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鲲化《甬上竹枝词》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5 12:3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戈鲲化《甬上竹枝词》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戈鲲化《甬上竹枝词》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第一篇:戈鲲化《甬上竹枝词》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甬上竹枝词

戈鲲化

灵桥门近甬江隈,早把严城锁钥开。

为贩鱼鲜趋晓市,小民辛苦五更来。

1.这首诗写的是(地点)(事件)。(2分)

2.请简要分析第三句中“趋”字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灵桥门,贩鱼。(2分)

2.“趋”字写出了渔民们为赶早市而而争先恐后地涌向刚开的城门的情景(2分),表达了诗人对“小民”的同情(2分)。

作者

戈鲲化,字砚畇,一字彦员,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享年44岁。祖籍安徽休宁,寄籍浙江宁波。

在著名的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墙上悬挂着的一幅大照片,这是一个清代官员打扮的中年人,头上顶戴花翎,身着官服,足蹬皂靴,清癯的脸上生着一双睿智的眼 睛。120多年前,他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创立哈佛大学的中文教育,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叫做戈鲲化。

第二篇:竹枝词阅读理解答案及对比赏析

竹 枝 词

[唐]刘禹锡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①。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竹 枝 词

[明] 何景明

十二峰头秋草荒②,冷烟寒月过瞿塘。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注释】①郦道元《水经注》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②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峰。

1.填空。(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填入)两首诗歌都写了三峡景色尤其是的情景,都抒发了诗人的 之感。

2.结合注释①《水经注》里的句子,比较赏析,说说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猿啼 断肠

2.两首诗的最后一句与《水经注》上说的舟行三峡闻猿啼而断肠不同,而是说不听猿声也肠断,再听猿声,“愁人”“孤舟客”的愁苦之情怎能忍受?这样更深一层,翻出新意,可谓新奇之笔。

赏析

竹枝词本为民歌,大抵唐人所写多为儿女柔情,或离人旅思;后世所作,除上述主题外,多歌咏风俗人情。这首竹枝词为作者舟过瞿塘峡的旅思之作。长江三峡凄清冷峻自古闻名,“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作者此时孤舟过峡,眼见秋草荒芜,寒月当空,冷烟萦绕,峡深流急,令人胆寒心悸。作者在此“实话实说”,倒跳出了前人窠臼。这样写来更见出瞿塘峡之险,“断肠”并非是凄厉的猿声,而是这阴森恐怖的江峡,江峡之险才是令人“断肠”的真正原因。

第三篇:枕上偶成阅读训练及答案

枕上偶成[南宋]陆游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

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1)诗歌的颈联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5分)

(2)你怎样理解“梦回愁对一灯昏”中的“愁”?(6分)

【参考答案】

(1)反问。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像黄河、潼关那样的形胜之地,难道就忍心这么永久地放弃吗?要知道周、汉都是以潼关和黄河为根基而逐鹿中原的。前一句反诘提问,后一句引古喻今,委婉而又切中时弊,显示了诗人精于历史、谙熟国事,关注时局。

(2)贬谪之恨,贬逐之愁。“放臣不复望修门”透露出贬谪之愁恨。关注时局,忧心国事。颈联突出了河潼的战略地位。对于恢复中原的关切,和报国无门的悲怆。

1、这首诗首联中“身寄江头黄叶村”一句有怎么样的作用?请简要进行赏析。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1)点出了诗人被贬之后的寄身之处;(2)“黄叶”暗示了现在的季节,并为尾联写“云际雁”埋下了伏笔;(3)为全诗奠定了凄苦孤愁的情感基调。

2、诗人拿从云际飞过的大雁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再也见不到中原大地的悲伤、报国无门的苦闷和深沉的爱国之情。

释文:

1.第一句中,“放臣”指放逐之臣,是作者自称;“修门”借指南宋的都城临安。这一句有以屈原自况之意。

第三句意思是,酒后口渴,听到窗外疏雨声声觉得似能润一润喉咙,诗人于孤苦中感到些许的喜悦。

第六句意思是,周汉两朝都以河潼为根基而逐鹿中原,统一天下,朝廷对此应当认真思索。

2.首联中的“江头黄叶村”既点出了寄身之处,也于景色中暗示了季节,并为尾联写雁伏笔。

颔联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深秋雨夜的情景,写出心头的孤寂和愁闷,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

