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探讨论文

时间:2019-05-15 12:1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探讨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探讨论文》。

第一篇: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探讨论文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施工成本控制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被充分贯穿于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各个方面。在提高施工质量及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能够达到工程造价最低化,能够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为此,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及施工质量管理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期全面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关键词:水利工程;成本控制;质量管理

1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要点分析

1.1施工成本控制的要点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是指工程项目由投标报价到竣工结算所有环节所花费的费用,也可以理解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其包含人工费、材料费及机械费等。施工成本控制要求在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及确保工期及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如组织管理、经济管理等,要求在计划范围内有效控制成本,且实现成本最低化。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为实现成本有效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通过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综合单价进行成本支出的有效控制。如管道清理施工,可利用综合单价的“以物定支”法对资源消耗加以管控。成本费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资金耗费。因此,通过资源消耗的有效减少能够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换言之,通过合理控制资源消耗,同样能够有效控制成本费用。

(2)通过设置材料消耗台账,控制材料消耗。材料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成本消耗途径,在工程项目整体成本构成中材料所占比重较大,且具有极大伸缩性。如无法有效控制材料成本,将导致计划与实际成本误差增加,影响成本核算的精确性。

(3)成本应合理运用、进度同步跟踪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各个分项分部施工的成本。施工环节,与成本控制存有密切关联性的要素较多,如计划管理、进度等,且成本费用贯穿于施工的所有环节。如成本与进度需求存有极大差异,需及时找出差异点,且选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4)成本审核签证制度的建立,可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支出。以项目部作为成本中心核算体系的主体,要求项目和所有经济业务紧密联结。

1.2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1)施工前期成本控制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需在施工企业中标立即实行,特别是工程承包合同签订时,应保证合同内的所有内容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因此,于工程成本控制而言,合同内容是否明确极为关键。要求编制投标报价时,应保证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提高中标率。在成本控制体系内中标后价格可看做是其上限指标,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亲临现场,详细调查、分析,只有重视材料、人工、机械等费用,才能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据相关数据显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75%以上为以上三种费用,这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直接费用。基于此,在材料采购、机械设备选择环节,需择优选用,多方对比,详细核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编制工程概预算及设计环节审查时,需在设计目标内控制成本,保证设计规范、标准都与实际工程、科研成果相符,并将其作为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2)施工中的成本控制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施工组织设计主要起到指导作用,只有保证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具有科学、合理性,才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一般情况下,都会采取流水、立交交叉作业方法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设备的功能,且达到配置合理化及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减少成本。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需进一步优化施工网络,以此实现工期缩减的目标。施工现场作业时,为全面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减少可变费用支出,必须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必须有效控制投入费用,必须降低资源消耗量。与此同时,还需减少闲置人员量,优化配置施工作业组,尽最大限度实现人力、物力支出减少的目的。

1.3施工后期成本控制

施工后期,需进行所有竣工资料的全面搜集,并交由竣工决算单位进行保管,防止出现漏项、少项等现象。在水利预算定额套用时必须确保其正确性、可行性。要求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对工程款进行及时收回,防止企业出现资金无法周转情况,降低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程度。同样,在施工后期阶段,还需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进一步对企业造价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实现企业投资经济效益最大化。

2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2.1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于工程建设而言,材料是其物质保障。其质量是否合格对工程建设整体使用寿命、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工程所需的相关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材质报告单等条件。进入施工现场后,需及时检验材料质量,做好计量工作。完成验收作业后,需立刻做好标识,并进行收料台账记录。首先,为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在样品抽取时,应以有疑问样品作为抽样重点,抽样数量可通过承发包双方进行确定。通过检验,可及时了解质量、价格等材料相关信息,并为优选供货商提供可靠依据。在采购、加工及存放材料等所有阶段,应保证其操作规范化、合理化,且进行调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此确保材料能够快速周转,降低占用材料量及提高供给效率。其次,按照设计定额进行材料的合理选用,并做好存储、运输材料工作。针对水利施工材料,要求实行限额管理及发放,进行现场材料管理制度的完善,避免材料质量发生极大改变,如变质、潮湿等,这也是降低材料浪费、提高利用率的主要手段。最后,因施工量大、材料用量多,在向施工现场运送材料前,必须完成质量检验工作。不但要具备出厂材质化验单,还需做好抽样检验工作,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等。在运输、安装等环节极易出现局部质量损坏现象,此时应立即查询损坏原因,上报有关部门,并选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

