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运算》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12:0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的运算》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的运算》教学反思》。

第一篇:《数的运算》教学反思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六年级的数学学习进入到了综合复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最容易感到无趣,但实际是,通过课堂的40分钟的复习,仍会有不少的同学不能把要复习的内容掌握。那么,在复习阶段,给学生设计不一样的课堂,每节课都有不同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更高,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更积极,更主动,更活跃,才能达到复习的目的。数学教学反思

《数的运算》这节课我采用了从整体入手,再分块复习的方式进行复习。首先,前一天就给学生布置四则运算的有关知识内容,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把能够自己独立复习的知识在家就完成。在课堂复习的过程中,不再平均分配力量,学生前一天整理过的知识,进行小组内交流,然后提出质疑。课堂上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笔算方法的复习上面。因为学生在历次的考试中,往往计算失分比较多,计算能力比较薄弱。复习中还重视学练结合,在学生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把归纳的计算方法又及时用于计算过程,这样既为学生计算方法的归纳提供了实践操作的依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对计算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这节课,学生交流的比较多,课堂气氛很热烈,在交流中,学生把计算方法、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能通过讨论的形式解决,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复习课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篇:《数的运算》教学反思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

本课结束以后,我仔细的对整个过程进行了回顾!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是使学生在与生活实际与童话故事紧密结合的同时,接触连加。神话故事《西游记》是每个孩子都非常喜欢的,尤其是故事中的孙悟空及他的花果山更是孩子们的.最爱。孩子们可以在喜欢的场景中进行连加连减的列式计算,让运算顺序、计算方法,潜移默化的得到掌握,使比较枯燥、抽象的数字生活化、形象化,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所列算式及计算过程也是不尽相同的,既扩大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增大了全体学生练习的数量。最后的自主练习环节,可以用来复习、巩固、提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摒弃了以往“是”、“好”、“真棒”等简单性的评价,如:“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还加入了这么多优美的词语,听同学们这么一说,这花果山是越看越美了。”“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棒极了,相信其他同学也和他一样棒!”改进后的评价让发言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肯定和尊重,并同时给其他的学生以鼓励。

由于第一次接触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很多情况下孩子需要老师的帮助,包括读题等,但我有些眼高手低,今后要多关注孩子的年龄特征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2

《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点较多,复习时我采用了从整体入手,再分块让学生自主梳理的方式进行复习。为达到教学目标我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

一、努力之处

1.课前整理,为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由于时间长,通过课前调查,学生都有些遗忘了,所以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试着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收集起来比较精心,为新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在练习中边回顾边提高

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状态,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忆数的运算意义,再通过列竖式计算唤起数的运算的计算方法知识,使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这样在练习中归纳,学生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有序梳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更好地总结,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把整理出的知识,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全班展示、交流,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

在复习的过程中,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知识的复习和梳理上面,我采用了对比复习的方式,把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内容放到一起对比,这样有利于学生比较,然后把各块知识进行全面的分类梳理;接着形成意义和计算方法的表格,使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完整化、系统化。

二、改进之处

1.加强概念课的学习

概念课教学一直是我的弱项,在准备课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所积累的相关知识较多,学生遗忘的知识点较多,如:减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如何让学生牢固记忆遗忘的知识点,还需要再动脑筋。

2.合理安排时间

上课时明显感觉到时间比较紧,练习题都没有处理,知识点多、琐碎,时间安排不够得当。

今后要继续努力课型的创新,怎样把概念课上得有趣高效,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理解数学。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3

这周在复习数的运算,数的运算分两段复习,第一段复习四则运算,第二段复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

在复习过程中,就发现很多知识已经被他们遗忘了,比如,小数的乘除法,列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很多错误,乘法小数点对齐去计算,小数除法对于小数点的移动都忘记了,数位不对齐就计算,只注重计算结果,不注重书写格式。简便计算也是一个出错较多的部分。

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相同的',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做题是,我是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对于可以用运算定律的题,除了让他们说出运算顺序,还让他们观察是否可以用运算定律解决,这样学生就不容易出错。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4

要想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出课堂45分钟的效益,需要从许多方面去准备,去思考,比如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对课堂的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以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等等。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复习课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重复练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上课一开始我通过三个选择题复习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目的`在于克服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然后进行三个基础性的计算题,巩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接下来解一道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涉及的运算比较全面,但是在上课中学生出错的比较多,我想如果再加强几个训练题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考虑到后面还有任务,所以效果不很理想。后面的教学中,第一道题是用四个有理数去计算,教材上有类似的题目,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他们表现的很活跃。但是在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填上-1,-2,2,3,8,10使其对面运算结果相同这一题目因为觉得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认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所以选择了这道题,但是处理的不好,发现学生对于乘方运算的算式构造与理解是难点。尽管我在课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对学生的情况估计的不够。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至于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老是担心时间不够,处理的太过于仓促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5

通过对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的复习,学生从运算的含义中清楚地复习了加、减、乘、除运算的含义。理清0、1在四叫运算中的.特殊情况,深层地复习了四则运算中各部分名称之间的关系,在整合知识的同时,将知识的系统框架在脑中留下表象,通过实际的各种形式的计算,使学生在理清知识框架的同时,牢固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整理、复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知识整理知识的方法,从中获得主动学习的情绪,激发能力的培养。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6

本节复习课仍然采用了从整体入手,再分块复习的方式进行复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平均分配力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笔算方法和复习上面。

在复习过程中,采用了对比复习的方式,把计算方法相似和计算内容放到一块对比复习,并且用表格这格这种形式使对比非常强烈,通过这样的对比计算,沟通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2、复习中还重视学练结合

在学生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把归纳的计算方法又及时用于计算过程,这样在练习中归纳,把归纳的方法又用于解题练习,既为学生计算方法的归纳提供了实践操作的依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对计算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3、复习时不但重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还强调学生对计算方法的选择。

在选择估算方法时,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的选择是与现实要求有密切的联系,要根据不同的现实要求合理地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7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重点更是难点。

