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思考论文

时间:2019-05-15 12:4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思考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思考论文》。

第一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思考论文

1教什么

教什么?有时候会困扰我们教师,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首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特别是新课程推出后,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放宽对教学内容的限定后,给体育教师带来的疑问是——教什么?体育课的制订需要根据不同年段的水平特点、教材特点、气候特点以及不同教材搭配等情况来综合考虑。其次,在确定教材后,要明确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要坚持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的原则。再次,需要明确每个教材的教学计划。例如,蹲踞式跳远这一教材,应该划分为几个教学课时,每个课时应安排什么教学内容,不同内容的重难点是什么,这些都应该明确。最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一些内容也会占据体育课的课时,如何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教材中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有较大的调整,除身高、体重、肺活量、50m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的共性指标外,高中各年级组还有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1min仰卧起坐(女生)、1000m跑(男生)/800m跑(女生),我校将该内容作为体育课成绩的一部分,是为了让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较好的时间保证,符合教材选择要符合本地区的特点。这是我们要知道教什么的问题。

2怎么教

怎么教?这是教学策略问题,当我们定好教学内容,就考虑用什么方法来教会学生所要学的内容。教师在处理一个教材时,更多的是关注教材本身的重点难点,针对教学重难点来设计教学思路,挖掘教学手段和方法。怎么教,更注重教师对教学手段的掌握,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技巧的领悟,理论指导实践的倾向更浓。在教授女生行进间双人传接球第一次课时,一般都会把学生的脚步动作作为重点,把脚步节奏和手脚协调配合作为难点。围绕重难点设计教学手段,一般都会考虑由易到难,由徒手到持球,由走到跑,由慢到快。练习方法依次有:

(1)2人走动中徒手传接球练习;

(2)2人跑动中徒手传接球练习;

(3)2人走动中传接球练习;

(4)2人慢跑中传接球练习。但是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单个练习时,看不出有什么不妥,但是当最后完整练习时,女生的带球走现象很明显,前面设计的徒手、慢跑等练习形同虚设,练习中还是要反反复复强调,教师教得烦累,学生学得茫然。这对于完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就会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有它的可取之处,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时常考虑,在不多的教学课时里,能否有更好的方法来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呢?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笔者对教学手段进行了一些改变。练习方法。

(1)原地正面提膝传接球练习;

(2)原地小跑正面传接球练习;

(3)左右侧向原地小跑传接球练习;

(4)行进间传接球练习(由慢到快)。这个练习手段的变化,使女生带球走的现象大有改观,因为这个练习从头到尾都在用节奏的方式,来刺激学生传接球时跨步接球,上步传球的脚步节奏,当学生适应了这个节奏,在行进间练习时就较少出现带球走的现象了。在强化了脚步动作和节奏的练习后,让学生进行慢跑中传接球练习,这个练习当中也会出现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因传球路线的不稳定而出现停顿或走步现象,但是在前面脚步动作和节奏练习的基础下,学生对脚步节奏熟悉,对运动中的传接球有了适应,教师在讲解和对比原地与行进间传球路线的不同后,学生一般都能够较快地调整传球线路,从而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更明显地体现教学效果。

