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画杨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12:3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文《画杨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文《画杨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第一篇:课文《画杨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2、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3、学习发现与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养成读书时画出重点词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回想课文中作者提到了哪些人物?(教师板书:“我”、同学们、父亲、老师)这篇课文的题目《画杨桃》那么他们对画杨桃这件事各自都有怎样的看法。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内容进行学习。并采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请大家自学。

二、自学汇报

1、当学生汇报到“我”画杨桃的内容时,说一说“我”是怎样画的?(抓住“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的内容进行分析。)老师问:小作者为什么这样画?生答:因为父亲对他要求很严,叮嘱他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板书:叮嘱)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的话的?教师提示:你能举例子说说怎么叫“想当然”?

过渡:

小作者正是牢记父亲的话,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那么怎样读父亲的话。指导读父亲的话。你还喜欢哪个人物的内容请汇报。

2、当学生汇报到老师的内容时。指导重点分析老师的话:

出示老师的话提问:老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哪句话?学生汇报。

学生讲到“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是不是这样,老师拿出一个杨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说一说你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杨桃大家看到的却不一样呢?刚才同学们理解的非常好。你还理解了哪句话。

学生讲到“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请你用“不要……要……”练习说话,说的时候最好要有一个前提。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老师的话很朴实但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应该怎样读老师的话?“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请大家用这样的语气试着读读老师的话。读后找生讲评读的情况。大家读的很好那么你能用最短的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吗。给时间背诵。

3、当学生没有汇报同学们的看法时,老师引导:

刚才同学们汇报了我和老师对画杨桃这件事的看法,没有人选同学们的看法,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内容呢?学生说明理由(教师板书:嘲笑)那么小作者看到同学们的这一反应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心里又会想些什么?练习说一说。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当时小作者心里是很难受。读到这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小作者听了你的话一定会高兴的。老师看到同学们的这一反应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他的话不仅教育了小作者,也教育了同学们,这种教育用课文中一个词概括是什么“教诲”(板书:教诲)所以正像小作者最后写到的“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一起读最后一段,请大家快速把这一段背下来。

过渡:

画杨桃这件事让作者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请你把这样的事讲给同学听一听。通过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你都有哪些体会、感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写在大家准备好的小书签上。写后让学生读一读把书签送给老师或自己的好朋友,让他们与你共同分享。

小结:

老师学完这篇课文也有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老师读自己写的话。

当别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妄下结论,要认真分析,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实事求是。

三、实践练习

1、当作者看到同学们的反应后,他有怎样的表现,心里会想些什么?

2、你喜欢文中的老师吗,为什么?

3、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画杨桃》的读后体会。

第二篇:《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杨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父亲和老师说的话。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教学方法

采用讲读法和谈话法,进行层层比较,步步深入,通过对比理解文章内含。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内容。

2父亲怎样教育我。

二、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A抓住人物对话、神态描写,理解课文内家。比较:1同学们前后不同的态度。(嘲笑——知错)

2老师神情的变化。(严肃——和颜悦色)

3老师的做法。(自己“坐”“审视”——请同学“轮流”“坐”)

分角色朗读课文。B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1理解话中的意思。

①讲看到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

②讲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不要忙着嘲笑别人。

③讲应该实事求是。

2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出老师与父亲说的相似的话,理解话中蕴含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2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

1总结全文。

2有感情地朗读父亲和老师说的话。

四、拓展学习。

五、作业。

背诵父亲和老师说的话。

画杨桃

父亲: 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认认真真地看

“我”

老老实实地画

老师: 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第三篇: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标准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句、段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

2.引导自主学习,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老师说的话,弄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重点:

1.引导提问,培养质疑能力。

2.理解老师的话,弄懂句与句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作者发生在小学四年级一次图画课上画杨桃的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2.昨天,有同学向老师提出,为什么用《画杨桃》来做课题?那如果让你把课题换一个,你打算怎么说?

(一件难忘的事;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发生在课上的一件事;)

同学们能换成这样的课题,说明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错。

二.引导质疑:

导: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大胆提问题,现在老师来了解一下,读课文之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想法?

