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一方净土优美散文
一块陌生而又遥远的土地,让我充满想象与神往。
提起西藏,想起的第一个词莫过于神圣。说不上来是一种什么情绪,就觉得那里离天空很近,离阳光很近,离我幻想过无数次却又无人知晓的天堂很近,离真实很近却又似乎离虚幻很近,不过我想真实的是那里离浮尘很远,离喧嚣很远,离光怪陆离的灯红酒绿很远,那儿,应该是灵魂的一方净土。
我希望有一个睡到自然醒的早晨,看见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地上的一室斑驳,然后拉开窗帘打开窗户,享受着西藏的阳光在我脸上跳跃,嗅着风中最自然的泥土的芳香,就这样愉快地迎来崭新而又美好的一天。我会站在唐古拉山脚感受自己的渺小,我大概是没有勇气爬山的,尽管我知道站在山顶一定会有一种君临天下的征服感,也许我能做的只是面对壮丽的雪峰发出一声最庸俗却又是最由衷的感叹:“哇!真的好美啊!”说不定此时我脸上两团傻傻的高原红还未褪去……
到了晚上,路边微微昏黄的灯光映在水洼里,像揉碎了的月亮。与身边的人擦肩而过,有时彼此点头示意,那一刻,如走在河岸,看见彼岸的人走过来,心中广阔空寥,突然理解什么是“无缘对面不相识”。我会等到夜色降临,四周彻底暗下来,看布达拉宫显出它在尘世的另一个幻像——像一幅巨大的精心绘在山壁上的画。它临崖傲立,静默不言。脚下是汹涌的红尘。善恶交织,爱恨纠缠,欲念此起彼伏,从无停息。
必不可少的还要数那庙宇,虽然我是不信教的,我还是会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膜拜,那高墙深院里喇嘛们如何怀着平静的心超然在世?缁衣佛灯,燃起的是他们心中的追求吗?那庙宇定不像我们的寺院吧,走进各个大殿都是金碧辉煌,看不出每尊佛像有什么不同,大多是锃光发亮流光溢彩反射出奢靡与物质,脑子里搜寻不出任何与圣洁有关的东西。大概气派也算是一种褒奖了吧。
第二个想到的便是仓嘉措央,喇嘛情圣。那首《见与不见》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有人喜欢他的诗,有人说他是孤独的,我倒觉得他才是真正做到了超然于世的。身在西藏这样一个世界里,作为一个喇嘛,他应该是清心寡欲的,但谁又能真正做到完全抛开七情六欲呢?仓央嘉措通过写诗,用滚烫热烈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独白,他活在信仰里,也活在对现实的追求里,来去自如或者说是合二为一,这种姿态又有多少人保持得住?
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世界里每天都有人走向利欲熏心,纸醉金迷,每个人的压力和包袱都在一点点累加,很怕有一天肩上的东西压下来,只剩下动弹不得和束手无策。于是就常常想:哪里会是灵魂的栖息地呢?去趟西藏吧。
我想,当我真正踏上西藏的土地,踮起脚,伸出手,张开双臂时,一定会有一种灵魂的归属感。
第二篇:那一片荒野优美散文
推荐那一片荒野,那一片小小的荒野,我每天都会路过它,注意它,只是不知道它是否留意到我对它的关乎于情?它其实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之处,它,没有茂密的森林做背景来凸显出它的无垠和荒芜般寂然的思绪;它,没有涓涓的细流做梦乡来映衬出它渴望着丰腴和青翠的心事;它,只是那样苍白着一份情结,纠缠着书写出一篇铺满了落寞的诗歌。
不知道是哪一天这一片小小的荒野被火点燃了,发出“嗞嗞”的痛的声响,烧疼了草皮,更烧焦了原本就枯槁的心绪,从清晨一直到黄昏,那一阵阵哀恸的白烟都没有散去,仿佛是一双双无力而飘缈的手伸出,向着天空哭泣着索要回忆。夜晚,月儿从星子的缝隙里探望,这一片小小的荒野已经淹没于无法挽回的沉沦之中。
又路过,在那一个天刚刚放亮的清晨,天际是微微的鱼肚下的青白,远远的,有一小块泛绿的竹林,我看见了,这一片荒野,它,看起来,是彻底的死亡了,绝望了。一整片一整片焦黑了的印记已经盛不下一滴晶莹的露珠,就连那一阵风儿吹过,也只摇首而去,留下一声声无奈的叹息。没有时间去收割的爱情就这样泯灭了,在一场人为而生的烈火之下。
很长时间了,我都不忍去看它,只是将眸光的尽头绕过它的存在,放到更远更远的前方,我不想用自己的伤感换取那些没用的泪痕,我更不想在某夜想起它的时分垂泪啜泣,我知道重生需要时间,不知道多久;我也知道回首需要力量,不知道多疼?