3怎么学

于素梅《体育学法论》一书中定义:体育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为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等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和认知策略。学法有听讲法、观察法、模仿法、练习法、提问法、讨论法和展示法等。在日常教学中,怎么教的问题探讨得较多、较深,因为涉及教师层面较多,教师比较关注;但是怎么学涉及学生层面较多,模糊性更强。怎么学的问题总觉得是一个“黑箱”,我们教学中知道学生会遇到一些学习困难,但是不太容易解决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因为,人的大脑不象一张光盘,刻录什么内容就能输出什么资料,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当我们将一个动作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经过自己的视觉表象,输出所学的动作各异,在学生头脑中加工处理的过程就是我们为之困惑的“黑箱”。但是,这个学习的“黑箱”肯定有迹可寻,可以从外显的行为方式来判断学生内隐的认知策略。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得会、学得好,这是我们教师必需认真研究的问题,学法的探讨开始在部分教师中热衷起来。怎么学是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的关键。这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的纽带——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体现教师教学智慧的最有力的环节。学法指导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能够较好掌握动作技术。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知道学生学习的策略,了解动作表象的加工过程,是进行有效学法指导的关键。学法指导可以多种多样,其来源可能是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可能是从别人那里借鉴的方法,也或者是经过讨论研究总结出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学生练习过程中,他们的动作反应了其在学习中对动作的理解和技能习得的反馈,根据这个经验,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听讲,如运用不同的语气,提高学生听讲前的注意力;如观察教师动作前,要求学生重点观察哪一部位;如模仿动作的时候增加情景设计,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理解等。要让学生互相学习,学会互相评价来提高对动作的认识。以情景教学为例,在学习抢篮板球的卡位动作时,如果教师先预设比赛场景动作,模拟比赛画面,那么抢篮板球的卡位动作也就很自然地体现了,这比简单的设计起跳时机,练习跳抢篮板球的动作对学生运动表象的刺激来得更深,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做动作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对动作的把握。一开始学生可能对卡位动作不熟悉,教师根据前面的情景教学,再讲解动作要领,就便于学生对动作的顺序和结构的关注了。然而动作要领讲解即冗长又不利于学生记忆,教师就应该在学法指导上下一番功夫,让学生简便记忆动作。如编顺口溜:取位准、下盘稳、身贴紧、合理顶,用“准、稳、紧、顶”4个字形象地将卡位的整个要学的动作归纳其中,学生从视觉表象转化为运动表象就更加容易,学习就更加简便,效果就更加明显。教法是学法的基础,学法是教法的智慧表现,而连接教与学的学法指导,是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情,提高教学效果的法宝,值得很好地挖掘与开发。

4学得如何

学得如何是教与学结合的成果,是检验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以及教与学之间的学法指导成功与否的最直接的显现,教与学所围绕的最终结果是学习效果。如何评价学得好坏,应该从几个方面来考量:首先,要看教师对整节课的预设,从教学目标来判断教师是否了解学情,是否能正确定位该教材的难易程度。例如,教师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初步掌握某个动作,那么对学生学会技能动作的要求就低;如果是较好掌握某一动作,那么对学生学会技能动作的要求就较高;如果是熟练掌握某一动作,那么学会该动作的程度就更高了。其次,要看学生学习目标,也就是学生最后所学动作是否完成了学生自己所要求达到的程度,他们对课的体验是轻松愉快的,还是沉重有负担的。再次,要看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学法指导是否合适,在教师教和学生学之间是否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有没有亮点和创新之处等。经常听课的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触,某个教师的课上得很好,很成功。在反思、探讨的时候发现,课上得好,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会某一动作时,很有方法和手段,学生能很快理解和有效模仿,形成了一套具有个人特色的风格,这是很让人羡慕和敬仰的。笔者身边就有这样优秀的教师,经常对这些教师感慨地说:“一直在模仿,却从未能超越。”所以,学法指导是应该值得重视和开发的,未知的东西多,却有无限的“风光”在其中。

第二篇: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新途径论文

[摘要]校本教研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新途径。高校应从全面推行体育校本课程、营造‘‘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舆论氛围、创建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人手,提升体育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促使其转变观念,实现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优化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校本教研;体育教学;体育教师;途径

随着校本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校本教研逐渐成为了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作为推动大学生各项素质提高的重要力量,已经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校本教研也逐步深人到了高校体育教学领域中。

一、校本教研的概念、内涵和实质

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的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学校各种教育资源,以解决学校教学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教研活动方式。校本教研要求学校确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人本”管理思想,并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课程改革,以期充分调动教师个人、集体以及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一方面要求各种改革必须将重心下移到学校,在体育课程设计过程中,体育教师以教学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从实际出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夯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性的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的发展。

校本教研的实质有三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强化教研意识,提升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二是要求院系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比武、体育教学研讨会等,调动体育教师自身参与;三是要求学校采取措施、拓宽渠道,鼓励体育教师多进行专业研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这既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发展学校校本教研的重要措施。

