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门的造句
正门拼音
【注音】: zheng men
正门解释
【意思】:整个建筑物(如房屋、院子、公园)正面的主要的门(区别于后门、旁门、角门)。
正门造句:
1、从这些区域开始,他们会游行到国内税务署在宪法大街1111号的正门入口。
2、大陆人与台湾人都尊崇为孙中山为国父,几十名信徒整日监视着孙中山纪念馆的正门。
3、我还记得我们聚集在诊所门口、试图堵住诊所正门的场面。
4、放学后下起了雨,于是她呆在从学校正门通向大街、盖着锌皮棚子的走廊里等着。
5、银行内部的员工注意到这位劫匪站在已经关闭的正门入口带着滑雪面罩手持一把枪。
6、庄园的正门没锁。
7、克制自己想要把带进屋的任何东西(钱包、邮件、购物袋、钥匙)都丢在靠正门的柜子上的冲动。
8、他一直拒绝任何形式的自我反省.任何了解他的人都说他生活在恰如一位朋友所说的“温顺,文雅”的正门(引申为假象)的后面,让他认识到这一点是多么地难啊.9、酒家正门挂着一块很大的招牌。
10、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首尔市中心的景福宫正门光化门复原工作基本完成,将于15日韩国“光复节”正式开放。
11、在正门入口处,大红的中国灯笼高高悬挂着。
12、别人永远没有知道他怎样能不开正门便到了天井里。
13、拿下这座长满桉树的要塞后,反对派战士们手舞足蹈。他们在正门生起三色旗,撕碎卡扎菲的大幅宣传画。
14、但是,监狱中只有高墙和正门,没有栅栏。
15、波林·佩佩描述说,工人们离开工厂甚至不能走正门。
16、一名警方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记者,这般规模的在押人员从监狱正门越狱,显示监狱管理人员可能参与共谋。
17、这颗高山榕树正生长于大学道之路旁,向所有由大学正门进入中文大学的人士致以欢迎。
18、从正门进的每个植物都似乎看到一个标记,写着“凡入此门者,请放弃希望”。
19、她扶着莫名其妙受伤的丈夫,用自己那只没伤的眼睛寻找着餐馆的正门。
20、你应该从正门进入这个青年旅社。
21、警方称,这些在押人员从监狱正门相继离开。
22、潘家园旧货市场古典风格的正门。
第二篇:商场正门岗位职责
商场正门岗岗位职责
一、上班前检查好仪容仪表,准时到岗,对岗位情况进行了解,坚守岗位不得无故脱岗﹑漏岗﹑早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二、随时保证商场正门处于关闭状态,如需进出由执勤保安人员开启商场玻璃门,禁止将门下塞入异物使门出入长开状态。
三、熟悉本岗位的基本情况,对进出楼内的工作人员有基本的了解,严禁外部人员混入,严格控制从正门进入的施工人员,对于手推车及运送垃圾等人员一律不得从正门进入,告知其从C座出入口进出。
四、对于进入大楼,在转门活商场大堂附近的施工人员,可根据情况放行,但放行前提必须保证商场大堂的成品和环境卫生不会遭到破坏,如有施工推车进入要保证其车上物品不会遗撒,车辆不会对地面造成损害。
五、如工作需要,施工人员在保证干净整洁的情况下需进入商场正门,应酌情予以放行。对于衣衫不整、身上有施工污渍的施工人员要求其从C座入口出入。
六、值岗期间如遇外单位人员进入时,在严格执行本单位职责的同时,必须使用文明用语,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展现客户风采。
七、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第三篇:上下班走正门通知
通
知
全体职工:
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现要求全体职工经公司正门上下班,不允许从后门通过,非紧急情况后门不得开启。
望广大职工能够积极配合,如若违反,罚款50—100元。特此通知
第四篇:走正门 作文讲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走正门 王春迪
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货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丰街”了。
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枯瘦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竞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5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
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原文有删改)
知识点1:理解作品内容、赏析作品手法
【抢分须知】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文本大意和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形象、运用的手法,初步感知作品主旨。第二步,仔细阅读选项,对以内容理解为主的选项,要在原文中锁定答题区间,从细节上进行分析比照;对以手法鉴赏为主的选项,则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折比较。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
B.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的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D.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E.小说善于通过细节刻画海爷,迎接京官时的“闭眼”“低头”“垂手”“腰杆子挺直”及下文的“微微一笑”都将人物刻両得栩栩如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和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A项,小说开头写老街上的俗语主要是为了引出之后对贺家的介绍;C项,“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无中生有,主要反映出了海爷的家人见识少,怕见京官;D项,海爷小儿媳的“嘀咕”说明她没见过世面,不懂得人情世故,并不是为了“讨好海爷”。
