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真正的知识杂文随笔
当下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大幅提升。但是随着知识量的增加,以及社会财富的增长,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随之而改观。短暂的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令人焦虑不安、痛苦无奈等等。这是为什么?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一般认为,功成名就,升官发财,出人头地等,就是改变了命运。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事实:每个领域都有很多研究者,真正有成者,却是极少数。就是这些极少数,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压力、烦恼、早亡、自杀、移民等等,说明当下的知识存在缺陷,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
对于知识,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有高度和深度。真正的知识,应该是系统、透彻、揭示本质的认知体系,并能切实指导人生和社会实践。只有揭示本质,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心,提升品质。如此才是真正改变命运。
当下教育,虽设有品德课,却不被重视。说明品质不被重视。作为人不重视品质,与商家不重视产品质量是同样的道理。就像农民种地,叶面大量施肥,却忽视根部营养。所以当下的教育是缺少根基的教育。
当下宗教,普遍处于衰落期。文化精华不在,真正思想被扭曲,已不能起到正确指导作用。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即信仰人数增加,而社会风气却每况愈下。这个事实,足可以说明问题;哲学和心理学还没有上升到心性修养这个层面;国学也只能叫“行为学”,因为只是行为上的说教,缺乏指导意义的思想。比如说:人要宽容、要想开、要放下等等。如果心胸和眼界都非常狭隘,如何能做到?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缺乏实质内涵的口号式说教,只能叫做“行为学”。现实中,这种现象大量存在。
人生就是选择,而人的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决定人的选择和追求。如果知识结构欠缺,就会导致人生定位错误。定位一旦错误,无论怎么做都是错。就像画圆,圆心错位后,不论怎样画,都不正确。而且画的越大,偏差就越大。
如果定位于金钱,那么一切行为就会以“钱”为中心,其它都是次要,甚至可以忽略。这样会严重局限人的眼光,而卷入利益争斗。这与雄鹰为了争夺食物而放弃蓝天一样可悲!这样定位,实际是在刺激人的欲望,恰恰欲望永无止境。若欲望占据上位,那么人心自然处于下方。
当下社会,利益为主的价值导向,造成的人心滑落、人情淡漠以及生存状态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就是定位错误产生的结果。
如何改变现状?
转变眼光,重新定位人生。转变以往主次颠倒的价值取向,确立品质导向。做为产品,质量是第一位的;做为人,品质是第一位的。品质问题与产品质量问题,同样都是致命的。当下的一切都是人心的表现和结果,只有人心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惑人的烦恼问题以及各种社会问题。所以纠正人心,刻不容缓。
当务之急,对教育进行彻底改革。把品行修养纳入到终身考核项目,成为学校的主导科目,并与提升晋级等联系起来,同时设立品行监督机构,常抓不懈。只有这样,品质才能真正被重视。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教书育人的教学使命。
多少有识之士,在探寻人类的出路。其实,品质就是出路。品质反应生命的质量;品质是一切的基础与核心;品质决定人类的命运与未来。
长远大计,品质为上。只有良好品质,才能有效驾驭欲望,使能力得以正确发挥。相反能力越大,危害就越大。所以关注品质是人类共同责任,而且是头等大事!
品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孩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小孩就像小树,一旦长歪,则很难纠正。所以品行教育,从小就要重视。
品行修养,做为终身必修科目,没有选择。但对于其他学科,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强求一律。如果确实需要,可适当补充。毕竟人生精力有限,既要博学,又要专攻,这样有背现实。
自由灵活的教育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孩子的聪明才智。作为人类,除了品质是共同的,其他可由专业人员来完成,没有必要强制普及。否则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有的孩子天生具有某方面的天赋,如果能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兴趣与专长,那么专门人才就会脱颖而出。这样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获得各领域所需的成果。然后把取得的成果,汇总应用,服务于人类。
然而这一切,需要良好社会氛围以及健全机制,做为保障,才能使真正知识,浮出水面,造福人类。
第二篇: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杂文随笔
1
闺蜜晓晓今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月初终于跟男朋友分手了。
她说,雪儿啊,我真该早点听你的话,跟他分手了。你说我怎么这么傻呀?浪费了这么多年的青春。不过,还好,现在也不算晚。
晓晓说,我以为分手后我会很伤心的。可是,这半个月以来,我下了班之后,去健身、看电影、逛街或者学习,我感觉生活自由自在,竟然一点伤感都没有。早该相信你的话,我跟他之间是没有爱情的。
晓晓和她男朋友原先是同事,因为工作交流时间多,慢慢走在一起了。
但是在一起之后,晓晓才发现衣着整洁的男友其实是个邋遢男,家里换洗的衣服扔得到处都是,十天半个月也不搞一次卫生。
每到周末,只要不用加班,晓晓都要花一整天时间搞卫生。而她的男朋友,不但不帮忙,还要抱怨晓晓拖地的时候走来走去影响他玩游戏了。
两个人在家休息的时候也是一人一部手机,你玩你的游戏,我刷我的朋友圈。
后来,她男朋友嫌工作辛苦,想找一份不用加班的工作,就辞职了。
辞职后的他,没有及时找工作,日常生活基本就是方便面加游戏。晓晓下班回家,还得给他做饭或者叫外卖回来给他吃。
晓晓跟我抱怨,我劝她分手。
晓晓跟我说,可是他虽然懒,但是人也不坏啊,不至于分手吧?