1.引导质疑。

2.同桌相互交流讨论。

3.指名交流。

4.结合学生回答,梳理板书一些问题:

(1)

父亲、老师的话相似在哪?作者为什么说一生受用?

(2)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了?老师为什么不直接说明?

(3)这件事为什么这么难忘?

5.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认真读书思考,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想法、问题,说明你们已经在主动的学习了。你们提的问题不错。涉及了文中的重点句段,你们能从重点句段中发现并提出自己不明白、不懂的问题,很好,老师先不解答这些问题,希望在互相交流讨论过程中,自己弄懂。这样记得更牢,印象更深,对吗?

三.

抓重点,理解课文:

1.第二自然段:

(1)图画课上,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画成这样?文中哪一自然段写到?(第二自然段)

(2)默读第二自然段:

(用------划出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的句子。用~~~~划出为什么会画成这样的句子。)

(3)把划和~~~~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因果关系)

(4)试着用因为所以连句,加深理解。

2.第三至十七自然段:

(1)看了我画的杨桃,同学们的态度怎样?(哈哈大笑、嘲笑)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笑声和他们的对话后,态度怎样?老师做了几件事?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交流讨论。

(3)师生交流归纳:a审视杨桃

b提出像不像好笑么的问题

c请同学们轮流坐我的座位,并问他们像什么

d对同学们说了一段话

(4)相机引导学生自己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老师的神情变了?老师为什么不直接回答?

3.第十八自然段:

(1)自由读,认真读懂每句话。

(2)指导分层。

(3)指导朗读:a指名读b评一评他读的怎样c引导抓住不要要相信是什么样的就画成(4)齐读这一段话

(5)读了老师这段话,你懂得了什么?

(6)解答老师、父亲的话相似在哪?(找出父亲的话,师生分读父亲、老师的话,加深理解)

四.

师过渡总结:

他们的话告诉了作者深刻的道理:画画,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别人画的与自己不同,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来画。同学们想想,他们的话是不是仅仅讲了画画的道理?

他们的话还讲了做人的道理。当别人的看法、做法和自己的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认为别人的错了,很可能别人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去想的。我们做事不能想当然,应该实事求是。

作者把这些话牢记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一生都得到帮助,得到好处,所以,他说他们的教悔使我一生受用。这件事也因此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

指导背诵:

(1)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背诵?

(2)自由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画杨桃

从重点句段提问:

实事求是

父亲

叮嘱

不要想当然

印象深刻?

终生受用

老师

和颜悦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似在哪?

一生受用?

神情变了?

直接说明?

第四篇:画杨桃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二、讲读课文

1、从课文第3部分入手,达到牵动全文之目的:

⑴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⑵ 使作者“一生受用”的教诲一定是使作者终生不忘的。是谁的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

⑶ 请同学们找出父亲与老师的话轻声读一读。自己体会一下相同点是什么。

2、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⑴ 指名读父亲的话。

⑵ 齐读并思考:

父亲的话有几层意思?每一层各说的是什么意思?

⑶ 小结。

3、学习课文第2部分:

⑴ 分析“老师”说的话的第一层意思。

⑵ 指名读课文中倒数第2自然段“老师”说的一段话。

⑶ “老师”说的这段话共有几句?

⑷ 引导分析“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前三句话的意思:

① 第一句说大家对杨桃“都非常熟悉”,能说明什么呢?

② 第二句话中的“但是”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③ 第三句话中的“真像”是什么意思?(特别像。)“有时候”指什么时候?

④ 这三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小结。

⑸ 齐读“老师”说的前三句话,加深理解。

4、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

⑴ 作者在一次图画课上,就把杨桃真的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个意思?(指名读)

⑵ 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几个?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呢?这能说明什么?也就是前面学的“老师”说的哪句话?

⑶ 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

⑷ 小结。

5、导读分析第3至5自然段:

⑴ “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

⑵ 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① 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② 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的语气。

③ “有几个同学”看了作者的画“哈哈大笑”,说明什么?

6、讲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

⑴ “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又看了作者的画,与“这几个同学”的态度一样吗?用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老师是怎么样做的。

⑵ “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作者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

⑶ 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为什么要变呢?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他是怎样考虑呢?