【答案】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选C、D不得分。
知识点2:情节结构分析题
【抢分须知】
一般而言,高考多考查具体段落在小说中的作用。分析具体段落在小说中的作用时,要先看段落所处的位置,根据位置分析具体作用,还要从文本的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综合考虑。从结构方面看,段落的具体作用包括引领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从内容方面看,主要看其对小说情节结构的影响和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2.小说第③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结合题干要求和文章具体内容可知,第③段的环境描写在小说整体结构方面作用显著。小说开头写贺家“门阔院深”,有“贺半街”之称,这里对其进行具体描绘,起到了照应上文的作用;再从贺家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来看,其中必有缘由,该缘由在后文做了揭示,因而这段描写对下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另外,从内容上看,小说内容主要是围绕与“祠堂”相关的事件展开的,所以“祠堂”也是小说的一条线索。
【答案】(1)照应小说第①段中对贺家“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的概括描写;(2)为下文写贺家后人衣锦还乡做铺垫;(3)对整个故事的展开起到线索的作用。
知识点3:人物形象赏析题
【抢分须知】
概括归纳人物形象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第一,分析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其形象特点;第三,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第四,结合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以及小说中其他人物的侧面交代或评价等分析。
3.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一要看人物在作品中做了哪些事情、说了哪些话;二要看作者是如何对其外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刻画的。本文中的海爷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其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如海爷从一个小油贩子挣得“银子用斗量”的家产,买下贺府豪宅,表明其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讲述贺家母子的故事后听到小儿媳的回答,长叹一声,表明其居安思危,有长远打算。当看到贺家一对母子祭祖的表现后,决定不拆迁贺家祠堂并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表明他富有心计,做事果断。【答案】(1)有经济头脑,善于经昔£海爷最初只是一个小油贩子,最后拥有“银子用斗量”的家产,并买下贺府的豪宅6(2)有长远打算,居安思危。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而不禁发出“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的感叹;听到小儿媳的嘀咕,长叹一声回到屋里。(3)富有心计,做事果断。由贺家的一对母子来祠堂祭祖的情景,察觉这对母子不同于贺家寻常子孙,于是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拆除贺家祠堂,还吩咐下人时常打扫贺家祠兑,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知识点4:文本意蕴探究题
【抢分须知】
高考文学类文本意蕴探究題,命题角度多样,答不唯一,考生答題时需要注意。有些题目的答案源于文本,需要考生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有些题目带有一定的思辨性,如对文中某些观点态度的探究,考生可以见仁见智,但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究。对于思辨性题目,考生解答时一般要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即“同意”或“不同意”,然后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论证。如果要求联系实际,一定要选择恰当的论据,命中试题要害,切不可漫无边际,泛泛而谈。
4.小说以“走正门”为题有什么好处?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作品的意蕴的能力。本文标题虽为“走正门”,但到文章的最后才出现,这恰恰是小说构思的巧妙之处。年轻母子不像贺家其他子孙一样因家境败落就自渐形秽,不愿见人,他们进贺家老宅“走正门”,而正是这样的行为使得孩子出人头地。据此分析,小说标题的妙处和启迪作用就不难得出了。
【答案】示例(1)①贺家年轻母子“走正门”进贺家祠堂祭祖,与贺家其他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②“走正门”的孩子到祠堂祭祖总是“大大方方”“端端正正”“抬头挺胸”“有礼有节”,最终高官得坐,衣锦还乡,从而彰显了小说主题。(2)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做人处事都应该坚持“走正门”,唯有如此才能立身处世。小说以此为题,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五篇:前言 千山概况 正门广场
前言
