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熊猫贴嘴巴》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观察一次游戏的过程。
2、能连贯地,有顺序地说说这次游戏的过程。
3、学习用“先……接着……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猜谜语:身子胖,尾巴短,黑耳朵,黑眼圈,走路摇摇又摆摆,爱吃竹笋和竹叶。(板书:熊猫)
2、出示熊猫图:看,这就是熊猫。
(1)你看,这是一只怎样的熊猫?(板书:可爱 可惜没嘴巴)
(2)具体说说熊猫可爱的样子。
二、揭示课题:
1、没有嘴巴多可惜呀,小朋友,你们说怎么办呢?
对,这节说话训练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游戏:给熊猫贴嘴巴。(板书)
2、明确要求:在游戏中,我们还要比一比,谁观察最仔细,说话最有条理,声音响亮。
三、说清游戏准备过程:
1、谁愿意来给熊猫贴嘴巴?
2、老师要给贴的同学加点难度,仔细看老师是怎样做的,谁来说一说。(板书:拿 蒙、拿、递、领)
3、出示句式:用上“先……接着……最后……”来有条理地说说老师的动作。
4、现在,我们已经做好了游戏的准备工作,请他来给熊猫贴嘴巴。
四、说清游戏经过:
1、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要求仔细观察贴的过程,边看边想。
(小黑板)观察思考:
(1)他是怎样给熊猫贴嘴巴的?
(2)在贴的过程当中,同学们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3)结果怎样?
2、游戏。
3、讨论说话:
(1)请说说蒙上眼睛的感觉。
(2)说说他是怎样贴的?(板书:走、摸、移、贴)
具体说说怎样走的?怎样贴的?贴好了,他又怎样做?
(3)在贴的过程当中,同学们的表情有什么变化?(板书:静静看 轻轻笑 大笑)
(4)看到这张歪嘴巴,大家大笑起来,大家笑得可不一样,说说大家是怎样笑的?
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
(5)你瞧,熊猫歪着嘴,似乎在说什么呢?
(6)连起来说说贴嘴巴的经过。(板书:经过)
提示:说时,要把那人的动作与同学们的表情结合起来说。
4、讨论:怎样才能贴正?
5、再请一位同学来给熊猫贴嘴巴,大家一起来帮他。
6、说说:
(1)他是怎样贴的?
(2)看到他贴正了,大家怎样做?熊猫好象在说什么?
7、想想:他为什么能贴正?
(是呀,别看这么简单的游戏,也要动脑筋才能贴好呢!)
五、连贯说话:
1、小结:我们先说了为什么要给熊猫贴嘴巴,也就是这件事的起因(板书:起因)
再说游戏的准备,重点讲了游戏的经过,最后讲了结果。
2、自由练说。
3、指名说话。
六、课外延伸:
1、把这个游戏经过说给别人听。
2、观察妈妈烧饭或洗衣的过程,说一说。
板书:
给熊猫贴嘴巴(听说训练)
起因:熊猫可爱 可惜没嘴巴
准备:拿、蒙、拿、递、领
(先……接着……最后……)
经过:走 摸 贴
静静看 轻轻笑 大笑
(有的……有的……还有的……)
结果:更可爱了
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案的设计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能达到有顺序地介绍游戏经过的目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努力体现有序。
(1)事情的起因:看图,有条理地观察,说说从什么地方看出熊猫可爱。
(2)准备:观察老师的动作,有条理地说说老师的这一连串动作,并指导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做到表达有条理。
(3)经过:用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说话。在观察同学们的表情时,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帮助说话。
(4)结果:更可爱。特别是在小结时,整理了整个的说话条理“起因、经过、结果”,为高年级有顺序地写作打下了基础。
2、为了使学生表达时做到连贯,精心设计了各环节的过渡语,如:“没有嘴巴多可惜呀”等。
3、贴嘴巴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教师特地设计了“从贴不正到贴正”这么个过程,自然地引出“做任何事都要动脑筋”这个道理。同时,使一部分优秀学生在说话时,也能把这个道理说进去,为高年级作文有中心打基础。
第二篇:33《给熊猫贴嘴巴》-教学教案
1、初步学会观察一次游戏的过程。
2、能连贯地,有顺序地说说这次游戏的过程。
3、学习用“先„„接着„„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猜谜语:身子胖,尾巴短,黑耳朵,黑眼圈,走路摇摇又摆摆,爱吃竹笋和竹叶。(板书:熊猫)
2、出示熊猫图:看,这就是熊猫。
(1)你看,这是一只怎样的熊猫?(板书:可爱 可惜没嘴巴)
(2)具体说说熊猫可爱的样子。
二、揭示课题:
1、没有嘴巴多可惜呀,小朋友,你们说怎么办呢?
