间太短了,这样吧,我们刚才欣赏了几个小组的表演,同学们都提了许多好的建议,这样吧,我们课后和小组的同学再好好地排练几遍,我们在困难班时再来进行,好吗?”我的这个提议获得了一致通过。因为有了前面小组的铺垫和充分的准备的时间,学生们的表演十分成功,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作为教师,教学不是对教案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创设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发展。那么如何创设一个让每一个孩子都得以获得发展和提高的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一个只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2
在《荷叶圆圆》这一课的教学中,看着学生童趣盎然的表演,听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我感受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快乐。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这节课中得到了体现。具体表现如下:
一、激发情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这堂课中,我以自己饱满的教学激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因此有了学生争先恐后自主学习的体现。
二、合作读演,共享阅读的快乐
在课堂上,我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合作读书、表演、实现了师生零距离。我还抓住各种机会培养学生互相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合作精神,如引导学生邀请伙伴一起读书,创设导演导戏的情境,开展“最佳合作小组奖”评比活动等。
三、开放拓展,让快乐走出课本,飞身课外
本课节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只凭教材进行教与学的现象,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自我调节,变封闭为开放,让学生的阅读快乐从课本延伸到想象的空间,从课堂飞到课外,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不足之处:这节课中我感到小组合作学习训练尚欠到位,小组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训练。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3
我们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刚开始实行自评时,我担心孩子会给自己所有评价项目都给优秀,通过实践,其实孩子们是很公正的。在给自己评价的过程中,他们会客观地审视自己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还需要改进。如有一个叫杨箭的小男孩,上课爱说小话,做小动作,到每周五小结时,他在“你能遵守课堂纪律”这项给自己打了“较差”,还有一个学生平时发言声音较小,他就在“回答问题”方面很客观地给自己打了“差”。
通过开展自评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自己有了比较全面正确地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公证、客观的自我反思的品质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小组评价是评价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组评价使学生能够自我约束,相互督促,当别人提出自己的“不是”时,他也许会感到不好意思,甚至辩解,但他肯定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地改正错误。
比如,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文中,这一课有三个不同语气的句子:
“美丽的小路不见了。”──陈述句。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疑问句。
“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感叹句。
要求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情,有一个学生读最后一句感叹句时,没有读出感叹的语气,当别的同学指正时,他感到很不服气,认为自己读对了,让对方读一边,大家评比,最终他意识到自己没有把强烈的感叹语气读出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达到了朗读的要求。
当然,在朗读上,还有不少的同学以自己的标准来评价“读”的好坏,当老师听了他们的评价与自己有出入时,便产生了困惑,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多维的,头脑是灵活的,他们的观点有些跟成人是不同的,这时该如何评价呢?若以自己的答案为标准,怕伤及学生的自尊心,这恐怕就要灵活多变了,让学生多读,小组之间多议,师生共同研讨,来确定一个标准。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4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课件中的插图色彩明丽,对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如能运用好配图,将会形成师生共愉的教学氛围。第二课时开始,我出示美丽的小路图片,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时时蹦出精彩的词句,引来听课老师的阵阵夸赞。
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导说话。
任何文本的表情达意都是有限的,唯有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低年级阅读教学以直观为主,然而在设计时有意留些空白,激发学生想象,使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形成各自独有的画面。课堂上,我设计了三次想象说话:一是如果你走在这么美的小路上,你会说点什么?二是小路上堆满垃圾,这时候你再次走上这条小路,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三是为了让美丽的小路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想对小动物们说点什么?
三、利用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文中二三自然段兔姑娘和鹿先生走上这条小路时,它们“轻轻地”、“慢慢地”走过。在这里,我让学生猜想,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天阔说:“它们怕把小路踩脏了。”苏畅说:“它们怕把小路上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踩坏了。”迎雪说:“它们怕踩到路边五颜六色的鲜花。”多好的答案呀!孩子们体会到了兔姑娘和鹿先生的用心。接着,我问:“那咱们该怎样把这句话读好呢?”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
四、学以致用,体现新课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在学习完文章内容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校园。这么美的校园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呢?从而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种在学生心间。
课堂教学是有遗憾的艺术,本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在指导朗读时,我引导学生注意了三个好朋友说话时不同的动作,但是没有让学生学着小动物们的样子加上动作朗读。对于一年级好动的小同学来讲,加上动作朗读,孩子们的兴趣可能会更高。
第二,分角色朗读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读得不够充分。在展示环节,如果在课前准备几个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上台表演效果会更好。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5
课改后,语文教师该怎样教,学生该怎样学,参加课程实验后,我一直在思索、在探究。在实践中我领悟到: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力求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
教学本课,满意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读一读
“爱读书,多读忆,读好书”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非常乐意地去读书呢?为了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我采用了“自由读、欣赏读、表演读、比赛读”等形式,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读书中去。
二、记一记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天性,”教学中很多环节我都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学生在表演中学会生字,懂了课文。课文表演完后,我又设计了一个想像表演的内容:“原来爱在小路上散步的其他小动物(蛇、公鸡、猴子等)也来到了小路上,你就是其中的小动物,看见美丽的小路不见了,你想说什么呢?注意了,你们的表演要尽可能地和课文中的不一样,这可有点不容易,先想一想,想好了,你就举止手,我请你来演一演。”此
时,我感觉到:学生的表演欲望达到了高潮,个个争先恐后要上台表演;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真正快快乐乐学语文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本课的朗读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大部分学生在朗读时不能准确读出语气,不能做到有轻有重,没注意到停顿,有个别后进生甚至还不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在识记生字时,只选择一些简单的生字来记,对于个别较难记的生字(如“鼻”“鹿”等字)无法识记,没能在“记”上动脑子。
3、在“演一演”这个环节中,有些胆子小的同学不敢演,没能进入角色之中。
改进措施: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强朗读训练,注重语感训练,课余时间让学生多听课文录音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鼓励学生课外多识定,并运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