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对接论文
一、生态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对接
生态保护并不违背经济学上追求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只不过效益在这儿的涵义更丰富,也更有深刻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利用经济上的外溢效应来分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生态经济学重点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平衡关系。人口与资源的关系是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即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只有求得生态经济平衡,才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合理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开采与更新,容纳与排放的关系,只有对立双方平衡,才能保证资源的合理供应。资源环境与人口之间应该有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以保证自然生态的平衡,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与生态经济的良性互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维持生态经济平衡的关键因素是人,职业教育阶段的生态教育对资源的保护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其次,这种教育的本身就体现了生态与人之间的和平关系。
第一,筹建职业与生态教育基地。建设以现代生态文明和职业发展为核心,以倡导天人合一为理念,集生态观光、职业培训、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实训境区,同时申报“青年学生职业教育基地”等项目,将项目建设成为资源独具特色,区域优势明显的超大型生态旅游园和职业素质教育基地。采用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念进行综合规划,以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基地建设应按照职业与生态教育项目完美对接,整体规划发展区域最大,景观环境品位最优,项目参与性最强和教育与科技含量最高的原则进行整体设计建设,建成能够体现职业与生态旅游文化的标志性项目。项目主要功能应为两大方面:建设特色农业观光和农业参与性旅游项目;职业与生态教育基地,遵循“职业求技、科学求真”的现代“绿色教育”理念,创办职业与生态教育试验基地。
第二,建设没有围墙的学校,培养体验式生态教育新理念。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不是启发和开放人的纯真天性,而是变成了禁锢人创造力的枷锁,这样的职业教育不可能培养出有朝气和创造力的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要有全新的理念,“自然与回归”,也即零距离接触与体验。人类思想文化的发源起初与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密切相关,其后便是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思考,从而从事有创新的工作。职业教育应该追本溯源,还原其原貌,让受教育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职业教育要切实为生态经济建设服务
赵勇在首届中国生态经济青年专家论坛上说:“现在体验经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体验经济本质就是以生态环境的良好运作为依托。如果有了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就能够依托生态环境带动新产业的发展。我们应当充分运用政、产、学各个方面的力量来共同探讨、共同推动生态经济的大发展。青年人更应该在其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成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重要力量。”现代社会教育的弊端是“坐而论道”,学者们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却奢求出门合辙。文化源于自然,思想文化也不例外。教育者既要独思,也要体验,走进自然,寻求职业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契合点。传统的不问稼穑的轻农思想要摈弃掉,学者不但要进行理论思考,而且还要谋求学科的整合,以职业教育促经济发展,让发展起来的经济呵护自然。构建培训体系、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就成了生态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依托职业学校办好科教培训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进行政策、文化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学员的政策水平和文化技术水平,增强他们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达到培训距离近、周期短、效率高、技术推广快的效果,让职业教育在培训中得以延伸。
第二,依托已建成的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优势,举办夜校,传播职业教育信息和新技术,实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合一”。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生态经济建设服务。
第二篇: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工程071 贺艳坤 071302120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生态经济就是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按照生态学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两个循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生态经济及符合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生态学为可持续发展干提供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学认为,人和自然,即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三种状态。
一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状态;二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相互矛盾、恶性循环状态;
三是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长期对立、生态和经济平衡都被破坏的状态。实际上,第三种状态是第二种状态的发展导致质变的结果,这两种状态都应称为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只有第一种才是目前被全世界共认的人类应选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状态。所以,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互动状态的功能体现,生态经济学是指导人们形成这种“发展”状态的理论基础之一。
根据我国在八十年代已初步建立起的生态经济理论体系,生态经济学对指导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和其战略的实现可提供如下八个方面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人类对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这三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中都包括相应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要的理论,能从本质上说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应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道路的必要性。
(二)关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循时发展的连续性等特点的论述,能启发和促使每一代人在发展经济和治理生态环境时,都既要考虑当代人的眼前利益,又要着眼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建立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合理的生态经济利益关系,尽量为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要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论述,可指导人们研究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源与环境)体系。