讲完这节课,我的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学情和教材,编写的学案指导自学的方法具体,尤其是四个问题的设置将自学活动引向深入,课堂自学效果较好。其次,对混合运算中题目的分析应多引导学生尝试分析,这一点教师分析偏多,应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只有分析好了,才能做对题。再次,课堂检测过程中,学生板演出错后,应该让学生说出错的原因,多数明白,还要着重强调易错点。我不应该带着学生更正,自己指出出错点,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果能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做题顺序步骤,这样“兵教兵”,效果就更好了。最后,由于对课堂教学环节把握不到位,应该在练习结束后适当课堂小结,对照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心里有底儿,反思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以及哪些目标没有达到,以便课下有针对性地练习。

再就是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单,学生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是在用十几年的经验去和刚开始学习的儿童去比较。

教学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事情,需要一如既往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新形势。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8

在本节课中,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四则运算的意义,在复习的时候,要加强理解,因为它是后面复习应用题的基础。

2、四则计算的运算法则,可以对比着复习,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便于学生记忆。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我觉得从以下几点反思:

数的运算分两个阶段复习,第一阶段复习四则运算,第二阶段复习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

复习四则运算,教师先讲解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由于计算加、减法是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所以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讲解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的联系,突出计算小数乘除法分别应用积不变的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化成整数乘除法;还要讲解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联系,突出分数除法是用倒数的知识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的。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9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课堂环节基本上是这样的:

一、复习导入

提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进行了相应练习。发现同学们这部分掌握的非常好,及时鼓励表扬的学生。那么我们这一节课一起看一下加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也适应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1)(-8)+(-9)(-9)+(-8)

(2)4+(-7)(-7)+4

(3)6+(-2)(-2)+6

(4)[2+(-3)]+(-8)2+[(-3)+(-8)]

(5)10+[(-10)+(-5)][10+(-10)]+(-5)

二、组内探究合作交流

1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2紧跟跟踪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找4号同学去黑板练习,并进行讲解点拨总结规律方法。

1.12+(-8)+11+(-2)+(-12)

2.6.35+(-0.6)+3.25+(-5.4)

3.1+(-2)+3+(-4)+…+20xx+(-20xx)

三、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当堂检测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找同学核对答案。

【达标检测】试一试你能行!

1.(-28)+29=29+(-28)利用的是加法的________________.

2.(-3)+7+(-4)+3=[(-3)+3]+7+(-4)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a,b互为相反数,且c的绝对值是1,则c-a-b的值为( ).

4.计算:

(1)(-7)+(-6.5)+(-3)+6.5;

(2)(-0.8)+1.2+(-0.7)+(-2.1)+0.8+3.5;

(3)(-18.65)+(-6.15)+18.15+6.15.

五、课堂评价:学科班长评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及个人。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互助交流,师生不断地总结规律和方法,解题技巧,总体来说课堂效果很好。学生都能掌握解题技巧。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0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六年级的数学学习进入到了综合复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最容易感到无趣,但实际是,通过课堂的40分钟的复习,仍会有不少的同学不能把要复习的内容掌握。那么,在复习阶段,给学生设计不一样的课堂,每节课都有不同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更高,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更积极,更主动,更活跃,才能达到复习的目的。

《数的运算》这节课我采用了从整体入手,再分块复习的方式进行复习。首先,前一天就给学生布置四则运算的有关知识内容,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把能够自己独立复习的知识在家就完成。在课堂复习的过程中,不再平均分配力量,学生前一天整理过的知识,进行小组内交流,然后提出质疑。课堂上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笔算方法的复习上面。因为学生在历次的考试中,往往计算失分比较多,计算能力比较薄弱。复习中还重视学练结合,在学生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把归纳的`计算方法又及时用于计算过程,这样既为学生计算方法的归纳提供了实践操作的依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对计算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这节课,学生交流的比较多,课堂气氛很热烈,在交流中,学生把计算方法、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能通过讨论的形式解决,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复习课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1

我在《数的运算》总复习,这个知识点的复习的时候,作了以下的措施:

一、有针对的整理知识,为复习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的意义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定律是什么?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整理出各种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增添两种性质:减法性质,商不变性质。

二、课堂上注意有序的为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1、引导学生把上面整理出的知识,在小组交流中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以此作出正确的归类。

2、加强数学运算和代数的联系,如把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用字母来表示,并能够推广到实际中去。

三、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这堂课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指出:我们在式题计算时,要注意先看清题目,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果数据符合一些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能用简便算法时.一般应用简便算法,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2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初步认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知道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主要采用小故事的形式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

1.要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可以算是一堂计算课的教学,相对来说算理与算法比较简单,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因此为了减少课堂的枯燥性,并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该设计一定的操作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或者画圈等方法,自己探索出整个过程和结果,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而我的教学设计中却忽视了这点,缺少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显得有点死板。

2.注意问题呈现形式的多样性。

对于本课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情境,我都用了动画的形式进行呈现,虽然这样能让学生清楚的'明白意思,可是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多方面发展,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向,并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图片的理解能力,同时,单一的问题呈现形式,也使得课堂稍显乏味,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惫,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计,尽量避免问题呈现的单一性,并且要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3.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

通过这堂课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在语言上的不足之处,课堂语言有点多、有点碎,同时评价性的语言较少,不能及时恰当的给予学生评价,要知道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积极的课堂评价能有效的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加强语言训练,加强与学生的语言沟通,并且多采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3

本节复习课我采用了从整体入手,再分块让学生自主梳理的方式进行复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进行以下的教学环节设计。

一、有针对的整理知识,为复习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小学阶段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由于时间长,学生都有些遗忘了,所以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试着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课堂上有序的为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状态,教学中我设计最后“六一节”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回忆数的运算意义,使抽象的运算更有意义;还通过列竖式计算唤起数的运算的计算方法知识,使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这样在练习中归纳,提供实践操作的依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基本达到教学目标中的“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引导学生把整理出的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讨论,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全班展示、交流使他们作出正确的归类。较好达到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平均分配教学力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知识的复习和梳理上面。教学中我采用了对比复习的方式,把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内容放到一起对比,这样有利于学生比较,然后用网状形式把各块知识进行全面的分类梳理;接着形成意义和计算方法的表格,使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完整化、系统化;最后发现、总结加、减、乘、除之间的联系,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整理,沟通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教学不足:概念课教学一直是我的软肋,我抽到了这节课,只好硬着头皮准备,原以为这节课没什么好讲的,书上的内容也只有一点,原来教过也没什么印象。在准备课的过程中,才慢慢发现原来六年所积累的相关知识好多,真是沉甸甸的,而有的知识点也不好找,还有的知识原来教学时我一直没有发现,如:减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在正式上课时明显感觉到时间比较紧,练习题都没有处理,学生没有更多的进行实践,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中的`“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没有达到设想的“把归纳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又用于解题练习,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困惑:概念课怎样上能够有趣,而且高效?

