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需要纪实故事
毕业之后,我被市直一个职能部门临时录用到他们新组建的临时办公室工作,这个临时设置的机构共有四个人,除了我是惟一的临时录用人员之外,其他的都是从各个单位抽调过来的。
这个临时办公室就设在市政府大楼的这个职能部门内,听新组建来的同事平常的议论,我知道了这个机构最多维持两三个月就会被撤销。
当初他们选择我的原因主要就是看中了我所学的计算机专业,所以接到上班通知之后,我很快就调整好心情,适应了这第一份的工作环境。因为所做的都是自己学过的东西,工作上我应该算得上是得心应手吧。其实这份工作相对我而言并不太难,因此有很多的空余时间。
而我看见这个单位的其他同事从领导到科员总是忙碌、紧张的从上班直到下班,中午、晚上加班也是常有的事,刚来两天我就看见有两个人熬了通宵。其实单位的总人数并不少,我见过整个单位的名单,除去退休人员还有十五个人,问题是我每天见面的永远就是那七八个面孔。其他的人呢,上哪去了?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组织结构不合理,整个单位竟然有六个是调研员,还有一个常年驻外办公。这样一来,除去那个主持全面工作的一把手之外,七个科室的分管领导其实都是光杆司令。因为他们除了当好领导之外,同时还要担负起办事员的职责。这样既做领导又是办事员,哪有不忙的。
好几次我手头没有什么事情,看见他们那么忙,真想过去帮忙,可是自己除了所学的专业之外,其他的都不懂。
那天看见分管综合口子的林主任一会儿从座位上站起来翻翻电话本打电话,一会儿又在本子上记上两笔。手机不时地响着,另一头还不时被叫去,催促着办其它事情。
于是我便问了声:“林主任,你这么忙,有什么我可以帮上忙的呢?”
林主任抬头看了我一眼,脸上绽开了笑容,立马把通讯本递给我:“真是太好了,来来来,你帮我打电话到这些单位,告诉他们市政府要成立‘十一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每个单位要报一名分管领导的名字、联系电话,包括他们的手机号,最迟在明天下午上班前报到我们单位来。”
“好的,没有问题。”听完林主任给我的安排,我便开始工作了。
最初听到我的声音时,对方都有些奇怪,反复问我是谁,究竟是不是这个单位的人。仔细想了想我才明白过来,因为这个单位全部是男人,乍一听见女人的声音当然会怀疑了,我只能逐一地告诉他们我是新来的,好在这些并不影响我的电话通知。
一个小时之后,当我把几个没有人接听电话的单位,我已经通过他们的自动接收的传真发过去了这个通知,明天清早我还会打一次电话询问他们是否收到的做法告诉林主任时,他赞许的目光看着我笑了笑,一边谢我:“穆可,今天多亏有你,要不然单这些电话我都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才完,现在又接到政府办下来的通知,让我准备明天开会的材料,今天又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呢!”
“不客气,如果还有什么需要的话,请尽管开口。”
“我会的,我会的。要麻烦你做的事情可真的是太多了。”林主任抹了抹头上的汗水笑笑,有些迟疑地问我,“穆可,那你现在有没有时间?”
“当然有时间。”
“你能不能帮我从网上调一下关于这几个方面的材料,我晚上要等着写材料用?你看我实在太忙了哦……”林主任在信笺纸上写了几段话,仔细看过之后,我立即答应下来,“好的,没问题。下班前我一定把它放在你的办公桌上。”
在网上快速浏览、筛选着林主任所需要的材料,终于在下班前将它们全部打印出来放在了林主任的办公桌上,林主任自然又是一通重重的感谢。
原来,工作并非全部需要对口,不懂专业也没有关系,我同样还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不过懂专业更好,虽然只能在这里呆上三个月,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懂得多一些,于是我借来一些专业书籍翻翻。有了实践再去看书,我发现这种接受教育的方法最管用,还不到一个月,我就基本熟悉了整个单位的工作流程。
而我,不时被这个单位的领导们指挥着:“穆可,能帮我到政府办318去拿一个会议通知吗?”
“好的。”
“穆可,刚才机关事务局说让我们到他们那儿领几张票过来,你去一下。”
“我马上就去。”
“穆可,你有没有时间,能不能帮我把这个资料查一下?”
“可以。”
“穆可,快点,我这边电脑怎么出问题了,怎么一下子就全黑了?”
“我这就来……”
当然因为我懂电脑,他们问的最多的还是关于电脑方面的问题。
我们这个临时的机构有一台上了网的电脑,不时有同事拿着写了字的信笺过来问我:“穆可,你现在要不要上网?能不能让我查一下材料。”
那一天下午我刚上班,办公室门口已经有两个人在等我。小黎、小李一见了我立刻亲热得不得了地围了上来,“穆可,你来了?”
“办公室的杨主任出差了,没有谁有主任办公室的钥匙,我们想到你这儿来找份资料,可不可以帮帮忙?”