二、校本教研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要求

1.自我反思是开展体育教学校本教研的前提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z7。反思是每个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推动校本教研的前提。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自我反思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自觉性,即体育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从而进人到更优化的高校体育教学状态,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达到身心发展的和谐统一。其次是自我批判性,即实现“存在问题—整改,发现问题—深思,找到经验—升华”的三步曲。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第三是个性化,即以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形成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如部分体育教师通过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的热情度来评判教学的过程,或者采用教学设计、备课、执教、听评语以及观看课堂录像等措施,加强对教学的自我反思,达到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校本教研改革的对象。体育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实施者,进行自我反思时必须时刻以学生为对象,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2.团结协作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校本教研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强调加强体育教师之间在体育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和共同分享经验川。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风格各不相同,教学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校本教研可以激发教师之间的竞争性和协作性,也能充分发扬个性和特色,扬长避短。因此,体育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高校体育的校本教研主要表现为:以教研室为互助载体,开展集体备课和讨论,有效促进体育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采取听、说、评课和教学比武等方式,加强体育教师间专业能力的切磋,通过实际比赛,让体育教师素养得以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培育,意志得到锻炼,素质得以提升。通过校本教研,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可实现由单一的体育教师的技能教学过渡到情意教学,集体的教研活动使学生从心理和情感上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增加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激情,从而达到锤炼个人人格魅力的目标。

3.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得以提升的关键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围绕本校的实际情况与问题而展开的,但它又不完全囿于本校的范围,这就要求学校要确立专业引领的思路。一方面,本校优秀体育教师的参与是校本教研最重要的因素,是校本教研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校应注重体育骨干力量的引领作用,注重调动骨干体育教师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注重在学校形成一个民主、和谐、共进的教研氛围,使他们能在宽松的教研环境中提升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本专业知名专家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校本教研可持续发展的有益补充。学校应创造条件,聘请不同类型的体育教学领域中杰出的人才引领课程改革,通过开展专业研讨会、报告式引领、观摩式引领等不同的途径,促进本校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专业引领过程中,学校要多为体育教师提供“新理念、新课程、新视点”的开放式教学活动,通过组织课前钻研教材、教研组研讨、相互学习、公开教学、教学观摩、课后说课、评议、反思等系列活动围,使全校体育教师得到学习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机会。

三、高校体育教师完善校本教研的途径

1.学校层面

(1)全面推行体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建设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是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相关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一种新型教学活动。高校体育校本课程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叫。

目前,体育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基础教育,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将更有利于让大学生了解必要的体育与健康方面的技能,使大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增进身心健康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树立起“以校为本”的理念,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开展以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为对象的校本教研活动,是促使体育教学由浅人深不断深化的重要手段。高校要组织一批长期在体育教学一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出符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程,并加以推广,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同时,高校要把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学、研、用”作为对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检查内容,列人日常检查和教师达标考核活动之中,使校本课程逐步深人人心。

(2)营造“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舆论氛围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活动在高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也在由单一的教学实践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因此,如何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把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舆论氛围显得非常重要。校本教研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教师的研究需求和乐趣,养成自觉的研究态度和习惯,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自愿并乐意为之的行为。因此,体育校本教研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主观感受和内在需求,突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教师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真正进人到研究的状态,将日常教学与日常研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持续增长,校本教研充满生机和活力。实际上,校本课程的出现,已经为校本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课程基础,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校报、广播和电视台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在教研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及典型事例,通过交流学习、经验介绍、评优活动等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在教学研究中取得成就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让体育教师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品尝到研究本身的成功和喜悦,是推进高校体育校本教研的关键。

(3)创建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

校本教研能更好地突出学校办学的特色,是推动高校教学文化氛围的一种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整个学校教学改革的深人,营造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促使体育教师乐于将校本课程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是校本教研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应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大学体育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改革的发展,同时也是营造和创建和谐宽松的学校环境的基础。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随着国家校本教研相关文件的颁布与实施,将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落实到各学校体育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并将学校自身制定的综合考评与体育教师教学评估相结合,已成为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第三,实现开放式的教学管理。在学校制度方面,应确保教师拥有校本教研的时间和空间,赋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力,如让教师拥有随时借阅一定的教育教学类图书、教育期刊的权利,拥有自己组织教学、科研人员参与教研团队的权利等。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营造健康的、积极的、探究的文化氛围,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建立制度上的保障。

