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音乐上册《月亮颂》教案

时间:2019-05-15 12:5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音乐上册《月亮颂》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音乐上册《月亮颂》教案》。

第一篇:九年级音乐上册《月亮颂》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弯弯的月亮》,体会歌曲中幽幽的思乡之情,培养歌唱能力。

2.初步了解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选用不同的伴奏方法为歌曲配伴奏,发现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3.欣赏《花好月圆》,了解民族管弦乐的特点,风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唱乐、吟诗、赏画实践活动,对“月”之情结作一次深刻体验。

2.用轻柔深情的音色演唱《弯弯的月亮》,较好表达歌曲意境。

3.体会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月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4.通过欣赏《月夜》和《花好月圆》,了解外国艺术歌曲和中华民族管弦乐不同旋律的特点、表现方法以及风格特征。

教材分析

《月夜》是一首古典艺术歌曲,它体现了诗歌、旋律、伴奏三位一体的艺术特征。舒曼在德国民间诗歌的原诗上,配上了朴素的音乐,歌曲在宽广宁静的旋律上展开,全曲几乎仅用同一旋律不断反复,而且对照乐句A和对照乐句B,乐句B也可说是A的旋律的变形。在第三节情感加强,推向高潮,在渐弱的和声中,全曲结束。钢琴伴奏描摹月光的闪耀,手法很是写实的,具有独立表现意义。其塑造了月光如水的情景,使音乐丝毫不显单调,引出月夜的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丽夜空之景,抒发了作者思念故国、热爱家乡的心情。

《花好月圆》由黄贻钧作曲,彭修文编曲,演奏形式是管弦乐合奏。这是一首采用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轻音乐作品,是ABA结构。全曲在热烈的快板引子中开始。A主题柔和、轻盈,先由笛子以明亮音色呈示,然后转入高胡和二胡变化重复,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B的主题先在扬琴和秦琴上出现,轻快活泼;然后由笛子和二胡、高胡的变化重复;通过一个切分节奏的变音,乐曲由G调转入C调,低音乐器以深厚的音色演奏出有舞蹈性的节奏型,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丛尽情欢舞的场面。最后,乐队以快速的加花演奏,变化再现A的主题,使乐曲在热烈欢腾的情绪中结束。作品大意表现了圆月之夜百花盛开、人们欢悦的生活情景。

《弯弯的月亮》,曾经风靡了大半个中国。歌曲采用bA大调,4/4拍子,结构为单乐段分节歌形式,由两个乐句组成。这首歌曲旋律抒情流畅,节奏自由舒展。歌词动人,内涵丰富,被音乐界公认为中国通俗歌曲的一首代表作品。演唱时呼吸要用得柔和均匀,与声带形成最佳配合,用柔美圆润的音色,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寻与回忆。

教学过程

(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学唱歌曲《弯弯的月亮》

1.月有阴晴圆缺,你最喜欢什么形状的月亮?(白玉盘般的圆月、弯弯像小船的弯月。)

有这样一首歌,歌里有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桥和童年的阿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弯弯的月亮》。

2.欣赏《弯弯的月亮》动画。

3.请学生回答歌曲的音乐情绪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表达了幽幽的思乡情和对童年的追忆。)

4.欣赏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视频片段,学生小声哼唱。

(1)学生对作品很熟悉,引导学生注意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及反复记号的运用。

(2)讨论演唱方法。

(教师提示:圆润优美的嗓音,训练有素的气息控制,清晰含情的咬字吐字,良好内在的音高节奏感以及婉转自如的运腔和心灵真情的抒发,其歌声一定是甜美抒情动人的。)

5.简介演唱者刘欢(图片)及词曲作者李海鹰(图片)。

6.学生以各种形式演唱、表演《弯弯的月亮》,并评选出表现最为出色的给与表扬。

二、欣赏《月夜》

同学们的歌声,悠扬动听。老师仿佛通过歌声,看到了一轮弯弯的月亮就在眼前,还有月亮下面美丽的阿娇……外国歌曲作品中也有一首歌唱月亮的,让我们对比欣赏一下,看看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1.聆听艺术歌曲《月夜》。

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旋律流动平稳。独立的钢琴伴奏,展现了月夜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也表现了一个热爱故乡、思念故国的人的心灵美。

2.复听《月夜》片段,体会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教师弹奏钢琴伴奏。)

(1)两遍乐曲在伴奏上有何不同?

(第一遍演奏简单的和声伴奏,[自己编配就可以];第二遍演奏歌曲原伴奏。原伴奏加强了钢琴伴奏内声部旋律的活跃性,更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及表现范围。和弦的模棱两可的作用、意想不到的解决,打乱了我们对调性的感觉,突出了月光朦胧和神秘的意念。)

(2)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钢琴引出月夜的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丽夜空之景,钢琴伴奏使乐曲更加丰富,起到了衬托的作用。塑造了月光如水的情景,使音乐丝

毫不显单调,抒发了作者思念故国、热爱家乡的心情。舒曼把艺术歌曲曲调与钢琴伴奏结合得天衣无缝,使钢琴伴奏更能体贴入微,有时钢琴部分甚至超过歌唱部分。)

三、欣赏《花好月圆》

1.欣赏《花好月圆》,请同学听完后,说说这首作品描写的是什么场面,是通过什么手段表现的?

