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光影记录生态的苦行僧纪实故事
曾几何时,乔乔发现天不再蓝,水不再绿,河里的鱼虾有毒了。日益污染的环境,让他心痛,他干不了别的,能做的只是扛起摄影机,用光与影记录大自然。
一部4分30秒的纪录片《家园》,乔乔拍了4年,从2000多个小时的拍摄素材中剪辑而成。为了这部片子,他砸锅卖铁,卖掉了房子和车子不算,还向亲友借了几百万。他从青海到山东,从黄河源头到黄河入海口,在5400多公里的黄河沿线,不知走了多少回,拍了多少遍。
误打误撞拍摄野生动物
1985年,乔乔出生于河南南召。他是乔家大院的后人,但他不愿提及,因为乔家大院被电视剧篡改得面目全非。而且,从乔致庸算下来,他也就是个分支,从山西去了河南,他不在乎这个身份。
乔乔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田园诗”,常常念颂着“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之类的古诗词。中学时,他喜欢上了写诗和拍照,他爱诗歌的“画面语言”,也爱照片里的“镜头感”。
父母都是中医,想让他继承衣钵,但他喜欢看电影和电视,从小就有当导演的梦想,他觉得把人和事创意地剪裁成光和影,很奇妙。虽然父母竭力反对,但他还是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在北电读书期间,乔乔认识了顾长卫等大导演,毕业后担任蒋雯丽首部导演的电影《我们天上见》的纪录片摄影。按照世俗观念,乔乔像顾长卫那样,慢慢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业片导演,是最好的,而他却将人生拐了个弯,这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乔乔把镜头对准野生动物,纯属偶然。
2008年,他原本筹划的“毕业作品”是故事片,而那年冬天,北京没下大雪。乔乔便回到了家乡河南南召,想拍纪录片。有一天,他在野外听到一声枪响,一只天鹅掉落在地上,随后另一只天鹅落下来,站在咽气的天鹅旁边,长声哀鸣,持续了3天,最终在悲痛中死去。还有一件事对他触动也很大,一次上网,他看到黄河湿地一些鸟类被无情地捕杀,那些画面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当时他就在想自己将来能否拍摄一部关于黄河野生动物的片子,以此唤醒人们心中那份久违了的宽厚和善良。
在新婚的老乡家里,乔乔参加了一场婚礼,同时,见到了一户“新婚”的燕子。他把那对燕子,拍成了影视纪录片《巢》:一对燕子把窝垒到了王家电线上,一场连阴雨导致巢所在处的电线短路。为了不打扰燕子,王家忍着酷暑,挨着黑夜,硬是没去修已经有故障的电路。幼燕出生了,王家也添了个小宝贝。王家人朴实的心肠为燕子创造了和谐的生存空间和生活环境,人与燕两“家”和睦相处,其情浓浓,其乐融融。他用筑巢的家燕和新婚的夫妇这两条线,穿起了他的纪录片《巢》。
在这部纪录片中,动物不再是人的附属,而是有着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片子突破了传统的 “画面加解说”的方式。《巢》在拍摄地河南南召放映后,引起强烈反响,被当地160多所小学及幼儿园列为生态环保教材,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生态环保,从娃娃做起”这项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国内外展映和播出后,屡获国际、国内大奖。
从此,乔乔开始了他的生态电影之旅。
野生动物真的很美
当雄燕鸥衔着一条小鱼,盘旋着讨好雌燕鸥的时候,它们并未察觉,这场恋情被人“偷拍”了。一个穿着迷彩服的家伙半截身体扎在沼泽里,正躲在芦苇荡中的镜头后面。他就是乔乔。
2011年4月底的一天,乔乔来黄河边上拍摄大鸨,无意间两只灰鹤闯进他的镜头,他很纳闷,按照常理这时候大批灰鹤都已回迁,很少会有留下来的。当他把镜头向两只灰鹤推近时发现,其中一只灰鹤的腿在挣脱人类捕鸟工具时挣断了,另外一只灰鹤像守候自己的亲人一样与同伴目光对视,久久不肯离去。
“当时我被两只鸟眼神中流露出的感情深深打动了,这种感情很像患难夫妻,即便是在对方落难时,都在用行动忠诚于爱情,不离不弃。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无法挥去,每每想起,除了感动仍是感动。”乔乔想用这样的镜头,让人们反思自己对动物的粗暴!