(四)关于要科学合理地组织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的理论,可指导人们合理地调节经济增长速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加大对生态环境再生产的劳动投入等,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五)关于要同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论述,能指导人们以“三效益”指标为基础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而引导人们以最少的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六)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实现生态经济平衡的理论,能指导人们合理调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各项发展目标,使系统的各环节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和价值流有较平衡的输入输出能力,从而建立符合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人工生态平衡。
(七)关于建立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都高的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理论,能指导人们研究并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关于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理论,能指导一切资源配置者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科学地建立其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的目标,做到在耗用尽量少的社会总资源的情况下,使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尽量增多,尽量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要,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状态。
二、生态经济理论学与可持续发展
在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尖锐矛盾、整个人类社会陷入“生态困境”、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形势下,世界上一切不同制度、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在考虑社会发展的模式,即如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统一问题。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的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与会者一致承诺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国际社会迈向21世纪的战略。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竖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需要的模式。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体,其生存和繁衍,只能依赖于自然环境这个客体。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既可以满足当代人自身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可能给生态系统和地球带来威胁,给后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损害。因此,人类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要加强环境建设,处理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使自然界能够持续地满足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1996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就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了透辟的分析,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发展生态经济或无害于环境的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既为经济所制约又为经济所吁求的伦理就得重视对生态经济的思考和研究。
生态经济效益要求社会在考虑经济效益时应考虑生态效益;在考虑生态效益时应考虑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稳定的增长。生态效益体现了伦理学中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有机统一。生态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强调人类在追求生存与发展权利时应保持与自然或生态资源的和谐关系,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当今发展与消费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的机会平等。
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既符合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总趋势、大方向,又符合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与伦理相互支持、相互需要。生态与经济相互制约、生态与伦理相互印证、相互帮助的文明机理和文化意蕴。研究生态经济伦理学,能
在深层次上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强化公众的生态经济伦理意识,提升生态意识和转化为生态道德情感,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和深化人们的生态经济伦理观念,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与环境和谐的观念;有助于国家制订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理论、制度,确保经济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
生态经济伦理学是生态危机的必然产物。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道德准则,反映了人类道德的进步,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二十一世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强对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宣传和运用,让生态伦理学学科从理论向实践方面深入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甚至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当代人的幸福,更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肩负起保护人类家园的历史使命。
三、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一个与自然生态资源有直接关系,并建立在对他们加以利用的基础上的生产,它的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担负着为人们提供衣、食、住等基本生活资料和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提供重要原料的双重任务,它本身则是由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交织而成的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性对发展的负效应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做了限定,其本质是对时间主体行为的规范,即:公平性、协同性和高效性。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是:土地可垦率低,耕地面积小,这样的耕地特点,决定了中国农业只能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程度的路子,因此具有耕地复种指数高、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耕地利用集约度较高的特点。耕地肥力总的说来基本稳定,耕地生产力显著提高,这从农业产量逐年上升的趋势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理化性状也基本稳定,但局部地区耕地肥力有所下降,农田水利比较发达,1997年末有效灌溉面积5123.9万公顷,有效灌溉率达到50%以上;中国的灌溉面积在所占的比例最高,但由于用水源的短缺,农区地下水超采面积在逐年增加。近40年来,主要地区农牧业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林区生态系统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主要农区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系统生产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都增加了3倍以上。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能在逐年增强,一方面该系统的有机物质输出在逐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基本稳定,更重要的是该系统的抗逆性通过农田水利和农田林带的建设而逐年得以提高,显然这都是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能显著改善的根本标志。