2.教师层面

(1)高校体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

高校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在学习方式上,可采取集中评讲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要有计划地参加跨区域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抓住机会向专家学习;要养成反思交流、团结协作的研究习惯。在学习方法上,应注重学习记录和学习心得的交流和梳理,让自己养成积累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良好习惯,并注重对自身教学能力上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在学习内容上,要注重将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训练学以及专业理论等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用先进的体育教育前沿理论指导解决体育教学实践中具体问题。

(2)以“说、听、议”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

体育教师在实施校本教研活动时,应把以“说、听、议”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和优化课堂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应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三位一体教研活动为依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针对所授班级,对照先进体育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体育教学过程,研究优化课堂体育教学的方案,用辩证的观点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扬弃,创造性地开展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活动,形成具有学校、教师自身特色和风格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叫。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抓住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估、学生的特点这五个体育教学的重点环节,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动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体育教学之余,应坚持有计划地参与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评比活动,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改革活动,积极参加多层次的体育专业领域的改革探讨,注重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

(3)转变观念,实现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校本教研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实现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这是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长期在一线教学的体育教师大多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体育教学实践充满热情。如何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中来,是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学校应在充分保护他们的教学积极性的前提下,要求教师共同承担教研课题或教改任务,在合作过程中,既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又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个性特色,使教师在互补合作中促进其专业发展。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都是很有利的。

总之,校本教研强调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使教师的教学、研究和进修三者融合在一起。教师经历一个主动行动、不断反思、合作互助、交流分享的过程,并在这一持续的过程中逐渐完善教学,完善自我。可以说,校本教研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农村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

农村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

钟芳锋

江西省崇义县城关小学

农村与城乡教育的差距,归根结底是师资的差距。我们培训设计的出发点是培养农村骨干教师,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解决农村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现从小学体育这门学科在此次活动中的具体培训过程加以分析。

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农村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任务尤其艰巨。如何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环境,使农村体育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是一个需要教师教育专家、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深入研究着力解决的问题。郧县一中在体育教师教育过程中通过“名师带动走,专家引领走,领导激励走,同侪互助走,师生并肩走,社会监督走自我驱动走”等方式,有效促进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体育教师专业和谐成长之路。

一、名师带动走。

为了使体育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学校精心挑选一部分名师带领体育教师们

走向教育教学艺术的殿堂,通过传经授宝,彼此交流、互相切磋,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人梯”作用和“桥梁”作用。俗语也有“名师出高徒”之说。郧县一中多年来一直坚持返聘退休的特级教师和名师回校参与“师带徒”工作,制定了《教师青蓝工程培养实施计划》,让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和三星级以上教师通过结对子的形式培养青年体育教师,用制度来规范、激励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实践,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高涨,教育教学工作艺术精湛,教育科研能力大大提高,一批基础差、底子薄、教学水平不高的年轻体育教师在名师的关心、扶持、带动下快速成长为各级骨干,个人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和归宿感。名师的热情带动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关键的“助推器”。

二、专家引领走。

高校教师教育专家、教师培训机构名师、教科研部门专家等通过不同形式的研讨会、座谈会和各种形式的研讨课、示范课,及时传达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引导体育教师步入专业发展的快车道,给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郧县一中定期邀请专家到校讲课、讲座、交流,形成了“导研学互动”的良好氛围。青年体育教师有专家的引领作“坚强后盾”,信心倍增。专家的引领、激励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难得的“催化剂”。

三、领导激励走。传统体育教师因缺乏竞争性,对专业成长的愿望不强烈,认为只要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就行,常常把专业提高看作是组织上的事,因而表现过于被动。作为学校领导,应及时给体育教师“外部刺激”,给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以积极的行政支援,有意识地增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努力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郧县一中多年来坚持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报销学费、车船费、住宿费,解决了体育教师学习的后顾之忧,还对专业提升快、教学绩效显著的体育教师给予优先晋升职称等政策倾斜,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师专业提升的积极性。问卷调查显示,郧县一中95%的教师愿意主动参加各种培训进修学习。