2.教师结合乐曲,说出该作品的演奏形式,复习民族管弦乐队的构成。

(演奏形式是管弦乐合奏,它采取吹、拉、弹、打四个乐器组的多种配合与组织。)

民族乐器分类代表性乐器

吹管乐器组笛子、唢呐、箫、埙等

拉弦乐器组二胡、高胡、板胡、京胡等

弹拨乐器组琵琶、古筝、扬琴(击弦)等

打击乐器组锣、鼓、镲、响板、木鱼等

3.进一步思考:该作品体现了怎样的一种音乐风格?判断乐曲主题与表现内容。(作品表现了圆月之夜百花盛开、人们欢悦的生活情景。)(三段主题音频:《花好月圆》A主题、《花好月圆》B主题、《花好月圆》A’主题)

主题A快速地加花变化再现主题段落,乐曲情绪热烈欢腾。

主题B音乐节奏欢畅、舒展,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

主题A’舞蹈性的节奏型表现了人们尽情载歌载舞的场面。

四、唱乐、吟诗、赏画艺术实践活动(根据时间,学生回答,也可把这一环节,作为课后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自由探究。)

《花好月圆》表现了圆月之夜百花盛开、人们欢悦的生活情景,把我们带到一幅轻歌曼舞的音画里。在以“月亮”为主题的中外艺术作品中,有欢快的、含蓄的、抒情的、伤感的,它们是艺术家们“借月感怀”的心情写照。同学们可以说出哪些和月亮有关的民俗活动,说出、唱出哪些作品?

1.中秋活动:吃月饼,玩花灯,部分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越南中秋节儿童唱主角,韩国人在中秋节会吃松片。

2.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月光》,《月亮代表我的心》《月半弯》《月亮惹的祸》《春江花月夜》,凡高的《月亮升起》,课本上的《松溪泛月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月亮里有音乐吗?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歌曲搭载“嫦娥一号”去探月啦?

回答:《半个月亮爬上来》……

4.欣赏神州七号航天飞船的图片和宇航员杨利伟图片。

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完成任务,大家正沉浸在神七太空漫步的喜悦之中,航天人将继续载着国人的探月梦想,飞向太空。

5.如果有一天国人能够成功实现探月的梦想,让我们准备几首和月亮有关的作品带到“月宫”。同学们,你们会推荐什么呢?也许……但老师盼望会有同学们的作品,也在其中。

五、课堂小结

月亮是爱与美的象征,因为月亮光照大地的时候,让人感到月亮也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灵性和感悟。特别是中秋夜圆圆的月儿,就是人们心目中团圆的象征。中秋佳节才会代代相传,绽放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望月赏乐,孤单的夜晚会变得温暖,音乐与心情可以一同分享。

第二篇: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模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崔慧萍

第一单元 中国军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教学年级:初中四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欣赏歌曲《再见吧,妈妈》 教学目标:

1、学唱《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欣赏《再见吧,妈妈》,让学生感受战士们为保卫祖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3、音乐活动: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设计各种队列活动,并用自编的军乐队打击乐器伴奏音型伴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为歌曲创编军乐队打击乐器的伴奏音型。难点:歌曲中切分音、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唱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造课堂气氛:出示国庆节阅兵仪式视频(着重观看奏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一段),与学生共同欣赏。

2、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4组同学,踏着进行曲的节拍,在场中间表演一番,感受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潜移默化的培养其爱国情感。

(意图:创设情境、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国庆节阅兵仪式视频,在视频中的那首坚定有力的音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谁知道那首歌曲的名字吗?(生回答)。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播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视频,生认真聆听感悟歌曲)师:歌曲的速度、力度?同学们欣赏以后有什么感想?

生:音乐庄严有力,队伍整齐、威武雄壮、唱出了军人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知道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队伍,国家和人民才能高枕无忧。)

2、整体感知:(简介这首歌曲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出示课件:1939年7月,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和诗人公木在延安共同创作了《八路军大合唱》,其中《八路军进行曲》流传最广,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经党批准,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3、学唱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师放录音并范唱,让生再次熟悉歌曲的力度和情绪。(2)让学生跟随录音唱熟乐谱。

(3)让学生填上歌词演唱,(听出学生出现问题的地方。)(4)老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在学唱中进一步找出存在的问题,灵活处理)

(5)让学生指出有难点的地方,并加以纠正。

(将存在的问题集中解决是学唱歌曲难点的重要环节。)A、解决难点1:切分音的唱法唱

B、解决难点2:带附点的音符。

可以唱得时值稍微长点、重一点,凝聚力力量,后面音符可以轻唱一带而过,这样处理就解决了。再是咬字要清晰、声音嘹亮。老师可以示范怎么唱是好的怎么唱是不好的,让学生对比提高歌唱质量。

C、解决难点3:歌曲当中的休止符。

提示学生用换气的动作占用休止符的时值或者是放慢速度模唱的方法来进行解决。

(6)师弹琴伴奏,启发学生用钢强有力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力度和感情。

(设计意图:生通过听、学、唱及师的分析帮助,学会准确演唱歌曲。)

4、欣赏歌曲《再见吧,妈妈》。

师:正是因为有这样高素质的队伍,国家才能安定和平、人们才能安居乐业。为了这一崇高目标,很多人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曲《再见吧,妈妈》

(1)播放《再见吧,妈妈》,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

(2)请学生分析歌曲的乐句特点(每一乐句都在弱拍上起唱),这种特点在歌曲的表现上有何作用?