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状况与功能水平应该处于良性循环的动态平衡之中,即不仅应当创造物质财富,而且还应当使生态环境不受损害并保持动态的生态平衡。依据上述目标要求,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功能属性和生态环境质量共同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估的内容,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特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估。总之,在明显提高的人工干预水平下,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功能属性和环境质量水平有相应的较为显著的改善,这标志着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得到了持续发展;在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性显著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非持续性因素,这表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演变面临着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中,缺乏相应配套的支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系统政策,因而对农业生态经济自通中非持续性因素缺少有力的抑制,对于可持续性因素缺少配套的支持。对此,我们应到对过去已有的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政策,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角度进行考虑,尽快制定配套的支持政策,以保障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支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应当成为国家在总体上调节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并附一个向间接调控手段以有效地实施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干预作用。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既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又要注意防止片面强调保持生态平衡而忽视增加投入和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力。
支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政策应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是在物质投入、金融、财税、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农业持续发展实行政策倾向,以利于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其中人口过多和资源相对紧缺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粮食生产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薄弱环节,农业尖端技术的重大进展有可能大幅度改变农业生产面貌,提高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特别是使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大幅度提高,这对于中国具有比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更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在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上要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要依靠常规技术,又要依靠尖端技术;二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特别是增加对生物工程等基础研究的投入,以及重点支持对增产粮食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三是在农业投入上要改变重视物质投入而忽视知识型投入,忽视科技投入的倾向;四是建立农业科技、教育和推广相结合的制度,改变轻教育、培训和技术推广的做法。
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产力。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还必须注重维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就需要有政策和法规的保障。保持农业生态平衡的环境政策,主要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资源的破坏。对于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短期行为,必须在行政上、经济上以至法律上给予制止。二是防治工业和乡镇企业污染转移到农业生态系统,必须制定和完善明确的生态保护政策,并配合严格的法律措施。政策的制定既要引导乡镇企业合理布局,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对于乡镇企业造成的污染采取经济制裁措施。三是要重视生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现代有机技术、无公害技术等。但是也要见识新的生物技术有无不利后果。四是要进行大规模的治水治土、治沙、种树、种草以及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等。五是要重视城乡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各种环境污染,给农业带来的严重威胁。
通过实施上述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生产力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综合配套政策体系,就一定能够极大地推进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职业教育如何与经济转型“对表”
产教分离、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以及技能人才培养的“断头路”问题,不断踩中中国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痛处”——
职业教育如何与经济转型“对表”
《 中国教育报 》 2014 年 6 月 19 日 5 版
从‚神十上天‛、‚蛟龙下海‛可以看到,中国顶尖技能人才的‚作品‛能够与世界强国媲美,但手表、汽车、机床等量产的产品质量却难以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相提并论。
有学者提出,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技能人才金字塔的塔基不稳。这并非危言耸听。在目前我国2.25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仅
1.19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3117万人,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就高达400余万人。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比例仅为3.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0%—40%之间……