对,这节说话训练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游戏:给熊猫贴嘴巴。(板书)
2、明确要求:在游戏中,我们还要比一比,谁观察最仔细,说话最有条理,声音响亮。
三、说清游戏准备过程:
1、谁愿意来给熊猫贴嘴巴?
2、老师要给贴的同学加点难度,仔细看老师是怎样做的,谁来说一说。(板书:拿 蒙、拿、递、领)
3、出示句式:用上“先„„接着„„最后„„”来有条理地说说老师的动作。
4、现在,我们已经做好了游戏的准备工作,请他来给熊猫贴嘴巴。
四、说清游戏经过:
1、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要求仔细观察贴的过程,边看边想。
(小黑板)观察思考:
(1)他是怎样给熊猫贴嘴巴的?
(2)在贴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3)结果怎样?
2、游戏。
3、讨论说话:
(1)请说说蒙上眼睛的感觉。
(2)说说他是怎样贴的?(板书:走、摸、移、贴)
具体说说怎样走的?怎样贴的?贴好了,他又怎样做?
(3)在贴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表情有什么变化?(板书:静静看 轻轻笑 大笑)
(4)看到这张歪嘴巴,大家大笑起来,大家笑得可不一样,说说大家是怎样笑的?
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
(5)你瞧,熊猫歪着嘴,似乎在说什么呢?
(6)连起来说说贴嘴巴的经过。(板书:经过)
提示:说时,要把那人的动作与同学们的表情结合起来说。
4、讨论:怎样才能贴正?
5、再请一位同学来给熊猫贴嘴巴,大家一起来帮他。
6、说说:
(1)他是怎样贴的?
(2)看到他贴正了,大家怎样做?熊猫好象在说什么?
7、想想:他为什么能贴正?
(是呀,别看这么简单的游戏,也要动脑筋才能贴好呢!)
五、连贯说话:
1、小结:我们先说了为什么要给熊猫贴嘴巴,也就是这件事的起因(板书:起因)
再说游戏的准备,重点讲了游戏的经过,最后讲了结果。
2、自由练说。
3、指名说话。
六、课外延伸:
1、把这个游戏经过说给别人听。
2、观察妈妈烧饭或洗衣的过程,说一说。
板书:
25 给熊猫贴嘴巴(听说训练)
起因:熊猫可爱
可惜没嘴巴
准备:拿、蒙、拿、递、领
(先„„接着„„最后„„)
经过:走
摸
贴
静静看 轻轻笑 大笑
(有的„„有的„„还有的„„)
结果:更可爱了
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案的设计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能达到有顺序地介绍游戏经过的目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努力体现有序。
(1)事情的起因:看图,有条理地观察,说说从什么地方看出熊猫可爱。
(2)准备:观察老师的动作,有条理地说说老师的这一连串动作,并指导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做到表达有条理。
(3)经过:用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说话。在观察同学们的表情时,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帮助说话。
(4)结果:更可爱。特别是在小结时,整理了整个的说话条理“起因、经过、结果”,为高年级有顺序地写作打下了基础。
2、为了使学生表达时做到连贯,精心设计了各环节的过渡语,如:“没有嘴巴多可惜呀”等。
3、贴嘴巴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教师特地设计了“从贴不正到贴正”这么个过程,自然地引出“做任何事都要动脑筋”这个道理。同时,使一部分优秀学生在说话时,也能把这个道理说进去,为高年级作文有中心打基础。
第三篇:贴嘴巴游戏作文
贴嘴巴游戏作文2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贴嘴巴游戏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贴嘴巴游戏作文1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笑眯眯地对大家说: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要做个游戏,叫‘贴嘴巴’。同学们听了,高兴极了。
老师在小黑板上画了一只熊猫。游戏开始了,小朋友都想上去贴嘴巴,老师先请谢政烨上去。老师蒙住他的眼睛。谢政烨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结果把嘴巴贴到鼻子上了,小朋友们立刻大笑起来。
一个个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都想上去贴嘴巴,老师说:我请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贴。我听了,马上坐得直直的。老师终于叫到我了,我非常高兴。心里想:我一定要把嘴巴贴好。我一小步一小步地走过去,结果,却把嘴巴贴到眼睛上了,小朋友们又哈哈大笑。
后来,老师请了吕兢喆,她也很小心地走过去。吕兢喆竟然能把嘴巴贴得端端正正的,老师给她10分,太厉害了!
这节课小朋友们好开心啊!
