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亲子共读手的抄报资料
关于亲子共读手的抄报资料
亲子阅读,即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也包括家长指导孩子阅读。亲子阅读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发展孩子的智力。
孩子从小就接触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好书,能培养他们对书的兴趣,并进而从对书的兴趣激发起对学习文学的渴望,这对孩子的后续学习是很有益处的。
书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当父母把它种在孩子的心田,再用耐心去浇灌,小小的种子就会爆发出勃勃生机,长成参天大树,启迪心灵,滋养智慧。阅读,是一种能给我和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我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有效渠道。阅读习惯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习惯,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通过亲子阅读,也让孩子在平时讲话和理解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有的时候,他的一番讲话能让我们大吃一惊,从来没想到他的话里能够迸出一些不常用的语句,问他是从哪里学来的,他总是很自豪地说是从书里。儿童像一面镜子,照出人类光明的未来,让我们大手牵小手,营造书香家庭的气氛—— 在每一个星月蓝天、透出温暖灯光的窗内,睡前陪孩子共读一本故事书,让孩子带着笑容进入甜美的梦乡。
第二篇:亲子共读资料
低年段是培养学生喜爱阅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期。面对低年段的学生识字量少,缺乏独立阅读的能力,各种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还在起步阶段的情况下,通过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建立起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倡导亲子共读,共同进步的阅读理念,提升村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让亲子共读成为阅读的一道亮丽风景 摘要: 多年来,语文教学的效率难以提高,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学生的阅读量不足?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只能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而课外阅读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所以,一个希望提高自己孩子阅读能力的家长,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有效指导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探究 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xiexieban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还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而其中小学六年就不能少于145万字。为了保障这个阅读量,更为了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
(二)现实依据
首先,时下农村小学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较差,要完成这一目标还存在一定困难。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由于经费紧张,学校图书室只是装扮门面以备上级验收;或因师资短缺,没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图书室只是形同虚设,抑或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应有的培养,“只重课内,不重课外”。某杂志社对50个城市进行了调查:赞成学生应与阅读部分优秀课外书的教师占30.9%,认为课外阅读于学生无益的占7.9%,认为课外阅读本身无碍,但学生不宜在学习阶段为此分心的教师占61.2%。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囿于旧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课外阅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大部分农村家庭还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一般都没有为孩子准备着大量的课外读物。因此,我们认为,对农村小学教师来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其次,在教学实践中,课外阅读的教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模糊性,教师指导不明,学生兴趣不高,习惯难以形成,目标达成度很低。
针对上述的教学理念与实践要求,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拟“有效指导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探究” 进行研究。
二、研究的目标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2、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强语言修养,提高语文能力。
3、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拓展生活空间,“以课外促课内”使之相得益彰。
4、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为契机,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三、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1、调查学生目前的课外阅读情况,课题组成员就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他们在课外阅读中的经验和方法。
2、通过教与学情况的了解和讨论,更进一步去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效果不佳的原因;教师指导读书方法(浏览性的泛读法、进行速读训练、品味性的精读等),并推荐各年级段所读篇目,研究有效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