处在经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一个巨大的问号正等待回答——中国职业教育能否挑起培养中国经济转型所需大批高技能人才的重担?
在6月3日全国政协举办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协商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2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检视和探讨建设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边是企业大喊“技工荒”,一边是职业学校社会认可度普遍不高,培养的毕业生能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总量不足——
别把职业教育又办成“研究型”教育
‚民营和中小企业当前招工难,特别是技术操作工。有的后继无人,技术断档,电焊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等一些关键技术岗位,尽管有的月工资近万元,但企业依然招不到他们需要的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孙太利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转型过程中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现在的职业院校专业及课程设臵不适应企业需求,职业学校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学生就业远离实体经济岗位,我们不能按照办研究型大学的思路,把职业教育又办成了研究型教育。‛孙太利举例说,最近两年,天津一家环保企业从天津一所职业学校招了20名毕业生,可一年后只留下2人,其中的大部分最终‚跳槽‛到虚拟经济部门工作。
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体量巨大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长期处于产业链条末端。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但是面临‚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尴尬局面。
根据人社部2012年对全国100多个城市劳动力供求情况的分析数据显示,各技能等级岗位空缺数量和求职人员的比率都大于1,表明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分别达到2.72、2.31和2.13。这种技能人才的供需现状,为职业教育发展划出了‚新跑道‛。
当前的职业教育能否担此重任?‚发展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解决职业教育的三个吸引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杨学义认为,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行业部门决策缺失、证书认证体系脱节导
致社会吸引力、市场需求的吸引力、人才成长的吸引力严重不足。
杨学义委员以国家百所示范校之一的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说,2013年录取的6316名高职生中,三本线以上的学生仅360人,只占总数的5.7%。
‚未来中国的职业教育能否比照英国‘普教与职教文凭等值’的理念和做法,明确职业教育体系和普通教育体系相同的地位,实现普教、职教‘零差别’?‛杨学义反问道,‚现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与学历文凭完全并行的两种证书体制,两者之间无法衔接、转化,而且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含金量低、考核认证内容滞后,所反映的能力不能很好地与企业岗位所需能力匹配。今后,能否构建一种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兼顾职业需求和人才发展需求,整合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要求?‛
与之相似的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通道单一,也被认为是导致职业院校吸引力不足的因素之一。‚没有高等教育文凭意味着技工学院毕业生无法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是报考研究生。‛专题协商会上,多位委员说,‚这等于关闭了技能人才上升的一个重要通道,孩子当然不愿去。‛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晓,作为全国政协此次专题协商会唯一一位来自基层的全国政协委员,对于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重学科、轻技能的‚研究型‛倾向,有着切肤之痛。
‚中职毕业生读本科的目的,是希望专业技能得到继续强化和提升,进一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提高就业质量。然而,参与招生的本科院校专业设臵与其不一致、课程体系与其不对口、人才培养基于学科体系,专业教学内容重知识传授,轻实务技能培养,缺乏培养高素质应用性和实用性高端技能人才的体制、机制与环境,造成中职毕业生在本科院校学习四年后就业竞争力很难得到显著提升,极大损伤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利益。‛刘晓委员建议,在当前困局下,国家一方面应开通学分互认,探索构建以技能和专业素养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与区域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应允许优秀公办高职院校特别是特色专业(‚断头专业‛)较多的学校升格举办高职本科,实现中、高职的无缝对接,确保技能与专业素养培养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与产业高符合度的技能人才,本应与产业紧密结合,但现实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动力机制调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发展——
产教分离堵住职业教育发展的“命门”
职业教育问题关系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长远竞争力提升,关系亿万劳动力就业,既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这是在此次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来自不同界别、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几乎所有与会委员们的普遍共识。
这几年,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动力和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根据有关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活跃程度连续多年超过制造业,一直处于扩张区间。与此同时,国内产业迁移日趋活跃,这意味着多样化人才需求前景将更加广阔,而且产业区域重组也必将激活职业教育市场需求和人才流动。
国内产业经济发展的这种新趋势,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在国内,不论政府、学术界,还是职业学校、民间都普遍认为,现有的职业教育还远不能满足我国产业升级和建设工业强国的需求。那么,当下的中国职业教育与中国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究竟在什么地方‚走岔了道‛?
据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
兰介绍,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显示,去年反映有缺工情况的企业占40%,并且缺工岗位主要集中在‚生产工程岗位‛;同时,近60%企业表示仍然存在招工难问题。从企业的招工计划看,有近半数企业表示计划招收‚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毕业生‛,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历。‚企业缺工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说明目前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存在结构性失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的人力资源与企业用工要求仍存在差距。‛
‚产教分离卡住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脖子。‛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王永庆认为,职业教育本应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但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是政府办学尤其是教育部门办学,行业企业并没有很好地参与,导致培养的人才难免脱离社会实际需要。