改进措施:上课以后,我自己琢磨发觉,设计课时只把眼睛盯在课堂上的40分钟,自己的出发点就是错的,六年积累知识的整理复习课和单元的整理复习课是不同,知识点多、琐碎,不能再套用以往整理复习课的模式。如果能把这种小学阶段知识的整理复习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可能会更加合理,比如提前布置家庭作业,不仅让学生整理知识点,还要让学生做练习题,从而回忆、总结意义和计算方法,课中直接进行交流、总结,这样既节约时间,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去充分的讨论,详尽的梳理,从而更好的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后再进行更加深入的练习实践,加强应用,这样教学可能会更加有效。

通过这次备课、上课,我对自己又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自己要加强数学知识的储备和数学素养方面的提升。同时,我明白了整理复习课不同内容要用不同的方式,今后要继续努力课型的创新,知道了概念课要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理解数学。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4

对于环节一,课的开始我把有趣的扑克牌游戏引入课堂,展开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传统、单一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理数加法、减法的法则在游戏中反复运用,从而为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环节二中,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学习,不能单从是否记住或者掌握的层面来判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知识或技能背后所隐含的'数学意义。传统的“概念教学”对知识掌握主要集中在学生能否记住概念的定义,能否从给出的几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有关这个概念正确例子,或者在几个相近概念之间区别出符合条件的某个概念。新课程对“概念教学”远不仅于此。《课标》中对概念真正的理解意味着:学生能够自己举出一定数量的有关这一概念的正例和反例;能够在几个相近概念之间比较彼此的异同,并且认识到在这些差异上不同的概念所对应的不同解释;能够将概念从文字的表述转换成符号的、图像的、口头的描述或表示。

在课的最后,通过变式训练,即改变游戏规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扑克牌的加减运算实质上就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通过适当的课堂练习加强、巩固有理数加减的运算法则。最终实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技能目标。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5

最近一直在讲有理数的各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后面还有简单的混合运算,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因为数集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前生小学学过的一些基本的规律都被推翻了,多了一个小小的负号,却多了很多“大大的”麻烦,这是很多学生的切身体会。

其实总结起来,所有的'新问题都是符号问题,其他的绝对值的加、减、乘、除运算都是在运用小学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有的运算我都给大家总结了七个字:一定二求三加减(相乘、相除)。这些运算的第一步都是定符号,定的是最终的结果的符号,对于加减运算来说,因为减法也要转化成加法去做,因此符号的确定就按照加法法则来,分为两种情况:同号与异号,同号和就取相同的符号,异号要由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确定。这是所有运算里定符号最为麻烦的一种,符号确定之后后面的绝对值的运算就没什么问题了,但是也要牢记八个字:同号相加、异号相减。这是所有运算里最为麻烦的加法运算。对于乘除运算,定符号就四个字:奇负偶正,除法运算也是最终转化成乘法运算去做,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乘方运算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要先理解乘方运算的意义,找准底数和指数,再去计算,最后仍是回到有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中来,不过要注意负数的乘方运算结果有所不同,仍是四个字:奇负偶正,这里的奇、偶指的是指数为奇数还是偶数。

记住法则不是目的,而是要熟练运用法则去解决问题,这里也不仅仅是一些计算问题,还有灵活运用法则确定符号的问题,因此要求学生一定要活学活用,杜绝死记硬背。

第三篇:《数的运算》教学反思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

本节复习课仍然采用了从整体入手,再分块复习的方式进行复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平均分配力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笔算方法和复习上面。

在复习过程中,采用了对比复习的方式,把计算方法相似和计算内容放到一块对比复习,并且用表格这格这种形式使对比非常强烈,通过这样的对比计算,沟通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2、复习中还重视学练结合

在学生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把归纳的计算方法又及时用于计算过程,这样在练习中归纳,把归纳的方法又用于解题练习,既为学生计算方法的归纳提供了实践操作的依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对计算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3、复习时不但重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还强调学生对计算方法的选择。

在选择估算方法时,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的选择是与现实要求有密切的联系,要根据不同的现实要求合理地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2

《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点较多,复习时我采用了从整体入手,再分块让学生自主梳理的方式进行复习。为达到教学目标我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

一、努力之处

1.课前整理,为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由于时间长,通过课前调查,学生都有些遗忘了,所以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试着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收集起来比较精心,为新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在练习中边回顾边提高

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状态,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忆数的运算意义,再通过列竖式计算唤起数的运算的计算方法知识,使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这样在练习中归纳,学生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有序梳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更好地总结,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把整理出的知识,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全班展示、交流,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

在复习的过程中,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知识的复习和梳理上面,我采用了对比复习的方式,把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内容放到一起对比,这样有利于学生比较,然后把各块知识进行全面的分类梳理;接着形成意义和计算方法的表格,使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完整化、系统化。

二、改进之处

1.加强概念课的学习

概念课教学一直是我的弱项,在准备课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所积累的相关知识较多,学生遗忘的知识点较多,如:减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如何让学生牢固记忆遗忘的知识点,还需要再动脑筋。

