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的流转美文摘抄
蓝蓝的天空下,一顶白色的蒙古包外,一个脸上泛着红润光泽的孩子在草原上和他的狗儿抱在一起打着滚儿,突然看见牧羊的父亲正在宰杀一头羊,他满眼含着泪,小嘴唇颤巍巍地带着些许怨气问道:“我们为什么要杀它?”牧人平静地答道:“因为我们要吃它,等我们老了死去的时候,就会化成土,在这块土上又会长出草来,而羊过来吃掉这些草。”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每每想起这个情节,总被孩子那未蒙尘垢天然至真的慈悲心打动,但记忆更深的似乎是那父亲,对生死的一种淡定。在人和羊这两种有情物之间,生与死如四季轮回一般轻巧,顺畅。对于谈死色变的我们来说,只有对新生的喜悦,永生的贪望,很难做到像那牧人一般对老死没有惊惧,没有拒斥,更没有禁忌。原来生死并不是我们身处其中的文化所一贯渲染的那样,如同隔绝着壁立千仞,只能两茫茫。生与死似乎都是自然的一种恩宠,在向死而生的坦然中,那牧人对自然的运转有着一种通透。在他那朴拙的智慧里,所有庞然如蓝鲸,毫末如细菌,灵智如人类,此种种皆不过是自然界里最微渺的存在,在一个无法触摸甚至也很难感知的莫大循环里,人—土—草—羊—人,生命不息,循环不已。万物生死流转,相互寄存,竟已然很难分清彼此的边界了。
我们活在自己精心编织的偌大的一张意义之网里,以为凭着自欺和他欺,就能区隔生死、颠倒黑白,辨别善恶、遴选真假。我们以为自己就像石猴出世,破空而来,殊不知那也不过是天地日月的自然造化而已。所以,诸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祸兮福所倚”恰恰说明了这种相濡以沫的依存,转换。
当这样一想,看见衰败的蒿草,也不会感到颓败枯萎,也许它就寄生在春天那一抹刚刚吐露的新绿里,随时迎风舒展。想起那逝去的人们,也便没有那样黯然神伤,生命从不曾停息,在那蹒跚学步的稚子身上,不正在灿烂流转吗?
第二篇:敬畏生命美文摘抄
生命是人世间最神奇的现象,最美丽的花朵。它脆弱,可能在下一刻就转瞬即逝;它坚韧,就算小草被压在石块下仍然顽强不屈地向上挺;它伟大,霍金仅凭那根只能动的手指,却探索了宇宙的奥秘……世界上越是弱小的生命,在追求生存的权利时所表现出的精神越令人震撼。
渐渐地长大,也能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回到外婆家,便帮着外公外婆打打杂。做什么呢?看着外公准备剖鱼,便自告奋勇地承担了下来。
一切顺利,把鱼内脏掏空后,鱼肚子里空空如也。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人大吃一惊。当我漫不经心地把鱼扔到水盆里,准备清洗清洗。不料,这鱼像炮弹一样“飞”了起来,在盆子里上蹿下跳。顿时水花四溅,像烟花一样在四面八方闪耀着。这倒惹怒了我,立刻抄起一根木刷,对着鱼脑袋暴击了三下。
“哼,敢惹我,你还嫩了点儿!”正当我自言自语时,它不仅没有晕头转向,反倒比上一次“攻击”来得更加猛烈,直接蹦出了水盆,跳起了“鬼步舞”。
“再捉不住它,今天的午餐就要泡汤了,必须抓住它!”我一边说一边向鱼扑了过去,可不曾想到,脚下一滑,我直挺挺地摔了下去,直接与大地妈妈“亲吻”。
我恼羞成怒,准备继续反击,我突然看见了什么?没错,是生命,是生命在跳动!我心里暗暗吃惊,一条鱼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条鱼,还在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刚才它从水盆里扑腾出去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生活的人奋力一拼,真像一个英雄……虽然死神即将来临,但它仍然要用自己最后的一点儿力气抗争,它的每一次摆动都震撼着我的心灵。它的生命是脆弱的,但是它在最后关头还能将生命激发到高潮。
面对这条“壮烈牺牲”的鱼,看着它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
我不是动物学家,不知道鱼的垂死挣扎行为是一种偶然还是自然的本能,但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它确实是表现出了一种我们人类所应该具有的东西——与生命的抗争。
草,也是一种普通的生物,但是在压迫面前,它是永远也不会悲观和叹气。它能将阻力化为力量,不管前方的石块有多么重,依然顽强不屈地掀翻一个个石块。
人也一样,在千钧一发的关头也能爆发出惊人的生命力。母亲在孩子危难时刻义无反顾地抬起了压住孩子的汽车,在鳄鱼即将狠命一咬时迅速将孩子救上岸……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人人都具备潜能,我们只有将生命发挥到极致,才会拥有一个五彩的人生。
在苍茫的宇宙中,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当我们能够用心去倾听生命流转的空谷足音时,我们的心灵一定也是充满温暖的了!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条抗争的鱼,那条不可思议的鱼在一个小小的少年的心之峡谷里,激荡跳跃,教会我怎样敬畏生命。
生命是一列向着一个叫死亡的终点疾驰的火车。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荒芜。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了人生的丰盈,为了生命的完美,让生命因奋斗而精彩!
