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中的人本理念论文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要始终贯穿着人本理念,在人本理念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进行教学管理。有利于建设优质服务的管理队伍进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管理;人本理念;优质服务;提高;人才
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协调“教”与“学”这两个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保证“教”与“学”的顺利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其管理的对象与管理者都是人。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管理思想的影响,部分学校管理人员对教学管理的本质、内容、方法、特点,规律了解不深,把握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物的管理,而忽视人的作用,致使教学管理思想和观念比较落后,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因此,在新时期,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对立人本理念,努力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
人本理念有三个基本点:1 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2 强调对人的需要的理解与尊重。凡是涉及到人性展示的方面,都是值得理解和尊重的。3 强调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想方设法为人能够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条件。人本理念就是把人的因素当作教学管理之本,强化人的本性特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种种合理需要,激励广大教师和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的参与管理。人本理念是现代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基于人的本性,根据人的特点以及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管理,它突出的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主线,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管理的根本目标。人本理念,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催生同甘共苦,生动活泼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人本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
高校教学管理在树立人本理念时,要确立师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以为师生的发展服务为办学宗旨,切实保障师生的根本利益,将帮助人才的愉快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高度重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 高校应侧重“人性化”管理
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它的最高境界,绝不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与干预,而是必须有更重要的内涵,这就是对教师的肯定和促使其发展,即以教师的发展为核心。学校管理者更应侧重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和服务,而不是仅仅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以监督和约束。正如卡耐基所说:“最高水平的管理就是让被管理者感受不到管理的存在。”这样促使被管理者对指令或目标表示发自内心的认同,从而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积极落到实处,富有成效。
教师群体有别于社会的其他群体,他们学历高、品德修养高、事业心强、责任感强、富有竞争力,又较为敏感,特别在乎自身形象和价值以及别人的评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也使教师的心理具有严于律己,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喜欢说服,讨厌压服、被管制的特点。
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是两个高智慧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需要表现出一定的共性,需要得到尊重和价值的自我实现,渴望事业上的成功和自己才能的充分发挥,可是他们的心理要随着年龄、学历、职称的不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学生的心理需要也因人而异,打算继续深造的和决定毕业后即就业的学生的心理需要又不尽相同。高等学校是集中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工作又是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之一,因此,高校的工作核心之一应该而且必须永远从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从人的角度出发,才能充分的调动各种积极的因素,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才能在所有工作中时刻不忘学校存在的宗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建设人才。如果一所高等学校根本漠视师生员工正常的心理需求和感受,对出现的不良现象和问题不闻不问,只注重物质方面的建设,无视学校的育人环境,那么这样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不可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管理者对下属的生存状况,工作辛劳,个人前途等给予关怀、理解、信任和肯定,并为他们创造有利于个人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关怀激励能够极大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在人性化管理中,人才是核心要素。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师生为本”。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就是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二 建设优质服务的管理队伍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整体水平较低,人性化教学管理要求有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既要熟悉教学,又要懂得科学管理,更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不仅能完成常规的管理工作,而且要有一定的学业指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较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因此,从思想和业务能力等方面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此外,应加强考核,采取有效的机制激励他们在管理中实践人性化理念,适当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
实现人本理念的教学管理,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坚强有力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尤其重要。
首先要强化思想认识。作好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必须一手抓教师队伍建设,一手抓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缺一不可。但是长期以来,一些学校在思想上偏重师资队伍建设而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发展的投入过少,直接导致管理队伍不稳定。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出长远规划,卓有成效的开展教学管理活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应像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样抓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到教学管理队伍中并使之稳定安心,逐步成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行家能手。
其次,学校要对各个岗位进行职位分析。职位分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许多环节提供有用的信息。对教学管理岗位进行正确的职位分析,是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教学管理是一门涉及行政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社会科学,兼有行政管理、学术管理等职能。同时。它又肩负着人才培养管理的重任,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在人事部门的指导下,相关部门对该岗位的高层、中层、基层各级教学管理岗位进行职位分析,明确岗位的性质、地位、作用、工作内容以及人员的任职资格。学校要把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到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对管理人员在素质、能力、学历、职称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并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通过对管理人员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层次,以符合高等学校体制调整和教育转型的要求。