3、反馈学生读书情况,如举行主题演讲赛、朗诵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知识会、辩论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促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课外阅读中。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参与法: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学生阅读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因人而异。开设的课外阅读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而且,形式等不拘一格,不求统一,这样才能成功地激发学生阅读动机,从而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
4、渗透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促进教学结构的优化,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为阅读教学开创一个新的天地。
5、经验总结法:通过调查分析课外阅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从中获得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学习方法、学习计划,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
6、评比激励法:搞评比奖励,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7、文献资料法。
四、研究原则
(一)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的原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二)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可以经常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三)课外阅读与学校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为发挥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可以结合学校班级活动,如:“班级童话节”、“演讲比赛”、“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1] [2] 下一页
五、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06、10:确立、申报课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06、11——2007、9:个人实施,记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第三阶段:2007、9——2006、10:搜集材料,加强反思,完成结题报告,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xiexieban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六、预期研究的成果
通过本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与研究,初步形成一套新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成员都是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教研能力和接受新观念能力。在教学中,他们大胆地尝试着教学改革实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对课题的研究热情高涨。学校也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相信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定能如期完成此课题。
八、课题实施的保障
(一)加强图书建设
1、班级图书角,每班有报刊20份以上,图书50册以上,其中图书应包括文学名著(占50%),科普读物(占30%)、故事及教辅读物(占20%)。
2、欢迎学生购买图书,要求每人有经典图书5本(同学之间交换阅读)。
3、教师要带头阅读,教师每人应有图书20册,报刊2种。
4、家里可以上网的学生可在网上阅读文学作品等。
(二)加强时间保障
1、各年级每班每周至少安排一节阅读课。
2、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40分钟以上。
3、每节语文课,安排课前3-5分钟进行诗文诵读或演讲,并由学生点评。
4、周末至少读1篇课外的文章。
5、“五• 一”、“十• 一”长假期间,可安排学生自由阅读,读名著一部或5篇精美的文章,或者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6、寒暑假为学生集中阅读2部名著的时间(家长配合)。
7、寒暑假时,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带孩子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增长人文素质,提高阅读兴趣,如登黄鹤楼,访滕王阁,游泰山,到鲁迅、艾青故居拜访文学前辈遗迹等。
(三)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指导
1、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好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我喜爱的一位作家”等活动。形式可以是:故事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比赛、阅读知识竞赛等。
2、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两节课内阅读指导课,指导课有教案,教案要备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内容、阅读要求等。
3、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要有活动方案设计。
4、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上有关课外阅读公开课至少一节。
5、语文教师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
6、充分办好班刊、班级黑板报,小学高段以上年级语文教师要辅导学生每月出一期班刊,要办一期黑板报。
九、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前言”、“总目标”。
2、《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品德版)2006年第10期第50页。
3、《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第9期第5—9页。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读书体现着人类文明和智慧 “腹有诗书气自华” —— 读书改变了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人的气质,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xiexieban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在我国,读书历来是件美好的事。先贤们甚至切身感受到“三日不读,则觉面目可憎”,读书成了社会风尚,就连社会底层的农民也要在自家大门上贴上“耕读世家”的横额,一个个刻苦攻读的事迹千古流传。