2.合理安排时间

上课时明显感觉到时间比较紧,练习题都没有处理,知识点多、琐碎,时间安排不够得当。

今后要继续努力课型的创新,怎样把概念课上得有趣高效,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理解数学。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3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重点更是难点。

讲完这节课,我的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学情和教材,编写的学案指导自学的方法具体,尤其是四个问题的设置将自学活动引向深入,课堂自学效果较好。其次,对混合运算中题目的分析应多引导学生尝试分析,这一点教师分析偏多,应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只有分析好了,才能做对题。再次,课堂检测过程中,学生板演出错后,应该让学生说出错的原因,多数明白,还要着重强调易错点。我不应该带着学生更正,自己指出出错点,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果能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做题顺序步骤,这样“兵教兵”,效果就更好了。最后,由于对课堂教学环节把握不到位,应该在练习结束后适当课堂小结,对照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心里有底儿,反思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以及哪些目标没有达到,以便课下有针对性地练习。

再就是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单,学生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是在用十几年的经验去和刚开始学习的儿童去比较。

教学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事情,需要一如既往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新形势。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4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课堂环节基本上是这样的:

一、复习导入

提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进行了相应练习。发现同学们这部分掌握的'非常好,及时鼓励表扬的学生。那么我们这一节课一起看一下加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也适应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1)(-8)+(-9)(-9)+(-8)

(2)4+(-7)(-7)+4

(3)6+(-2)(-2)+6

(4)[2+(-3)]+(-8)2+[(-3)+(-8)]

(5)10+[(-10)+(-5)][10+(-10)]+(-5)

二、组内探究合作交流

1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2紧跟跟踪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找4号同学去黑板练习,并进行讲解点拨总结规律方法。

1.12+(-8)+11+(-2)+(-12)

2.6.35+(-0.6)+3.25+(-5.4)

3.1+(-2)+3+(-4)+…+20xx+(-20xx)

三、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当堂检测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找同学核对答案。

【达标检测】试一试你能行!

1.(-28)+29=29+(-28)利用的是加法的________________.

2.(-3)+7+(-4)+3=[(-3)+3]+7+(-4)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a,b互为相反数,且c的绝对值是1,则c-a-b的值为( ).

4.计算:

(1)(-7)+(-6.5)+(-3)+6.5;

(2)(-0.8)+1.2+(-0.7)+(-2.1)+0.8+3.5;

(3)(-18.65)+(-6.15)+18.15+6.15.

五、课堂评价:学科班长评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及个人。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互助交流,师生不断地总结规律和方法,解题技巧,总体来说课堂效果很好。学生都能掌握解题技巧。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5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初步认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知道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主要采用小故事的形式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

1.要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可以算是一堂计算课的教学,相对来说算理与算法比较简单,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因此为了减少课堂的枯燥性,并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该设计一定的操作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或者画圈等方法,自己探索出整个过程和结果,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而我的教学设计中却忽视了这点,缺少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显得有点死板。

2.注意问题呈现形式的多样性。

对于本课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情境,我都用了动画的形式进行呈现,虽然这样能让学生清楚的明白意思,可是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多方面发展,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向,并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图片的理解能力,同时,单一的问题呈现形式,也使得课堂稍显乏味,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惫,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计,尽量避免问题呈现的单一性,并且要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3.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

通过这堂课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在语言上的不足之处,课堂语言有点多、有点碎,同时评价性的语言较少,不能及时恰当的给予学生评价,要知道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积极的课堂评价能有效的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加强语言训练,加强与学生的语言沟通,并且多采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6

1、有理数的运算是数学中很多其他运算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加减乘除、乘方这几种运算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学生进行混合运算,首先应注意的就是运算顺序的问题,教师应告诉学生这几种运算可以分成三级:其中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乘方与开方是第三级运算。

2、小组讨论有理数运算法则后,教师应提醒学生牢固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几项规定,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在运算上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加入乘方以后,学生对乘方运算不熟悉,容易算成加法或底数与指数相乘。

3、学生在运算符号多的时候容易出错,需要进行针对性讲解。

4、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玩24点游戏,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7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通过学生的自学和互学而获得,教师只起到指导和组织的作用。基本思路是首先在教师设计的问题的回答过程中,复习先前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提出解决的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课本,分析小颖和小明两种不同解法的正确性,在全班交流达到共识,得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规律,即:将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省略加号和括号;弄懂有理数的代数和的意义;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例题的解答,教师对有疑问的同学给以适当的指导,形成能力;再通过测学加以巩固,达到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目的。

成功之处:引例的处理比较好,学生的自学感受到小颖的方法是以水面为标准,水面以上记为正,水面以下记为负,而两者的距离则使用它们的`差来表示;小明的方法是水面以上距离与水面以下距离的和来表示,用到了绝对值的意义;通过回答问题,自然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解决方法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使他们通过研究、交流获得了新知,摆脱了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局面,效果比较好。

启示:

1、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对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有启发性,要能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具体对知识的探索的正确位置上来。问题提得过大,学生没法回答,不知道方向;问题过小,又没有挑战性,引不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例题的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做适当的删减或改编,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8

最近一直在讲有理数的各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后面还有简单的混合运算,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因为数集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前生小学学过的一些基本的规律都被推翻了,多了一个小小的负号,却多了很多“大大的”麻烦,这是很多学生的切身体会。

其实总结起来,所有的新问题都是符号问题,其他的绝对值的加、减、乘、除运算都是在运用小学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有的运算我都给大家总结了七个字:一定二求三加减(相乘、相除)。这些运算的第一步都是定符号,定的是最终的结果的符号,对于加减运算来说,因为减法也要转化成加法去做,因此符号的确定就按照加法法则来,分为两种情况:同号与异号,同号和就取相同的符号,异号要由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确定。这是所有运算里定符号最为麻烦的`一种,符号确定之后后面的绝对值的运算就没什么问题了,但是也要牢记八个字:同号相加、异号相减。这是所有运算里最为麻烦的加法运算。对于乘除运算,定符号就四个字:奇负偶正,除法运算也是最终转化成乘法运算去做,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乘方运算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要先理解乘方运算的意义,找准底数和指数,再去计算,最后仍是回到有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中来,不过要注意负数的乘方运算结果有所不同,仍是四个字:奇负偶正,这里的奇、偶指的是指数为奇数还是偶数。