再次,要把激励体制与实施培训作为动力和保障。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要善于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应做到“奖励为主、惩罚为辅,奖惩结合”。而且要保证奖惩的及时性和适度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保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学校要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在职进修高层次的学历,通过进修,使他们的理论研究、工作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也可以举办定期的短训和研讨班。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让教学管理人员听取知名同行专家的讲座,或到著名高校参观、考察,交流、吸收借鉴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提高业务水平及能力。
在文明高度发达的高等学校,需要不断营造“人本理念”的和谐气氛,让师生都沐浴在以人为本的温暖阳光下,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尊严,体验到平等和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才能真正从心底感到做人的幸福和快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高昂的教学热情、管理热情、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
第二篇: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结构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结构、素质与能力建设的思考
一、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特点
教学管理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学校的教学活动为 对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包括对教学计划 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 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 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在高等学校 各项管理工作中, 教学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教学活动 的特殊性, 决定教学管理具有一系列特点。
11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管理 的对象是人不是物, 是进行精神产品的再生产而不是进行 物资产品的再生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管理中具有双重地 位,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操作者, 属于管理对象, 同 时, 作为对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指导者, 又属于管理 者。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但不是简单被加工, 而是参与自 身塑造能动的人类个体, 是教师、学校的管理对象, 又是 自身学习活动的自我管理者。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是衡量教学管理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另外, 无论 是管理者, 还是被管理者都具有主观能动性, 它们往往相 互推动, 相互影响。以人为本, 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 对于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1动态性。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和对象, 都是具有
思维和情感, 时刻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人, 他们都是具有较 高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素质, 是一个活跃的动态因素, 教学管理切勿进行机械的控制, 管理应因地因时而异, 具 有灵活性和动态性。此外, 教学活动具有周期性, 本科人 才培养四年一个周期, 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一系列环
节组成。教学管理活动也相应具有周期性, 管理活动由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所构成。一个周期完成后又进入另
一个新周期, 但周期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不断总结 和提高, 使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呈螺旋式向上发展。31协同性。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大量是以是个
体活动形式开展的,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更注重学生的个 性化教育和发展。深刻认识两种活动的不同点, 协调好个 体活动和集体活动, 充分发挥人的个性, 有益于集体, 是 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
41教育性。高校是育人的地方, 要提倡全员育人, 教
师做到教书育人、管理人员做到管理育人, 后勤服务人员 做到服务育人。对教学管理人员, 要通过具体的管理工 作, 通过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奖惩与约束, 通过帮助大 学生实行 /三自 0 管理, 达到育人的目的。
51服务性。高等学校中心工作是育人, 学校各项工 作的中心是教学工作, 教学管理要围绕教与学做好服务工 作, 服务意识强, 是对教学管理人员最起码的要求。
二、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素质与能力
11结构。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管理的人员由分管教学 的副校长、教务处全体人员、院(系)教学副主任和教务 办全体人员或教学秘书等组成。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 建 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和具 有奉献精神的教学管理队伍, 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 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教学管理队伍结构, 是队伍建设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根据教学管理特点和性质, 其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 结构、学源和性别结构是主要结构指标。在学历结构上, 应基本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科以上岗位其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应逐步上升, 博士学历有一定比例。在职称结构上, 处级以上岗位和教务处重要科级岗位, 应具有副教授以上 职称, 教授应有较大比例, 教学副主任应主要由教授担 任。在年龄结构上, 老、中、青各层次人员应呈卵形分 布, 使管理队伍人员既有教学管理经验积累, 又充满活 力。在学源结构上, 非本校毕业的要占大多数, 有利于吸 收不同管理思想, 其所学专业与管理范围的专业相接近。在重要岗位工作的教学管理人员应有从事教学工作或基层 教学管理工作的经历。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中, 对不同层 次人员在学历、职称等方面要有不同的要求, 随管理层次 上升而提高。从整体上看, 其结构应与学校师资队伍结构 相一致, 随师资队伍水平提高而提高。
21素质。素质原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概念, 是指个体
先天解剖生理特点, 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点以及感觉 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我们这里讨论的素质, 是指管理 素质, /管理素质0 指管理人员应具备从事管理工作必需 的业务水平, 具有与岗位相应的组织、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决策、调控、自控等能力, 以及相应的理论和学术水平。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主要素质: 一是思想政治素 质。高校教学管理特点决定教学管理人员具有管理和服务 双重职能。管理和服务的对象是文化素质较高、社会地位 现在或未来高于自己的群体, 没有较高的思想政治和职业 道德素质, 是不能真正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要具有较高 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坚定的政治方向, 忠诚和热爱教育事 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将教育教学工作与国家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这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 前提基础, 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最终目的的有利保障;要具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能根据高等教育事业 发展的需要, 破除保守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开拓, 不墨 守成规, 能经常提出一些有利于教学管理改革的新方法、新见解。二是职业道德素质。岗位的特点, 要求教学管理 人员具有一定的职业操守, 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和历史使命感, 热爱本职工作;具有乐于奉献、甘为人梯 的美德。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 牢固树立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 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是教学工作, 真正