贴嘴巴游戏作文2今天下午,谢老师面带笑容地走上宽敞的讲台,她先让金语涵去拿眼罩和红扑扑的小嘴巴,然后就隆重地向我们宣布今天要玩的.游戏——有趣的贴嘴巴,顿时我们心花怒放!有的同学拍手叫好,有的站到座位上欢呼雀跃着。
谢老师先请上了文文静静的汪渝沁上去,先把她那又大又明亮的眼睛蒙上,然后在我们四十多双眼睛的监督下完成了顺时针转三圈,逆时针转三圈,然后让她笔直地向前走去贴嘴巴,她向前走几步,先用脚踢了踢后小心翼翼地上了台阶,又摸了摸黑板的边角,然后拿起了红扑扑的小嘴巴果断地固定了位置,顿时,教室里变得十分吵闹,大家议论纷纷,朱栎更是笑得前俯后仰呢,原来汪渝沁把红红的小嘴巴贴歪了。
接下来上场的是马千里了,他更是搞笑,“嘴巴”竟然长到了脖子上呢,教室里又是一阵哄堂大笑,难道马氏家族的嘴巴都是长在脖子上的?
啊,今天真是一节有趣又特别的语文课呀!
第四篇:贴嘴巴游戏作文
贴嘴巴游戏作文(2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贴嘴巴游戏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贴嘴巴游戏作文1我还记得那天,不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也不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只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叮铃铃、叮铃铃”,啊!原来是下午第二节课上课的铃声响了,只见王老师很神秘的走了进来说:“咱们今天来玩一个游戏。”同学们都在叽叽喳喳的猜测着问:“玩什么游戏呢?”王老师终于说:“玩个贴嘴巴的游戏好不好?”同学们都齐声喊好。于是,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帅哥哥的头像,浓眉大眼,可是,他没有嘴巴。有一些同学喊着问老师,他为什么没有嘴巴?老师说:“他的嘴巴需要同学们给他贴上”。老师说游戏的规则是:“表现好的小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去玩这个游戏,参加游戏的同学要拿围巾蒙住自己的眼睛,然后走到讲台上把嘴巴贴到正确的`位置”。
老师第一个选的是李佳航,李佳航把眼睛蒙上后走到讲台,把嘴巴贴到下巴上,“哈哈”太好玩了,同学们都笑着说。
第二个选的是段宝杰,段宝杰把嘴巴贴到了鼻子底下,只是有一点倾斜,同学们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终于到我了,老师用围巾蒙住了我的眼睛,哇!好黑呀,我一步一步的从第三排走到讲台跟前,听见赵俊臣喊:“上台阶呀”!于是,我抬起脚来,准备上去,可是我又一想,万一我踩空摔倒了怎么办?我又把脚放了下来,慢慢的又往前走了一点,脚下摸着走上了讲台,手里拿着“嘴巴”,我不知道该往哪贴,那时我心里好紧张啊,我捉摸着把嘴巴贴了上去,把围巾取下来一看,原来我把“嘴巴”倒着贴到了下巴上,惹得同学们都哈哈大笑。
我回到座位上,心里默默地想着,盲人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啊!
贴嘴巴游戏作文2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玩了贴嘴巴游戏。
我画了一个老公公,长长的两条腿,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一双非常有趣的眼睛大大地睁着,还有短短的山羊胡子,而那个张着的,只有一颗门牙的嘴,被我剪了下来,当作备用道具。
游戏开始了,我打算用红领巾包住眼睛,可是刚戴上我就发现看得很清楚,“我的妈妈呀!”我不可思议地尖叫出声。妈妈随手把我的秋裤扔了过来,“妈妈,这个也能蒙眼睛?”还没开始玩,快乐的气氛,就已经被点燃,我们笑开了花。
“石头,剪子,布”第一个是我,妈妈让我在原地转了三圈,我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像一只喝醉了酒的小狗熊,笨拙地,摇摇晃晃地向老公公走去,好不容易找到了“老公公”,想都不想就往纸上一贴,“啪”,贴好了。这时妈妈已经忍不住笑出了声,“哈哈,儿子,你贴得真好啊,哈哈”,我怎么感觉妈妈在幸灾乐祸呢,我马上拿掉蒙眼布,哎呀,这还是老公公了吗?嘴巴长到了脑袋旁,妈妈站在旁边笑得更得意了。
轮到妈妈了,妈妈从容地转了三圈,像是一位胜利的将军一般,笔直又有气势地向前走去,很顺利地找到了位置,只见她在“老公公”身上非常认真地摸了摸,比了比,慢慢地把嘴巴贴了上去。还别说,贴得正正好好,看来我得用点计策了,朝妈妈大喊着:“贴歪了,贴歪了,你都把嘴贴到脑袋上面了。”可妈妈却根本没听我说啥,坚决地摘下了眼罩:“哈哈,不偏不歪刚刚好,”妈妈高兴地说。哎,“再来一局,再来一局……”。
最后这场游戏还是认定妈妈胜出,不过,虽然输了比赛,我却收获了快乐。
第五篇:贴鼻子作文教学设计
《贴鼻子游戏》作文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老师的作文课要上得生动有趣,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作文。本文以“做做——说说——写写”的顺序设计了这次作文训练。
教学目的:
1、通过贴鼻子游戏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写作的乐趣,解决作文无材料可写的问题,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2、能从小处着手,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揣摩人物的心理,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并能围绕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游戏的经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解游戏过程,归纳游戏的感受和体验。
2、难点:观察并写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教学准备:
1、画有小丑头像的画和红磁铁。
2、准备一条通道和一条毛巾。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我觉得灰太狼很聪明,能够想出许多办法去抓羊。可是喜羊羊却更聪明,不管灰太狼想出什么样的阴谋,喜羊羊都能一一击破。今天,我来演灰太狼,你们演喜羊羊,看看你们用什么办法破解我的难题。想知道我的难题是什么吗? 2.出示缺鼻子的小丑,问:你们观察小丑,看看有什么发现?