2.2施工方案质量管理

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科学、有效,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而言意义重大,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能指导施工,确保施工顺利完成,还能降低施工成本,达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求其紧密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并充分考虑各个要素,如技术、组织等,以此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在制定过程中,一般可归纳于施工组织设计,特殊情况下,也可进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独自制定,要求其内容详细,具有较高可操作性。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阶段往往会出现变更现象,此时,施工单位可选择2种解决途径,其一,专项施工方案的再次编制;其二,补充方案的编制。例如分部分项工程出现变更情况,施工单位需及时进行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重新编制,或编制补充方案,随后进行专家论证,并将其论证结果向监理部门上报,进行审核、批复。实行施工技术方案前期,针对部分关键分部分项工程,如模架工程、钢结构吊装等,要求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参与该工程的验收工作。实行时,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做好监督工作,且按照具体施工现状,及时调整、补充施工技术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2.3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管理

作为施工机械化得以实现的主要物质条件,施工机械设备是现代施工必备设备,直接影响着施工项目进度、质量。基于此,在选择施工机械设备过程中,应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如机械性能、施工方式等,通过比较分析合理配置机械,只有这样才能将机械设备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管理中,应始终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进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制度的全面实施,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对所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对操作规程严格遵守,避免安全质量问题的大量出现。按照“人机固定”原则实施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管理,全面落实“三定”责任制,即定机、定人、定岗,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定,恪尽职守,防止机械安全故障产生,降低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2.4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贯穿于施工工序整个流程,要求逐步转换施工质量控制重点,由事后控制转化为事前控制,加大预防控制力度,做好工序质量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

2.5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在“安全为本质量第一”的原则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必须以质量作为效益的可靠保证,以质量作为发展的不断动力,以质量作为安全的基本保障。党当质量与工期、成本、效益等因素出现矛盾时,必须坚守“干道德工程对百姓负责”的理念,将质量放于首要地位,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充分展现其可行性、科学性及合理性。除此之外,还应与当地发展情况、施工现场具体状况等充分结合,进行质量管理跟踪,对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实时评价,对工程实体工程进行质量鉴定,对档案资料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查。

3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为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要求必须做好各项成本控制工作,针对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市场经济有序化,才能将市场运行机制的功能充分展现出现,才能实现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凯,周茂中,王浩.浅谈建设单位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J].河南科技.2013(09)

[2]刘益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的预算与控制[A].2015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

[3]刘建华,邓策徽.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探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11)

[4]晁娟.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3)

[5]寇相坤,郝乐友,张会竞.浅谈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

[6]郑志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与管理优化措施解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09)

第二篇: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目标及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分析了水利工程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控制的范围及重点,对提高水利工程中质量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质量问题,水利工程,问题分析,对策。