“现在我这边没有什么事情,你们找吧。”我把电脑打开,迅速地为他们查阅资料。一次只能查一个,另一个只有等了。
小黎说先查我的吧,我四点前要报政府办。
小李也只有坐在一旁等,一边看着电脑上的时钟,一边挥舞着手里的信笺,急得不得了,不停地催促着:“能不能快点,我四点以前就必须把材料准备出来,六点在常务会议上要,我还要先请领导们审一下稿呢。”
“我的也急哦,刚才市委办又来催了,我实在等不急,不过我这里快好了。你稍等一下。”
我这才注意到整个单位的电脑中,只有主任办公室的那一台上了网,有时要查起资料或是接收发送电子邮件也只有通过主任的那台电脑。主任在的话,他的办公室经常有客人,其他的人也不好意思进去。想要找资料,只好四处打游击,看看哪个单位上网的电脑有空闲。
我想了想,为什么不把所有的电脑都组成一个局域网呢,主任的那台电脑作为主机,这样只要主任的那台电脑开机,其他的电脑也可以同时上网?
把这个想法跟办公室主任说了说,办公室主任也常为收发电子邮件不方便而苦恼,听了我的建议,立马把我带到主任面前。主任听了我的建议之后非常高兴,不停地问我,“这样也行吗?真的可以那就太方便了,穆可,你可是为单位节省了一大笔的开支哦。有什么需要,你就跟办公室杨主任说。”
当我把所有的电脑圈成了一个局域网,经过调试,所有的电脑都成功上网之后,杨主任冲我直竖大拇指:“穆可,你真行,我们真的需要你!”
我只是笑笑,“那以后,我走了的话,你们每次上网都要记得想起我哦。”
“其实我们真的不希望你走,我们需要你……”
听了这话我觉得自己这三个月的临时工作也没有白干,毕竟让一个人需要你是很容易的,但是让一些人都需要你就是比较难做到的。
政府办和市委办的秘书们听到我们这里组建了一个局域网,什么时候都可以上网查资料之后,也强烈请他们主任向我发出了邀请函,去帮他们组建局域网。
发挥一个自己的特长也好,答应下来。
帮他们组建好局域网之后,每个人都重复着说需要我,可是需要我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留下我又是另外一回事。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机构也如期被撤销,其他的人都回到了各自先前的岗位,而我则收到被留了下来的通知,成了林主任他们正式的同事。
因为我们非常非常需要她,这是主任向市政府打的要人报告中指名留下我的惟一理由。
看来,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需要,这也是成功的另一种法则。你相信吗?
第二篇:在别人眼里守护自己的幸福纪实故事
新邻居梁静是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搬来的。第一次见到她时,我正穿着一件灰色的旧衣服擦洗防盗门。“晚上的舞会我想穿那件白色的小披风……”她边打电话边朝我温柔地点头。门悄然合上时,我听到了她“咯咯”的笑声。
我突然沮丧起来。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就要到了,可我每天思考和面对的却是:要给女儿买件漂亮的打折裙子;必须提前几天买足够多的菜放进冰箱,以防春节菜价上扬;摆出贤内助的样子陪老公去领导家拜年,希望新的一年他可以升官发财……
那个春节,忍受着新邻居和她那些朋友们的歌舞升平,我的感觉糟透了。
我不喜欢梁静,因为一见到她,我就自我感觉很差。但偏偏我们会经常邂逅在电梯间,每次梁静都抹着不同颜色的口红和眼影,穿着不同风格的鲜亮衣服。“嗨,你好啊!”说这话时,梁静的笑容很夸张。我淡淡应着,内心却有种低到尘埃里的自卑。
转眼,到了初夏,上幼儿园的女儿在某个清晨坚决要穿裙子。“不行,太冷了。”“我要嘛,上星期梁静阿姨就已经穿纱裙了。”“会得关节炎!”我恶狠狠地说,然后不由分说地给女儿套上了裤子。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起10年前的自己,也会在4月天穿上一条纯棉长裙,摇曳生姿地走在校园里。
梁静通常晚饭后才回家,我在厨房洗碗时,常常听到她的脚步声,防盗门的声响之后,就有丝丝缕缕的音乐穿过墙壁飘入我的耳朵。这样有音乐相伴的夜晚离我有多远?它离我的将来又有多远呢?也许今后的10年甚至15年,我都不会有这样闲适的心情——做饭、洗碗、陪孩子玩儿游戏、给她讲故事、陪她睡觉已经成为我生活的全部。
我像一个被贬的公主,在忙碌里一次次回忆自己做公主时的点点滴滴。终于有一天,我对老公抱怨说:“你瞧瞧,同样是女人,隔壁的女孩儿过着天使一样幸福的生活,可我呢?”老公说:“说不定人家刚被男友甩掉,想死的心都有呢!”