做到以德修己, 以德育人, 全心全意为教学第一线、为师 生服务;具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办事公道正派, 遵纪守 法, 廉洁奉公, 文明礼貌, 谦虚谨慎, 以身作则, 严以律 己, 宽以待人, 善于调查研究, 注意工作方法, 讲求工作 实效;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三是科学文化素养和业务知识 素质。在知识高度密集、人才济济的高校中, 教学管理人 员必须具有系统的现代教学管理知识, 要掌握教育科学, 懂得教育规律, 要通晓高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 理科学等知识, 才能真正做到 /科学育人 0、/管理育
人 0。同时, 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 掌握现代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 识, 是在教学管理中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 实现人、财、物的最优化组合, 实现更高境界管理的基础。四是身心素质。高校为了适应社会需求, 扩大办学规模, 教育主管部
门经常性地对高校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评估;高校精简机构 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 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任务十分繁 重, 工作节奏加快, 经常性的加班, 使身心压力加大, 因 此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才能担负起来自多方面的工作任 务。同时, 教学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有良好 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个性心理,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 强的意志品质, 能够承受各种挫折、误解、委屈, 具有乐 于奉献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心理素质。
31能力。在影响管理行为的管理要素中, 管理者在
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客观条件相近的两个组织 中, 决定管理工作好的关键因素就是管理者。管理者能力 的高低, 对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效能的提高, 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就成为管理学研 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能力, 是一种心理特征, 是影响 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身心条件, 既有区别于性格、兴趣等 因素, 又与之密切相关。能力通常又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 特殊能力。所谓一般能力是指完成大多数活动所需具备的 技能, 如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特殊 能力是在某些专业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如数学运 算能力、机械操作能力、飞行能力等。上述管理者的各项 基本素质, 可以说是管理者的前提条件, 能力是教学管理 者与其他类型人才相区别的本质方面之一。教学管理者既 要具有一般能力, 又要具有特殊能力。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计划、决策能力。教育事业是一项未来的事业, 在专 业设置、招生计划确定、人才方案培养制订等方面, 都必 须是在对未来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计划和决策。然后再组织 广大师生员工进行教学活动, 使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得到 充分发挥, 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教学管 理人员计划和决策, 对学校具有长期影响, 这方面决策失 误, 一般要四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反映出来, 对学校较长时 间工作损失, 对学生可能是终身失误。二是组织管理能 力。教学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 对教学活动有序的进 行质量保证是很重要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有团队建设能 力、协调、沟通、合作能力和指导能力等。在组织管理能 力中, 协调、沟通、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管理人
员既要与上级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联系, 又要面对兄弟院、系及本系领导、教师、和学生。这就要求他们要把政策的
原则性与各项事务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 具有很强的协调 能力。同时, 建立团结、敬业、高效的集体是做好管理工 作的基础, 协调、沟通、合作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本条 件, 主动或被动的给予下属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指导是全面 提升质量的基本保证。三是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理 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的中间环节, 是正确的计划、决策的基 础。教学管理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 承担部分教学工作、进入课室了解教学的状况等进行经常性的调查研究, 是进 行有效管理的前提, 也是提高教学管理者的观察能力、分
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途径。四是创新能力。随着社我国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国家在增加对重点高校投入的
同时, 又大力扶持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全面崛起已是时间 问题, 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 升办学水平是各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国有高校不在内部 管理体制、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 就会步当年国有企业 的后尘。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断进行教学管理的研究, 不断 推进教学管理改革, 使教学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当然, 对不同层级、不同职务的管理者所具有的能力
要求是不一样的, 例如对校、院(系)领导需要较强的想 象力, 创新能力、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综合 能力;对其一般管理人员需要较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 象能力、执行力和辅助决策力等。
三、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专业化和职 业化
根据教学管理的特点和对教学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 要求,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有二种思路, 一是在目前管 理体制下, 从政策、管理和培训等方面入手, 改善结构, 提高素质、能力和水平;二是实行教学管理专业化和职业 化。教学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是高校管理改革的趋 势。
11教学管理是一项体现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 的管理工作, 它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它要求教 学管理者具备专业化能力和职业道德。目前, 多由学术人 员兼行政职务, 教学管理多停留在事务性工作阶段, 随着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学校规模扩大, 管理幅度和管 理层次相应增加, 教学管理难度也随之上升。建立一支高 度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队伍, 是高校培养核心能力、获
取竞争优势、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21实行职员制度, 在高校教学管理等岗位实行职员
制度, 是从内部管理制度设计上进行根本改革, 落实岗位 责任制, 通过竞争上岗, 强化教学管理人员岗位意识, 增 强工作的压力感和工作的责任心, 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的学 历、年龄、性别等结构, 提高整体素质。
31高校教学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
为实现教学目标, 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对学校 所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 控制的过程。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 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 的研究和探讨。大学也应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设立高校 教学管理专业, 培养教学管理高层次的专业化人才。近十几年来, 高等教育规模在我国得到了空前发展, 由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 高校之间的竞争已全面 展开。学校的竞争, 就是教学质量的竞争, 教育质量已提 高到了决定学校生存的高度。如何应对竞争, 是各高校必 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应是提高竞争 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篇: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思考论文