一、引言

水利工程是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它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对环境有很大影响,一般规模大,工作条件复杂,技术复杂,投资多、工期较长等特点。因此,水利工程项目是属于基本建设项目,其工程的质量要满足业主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及合同规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水利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是,由于对施工质量管理不完全到位,工程质量事故甚至重大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这对统筹建筑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涉及到人工、机械、材料、施工环境和施工工艺,即“人机材环艺”等五大方面。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参与工程建设的所有参与者,主要包括工程项目各级领导者的素质及具体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素质等。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业主行为不规范。业主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重大,有时业主不按照法律、法规执行,擅自修改,自作主张,因此,有什么样的业主就会有什么样的工程。此外,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在我国2750万左右的建筑队伍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缺乏专门的培训以及基本的建筑知识,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按照规范和规程操作,这必将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是水利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水利工程一般规模较大,需要的设备品种、数量较多(如:挖土机、运土机和一些相关爆破设备等),现代化的施工离不开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也影响工程的投资成本。机械设备合理的选择、配备、使用,及时地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良好运行,也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3、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它是构成工程的实体性东西。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达到标准。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中,由于施工方偷工减料和不少建筑材料的质量未能达到质量要求。例如,据统计,目前的水利工程中,主要材料之一的黄砂就有75%~91%的含泥量超标,不符合设计要求。

4、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人文环境,如当地的社会治安、风土人情、富裕程度。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

5、施工工艺方法因素

一些大中型水利工程,因为采用了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对现玚的质量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科学和严谨的管理质量体系。施工过程中的方法,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在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多的,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严格执行,不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出了问题才去处理。特别是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三、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

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工作和具体的质量控制

措施,在满足投资和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预定的质量目标。水利工程的质量首先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关于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有关规定,尤其是工程建设水利部分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这也是明确了对设计、施工质量的最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讲,同类水利工程的质量目标具有共性,不因其业主、建造地点以及其他建设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但是不同工程项目,因建设目的、地质、水文条件、运行环境等不同,质量目标又有各自的个性,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

四、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企业管理者对工程质量要用足够的意识,并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质量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应以提高工程质量效益为中心,将质量效益寓于管理活动中,建设质量文化,实施科学的领导和管理。同时,企业管理者更要有与时俱进整理提供。

1、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监督力度

我国《建筑法》成功的构筑了我国建设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但从实施至今,《建筑法》也逐渐显露出缺乏适应性、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等特点。鉴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国家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酝酿制作一部《建筑工程质量法》,并在此基础上,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律细则,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而建筑业走向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对建筑工程管理要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并举,从而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监管机制。因此,各级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建筑部门的监管力度,这样才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真正地提高。

五、加强施工项目质量的过程控制

1、施工材料的控制

建筑材料品种繁杂,质量和档次相差悬殊,在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报验,经现场监理和甲方检验通过后,材料才可进场。在材料进场后,依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采购人员在采购时,也要严格执行材料的检查验收手续,保证采购材料合格。

2、施工机械的控制

工程机械相关人员要保护好和保养好工程机械,使其高效率和安全的使用,保管员要对施工机具妥善保管,分类存放,实行施工机具领用登记制度,以“谁领用谁保管谁负责”为原则。操作人员在领用工具时要想保管员说明机具的使用目的,何管员按机具使用要求发放机具,确保机具正常的使用。

3、现场施工人员的控制

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各自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工作,工程部随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考察,并如实记录考察结果存入工程档案中。各岗位依据其性质量,化为若干小的考评项目。考评结果作为工程部对管理人员进行评定的依据,评定结果与奖罚挂钩。施工操作队伍和人员要相对稳定,这是一个企业的根本保证,每一个操作人员对公司的管理都清清楚楚,这样便于工程质量的提高。

4、施工工艺的控制

施工工艺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有好的工艺能使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保证工艺的先进性及合理性,公司对于不太成熟的工艺,安排专人在加工厂进行试验,将成熟的工艺编织成作业指导书,并下发各施工主管,施工管理人员在现场指导生产时则以此为依据对工人进行交底,并由班组长签字接收。强技术质量控制对工程难点组织技术攻关,针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拿出预防方案。例如,大体积混凝土坝体和底板的浇筑,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首先要组织有关专家、技术骨干和有经验的施工人员,研究制定祥细的施工程序,保证每一道工序都合理、合法,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检查性,并编制成作业指导书,发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手中,学习研究并掌握其中的要点和操作方法,在具体施工时按本操作。