(3)聆听歌曲,注意演唱时的处理,比如说“再见吧,妈妈”要唱得舒展,“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要唱得坚定有力。尾声要有强渐弱,就像战士挥手告别母亲、告别家园慢慢地走向远方。(4)生随钢琴伴奏演唱歌曲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战士们为保卫祖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三、实践与探索:

师:两首歌曲我们都已学习完了,在这里老师想问一下,你能通过自己的表演形式把军人那种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表现出来吗?

(1)提升巩固:小组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编排不同的演唱形式,如独唱、小组唱等,进行小组展示.(2)请学生根据歌曲节奏一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创编军乐队伴奏,另一组集体踏步、摆臂、敬礼变换行进方向等活动。(设计意图:让生用有感情的多种方式体会演唱歌曲,从而进一步巩固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四、拓展

探讨、交流:这节课通过对《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和《再见吧,妈妈》这两首歌曲的学习和欣赏,想一想军人有哪些独特的风格? 生:军人有钢铁般的纪律,吃苦耐劳,不怕牺牲......(设计意图:让生了解更多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歌曲,从而热爱军人,热爱自己的祖国。)

五、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英雄品质。如今,历史的变革,使他们不在面对敌人的炮火和硝烟,但在和平年代的军人的身影却常常出现在抗洪抢险里、出现在火灾和事故现场,他们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所以,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更需要继承,发扬这种精神,勇于创新,勇攀科学技术高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咱当兵的人

教学内容:《咱当兵的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唱《当兵的人》这首歌,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2、初步了解当兵人的生活,热爱当兵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 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㈠、新课引入(由学生表演导入)㈡、新课教学:

一、欣赏歌曲《当兵的人》

思考: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演唱的情绪怎样?

生答,师归纳:演唱家怀着激昂的情绪、用饱满有力的声音演唱,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二、作品分析

1、“当兵的人”是现代军人的代名词,也是一个透着光荣感、充满自豪感的称谓。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军人们放弃了不少个人机遇,以无私奉献精神,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曲作者臧云飞、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音乐简炼上口,第一句“咱当兵的人”就以先声夺人的气势唱出了军威。这首歌由刘斌首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2.作者简介

王晓岭(1949~)歌词作家。河北定州人。1969年入伍。1984年起在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从事创作。代表作有歌词《三唱周总理》、《风雨兼程》、《当兵的人》等。

臧云飞(1952~)作曲家。祖籍河北清苑,生于山西太原。1969年入伍,1979年起在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从事音乐创作。代表作有歌曲《当兵的人》、《珠穆朗玛》等。

三、学唱歌曲

①歌曲重复播放,学生分组自学歌曲。

②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跟伴奏)

③以比赛的形式分组展示。(一组表演时,其余三组注意歌曲演唱的正误。)

教师根据各组的不同情况,进行评点。

(设计意图:歌曲学生较熟悉,用分组自学方式,可发挥学习能手的作用,增强合作性。)

四、歌曲的处理

1、教师范唱,请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分析歌曲中哪几句是饱满有力的,哪几句是连贯抒情的。生讨论回答,师归纳:《当兵的人》为4/4拍,降B大调,两段体结构(有带再现因素的单二部曲式)。

伴唱唱出开始的引子,是由歌曲的音乐主题构成,集中、有气势,展现出军人的英雄形象。独唱接着唱出歌曲的主要部分——A段,前16小节为复乐段结构,鲜明生动地刻画出当代军人威武高大的形象。B段,后16小节为四句体结构,音乐由高音区转入中低音区,舒展亲切,是发自内心的倾诉,与A段形成对比。接着音乐发展逐渐向上,显示出“热血儿郎”的英雄气概。歌曲的最后补充结束句,不但是主题的再现,同时将情绪推向全曲的高潮结束。这豪迈的心声就是当代中国当兵的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最好的表达。

2、歌声的指导,主要抓住咬字吐字(如“咱”)、断音与连音(主要是两大部分)。

五、教学拓展

1、分析歌词,分组讨论歌词中的“一样”和“不一样”。

2、听两段不同历史时期的军旅歌曲,让学生体会当代军人与过去的军人一样不一样。

3、面对亲人解放军,你准备选用哪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A、写一段赞美解放军的话。

B、唱一首歌歌颂解放军的歌。

E、跳一个欢快的舞蹈。

F、写一封慰问信。

㈢、小结,在《当兵的人》演唱中结束教学。

第二单元音乐与诗词

一、课型:音乐欣赏课

二、课时:一课时

三、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四、教学内容:

《水调歌头》、《虞美人》改编歌曲欣赏及歌曲创编

五、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音乐与诗词间饿联系

2、同时理解声乐题材划分的相对性。音乐与诗歌相互交融的原因。

六、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理解声乐作品是音乐与姊妹艺术(诗歌)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体会音乐的多元化。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分析、学唱诗词改编的歌曲,体会艺术领域的不同,理解声乐体裁划分的相对性。知识与技能: 能认真聆听《水调歌头》、《虞美人》等声乐作品,感受诗词改编的情绪和意境。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片段(王菲演唱)请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名字,词作者及演唱者。学生自由回答后,老师讲解:这首歌曲的歌词选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可以说这是一首由诗歌和音乐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正是有关于音乐和诗歌的。课件展示标题——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由大家比较熟悉的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导入,引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新课教学:

一、展示《虞美人》

老师简介作者李煜,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诵一遍《虞美人》.欣赏歌曲《虞美人》邓丽君演唱让学生探讨、讨论:朗诵和演唱这首诗歌,分别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通过朗读和听赏,初步理解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反复比方歌曲让学生小组摸唱并体会歌曲的情绪及演唱场景。通过刚才欣赏的作品可以了解到,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固定样式就是歌曲,歌曲这一音乐艺术随社会发展产生了多种样式——声乐体裁。让学生回忆以往所学习有关于声乐体裁的知识,从而为进一步理解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做铺垫。

二、音乐编创

小组合作为王安石的《梅花》这首诗编创旋律。

1、采用不同的节奏来诵读歌词,或者做些简要的变化,在节奏的基础上加入旋律,编创歌曲。

2、小组分别展示并相互点评,鼓励学生进行歌曲创编。

八、课堂小结

通过作品赏析与演唱,我们了解了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性,深切地感受了诗歌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情感表达魅力。并基本掌握了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体裁分类,其实声乐体裁的划分是多样的,一首歌曲可以归为几种声乐体裁,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为自己熟悉的歌曲填填词、改改曲、分分类,进一步领略音乐与诗歌的交融之美。

第三单元 西乐撷英 第一课时 乡村花园

课时内容:演唱《乡村花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歌唱《乡村花园》,学习分析和处理歌曲,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教学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写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乡村花园》是《欧洲漫游》的一部分,是一首英格兰民歌。通过学习歌唱《乡村花园》体会歌曲天真活泼而风趣的基本情绪,了解英格兰的音乐文化,从而开拓学生们的审美视野,认识欧洲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教学设计亮点:

1.这是一堂唱歌教学片段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打比方、做比较、教师示范、游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歌曲情绪,掌握音乐结构,达到用欢快高兴的心情唱好歌曲。

2.强调正确的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3.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实践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感受。教学设计思路:

本堂课为唱歌教学的第二课时,重点在于学生唱好《乡村花园》这首歌曲。教师通过学生反复学唱,及时解决歌唱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把握四四拍子的强弱对比;处理好弱起小结的换气和轻重变化;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从而能更好的表现歌曲意境,唱好歌曲。教学目标:

学习分析和处理歌曲,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培养良好的唱歌能力。教学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和弱起小节的掌握; 教学重点:

用活泼而欢快的情绪唱好歌曲。教学准备:

钢琴、歌谱、多媒体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聆听歌曲,小声哼唱。

提问: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歌曲是多少拍子?4/4拍的强弱关系还记得吗?

二、学唱歌曲

1.唱歌之前先做做发声准备: | 1 — — —|┃ 女:yi

yi 男:na

na 2.随琴歌唱《乡村花园》第一段。3.练习第三乐句。

刚才歌唱时有个乐句还要唱得轻快跳跃一点,是哪个乐句?(第三个乐句)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乐句有许多附点八分音符)连续的附点八分音符给我们的感觉是轻快跳跃,有弹性的。这样的乐曲还有很多,比方说同学们熟悉的动画片机器猫的主题曲,(如果我有机器猫,变大变小变漂亮„„)4.教师示范,女生唱一遍第三乐句的旋律,男生唱一遍歌词。5.齐唱第三、四乐句。6.练习第四乐句的弱起小节

教师唱第四乐句,同学们对比刚才的歌唱老师哪些词语唱得较轻?(学生听后回答)

之前我们学过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拍,强弱关系是强 弱 次强 弱,这几个词语的音符都在每小节的第四拍上,第四拍是强拍还是弱拍?(弱拍)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这几个词语我们要唱得稍弱。(学生跟老师指挥唱两遍)7.请一组女同学唱第三乐句,一组男同学唱第四乐句。8.练习第一和第二个乐句。在歌曲中还有没有这样的弱起小节?(第一和第二个乐句)对了,唱到这两个地方的时候不仅要弱唱,而且在唱前要注意唤气(教师示范,学生学唱)

我们还发现这两个乐句的旋律有什么关系?(完全重复)唱两个旋律相同的乐句时,强弱要唱得一样呢?还是要有点变化?你觉得怎样唱最好?(请同学范唱,同学们再唱一遍)

9.女生唱第一乐句,男生唱第二乐句,齐唱三四乐句。

(带着轻松欢乐的心情歌唱,随音乐摆动你的身体,第四乐句随音乐拍手)10.请一组同学唱一唱,其他同学当评委,听完后请评委举手亮分。(还要注意情绪是欢乐活泼的)11.随音乐教师指挥齐唱歌曲。

三、小结

唱完这首《乡村花园》后你的心情是不是很轻松愉快?以后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多听听这种乡村民歌,它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异域风情。

第三篇:九年级上册 《照镜子》 教案 音乐

照镜子

-----白沙中学

何书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照镜子》感知和熟悉歌曲的旋律并能较好的表现歌曲的旋律

2、了解音乐当中出现的倚音、反复记号、自由延音记号

3、通过对歌曲《照镜子》的学习,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在感受和体验音乐中参与律动与创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怀。教学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并随音乐参与律动,使学生增强兴趣,喜爱音乐。教学难点:

怎样有效的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律动 教学用具:

镜子、电钢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音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世界是绚烂多姿的,当我们在音乐的海洋中淌洋时,我们总会有意无意的邂逅到一些与我们内心产生共鸣让我们喜欢的音乐,它或许是一道风景又或许是一份心情一个故事。那今天与老师一同去体验的又将是怎样的一段经历呢?