路的两旁,树与树之间总是被空气隔阻了既定的距离,无法去完美月光来时温暖相拥的背影,影子与影子重叠,目光与目光交汇,深情打碎了寂寞,没有时间再去光顾孤独和单身的意境。这一片荒野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应该也动了心吧,像摇曳的烛火读懂了风的眷念,像有意的落花读懂了看似无情的流水。心,即使再空芜;情,即使再冰封,也该闻到了风中暗含着喜悦和欢快的气息了吧。
挣扎着破土,疼痛着重生,虽然裸露的灵魂无可躲匿,那就从地的底下萌动出希望吧。仿佛是逆着时间的光线了,我,再次经过时,无意的眼神落下,那里已变了神采,不再是我初识时颓败的景象。唯有生命是不可小视的,也唯有成长才是不可漫灭的亘古情怀。
风,再吹过,我的所谓忧愁只是一圈太容易破碎的肥皂泡,一不小心就会幻灭成不切实际的水汽。黑暗,不是不愿意醒来,只是还没有到灿烂的时分。那一片荒野前面,多了一张笑靥;那一片荒野之上,星月共缠绵;那一片荒野之下,有野花开了又落的淡然足迹;那一片荒野之中,时光,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
第三篇:寻找心中的净土瓦尔登湖优美散文
有一个故事,一个渔夫整日以打渔为生,每天只打很少的够吃一天的鱼便在海边悠闲地晒太阳,一天一个有钱人见到他在懒洋洋地晒太阳便过去批评渔夫好吃懒做,有钱人说:“你怎么不去搞水产养殖?过几年那可以赚多少钱啊!”渔夫说:“赚那么多钱干什么?”有钱人说:“这样的话就可以不用每天出海打渔了!”渔夫问:“不出海打渔了那我每天干什么?”有钱人显得很骄傲的说:“你就可以整天很悠闲的晒太阳了!”渔夫说:“我现在不就在很悠闲的晒太阳么?”有钱人语塞。芸芸众生,世间万象,我们经常无法在纷繁复杂、灯红酒绿中看清自己真正需要的归宿。
百六十余年前,一个叫大卫梭罗的美国人选择在瓦尔登湖畔独自幽居。三年中,他建造了自己的小屋,一边渔猎,一边沉思;一边耕耘,一边写作,最后诞生了一部深深影响了一代人伟大的散文集《瓦尔登湖》。
“我隐居在林中,因为我希望活得从容,只和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周旋,看我究竟能否领略其中的奥秘。以免待我将死之时,才发现我原来听天由命,我想深入生命,以摄取精华,我想藉此坚忍不拔与精心简朴的方式,剔除生活中的一切累赘,以大刀阔斧的方法,摘取生命之核,显其最根本之面目。生命如无核之果,我也将此显露给世人,如能通过体验而获正果,也可将其福音带给世人。” 梭罗如是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雪域;冰雪淅淅、孤舟独钓的寒江;群山葱葱、紫雾腾腾的山林,想一想都让人心醉!可是,能无忧无虑地过这种生活的人真能存在么?现在已无真正的隐士。《瓦尔登湖》的作者大卫梭罗也只是过了三年的山林生活便又重新入世,即便是如此,这段经历也是弥足珍贵,试问有谁能花三年的光阴来尝试这种简朴生活并能够富有情趣地刻录下自己的心迹?梭罗并不是一位隐士,而是一个生命的探险者,他不是为了逃避生活,而是想以一种赤裸裸的姿态去直面生活,走进生活的深处,为人们提供生命的真信息。在《瓦尔登湖》的第一章中,梭罗就已经向读者说明,他在瓦尔登湖的隐居生活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即人类真正的生活必需品通过简单的劳动就可以轻易地获得。在书中,他这样说明自己来到瓦尔登湖的意图:“我隐居在林中,因为我希望活得从容,只和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周旋,看我究竟能否领略其中的奥秘。以免待我将死之时,才发现我原来听天由命,我想深入生命,以摄取精华,我想藉此坚忍不拔与精心简朴的方式,剔除生活中的一切累赘,以大刀阔斧的方法,摘取生命之核,显其最根本的面目。生命如无核之果,我也将此显露给世人,如能通过体验而获正果,也可将其福音带给世人。”在书中,梭罗还从经济角度详实地记录了他在隐居期间的所有经济记录,他用他记录的数字证明了简朴的生活方式——个人隐居生活的实际可操作性,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说:“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而他短暂的一生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梭罗,他的思想比我们走得深远,他超越了感官的愉悦让思维的触觉深入生命和自然的内核,让灵魂找到了一个依托的所在,同时将自己的内心对生命的种种感受,提纯为一种精神一种智慧,他勤奋著书,创作了二十多部思想性的随笔来润濡千千万万读者的寂寞心灵,让人们从中获得生活的勇气和智慧。