一、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1.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内容。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管理,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教学管理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我国高校科学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始终是以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为指导规范,并且内容的设定主要是以系统论的科学方法为基础。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过程控制系统和教学状况反馈系统。其中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核心,是教学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教学管理系统的关键,分化内容包括:作业、测试教学质量评估等;教学状况反馈系统是制定教学管理决策的依据。2.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性的意义。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可以保证教学管理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科学化规章制度的保障,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的质量,明确教学管理的主体任务和目标。不仅可以发挥专业学科的优势,加强专业资源的整合,同时有助于高校形成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其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有助于教学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教学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管理的质量,促使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素质,让其学会用理论知识展开实践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的提升自己教学管理的水平,找到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保证教学管理有效性。
二、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陈旧。受到传统教学管理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很多高校很难做出教育改革。即使很多高校硬性的进行教学管理改革,但是不能有效的的贯彻新改革的精髓,不能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起到切实的作用。尤其,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与高中基本相似,遏制了学生的自由,难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甚至以学生的成绩来作为评判学生能力水平的标准,长期在这种教育教学的环境中,会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与新时代要求渐行渐远。其次,很多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思路是如何控制学生,教学管理缺乏人性化,与时代严重脱节。2.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整。很多高校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上仅仅注制度建设的形式,尤其很多制度的建设,没有通过科学的决策就随意实施,导致制度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不足。另外,有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甚至停留在口头表述的基础上,导致制度的设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大部分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过分依赖与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人,缺乏教学管理的竞争刺激机制,导致教学管理动力不足。最后,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以个人经验为导向,难以保持时代的先进性和高效性。3.教学管理人才队伍和管理机制单一。教学工作者要结合院系、学生实际发展的情况以及专业的要求,进行教学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更新。但是很多高校教学管理者基本都是由其他教师兼职管理,没有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所以造成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改革和创新的难度加大。其次,高校的用人制度较为硬性化,教学管理者呈现高龄化、专业化程度低的状态。最后,教学管理奖罚机制不够健全,在我国教学管理属于后勤职位,导致教学管理人员自我提升的能力不足,以及教学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得到提升。教学管理的奖罚、考核机制等不够健全,导致教学管理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任务环境中失去工作的热情,削弱了教学管理科学化的进度。
三、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具体措施
1.树立具有时代性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是促进教学管理工作有序性和高效性的重要保证,所以教学工作者要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高校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方向发展。其次,坚持“科研兴校”,能够发挥其在教学管理中的引领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学校教学管理共同体。例如,领导、党员等起带头示范的作用,站在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审视各项教学工作,并进行教学、管理等反思,实现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活动等创新,积极促进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术技能。最后,高校要组织各个参与教学管理的实践者,共同协商制定教学管理的规划,规划实施要始终与学生的发展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在学科专业落实和相关课题落实的过程中渗入具体化的教学管理实践,构建具体本校特征的教学管理体系。2.协调多方力量参与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者的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有效性,所以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首要加强对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让其主动的认识自己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承担的重要职责。同时高校要为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条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对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和方式进行监督和引导,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最后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例如,学校的各个职工承担起学生校内教学管理工作,多方人员的积极配合,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为大学生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3.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方法是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所以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管理的目标,积极寻求多方意见反馈,完善教学管理的目标,突出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刺激教学管理者的管理热情,为学生提供主导管理服务。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例如,OFFICE办公软件,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对教学管理资料实现数字化的分析。再如,学生的考核成绩、学籍信息管理等都可以利用现代自动化办公软件进行管理,实现信息处理和传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内容和新成果融入到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才能保证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才能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的创新性人才。高校应该明确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分析教学管理科学化存在的问题,树立具有时代性的管理理念,协调多方力量参与教学管理实践,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素质和教学管理的水平,找到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保证教学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健,彭国香,鲁珊伶等.新形势下高校教务与教学管理信息反馈科学化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11(07).