四、同侪互助走。体育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同伴合作互动、相互促进。学校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为体育教师间信息交流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同行间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方法的借鉴等充实了体育教师生活的空间;通过同行互动,使体育教师摈弃了“同行是冤家”的陈腐观念,取而代之的不足,进一步坚定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心和决心,并体验到自己成长和发展过程的快乐。郧县一中在该校继教网上建立了专门的论坛和博客网站,每天吸引数十名教师留言,构建了一个信息化的体育教师交流平台。同行互动促进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进程中的“加油站”。

五、师生并肩走。

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和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每位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体育教师仅靠传统的教学行为方式教学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只有跟时代合拍、跟学生合拍,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古训值得深思。“感恩学生”与“师恩难忘”应当受到同等的重视。体育教师应该看到,是学生为自己提供了工作的岗位和生存的意义,是学生为自己创造了专业的领地和发展的空间。现在,随着学生的思想、知识、信息的多样化,体育教师更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审视自己,以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态度促进自身的发展成长。体育教师再仅凭“一桶水”而老大自居,必然是要落伍的。体育教师既要和学生同步走,又要比学生超前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师生并肩前行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后视镜”。

六、社会监督走。

近些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业务水平等似乎成了社会衡量体育教师优劣的标准,体育教师只有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满足时代与时俱进的需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改造,不断创新奋进,努力使自己成为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体育教师,做人民满意的体育教师,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永立于不败之地。社会的监督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监视器”。

七、自己驱动走。

如果说特级教师、名师的传帮带,专家的引领、领导的激励、同行间的合作互动,学生的并肩前行及社会的监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外因,那么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还在于内因的驱动——体育教师自己追求发展的原动力。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的就越快,成功率就越高,成就也越大”。体育教师要为自己定下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即大目标),还要给自己定下一个近期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即小目标),并且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既不失去本我,又要焕发生命活力,发挥主体精神,不断自我挑战,自我加压,自我反思,自我更新,最终实现超越自我的梦想,这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境界。体育教师自我驱动是教师专业成长永葆青春活力的“发动机”。

第四篇:体育教师教学论文

体育教师教学论文:体育教师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中,身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比如家庭矛盾、同事之间的矛盾、工作中的冲突、师生间的矛盾、身心疾病等。上述这些因素将产生不良的心理刺激,从而造成内心不愉快,引起情绪反应。实践表明,若长期处在紧张状态和强烈的情绪波动,不仅会造成生活规律失调,机体某些功能紊乱,给身体带来众多疾患。如果教师将不良情绪和消极心理带入课堂,还将影响教学效果和融洽的教学环境,最终导致教学失败。

体育教师不良情绪迁移到教学课堂所引起的不良效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脑子里总想着不愉快的事情,无心上课,组织教学马虎,示范动作随便,语言缺乏生动、形象;(2)由于人的情绪具有“传染性”,教师的不良心境带到课堂,并传染学生,从而使得本应生机勃勃的体育教学变得机械单调,死气沉沉。体育教学中的群体气氛变得压抑,抑制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求知欲和体育锻炼的兴趣;(3)教师带着不良心情上课,一旦出现学生调皮、不守纪律等现象,教师会误认为学生向自己挑战,从而对他们不是冷落相对,就是讽刺挖苦,甚至体罚,造成师生之间的冲突。

体育教师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其教育教学需要自己理智的对待,需要和学生在融

洽的群体氛围中进行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交流,来自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中的喜、怒、哀虽然会暂时受到干扰,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创造良好的教学心境,决不能将不良情绪带进课堂迁移到教学中,更不能在学生身上发泄。尤其在处理体育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更应头脑清醒,办事慎重,注意分寸,体育教师对不良情绪的调控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释放调节法

切忌把自己关闭起来,应正视现实,把积压在心头的不满、意见和痛苦坦率地向领导、朋友、亲人、同事讲述,通过他人的启发、忠告、劝解、批评、咨询帮助来获得良好的情绪矫正,达到疏通思想、解决矛盾、减轻心理负担,与人友好相处为目的。