【点评】小作者以自己一次剖鱼时发现鱼垂死挣扎的情景,清楚而真切地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虽是点滴小事,可由于是小作者的亲身经历,情节展现合情合理,富有生活气息。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能给予我们启迪的事情,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提炼出道理来。
第三篇:流转百年的诚信的美文摘抄
他是一位农民,又是一位慈父,为了深爱着的儿女。他辛勤劳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富甲一方的庄园主。他的土地富饶肥沃。面积很大,边界是一处陡峭的悬崖。崖下是潺潺的河水。
一天。他把最小的儿子带在身边,到庄园里去查看。弦子才5岁。见什么都新奇。趁父亲不注意就溜到日子里,一个人玩开了。正午时分,他发现儿子丢了,四处寻不见。最后。在小河里发现了儿子的尸体。
遭遇如此不幸,他简直要发疯了。为了能够天天“看见”儿子,他在庄园里垒了一个小坟冢。每天黄昏。他都步行到陵墓前,伫立在风中忏悔。伤心欲绝。
这一年是公元1797年。
又过了好多年,他家道中落。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庄园。出于对儿子的爱,他对承买人提出了一个要求:我儿子的陵墓必须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棹。他将这一要求郑重地写进了契约。
墓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一年年过去,土地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在百年流转的过程中,孩子的名字都流失了。但是这个无名孩子的陵墓在一张又一张契约的保护下完好无损。
几十年后,这块风水宝地被政府圈定为格兰特将军的陵园。纽约市政府遵守关于墓地的契约。把这个无名孩子的陵墓保留下来。格兰特将军就安葬在这个无名孩子墓的旁边。孤独百年的孩子,有了一个伟人做伴。格兰特将军是美国第18任总统。南北战争时期的北方军队统帅。这么一个英武的将军。改变历史的风云人物,死后竟与一个无名孩子毗邻而居,这不能不算是世界一大奇观。
1997年,即弦子死后的200周年。时任纽约市市长的朱利·安尼来到已是河滨公园一部分的格兰特将军陵园,隆重纪念格兰特将军逝世120周年。与此同时,朱利·安尼市长作为土地主人的代表亲自签约。承诺要让无名孩子的墓永远存续下去,并把这个故事刺在墓碑上。竖在无名孩子陵墓旁。如果孩子父亲在天有灵。知道契约流转百年依然不变样,一定会含笑九泉。
诚信如金。无疑。这个孩子和他的父亲是幸运的。诚实守信,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第四篇:生命的悸动美文摘抄
生命中,常常会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如流水一般悄然逝去,却会在不经意间深深触动你的心弦,引起生命的悸动。我就曾被一株柔弱而坚韧的藤蔓所打动。
在我的老家附近,有一座老房子,没有人知道这房子的主人是谁,即便是村子里最老的老人,从他们记事时起,这间破房子就已经在他们的记忆里风雨飘摇着。墙体附近有一株刺槐——其实也就是长着刺槐的样儿,但在满村的刺槐都绽放出清香四溢的白色花朵时,人们却从未见它开过花。墙体完全被绿色的野藤覆盖着,就像罩了一张绿色的网。除我之外,村子里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到那儿去。即便是我,在临近这间破房子时,也常常会无端生出一种恍惚感与穿越感,仿佛悄然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有一天,我在老房子的墙角看到了一株奇怪的孱弱的植物,倚靠着土墙向上攀缘,样子有点像藤蔓,但又有些地方不大像,有着青紫色的茎。我当时并未在意,姑且就当它是一株藤吧。看着那株水灵、生动的藤,我第一次感到老房子似是有生命的存在,感到平静如水的生活中有了波澜,心中蓦然生出莫名的悸动。