开篇“不复望修门”,写失望之深,而结尾又写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雁,于矛盾中抒写了难忘国事的悲怆之情。

赏析:

“枕上偶成”告诉我们,这首诗构思于在床上躺着休息的时候。无深意。

首句“放臣”意为流放之臣。这里是作者自称。那么,这当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之诗。那么,这首诗必定要抒发被贬之愁,理想破灭之恨。这是陆游写的,里面免不了收复故土的愿望和无法收复的愤懑。“修门”原指楚国国都郢的城门,后借以代指宋朝都城临安,如文天祥曾在《指南录后序》中说:“时北兵已迫修门外。”陆游在这里借以指临安,既有离开都城的意思,也似乎有自比屈原的意思。因为屈原被流放时就是离开修门的。“不复”一词,还能让人感到一种决绝之意,似乎蕴有愠怒之情。二句的“江头黄叶”四字修饰“村”字,突出了暂居之地的环境。处于江畔,正值秋季,黄叶飘零。这样的环境,烘托出悲凉苍茫的心绪,与其逐臣的身份正相适应。它还告诉我们,本诗就是在黄叶村的枕上构思的。

颔联“酒渴”指饮酒之后口渴想要喝水。“喜闻疏雨滴”指听到下雨非常高兴。何以非常高兴?莫非是词人想到能借雨水润润干渴的喉咙?抑或是词人本就喜欢下雨的时光?词人没有说,我们也无从考证。反正词人是高兴了。四句与三句似乎不连贯。三句是写醒着,四句是写梦醒后。大概是词人一高兴就入睡了。梦醒之后,只有昏灯一盏,照着空寂的房间,房间里只有一个被放逐的人。“愁对一灯昏”透出了多少无奈和悲怆啊。

颈联突然转入对国事的关怀:黄河、潼关的形胜之地,怎么能永远放弃?周朝、汉朝的的榜样要细细地思考。“规模”的意思是榜样,典范。“论”的意思是思考。词人的言外之意是,已经被抛弃的黄河、潼关等形胜之地,应当收复。周朝、汉朝的榜样应当学习。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收复失地的愿望,写出了对朝廷的建议和期望。至此,颔联所写的“愁”的主要内容就确定下来了:对国事的担忧,对朝廷的不满,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

尾联直抒胸臆。词人拿从云际飞过的大雁作对比,突出了自己再也见不到中原大地的悲伤之情。云际雁南来时都能从中原大地经过,而自己却毫无可能。词人在这里说得多么可怜:他并没有要求让中原大地都成为宋朝的,只要能让自己瞧瞧,就心满意足了。这就表达出深切的爱国之情、深沉的收复失地的希望。

第四篇:人教版8年级上课内古诗鉴赏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古诗鉴赏训练及名著阅读要点提示

一、读杜甫的《望岳》,完成后面的题目:

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①齐鲁青未了, 一句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一个“割”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钟”是“聚集”的意思,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人的情感,写出了大自然的神气秀美。

②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道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的一个名句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抱负。

二、读杜甫的《春望》,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其一:

①花和鸟本是人们喜爱之物,作者却“溅泪”、“惊心”,这样写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恰当。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虽然面对美好景物,也无法高兴起来,相反,它更增诗人之愁苦心情(意思对即可)②杜甫历来被人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世人对杜甫这两个称谓的理解。杜甫被尊称为“诗圣”,是因为他有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而且诗歌艺术质量上乘;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他用诗歌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真实。这些,都可以从这首短短的《春望》中得到表现(意思对即可)其二:

①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②具体描绘“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所记写的诗人形象 诗人满头白发,稀疏而短促;发簪直向下坠;满脸愁容,一付衰老的面孔。(意思对即可)。其三:

①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

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

忧国思家的感情。

②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四:

①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2分)

②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三、读杜甫的《石壕吏》,完成后面的题目:

幕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其一

①表现差吏的横征暴敛和老妇的悲伤痛苦,对比鲜明的二个字是怒、苦。

②揭示战争造成的灾难(兵役之苛酷、战争之惨烈)句子是: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其二

①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著名叙事诗,请用自己的话简述其主要内容。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

②“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暗示了什么?暗示了老妇已被带走

③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抨击石壕吏的凶暴及冷酷,表达诗人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四、赏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并答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一

① 点明了作者耕种的地点的一句是:种豆南山下 ② 点明了作者耕种的时间的一句是:

晨兴……锄归

③ 表现作者晚归情趣的一句是:夕露沾我衣 ④ 表现作者归隐耕作目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

其二:

①《归园田居》选自

人,作者,又名,字,著名诗人。(3分)

②首诗抒写了诗人劳动归来的愉快心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其中,说明劳动地点的诗句是种豆南山下,锄草原因的诗句是草盛豆苗稀,表现诗人劳动归来的愉悦心情的诗句是带月荷锄归。

③“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指:按照诗人意愿去生活,即 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愿。(3分)

五、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并答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其一:

①本诗从体裁看是五律诗,从内容看,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传达的内心情感是:幽微难言或着抑郁激愤。)②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其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左右字内)

提示:诗歌描绘了一幅大漠浩瀚、孤烟垂直、黄河横亘、落日浑圆的奇特壮美的大漠图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之景中,表现了戍边将士艰苦的生活环境,借此来表现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乐观的爱国主义情怀。

其三

① 诗中表明作者身份的一个字是使,表明作者此行目的的一个短语是问边,表明这首诗写的是塞外风光的字词有居延、汉塞、胡天、萧关 等。

② 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来谈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提示:王维诗歌极富画面感。首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有画一样的构图„„;其次有画一样的线条„„;还有画一样的色彩„„。诗人寥寥几笔就把一幅奇特壮美的大漠风光像画一样呈现在读者面前。

六、赏析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并答题。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①本诗从体裁看是五律诗,从内容看是送别诗,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

②诗中描绘过荆门入楚地时所见景色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次句用游动的视角写景,写出了船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象:两岸地势由山地像平原过度。大山逐渐离开诗人的视野,江水冲下山峦向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拟人手法,移情于景,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实际上是借以抒发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七、《等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①本诗丛体裁上讲是七言律诗。诗歌抒发了诗人颠沛流离之苦,国破家亡之忧和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②“风霜”一语双关,明指自然景物,暗指社会现实。“老木沧波”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后憔悴悲愁之绪。

八、《长歌行》

①解释:晞(阳光照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

②诗歌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

九、《野望》

1、诗歌描绘的景色特点:萧瑟恬静。抒发的感情:孤独抑郁。

2、诗歌中呈现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十、《早寒江上有怀》: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怀。

十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诗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诗歌明喻诗人想做官却无人引荐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诗歌隐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得到张丞相一臂之力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十二、《黄鹤楼》

1、诗歌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2、写登楼所见的名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抒发思乡之情的名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十三、《送友人》

1、点名送别地点的句子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浮云游子意”比喻游子的心意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

3、“落日故人情”以落日对大地的依恋比喻与友人难舍难分。

4、“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借马鸣作别离之声,烘托离情别绪。

十四、《秋词》

1、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秋日胜春朝”的看法。

2、后两句:借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表现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

3、诗歌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

十五、《鲁山山行》:诗歌中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的名句是: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中图画,充满一种幽静闲适的趣味。

十六、《浣溪沙》

1、词上片描写一幅“清新春景”图,表现诗人“愉快心情”

2、下片由寺前西流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3、“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黄鸡”指时光流逝;“唱黄鸡”是感叹时光流逝。

4、与此立意相同的诗句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与此立意相反的诗句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十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描写诗人年老体衰,但仍然有“戍轮台”的平生壮志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一语双关”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风吹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南宋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中。

3、“铁马冰河入梦来”是些梦境,是虚写,表现了诗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名著梳理

一、《朝花夕拾》

1、主要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朝花夕拾》里包含着鲁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2、除《阿长与〈山海经〉》外,我们还知道《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狗·猫·鼠》、《藤野先生》、《父亲的病》等。