特别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读着《瓦尔登湖》,会感觉心情恬静下来,觉得他的文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人衷肠。”(最初译者徐迟语),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归隐田园“南山种豆”、“东篱采菊”的东方自然之子陶渊明,他自耕自作,观照自然和生命的本身,让生命和自然相融,同样也曾给我们以最直接最真实的启示。这是自然之子的伟大之处,也是所有伟大心灵的非凡之处,他们的光芒总是辐射人间,让许多在尘世漂泊的灵魂找到安宁的家园,不至于在纷争的名利场中迷失自己,不致于被泛滥的物质异化而丧失了人性的本真。
同学们,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自己的内心探险去吧!
“无土时代”,我们的生命根植何处?
语文科组 冯素梅
电影《天下无贼》在全国公开上映引起社会轰动,相信不少人能对片中明星如数家珍,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原著作者是谁。电影是根据赵本夫的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
和《天下无贼》的通俗感人不一样,赵本夫在《天下无贼》之后创作的长篇小说新作《无土时代》则关注着人类在“无土时代”里的生命状况和生存意识,里面凝缩了很多的思考,如果联系现实细细品味,它的醇厚和繁复会让人陷入深深的忧虑。
《无土时代》叙写了现代城市从钢筋水泥、霓虹闪闪的现代都市到乡土化、纯净化、原始化的变迁。小说故事情节曲折,内容新奇、环环相扣,同时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交替描写。小说面对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探讨着人们面对高楼与土地所作出的选择:太多的人一生奋斗的目标不过是抹去一身的土气,而又有太多的人居于高楼却喜欢自然的气息。它讲述了既冷峻而又严酷、既滚烫而又炽热的现实生活,展现了当代民众对土地的执著与眷恋,带给人们巨大的心灵震憾,反映了现代社会人类焦躁的城市生活和美好的田园追求,揭示了当代中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作品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它是人类对生活、对土地的一种渴求和向往。作品通过对主人公石陀的讲述,展示出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价值理念,反思着城市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和生存问题。
经济的快速发展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城市和乡村究竟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无土时代》的描述触目惊心:城市里到处是高楼大厦水泥路面,城市人讨厌春秋四季风霜雨雪,已经完全忘却了头顶上的天空和太阳,紧紧挤在“城市”的套子里走向迷失。农民挤进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村里留下的房屋无人收拾日渐倒塌,土地荒芜一片破败;除了村长,草儿洼的所有男性都离开了农村,留守的女性欲望压抑性情全变,城市里的男性农民流连暗娼发泄欲望。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呈现出强烈的“荒原”景象。
小说用“无土时代”来命名,在很大程度上揭露了现代文明的工业废墟和城市社会浓烈硝烟,反映出在这个物质文化极其繁荣的社会背景里,城市人的生活、情感发生着畸变和扭曲。同样,在现代文明急剧扩张的“无土时代”里,仍然居住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土地、眷恋自然,他们同样在城市里居住,但是城市的发展变迁让他们意识到自我精神的空虚和失落,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寻找自我生存的根基。为此,著名评论家王干对该小说作出了深情的发问和评述:“是谁在都市里播种麦子?是谁在城里怀念庄稼?他们莫非是城市社会的破坏者?他们难道是是现代文明的掘墓人?”