书籍承载了人类的文明智慧,记录了历史的变革,引领我们进入21世纪,在个人的成长与社会进步共同要求之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提出让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一起走进书籍的海洋,让老师家长引领着自己的孩子与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们展开心灵的对话。2.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当我们越来越重视读书时,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生活在电视、电脑、游戏充斥的社会中,耳濡目染的是直观的表演,没有经过大脑的思索,这些知识来得那么肤浅,那么不禁磕碰。那么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时到底担当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呢?请看我们对学生和家长关于“课外阅读”的调查问卷中的几个片段。第一,管制。有的家长在陪读过程中充当“监工”的角色,孩子学习时,家长端坐旁边,不时旁敲侧击:“你又想玩了?”“你的心跑哪儿了?”有时干脆来点武力征服。孩子处在这种情况下,思维游离不定,既要思考问题,又要顾及家长反应,其效果可想而知了。第二,包办。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有所作为。社会上攀比之风又加重了父母的期望。他们希望孩子成绩优异,在班上有地位,自己脸上也光彩。考试无法代劳,作业则可以从中“帮忙”。比如,做算术时,有的父母代审题、代演算、代解难题;写作文时,有的父母写好,让孩子抄一遍,或口述,孩子听写。
第三,陪读。有的家长是真正的做到“陪读”,自己坐在一旁,或看看喜欢的电视节目,或和朋友聊聊天,或埋头干自己的事……而对于孩子的学习却不闻不问。
从以上片段不难看出,现代家庭严重缺乏阅读的氛围,缺少文化的含量。现在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但如果把这种期望局限在“分数”上,那么这种期望是片面的;如果放弃父母自身的发展,自己不学习,不读书,却要求孩子读好书,这是不公平的。在学习的道路上,家长的理解支持、合作鼓励对孩子尤为重要,要让孩子喜欢阅读,让阅读能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家庭的影响举足轻重。
针对小学生和家长课外阅读的现状,我们和家长、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尝试,积极倡导“亲子共读”。所谓“亲子共读”,即家长确立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理念,以良好、开放、多样的家庭学习氛围,与孩子共处、共学,读懂孩子的个性、情感需求,与孩子共享成长的乐趣,一起发展。可以说,“亲子共读”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课题研究和实施的主要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课外阅读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丰富语言素材,具有多重功能,但功能的发挥必须以学生扎扎实实地完成课外阅读量为基础,这又得依赖于教师和家长在这方面的正确引导与有心培养。
2.《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些要求既强调了学生在阅读材料上的精选,又提出个性阅读的必要性。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和家长有必要为学生建立一个丰富的物质资源基础,并做好读书兴趣的激发和读书方法的指导。3.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充分说明“亲子共读”在学生阅读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4.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号召全美的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孩子阅读。我国共青团中央早于1999年就提出推进新世纪青少年计划的工作意见,在发达城市地区,读书活动已轰轰烈烈的开展,但在经济滞后的农村,由于硬件的建设等问题存在,农村地区读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学校读书会的建设为依托,需要由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来推进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亲子共读”方式,营造一种热爱读书的家庭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减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2.在培养兴趣的同时,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最终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让家长参与到课外阅读评价中来,使课外阅读评价多元化,也使这种独立的课外阅读活动在家长的参与下得到检查、督促和落实;
4.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创造一个孩子和父母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机会,使家长能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灵。
四、研究内容和操作措施
各个学生家庭文化层次的差异,思想认识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各个家庭的阅读需求不同、形式内容不同,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xiexieban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但要让阅读真正走近孩子,走近父母,并渗透他们的心灵,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这就需要每一位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为此我们向各位家长发出三点倡议,让每一个家庭行动起来,开展富有创意的亲子阅读活动:
(一)构建书香家庭——实现环境的转变。
如果能让孩子一生与好书为伴,那他的灵魂就不会空虚,他的头脑就不会愚笨。课外阅读是少年儿童人格形成的半壁江山,它会使枯燥的学习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生机,而创设好的学习条件、学习氛围是进行阅读的先决条件。1.给孩子安静的读书空间。