3.根据学生回答揭题—贴鼻子。
(这一环节设计意在激起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
二、做一做,留心观察
1.交代游戏规则:首先把眼睛蒙上,然后在原地转三圈,再走上去贴。
2.学生做游戏。请一名学生到教室外等候。其余的学生观察贴鼻子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也可以说对“点”的描写。也可以对人的神态表现人物内心的感受。也可以说游戏的场面。等一下要告诉门外的同学。
3、请一名学生上来做游戏,先把他的眼睛蒙上,然后问他:现在有什么感觉?再采访其他同学:现在你是怎么想的?那么,等一下看看他贴的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
4、请同学开始转圈,其他同学帮数数,老师在旁边适当作一些旁白,如:是不是转得晕头转向了?同学们看看,他是怎样走上去的?两手在干什么?他是怎样贴的,贴到哪了?
5、当学生贴完后,问:你猜同学为什么会笑?再解开毛巾,让他验证,然后让大家看,他本人也怎样了?
6、师问:这个游戏有趣吗?这么有趣的游戏,我们可不能把门外的同学落下。
(这样设计是为了激起学生说的欲望,由做到说,让学生清楚每一个步聚,学生说起来才会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三、说一说、合作交流
1、请门外的同学进来,问:请问你刚才在门外听到了什么?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指名一位学生说刚才的游戏过程。门外的同学根据学生的描述模仿贴鼻子,其余的同学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再相互评一评。教师相机引出过程具体要把动作.神态说清楚。
2、再请一名学生做游戏,小组说游戏过程。着重从动作、神态方面来讲,还要把教室里热闹的气氛说具体。
师: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全班同学和老师各有什么反应?(学生描述)师:这就是场面描写(板书:注意场面描写),可以突出游戏欢乐、热闹的气氛。
3、再指名说,师生边听边评议。
4、选评。评出说得好的学生。
5、继续请同学贴鼻子,增加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
6、说说刚才这么多贴鼻子的同学中,你最喜欢谁的表演?
7、另外,准确、生动地运用词语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出示参考词语:争先恐后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晕头转向 左摇右摆 跌跌撞撞 小心翼翼 毫不犹豫 哄堂大笑 鸦雀无声 前仰后合 哈哈大笑 面红耳赤 不由自主 捧腹大笑
(这一环节是为了锻炼学生听说能力,让学生自由说,同座互评,是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听说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四、引导学生说感受、起题目
1、让全班同学闭上眼睛走一走,然后问:闭上眼睛走路,你有什么感受?盲人每天生活在黑暗中,他们的心情怎样?他们最想得到什么?我们能为他做点什么?我们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应该怎样做?
2、师:我们常说“题好文一半”,你们认为起个什么题目更吸引人呢?根据你的感受,为作文取题目。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有不同的感受,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情感得到真情流露。教师把学生提到的作文题目都写到黑板上,学生可以选用喜欢的题目)
五、写一写,自主习作 要求:把前面说的话写下来,把游戏的过程、感受有步骤有顺序地写下来。
(这一环节是说写结合。一般说来,说易写难,说是为了理清思路,是写的基础,有利于写的训练,而写的练习又能促进说话能力的提高,这样能做到言之有序)
六、修改习作,交流评价
1、小组修改,学生写好作文后以小组为单位互读互改。评议重点:(1)是否写清楚了游戏过程,是否用了好词、佳句。(2)是否用适当的词语把动作表达出来了。(3)是否写出自己的感受。
2、集体修改。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每个小组推荐出比较好的习作进行集体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好的写法。最好评出佳作,粘贴到学习园地上。
(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学会修改文章的能力,以及相互交流互相借鉴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