正如老公所说,梁静也会有她的烦恼。因为无论是现在的她还是从前的我,肯定不会每一分钟都快乐。也许,我并没有看清楚自己的生活,正如我戴着有色眼镜看梁静一样。
第二天下班,领着女儿乘电梯时意外看到梁静。“今天回来这么早?”我问。“嗯,有点儿累。”她疲倦地说。
炒完菜,门铃响了,我打开门,看到梁静端着一只方便面碗站在我面前。“不好意思,电壶坏了,借开水冲个面。”我闪身示意她进来,她好奇地看着我家餐桌,惊讶地说:“哇,你们吃这么多菜!”“就在这儿吃点儿吧,老公刚打电话说要加班,饭菜都做多了。”我说。梁静雀跃着同意了。
吃饭时,梁静不断夸菜好吃。我好奇地问:“你不是经常去饭店吗?”她说:“是啊,但饭店的东西怎么也比不上家常菜好啊。”
第二天,梁静送了一束百合过来,大约是感谢昨天的“款待”。我俩站在门口寒暄时,女儿扯着我的裤子问:“妈妈,你为什么不穿梁静阿姨这样的漂亮裙子?”我捏捏她的鼻子说:“妈妈穿上会像老妖婆。”然后,我们三个人都笑了。
梁静转身跟我说“再见”时,她淡绿色的裙摆被风吹起,盛开成一株夏日水面的荷。这样飘逸的长裙,是我在怀孕那年就想拥有的,后来因为产后发福,便放弃了。
现在想来,并没有谁要求我穿上这样的裙子就必须像明星。我放弃自己喜爱的事物,只是因为内心的自卑,因为觉得自己再不能回到当初的美丽年华。但是,每个年龄段的女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为什么一定要回到年轻时呢?如果我在30岁时就放弃许多想做的事儿,那么50岁、60岁、70岁时该怎么办?
7月将尽时,我买了一条鹅黄色的、领口滚着奶白蕾丝花边的长裙。穿着这条长裙,我跟梁静一起去参加了自己生育后的第一场舞会——虽然我的舞步远不再轻盈,但少了年轻时的咄咄逼人,我变得成熟、谦卑且知性。
舞会散场,在回去的路上梁静说自己想出国,但感觉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学习机会。我说:“总想回到更年轻的时候是女人的心结,其实现在的生活自有值得我们感念的地方。无论何时,都要看到生活中的亮点,无论何时,想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着手去做,这样才永远不会晚。”
那一刻,我终于知道,将自己从公主变为女仆的,既不是婚姻也不是岁月,而是心态。每个人在每个年龄都有幸福的时光,阻碍我们发现这些幸福的也是我们的心态。从今天开始,如果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儿,就去做吧。这世界上总有你可以做、并且能让你快乐的事儿——它们像一盒盒等待开启的甜美巧克力一样,只等不同年龄的你我她,用满怀希望的心去打开。
第三篇:让师生成为自己
让师生成为自己
——对话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校长李艳丽
好学校是一方池塘。这句话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得到了完美的呈现。也许是一种巧合,洛阳西下池这个地方相传是当年武则天沐浴的地方,因此得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结识了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教体局副局长兼西下池小学校长李艳丽。当记者走进西下池小学,被“这方池塘”的一草一木所感动,因为它们和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的生命都发生着关联。
满怀教育理想的人很多,但有条件且能够把教育的理想变为理想的教育的人却少之又少。李艳丽说,她所追求的理想教育是一种生态,因为教育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让师生成为他自己。
记者和李艳丽的对话,包括和她的几次面对面的交流,也包括邮件的往来,其实一直在探寻西下池小学“这方池塘”里到底蕴藏着什么奥秘?
李艳丽:我们这里大多是外来务工子女,90%是附近郊县的孩子,教师大部分是80后的年轻人,全校29名教师,50岁以上老教师3名,30岁到45岁教师8名,其余18名都是25岁左右的新教师,目前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这29名教师中还有13名是代课教师。但就是这样一群年轻的、缺乏人生乃至教学经验的人,在短短几年内,无论是专业化水平还是人文心理素养水准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令知道、接触到他们的每一个业内人士也好,普通的家长也好都会由衷地说:“这些老师很优秀”。
记者:能得到这样的评价,非常不容易,因为这个学校的基础非常差,听说你刚来的时候,学校的状况非常糟糕?
李艳丽:当时西下池小学是西工区最差的学校。据当时在校工作的一位教师讲,上课时间,教师把学生关到教室后,就去忙自己的私活去了。去种菜、摘菜、织毛衣、打扑克,甚至让学生到教师家里去打扫卫生。学校的人际关系也糟糕透顶,老师们常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学生的面吵架、打架。学生更是里历害,除了学生打学生之外,还敢和老师们打架,不仅在校内打,而且打到校外,他们成群结队时,周围学校的学生们都怕西下池的学生。▼做教师,最重要的是他是否有一颗宽厚善良的心
记者:让一个基础很差的学校走上规范化管理,似乎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教师的真正成长。西下池小学的老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李艳丽:回顾他们的成长的历程,其实也是回顾我自己成长的历程。这些年,每到暑假开学,都是我工作上的一道坎。因为学校的严重缺编,每到这个时候,由于参加市里、区里的招教考试,学校原有的代课教师就会有大量变动,需要招入新的代课教师,就像2010年9月份,学校一下进来了6名,加上区里新分来的3名新教师,一共就是9名。面对这一张张年轻热情而又对教育充满茫然的面庞,我的心里很清楚,又一场旷日持久的硬战来了!记者:从哪里着手呢?