3、《五猖悔》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的异常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悔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拦,表现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4、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谈阅读感受:(主要从文章内容上去谈)

二、《骆驼祥子》

1、《骆驼祥子》是著名作家老舍最钟爱的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旧北京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2、祥子是一个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而最终也沦落成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人力车夫形象。

3、《骆驼祥子》中有许多鲜明的人物:残忍霸道的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等。

4、概括祥子三次买车的经历:

5、艺术特点: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写人。有人物肖像描写,有心理描写,从不同角度对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展开叙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此外小说语言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2、“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激动人心的文字出自原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能说是主人公就是作者。其后,他又开始了另一部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创作,但只完成一部就与世长辞,年仅32岁。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有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他当过童工,从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诸赫来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4、小说在艺术上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四、王羲之书法了解

1、东晋书法家,又称王右军,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4、王羲之的书法特点: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代表作品有《兰亭集序》、《奉橘帖》、《丧乱帖》等。

4、《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第五篇:人教版七上《世说新语》两则》达标训练及答案

第一单元 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

()()()()()(2)撒盐空中差可拟.(3)陈太丘与友期行.(4)太丘舍去.(5)去后乃至.(6)君与家君期日中..(7)相委而去.()()()(8)元方入门不顾.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女孩儿)..

B.尊君在不(通“否”).

C.俄而雪骤,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

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5.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这两篇讲述的都是少年儿童聪敏机智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

6.默写。

(1)《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2)“”“”,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咏雪》,回答7~9题。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

(2)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0.写出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译文:

12.文中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写出来。

答:

13.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1)家庭聚会(2)大致、差不多(3)约定(4)离开(5)才(6)对人称自己的父亲(7)丢下、舍弃(8)回头看

2.【解析】选A。儿女:子侄辈,指年青的一代。

3.答案:(1)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丢下我走了。

(2)您跟我父亲约好中午一同出发。您中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4.【解析】选C。正确的停顿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

5.答案:谢道韫 陈元方

6.答案:(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入门不顾

(2)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7.答案:(1)讲解(2)紧,急(3)相比

8.答案:(1)太傅高兴地说:“大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9.答案: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

10.答案:(1)称赞,赞许(2)效法

11.答案:对强者用恩德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12.答案: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问元方“我”和他父亲究竟是谁在效法谁。

13.答案: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附【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恩德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下载戈鲲化《甬上竹枝词》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戈鲲化《甬上竹枝词》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阅读训练及答案

    1.总有一刻,不同寻常 那天,我转过街角的时候,见一个孩子站在超市门口,呆呆地望着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不走。 这是一个六七岁的乡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齐。他望着各色的冰激凌从铁机器......

    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13篇及答案 1.康德涵救李梦阳 康海①与太监刘瑾同乡,瑾以其文名,欲亲之,海不与通。瑾拘梦阳②狱,必死之。客曰:“念非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梦阳曰:“死吾安之,......

    《不设防》阅读训练及答案

    不设防 王蒙 ①我有三枚闲章:“无为而治”,“逍遥”,“不设防”。“无为”与“逍遥”都写过了,现在说一说“不设防”。 ②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

    “回家”阅读训练及答案

    回家海子少年时在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区上中学,距家20余里,公共汽车车票是八分钱。每个星期六,海子都要风雨不误地乘车赶回家。那一天,海子的弟弟妹妹们,会早早地立在门口,等海子回......

    语文专项训练及答案

    语文专项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台球神童”丁俊晖恐怕已经家喻户晓了,他从初一就辍学开始专“修”台球,曾公开宣称“打球有钱挣,读书有啥用......

    水车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9题。水车 郭远辉①它不像一张犁,要用的时候,挂在背上,赶着牛就走;它不像一担箩筐或是一担土箕,平凡得可以到处乱放;它甚至不像绝大多数的农具,总是低着头默不......

    成语训练及答案一

    成语训练(一)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

    架桥阅读训练及答案

    小溪边,一群动物正在用石头、水泥、钢材架一座小桥。桥架得长长的、高高的,又结实又漂亮。一头黑熊从桥的这边慢慢走来,一只梅花鹿从桥的那边走过来,它们在桥的中间相遇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