⑷ 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

7、指导学生学习第13至17自然段:

⑴ 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

⑵ 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

⑶ 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恰相反。

⑷ 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的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对话和经过这种抓住重点,叙述的好处。

8、继续剖析“老师”说的话:

⑴ “老师”从学生回答的语气中,已经知道同学们的态度转变了,他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要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所以老师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说下面一番话的?“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

⑵ 默读“老师”的话。找一找第几句是说应该怎样看别人的画这个意思。并指名读这一句。这句话实际是对哪些同学的批评?

⑶ “老师”说的话中,哪一句话是对作者绘画态度的肯定?找出来读一读。

⑷ 小结:

我们把“老师”说的后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分析,不难看出这是“老师”借画杨桃这件事告诉学生: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要学会这种看问题的方法。

⑸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体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用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位老师的话同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直奔中心,层层深入,用一个支点,支撑起整个课堂教学。我知道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指导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机智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地加以引导,课堂上教师能够机智的处理问题,会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机智是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由于自己的教学不够机敏,引的太多,放的不够开,致使课堂上的许多亮点没有爆发出来。通过上《画杨桃》一课,我认为自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提高:

1、深入钻研、挖掘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

2、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

3、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处,提高评价的能力。

【评析】

《画杨桃》课文语言浅显,但是文章的内在联系紧密,故事也有吸引学生的较不曲折的情节,同时,文章还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让学生在课堂投入到文本呈现的语言材料中去,并且又出乎其中,这是这一堂课的难点。

陈老师在这一节课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处理得较好,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把握入点

陈老师以“父亲的话让我一生受用”入文,展开教学,“受用是什么意思?父亲的话是哪一句?”这两个问题的讨论,自然地将学生引到了文本中,继而对课文产生兴趣。

二、适时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以父亲的话为经,以画杨桃中的插曲为纬,引导学生深入地解剖课文,在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掏出老师的话,并与父亲的话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观察仔细,做事踏实,相信自己!

三、顺势拓展

教育即生活,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便是其二。陈老师在学生感悟课文的内在意蕴的基础上,顺势将学生面前的文本材料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画杨桃是这样,那么做其它事呢?”将引向学生的生活。

四、讨论

1、课堂中教师的引导,层层剥笋,条理清晰,但是过多细小的问题引导,导致课堂上学生主动质疑能力的削弱和探究主动性的弱化。

2、学生的角色转移没有做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在被动地认识他人(文中的主人公和其他学生)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创设像观察事物那种情景,让学生体验文中主人公或其他学生的感受和反应,或许课堂还会精彩的多,这样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就行。

第五篇:《画杨桃》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语气表现角色的身份和态度的变化。理解严肃和颜悦色等词语。

2、学习抓住重要段、重点词句读文章的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在课文不懂之处提出问题。

3、学习从课文描写的事件中跳出来,体会课文所蕴含的哲理,并从中得到启发,体会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

二、理解严肃和颜悦色

1、课文中有两个表示神态的词语,看谁最先找出来。

2、请一名学生表演这两种神态。

3、还有一个词语也有颜色两个字(课件出示五颜六色一词),这两个颜色表示的意思一样吗?那么和颜悦色就是说神态怎么样?

三、研究文中泡泡里提出的问题

1、课文泡泡里抓住严肃这个词语提了个问题,一起读一读这个问题。

2、研究这个问题,必须要做什么?(读书)而且要联系上下文认真地读书,因为有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全篇内容。下面请自由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3、学生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4、分角色读师生对话部分:

⑴ 请三个学生分别读叙述的话、老师和学生说的话。提两个要求:一是分清角色,不要读错了话;二是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和态度的变化。其他同学在听他们读的过程中可以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提出在读方面的建议。

在这一轮朗读中,主要引导学生用严肃的语气读老师说的话,用讥笑、嘲讽的语气读同学们说的话,重点指导读好不像!像五角星!和不像。像五五角星。

⑵ 全班一起把这部分再读一读,两名学生分别读叙述的和老师说的话,其余的读同学们说的话。如果仍有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停下来指导再读。

四、抓重点段、关键语句深入理解

1、这部分写老师和同学的对话占的篇幅真长,全文共19个自然段,这部分就用了16个段来写,但它是不是文章的重点呢?实际上重要的段落主要是哪几个段?找出来,在你认为重要的段前画上星号。

2、男生齐读第一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什么?(板书父亲)

女生齐读第二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什么?