有一个安静的读书空间,孩子才会静下心来读书,所以我们建议每个家庭都能建立一个“读书角”,简单地说就是孩子读书的地方。首先得腾出一间房子,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柜,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买一台录音机和电脑,来辅助阅读。这个读书角不光是孩子读书的乐园,也应该成为家长学习的空间。同时还可以在书房最醒目的地方以条幅的形式,把一家人各自喜欢的一句话、共同愿望、个人目标和读书情况上墙,大家每天都能看得到,每时每刻都能提醒自己努力阅读,拼搏向上。在孩子看书时不要随便打扰他,要引导孩子主动避开一些干扰源,如电视电脑等。有空时看看孩子的读书笔记,听听孩子讲书中的故事,帮助孩子学会读书联系实际。2.给孩子选择足够的好书。
让孩子一生与好书为伴,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望。有了好的环境,还需要可以激发兴趣的足够的好书。一本好书,就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往往取材于人性中最根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感受与经验、经历,正因其根本性与普遍性,才会深深地感染人,并且不会因着时空的限制而失去其魅力,而这种书,往往作者本身并不先入为主地要给人什么,而是创作过程中,是根植于自己童年的感受之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还应该对孩子的读物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把关。特别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要耐心引导,以免一些不良书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对于那些具备分辨能力、鉴赏能力的孩子来说,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们的选择,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的决定。3.给孩子足够的读书时间。
有了好书必须阅读,必须消化,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千万不要让过多的作业、兴趣班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连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也没有。读书时间不一定限制死,只要有空,孩子有兴趣,都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最好是坐在光线好的地方,沙发、床上、地板都可以,让孩子坐在你的胸前,环抱着你的孩子,共同打开书,这样,你们的视线是一致的。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很轻柔缓慢的音乐。其次家长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时间,尤其是对自控力差的小学生来讲,家长要指导他们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阅读。如早晨、中午、入睡前,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读书也可长可短,贵在积累。
(二)品味书香活动——实现角色的转变。
在读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家长也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孩子面前,已失去知识权威的优势,父母与孩子都处在同一起跑线,如果不继续学习,就无法承担教育者的角色,自己也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提高。在学习型家庭里,父母与孩子都是学习的主体,这两个主体的主体性需要培养与建构,特别是父母应转变角色,放下架子,虚心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在终身学习中,成为孩子的楷模。1.与孩子共读一本书。
常听家长们抱怨,我这孩子就是不爱读书,贪玩,成绩很差。这种抱怨,除了会造成恶习性循环,还往往是由来已久。也许,您从孩子还是幼儿时,就开始了这种抱怨,那么,我想知道,在孩子的成长岁月里,你在家,在孩子面前,读书了吗?你喜欢读书吗?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人类的早期学习曾有一个阶段,是模仿学习,在孩子模仿学习方式为主的那个时候,你让孩子模仿了些什么呢?没有行为的切实实施,仅有口头的语言告诫,最多培养出一个同样会说的人,于行为无益。读书的习惯是从小就要养成的。在此,读书,是从一个广义的层面上去说的,无论你在物质上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都不会影响我们的读书质量,只要有一个能和你一起读过书的父母。
所以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我们家长也应该亲自参与共读一本书。同一本书对不同的人来说,领悟的意义有所不同,而与家长一起阅读让孩子有了更多的新奇感,两代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也让他们在阅读同一本名著时会有不同视角,他们相互的交流“不仅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情感体验的升华”。通过交流分享,可以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读一些孩子的课外读物,分享其中的愉悦。2.指导参与“亲子共读”。
读书是获取智慧的重要来源,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在家庭读书活动中,家长要指导孩子进行有效地阅读,并学会倾听,敞开心扉,聆听孩子的心声,达成心与心的交流。那怎样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 一是自读感悟,指“子”在“亲”的督促、引导下,自主阅读、感知材料,自主领悟、体验阅读。二是互动阅读,指“亲”与“子”以互动的形式开展共读。三是讨论,这是亲子共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讨论”是“亲子共读”中训练孩子学着理解问题、阐述观点、提高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xiexieban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讨论主要有三种形式:
(1)直接讨论:父母与孩子共读文章,就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2)逆向讨论:由孩子先阅读文章,并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展开讨论;
3、非刻意讨论:由父母朗读,让孩子被动听之,然后父母展开讨论,吸引孩子加入。(3)开展多种特色活动。
“班级读书会”一学期可进行二三次,其主要活动方式是组织学生对一本书进行讨论。家长们互相介绍各自在家里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好经验好方法。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来谈谈读书的乐趣,读书的收获。低年级一节课,中高年级可以是两节课。在讨论前,老师可把学生们写的阅读记录表张贴出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亲子共读记录卡
日期 篇名 字数:共约()字