我问她,你这么辛苦,他有表现过关心或者心疼吗?他什么都不理,你有感觉很生气,很想跟他大吵一架吗?他有做过什么事,让你感觉心里有瞬间的甜蜜吗?
晓晓想了好久,对着我摇了摇头。
我跟她说,你们之间不叫爱情,只是搭伙过日子,有个伴而已。更何况这个伴,还让你像个老妈子似的天天伺候着。
一个人心里如果有你,一定不会舍得让你忙得像个陀螺似的,却理所当然地袖手旁观。
你的心里如果有那个人,一定会渴望他对你有同样的关注,他给你一个棒棒糖,你都会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甜的糖了。
朋友小A两年前离婚了。理由是小A觉得她老公是只铁公鸡,一毛不拔,小气极了。
他们两个是相亲结婚,双方家庭条件都不错,两个人也觉得彼此相处还可以,三个月之后两人就结婚了。
婚后,小A跟老公回娘家,小A想给爸妈买礼物,老公觉得贵,不愿意掏钱。小A有点生气,自己掏钱买了。
小A想去蜜月旅游,她的老公觉得纯属浪费钱,又累,还不如在家看电视。然后好好的一个婚假,就这样度过了。
平日逛街,小A的老公从来不带钱,不带卡,但是该买什么买什么,全是小A买单。
过生日,小A给他买了一个一千多块钱的表。小A生日的时候,暗示她老公她看中了一款口红,结果她老公给她买了一个几块钱的发夹。
但是,她老公却给跟小A同一天生日的朋友送了几百块的衬衫。
第二天,小A就提出离婚了。两家人都不理解,说小A这个人小题大做,一点小事情就这么计较。
小A跟我说,雪儿,我不是计较,我是觉得他心里面没有我。我想到我跟一个不爱我的人过一辈子,就觉得生活没有盼头了。你懂我吗?
我懂!事实证明小A说的是对的。
小A跟现在的男朋友在一起很开心。
而今年五月二十号,我朋友圈另一个女友公布了她的男朋友,正是小A的老公,不,应该说是前夫。
小A的前夫跟这个女孩在一起之后,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从女孩的朋友圈,可以看到,他们两个经常出去旅游,她还经常收到男朋友送给她的玫瑰花,包包等礼物。
所以一个人爱不爱你,真的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除非你不愿睁开眼睛。
一个人如果对你有感情,肯定会愿意为你付出。他会在意你的感受,会在意你喜欢什么,会愿意花时间陪你。
有一个女孩,跟她的老公谈恋爱到结婚,已经十二年了。
读书的时候,学校的条件不是特别好。大冬天的热水供应有限。她的男朋友每次一下课就飞快地跑到热水区,帮她接好一桶热水,提到她的宿舍去。而他自己,每天都是洗冷水澡。
性格大大咧咧的女孩,学着给她的男朋友织围巾,还织得有模有样,挺好看的。舍友都笑话她,像个贤妻良母了。
女孩会经常看着男朋友送的银手链傻笑,男孩天天带着女孩送的十几块钱的英雄牌钢笔。
他们也会因为一点小事就闹别扭,女孩会委屈掉泪,男孩会担心得睡不着,半夜跑到女生宿舍楼下道歉,被宿管阿姨骂得满脸通红,两个人却牵着手偷偷笑。
结婚后,男孩经常给女孩做各种好吃的饭菜。每一次,都在旁边陪着她吃,喜欢看她吃得津津有味,像个小孩似的不停地问,好不好吃?今天的好吃还是昨天的好吃?得到肯定答案之后,口若悬河地告诉女孩,我今天加了什么料,我把肉切成什么样的,我明天试试另一种做法……
女孩不擅长做饭,但是热衷于收集各种好吃的食物的做法,然后兴致勃勃地跟男孩说,我又发现什么什么好吃的了,都抄在本子上了。男孩就会说,好,周末去买材料,做给你吃。
生小孩的时候,是冬天,男孩紧张得全身冒汗。跟医生说,我老婆很怕痛,快点给她打无痛针。在里面陪产,一边叫她不要紧张,自己一边流眼泪,双手发抖。
周一至周五,女孩在家带小孩;周六日男孩不用上班,早起一手一个娃到小区楼下玩,让女孩在家继续补眠。
他们有了两个孩子,但感情依然像刚谈恋爱那时候一样。从以前的两个人起床后互相亲亲,到现在四个人起床后互相亲亲道早安。
哈哈,这个女孩是我,男孩是我老公。
写这一大段的时候,我嘴里带着笑。我想,这应该就是爱情真正的样子吧。
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不应该是彼此相安无事。
真正的爱情,即使不是波澜壮阔,至少也不应该是平静如一潭死水。