就在那年夏天,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里,老房子被雷电击中,原本勉强支撑着的土墙轰然崩塌,终于化为一座土堆。那些藤蔓被雷电烤焦了,变成灰烬,有些幸免于难的枝条因为失去了凭依和支撑而奄奄一息。我在藤蔓的“尸体”中寻找着那一株,心里始终矛盾着——既希望它安在,能给迷惘的我以一丝安慰,又希望它死了,免得要忍受更多的痛苦。我没有找到它,有些失望地倚在刺槐上,手指却在无意中触碰到了一株柔软的植物,我仔细一看,一根纤弱的青紫色的茎缠绕在树上。是它!它竟然不屈地活了下来,而且正顽强地攀附着刺槐努力向上生长。我望着它良久无语,心中却更加迷惘:为什么你对生命这么执着,明明活着是那么痛苦?
我不解,但隔年的夏天它给了我答案。
那天,我在路边,远远地看见刺槐上绽放出小小的白花。我很纳闷,跑过去一看,惊讶地发现开花的竟然是那株藤蔓!那小小的花瓣上还带着水珠,是它喜悦的泪珠吗?我的心中一阵悸动。你不惜忍受痛苦,承受孤独,顽强地活着,是否就为了最终向世界绽放出洁白的花朵?只有顽强地活着,才有绽放的机会!你不甘于被埋没,所以在灾难降临时寻找着生机。这才是真正的生命啊!
我的心不曾为展翅翱翔蓝天的雄鹰而悸动,不曾为破茧而出的蝴蝶而感动,却被这一株平凡的不知名的藤蔓而深深震撼。就是这不起眼的藤蔓也在独自苦斗着,活出了自己不平凡的生命!一株柔弱的藤蔓可以做到这样,那么人呢?我们不能无聊地浪费生命,而应当抓住生命中的每一个契机,活出真正的自我,绽放出成功的花朵,如此,我们的人生中才不会有遗憾。
第五篇:生命的顺序美文摘抄
他曾是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很不错,也很受老师器重。果然,高考时,他不负众望考取了一所名牌大学。
然而就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又退缩了,在他们那个贫穷的小山村,他的家属于只有温饱的那一种。那一笔昂贵的入学费用以及上学后每月不菲的支出,是他那个贫困的家所无力承担的。即使是家中支付了入学费用,他也不想把贫穷和落后带进学校。最终他把目光对准了南方,他决定,南下打工一年,挣足学费后再重新考大学。
谢绝了所有人的劝告,他背起简单的行李南下。在第一年里,他左冲右突,拼命地挣钱,终于如愿以偿挣足了学费,然而他没有即刻返回,他想再打工一年,多挣一些钱,可以让自己在大学期间生活得更好些。第二年,他更加,不到半年就完成了自己一年的任务。兴奋之中有些期待,他自己是经商天才,于是全身心地投入商海搏杀之中。
第三年,当他腰缠万贯回到家乡,重新坐在教室里准备重圆大学梦时,他悲哀地发现原先熟悉的一切已变得陌生,他的优势尽失。半年后,他黯然离去。他知道以他目前的状态离大学的相去甚远。
再后来,他几次打工不成,心灰意冷回到山村,娶妻生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曾经的青春与知识丝毫没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迹。岁月迅速将他成与他的父辈一般无二。他原本只想在他前进的途中稍停片刻,然后重新起航,却不料竟然脱轨。他不知道的顺序是不可调整的,如果今天去做明天的事,那么因此失去的不仅仅是今天,也许一生的进程因此会被打乱而失去原来可以得到的,很多时候我们于操之过急,为什么不一点点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呢?要知道,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这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