千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东北明珠”和“辽东第一山”之美誉。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叫“千朵莲花山”、“千华山”、“千顶山”简称“千山”,按区域划分为风景旅游区,温泉度假区和田园度假观光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仙人台,海拔708.3米。千山的自然景观旖旎多姿,险峻峭拔,有奇峰、秀岗、名台、俏石、岫洞、险关、古井、清泉和古松名木等126处之多。
千山的人文景观历史久远,丰富多彩,早在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了佛教徒的踪迹,以后逐渐成为佛教活动朝拜的圣地,清康熙六年,道教传入千山鼎盛时期有著名的“五大禅林”、“九宫八观”、“十二茅庵”等40余座庙宇形成了山岳型地貌园林寺庙旅游圣地,共有人文景观400余处。它具有我国北温带湿润气候独有的风景特征,植物种类繁多,全区共有植物106科、426属、872种,森林覆盖率96%以上,千山还有稀少的黑头鹳和其它鸟兽等各种动物百余种。
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千山风景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全面提升千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风光,宗教文化和一流服务管理水平,打造东北第一名山;千山风景名胜区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根据千山总体规划,不断开发新的景区景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九五期间共投资7000多万元进行了风景区基础设施和新景点的建设,正门广场,大佛景区广场,西海广场,三个小型蓄水库,北部景区道路改造和仙人台景区道路建设,占地24000平方米的百鸟园,大佛寺等文化含量较高的人文景观,仙人台景区的开发,积翠门,太和门形象景观的完善,大安寺唐代古迹的恢复,温泉度假区的合理开发利用,投资近1亿元建设的沈阳铁路分局水疗馆,省地税干部培训中心,乐雪假日二期工程,2000年花园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投入运营使整个千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品位和旅游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
“十一五”期间,以《千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指导,依托千山的风景资源,宗教文化和温泉资源,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旅游基础产业,旅游观光业、休闲文化娱乐业、高新绿色环保业,高效生态观光农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旅游区域经济,把千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东北宗教圣地,国家级休闲度假胜地和世界级风景旅游胜地。千山风景名胜区“十一五”规划旅游景区景点导游,重点介绍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内完成的大佛景区弥勒宝塔等十余项重点建设项目及部分待建景区景点介绍,尽可能为游人提供一份了解千山解读千山,赞美祖国大好壮丽的山河,抒发探古寻幽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文以景生辉,景以文溢彩,声情并茂的效果。走进千山拥抱自然,走进千山风光无限。
编写整理千山风景名胜区“十一五”规划景区景点导游得到了管委会领导及相关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错误与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斧正,不吝赐教。
千 山 概 况
游客朋友:
您好!
欢迎您来千山旅游观光,在这里祝您旅途愉快!/
3千山全称千朵莲花山。系长白山的支脉,辽河与鸭绿江的分水岭,距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面积125平方公里,划分为旅游观光区、田园渡假区、温泉旅游渡假区;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AAAA级旅游区”,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称号。以奇松、怪石、古庙、梨花而著称,从古至今被誉为“东方明珠”和“辽东第一山”,推为辽东名胜之首,明代进士张鳌曾赞美千山“孤亭不忍别,更上翠微间,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
漫游青山绿水,自然风光里卸去身心疲惫,寻访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中尽享丰富人生,千山一年四季景色怡人,春天梨花漫谷,一片雪白,香气袭人,诗人杜光尧在《千山梨花》一诗中写道:“梨花千万树,别样著精神。自借山灵助,都含水气新。香风飘十里,白雪压三春。未许轻攀枝,回头怅望频。”夏季溪水潺潺,满山滴翠,湖光山色,变幻万千。秋天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如喷焰的烈火,似燃烧的云霞。到了冬季则是玉树琼枝,白浪排空,好一派北国风光,千山的奇峰怪石,松林古木,溪流幽壑,寺庙楼阁无不体现一个秀字,被全国名山考察团的200多名专家认定为“寺庙园林风格的风景区,是中国大好河山中一座娇小玲珑的盆景”。千山虽无五岳的雄俊,却有千峰之壮美,集峨眉之秀,具黄山之奇,备华山之险,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竞相题咏,清圣祖康熙曾三次巡游千山,每次都是即景作诗,曾作《入千山》:“晓入千山路,烟光织翠萝。崎嵌缘石磴,宛转历岩阿。树杪朱旗出,藤荫玉勒过。物华看亦好,景色爱清和。”明代兵科给事刘琦对千山自然景观这样描述到:“岩松宿雾常浮翠,石涧流泉漾落花。”嘉庆皇帝在老师辽东才子王尔烈的陪同下,敲响了那块会唱歌的石头——木鱼石。