记得胡杏儿说过,我很感谢我的前前任跟前任,他们一个让我变成了懂事的女孩,一个让我变成成熟的女孩,而我最要感谢的是我的现任,因为他让我变回了一个小孩。
是的,在一个爱你的人面前,你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你可以任性耍赖,你可以委屈哭泣,你可以放声大笑,可以有恃无恐。
一个爱你的人,会把西瓜最甜的部分给你吃;一个爱你的人,会为你绑鞋带,帮你洗鞋子,给你洗头发;一个爱你的人,会陪你疯,陪你傻,陪你闹;一个爱你的人,会担心你有没有吃饱,穿得暖不暖,累不累,开不开心。
当爱情来了的时候,女人会变得爱笑,男人会变得爱说。
我想,这就是爱情真正的样子吧。
第三篇:真正的感情是自私的杂文随笔
“真正的感情是自私的,自私的感情才是真正的。”我想,这句话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否无奈,人总会是有感情的,我不知道在别人的眼里怎么看待“离别”二字。但至少对于我来说,肯定会痛,也会流泪,有些感情别人认为不值得的时候,我总会为一丝光亮而争取,因为,那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牵挂和寄托。
真正的感情是自私的,自私的感情才是真正的。这话也许说的有点偏激,但我想在真正的感情面前,没有人不承认生气、吃醋是假的,只要能感觉到生气,吃醋,那你一定是爱了,除非没有真正的爱,可以对对方无所谓。是啊,感情自私的有点让人难以承受,尤其是一个人爱着的时候,自私往往让自己很痛苦,但有时也觉得是一种心情上的幸福,正所谓别人说,你还有,我没有。
很多感情都是因为彼此的坚持、互不相让,而感觉自己的成立而随意抛弃彼此的感情,往往把一些简单的事情用于复杂的处理。经常的发生,不管是生气也罢,发脾气也罢,吵架也罢,但都证明了一点,那是爱和在乎。
曾经我说,如果我不在乎,我管你那么多做什么?想怎么就怎么是你的事情,不是吗?只是,感情这东西往往让人很模糊,模糊的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模糊的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在乎在其中,谁也不会知道“在乎”是什么含义,而是无谓的生气,吵架,而之后才发现,在乎一个人也是一种爱,但往往明白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晚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感情面前人人都不理智的去想,试想,怎能为几秒的生气,而放弃无数个日夜建立的“情”!值得吗?其实,你我在即将认为可以分手或者断绝关系之前,各退一步,就不会没有海阔天空一词,更何况,这是一种心里上不可缺少而需要的情感,我说过,失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生气和吵架,发脾气往往在其中,而不去想为什么?究竟是为何而来,只有发泄心中的不满,但是,谁又知道这也是一种真爱?如果彼此陌生,谁又会在乎这点事情?可人为什么往往不在乎一个人的心,而去看别人的一张嘴?其实,这就是人被一种在乎嘴上的言语而抛弃在乎一个人的心理,往往在乎了不值得或许表面上的假,而不在乎了一个人真正心里上的爱,几秒钟时间往往比不上无数个日夜,癫狂人生APP中经常会有由于这些小事想不开,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过来咨询这些问题。
人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和满足,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可以束缚,既然存在,那都是有道理的。只是要自己去感触是不是为自己而值得,真爱并不是人们想的非要去做什么事情或者表达什么样的语言,而是在一点一滴中去发现的,感受到的,想着彼此的好,才会长久和幸福,小小的错,只是短暂的人生插曲,也是两个人生活中的调味品,不要去计较,不要去烦恼,有时候也要为彼此小小的错误而感到高兴,因为在里面有爱的存在,而且,是真爱!