好了,在上课之前呢,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独自一人呆在家里的经历呢,你又会做些什么?(生自由回答)

师:嗯,同学们一个人在家的生活呢各式各样,有看书的、看电视的等等,那我们一同来看看今天音乐中的主人翁,她一个人在家时是在干嘛?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她的心情怎么样。(师钢琴弹奏《照镜子》旋律)

师:主人翁的心情怎么样?(生答:欢快、俏皮)她究竟是在干嘛呢?(教师出示镜子引入课题)

三、歌曲学习

师:同学们为了更准确的体验到我们主人翁的心情走进音乐世界呢,老师这有几个锦囊送给大家(教师分别展现倚音、反复记号、自由延音记号)

师:刚才大家都打开了锦囊,知道了怎么做,那我们接下来就一起去体验吧

1.教师放音频初步完整感受歌曲

2.学生跟琴熟悉旋律学唱歌曲(注意大后附节奏型及延音线确保节奏准确)

3.学生完整的齐唱一遍歌曲教师用钢琴伴奏

四、舞蹈律动创编

师:同学们当我们没法用语言来表时,我们用文字来表达,当我们没法用文字来表答时,我们用声音来歌唱它,而当我们用歌声还不能完全表达我们的情感时,我们将会怎么样呢?对,手舞足蹈。那接下来就一同跟老师来学习几个简单的动作吧。

1、师依着歌词,教学生第一段动作

2、学生分组自由讨论交流创编第三段动作

3、选一组做的好的上台表演

五、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铜为境可以正衣冠,那在我们人生成长的道路上要以什么为镜呢?(生自由回答)是的,以人为镜。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明是非,只有以人为镜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让我们从内而外的散发出美丽。所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常回家“照照镜子”只有常照镜子,我们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才会照出真、善、美。

六、总结下课

学生们听着音频跟随老师载歌载舞在欢快愉悦中下课。

时间:2012、10、19

第四篇:红旗颂 音乐教案

红旗颂 三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教学重难点

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教学准备 电子琴 音乐课本 教学过程

一、听赏导入

1.师: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江姐》?现在我们来看一个片段,看看电影中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做什么? 2.播放视频《绣红旗》。

3.师生讨论:江姐为什么在狱中还要绣红旗?红旗代表了什么? 4.导入课题《红旗颂》。

(设计意图:由革命电影导入课题,既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2.聆听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2)师生讨论。

(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

(设计意图:引子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庄严辉煌,为接下来主题的出现作好铺垫)

3.聆听红旗主题。

(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 播放“红旗主题”,结合(油画《开国大典》)。(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3)介绍创作背景。

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 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

(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啊”哼唱“红旗主题”。

(设计意图:深情舒展宽广的红旗主题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用情绪感染学生,借助具有歌颂性质的“啊“的发音哼唱主题,进一步感受、体验主题。创作背景的介绍不是以理性的方式出现,而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作为激发学生情绪、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一个环节。)4.略听第二主题。

(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

(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代。

(设计意图: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成略听的部分,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告诉我们。(2)听行进主题。教师用动作启发学生想象。

听后交流: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在坚定、自信地前进。(3)再听行进主题。

设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 聆听后交流。

(4)师: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教师分别演唱红旗主题和行进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加入了附点节奏。

教师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

(设计意图:行进主题更适合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特点,所以我采用动作感受法欣赏这一主题。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形象,用动作体验音乐动律,再通过对比法深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欣赏能力)。

5.聆听“红旗主题”再现。

(1)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国的蓝天上。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图片:天安门阅兵式)。(2)聆听“红旗主题“的再现。听后提问: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

再听,有什么变化? 复听生答:情绪更高涨了。(3)学唱《红旗颂》

师:这样的深情,我们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只有歌声才能表达。(出示歌曲《红旗颂》,教师深情演唱)学生跟唱。

琴声引导学唱。纠错。学生随音乐演唱。(设计意图:言之不足,歌以咏之。通过唱歌词,将对音乐的理解通过歌声抒发出来,又在抒发中进一步深化对音乐的理解)

三、完整欣赏《红旗颂》

(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唱,可以做,可以动起来。并注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2)聆听《红旗颂》,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3)听后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作品篇幅较长,所以不可能在一节课里多遍完整聆听。将几个主题片段分析欣赏后,完整呈现音乐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并了解作品的结构。)

四、小结:同学们,红旗是祖国的象征,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我们的心中,长大后我们为五星红旗增光添彩。

第五篇: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14 (精选)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 光辉的历程

第一课《游击队歌》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教学方法

感受、体验式欣赏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自主、创新式学习法。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黑板,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

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播放电影歌曲《地道战》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在这期间,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他们是哪支队伍? ——游击队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新课: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一)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读文章的时候首先要做到读懂文章,歌唱也是这样,我们在唱歌之前首先要理解歌曲。

(二)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

神出鬼没。

音乐要素: 旋律:流畅、轻快 ——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 速度:轻快 ——表现:热情、积极。节奏: 4 音乐特点: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三)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在这里,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 55︱11 22 3 234︱??