记住法则不是目的,而是要熟练运用法则去解决问题,这里也不仅仅是一些计算问题,还有灵活运用法则确定符号的问题,因此要求学生一定要活学活用,杜绝死记硬背。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9

在本节课中,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四则运算的意义,在复习的时候,要加强理解,因为它是后面复习应用题的基础。

2、四则计算的运算法则,可以对比着复习,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便于学生记忆。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我觉得从以下几点反思:

数的'运算分两个阶段复习,第一阶段复习四则运算,第二阶段复习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

复习四则运算,教师先讲解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由于计算加、减法是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所以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讲解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的联系,突出计算小数乘除法分别应用积不变的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化成整数乘除法;还要讲解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联系,突出分数除法是用倒数的知识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的。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0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定好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后,激趣目标利用例题导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得出加法运算律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简化计算。

通过分组互动学习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且加强学生彼此间的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自行编题打破了一味由老师出题的模式,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灵活性。在课堂的组织上,精心安排:从“我为小组添彩”-“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各个环节组织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为例题的讲解打下很好的'底子,使学生能迅速而准确的分析问题的实质。

我想我们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运算含义,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真正做到“一找二凑三结合”。让计算变得轻松。讲课前教师还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1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这种探索的基本形式就是活动。通过活动,可以促使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变成一种主动而有力的探究过程。可以用手中的小棒来摆,数形结合来理解算理。

介于学生的实际年龄和认知特点,其具体形象思维好与抽象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学具先来摆一摆,然后进行展示,一步一步进行引导,数形结合,理解算理,从直观到抽象,为后面10的连减计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整节课由课件引入新课,用小棒进行摆一摆,再说算法;从而突破难点个位满十怎么办和十位上是几个数相加的这个两问题,使学生通过实践初步掌握了本课教学重点,即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在“做一做”过程中达到新的认识高度;最后通过课件进行游戏性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我在《数的.运算》总复习,这个知识点的复习的时候,作了以下的措施:

一、有针对的整理知识,为复习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的意义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定律是什么?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整理出各种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增添两种性质:减法性质,商不变性质。

二、课堂上注意有序的为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1、引导学生把上面整理出的知识,在小组交流中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以此作出正确的归类。

2、加强数学运算和代数的联系,如把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用字母来表示,并能够推广到实际中去。

三、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

这堂课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指出:我们在式题计算时,要注意先看清题目,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果数据符合一些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能用简便算法时.一般应用简便算法,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2

本课结束以后,我仔细的对整个过程进行了回顾!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是使学生在与生活实际与童话故事紧密结合的同时,接触连加。神话故事《西游记》是每个孩子都非常喜欢的,尤其是故事中的孙悟空及他的花果山更是孩子们的最爱。孩子们可以在喜欢的场景中进行连加连减的列式计算,让运算顺序、计算方法,潜移默化的得到掌握,使比较枯燥、抽象的数字生活化、形象化,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所列算式及计算过程也是不尽相同的,既扩大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增大了全体学生练习的数量。最后的自主练习环节,可以用来复习、巩固、提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摒弃了以往“是”、“好”、“真棒”等简单性的`评价,如:“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还加入了这么多优美的词语,听同学们这么一说,这花果山是越看越美了。”“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棒极了,相信其他同学也和他一样棒!”改进后的评价让发言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肯定和尊重,并同时给其他的学生以鼓励。

由于第一次接触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很多情况下孩子需要老师的帮助,包括读题等,但我有些眼高手低,今后要多关注孩子的年龄特征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3

本人通过对《数的运算》的复习,有好大一部分的学生对数的运算定律已记得不太牢固了。在课堂教学提问中,个别学生竟然忘了加法的结合定律。当时我真是有一股怨气,可怨谁呢?学生、学生的父母、还是以前教他们的老师?

数的运算教学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从表面上理解,给你一道现成的数目算题了,只要算算就完成了。可既使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做数的运算题时还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不能正确答题,或者运算的速度不快。这是为什么呢?数的运算教学连贯性比较强,如果10以内的加减没教(学)好,多位数加减法就很难学会;表内乘法口诀不会背,怎能做多位数的.乘除法呢?因此说,教好学生学好10以内的加法,背熟乘法口诀,是学好数的运算的基础。低年级的数学教师要很好落实这个环节,当然不是说只要年级教好了,上面的老师就不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4

要想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出课堂45分钟的效益,需要从许多方面去准备,去思考,比如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对课堂的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以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等等。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复习课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重复练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上课一开始我通过三个选择题复习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目的在于克服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然后进行三个基础性的计算题,巩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接下来解一道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涉及的运算比较全面,但是在上课中学生出错的比较多,我想如果再加强几个训练题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考虑到后面还有任务,所以效果不很理想。后面的教学中,第一道题是用四个有理数去计算,教材上有类似的题目,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他们表现的很活跃。但是在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填上-1,-2,2,3,8,10使其对面运算结果相同这一题目因为觉得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认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所以选择了这道题,但是处理的不好,发现学生对于乘方运算的算式构造与理解是难点。尽管我在课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对学生的情况估计的不够。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至于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老是担心时间不够,处理的太过于仓促。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5

本节复习课我采用了从整体入手,再分块让学生自主梳理的方式进行复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进行以下的教学环节设计。

一、有针对的整理知识,为复习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小学阶段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由于时间长,学生都有些遗忘了,所以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试着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课堂上有序的为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状态,教学中我设计最后“六一节”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回忆数的运算意义,使抽象的运算更有意义;还通过列竖式计算唤起数的运算的计算方法知识,使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这样在练习中归纳,提供实践操作的依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基本达到教学目标中的“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引导学生把整理出的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讨论,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全班展示、交流使他们作出正确的归类。较好达到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平均分配教学力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知识的复习和梳理上面。教学中我采用了对比复习的方式,把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内容放到一起对比,这样有利于学生比较,然后用网状形式把各块知识进行全面的分类梳理;接着形成意义和计算方法的表格,使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完整化、系统化;最后发现、总结加、减、乘、除之间的联系,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整理,沟通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教学不足:概念课教学一直是我的软肋,我抽到了这节课,只好硬着头皮准备,原以为这节课没什么好讲的,书上的内容也只有一点,原来教过也没什么印象。在准备课的过程中,才慢慢发现原来六年所积累的相关知识好多,真是沉甸甸的,而有的知识点也不好找,还有的知识原来教学时我一直没有发现,如:减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在正式上课时明显感觉到时间比较紧,练习题都没有处理,学生没有更多的进行实践,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中的“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没有达到设想的“把归纳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又用于解题练习,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困惑:概念课怎样上能够有趣,而且高效?