很显然,“无土时代”中的“土”已不仅仅是实指意义上的土地,而是指足以承载人们生存的生命之源,精神之基。显然是作为一种根本性的哲学层面的价值观来演绎的,它成为小说中许多人生命行为或潜或显的动因。
《无土时代》是写实的,又是浪漫的;它是真实的,又是奇幻的;它是粗犷的,又是细节的;它是叙事的,又是抒情的;它是感性的,又是思辨的。小说的人物形象极其生动,又借鉴悬疑小说的某些特征,故事悬念叠生,非常好看。时下的长篇小说普遍思想匮乏,而《无土时代》继王小波《黄金时代》等三部曲之后再次展示出思想锋芒,对全球化为表征的现代文明进行了尖锐的反思,对当下经济过热、国土流失、生态失衡等社会问题也作了深刻的追问。《无土时代》这部赵本夫继《天下无贼》之后创作的长篇力作,值得我们忙里偷闲花点时间去阅读。
第四篇:那一擦肩的温柔优美散文
只因在人海中多看了你一眼,一个擦肩,永远不变。只因在前世寻了你一世,一次回眸,终生不迁。——题记
成长的岁月划过太多泪痕,有时会忘却一份执着和曾经的美好,走着散了,散了累了,累了伤了,伤了放了。寻寻觅觅,搁浅了心中最纯洁的那一方天地,蓦然回首,一个擦肩,走进了许久无人问津的心田,慢慢滋生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
只是一个偶然,几句调侃的话,慢慢温热了彼此的心,还是这个冬天,天还很冷,在人海中看到了你,与你的一个擦肩,心中满是欢喜。本不羁的我说的不着边的话,你淡淡的温柔从我心底划过,走后的背影静静开出一朵芳香花。哎!你电话?我qq是xxx。
每一个不眠的夜都等着小小头像闪动的愉悦,那刻的我不太敢说话,只怕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抹掉这唯一的讯息。等待是快乐的,从来没有如此这样一个人静心的等着另一个人,仿佛那些年感慨时光飞逝的念头渐渐成了悔恨的借口,只怪当初的自己不够虔诚,没有留住时光的脚步。慢一点,再慢一点,深夜不来,那些说不完的话才会有答案,才会一直等着在冬日被窝里,寒冬腊月中火热般的温暖紧贴心口的幸福。
纠结的心在梦中细数着时间,怕时间太快,少了祝福的话,怕时间太慢,每一个新的旅程难以及时诉说,一个日子没了,下一个明天会拉拢两颗心的距离,盼着是一种甜甜的味道,等着是静静的幸福执着,有你的那头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岁月还剩很多,也许是我的花言巧语,不!应该是掏出的一颗心感动了你的容颜。明月如灯,灯似心火,每一个有月亮的晚上一起看着相隔千里的月亮,那头是你美丽的文字,这头是我透过窗嬉笑的幸福。夜晚天气很冷,颤抖的握着手机还是不知不觉就划过了那些不知如何度过的寒冬。
在我没有生日的日子,我第一次收到了人生第一份礼物,你说让我看着时间等着你,怕我懒懒的毛病忘记彼此的约定,那刻起,我一直戴着你送的手表,看着时针的转动印下走完的岁月,也许一年365天,我想你730天,每一个夜里,梦中的思念陪着你那缕灿烂的笑,我的脑海全部装着关于你的故事,总感觉这样的日子会有一个结局,怕等待后的寂寞成了一种孤独的想念,浓浓的缠绵从此没了往日的稠厚,我也不懂,不懂为何人生的尽头满是遐想的借口,给了一个永远,却罢免了一种思绪,没了一份怀疑的永恒。