[2]谭薇.开拓进取,不断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
[3]徐祥林,王博,左延彬等.教学评估是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J].教育与职业,2016(12).
[4]俞冠先.论高校教学、管理与高校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8).
第四篇:高校创业理念论文
近年来,迫于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大大学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但却面临着创业率低、创业成功率更低的“双低”困境,这不得不使人对大学的创业教育产生诸多思考。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大学创业理念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异同点
(一)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共同点
1.产生的经济背景相同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在1947年出现以后发展缓慢,原因是大学创业教育在当时没有市场,这是因为美国当时处于大工业时代,大公司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有限。直到1970年以后,美国经济结构转型,大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弱,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大学创业教育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创业教育开始逐渐兴起。我国经济目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处于转型期,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交税收,分别占全国的60.5%、69.6%、53.1%。随着经济转型的升级,中小企业的发展必将对经济的贡献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美国的机会型创业活动占创业活动主体,我国的生存型创业活动比重更大,中小企业的寿命相对美国也更短,这和很多因素有关,但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欠缺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大学创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意义重大。
2.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效果相同美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企业发展前景暗淡导致广泛裁员,适龄青年不能就业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大学创业教育通过指导青年创业不仅能促进青年本身就业,而且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相关数据表明,美国从1969年到1976年,创业企业创造了81.5%的新增就业机会。我国大学于1999年开始扩招,当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就达到42%,随后每年递增25%左右,这种扩招速度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考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创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各大大学纷纷开始自主探索创业教育,直到2004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大学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大学创业教育进入政府引导阶段,大学创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展开。
(二)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不同点
1.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不同美国大学毕业生对创业的渴望很迫切。据统计,18岁至29岁的青年中有超过65%的人想拥有自己的企业,这一方面因为他们渴望获得财富,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渴望获得独立。美国的文化崇尚自由、独立,奉行个人主义,崇尚通过个人的奋斗获得财富与认可,这种文化氛围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国的传统文化主张中庸,这和创新文化某种程度上背道而驰。在中庸文化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的创新精神不被鼓励,创业并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而往往是无奈的选择。数据显示,我国80%的创业活动是生存型创业而非机会型创业,也就是说在我国大部分创业活动是因为生活所迫。在这种封闭的、静态的、循规蹈矩的文化氛围中,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斗志必将被掩埋。
2.对创业教育的研究程度不同美国是最早开展大学创业教育研究的国家,哈佛大学在18世纪中期就开始组织创业研究,随后,各个大学都创办了创业研究中心。1987年,创业领域正式纳入管理学科,标志着制度化的创业研究开始。到90年代末,创业领域和其他领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不同领域的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创业,丰富了创业理论。美国研究创业的期刊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1963年创刊的《小企业管理期刊》、1975年创刊的《创业理论与实践》和1985年创刊的《企业创业杂志》三个期刊是当前创业研究领域国际公认的重要刊物。我国的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于创业实践,创业理论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真正触及创业教育的本质,只是停留在空洞的表面。一些大学建立了创业研究中心,但不论是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度、广度、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都难以和美国相比,更谈不上对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同时创业教育研究平台缺乏,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创业期刊,没有为创业教育研究搭建合理的平台。
3.师资队伍不同美国大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大学创业教师大多具备创业经验,一方面是大学创业教育教师本身就有过创业经历,或者正在进行创业活动,这使得他们对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的契合有很好的把握;另一方面是大学会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里担任兼职创业教师,现身说法讲解创业过程或者跟踪辅导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我国的创业师资队伍尚不完备,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教师很少,大部分是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教师兼职从事创业教育,同时这些教师本身就不具备创业经验,导致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另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的情况也很少,有志于创业的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辅导。
二、启示
当前我国对创业活动、创业人才的需求异常强烈,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开展对创业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通过对比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异同点可以发现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而从政府和大学两个角度进行改进:政府要从文化氛围、政策、财力等方面加强对创业教育的引导,为大学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学自身要切实转变创业教育理念,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业信念、创新意识,此外应该加强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理论和实践经验过硬的教师队伍,通过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创业人才。