我新认识的字:()()()()()()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因为
。爸妈最喜欢的人物是,因为。我为故事配插图:
爸妈评我得的读书星:
1、自觉读2次以上()
2、认识10个以上新字()
3、会提1-2个问题考父母()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5、能与父母交流自己的感受()我共得了()颗星 我评爸妈得的读书星:
1、自觉读()
2、画出5-8个好句与孩子交流()
3、会提1-2个问题考孩子()
4、愿意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5、主动与孩子交流读书感受()爸妈共得了()颗星
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开展一些延伸活动。例如,念、演、画、唱等方式;教学生制作书签或小书等等。活动中亲子同学同乐,充分展示出家庭学习阅读的成果,共同学习的风采。4.通过家访促进提高。
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分别对研究对象家庭进行一一家访指导,一方面了解学生家庭阅读的环境,提出我们合理化建议,一方面我们课题组成员现场指导家长和孩子阅读,并向家长推荐一些切合亲子互动需要的好书。
(三)开展多元评价——实现评价的转变。
全新的评价机制,不是把眼光只放在孩子的学业成绩上,而是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去发现和发展孩子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其发展中的需求,帮助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1. 2. 给孩子恰当的赞赏与提醒。
肯定、赞美、欣赏、鼓励是精美的心灵美食,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xiexieban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在家庭读书活动中,强调的是全家没有压力的读书、分享,但它的持续需要靠所有的家庭成员的支持,彼此之间适时给予肯定与赞美。在孩子出现厌烦情绪的时候,加以引导、提醒,鼓励。3. 4. 2.对孩子学习水平全面评价。
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的知识积累,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智力发展的背景,可以说,学生的阅读量与他的语文水平是成正比的,也与他其它学科的学习水平成正比。但谁也无法保证孩子的考试成绩会突飞猛进,当孩子的成绩并未达到家长的目标时,千万不要迁怒于课外阅读,一味地认定是课外阅读影响了考试成绩,从而削弱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要知道,阅读不光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的人格发展都有所影响,而这种变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看得出来的。家长要对孩子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不要以急功近利的心态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一般从态度、习惯、数量、效果等层面进行。5. 6. 7.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开展读书实践活动与经验总结相结合
依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展开专题课外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总结经验,撰写教育论文,记录活动过程。8. 9. 2.开设亲子共读课与专家指导相结合
在实验年级开设亲子共读课,并定期开展“亲子共读”阅读研讨课、指导“亲子共读”(家庭式)实践活动,请有关专家前来指导、调整研究方法与过程。
10.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以“教育行动研究”和“教育案例研究”为主,结合调查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通过不断实践、反馈调整来实现设定的目标,用具体的案例来说明问题。11.
六、研究时间和步骤
12. 1.准备阶段:(2007年10月—2007年12月)成立课题组: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启动“亲子共读”读书会的组建。拟定告家长书,通过开家长会全员发动。
13. 2.实施阶段:(2008年1月—2007年5月)开始“亲子共读”读书会的活动,通过“亲子共读”课进行专题性阅读指导;对亲子共读“团体式”“家庭式”的基本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与研究,进行阶段性汇报。
14. 3.推进阶段:(2008年6月—2008年8月)继续建设并完善“亲子共读”读书会的建设,发展特色“书香家庭”;深化对“亲子共读”课的研究,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
15. 4.总结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0月)汇编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研究成果鉴定:论文、实验报告、亲子共读活动(基本模式)。16.
七、研究的预期成果
17. 1.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和需要。落实课标中关于阅读的指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化、自动化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18. 2.让家人之间的情感更加亲密
19. 亲子共读使他们一家人之间的情感更加亲密了。因为家庭教育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家庭里互相教导,互相学习,书是很好的媒介,借着看书、读书,全家人可以彼此分享,共同讨论,经过这样的过程,自然地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和感情。所以,一个人享受阅读的好处固然不少,但是亲子共读、家庭共读,绝对有更佳的效果。
20. 3.促进了家校工作的配合,社会的融洽 21. 亲子共读活动的开展,更进一步地促使家校工作的配合,使家长更深层次地理解了老师的辛勤工作,放心于老师、放心于学校,使学生更亲近了老师,爱校如家。同时也拉进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亲和关系,为社会的融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2. 4.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及业务素质
23. 在研究活动中,课题组成员以及全体教师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对活动材料的分析设计、准备、组织实践中不断的进步成长,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教育观念有质的转变,使得教科研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4.