改进措施:上课以后,我自己琢磨发觉,设计课时只把眼睛盯在课堂上的40分钟,自己的出发点就是错的,六年积累知识的整理复习课和单元的整理复习课是不同,知识点多、琐碎,不能再套用以往整理复习课的模式。如果能把这种小学阶段知识的整理复习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可能会更加合理,比如提前布置家庭作业,不仅让学生整理知识点,还要让学生做练习题,从而回忆、总结意义和计算方法,课中直接进行交流、总结,这样既节约时间,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去充分的讨论,详尽的梳理,从而更好的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后再进行更加深入的练习实践,加强应用,这样教学可能会更加有效。

通过这次备课、上课,我对自己又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自己要加强数学知识的储备和数学素养方面的提升。同时,我明白了整理复习课不同内容要用不同的方式,今后要继续努力课型的创新,知道了概念课要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理解数学。

第四篇:数的运算的教学反思

数的运算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把数学知识有机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容易促使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在复习时注重让学生通过一些实例进行回忆,自主进行旧知的梳理,使知识建构的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交流,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地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共同发展的过程。

第五篇:《数的运算》教学反思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课堂环节基本上是这样的:

一、复习导入

提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进行了相应练习。发现同学们这部分掌握的非常好,及时鼓励表扬的学生。那么我们这一节课一起看一下加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也适应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1)(-8)+(-9)(-9)+(-8)

(2)4+(-7)(-7)+4

(3)6+(-2)(-2)+6

(4)[2+(-3)]+(-8)2+[(-3)+(-8)]

(5)10+[(-10)+(-5)][10+(-10)]+(-5)

二、组内探究合作交流

1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2紧跟跟踪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找4号同学去黑板练习,并进行讲解点拨总结规律方法。

1.12+(-8)+11+(-2)+(-12)

2.6.35+(-0.6)+3.25+(-5.4)

3.1+(-2)+3+(-4)+…+20xx+(-20xx)

三、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当堂检测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找同学核对答案。

【达标检测】试一试你能行!

1.(-28)+29=29+(-28)利用的是加法的________________.

2.(-3)+7+(-4)+3=[(-3)+3]+7+(-4)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a,b互为相反数,且c的绝对值是1,则c-a-b的值为( ).

4.计算:

(1)(-7)+(-6.5)+(-3)+6.5;

(2)(-0.8)+1.2+(-0.7)+(-2.1)+0.8+3.5;

(3)(-18.65)+(-6.15)+18.15+6.15.

五、课堂评价:学科班长评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及个人。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互助交流,师生不断地总结规律和方法,解题技巧,总体来说课堂效果很好。学生都能掌握解题技巧。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2

我在《数的运算》总复习,这个知识点的复习的时候,作了以下的措施:

一、有针对的整理知识,为复习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的意义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定律是什么?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整理出各种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增添两种性质:减法性质,商不变性质。

二、课堂上注意有序的为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1、引导学生把上面整理出的知识,在小组交流中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以此作出正确的归类。

2、加强数学运算和代数的联系,如把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用字母来表示,并能够推广到实际中去。

三、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这堂课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指出:我们在式题计算时,要注意先看清题目,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果数据符合一些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能用简便算法时.一般应用简便算法,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3

在本节课中,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四则运算的意义,在复习的时候,要加强理解,因为它是后面复习应用题的基础。

2、四则计算的运算法则,可以对比着复习,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便于学生记忆。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我觉得从以下几点反思:

数的运算分两个阶段复习,第一阶段复习四则运算,第二阶段复习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

复习四则运算,教师先讲解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由于计算加、减法是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所以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讲解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的联系,突出计算小数乘除法分别应用积不变的'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化成整数乘除法;还要讲解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联系,突出分数除法是用倒数的知识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的。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4

本课结束以后,我仔细的对整个过程进行了回顾!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是使学生在与生活实际与童话故事紧密结合的同时,接触连加。神话故事《西游记》是每个孩子都非常喜欢的,尤其是故事中的孙悟空及他的花果山更是孩子们的最爱。孩子们可以在喜欢的场景中进行连加连减的'列式计算,让运算顺序、计算方法,潜移默化的得到掌握,使比较枯燥、抽象的数字生活化、形象化,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所列算式及计算过程也是不尽相同的,既扩大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增大了全体学生练习的数量。最后的自主练习环节,可以用来复习、巩固、提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摒弃了以往“是”、“好”、“真棒”等简单性的评价,如:“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还加入了这么多优美的词语,听同学们这么一说,这花果山是越看越美了。”“刚才这个同学说的棒极了,相信其他同学也和他一样棒!”改进后的评价让发言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肯定和尊重,并同时给其他的学生以鼓励。

由于第一次接触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很多情况下孩子需要老师的帮助,包括读题等,但我有些眼高手低,今后要多关注孩子的年龄特征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5

本节复习课我采用了从整体入手,再分块让学生自主梳理的方式进行复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进行以下的教学环节设计。