第四篇:你需要的是真正有趣的生活杂文随笔
你是否会感觉到生活很无趣,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日复一日麻木地做着重复的工作,想要辞职,但又任性不起。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繁杂琐事弄得你烦躁不已,于是你心心向往,想要寻找那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
于是,你想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说走就走的旅行来激活人生的乐趣。但旅行真的能够解决眼前无趣的生活吗?跟着旅游团急急忙忙的奔下一个景点,待着死气沉沉的氛围里,大家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游生活真的有趣吗?
旅游可能只是让生活锦上添花的一种做法,但它绝对不会改变你生活的现状,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
能把平常的日子过得有趣,的确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你需要找到你的兴趣点,你的关注点,你喜欢什么?即使你觉得完成它是不可能的,你也要迈出第一步,可能迈出第一步之后,便是柳暗花明。
我爷爷是一位退休的老师,他与其他老人不一样,别人家的老人退休之后,每天就是打打麻将,逛逛公园溜溜鸟,坐在楼下唠唠嗑。
我爷爷七十多了,但会天天坚持写文章,他是用笔写稿子的,有时候写到深夜。他开始学做饭,刚开始时弄出来的饭菜没人敢动筷子,后来他虚心向奶奶请教,并认真的学习做美食的书籍与视频,现在爷爷的手艺并不比做了一辈子菜的奶奶的手艺差。
爷爷还学习吉他,而且学的有模有样,记得他刚开始学习吉他那会儿,看不懂乐谱,也不懂手势的摆放,于是他报班学习吉他,上网搜集教学吉他的视频,戴着老花眼镜研究乐谱。上了岁数的老人毕竟是没有年轻人吸收新知识那么快,学了一段时间也没什么成效,还是一弹吉他就令人避而远之。我以为他会放弃,但前段时间去看他,竟然发现他奇迹般地弹出了一首没有跑掉的《小星星》,节奏感还非常好,他弹琴的样子酷呆了。
我问他为什么这样的年纪还要学习这么多东西,每天逛逛公园不挺好吗。他说这是他生活中的乐趣,正是这些小乐趣使得他的生活丰富多彩。
刚退休那会儿,走下讲台的他好像生活失去了方向,日子很清闲,但也百般无聊,毫无乐趣。于是他拿起笔,想满足年轻时写作的梦想,因为觉得有趣,他开始学习做菜,他享受做菜的过程,当家人对他烧的菜赞不绝口,乐呵呵地把它吃光时,他内心是那样的自豪。他喜欢吉他,于是从小白开始学弹吉他,尽管学习的过程是艰难的,但他能苦中作乐,音乐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斑斓的色彩。
我发现他找到了他的兴趣之后,每天活得特别带劲,生机勃勃的。对他来说,所有学习的过程都是美妙的。
人生确实需要时时激活,但它不赖于轰轰动动的大事,生活的乐趣都是融于日常小事中,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件,顶多只是起到一针强心剂的作用,短暂的疗效之后,一切又将归于平常,所以真正有趣的人生一定是生根发芽于平常光景中。
你还需要拥有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好奇心能驱使你不断地探索这个美妙的世界,发现新鲜的事物,用心欣赏体验
著名作家三毛就是这样一位对生活充满好奇心,热爱探索世界的人,为追求有趣,自有,新鲜的生活,她毅然前往充满神秘色彩的撒哈拉沙漠。沙漠地区,酷热难耐,缺水缺电,缺少电子设备,连通个电话都成为奢侈,当地的居民贫困落后,封建无知。沙漠的生活在常人看来想必是无聊枯燥的“牢狱之灾”,而三毛却用好奇的心去体验撒哈拉生活带给她的乐趣,并记录下丰富多彩的奇遇故事。在那物质极端匮乏的条件下,她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
她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了在撒哈拉地区的生活,她与荷西的沙漠婚礼,没有婚纱,没有婚宴,用香草代替鲜花别在头上,新鲜的奶油蛋糕就足以令三毛非常满足。他们白手起家,亲手布置房子,周末他们当起了素人渔夫,他们到河边捕鱼,第一次吆喝卖鱼,但最后阴差阳错地花了大价钱买了自己捕的鱼做的汤,辛苦劳动一天不但没赚钱,反而亏了钱。
由于落后的文明,当地女性即使是生病了也拒绝去医院,三毛就用有限的医学知识“悬壶济世”,当起了赤脚医生,她用阿司匹林医治邻居的头痛,用指甲油帮当地人补牙齿,吓得荷西寒毛竖起。三毛笔下的每个故事都有一抹不同的味道。