大自然中,那一帧帧美丽和深情的画面,让乔乔感动,也让他坚定了拍摄的信念!野生动物最打动他的是它们的纯真的眼神,乔乔但愿它们只看到人类的摄影镜头,而不要看到枪口和别的什么凶器!
他拍的片子里,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有着懂事的眼神、安逸的神态和鬃鬣飘拂、灵动矫健的身姿,自由自在又单纯可爱。
野外拍摄久了,乔乔有自己的“守则”:大自然是动物们的家园,人类作为入侵者,首先要尊重它们,珍惜生命;拍摄是为了展示动物们的生存状态,绝不应伤害它们。他宁可舍弃动物奔跑的壮观场面,也绝不驱车穷追猛赶,因为动物们会傻傻地狂奔直累到倒地不起。
美的代价是千难万险
乔乔整天在野外拍摄,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危险。
2010年夏天,乔乔和助手在黄河边上拍黄苇鹣繁殖,当拍完一组镜头准备乘船过河赶往下一站的时候,危险正悄悄地向他们袭来。助手扛着三脚架和摄影机刚准备过黄河时,迎面一条体型很大的蛇径直向他游来,蛇的速度很快,荒郊野外如果被蛇咬到就会非常危险。助手看到蛇后来不及反应,一个趔趄,连人带机器被黄河水卷走了,幸好他水性很好,很快游到岸边,躲过了一劫。
2011年6月,黄河正是调水调沙的季节,大水来势凶猛。本来滩涂上没有水,眼看着水一点点过来了。眨眼工夫,草丛中雏鸟的窝就浮起来了。这时,乔乔正在拍摄,他想:雏鸟刚刚破壳,如果大水一冲,肯定活不了了。当时已经是晚上,大家都没带手电筒。为了安全,他们之前曾给河边的船老板打了电话,一旦出现什么情况一定要来接他们;乔乔心里很矛盾,到底救还是不救这些雏鸟?他很为难,因为他们还要背着100多斤的设备往河边跑。
助理小王说算了,但是乔乔的心放不下,都跑了100多米了,又折返回去,还是把那3只鸟宝宝救了起来。然后他们就拼命跑,水都已经齐腰深了,他们就把机器举起来,那情景很像电影中的情节……当晚,他在河岸边整晚没睡,借助腋窝的温度把第3只小鸟给暖了出来。
一次在山西,为了拍摄悬崖上连片的苍鹭,乔乔系着安全索,猫在峭壁一块突起的石头上进行拍摄,身后是无可依傍的峭壁,下面是深不见底的黄河。虽然事后想来惊心动魄,但拍摄的那一刻根本顾不上。
第二篇:光影故事台词
传说中,有这样一种光芒,只要你虔诚的期盼他的到来,他就一定能够照耀你的梦想,这束光芒就源自他,我们每天的太阳。我们是一群阳光照耀下快乐的80后,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未来与梦想。
我们每天忙碌在实验室,从阳光照耀,到一盏盏灯从窗口亮起···
我们每天对着电脑,查资料,调程序,做设计,写论文……
忙碌之余,常常会想起在鉴湖边上琅琅读着的新概念英语,想起在自习室里塞着耳机看书写作业,不知道现在的你,是否已找到自己的兴趣忙碌而充实?
求知的路,漫长而艰辛,但因为有你,我走得坚定、快乐
爱情篇:
也许是图书馆里的一个回眸,或者是自习室里的相视一笑;也许是南湖的小山坡,或者是(东院的林荫道),我们在任何一个意想不到的小地方,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邂逅了
鉴湖边有我们的身影,谈理想谈爱情谈人生;东院的林荫道留下我们的脚印,看缓缓飘落的红叶,看身边擦肩而过的风景。
还记得下雨天,你为我撑起一把温暖的伞;还记得生日时,你送我的大蛋糕。
蜡烛一根根的点亮,那闪烁着的火焰,是我们跳动的心啊!