··

分析:① 4

︱??

② 4

音域:①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

②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

力度:① 中弱、轻巧地、有弹性地

② 中强、饱满、洪亮、声音坚定

师:划分结构,你认为可分为几段?

——两段

学唱

(1)掌握歌曲的节奏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让我们一起来看歌曲的节奏型并一起打出这些节奏:

ⅹⅹ ∣ 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 ⅹ

士的气势怎样呢?

(2)学唱 第一乐段:

1、“la”模唱、填词演唱 注意:弱起小结的演唱、声音有弹性、咬字清楚。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唱谱子(注意:“﹟4”唱准音)比较:3 4 5,3﹟4 5,4升高半个音使我们在演唱时能够联想到战——战士的气势更加的高涨 师: 从这一乐句我们可以体会到战士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乐观、英勇、自信的精神状态。第二乐句:加歌词演唱

师:第二乐句的旋律是哪一部分的再现?

——第一乐段。因此,这首歌曲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设问:用怎样情绪演唱?

——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

师:完整演唱歌曲

(五)根据三种情景为歌曲设计演唱速度和力度

夜间伏击

奋勇前进

欢庆胜利

小结并布置作业

1、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我相信,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找到了艺术审美的自信。最后让我们再听一首反映同一时代同样内容的抗日歌曲同样是贺绿汀先生的作品:《嘉陵江上》,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资料有关《嘉陵江上》的内容,下节课再一起交流,好吗?

4、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第二课欣赏《保卫黄河》《走向复兴》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演唱,学生感受到中华儿女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和勇气,珍惜现在的生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2过程与方法

欣赏中,视唱,对比欣赏,听辨乐器音色等方法,分析音乐要素感受情感。

3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钢琴协奏曲和变奏曲。

(2)学唱主题。

(3)欣赏《走向复兴》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1歌曲《游击队歌》2竖笛游戏

二新课

1欣赏《保卫黄河》

(1)导入,学生视唱主题

(2)简介作品背景

的音调吗?

充满力量的旋律把歌

(4)与同学们讨论什么是钢琴协奏曲?(5)副听引子和主题,学生跟唱,加深印象。(6)欣赏第一变奏,听辨与主题的异同。(7)欣赏第二变奏,听辨与主题的异同(8)聆听欣赏插部。(9)与主题相比在哪些方面有变化?你能说说其中包含了哪首歌曲(10)小结:音乐加入了《东方红》的音调,弦乐和钢琴演奏温暖而 曲推向高潮。这是插部,插部会采用新的素材,在变奏曲中很常见。比如《东方红》的旋律素材,就揭示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欣赏《走向复兴》

(1)播放歌曲听辨演唱形式。

(2)师生交流 歌曲调式、风格、演唱形式、内容情绪。

3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课收获,教师小结下课。

第三课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唱歌《中国军魂》2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演唱,感受革命的乐观主义与英雄主义,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勇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分析、听辨音色等方法,感受作品的情感意境。

(2)随录音学唱的方法学唱《中国军魂》

3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感受作品中不同段落表现的情感和意境。

(2)能辨别几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1随伴奏演唱《保卫黄河》主题

2复习竖笛练习曲,竖笛游戏

二新课

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 1朗诵歌词,学生想一想歌词描绘哪个历史时期的画面?

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qián)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2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简介作品背景

选自肖华著晨耕、生茂、唐诃、遇秋等人曲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共10个乐章。《四渡赤出奇兵》是其中的第四乐章。歌词中表现毛泽东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强烈表示战士们是用双脚走过雪山,涉过草地的。

4分段欣赏,完成表格。演唱形式,节拍速度,音乐情绪,表现场景。

5师生交流完成音乐分析。

歌曲开始由圆号领奏,并加入定音鼓与弦乐,速度慢,音乐沉重。女声领唱缓慢悠长,表现了横断山恶劣的自然环境。

6欣赏一部分二乐段

男女二部合唱,混声四声部合唱,欢快热烈。

7欣赏二部分一乐段。

与一部分旋律素材相同,但速度放慢,节奏拉宽,男生齐唱的浑厚音色,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略带沉重的气氛。

8欣赏二部分二乐段

男中音领唱,快板的敲击与合唱相呼应,表现红军战士乐观自豪的革命精神。学生感受女声领唱、男中音领唱、二部合唱与混声四部合唱带来的不同听觉感受和艺术效果。三学唱《中国军魂》

1看谱初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风格、情绪

2分析作品了解进行曲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观察视唱歌谱画出难点部分。

4指导学生练唱歌曲难点。

5注意弱起,练唱变化音、三连音。

6随伴奏演唱至熟练。

7完整演唱。

8介绍作品。游戏复习歌曲。

四小结

学生小结收获,教师总结。

第二单元 音乐故事

第一课

学唱歌曲《鳟鱼》欣赏《索尔维格之歌》2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学唱歌曲《鳟鱼》,能够从歌词、旋律中感悟人世间的单纯、善良与欺诈、邪恶并存的事实,明白正义必须与邪恶进行斗争的道理。

(2)欣赏《索尔维格之歌》,感受歌曲的独特魅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感受、对比、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了解音乐故事,感受歌曲音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舒伯特、格里格的简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

(2)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鳟鱼》。

(3)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索尔维格之歌》。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鳟鱼》

(1)聆听歌曲《鳟鱼》(完整版)。教师提问:

①这首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②钢琴伴奏塑造了什么形象?