不单是王永庆有这样的感受。今年5月中旬,全国政协特邀常委视察团调研全国部分地区时发现,由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利益关系尚未建立,导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前面临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主要还是靠熟人、靠关系来维持。
校企合作中为何会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问题的症结何在?李兰委员认为,从学校来看,部分学校专业设臵、课程设计、教学设备较为落后,师资、技术力量不强,学生素质与企业要求差距较大,难以吸引企业与其合作。从企业来看,一方面我国企业对员工培训投入有限,另一方面,不少企业认为校企合作耗时费力、投入产出比低,企业聘用学徒工所付薪酬与正式工相近,且花费人力、财力培养后很难长期留住人才。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3年至2013年针对每年4000余位企业家的跟踪调查显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在2%左右。
‚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是企业的态度,政府应当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一种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杨兴平认为,当前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仍处于浅层次,缺乏一种有效机制将职业教育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特别是许多公办职业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市场属性,过分依赖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
‚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命脉之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国家应通过税收减免、政府配套等政策,鼓励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率先参与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来,国家同时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办学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投入、实训基地、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叠加和溢出效应,让企业进校园、教师进车间、教学进现场,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校企联合培养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在一次招生咨询会上,一位农村学生家长质问一所中职学校校长:“如果你的孩子在读完中职后还想继续深造时发现,很难挤进高职院校,即便挤进去了,也是专业不对口、专业内容重复学习,你还会对读职校有兴趣吗?”——
职业教育“断头路”何时变通途
‚大部分升入高职的学生非专业对口升学、中高职专业课程设臵和教学内容重复、部分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文化基础课跟不上教学要求,这都是我们调研中发现的中高职贯通衔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委员高美琴说,以调研的某市为例,进入高职的学生中,所读专业大类与原来中职
所学专业大类相同或相近的仅为37%,部分学生所读专业与原专业完全无关。而且中高职院校开设科目特别是财经类、管理类等专业名称相同的科目重复率高达80%以上,知识点和技能点重复率达到30%至60%,‚构建一种什么样的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来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这种‘断头路’问题,是当务之急‛。
事实上,高美琴所说的中高职贯通衔接上的‚断头路‛问题,已经从学生及家长报考职校的选择上得到了印证。
不久前,广东一所中职学校校长告诉记者,现在,读职校的学生90%来自农村,他们大多数都是抱着‚三本考不上才去读职校‛的心态来的。甚至在一次招生咨询会上,一位农村学生家长曾质问我:‘如果你的孩子在读完中职后还想继续深造时发现,很难挤进高职院校,即便挤进去了,也是专业不对口、专业内容重复学习,你还会对读职校有兴趣吗?’‛
中职高职院校何时告别被普通高中、本科院校‚筛过一遍‛的生源窘境?职业院校毕业生何时才能走上职业发展的通途?这是横在几乎所有职业院校办学者们心头的巨大问号,也是今年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大多数与会委员不断追问的问题。
‚在国外,学生上完职校后,可以选择去工作或挣钱,几年后还能继续深造;但在中国大陆,这点目前还做不到。‛高美琴委员建议,今后国家应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向上延伸,探索建构职前与职后、中职与高职专(本)科、高职专科与技术本科、技术本科与专业硕士等紧密联系的通道,依据不同专业技能养成的规律,重新修订中高职教育专业目录,明确中高职衔接专业,确定中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同时,改革招生制度,使高职院校除了招收应届毕业生外,还可招收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职毕业生,通过往复培训、工学交替,实现高技能人才的非连续性培养。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科技厅厅长洪三国认为,治理职业教育‚断头路‛还需要正视当前劳动人事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管理职能上的交叉问题,考虑整合教育和培训等各类证书和资格标准,建立一种从新入职毕业生到专家的职业‚进阶‛结构的国家资格框架,实现学历资格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等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的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交桥‛体系。
搭建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体系中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也是此次专题协商会委员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据黄元河委员介绍,‚双师型‛教师短缺是全国职业教育的共性问题。比如,新疆喀什地区‚双师型‛教师只占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广西全区的‚双师型‛教师只也占其专任教师总数的27%。
‚国家应尽快建立和规范职业教育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资格和评价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类别的‘双师型’教师应提出不同要求,比如学历要求、所在专业的实践工作经历、实践能力水平、应用技能水平或培训要求,以保证职业教育的教师水平和职业教育的质量。这样,既有了考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人才成长通道的贯通,又有了优秀师资作保障,解决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断头路’问题,或许为期不远。‛
一边是国民经济走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急需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一边是已实施了18年的职业教育法根本无力担负为职业教育提供基本法治保障的重任——
职业教育不能“缺席”国家的制度安排
如果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主动找到企业或行业,企业或行业不搭理,学校
能怎么办?如果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受到用人单位不公正待遇,学校、学生怎么办?人才培养急需‚双师型‛教师,但学校面对能工巧匠出不去、进不来问题怎么办……
这些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下,职业教育虽然有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由于部分学校师资、教学质量跟不上市场需求、达不到学生和家长‚技能改变命运‛的期盼,出现了较高的辍学率。黄元河委员举例说,在新疆喀什地区和广西崇左地区,职校学生流失率高达40%。
类似的情况,几乎所有职业院校办学者们都曾遭遇过,作为弱势一方的职业院校始终处于‚双面炙烤‛的境地。
‚我们很缺技能人才,正在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长朱新庆介绍,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但高技能人才却越来越少,长此以往,不要说产品升级换代,就是维持现状都很困难。
一边是国家经济发展对大批高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一边是职业教育发展路上绕不开的各种路障。职业教育发展的出路在哪?