观望:
面对繁杂纷扰的社会,我们的心也曾经游离,面对未知的将来,我们也曾经束手无策,但我们依然坚强和乐观,我们依然相信梦想和未来。
今天,我们步入了这梦想与现实交接的地方。站在这崭新的人生起点,我们将用燃烧的热情谱写这首研究生生活交响曲,我们将用年轻的自信点燃希望的圣火,照亮理想的光环。让秋花因季节而生动,让灵魂因守望而圣洁,让生活因热情而充实,让青春因奋斗而永恒!
当时针一圈又一圈走过,当晨钟撞响又一个冉冉升起的黎明,喜悦奔腾在这燃烧的青春岁月。漫步在这生动优美的菁菁校园,你不想做些什么吗?
时间就像沙漏,在灯光的一闪一烁中匆匆流走。一天一夜又一年,不知不觉我的快乐和幸福就化成了点点滴滴的回忆,留了下来。在这个欢快的节日里,我们都感受到了暖暖的温情。也同样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要感谢那些在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游荡迷离时,为我们点上一盏一盏的路灯,照亮了前行道路的人们。感谢陪伴我走过这美好年华的人们啊,那里有亲人的思念、同学的陪伴、老师的关怀。此时此刻,我只想真诚的对你们道一声:感谢!
第三篇:用行动去维护公正纪实故事
2011年5月下旬,在阿根廷举行了一场拳击比赛,由当地一名拳击手迎战来访的另一名拳击手桑德斯。两人名气在世界拳坛影响不大,但实力相近,因此比赛场面相当火爆。由于有本土选手参赛,现场观众座无虚席,拳迷们几乎一边倒地为本土选手加油助威。两位选手也没有让观众们失望,他们不惜体力,各施所长,从第一回合开始,就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对攻场面令人感到眼花缭乱。
比赛结束后,裁判站在两位选手之间,拉着他们的胳膊,静候选手的最后得分。两位拳击手也屏息静气,等待着裁判的最后裁决。激动人心的场面最终到来:三位场边裁判一致判定主场拳击手以微弱优势获胜。观众们山呼海啸,桑德斯一脸沮丧。
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名本土拳击手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在取得一场艰难比赛的胜利后欢呼雀跃,而是冲向裁判席,与三位边裁争论起来。他愤怒地指责边裁:我配不上这场比赛的胜利,桑德斯才是这场比赛的胜利者,你们之所以判定我是胜利一方,是因为我是本土选手,我不需要你们偏向!
场上罕见的一幕,令观众和裁判都目瞪口呆,大家都认为这个获胜者疯了!而这名“疯子”接着做出了更加疯狂的举动,看到裁判不愿意更改比分,他在台上向观众大声宣布:“桑德斯才是胜利者,我反对偏向本地选手的判决。我无论如何都不是胜利者!”本土选手的异常举动,令刚才还沮丧万分的桑德斯十分吃惊,又感动不已。桑德斯说:“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我不知道谁赢了,但是我真的没有预料到他能做出这样的举动。他是一个诚实的人,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我担心当地观众会为他的这一举动生气。”事实证明桑德斯的担心是多余的,裁判虽然没有改变最终的裁决结果,但是全场观众对本土选手的诚实报以持续而热烈的掌声。
这名拳击手的行为,就像安徒生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里那个男孩一样,给那些判罚不公的裁判一记响亮的耳光。近些年来,在竞技场上,主场优势是大家默许的潜规则,受害者自认倒霉,受益者tG安理得。由竞技场延伸到社会,面对种种不公,多数人都已熟视无睹,甚至把“不要指望这个社会会公平”作为人生的箴言。“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我们有必要尽其所能地去争取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这才是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公平是争取来的,麻木的旁观只能让不公有恃无恐。我们有必要记住那个敢于站出来维护公平和道义的阿根廷拳击手,他名字的全称是:塞巴斯蒂安·埃兰达。
第四篇:用爱心呵护易碎的生命纪实故事
“他是你的哥哥吗?”