全班齐读第十八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什么?(板书老师)

3、刚才我们在回答泡泡里的问题时,很多同学都引用了这三个重点段里的语句,可见,读文章有个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紧紧抓住最重要的内容深入理解。就像这篇课文,真正的道理在哪里呢?在这三个段里。因此,读文章的第一步,抓住最重要的段来读;第二步,重要的段里再抓最重要的词句,明白了吗?下面就请大家认真地默读重点段,看看自己都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注意一边读一边想,想好你要说的话,好不好啊?

4、学生读后汇报自己读书的感受、体会。

5、课文最后讲到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老师讲的哪句话与父亲讲的相似呢?请一名学生读老师的话,其余的勾画出那句话。

6、课件出示那两句相似的话,男女生分别齐读。

7、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这是什么意思?能否用一个成语对它所表示的含义进行概括?(板书实事求是)

8、正由于我听从了父亲的教诲(板书教诲),所以我才能做到画画时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课件出示该句话),请把书上这句话里的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两个词语加上着重符号。

9、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位摄影师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杨桃吧,或许对我们理解我老老实实画杨桃有一些帮助。注意观察杨桃的不同形状。

五、跳出课文感悟蕴含的哲理

1、课文学完了,我们能不能从画杨桃这件事中跳出来看看别的事情呢?我在第三期《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文摘里读到这样一则名人轶事。讲的是一位记者在采访了巴金老爷爷后写了一篇报道,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起身取一部书时,只听背部喀嚓一声,人一下瘫倒,脊椎粉碎性骨折。后来在巴金老爷爷94岁华诞时这位记者也到场祝贺,巴金叫住这位记者,凑在他耳边轻轻说:你的文章我看到了,写得很好,但是喀嚓那个词用得不好。当时,我没有听到喀嚓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记者两年前下楼时,重重摔了下去,当时听到喀嚓的骨头断裂声音。于是,他便想当然地用上了这个词。

2、巴金对写文章就是一种什么态度?(实事求是)

3、那么画杨桃这件事就是告诉我们看问题做事情时应该怎么样?

4、道理似乎懂了,在生活中真正面临这样的考验时能否做到实事求是呢?

课件出示:

⑴ 当我因为在上学路上看热闹而来迟到时,不要________,要________。

⑵ 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时,不要________,要________。

⑶ 我不小心弄坏了爸爸的刮胡刀

5、也许这对你来说还算不上什么考验,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在你们踏上不同的工作岗位后,会面临真正严峻的考验,在那样的时刻,仍然要做到实事求是,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无论怎样,不要凭空想象,不要想当然,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相信这样的教诲也能使你一生受用。

六、指导背诵第18段中老师说的话

怎么才能较快地记住这段话呢?我有两点建议:一是弄清这段话的层次。老师讲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讲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第二层讲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第三层讲应相信自己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讲的同时用课件演示出这段话的层次)。第二点建议是抓住段中但是因此不要要等起着联结作用的词语来背。(有时间就当堂练习背诵,没有时间就留作家庭作业。)

七、课后质疑

还有什么不懂的?像泡泡里一样,在不懂之处提出问题,争取当堂解惑。

【板书】

11、画杨桃

实事求是

父亲 老师

教诲

下载课文《画杨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文《画杨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画杨桃》的教案设计

    教材简说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份7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有实事求是态度的道理。 2.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不像而像等词说话。 4.有感情地朗......

    画杨桃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范文

    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教诲、受用、想当然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学着运用。2、通过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过......

    课文《画杨桃》的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的:1、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用。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在学习活动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技能体......

    课文《画杨桃》教学设计(汇编)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3、培养......

    课文《落花生》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2、分清课文的主次。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议花生”部分。【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

    画杨桃教案第二课时——支玉恒老师

    《画杨桃》教学设计 《画杨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支玉恒老师 教材分析: 《画杨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句、段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2.引导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