第五篇: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理念思考论文
一、引言
有效教学是以关注学生自身对知识的需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学习进步为核心进行有效率的课堂教授。就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并进行探索研究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开创新的思维能力有很积极的作用,同时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能够主动应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主动的探究和解决,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为提升。因此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教学效率则以此为标准而表现为相应的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1]。
二、高职高专院校有效教学的特征
第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教学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更好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将自身的经验与学习得来的科学成果和经验相联系结合,使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从以往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探究者,并在学习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学习体验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够自行构建整体性的学习体验,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得以独立完成学习。第二,学生学习的批判性。批判性的学习也是高职高专院校进行有效教学的一项特征,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在批判性学习的氛围中得到加强和提升,同时学生在思辨中明晰自己的观点,在教师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的基础上,学生将学习内容进行自我转化并消化吸收,完成学习。第三,学生学习的跨界性。有效教学中,跨学科教学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跨学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此教学方法中也会增益。有效教学对于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会丰富教学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任务反映出来,学习任务要实实在在,不得抄袭应付,如此才会有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后有机会和时间向教师咨询和寻求指导,从而针对不同学生能够找到不同问题的解决办法。学习资源应充分提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而主动研究学习。同时,教师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应该以不断增强学科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标,使有效教学在教师的自身发展中朝着更明确的目标不断创新前进[2]。
三、促进有效教学的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
第一,教学设计。为了促进有效教学,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应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实施管理。在教学设计方面,可以在课程分配和单元规划中,学生充分了解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单元时间段学习的目标,同时课程考评方式,单元学习时间分配,学校对学生合格标准的具体要求等方面的教学管理也与学生的自身发展、个人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都应体现在有效的教学设计之中。第二,教师素质。在教学管理的结构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知识背景,以及规定内的学习内容、引导有效学习的因素、学生学习方法是否合理及学生参与能力,课程知识的设计构建、学生成绩评价、学习资源的利用等等。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则要做到讲授课程内容时,语言流畅且表达清晰、上课要按时完成课程规定任务的同时不乏有趣内容的讲授,从而使学生在掌握课内知识之外获得课程外知识的相应补充。在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问能够及时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则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知识不充足的情况下,教师适当补充以课外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后续学习。在学生多样化的前提下,要因材施教,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课堂所做到的教学贡献,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3]。第三,教辅设施。教学设施在教学管理中也应当被重视起来,包括相关的教学服务支持、职业帮助和咨询等无关教师教学的外在因素,如教学活动中所占用的场所和相关设施配备、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否在咨询后得到及时的服务,这些外在客观的因素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第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估包括教师教学的评估和学生学习的评估,学生学习评估需教师在学习之前就对其进行充分说明,包括学习评价范围、评价过程及手段方法、相应的时间安排等,最后做出综合性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估包括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师参与教学建设情况评估两个方面,主要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为主,可依据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等实施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估,包括专家(督导)评教、同行评教、教务评教和学生评教四个方面,以学生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最终形成综合性和有效性较高的评价结果。
四、结束语
中国的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仍存在许多实际性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首先管理理念的转变是前提,中国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行政成分较多,规范约束性条件太多。教学管理应逐渐向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为价值导向方向转变,进而来加强管理,从而使教学管理的内涵有实质上的进展和突破。对有效教学有促进作用的宏观政策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及对教学各个环节的标准要详细而明确,教学质量的评估和保障也需建立相应的机制[4]。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运行机制也将在管理创新的推动下逐渐趋于完善,管理体制的合情理促使教师在有效教学上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从而使有效教学更接近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林英.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机理、有效教学评价及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2]蒋洋.对大学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策略的思考[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09:40-42.[3]第三章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2008:185.[4]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高职高专院校,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