课间,六年级3班的男生大都在教室里追逐打闹,课桌椅被撞得横七竖八,可卿浩洋仍然待在自己的座位上抓紧时间做着最后复习,很快他就要参加成都市新都一中的小升初自主考试了。不过,浩洋的心里却惦记着很久没来上课的小宇。
小宇患有罕见的先天性成骨不全症,即所谓的“玻璃娃娃”。因为这病,他的父母很早就离了婚,妈妈为给小宇治病筹钱只得前往大邑经商,而孩子的日常护理就托给了年迈的外公外婆。
“我想去学校念书。”10岁那年,病情暂时稳定的小宇央求外公找到离家最近的新都区新新路小学的校长王智隆,希望可以圆自己的读书梦。
其时,小宇早已错过了入学年龄,况且他的身体状况也很难保证能够跟上正常的教学周期。但王校长见小宇聪明懂事,最终还是破例接纳了他。
卿浩洋和小宇被分在了同一个班。“我还记得第一次在学校见到他是在班队课上。他坐在轮椅里,完全看不出比我们大四五岁,因为我们同住一个小区,班主任就让我要多关心和帮助他。”浩洋回忆着。
从那时起,浩洋每个清晨都会到小宇家等着和他一道出门,只要不是下雨天,浩洋就会担任小宇的“司机”。
浩洋个头不高,身形瘦削,六年级时才刚到140厘米,60来斤的体重也只相当于小宇的一半。从他们的住处到学校有四五百米,浩洋总是推一会儿歇一会儿,而轮椅上的小宇也会给他加油鼓劲。这样,“小个推大胖”便成为新新路上的一道独特风景,街边的店家几乎都对此印象深刻。
当然,偶尔也会有不明就里的陌生人误会他们的关系。
“他是你哥哥吗?”
“不是,可我们是最好的哥们!”
学校的电动伸缩门铺有一排钢轨,虽不起眼却成为了浩洋眼里的一道“坎”,因为用力太轻推不过去,而一旦使劲过猛又会让小宇经受颠簸而产生骨折的风险。最初几次浩洋怎样也掌握不好火候。
后来,警务室的赵老师每当见到他俩到来就会主动上前搭手,把轮椅轻轻抬过钢轨再稳稳放下,久而久之这成了他与浩洋间的小默契。赵老师说:“这两个娃娃实在太不容易,谁也想不到这一推竟可以坚持5年,眼看当年的小不点转眼都成毕业生了。”
一起学乒乓球的夏天
一年级时的课间,同学们都爱到操场上去玩,每次只剩下卿浩洋和小宇还待在教室。有一回班主任胡艳发现了这事,便去询问浩洋。
“我看小宇老是一个人坐在里面,我怕他太无聊,想陪他玩。”小浩洋有些羞怯地回答。
几天后,浩洋欢天喜地回到家,说是要向妈妈报告一个好消息。原来,他成了班里推选的第一批“少先队员”。
“之前,学校专门召开了家长会,让我们要鼓励自己的孩子积极参评‘少先队员’,我还故意探了下浩洋的口气,他倒是显得满不在乎。没想到,评上之后会这样激动。”浩洋的妈妈杨玲说。
“快说说,大家都是怎么把你选上的?”