八、研究的条件分析及保障措施
25. 1.随着《国家课程标准》的出台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展开。新课程培训、各类研讨方兴未艾,这正给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教师整体素质高,开展教育科研基础好。
3.硬件设施较为完备,能够满足本课题的研究需要。4.本课题申请人,是小学一级教师,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多次承担公开课任务,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xiexieban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主持过台州市课题1个,临海市级课题2个,参与过多个市级课题的研究。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现在具有研究本课题的条件和时间,以及钻研的热情,且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和能力。26.
九、预期成果形式 27. 1.学生读书记录卡; 28. 2.教师优秀论文集; 29. 3.阅读指导课案例集; 30. 4.书香校园活动成果集; 31. 5.课题实验报告。32.
33. 【参考文献】
34. 1.邓雪梅〃创建学习型家庭营造孩子成长的良好氛围〃家长频道,2006年11月
35. 2.王富仁〃课业负担减轻后课外阅读什么怎么读〃中国教育报,2001年第5版
36. 3.巴丹〃阅读改变人生〃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4月 37. 4.包昌升〃李红梅〃课外阅读的“软肋“在哪里〃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4年第6版。
38. 5.老夫子〃家庭式亲子共读系列讲座之一〃亲近母语儿童阅读教育研究网
39.版 6.吴怡〃不为什么而读〃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4年第5
第三篇:亲子共读
“爱他,就和他共读吧!”
--“亲子共读”倡议书
“爱他,就和他共读吧!”每天抽30分钟陪孩子一起读书,远离电视和网游。要想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必须在家庭内培植像样的阅读氛围。为此,我们提出一下倡议:
1.每天减少看电视、上网时间,增加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间。(每天至少保证半小时的亲子阅读时间)。
2.每次阅读后和孩子交流一次读书心得,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有记录)。
3.和孩子一起养成勤写日记的习惯,鼓励孩子向各种刊物投稿。
4.教会孩子阅读方法,每次阅读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积累好词佳句。
童年因为拥有书香而变得丰富而美好,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让书香充溢童年,让阅读伴随成长。
附:《语文课程标准》课外阅读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
1.阅读重点与总量:
①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等;
②背诵课内外优秀诗文50篇(段);
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2.阅读方法与能力:
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拼音阅读;
②学习默读;
第二学段(3~4年级)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
1.阅读重点与总量:①阅读叙事性作品,包括故事等;②诵读课内外优秀诗文50篇(段);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2.阅读方法与能力:①初步学会默读;②学习略读;③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阅读;④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第三学段(5~6年级)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
1.阅读重点与总量:①阅读叙事性、说明性、诗歌等作品;②诵读优秀诗文,背诵课内外优秀诗文60篇(段);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2.阅读方法与能力:①能顺利默读,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②学习浏览(快速略读);③学会到学校、社会图书馆借阅;④有条件的学校学
会上网,根据阅读需要搜索相关信息资料;
小学生课外阅读必读书:
一年级 阅读量:(0.5+1)万字;必读书:《安徒生童话》(注音版)
二年级 阅读量:(1.5+2)万字;必读书:《格林童话》(注音版)
三年级 阅读量:(7+8)万字;必读书:《伊索寓言》《成语故事》
四年级 阅读量:(10+15)万字;必读书:《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
(青少版)
五年级 阅读量:(20+25)万字;必读书:《昆虫记》、《水浒传》(青少版)、《上下五千年》
六年级:阅读量:(25+30)万字;必读书:《鲁滨逊漂流记》、《三国演义》
(青少版)
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
第一学段(1~2年级)
《中华成语故事》、《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格林童话》、《阿凡提的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骑鹅旅行记》、《爷爷一定有办法》、《爱心树》、《一只孤独的乌鸦》、《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跑猪噜噜》、《小猪唏哩呼噜》„„第二学段(3~4年级)