(2)教师总结:

①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歌词描写狡猾的渔夫搅浑了河水,使小鳟鱼迷失了方向而受骗上当的故事。作者用渔夫代表当时的统治者,用小鳟鱼比作群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②钢琴伴奏采用了流水般的伴奏音型,塑造了小溪中的鳟鱼悠然自得游动的形象。

2.简介舒伯特

(1)教师或学生简介舒伯特及其代表作品。

(2)教师补充:

世纪初叶的奥地利是欧洲封建反动势力的大本营,舒伯特就是在这样黑暗的环境中生活和进行创作的,他笔下的“鳟鱼现象”是他所处时代的真实写照。词作者舒尔巴特因政治上的原因曾被关进监牢,此间他创作了很多诗,以表达他对自由的向往。

3.音程练习

(1)用“搭桥构唱”的方法练习带有变化音“

(2)用柯尔文手势练习减五度音程。

4. 发声练习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的音程。

(1)教师提出练声要求:积极的歌唱状态,打开口腔,声音圆润。

(2)学生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做发声练习。

用歌曲的第一乐句旋律当作发声练习,既使学生巩固了对弱起节奏的认识,夯实节奏上的难点,又让学生掌握了这首歌曲的基本节奏型。同时,通过这条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声音的弹性和对声音的控制力,强调歌唱习惯的养成,建立良好的发声状态。

5. 学唱歌曲

(1)学生随琴跟唱歌谱。教师应提示学生注意“” 和

(2)学生视唱歌谱。”的音准。

(3)学生填词演唱。教师提出要求:注意歌唱时的咬字,音色圆润。

(4)教师伴奏,学生以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

(5)教师提问:

①两段歌词在演唱时情绪上有何变化?

②哪些音乐要素造成了前后两段情绪上的对比?

(6)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第一段情绪活泼欢快,第二段在情绪上略显不安,表达了一种伤感和惆怅的情绪。②力度和音色的变化造成了前后两段情绪上的对比。

(7)教师启发学生表现歌曲。

①教师提问:前后两段在力度和音色上怎样设计?

②教师补充:两种不同的情绪和力度表现,使人感受到鳟鱼命运的戏剧性。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歌曲,这是感受与欣赏音乐作品首先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保证唱歌、创作等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8)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度、音色、情绪演唱歌曲。

(9)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并相互评价。

6. 欣赏童声合唱《鳟鱼》

教师提问:同样一首歌曲,它们在表现手段上有什么不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7. 欣赏《索尔维格之歌》

(1)导入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了解易卜生创作的诗剧《培尔·金特》?能为同学们讲述一下诗剧的故事梗概吗?

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索尔维格之歌》

①聆听歌曲。教师提问:索尔维格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等待培尔·金特的归来?(忧虑的心情)

通过聆听,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音乐情绪。

②歌曲介绍:《索尔维格之歌》是格里格应易卜生之邀,为其诗剧《培尔· 金特》所作配乐中的一段,表现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美丽姑娘索尔维格,痴心等待培尔· 金特归来的形象。

(3)欣赏主歌部分。教师提问:

进行上有什么特点?

①主歌有几个乐句?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②主歌在速度、力度、旋律(4)欣赏副歌部分。教师提问: ①调式转换后音乐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副歌与主歌相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5)复听《索尔维格之歌》,对主歌、副歌音乐要素进行对比、总结。(6)学生完整欣赏《索尔维格之歌》,感受歌曲音乐形象。(7)教师总结 歌曲主歌部分以小调的暗淡色彩,表现索尔维格的忧虑心情;副歌部 分大调的特性使得情绪变得明朗起来,表现了索尔维格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培尔· 金特必将归来的信心和希望。这是一首表现忠贞之情、永恒之爱的歌曲。这个音乐故事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索尔维格对感情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动。

第二课欣赏《大海与辛巴达的船》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欣赏《大海与辛巴达的船》,能够对乐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体验、对比、探究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

(2)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乐曲。

(3)能够听辨乐曲中“国王的主题”和“王妃的主题”,辨识两个主题的发展及主奏乐器。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哪位同学能以简短的语言讲述它的故事梗概?

(2)教师补充: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根据这个神话故事,以音乐的形式创作了著名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这部组曲共四个乐章,今天我们欣赏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2. 完整欣赏

(1)教师提问: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你能听出哪些乐器?