“其实,同学们基本都没给我投票,我是老师额外推荐的。”
杨玲有些纳闷,后来经过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浩洋长期都跟小宇待在教室里,而没能融入同学们的圈子。
不过,妈妈并没责怪浩洋。“我希望浩洋可以从小就拥有善良和爱心。我就跟他讲,小宇有困难你应该力所能及地帮忙解决。他不方便到操场去玩,如果你也出去了那么他就会更加孤独。”
胡艳说:“刚开始小宇对浩洋的关心还有些抵触,但浩洋的真诚打动了他,后来他俩真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浩洋还给小宇取了个很亲的绰号叫‘圆圆’。”
浩洋没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直到四年级,他突然向妈妈提出要去报名参加乒乓球培训班。
“我和圆圆商量过了,因为只有这个项目我们可以一起玩。”
那是个酷暑难耐的假期,但卿浩洋陪着小宇从没落下一堂训练课,而且在没有集体训练的时候,他们还到附近的学校单独练习。
从练球的地方回小区有条近路,原本那是菜市场的便道,很窄且是一处斜坡。
这天刚下过雨,妈妈站在窗口等着浩洋回家。她看到一起打球的玩伴们很早就从便道上奔跑回来,唯独不见浩洋和小宇。
“浩洋呢?没跟你们一起吗?”
“我们一起走的,他们还在后头呢!”
可杨玲等了十来分钟也还不见浩洋的身影,正在心里犯嘀咕的时候,终于看到浩洋推着小宇不紧不慢地从外面的大马路上绕远回来。
“人家小朋友这么早就回来了,你们为什么不跟着一起走呢?”
“他们抄小路,我当然可以走了,但这么湿很可能把圆圆摔着啊。
浩洋的回答让杨玲感到很欣慰。
你是我的腿和眼
同学们都说其实浩洋在班里显得有些内向,平时也不爱跟大伙儿交流,但他对小宇却一点儿都不含糊。“他以前基本都只跟小宇玩,小宇要上卫生间都是浩洋推着去。”
就这样,小宇在浩洋的陪伴下升上了五年级,他的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还获得了奥赛和华赛的奖励,而心态也变得更加乐观。在一篇名为“我喜欢”的作文中小宇写道:
“我喜欢漫步在春风中,更喜欢绽开在人们脸上的花朵。当我去上学时,邻居冲着我微笑,让我的心暖烘烘的。到了学校,看着大家在操场上开心地玩耍时,我也会非常开心。放学后,同学推着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也会不断地向路人送去微笑。”
然而,多舛的命运却总是捉弄人。五年级下半学期,小宇的病情突然恶化,只能在家卧床休息,再也坐不起来,也根本没法去学校上课了。
“学校为了小宇的行动方便,以前特意把他所在的班级固定留在一楼,从不随年级的增长而上移楼层。”德育主任包莉红老师说,“直到这学期,小宇确定无法再回到校园,我们才把这个班移到了四楼。”
打那之后,浩洋更是每天放学后都去小宇家,把他当天落下的功课和作业讲给他听,还跟他摆谈学校的趣事。“我有时候中午也去,只要一有时间就去!”
“以前大家都说浩洋是小宇的腿,现在又成了他的眼睛。”包老师说,“这学期老师们去探望小宇,他始终躺在床上耷拉着头,显得非常沉闷。但即便如此,只要卿浩洋一出现,他立马就像换了个人一样,会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我一定要和你一起毕业。”这是浩洋给小宇的承诺。
卿浩洋现在备考新都一中,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学校。但其实早在去年的暑假,他就已经考取了该校的“三优班”,并获得了千元奖学金。
“三优班”是新都一中师资力量和重视程度最强的班,就读该班还可以让浩洋比其他同学提前一年进入初中。
不过,浩洋告诉妈妈:“我还是打算暂时放弃。我觉得应该再多读一年,这样可以让自己上中学的基础更牢靠一些;而且——我已经答应了要和圆圆一起毕业!”