李艳丽:一切从谈话开始。我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这个年轻人是否适合干教育。判断在初步的谈话中完成。这么多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一个人是否适合做教师,跟他的学历、讲课的水平等外在技术层面的关系不大,重要的是他是否有一颗宽厚的、善良的心。有了这颗心,就具备了当教师的根本条件。在谈话中,还需要完成的是,要让他(她)对自我有初步的觉察和认知,建立对所从事工作的信心与责任心。所以我通常会要求他们写出一份“个人成长规划”。规划从两方面来写:一是专业化成长,根据自身专业的欠缺提出成长的计划,从基本功、备课、上课、作业、教案、辅导、学生管理等方面,选取自己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来制定方案;二是人文、心理素养的提升,这是根据自我内在的欠缺来制定方案,这个内在的成长更多是情绪、感觉、心理、认知方面的内容。如果注意观察,我们会发现,现在的人们很
多时候是活在情绪之中,纠缠在关系里面,一切烦恼、无明由此而生。一个人,一个教师如果他(她)不能把自己的内在建设好,很难想象他能把学生带好,更不用提到教育了。
教育其实是精神层面的事情,学校应该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师生心灵自由的栖息地。这就要求教师的内在要提升到精神层面来,而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和哲学家,天然地理解、懂得并且活在精神中,所以,教师有了这样的素养,才可能与孩子对话,建立真正的连结,这样的关系、互动才有意义,才有了人性的价值,也就是教育的价值。个人成长规划的意义就在于此。
▼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记者:从老师们的个人成长档案里,可以看出老师们读了很多书,对读书有要求吗,读哪些书?读书的收获是什么?
李艳丽:教师个人成长规划中重要的量化指标是读书和学习。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最少要读两本书,一本是专业书,一本是自己喜欢的人文心理书籍。然后是每周固定一次的集体学习,这个集体学习的内容选择标准是:有打动心灵、让人心有所悟的感觉。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些年来我们共同读过、学过的内容。这也是我们共同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很清楚地记得,读的、学的第一个人、第一本书是魏书生。他让我们懂得了在人生的长河中,人是多么地渺小,又是多么地有价值,所以要宽容、珍惜教育人生中的人和事。他开阔的胸襟和对教育的赤诚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也让我们在面对工作的时候,少了很多计较和抱怨,开始理解教育。随后教育界的周弘、金正昆、李镇西、王淞洲、张祖庆、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百家讲坛》的于丹、康震、王立群、钱文忠、曾仕强,心理界的毕淑敏、武志红、张德芬、艾克哈特·托利、罗杰斯以及兼顾教育与心理的大师林清玄、蒙特梭利、皮亚杰、孙瑞雪开始逐渐地步入我们的视野,在与大师们悉心的交流对话中,我们不断在解决着自身关于焦虑、恐惧、愤怒、内疚、忧伤、嫉妒等等情绪问题,不断地觉察着自己的内心,不断地发现着自己真实的感觉。这是一个向内寻找,反求诸己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自己、懂得自己、接纳自己乃至实现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在一个了不可知的黑洞中探险,有喜悦,有恐惧,有迷茫,有顿悟,但正是这些最真实、独特的体验,造就了每一个真实、独特、有价值的教师个体。最终大家共同来到这个充满魅力的精神世界,彼此懂得,彼此接纳: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也容许别人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相互不是纠缠,而是尊重。这个过程,也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白了教育的真谛,那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值得爱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都有着无限地可能——只要教育者能给予他们真正的爱和自由。
记者:校长的作用是什么呢?
李艳丽:每学期末,我都会单独和每一位教师做一次交流,主要是根据个人成长规划谈本学期的成长。这样的谈话更多的是心灵的沟通,以内在建设为主,以技术性的专业学识为辅。其目的还是要大家谈出相互间的感受,建立真我的连结,获得相互的鼓励和促进。其实更像是一次次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通过谈话,给教师减压,让她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自我内在的觉察上。在平时有时候,我也会同时和三五个教师聊天,一杯咖啡,或一壶清茶,坐在校园里,办公室,抑或是公园中,谈论的话题就是学生、自我、感受、爱,那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层面的享受。
记者:校长在引领教师成长,教师和教师之间共同成长,是这样吗?那么,教师共同成长的生态如何构建?