千山是随着佛道两教的传入与发展逐渐成为游览胜地的,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了佛教徒的踪迹,最初,他们栖居于深山岩涧和峭壁上,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东征盘踞在辽东的高句丽,曾驻跸千山大安寺,推动了千山佛教的发展,千山诸多碑文和《史迹名胜之千山》都留下了“大安寺内有唐代重修碑和山中石碾甚多,谓当日屯兵碾米之用”的记述,当时寺庙建筑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清康熙六年,道教全真道龙门派进驻千山,使千山形成了僧道两家共居一山,晨钟暮鼓各奉经卷之势,为千山宗教增添了浓厚的色彩,庙宇建筑达到了鼎盛,建有九宫、八观、五大禅林、十二茅庵等四十多座庙宇,座座庙宇如同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千山的奇峰翠岭之间,千山几乎每座壑谷都能听到钟磬幽鸣之声,形成了东北最大的宗教聚集之地,松影之下,红墙碧瓦,香烟缭绕,嗒嗒木鱼,声声佛乐,正如古人诗云:释道环居一洞中,花开花落几春秋。牟尼莫谩玄真问,贝叶黄庭解不同。
千山的地貌特征是丘陵低山貌,峰峦众多,自古又有千山不足千的说法,相传在太古时期,我们的脚下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积翠仙子为惩罚五条恶龙盗用了天宫的五彩云霞,绣织千朵莲花,当她绣到999朵时,被天庭发现,玉帝派天兵天将缉拿积翠仙子问罪,争战中,仙子将莲花洒向大海化作了999座山峰,唐王李世民听到这个传说故事后,下令士兵堆积一座山峰,凑足千数,至今人工堆积的这座山峰还屹立在五龙宫门前,清左都御使姚元之写到:“云霞为饰翠为容,山到辽阳峦嶂重。欲向青天数花朵,九百九十九芙蓉。”
千山以它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盘亘辽东、名振华夏,尤其是93年发现的天成弥勒大佛,为古老的千山又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现代作家孙一信为千山的秀美景色所陶醉,感叹道:“看尽江南山水美,常怜北国穷山水。识得辽东千山秀,不看五岳也无悔。”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千山都会以特有的魅力,博大的胸怀,优质的服务,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
百闻不如一见,就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千山,领略大自然的神气魅力,开始我们的仙境之旅吧!
正 门 广 场
游客朋友:
您好!
站在千山正门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根“千华宝杵”,建于1997年,由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贺中令教授创意,“千华”是取其千年华夏之意,示其文化久远,且有千年锦绣之说。“杵”是佛教的一种兵器,具有降妖伏魔,驱邪安邦之意。故有降魔杵之说,千华宝杵具有镇山之意。底部直径为2米,两根相加为4米,象征一年四季。高12米,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圆柱是360度,象征一年365天。底座是八卦形,代表八种自然现象——天、地、水、火、山、泽、雷、风。融古代历法阴阳文理为一体。底座侧面刻有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来此挥豪泼墨留下的动人诗篇。宝杵雕刻为传统的华表龙之雕刻手法。分左、右两根。左为道教,以仙人台为主体五龙宫为代表的雕刻。右为佛教天成弥勒大佛为主体龙泉寺为代表的雕刻。上刻有奇松、翠柏,尤如祥云朵朵,山脉、寺庙,尤如盘柱飞腾。优景佳境点缀其上,将千山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高度浓缩其上,远远望去,好似两名武士守卫在千山正门。每当夜幕降临,彩灯照耀下,奇松翠柏,生意盎然,四周云雾飘缈,成为千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目光前望,便为雄伟、壮丽的千山正门,它建于1975年,高15米,宽30米,是由三扇抖拱牌楼蝉联而成的一座三层琉璃飞檐式大型山门。具有清代鹤脊牌楼攒尖式古建筑风格,正中悬挂金光耀眼的匾额,上书“千山”两个遒劲大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原国家政协副主席、中国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的亲笔题字。正中一幅楹联为“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此楹联由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亲笔所题。它出自明代大诗人张鏊的《游祖越寺》一诗中的两句,意为作者游历了祖国的山山水水,遍访了名山大川,发现千山是辽东半岛上自然景观最秀美多姿,人文景观最丰富多彩的一座名山。
两侧楹联为“云护钟灵气,松留太古音”,此联是由原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廷风所题,其意说千山的古建筑群汇聚了天地间的灵异秀美之气,处于一片片的祥云缭绕之中。千山地域辽阔,就好象大海的波涛声响彻云霄,从太古时期一直在回响。走进正门,我们回头看一下,还有两副楹联,中间为“千峰插云汉,万壑起松风”,由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所题,含义是说千山峰峦众多,群峰拔地,直冲霄汉,幽壑深谷之中,到处充满了松涛声。两侧为“千峰留胜迹。万代款游人”。由原辽宁书法家协会主席沈延毅所题。其意是说千山历史悠久,曾引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游览和观赏,他们留下许多诗词,游记、摩崖壁刻成为名胜古迹,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将来,千山将以它秀丽多姿的景色款待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