五、整顿建筑材料市场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建材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由于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所造成的。要解决建材质量问题,就必须建立建材生产、销售质量认可制,这是提高建材质量的有效手段。要通过建立建材生产质量认可制,确保生产严格遵守技术、工艺要求,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生产厂家,要组织限期整改或责令关闭。相关职能部门应当采取检测和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本地建材市场销售的产品进

行质量跟踪,及时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对不合格产品的型号、生产厂家等重要信息进行公开发布、曝光,以引起用户警惕。要建立市场准售认可制,有关部门在充分掌握市场销售建材的来源和供应渠道的基础上,应对建材的质量等级进行评定,合格的方可发给准售证。要建立经常性的质量检测信息发布机制。除了以上所述的要整顿建材市场生产、销售秩序外,建筑代写论文施工单位在采购材料时,也要严把质量关,严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志辉.浅谈创精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Z].福建建设科技,2007(2):15-18.

第三篇: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论文

道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论文

[论文关键词]市政 道路工程 成本控制

[论文摘要]随着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设项目投资日益紧张,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已成为各施工单位关注的热点。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偏差的主要原因,提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本文通过苏州吴江开发区湖心东路工程,简单分析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

工程规模:1.5km市政道路(含雨污水管道),1座16m跨径中桥,合同总造价1973.64万元,工期为9个月,由腾飞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中标承建,竣工决算2345.23万元,成本超支18.8%。造成成本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工程量清单漏项或工程数量含糊不清

投标书中工程量清单中挖淤泥项目暂定数量为1306m3,实际施工中发生工程量为3210m3,工程量清单中措施项目清单中未提及夜间施工增加费,可实际施工时,根据业主要求在国庆前整整加班一个月。

目前工程项目招投标均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文件包括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具体涉及到明确的工程实施范围,工程数量,总造价的组成,计费方式及费率,浮动率,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工程的变更、签证等规定,工程结算、工期、质量的约定,检测、检验费,索赔、风险责任,保险,甲供材料和设备,分包工程等等。以上各项内容如有不明确或确定不合理,即会对报价有很大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应谨慎。

二、实际施工方案与投标采用施工方案不符

本工程投标时为降低报价,体现合理施工,标书中管道开挖采用打钢板桩垂直开挖方案。但实际施工时,因施工单位施工水平的局限性,采用了施工简单易行的放坡开挖,增加了土方工程量,施工进度延缓,施工成本增加。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是即方便施工、又能提高进度、而对造价又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承包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一般是从最科学的角度出发,实际施工时又是从最方便的角度出发,所以如果现场监理工程师和甲方现场工程师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审核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就容易造成造价失控。

三、现场施工管理一味追求施工进度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想当然的会认为加快项目进度,提前竣工移交工程项目投入生产,资金就能早日回收,事实上为提前竣工所增加的施工成本,远远超过早日回收成本,而且对工程质量有影响。如果采用赶工的方法缩短工期,承包商的人工、机械及一些周转材料都会增加,从而加大工程造价。

四、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管理混乱

腾飞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本是以安装工程为主业,市政施工项目承包资质刚刚申办成功,对市政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是否可以签证和索赔没有正确的认识,凡有变更之处,设法巧立名目,均要求签证。有的还有意扭曲合同的界限含义,以少报多,高估冒算。如遇上业务差或不负责的监理或甲方代表,就容易蒙混过关,造成造价失控。因此现场签证管理混乱与否,直接会造成成本的失控与否。

根据以上几点实例,建议各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者之间的关系来达到成本有效控制的目的。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首先建立工程项目控制,实行岗位分工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项目决策控制、概预算控制、价款支付控制、竣工决算控制和监督检查。