李艳丽:分享,是我们在共同陪伴、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求读完书,每学期要写5000-10000字的读书笔记此外,每学期末,学校里一定会组织一次由全体教师参与的读书报告会。主要是针对本学期的读书、成长谈个人的感悟。三十五岁以下的老师作报告,三十五岁以上的老师全程跟听。读书报告会要求三十分钟以内,PPT课件,脱稿。每一次的读书报告会都是学校期末工作的一件重要的大事件:每一个作报告的老师全力以赴,每一个听报告的老师翘首以待,每一个分享和交流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去年年底的读书报告会中,这些年轻人以《爱在成长的路上》、《走在成长的路上》、《在自由中体验爱》、《不要用爱控制我》、《对自己说是》、《爱和自由》等不同的话题使在场的所有人对教育的感悟又得到了一次升华。
读书报告会真正的意义在于,它带给大家更多的是对教育和他人的接纳与认同。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是一幅巨大的风景,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只是在平常的工作中,大家都太忙了,忙地没有功夫去驻足欣赏他人的美妙;大家都太累了,累的不愿意去觉察倾听他人的表达。而读书报告会恰恰提供了这么一个时间和空间,能让大家都坐下来,自由表达,彼此看看,相互会惊奇地发现:哦,原来每一个生命状态都是如此地相似又如此地不同。这时候,慈悲心会起,真正的尊重会起,而倾听就是当下送给对方最好的礼物。这一刻,真我会相遇,心灵会相通,能量会流动,幸福会到来。这就是我所能理解教育的职业幸福感。▼无条件地接纳与关注
记者:教师论坛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李艳丽:,我们来到这个学校背后有个家庭,有个社会,但是进到校园里,没有人关心你,你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我们只看你今天教学怎么样,学生怎么样,他好像在人与人之间隔了一堵墙,在这墙之外,你很安全,但是住到这堵墙之内,你很累,很孤独,你没有推到这堵墙的机会,没有人问你发生了什么,你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各自都很忙,但是当我们坐下来,给你一个平台,交流的时候能量流动了,我们就知道了,眼来他的背后有这样一个东西,原来他有这样一个认识,同时一本书,每个人认识的都不同,就像有的人缺钙,有的人缺维生素,书比较有营养,你可以从里面找到你需要的,谈出不同的感觉然后,我们就克服了一个问题,我们学校没有文人相倾,大家都相互对生命的那种敬畏,你会觉得生命不同,跟我不同,但是他值得我尊敬他,教师关系发生改变,这次他谈到不同的感觉,下次你看到他,他跟上次就不一样了,换了一个人,你发自内心的跟他有一种平等的、尊重的感觉,我们是一个相互的陪伴共同往前走,论坛真正的意义在这。次要的是老师水平提高了,口才变好了,会表达真实感受了,我会很快打开自己,跟你有了链接关系,能量流通,爱、喜悦和接纳,是我们论坛是经常提到的,如何接纳自己不完美,当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时,你就能接纳这个自己,像孔子说的反求知己,向内用心。现在老师在一起非常好,没有等级之分,你会发现这些老师不简单,水准太高了。
这么多年的教师培训,带给我的最大感悟是,只有给予教师真正的爱,即深深地理解和接受,即无条件地接纳与关注,即准许他(她)创造一个自我,让教师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成为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的内心建设好,真正的教育才有可能。因为你怎么可能让一个不懂得真爱的人去付出爱,让一个一辈子住在监牢中的人去明白什么是自由。而教育是爱和自由的事业。
记者:你对老师们的期望是什么?
李艳丽:我们老师在一起聊天,都是聊精神层面的东西,你的心要足够的纯净,宁静,单纯。我希望我的每一位老师都成为教育家。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真我,他更多的时候被孩子唤醒了,他的觉察力更好了。
记者:这就是让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成为自己。
李艳丽:爱和自由——让老师和学生成为自己,我现在在讲课的课题。如何成为自己,先懂得自己,懂人生,我们再讲内在的关系模式如何投射在外部,你把你的领导当成你内在的父母,把你的学生当成你内在的孩子,教育过程中,可以内心得到修复和治疗,懂得孩子,懂得教育,0-18岁孩子的认知规律特点,你才能真正懂得教育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为孩子提供空间。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让每一位老师都是独立的、完整的、内在有力量的人,这才是教育。他们内心都有一个信念,我是值得爱的,我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们老师都说,我爱这个孩子,不因他考100分,不因他漂亮,就是爱,因为他是一个孩子,他们都是有价值的。
▼觉察力与平等心
记者:老师这样自发的爱孩子,是你把每个人潜力激发了出来,他们从你身上吸收了什么?
李艳丽:心理学提出来,人的成长有两方面,一点是遇到一个人,这个人给你无条件的爱、接纳、关注,第二,是自我察觉。当我知道这,我就给我的老师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现在很大问题出在爱不够,我们所有人都是在有条件的爱中长大。我一直在学心理学,在对人进行研究,我一直在想我们的老师到底需要什么,我们都在有条件的爱中长大,感觉只有我足够的好我才值得被爱,所有我现在需要让我们老师知道,我不需要任何条件爱你,你这个
人拥有了人的全部的价值,你只要站在我面前,就值得我爱你,就着一个信念,然后他知道自己内在的父母、小孩出现什么问题了,他有觉察,就去解决问题。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一种人,他会察言观色,他的内在觉得我这样是好的,他的父母肯定是很挑剔的,他用这种方式去取得父母的爱,如果得不到他就会伤心,觉得这个人不好,所以我们让老师体会自己内心的模式是什么,他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就好了,这个世界没有好与坏,他只是基于我们小时候内在的思维模式告诉我们怎么办。如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就是核心内容,我们一直在做人文与心理素养的培养,把这个做好了,任何技术上的都没有问题。
记者:是你在引领老师成长,那么,你呢?有没有特别困惑的时候?和谁对话,你的成长动力来自哪里?