实际上,在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和规范政府权力边界问题上,不仅法学界一直流行着‚私权利的法无禁止即可为‛、‚公权力的法无授权不可为‛两句经典的法律谚语,而且每逢推进一项系统性社会工作遭遇‚肠梗塞‛时,人们便对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国家制度安排寄予厚望。
对于社会各界反映出的若干职业教育发展难题,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提议从国家立法的角度,重新修订完善《职业教育法》。‚已经实施了近18年的职业教育法,虽然曾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发挥过教育专门法、职业教育基本法的指引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国家发展新形势下,它是一部典型的‘软法’,根本无力担负为职业教育提供基本法治保障的重任,对于职教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划分不清、执法主体不明,同时对于经费保障、校企合作等事关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制度安排,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孙惠玲说。
孙惠玲委员建议,重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既要明确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又要冲破所有制、办学体制和学制的传统束缚,承认某些职业教育形态具有经营属性,从而完整而具体地定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要直面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确立国家对不同所有制、不同办学主体、不同学制的职业教育实行分类管理、管办评分离、差别化支持的原则,明确‚政府主导‛的法律含义,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改革职业技能、职业资格鉴定和认证制度,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和措施,使教育培训市场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有效对接,同时明确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完善执法检查和督导工作的制度和机制。
对于现行职业教育相关机制和制度在某些方面的运转‚失灵‛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颇为关注。他说,从1996年的《职业教育法》到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都曾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但截至2013年底,全国只有辽宁、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3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制定实施了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这导致职业教育投入不稳定。
钟秉林以中职学校为例说,1997年中职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的比例为12.67%,中职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占比为11.61%,而到了2012年,两者分别下降到6.90%和7.02%。
类似这样的问题,怎么办?从国家层面建立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专门机构,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发展,设计好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与会的政府官员、委员们的共识。
但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如何从纸面走到现实,将考验各方的改革智慧。
第四篇:县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
县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
——东、西部地区的比较分
析
2007-6-19
[摘要]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上。造成县域经济滞后的原因之一,就是西部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的贡献落后于东部。为此,本文在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贡献的关系,以及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职业教育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东部经验、完善西部职业教育,以进一步促进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职业教育,贡献
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上。而我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归根结底是由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储备及开发水平落后造成的,这也必然导致西部教育对县域经济贡献远远落后于东部教育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为此,本文以人口、面积相近的东部地区山东省和西部地区四川省为例,对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业教育贡献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和西部职业教育完善有所裨益。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贡献关系分析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区域为载体,以县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网络、以农村为腹地、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的经济系统。
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与完善的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教育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普遍提高,可以培养造就出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推动经济向前发展,进而为县域经济做出更大贡献。因为随着高素质劳动力向区域经济的各产业的输入,将会加速各产业内部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转变,从而可以提高各产业内部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增强了县域的经济实力,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县域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从而改善职业教育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普及率。在这种局面下,职业教育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占据着越来越重要地位和作用,最终二者形成良性循环与良性互动。
就县域经济来说,通过职业教育,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具体来说,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主要是:(1)可以为县域内的农民提供致富技术。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农业,通过职业教育来培养大量具有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民,这也是解决农民问题,进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2)可以为县域工业发展培养和输送大批技术工人。工业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技术教育可以为工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并形成人力资本。据欧洲发达国家统计,工人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劳动生产率就提高10-20%。而我国统计资料显示,就三分之一明亏或潜亏企业中,80%的原因在于内部管理和工人操作技术不过关。因此,职业教育对县域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服务性人才。第三产业发展可以为第一、二产业提供足够的服务支持,这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服务性人才。职业教育在培养服务性人才方面尤其具有优势,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培养行业技术人才,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二、东、西部县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比较
1.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设计的内容较为广泛,我们主要从县域经济财政收入、全国百强县的分布、产业层次、县域中小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
(1)县域经济财政收入。从我国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来看,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比较明显。发达的县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例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的发达县域的数量远远高于西部省市县域经济。2004年,全国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超过2亿元的县共有336个,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有211个,75个和50个,而山东省47个,位居全国第一。