二、转移刺激法

这是一种积极接受另一种刺激而息怒的方法,如果发怒或情绪不佳时,应进行一些有意识的活动,如:唱歌、听音乐、跳舞,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有意识的活动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暂时忘却不愉快的事,从而使自己的怒气尽快消除,不良情绪得到改善。

三、运动调节法

实践证明,大量吸氧的身体练习可增强自信心,调节情感情绪,尤其对体育教育来说,轻松自如,优美正确地完成动作技术,有助于心理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消除不良情绪的干扰。

四、环境调节法

当遇到不良情绪刺激时,可采用改变环境的方法以调整心境。如到风景秀丽、环境优雅的地方去欣赏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大自然之美,以开拓心理容量来调节和消除精神上的不快和压抑情绪,保持自已良好的心境。

五、强烈意识法

在上课之前,要不断暗示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强迫自己面带笑容,并努力保持良好的神情、姿态,以乐观的态度,微笑的目光来看待一切,摆脱心理上的失衡状态。

第五篇:体育教师教学论文

体育教师教学论文

体育教师教学论文

【摘 要】:新课标的实施带来了课程名称、《前言》部分、目标部分、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一系列的变化,体育课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新课程标准下一线教师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这是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 体育教师 教学理念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论述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要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使学生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自从xxxx1年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具体的形态展现在体育老师面前,很多同行对新课标产生了不知道怎么上体育课的感叹。无论课程的名称、内容、实施建议方面有所变化,课程改革方向、指导思想、课程理念等方面都没有变化;无论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怎样变,学的体育要有用、要有乐趣的原则不变。对一线教师而言,如何尽快适应新课标,转变教学理念,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几点见解,供同行们参考。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说明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目标,体育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组织措施,从而有效地实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际就是要发挥体育的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充分发挥体育的健身和育人功能。体育的功能不仅仅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元的。它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是可以起到许多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教师备课时,脑子里首先想的是“教什么”和“怎样教”,是知识中心观。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安排被动地去学习,没有任何发挥的空间,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很少能看到真正活跃的气氛;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是育人为本,首先要考虑怎么从育人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内容,采用哪些更有效的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更多的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而教”和“教什么”。其前后的变化,不仅仅是顺序上的简单变化,更体现出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变化。要做到这一点,无论是总的教学计划,还是课时计划,都应该贯彻这样的思想,即目标引领内容。我们在备课以至上课时,首先应该想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通过所学内容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有了这样一个预设,你才会选择针对性更强的内容,才会运用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学什么内容都可以。目标明确了,内容就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的效果也相应地提高了。

三、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就越喜欢这样的项目,学习效果也会越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从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教学内容;三是教学内容选择的精干和实用性。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着眼于“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保证在有限教学时间内教更有价值的内容,使学生想学、乐学,并学会、掌握。而有些内容如铅球、跳高、跳远等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很少用到,就可以适当精简。我们应该考虑到哪些运动项目更容易为学生所掌握,更易应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四、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势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改革中就会随之改变,并得到不断创新。