《克雷洛夫寓言》、《宫泽贤治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三字经》、《中国古代神话》、《上下五千年》、《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三毛流浪记》、《儿童文学》《窗边的小豆豆》、《淘气包马小跳》、《小王子》、《捣蛋鬼日记》、《笨狼的故事》、《阿笨猫》、《帅狗杜明尼克》、《十万个为什么》、《皮皮鲁和鲁西西》、《吹牛大王历险记》、《时代广场的蟋蟀》„
第三学段(5~6年级)
《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故事》、《资治通鉴故事》、《岳飞传》、《杨家将演义》、《聊斋志异》、《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希腊神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十万个为什么》、《简爱》、《智慧背囊》、《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五(3)班的“坏小子”》、《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爱心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柳林风声》、《读者》杂志、《世界名人传记》(少年版)„„
第四篇: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假如给三我天光明》读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举行了一场读书报告,使我深有感触。
书中的海伦凯勒遭遇了不幸,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听不见,在她的生活中只有黑暗。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成就呢?但我们万万没有想到,海伦凯勒却创造了奇迹!她虽然每天都生活在黑暗中,但她的意志非常坚定,她有超乎常人的毅力。每天坚持学习,刻苦用功。当然这也少不了莎莉艾小姐的教导。
正如妍菲妈妈所说“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必定会有一个成功的教导者,就像莎莉艾小姐一样,给她的生活带来光明和希望。
同学们对于五官齐全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努力学习呢?那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创造辉煌的未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吧!让我们的明天更精彩,更美丽!
第五篇:亲子共读
送给心灵最好的礼物
——共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六一班林雅家长
唉!现在做一名家长真的好累!孩子一回来就催我写篇“亲子读后感”,童书对我来说感觉很亲切,它让我返老还童,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在寒假期间,我陪女儿购买了几本童书。其中一本书名叫《天蓝色的彼岸》。她总是爱不释手,整天在问:“妈妈,人死了真的会去天蓝色的彼岸吗?这世上真的会有天蓝色的彼岸吗?它是人间的天堂吗?”被她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也好奇了,于是,好奇心驱使着我拿起了这本孩子爱不释手的《天蓝色的彼岸》。这一本的封面映入我眼帘的是:蓝色的背景下,一个小小的孩子在独自眺望,留给我们一个孤单的背影。远处是什么?彼岸又是什么?画面上好像有点点繁星,好像有羽毛在轻盈地飘飞,又是什么呢?是飘飞的灵魂吗?为理解“关于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送给孩子们最美好的礼物”。我带着那一丝丝好奇,轻轻地打开了这本书,开始和孩子一起走进了这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言——《天蓝色的彼岸》。,这里的主人公只是一个小男孩,他在一次不幸的车祸中失去了生命,他的灵魂去了一个叫“另一个世界”的地方,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没做完:他想念着他的亲人、朋友、老师,他想知道没有他的日子,他们会怎么办。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一个叫阿瑟的幽灵,于是他跟阿瑟的幽灵偷偷溜下凡间,来向亲人和朋友们告别,并向他们表示歉意和爱〃〃〃〃〃〃而哈里看到的情况却出乎他的预料:最好的朋友跟他的“死敌”一起玩,他以为他的死会让全班十分悲伤,可同学们却还和从前一样的上课,他的位置坐上了另一个人。哈里却忽然意识到生活不会因他而改变,他死了,但生活还在〃〃〃〃〃 合上这本书,我的心灵有了很大的震撼,原来人活在世界上要珍惜在世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学会在生的时候,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学会倾听,但不要期待生活的公平。死亡会忽然出现带走你或你身边的人。面对死亡,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发现我们会变得无比脆弱。
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孩子。它的纯真简朴的道理,一样适用于成人。教会人们学会关爱,珍惜生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呈送给人们最真切的感动和最伟大的爱,在不可抵挡的人性光辉中感悟生命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