李艳丽:我们真的没有遇到不可跨越的困难。这个学校有困惑的时候就会有人出现,我们就会解决暂时的问题。如果说,有障碍的话,那就是我自己的心理问题。我一直在建构心理。我一直在讲接纳自己,有时看到一个人,我们不接纳他,那是因为他身上有种特质是我身上有的,其实你是不喜欢你自己,如果你是一个文雅的人不喜欢轻浮,为什么不喜欢,其实你身上有这种东西在,当你知道了,你就接纳他了。举一个例子,一个人被蛇咬过,看到一根绳子就害怕,如果你没被蛇咬过,见到它你也就不会害怕。所以当你不接纳别人,其实是讨厌自己,我以前非常讨厌女孩子去喝酒,喝的什么都不顾了,现在不讨厌了,我身上也有,我觉得不好,没让他出来,所以我接纳了自己,就接纳了别人,接纳了自己就接纳了孩子,很多时候,我们是有条件的爱长大的,我们缺爱,我们缺无条件的爱,当一个人在我面前毫无保留的表现自己,那我对他来说是安全的,我们老师要给学生一个安全的陪伴,我们老师老说,这不是我教的,是他们自己成长的。
所以说,我和老师们之间是相互陪伴。我这么多年的学习,关键是两个词:觉察力和平等心。平等心让你发现一切跟自己是一个整体,当你在矛头攻击别人时其实就是在攻击你自己。接纳别人其实是接纳自己。当你站在一个高度去指责别人,那就太自恋了,我一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你看似在做教育,其实是在让自己成长,你可以毫无畏惧的面对外面任何的评价体系。世界没有对于错,只有选择,你要对你的选择负责任,我这一辈子要做教育,我这一生的追求是得到自己人生的真悟,在这个过程中,名利会来,来就来,不来就不来,不强求。其实很多都是相通的。
▼规则可以厘清界限
记者:教育的本质是给人的成长提供外在的自由,从而达到内在的自由。但是有一句话很有道理,“界限不清难有自由和尊重”。那么,在西下池小学,哪些是老师应该放手的,哪些是老师要管的,“界限”在哪里?
李艳丽:爱和自由的后面还应该有一句话,就是规则与平等。对基本规则的共同遵守,于人类社会来说,意味着对每个个体自由的最大保障,而对教育来说,帮助孩子建立界限,是让儿童自由、独立成长的最大保障,建构儿童完全自律的品质和智能。规则可以用来厘清界限。人性的界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和别人的界限,一种是过去和现在的界限。学校中教育的界限既有人性的界限(教育的根本),也有课堂、各类活动的界限。不仅体现在教师个体和学生个体间的界限,也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这些界限有一些可操作的规则来体现,这里有几条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学生该做的、能做的教师不要干涉,粗俗、粗野的行为不可以,别人的东西不能动,不打扰别人,做错事要道歉,学会说“不”等。另外还有专门针对课堂、劳动等的具体规则。这些规则基本上可以把教师该放手的、该管的界限说清楚。
记者:相关联的一个问题是:自由意味着放手,但仅仅有自由还不够,还必须有责任。在西下池,你和老师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一定都能充分地体现这一点。不知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如果赞同,那么,西下池的自由我们已经很清楚了,责任呢?老师的责任、学生的责任,如何体现、如何落实?如何监督实施?