杨玲当然希望儿子可以把握住这次机会,她也知道,即使小宇最后参加并通过了小升初考试,浩洋和他也很难会在一起继续上学。但她并没有把这些告诉浩洋,而是尊重了他的意愿。
满树的花儿都是我的祝福
2011年9月,成都在全市范围征集好人好事素材,卿浩洋的事迹被学校推了上去。不曾想,他的材料一经传开,立马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年底,浩洋就成了史上最年轻的“成都好人”提名者。
浩洋很快出了名,各级媒体上常常可以见到他的名字;而在学校里,他更是成了“大明星”。
学校专门为浩洋举办了多场主题报告活动。在教学楼的墙面上,张贴着大幅的红底海报,号召大家向他的“雷锋事迹”学习;在海报旁的转角处,浩洋植下的一株樱花树正吐露新芽,铭牌上写着“满树的花儿都是我的祝福”。包莉红老师介绍说:“在他的带领下,各年级都为学校种下了树苗。”
“说心里话,我挺替他高兴。因为这孩子以前不大善于跟人交际,但自从获奖后他结识的人增多了,也变得活泛了许多。”杨玲在谈论儿子出名时仍有些谨慎,“可我还是不大放心,我怕他会因此骄傲。所以我偶尔会提醒他,‘当你40岁的时候再回头看现在,这就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点。’”
不过,卿浩洋倒是对这些光环显得满不在意:“没什么了不起的,大家都在帮助圆圆,我可能只是做得多一些。我们俩就是好朋友,以前是,今后也是。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圆圆可以重新坐起来,到那时,我还会推着他去读书。”
第五篇:广播栏目光影故事播音稿
2016-09-20
B:我想给每个事物起一个温暖的名字。我想让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善意与幸福,我想让所有人都远离病痛和寒冷,我想用我的声音和音乐温暖每一个渴望温暖的人。
W:欢迎大家在每周二上午准时收听《光影故事》栏目,伴随时光,感悟生活,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接下来就由我们带领您走进今天的光影故事。本期主题:心无边界,梦有未来。
B:北京时间昨天上午,里约残奥会闭幕,在巴西马拉卡纳体育场熊熊燃烧了12天的圣火缓缓熄灭。本届残奥会,中国军团以107金81银51铜共计239枚奖牌的出色成绩连续第四次夺得奖牌榜和金牌榜“双冠王”,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赛场上空高高飘扬。
W:心无边界,梦有未来。今天,让我们一同向追梦者致敬。我们将通过4位人物故事与您一同分享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音乐)
B:“我的耳就是我的眼”,她是柔道赛场的“女王”
娇小玲珑,说话细声细气,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总在向远处眺望,这是第一眼看到她的人对她的印象。若不是见到她在赛场上的英姿飒爽,很难有人想象到她竟然是一位柔道运动员。她是盲人柔道选手李丽青,4年前才刚刚“入行”,首次参加残奥会就夺得金牌。
盲人柔道赛有一道景观,场上在比试,台下教练大声吼叫做指挥。但李丽青的教练张贵富却从不这样,因为在他眼中,丽青是一个动脑子的选手,一个用心去练柔道的人。
“我的耳朵就是我的眼,对手的喘息、鼻子出气,我能感觉得到她们的状态与体力。有时候我会屏住呼吸,不让对手知道我的动向,这个时候,对手容易乱,因为她搞不清我的意图。我在场上的出击,教练指令与我的判断总是同时产生。” 李丽青在赛场上的表现可谓神勇,首轮预赛面对日本选手,为不让对手知道自己的套路,仅用十几秒就以一个“一本”有效得分直接获胜。决赛中,面对德国名将、伦敦残奥会冠军,她还是只用了2分零9秒就取得了胜利。她俨然就是这片赛场的“女王”,用她的话说:“有时候真想在柔道台上多打几个回合,但是胜负最重要。”
决赛后,李丽青抱着教练失声痛哭。教练说,“这是我六年多来,第一次看到她动情地这样大哭。丽青的不幸与坚强,早超过我们了。这一年中,丽青先后发生踝关节骨折、十字韧带断裂、髋关节脱落,这三样对一个健全人来说,都是伤不起的。”