我坚持,我不知人生的春天会有几个擦肩的邂逅,每一个擦肩的回眸会涟起多少心中的波浪,用了半世的修禅换来一份坚定的笃信,错过是否到了人生终点,或许紧紧握住才是自己不眠的永远。谁能看到未来,拨开幕帘看看以后的彼此,相信未来,那些来不到的故事才会给自己一个答案。
那一次擦肩的温柔,撩动我心,为了这次五百年的回眸,等了几世。潮起潮落,花开花谢,月缺月圆,等你的心不曾变,抛开一切,只为擦肩。
第五篇:那一缕艾香优美散文
民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小时候,每年端午节,母亲都会在天亮前煮好粽子,然后一大早跑到集市上,买来艾叶,插在门窗上。隔壁的郑奶奶是五保户,每年端午,母亲都会让我给她送粽子、插艾叶。郑奶奶则喜欢在我的辫子上扎上一根红头绳。
插艾的习俗,传说和黄巢造反有关。唐末,黄巢带领起义军进城时,遇一妇人怀抱着邻居的大孩子,手拉着自己的小孩子夹在人群中逃难。黄巢见状,拔下两棵艾蒿递过去说:“你爱邻居孩子,我爱天下百姓。请回城告诉他们,门上插艾,不杀。”妇人将这一消息传给大家,于是,百姓门前都插上了艾蒿,从而躲避了一场兵灾。从此,艾又有“爱”之说。
艾性温,味苦、辛,生用能温通经脉,逐寒湿而止冷痛。据《本草纲目》记载,艾,“温中、逐冷、除湿”。煎汤外洗可治皮肤湿疹瘙痒。因此,端午节洗艾水澡,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母亲先是将买来的艾叶洗净,然后放在铝盆里煮,同煮的还有蒜头和鸡蛋,待煮到汤汁发绿,再倒进洗澡用的大木盆里。碧绿的艾水散发出一股奇特的药香,沁人心脾。我不断地用手捧起艾水往身上泼,母亲则笑嘻嘻地坐在一边剥鸡蛋、蒜头。洗完澡后,母亲给我换上洗净的衣服,手腕系上彩线,脖子挂上香囊,然后拍拍我的头,一努嘴,我按母亲指的方向直奔过去,抓起鸡蛋和大蒜,左一口右一口地吃了起来。
夏季炎热的夜晚,母亲在院子里铺好草苫子、凉席,然后,点上艾叶熏蚊子。我躺在凉席上,看着满天的星星,在丝丝缕缕的艾香里,听母亲讲屈原动人的故事,直到眼皮渐渐沉重……
如今,数十年过去了,我亦远离了家乡。母亲不在身边,端午节的粽子都是从超市里买的。每当吃起粽子,我都会想起母亲,想起艾叶那淡淡的药香。可流连于城市的街头,却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艾叶的清香。一天,我去附近的山顶晨练,看见一片片幼小的植物布满山坡沟壑,我好奇地问老乡,这些是山菊花吗?老乡告诉我,是艾蒿,一种草药。原来,我记忆深处的艾蒿一直在我身边。从此,我天天沿着逶迤的山道爬山,看着那幼小的艾苗一天天长高,等艾蒿长到齐腰深时,端午节就到了。清晨,我采来大把大把带着露水的艾叶,分放在邻居的门旁。楼道内立即充满了淡淡的清香。
闻着那熟悉的艾香,仿佛又闻到了母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