有趣的生活需要用心体验,它就源于日常琐事中的。三毛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并不是因为她在撒哈拉沙漠生活变得有趣,而是因为她用心去感受生活带给她的乐趣,即使日子是艰苦。
觉得生活无趣的时候,不要总想着到了尼格瑞尔海滩生活就会变得有趣,也不要总以为背上行囊到行走远方就能找到一个豁然开朗的突破口。很多在路上的人,不是因为在路上才变得有趣,而是在出发前就深谙生活的乐趣。
杨绛先生晚年根据回忆写了一本名叫《我们仨》的书,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里面记录的大抵是杨绛先生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是普通人心心念念的诗和远方。然而当我真正品读此书时,让我笑中带泪的是一些平常日子里温馨的鸡毛蒜皮之事,这些小事里包含着说不出的乐趣。
书中记录了许多她与丈夫和女儿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工作之余,他们会到附近各处“探险”,书中有写道: “我们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像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 他们散步时总喜欢挑不认识的地方走,一边玩,一边探险。
他们看到不同类型的房子,会猜想住着什么样的人家;看着闹市人流中的各等人,会猜测各人的身份。一家人一起去馆子吃饭,也总能够发现其他桌的客人上演着怎样的故事,所以,他们是连着看戏的。
即使是在造化弄人的特殊时刻,杨绛先生的笔下依然着充满着日常的生动有趣,每一个情节都是那么饱满,有光芒。从中我也明白了,这种来自日常的有趣才是真正而持久的有趣,深入骨髓。
如果此时的你觉得生活无聊,日子无趣,那就请你认真审视一下自己吧。重新认识自己用心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找到你认为值得的付出时间,让你感到快乐的东西。
然后试着带上一颗好奇的心去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带给你的小乐趣,你会发现生活的小事都很寻常,但又都很有趣且耐人寻味,抵得过诗和远方的乐趣,也拼的过昙花一现的美丽。
真正有趣的生活,从来就不需要诗和远方来堆砌,生活中的大波澜只是点睛之笔,是锦上添花。想要拥有真正有趣的生活,我们需要拥有一颗好奇的心与发现美的眼睛,细细地体会生活给你带来的乐趣,无论是日常生活的琐事,还是激荡的大事,试着站在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你就能豁然开朗。
第五篇:听话才算是真正孝顺父母杂文随笔
一位居士,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学佛,父母很不情愿,甚至很反对,常常为此有情绪。但是,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父母对孩子学习佛法的态度。
有一天,这位年轻居士开车带父母去医院看病,在路上,母亲拿起一颗糖,刚吃了一半,父亲就急了,嚷道:“你怎么回事,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吗?这么不懂得节制,那还看什么病呢?”
母亲立刻反唇相讥:“用你说,我不就吃块糖,犯得上你这么说我吗?”
车内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大家非常不愉快。按照以往的情况,再来两句,就会爆发更激烈的争吵。
这时孩子跟母亲说:“妈妈,我爸不让你吃糖,他不是说你,他只是不太会表达而已。他是想说,他很需要你,很爱你,希望你健康,很害怕失去你,所以就会着急,一着急说话就会不好听。你不要听他的那个不好听,要听他对你的爱。”
母亲沉默了。
孩子又跟父亲说:“爸,我妈已经病了,她更需要宽慰。你那样跟她说话,也没有错,只是妈妈生病期间,身体不好,心情也不好,所以就会不接受。她也不是故意要跟你吵架,故意跟你对着来,她就是习惯了。你多理解她。”
父亲也沉默了。
车里的气氛一下就缓和下来,然后父亲跟母亲说:“好吧,是我不好,不该那样跟你说话,是我太着急了,以后我会改一改我的习惯。”
母亲则跟父亲说:“我确实不该吃糖,本来就生病,让家里人着急,确实不好。以后我多注意。”
从这之后,这对父母对孩子学习佛法这事不仅不反对,还常常督促孩子要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