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类似工程资料等。

认真做好市场研究。通过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并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编写具有较强的说服性和可行性的立项申请,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做好方案优化。在完成市场研究以后,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进行多方案筛选用各种分析方法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要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通过方案优化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各种配套设施更加合理、实用.能使广大消费者接受,从而节约大量资金。在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优化设计方案,满足建设工程投资的收益要求。初步设计方案完成后,组织有关的专家进行设计优化,从安全、功能、标准和经济等方面全面权衡,确定一个较合理的设计方案,使最终设计方案既科学又经济。

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批复的确定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为依据,在投资估算限额范围内进行工程设计,以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设计过程中要按各专业进行投资分解,分块限额,具体分配到单元和专业,形成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相结合,在设计中以控制工程量为主要内容,抓住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从而达到克服“三超”降低建筑工程成本的目的 审核概预算,提出改进意见。设计阶段概算及施工图预算要求全面准确,力求不漏项不留缺口,并要考虑足够的各种价格浮动因素和政策性调整因素。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招标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建设单位要充分利用招投标这一有效竞争手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这就要求招标文件编制的规范和严谨。招标文件要明确工程地址、现场条件、状况、工程概要、工程招标范围、工程承包方式、计价依据、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支付及结算方式工期质量要求、技术要求、评标细则、截标开标、评标时间、投标报价要求、合同价的确定方式、投标书的符合性要求、主要合同条款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答疑内容、工程量清单等实质性的内容,另外还要明确投标人统一计价口径、统一计量依据,以标价合理等综合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从而提高招标工作质量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的中标单位。

在此阶段,项目经理、造价部门人员应积极参与,要充分熟悉并理解整个招标文件的内容,并以专业的眼光找出业主招标文件的错误、漏洞。该错误的发现,不是为投标提疑用的,而是为工程技巧报价提供依据,为今后工程实施中索赔做好准备。我们还应该对投标工程成本进行预测。通常我们根据施工图算出的工作量或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按相应定额进行组价,材料价按市场询价,得出施工工程基本直接费,在此基础根据技术部门提出的技术措施,如维护、标化、临设、机械配备等算出工程措施费。同时根据该工程的规模,计算出现场管理、规费、资金成本、上级公司管理费、税金等,得出承接该工程的全部直接支出,得出工程预算成本,以此作为公司投标报价的最低报价。在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1)要加强“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四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当然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四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

(2)要加强“工期成本”控制。“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是对施工成本造成影响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因素,容易被忽视,因此应该给予重视并把这种影响明朗化。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这个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最后阶段的工程决算编制完整、正确与否息息相关,特别是完整性。一般来说,由中标价加上各种变更及签证费用(包括索赔)形成最终结算额。在编制决算时不能遗漏每一张联系单。平时要把联系单当成支票、现金那样重点保管,有些分包的决算应与专业分包单位核对后,再纳入总包决算。最终向业主提供决算前,项目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成本分析,决算数是否大于财务成本,决算上的材料数量、价格与实际耗用量、采购价是否基本吻合。在项目实施全部过程中人力资源与物资材料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关于材料设备成本控制,一是要控制好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成立两个人(有利于互相监督,减少采购中因腐败而造成的成本增加)以上的材料投标小组进行招标,找到合适的材料设备供应商(同等条件下,选取强者,这有利于强强联合),尽可能把服务性的工作如运输服务!材料检测等,交给供应商,减少费用支出,同时要注意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保

障,这也是成本控制的内容之一;二是对材料进入工地要有计划,一定要结合实际制定全面的材料进场规划和施工工艺,这样利于场地堆放、材料管理、材料使用、资金资源调配,减少浪费。