在经过精心治疗后站上残奥会的柔道台,对她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而一路过关斩将夺得金牌,真算得上是个奇迹。在被问到里约夺冠后有什么心愿时,这个赛场下略显腼腆的女孩说,“我想去海滩听海浪的声音,看看与家乡广东湛江的大海声音有什么不同,也想去摸一下这里的海沙……”
她看不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世界却记住了这位23岁的盲人姑娘。(音乐)
W:在这里,我可以痛快飞翔
有这样一支男足国家队,他们不恐韩、不恐日,称霸亚洲,曾获得过奥运会亚军、世界杯季军,甚至还诞生过“世界足球先生”。在里约残奥会上,他们一路击败西班牙、墨西哥,战平阿根廷挺进半决赛,最终仅以1比2惜败于东道主巴西队,无缘决赛。这支为中国足球获得无数荣誉的队伍就是中国盲人男子足球队。盘带、拼抢、过人......如果只看脚法,你或许根本看不出在场上踢球的是一群盲人。
与其他项目的喧嚣热闹相比,盲人足球比赛一开始,观众席需要瞬间寂静无声。因为比赛时,盲人队员们只能通过声音来辨别方向。与健全人不同,盲人队员其实是用耳朵在“踢”球,他们对足球、自身和队友位置的判断,完全依靠自己的耳朵。
为了确保公平,盲人足球运动员比赛中需要佩戴眼罩,而且比赛中不得触碰眼罩。比赛用球里面有个铃铛,滚动起来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对于运动员来说,这个铃声就如同黑夜里的灯塔。这项运动在中国起步时,也好像在黑暗中摸索光明。为了备战北京残奥会,2006年中国正式组建了第一支盲人足球队。从慢慢走着带球,到逐渐带球小跑,中国教练员和盲人运动员们从零开始,逐步摸索。
与普通的足球比赛不同,盲人足球采用的是五人制足球。除了守门员外,其他4人的视力伤残程度应达到B1级,也就是完全丧失视力且无光感。面对健全的守门员,盲人运动员如何将球控制在脚下并踢进球门?对此,前任主教练董俊杰只有一个答案:苦练。“让这支足球队坚持下去的,是他们的毅力和信念。他们在困难面前展现出来的那种不屈的坚毅和勇往直前,就算正常人也未必能做到。” 盲人足球运动员由于视力障碍,因此每个动作都需要靠自己的双手来触摸感受。一个简单的拉球动作,盲人孩子要学三四年。
在40米长、20米宽的球场上,盲人运动员仅能依靠听觉来判断周围环境,引导员是盲人运动员的“眼睛”,他们通过不停地敲击球门,来提醒运动员们射门方向和场上局势。
为了避免运动员受伤,球场四周围满了隔板。可即便如此,受伤依旧无法避免。与正常的足球比赛相比,盲人足球由于运动员无法看见彼此而更容易做出凶狠的逼抢、放铲等动作。
可他们从未因此放弃过对足球的热爱和渴望,“只要是在盲人足球场上,我都可以很自由,我想跑或是想往左、往右都可以。这种来去自如的这种感觉是吸引我最大的地方。” 在中国,还有许多盲人孩子在追逐着自己的足球梦,有孩子说:“只有在球场上全力奔跑,只有足球才让我觉得自己还活着。”他们的坚持,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不一样的力量……(音乐)
B:她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她今年只有14岁,是此次出征里约残奥会中国军团中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假如生命中没有意外,今天的她应该和同龄孩子一样,在教室里迎来新学期的生活。她是游泳运动员徐佳玲,5岁那年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遭遇车祸后,徐佳玲失去了一只手臂。疼痛、焦躁、忧郁、恐惧……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徐佳玲陷入了自己跟自己较劲的痛苦之中。生性活泼的她,突然变得不怎么爱说话了。
带着些许无奈,父母把徐佳玲送去学游泳。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一来女儿从小喜欢玩水,二来“希望孩子能通过持之以恒的付出和拼搏,为自己赢来另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6岁踏进游泳馆训练那天起,打小喜欢水的徐佳玲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特别喜欢在泳池里穿来穿去的感觉,一天游几千米也不觉得累。”她的心里悄悄种下了一颗种子——“我要游到奥运会去!”