(2)教师补充:乐曲结构为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由序奏(引子)、呈示部、再现部、尾声四部分组成。

3. 音乐知识

(1)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代表作品有《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野蜂飞舞》等。

(2)组曲: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乐章,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组合成的器乐套曲。组曲有两种:一种是从歌剧、舞剧中选出若干首乐曲组成的组曲,一种是作曲家创作的、独立的标题性组曲。

4. 分段欣赏

(1)聆听“国王的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刻画了国王怎样的形象?(威严、冷酷)

②作曲家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来塑造国王的形象?(铜管乐器,较低的音区)③主奏乐器是什么?(长号、大号)

(2)学生随琴学唱这一主题旋律。

(3)聆听“王妃的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刻画了王妃怎样的形象?(善良、美丽)

②主奏乐器是什么?(小提琴)

③作曲家通过哪些音乐要素塑造了国王与王妃的不同形象?(运用节奏、节拍、力度、旋律、音色、音区的对比等不同音乐要素)

④教师补充:以上两个主题在全曲中多次出现,请同学们在聆听过程中仔细听辨。

(4)聆听“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

①“波涛汹涌的大海”主题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国王的主题”变化而来)②在配器上有哪些变化?(配器越来越丰满)

③刻画了怎样的大海形象?(波涛汹涌、浩瀚无际,同时充满着未知的危险)

(5)聆听“平静的大海”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主题音乐刻画了大海怎样的景象?(阳光明媚、风平浪静)

②这段音乐由哪个主题变化而来?(由“王妃的主题”变化而来)

(6)学生随琴视唱“平静的大海”主题旋律。

5. 完整欣赏乐曲

教师完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并完成下表。

6. 拓展

(1)教师提问:

①“国王的主题”与“波涛汹涌的大海”或“王妃的主题”与“平静的大海”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②作曲家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的?

(2)教师补充:

①国王的残暴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善良、美丽的王妃仿佛是宁静的大海泛起的朵朵浪花。

②作曲家利用国王与王妃的主题来表现大海,通过节奏、和声、配器的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

7. 小结下课

第三课欣赏《小巫师》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小巫师》,能够对乐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体验、对比、探究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法国作曲家杜卡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

(2)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简单分析《小巫师》。

(3)能够听辨《小巫师》中“扫帚主题”与“小巫师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欣赏管弦乐曲《小巫师》,这首乐曲是根据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创作的。有同学了解这个故事吗?请给同学们讲一讲。

2. 完整聆听乐曲

(1)完整播放乐曲,教师提问:

①作曲家运用了哪些乐器来刻画音乐形象?

②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讲”故事的?

(2)学生说出自己聆听乐曲后的初步感受。

3. 作品介绍

《小巫师》又名《魔法师的弟子》,是法国作曲家杜卡最著名的作品,创作于1897 年。作曲家以歌德的叙事诗为题材,创作了这首形象鲜明的管弦乐作品。

4. 作曲家简介

杜卡: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代表作品除《小巫师》外,还有印象主义歌剧《阿里安娜与蓝胡子》以及芭蕾舞剧《仙女》。

5. 分段聆听音乐

(1)聆听“咒语动机”,教师提问:

①这段音乐使你联想到什么?

②音乐突然增强力度,表示什么?(咒语生效,扫帚突然活动起来)

③音乐旋律是怎样发展的?(逐渐下行)

④你听到哪些乐器的音色?(小提琴和单簧管)

(2)聆听“扫帚主题”,教师提问:

①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速度渐快)

②乐谱中多处出现顿音记号,有什么特点?你联想到怎样的情景?(有力的、跳跃的;生动地描绘了扫帚提桶取水的情景)

③主奏乐器是什么?(大管)

(3)学生随琴学唱“扫帚主题”。

(4)聆听“小巫师主题”,教师提问:

①这段主题音乐刻画了小巫师怎样的神态?(小巫师得意洋洋的神态,更为起劲地诵念咒语)

②主奏乐器是什么?(木管乐器)

(5)聆听结尾部分,教师提问:

①铜管奏出号角性的音调,表示怎样的情景?(象征魔法师回来了)

②乐曲恢复与序奏一样的慢速度,魔法师在做什么?(魔法师急念咒语后,扫帚立即停止行动,一切归于平静)

③乐曲在怎样的气氛中结束?(在平静的气氛中结束)

6. 再次完整聆听乐曲

在聆听前,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1)当扫帚主题第二次出现时,音乐有哪些变化?(音乐越来越热烈)

(2)音乐的变化使你产生哪些联想?(使人联想到神奇的扫帚不停地挑水,屋子快被 水淹了,小巫师急得团团转)

(3)当扫帚主题第三次出现时,音乐有怎样的变化?你联想到怎样的情景?(情绪更为激烈,气氛更为紧张;两把扫帚同时行动,轮番取水,流水滚滚而来不可阻挡。小巫师都快急疯了)

7.拓展练习

学生根据乐曲内容创编情节进行表演。

8.小结下课

下载九年级音乐上册《月亮颂》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音乐上册《月亮颂》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1 活动目标:1、欣赏诗歌,能理解作品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美。2、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正确运用量词:湾、棵。3、运用自己积累......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本学期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我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非常偏重,更重于唱歌,对音乐知识和......

    九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音乐上册工作计划 封丘县黄德镇第三初级中学 董路南 一、教学资源分析: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共有六课内容:1、光辉历程2、音乐故事3、曲苑天地......

    九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上册)

    什字中学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上册) 一、指导思想音乐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艺术种类而言,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多样善变的节奏,体现了人们在不......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九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张莉娜 本学期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我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音乐的......

    九年级上册 音乐人教版

    1、《保卫黄河》选自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 原曲:冼星海 作品介绍:钢琴协奏曲《黄河》黄四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作品表现了中国人民......

    九年级音乐教案

    九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音乐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

    九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国威国魂 第一课 中国进行曲 一、教学目标:体验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体会不同的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