(一)强调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地教学活动,包括教法与学法。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技术的传习为主,以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得以充分体现。因此,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新课程标准下,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一是要坚持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二是要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三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手段为核心,以教学组织为主线,以教学策略为龙头;四是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筛选,合理的组合和正确的运用。倡导与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扩大教学方法多元华的一种手段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排斥传统的传授式的学习方法,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教材的特点、教学实施、场地实施等综合性的因素,来考虑选用哪一种方法更合适,甚至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从而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二)倡导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中的组织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体育形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多变的形式反而更能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传统的体育课的集队形式是教师站在前面的一字形队形,课改后的形式变化体现在,根据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半弧形、圆形、横队或V字形等多样化的集合形式,老师由站在学生的前面转变为到学生中去,营造出一种自然亲切、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的导入模式上,也呈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原来由体育委员带队,向老师汇报人数,师生问好,再由老师介绍本课内容,带领学生热身,逐渐展开一堂课的教学活动,而课改后课的导入不再单一化,有故事的形式、融合其他学科资源或游戏化的活动进行导入,激起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渴望;课改后的准备活动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过去就是稍息立正,向前看,队形左右转、齐步走、慢跑等老一套,根据课程的内容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或相对应关节的热身活动,除了热身和预防运动损伤外,还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到学习准备状态上来;当一节课愉快结束时,教师总是把学生又集中在一块,开始整理放松,然后对这节课进行一个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归还器材,自然结束课程。课改后的放松部分,放松方法在常采用的走步、徒手放松、简单的舞蹈等的基础上,融入游戏放松、瑜珈放松、意念放松、语言放松等方式,还可以向学生传授与体育有关的健康知识,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短短的几分钟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提供多种练习方法给学生练习,尊重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独立地进行练习,以适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身心特点和运动经历而造成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的运动。选择性学习活动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的空间。例如,在投掷教学中,常见的练习形式是将学生分成两队,面对面地投掷,这样的练习学生很快就会感到疲劳。教学中可采用自主选择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练习的器材和场地,根据自己的力量可选择在不同的场地练习实心球或选择沙包、排球等,投准的学生可选择在配有目标装置的场地上练习。整个练习过程,学生都可以自由变换练习器材和场地,也可以自由组合练习的伙伴。选择性的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学生每变换一种器材,每更换一次场地,都会有新鲜的感觉,都会产生新的兴趣和一种自主支配学习的激情,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使学生学会选择,形成个性,体验成长的快乐。再比如耐久跑课的教学,一般是分组采用重复跑、定时跑、定距离跑、变速跑、自然队形等练习方法,为了减少学生练习时的枯燥感,还可采用图形跑、往返跑、障碍跑等,这里的图形跑可以是简单的变换行进路线做各种图形跑,还可以利用场地上的一些标志线(如球场的边线和端线)整合其他学科,如分组在边线和端线上跑成数字或字母进行自主与合作练习。

五、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评价理念,应该考虑学生进步幅度,注重过程性评价,不再把终结性评价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课堂评价实现多元化,做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要科学地考查学生全面的体育学习成果,即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评价。评价中要考虑学生为今后的体育学习和终身体育发展奠定了什么基础。体育学习评价内容分为四部分,即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等。这四个方面的评价的内容,有的具有可观测性,也有的具有不可观测性。评价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师而言,需要反馈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激励自己继续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育实践能力。课程标准中也给我们一线老师提供了可行的学习评价参考用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既客观公正的、又简便易行的多种多样的学习评价方式。例如,在室内课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结合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制定出具体的奖励加分细则,从学习态度、回答问题、帮助他人、敢于展示和挑战自我等方面,课中结合小组评价、老师评价、自评相结合,通过小奖券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新课标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体育教学新的理念与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真正做到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求实的态度,将教学理念真正在课堂教学当中得到有效地渗透和运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杜晓红.于素梅.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体育与健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xx(3)

[2]季浏.体育与健康教学习指导[M].北京:北京泰学新心教育有限公司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xxxx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xx(1)

下载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思考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思考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思考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思考 摘要:作为高校实施教学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其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指出了青年......

    提升员工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如何提升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一个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成长与进步,对人生来说尤为重要。如何提高个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下面就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首先我认......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优化路径论文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主要由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

    对提高大学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思考论文

    关键词:体育教帅教学水平科研水平摘要:体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构成体育教帅的专业学术水平两者缺一小可高校应重视政策导向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开展教学......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各地区急需高级产业型应用人才,然而目前人才市场呈现出供求不均衡现象。尽管教育改革在不断进行中,但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调查中不难发现,目......

    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学习体验论文思考提升论文 10月16日~17日,我们2位数学教师有幸参加了在厦门六中举行的第四届“相约名师,聚集课堂”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此次活动特级教师、名师众多,有全......

    如何提升教学能力

    中小机构持续发展的核心秘诀: 积累优势 设计路径→重现→ 复制 →壁垒(优势) 人的成功取决于发挥它的优势 而不是解决问题 培训机构学生流通全景管控 1.新招(市场只能)(没市场部......

    教学能力提升心得体会

    教学能力提升心得体会 教学能力提升心得体会1 转眼间寒假就要过去,新的学期即将到来,为帮助我县乡村教师提升理论素养,提高专长技能,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