李艳丽:至于教师、学生的责任体现、落实、监督实施问题,我们把它称之为学校文化之生态管理。生态管理的形成也历经了一个过程。我们2003年做的是行为教育,2005年做了普及与特长。2007年做课改,我们当时就有几个老师做,我们天天下课堂去听,怎样评价,一开始一些老师有情绪,也跟着走,几个月下来,课堂就出来了,我们有环节,有导语,我们后来就做文化,我们后来就知道了学生要做自己的主人,老师不要用爱的名义去控制他。后来形式就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方式、方法已经没有问题了。▼孩子才是真正的老师
记者:其实,只有老师给予孩子们爱和自由的时候,自己才能真正地成长。
李艳丽:稍微懂点心理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一个人外在关系的投射都来自于内在的关系模式,而一个人内在的关系模式又来自于童年与最重要人的关系,即父母的关系。所以,要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必须回到童年。学校恰恰给我们教育人提供了这么一个场所。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在教育学、心理学大师的指引下,教师们在慢慢懂得孩子的过程中,也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时,其实也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们在唤醒教师深埋内心的真爱,也在疗愈成人内心的创伤,就像在去年年终的读书报告会中,史会景老师在分享自己的成长,谈起自己的学生时,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她历数着那些曾经的问题孩子,欣悦的表达着她在这每一个孩子身上看到的闪光的价值,充满了欣赏和深爱,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在场的听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其实,她所看到的、接纳的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是自己。她流下的喜悦的泪水是对自我和他人接纳的喜悦。教育到了这一刻,充满了动人的价值和魅力。
记者:因此可以说教师这个职业是比较容易找到职业幸福的人。
李艳丽:跟孩子在一起,就跟爱在一起。比如我们在学习爱的语言,像一个愤怒的孩子来找你,你要说:“你看起来很愤怒,他就明白自己现在的感觉是愤怒,允许他的情绪发生,你拥抱着他,说想哭就哭吧,我陪着你,我爱你,这样孩子会体会到,事件本身跟自己是区分开的,这样他就能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他长大了,就不会否定自己,人的价值和事情是分开的。长大以后的问题解决都要回归童年,代价太大,不如现在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成长我们就给他什么样的成长。
我们现在四年级以上把杜郎口的教学模式小学化了,我们的学生很优秀,到初中以后都是班干部。我一次坐出租车,司机师傅说他的孩子原来就是在我们学校,当时来的时候数学成绩不足20分,来的时候是四年级,现在初一,全年级第一。这不是最重要的。他说他孩子跟我们学校的郭老师,比跟他妈妈还亲。我们的毕业生说到,我想最后再看一眼这个学校,我太爱这个学校了,我们老师看到都感动了。每个孩子都有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现在没有傻瓜孩子,我们老师给他空间让他自由发挥。
▼孩子的感觉超越一切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怎样概括你的核心办学理念?
李艳丽:我们核心的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我们有校园文化生态,有20道人文景观、教师生态培训、学生生态课堂,我们的老师都是独特的自己,学生也是。要像对待学生一样对待老师,如果学生、老师都自主了,就算校长走了也没问题。
记者:对于学生的成长,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李艳丽: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和艺术家。只要给他感觉,他就能创造自己。有个孩子说:我发现有一种东西在慢慢地靠近我,时间久了,我发现那个东西是爱和自由。我在心灵花园里成长,在玩沙的时候,沙子从我手指间流过,还有什么是我解决不了的呢?我的悲伤、喜悦,我的情绪都随之流淌过去。这是孩子的话。你去看孩子的感觉,你会感叹。还有个孩子说:每次我走到我们的生态园里,我会有一种我无法形容的感觉,你看那纵横天下的南瓜,我发现时间不在钟表里,而在人的身体里,当这个时间走过,生命就没有有了。当我们的老师看到孩子们写出的这些东西,怎么还能去控制孩子呢。我们的老师怎样保护他,给他空间,让他的感受出来,小学的教育就应该落实在这,学习是顺手牵羊的事情。感觉是超越一切的,他的创造力、想象力都来源于感觉。越是农村的孩子,要让他有机会接触优雅、高贵,让他发现还有一种生命最高状态。也许他这一生都去从事这么个事情。
第四篇: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作者:燕归来 微信公众平台:燕归来PPT(liuyanlai1988)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在“互联网+”的时代里,人们不断强调大数据、强调批判性思维,而渐渐地将注重情感表达的故事思维排斥在工作及团队管理之外。客观数据能够为我们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参考,但绝不是一个个体、团队、组织运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因为,枯燥的数据终究难以激发人的热情和欲望。多样化且富有激情的故事却能够做到这一点!《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是一本教你如何用用故事性思维思考问题,用讲故事的手段影响他人、影响团队士气与决策的书。作者安东尼·西蒙斯是美国最早研究故事思维在营销和团队中应用的管理专家。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用故事性思维思考、成为会讲故事的人、寻找自己的专属故事、故事之外学习讲故事。根据内容,燕归来将其概述为四点:Why、What、How,Others。
一、Why—为什么要有故事性思维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我们都处在一个被各种数据和信息包裹的环境中。基于此,故事性的思维和表述能够产生三点效用:分别从三个角度概述——听众、决策者、环境趋势
1、听众:相较于干巴巴的理论,故事更能够激发听众的兴趣和热情。让你的表达更能到位。许多重要的情感结果多事以故事形式表达的。
2、决策者:如果你学会用故事性思维思考问题,并搭配理性思维,在二者之间转换自如,你就能找到事实上正确,同时情感上也能得到满足的正解。如何理解?其实就是,如果你具备了故事思维,并且又有理性的思维和客观的依据,你不仅能够做出正确决策,同时也能够使你的决策更能让人接受。
3、趋势:一个精彩的故事,所产生的情感影响力往往会超出你的想象,他可以使得批判的思维大大消减,可以消除文化的差异。举个例子:如果你批评一个人,单纯的批评会造成对方反感甚至非常抵触的情绪,而如果你懂得用一个故事加以说明,可能不仅不会让对方反感和抵触,甚至能够欣然接受!