一、有针对的整理知识,为复习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小学阶段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由于时间长,学生都有些遗忘了,所以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试着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课堂上有序的为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状态,教学中我设计最后“六一节”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回忆数的运算意义,使抽象的运算更有意义;还通过列竖式计算唤起数的运算的计算方法知识,使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这样在练习中归纳,提供实践操作的依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基本达到教学目标中的“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引导学生把整理出的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讨论,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全班展示、交流使他们作出正确的归类。较好达到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平均分配教学力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知识的复习和梳理上面。教学中我采用了对比复习的方式,把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内容放到一起对比,这样有利于学生比较,然后用网状形式把各块知识进行全面的分类梳理;接着形成意义和计算方法的表格,使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完整化、系统化;最后发现、总结加、减、乘、除之间的联系,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整理,沟通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教学不足:概念课教学一直是我的软肋,我抽到了这节课,只好硬着头皮准备,原以为这节课没什么好讲的,书上的内容也只有一点,原来教过也没什么印象。在准备课的过程中,才慢慢发现原来六年所积累的相关知识好多,真是沉甸甸的,而有的知识点也不好找,还有的知识原来教学时我一直没有发现,如:减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在正式上课时明显感觉到时间比较紧,练习题都没有处理,学生没有更多的进行实践,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中的`“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没有达到设想的“把归纳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又用于解题练习,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困惑:概念课怎样上能够有趣,而且高效?

改进措施:上课以后,我自己琢磨发觉,设计课时只把眼睛盯在课堂上的40分钟,自己的出发点就是错的,六年积累知识的整理复习课和单元的整理复习课是不同,知识点多、琐碎,不能再套用以往整理复习课的模式。如果能把这种小学阶段知识的整理复习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可能会更加合理,比如提前布置家庭作业,不仅让学生整理知识点,还要让学生做练习题,从而回忆、总结意义和计算方法,课中直接进行交流、总结,这样既节约时间,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去充分的讨论,详尽的梳理,从而更好的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后再进行更加深入的练习实践,加强应用,这样教学可能会更加有效。

通过这次备课、上课,我对自己又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自己要加强数学知识的储备和数学素养方面的提升。同时,我明白了整理复习课不同内容要用不同的方式,今后要继续努力课型的创新,知道了概念课要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理解数学。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6

《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点较多,复习时我采用了从整体入手,再分块让学生自主梳理的方式进行复习。为达到教学目标我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

一、努力之处

1.课前整理,为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由于时间长,通过课前调查,学生都有些遗忘了,所以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试着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收集起来比较精心,为新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在练习中边回顾边提高

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状态,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忆数的运算意义,再通过列竖式计算唤起数的运算的计算方法知识,使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这样在练习中归纳,学生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有序梳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更好地总结,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把整理出的知识,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全班展示、交流,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

在复习的过程中,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知识的复习和梳理上面,我采用了对比复习的方式,把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内容放到一起对比,这样有利于学生比较,然后把各块知识进行全面的分类梳理;接着形成意义和计算方法的表格,使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完整化、系统化。

二、改进之处

1.加强概念课的学习

概念课教学一直是我的.弱项,在准备课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所积累的相关知识较多,学生遗忘的知识点较多,如:减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如何让学生牢固记忆遗忘的知识点,还需要再动脑筋。

2.合理安排时间

上课时明显感觉到时间比较紧,练习题都没有处理,知识点多、琐碎,时间安排不够得当。

今后要继续努力课型的创新,怎样把概念课上得有趣高效,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理解数学。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7

这周在复习数的运算,数的运算分两段复习,第一段复习四则运算,第二段复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

在复习过程中,就发现很多知识已经被他们遗忘了,比如,小数的乘除法,列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很多错误,乘法小数点对齐去计算,小数除法对于小数点的移动都忘记了,数位不对齐就计算,只注重计算结果,不注重书写格式。简便计算也是一个出错较多的部分。

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相同的`,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做题是,我是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对于可以用运算定律的题,除了让他们说出运算顺序,还让他们观察是否可以用运算定律解决,这样学生就不容易出错。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8

通过对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的复习,学生从运算的含义中清楚地复习了加、减、乘、除运算的含义。理清0、1在四叫运算中的特殊情况,深层地复习了四则运算中各部分名称之间的关系,在整合知识的.同时,将知识的系统框架在脑中留下表象,通过实际的各种形式的计算,使学生在理清知识框架的同时,牢固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整理、复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知识整理知识的方法,从中获得主动学习的情绪,激发能力的培养。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9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算法,初步认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知道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主要采用小故事的形式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

1.要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可以算是一堂计算课的教学,相对来说算理与算法比较简单,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因此为了减少课堂的枯燥性,并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该设计一定的操作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或者画圈等方法,自己探索出整个过程和结果,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而我的`教学设计中却忽视了这点,缺少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课堂显得有点死板。

2.注意问题呈现形式的多样性。

对于本课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情境,我都用了动画的形式进行呈现,虽然这样能让学生清楚的明白意思,可是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多方面发展,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向,并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图片的理解能力,同时,单一的问题呈现形式,也使得课堂稍显乏味,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惫,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计,尽量避免问题呈现的单一性,并且要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3.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

通过这堂课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在语言上的不足之处,课堂语言有点多、有点碎,同时评价性的语言较少,不能及时恰当的给予学生评价,要知道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积极的课堂评价能有效的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加强语言训练,加强与学生的语言沟通,并且多采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0

本人通过对《数的运算》的复习,有好大一部分的学生对数的运算定律已记得不太牢固了。在课堂教学提问中,个别学生竟然忘了加法的结合定律。当时我真是有一股怨气,可怨谁呢?学生、学生的父母、还是以前教他们的'老师?