(2)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第四届全国百强县评价中,山东省有91个县(市)参加,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等级分布中:A级33个,B级33个,C级17个,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占21席。其中1个进入前十名。四川省有138个县(市)参加,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等级分布中:A级5个,B级14个,C级11个,而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只有1个。2006年最新统计,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86个,东北地区5个,中部地区有6个,西部地区只有4个。山东省26个,而四川省只有1个。
(3)产业层次。在东部,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中,工业起着主导作用。山东省以大企业、大项目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其经济实力整体提高的关键要素。在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十分明显。半岛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也十分突出,生产总量占全省的64.0%,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8%,拉动经济增长10.9个百分点。而西部很多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农业仍然是主导产业,而且农业的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分散、效益低。同时,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工业规模也明显偏小,工业效益不高。因此,西部县域经济整体上表现出“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基本特征。
(4)县域中小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发展。根据农业部自2003年起公布的三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中,山东省有36家,四川24家。但总的说来,东部地区一些县域经济发展较快,民营经济发展已经处于较为成熟阶段,已经培植出众多享誉国内外市场的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而西部经济发展较慢,大多数县域的民营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国内国际一流的现代企业,缺乏国际知名的品牌。
从整体来说,我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虽有所进步,但相对东部而言,发展远远滞后。
2.东、西部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由于经济基础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经济最直接的联结点,在东西部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
(1)在处理职业教育体系与一般教育体系关系方面。在东部,普通教育中很注重开设职业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增加普通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培养各层次技能人才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职教网络。同时注重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相结合,职业技术学校比较重视学生学习普通文化课和专业理论,企业比较重视职工职业岗位培训。而在西部,由于认识问题,过分重视普通教育,而对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鄙视。
(2)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方面。东部职业教育办学呈现出多元化办学。公办、民办、股份制等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尤其是东部工业较为发达,为了满足技术人才的需要,行业部门或企业举办职业教育较为普遍。山东省拟在“十一五”期间组建8大职教集团,首家职教集团“山东省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已于2007年2月挂牌。而西部职业教育则过分依赖政府,形成了“职教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局面,企业或行业从此很少承担职业教育成本,这也无疑增加了各级财政的压力。
(3)职业教育投入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2006年用于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超过2亿元。“十一五”期间将超过10亿元,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求每个县乡要办好一所成人中专学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中心),村要办好农民文化技术夜校。培训能力逐年提高,从目前的每年350万人上升到400万人。而四川省职业教育示范市的德阳市,从2005年起,政府每年用于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达到300万元,以此计算,四川省21个市州2006年用于职业教育经费6300万元,还不到山东省的三分之一。西部县域由于经济欠发达、政府财力微薄、财政投资于职业教育的比重非常低,因此造成教育的职业教育规模较小和人口职业技术素质相对较低。低素质的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又进一步制约了经济发展。
(4)在人口素质方面。从西部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看,根据全国多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西部地区的大学和中专毕业人数占全国比重最小。世纪之交,西部地区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的不到1%,还不到东部的1/1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的36%,比东部低12.7个百分点。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比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低,从业人员中的文盲率和小学文化程度比率则远远高于东部地区。早在2003年,青岛市职教和普教比为5.5:4.5,每万人口中中职在校生为158人。对比之下,四川省的职教普教比为3.7:6.3,每万人口中中职在校生为59人,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够,与先进省市的差距是明显的。
三、借鉴东部经验,完善西部职业教育的措施
为了更好的促进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完善西部职业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创新办学体制,加快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公办民办蓬勃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依法督促和积极鼓励行业、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行业职业教育的协调指导,并继续办好现有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各级政府要研究制订鼓励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监管措施,鼓励各类企业与职业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第二,积极鼓励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市场机制,在允许获得合理回报的政策引导下,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办学。非营利性的民办职业学校,可以享受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各地可以采取出租闲置的国有、集体资产等措施对民办职业学校予以扶持。民办职业学校师生应享有与公办职业学校师生同等的权利。第三,探索和创新职教办学形式。可以利用招商引资的思路,引进国内外优质职教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发展职教,开展职业学校与企业或个人共同投资、合作办学。可以引进科学工业园区建设理念,统筹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形成职业
教育多个学校、多种层次、多种形式集聚发展的模式。可以在自愿互利的基地上,由学校、企业及个人参加,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组建紧密型、松散型的职教集团。
2.创新管理体制,推进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自主办学、市场引导新体制的深入实施
县(市)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大体相当,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处理好多元办学、多级办学、多形式和政府统筹管理、整合调节的关系。重视建立和强化学校法人制度,实行政事分开,强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面向社会和市场依法办学的自主权。积极推行政策决策咨询论证制度和问责制度,强化社会的参与力度,建立开放、科学、规范、分层的决策程序和决策反馈机制。通过先行试点,逐步形成政府宏观职能完善和依法分级管理、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和依法自主办学、各类组织机构参与和支持教育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和运行新机制。加强城乡职业学校、高职与中职、各类中职学校之间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骨干学校对薄弱学校的带动及辐射作用。
3.改革办学模式,建立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面向企业办职教,办好职教为企业。鼓励行业、企业与职业学校开展招生合作、招工合作、办学合作、研发合作、投资合作等多形式的合作。在机制方面,政府层面应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的作用,建立行业职业教育咨询或指导委员会,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学校层面要建立由企业、行业等社会各界参加的理事会或咨询委员会;行业、企业层面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和效益观,把第一车间放到职业学校,把职业学校作为企业发展的有机体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基地,并在技术力量、实习实训、经费支持、就业安排等方面为职业学校提供支持和帮助。