二、How—如何讲好故事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法讲出来的效果会千差万别。因此一个好故事真正地讲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故事本身有价值:收集有价值的故事,有价值的故事需要收集和挖掘。有时,一个平白无奇的故事,经过挖掘后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这个故事或许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价值!
2、讲解的方法:(1)目的情感:明确你所要讲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的目的不明确,最终讲出来的故事往往会毫无逻辑,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有时会让整个形势的发展背离初衷!(2)感官体验:故事要增加感官体验,通过感官体验激活听众的想象力,从而使其融入其中,印象深刻。举各例子:一个午后,阳光照射的窗子旁,放着一个砧板,砧板上放着一个柠檬,柠檬被阳光照射的有了温度,此时你拿出水果刀将柠檬切成两半,柠檬汁溢了出来,你又用刀切了四分之一,切完后,你拿起一篇柠檬,这片柠檬在你手中,你能够明显感受到一丝阳光照热的温度,然后你把柠檬放入口中,一股酸酸的味道触动了你舌头上的每一个嗅觉细胞,伴随着酸爽,你长大了嘴巴,眯上了眼睛。这一段描述中有多处感官体验,作为听众听到这些后,都会不自觉的唾液蠕动起来。这就是感官体验。在故事中要学会添加感官体验,让听众融入其中。(3)简洁精炼:所讲的故事一定要简洁。简洁并不是简单,它是在一系列系统的思考和全面准备的基础上的最终呈现,要实现真正地简洁,需要花很长地时间!在讲故事的之前,一定要思考,如何让你的故事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简练。
三、What—讲哪些故事故事就是经历,所以说我们每天都在上演着故事,也在不断地讲着故事。故事的类型可以分为六种,分别是:我是谁、我为何在此、教导故事、愿景故事、行动体现价值观、我理解你。1、我是谁:什么样的特征能够让你影响一个你想影响的人?讲一个类似的故事,以证明你的具有这方面的特征。在所有的故事里,最重要的就是“我的故事”,因为它通常都是你生命的缩影。2、我为何在此:只有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后,才能避免让其怀疑扭曲你的正确信息,动摇你的可信度。因此,讲一个故事,告诉别人——我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这就好比营销。讲成功的案例胜过你辛苦的推销,当你能够用这些故事证明你的积极的用意后,对方的疑心终究会逐步消逝。3、教导故事:有些教训只能从经验中获取,有些教训要反复习得,比如:耐心。你可以告诉某个人,你要耐心一点,但往往很难达到效果,此时,你可以讲一个关于耐心的短小故事,哪怕三分钟的小故事,短小而精悍,但却比大道理更能打动一个人。请记住:故事比责骂更有效!4、愿景故事:一个有关未来的,令人振奋的故事能让人觉得当下的困苦都是“值得的”。伟大的愿景需要故事来支撑。一个故事足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但前提是愿景故事不能太过于夸张。5、行动中体现价值观:价值观是主观的。通过讲述故事能够更加有效地增进一种价值观。因为一个人能够通过故事来进行“示范”,从中能够理解这种价值观的意义。6、我理解你人类都渴望被认可。相比于单纯地说一句“我理解你”,讲一个我理解你的故事,你的听众会觉得你读懂了他们的心思,知晓了他们的秘密和想法。
四、Others—故事之外的学习1、倾听如果你想讲一个能够赢得人心的故事,首先就要学会识别和倾听生活中的故事。而倾听要中是数量的同时,更要中是质量。有效倾听,能够让你赢得讲述自己故事的机会。津津有味的听,抱有可能学到重要的知识的期待去倾听,无论是讲故事,还是听故事,你都能受益匪浅!2、灵感借鉴要想讲好故事,必须要学会从其他领域里借鉴灵感。这一借鉴过程,能够获取许多富有创意的思维方式,让你在故事讲解中更能得心应手!作者:燕归来,PPT设计者,一个喜欢演讲、心理学的企业内训师,
第五篇:让孩子成为孩子故事
一天清晨,美国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市警局接到市民报案,说他家附近有一群孩子,经常在凌晨发出巨大噪音,影响了他的睡眠。
一名叫怀特的警官到现场查看后哭笑不得。原来,“凌晨巨大的噪音”只是一群孩子在清晨5点聚在一起打篮球。
孩子们见到警察来了,就躲得远远的,以为怀特要给他们多么严厉的处罚。令孩子们想不到的是,怀特警官居然童心大发,要和孩子们比比球技。一番你来我往之后,怀特警官遗憾落败。
几天后,怀特意外发现,他和孩子比球技的画面全被警车的行车记录仪记录了下来,他觉得很有意思,便把视频发到了网上,并在视频的后面加了一句话:让孩子继续当孩子,我们只是专注于对付犯罪的人。
这段视频引起了社会不小的轰动,各大媒体争相采访报道,令人始料不及。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怀特警官说:“我觉得,孩子们清晨在街头打球一点问题也没有,不让他们打球,难道让他们在街头犯罪吗?我没做什么,我只是让孩子成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