对一个失去左臂的年幼女孩而言,训练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刚开始那段日子,徐佳玲每天都要游1000米左右,可她一句怨言都没有。由于营养一时跟不上,只要运动量过大就会出现发烧等症状,在教练悉心照顾之下,徐佳玲的状态才逐渐好了起来。
看着女儿瘦弱的身体一遍遍在泳池翻滚,不断调整呼吸、姿势,踩水、摆臂、转身、冲刺……徐佳玲的父母感到既骄傲、又心痛。
但小佳玲坚持了下来。去年9月,在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徐佳玲一人独得3金3铜,同时打破200米混合泳、400米自由泳两项全国纪录,成为在此届残运会上夺得个人金牌和打破全国纪录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今年上半年,徐佳玲又凭借在世界残疾人游泳公开赛上的优异表现,顺利取得里约残奥会的参赛资格。“除了少一只左手,我感觉我一点不比身体健全的同龄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可以!”9月15日,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游泳项目女子100米蝶泳S9级决赛中,徐佳玲以1分07秒90的成绩夺得冠军。
命运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也必将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这个最年轻的小将凭借自己的努力梦圆里约,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音乐)
W:是“教练奶奶”,也是“圆梦者”
在里约残奥会赛场上,中国轮椅击剑队以9金4银4铜的傲人成绩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28岁的中国轮椅击剑队队员荣静更是获得殊荣,在残奥会开幕式上担任了中国军团旗手,尽显中国残奥运动员风范。这些光辉与荣耀,离不开一位75岁老人13年的默默付出。这位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教练奶奶”的人是庄杏娣,她曾获得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女子个人花剑冠军。1978年,庄杏娣带领徒弟栾菊杰参加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为我国赢得击剑项目世界大赛的首枚银牌。有着“扬眉剑出鞘”美誉的栾菊杰,还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金牌。
2002年,庄杏娣从国家击剑队的教练岗位退休后受邀执教轮椅击剑,谁知这一干就是干到了现在。
刚开始她也没底,因为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轮椅击剑。但她决心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队伍带好。训练时,庄杏娣头戴护罩,坐在轮椅上,让运动员把自己当做训练的靶子,运动员一剑剑刺向她的身体,练习进攻的速度。“健全人击剑需要靠步伐移动,而残疾人主要靠腰腹力量,因为轮椅要被固定住,其他技术动作是一样的。”
训练中,残疾运动员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她。“他们不像有的健全人还需要教练提醒,他们在训练时总会自己加码,想通过运动改变人生。他们不提条件,默默无闻地付出、训练。这种精神,你没有参与残疾人体育,就体会不到。和他们相处13年半,对我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让我心胸宽阔,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摆不平的了。”
而庄教练生活中的无微不至也带给了运动员太多感动。作为70多岁的老人,原本应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庄杏娣有两个孙子,轮椅击剑队的训练基地和她的家只有半小时车程,但她只有周末才会回家。
庄教练对运动员特别关心,很少回家,每天都陪着他们,有时还给他们做饭。不论生活、击剑还是心理辅导,都给了他们许多帮助。而在本届残奥期间,庄教练每天最早来赛场,最晚回运动员村,运动员们都说“我们都心疼她”。
她是 “教练奶奶”,她也是帮助这些“追梦斗士”圆梦的人。向赛场内外每一位像她一样为残奥事业默默付出的“圆梦者”致敬。(音乐)
B:这个特殊赛场上的每块奖牌都承载着太多常人难以想象的泪水和汗水,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每个梦想都值得被尊重。他们也许没有“洪荒之力”,也许没有浪漫的求婚仪式,但他们所诠释的不屈不挠,所展现的逆境之美,足以震撼人心,感动你我。
W:人生如梦,年华似水,一个转身便是一个光阴的故事,一眼回眸便是一处风景,走过红尘岁月,不过是淡然最美,看尽人世繁华,不过是平淡最真。
B:人生路上,携一缕清风的洒脱,采一片流云的飘逸,淡然前行,让心灵沐浴着阳光,且闻花香,感受生活的诗意,左手懂得,右手幸福,一路欢笑一路歌。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下周二我们在这里等你。午安。
W: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