推进产教结合,要以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按照通用、实用的原则,分期分批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一批条件较好、专业种类齐全、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机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要以政府为主导,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筹集建设经费,实行行政府、企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共建共管。
4.拓宽服务面向,构建新型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农村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和非转移人员两大主体,开展形式多样、实用有效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一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依托广大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的能力。职业学校要强化服务“三农”的意识,进一步扩大面向农村招生的规模,组织职业学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引导性培训,以骨干职业学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为依托继续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二是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致富计划。根据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和当地经济特点,加强农村职业学校与企业、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单位的合作,发挥专业优势,实行学校、公司、农户相结合,开展新型农民和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的培养培训工作试点及推广工作,培养地方经济建设者和当地从事农村生产、家庭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加快农村经济、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第五篇:职业教育调查与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改革。因此,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更是高职院校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但是当前一些素质教育的理论知识并不清晰。本文着重分析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的意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明确素质的含义,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1]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2]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养成和提高,重视学生人格精神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目前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最让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是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负责任,这就让就业市场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反差: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董事长黄鸣说说:“大学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一些本应该在学校里完成的教育内容,却要等到企业再'补课',这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是巨大的浪费。”
这种理念所强调的,就是在对学生的培育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争取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辩证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而以往所说素质教育,多是侧重于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即所谓的“又红又专”,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素质的其它方面,如学生的人格精神,个性发展,生活品味,道德修养及审美情趣的培育。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品德高尚,身体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人才。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能更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能更好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各个领域拨尖人才。
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从职业教育的方面看,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的提高。然而,就职业教育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普通院校教育有所不同。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应用型”上,即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不同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由此,这也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也必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和要求,即把人才“能力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作为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
“能力素质”包括哪些基本方面呢?一般来讲,应包括: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实际工作组织能力、信息收集传递能力、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等。这不仅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也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要特别注重对专业技术的把握、实际操作能力、工作经验的积
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具有针对性,以充分显示其特色。
四、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第一次被赋予确定内涵和特殊现实意义,并具有法律的性质和效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赋予了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在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提升到了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用人的角度讲,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文化层次高,有发展前途,但不稳定,吃苦精神普遍较差,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中专生、职高生多数有吃苦精神,心甘情愿从基层干起,稳定性强,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初中毕业的员工文化层次低,悟性差,提高慢。因而,不少企业集团为了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高职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从我国的国情看,我国现在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生产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大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初、中级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对劳动者,也就是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必须注重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劳动者是知识、技术的载体,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其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决定因素。比如美国、德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对职业技术教育相当重视,劳动者的素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我国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突出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总之,重视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既是历史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选择,又关系着职业院校的声誉和前途,更是职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如何搞好职教中的素质教育,需要职教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深入的研究和不停的探索,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