数的运算教学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从表面上理解,给你一道现成的数目算题了,只要算算就完成了。可既使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做数的运算题时还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不能正确答题,或者运算的速度不快。这是为什么呢?数的运算教学连贯性比较强,如果10以内的加减没教(学)好,多位数加减法就很难学会;表内乘法口诀不会背,怎能做多位数的乘除法呢?因此说,教好学生学好10以内的加法,背熟乘法口诀,是学好数的运算的基础。低年级的数学教师要很好落实这个环节,当然不是说只要年级教好了,上面的老师就不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1

对于环节一,课的开始我把有趣的扑克牌游戏引入课堂,展开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传统、单一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理数加法、减法的法则在游戏中反复运用,从而为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环节二中,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学习,不能单从是否记住或者掌握的'层面来判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知识或技能背后所隐含的数学意义。传统的“概念教学”对知识掌握主要集中在学生能否记住概念的定义,能否从给出的几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有关这个概念正确例子,或者在几个相近概念之间区别出符合条件的某个概念。新课程对“概念教学”远不仅于此。《课标》中对概念真正的理解意味着:学生能够自己举出一定数量的有关这一概念的正例和反例;能够在几个相近概念之间比较彼此的异同,并且认识到在这些差异上不同的概念所对应的不同解释;能够将概念从文字的表述转换成符号的、图像的、口头的描述或表示。

在课的最后,通过变式训练,即改变游戏规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扑克牌的加减运算实质上就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通过适当的课堂练习加强、巩固有理数加减的运算法则。最终实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技能目标。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通过学生的自学和互学而获得,教师只起到指导和组织的作用。基本思路是首先在教师设计的问题的回答过程中,复习先前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提出解决的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课本,分析小颖和小明两种不同解法的正确性,在全班交流达到共识,得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规律,即:将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省略加号和括号;弄懂有理数的代数和的意义;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例题的解答,教师对有疑问的同学给以适当的指导,形成能力;再通过测学加以巩固,达到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目的。

成功之处:引例的处理比较好,学生的自学感受到小颖的方法是以水面为标准,水面以上记为正,水面以下记为负,而两者的距离则使用它们的差来表示;小明的方法是水面以上距离与水面以下距离的和来表示,用到了绝对值的意义;通过回答问题,自然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解决方法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使他们通过研究、交流获得了新知,摆脱了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局面,效果比较好。

启示:1、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对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有启发性,要能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具体对知识的探索的正确位置上来。问题提得过大,学生没法回答,不知道方向;问题过小,又没有挑战性,引不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例题的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做适当的删减或改编,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3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定好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后,激趣目标利用例题导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得出加法运算律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简化计算。

通过分组互动学习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且加强学生彼此间的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自行编题打破了一味由老师出题的模式,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灵活性。在课堂的组织上,精心安排:从“我为小组添彩”-“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各个环节组织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为例题的讲解打下很好的底子,使学生能迅速而准确的分析问题的`实质。

我想我们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运算含义,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真正做到“一找二凑三结合”。让计算变得轻松。讲课前教师还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4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重点更是难点。

讲完这节课,我的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学情和教材,编写的学案指导自学的方法具体,尤其是四个问题的设置将自学活动引向深入,课堂自学效果较好。其次,对混合运算中题目的分析应多引导学生尝试分析,这一点教师分析偏多,应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只有分析好了,才能做对题。再次,课堂检测过程中,学生板演出错后,应该让学生说出错的原因,多数明白,还要着重强调易错点。我不应该带着学生更正,自己指出出错点,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果能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做题顺序步骤,这样“兵教兵”,效果就更好了。最后,由于对课堂教学环节把握不到位,应该在练习结束后适当课堂小结,对照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心里有底儿,反思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以及哪些目标没有达到,以便课下有针对性地练习。

再就是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单,学生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是在用十几年的经验去和刚开始学习的儿童去比较。

教学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事情,需要一如既往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新形势。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5

最近一直在讲有理数的各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后面还有简单的混合运算,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因为数集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前生小学学过的一些基本的规律都被推翻了,多了一个小小的负号,却多了很多“大大的”麻烦,这是很多学生的切身体会。

其实总结起来,所有的新问题都是符号问题,其他的绝对值的加、减、乘、除运算都是在运用小学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有的运算我都给大家总结了七个字:一定二求三加减(相乘、相除)。这些运算的第一步都是定符号,定的是最终的结果的符号,对于加减运算来说,因为减法也要转化成加法去做,因此符号的确定就按照加法法则来,分为两种情况:同号与异号,同号和就取相同的符号,异号要由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确定。这是所有运算里定符号最为麻烦的一种,符号确定之后后面的绝对值的运算就没什么问题了,但是也要牢记八个字:同号相加、异号相减。这是所有运算里最为麻烦的'加法运算。对于乘除运算,定符号就四个字:奇负偶正,除法运算也是最终转化成乘法运算去做,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乘方运算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要先理解乘方运算的意义,找准底数和指数,再去计算,最后仍是回到有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中来,不过要注意负数的乘方运算结果有所不同,仍是四个字:奇负偶正,这里的奇、偶指的是指数为奇数还是偶数。

记住法则不是目的,而是要熟练运用法则去解决问题,这里也不仅仅是一些计算问题,还有灵活运用法则确定符号的问题,因此要求学生一定要活学活用,杜绝死记硬背。

下载《数的运算》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的运算》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1 作为老师四则运算教学反思,什么样的学生都会遇到,你的问题是“怎么教都教不会”,这里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了。四......

    运算教学反思

    运算教学反思范文 1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六年级的数学学习进入到了综合复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最容易感到无趣,但实际是,通过课堂的40分钟的复习,仍会有不少的同学不能把要复......

    运算教学反思

    运算教学反思 运算教学反思1 这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到有关角的运算问题,几何入门教学很关键,学生在答题时,往往延续小学一贯的作风,只有数据的运算过程,而对角的名称却忽略不写,只......

    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1 作为老师四则运算教学反思,什么样的学生都会遇到,你的问题是“怎么教都教不会”,这里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了。四则运算教......

    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1 在四则混和运算中的反思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程艳红20xx、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数学的第一单元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即乘加、减,乘、除的混......

    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1 练习二的习题基本没有问题。解决问题时,强调指出第一步先求什么?第8题可以让学生读题先估算,再笔算。3*140大于400所以植树多。第10题借助......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数的运算一般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四则运算。主要内容是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法则(方法)、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混合......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数的运算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数 的 意 义”(教材73—75页的内容)。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数、分数、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