关于人工成本控制,要改变传统观念,选择协调配合高效的专业队伍,合理配置管理人员,是保证有效管理的关键。项目部的组建,从项目经理、技术负责、施工员、材料员、仓管到后勤、财务等,尤其是后勤,一定要进行合理配置。操作工人基本上都是以专业班组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开始项目时,除了组织完善的项目部以外,选择科学、合理的专业班组,也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在选择专业施工队伍时,往往以价格为主要考虑因素。然而在今天高质量的施工要求下,选择最便宜的施工队伍,容易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劳动力组织不到位、工期拖延,从而增加施工成本。毕竟人工费用占工程总额比例不大,最重要的是满足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要求,这样才能创造更大的综合效益。此外,专业队伍的选择应由项目经理、总施工组织选择,交施工员管理。另外,还要合理配置管理部门和现场办公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管理能力。

关于机械的成本控制,机械的来源,无非三个途径:已有、新购买、租赁。对于小型项目,小型设备(砂浆机、搅拌机等)尽可能自备,大型设备(塔吊混凝土泵机、高速架、挖掘机等)采用租赁,这样可以减少机械设备资金的投入,而且小型项目工期短,租赁费用少。中型项目最好自备部分大型设备(高速架等),而塔吊、混凝土泵机、挖掘机可以租赁,这样设备部分投入不会对项目资金构成太多的压力,又减少了租赁的费用。大型的施工项目,资金额度大,工期长。如果租赁设备,那么租赁的费用足可以买回大部分设备。因此,应尽可能加大使用频率高的设备投资,减少租赁费用。在施工项目中形成合理的机械配置,才能产生最佳的施工效能。

五、结束语

今后的市场竞争不仅是体现在企业实力的竞争,也是企业成本有效控制能力的竞争,只有企业成本控制纳入有序规范的轨道,企业其他各项才能很好的解决,作为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成本管理,每个施工企业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每个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详细的成本管理方案,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从而促进和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挖掘企业潜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企业的社会竞争力。

第四篇: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组织结构与城市化进程的深化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作为保证工程施工单位经济收益与竞争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我国工程项目规模化、广泛化、创新化发展的背景下迎来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实现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优化,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思考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施工单位各阶段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内容与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施工单位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项目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新兴土木工程建筑的高速发展,施工单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此,提升施工单位工作质量,加强施工的单位施工效率与经济收益已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对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行有效强化与调控,用以保证施工资源的优化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1施工单位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工程决策阶段是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对工程项目规模、工程项目建设强度、工程项目施工设备选用与工程项目建设地点勘察等内容[1]。而这些内容的确立与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以及工程成本预结算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对此,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决策时,施工地点应可能的选择距离施工原材料较近的地方,或是尽量选择符合施工标准的本地设备资源与材料资源,从而降低施工材料运输时间与运输费用,实现施工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与管理,为施工工期提升保障。与此同时,在进行施工工程建设地点选用、施工设备选择以及施工方案确立时,应对工程建筑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以及自然环境进行考虑,遵循科学性、经济性、实用性、技术性原则,从而在保证施工适量的同时,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优化[2]。

2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工程设计是基于工程决策的基础上,得以进行的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在此工程中,施工单位需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工程项目实际调研情况以及施工单位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施工图纸设计、招标设计、合同设计,用以为施工工程提供施工标准与依据。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首先应根据工程要求与自身资源、经济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与整合,从而设计出最优的施工方案,用以保证施工工程与工程造价管理的稳定性。其次,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工作人员,根据方案,结合工程项目预结算计算方法,对工程各环节所需材料、人力资源、设备以及整体费用进行计算[3]。与此同时,基于施工单位自身情况(技术人员、工程设备、运行资金等)将工程图与施工图相结合,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分解并保证分解项目预结算限额的稳定性。此外,设计并规划合同标准,避免工程变更造成经济损失与工期的延误,用以在施工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行科学规划。

3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多,招标的制度成为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建设企业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施工单位而言,施工单位的招标工作是一个内容复杂且涉及领广泛的工程管理环节。与此同时,施工单位招标工作也属于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施工单位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要想实现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降低企业成本控制,施工单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开展招标工作:其一,严格遵循国家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结合市场发展变化,科学进行招、投标设计;其二,准确掌握市场发展变化与工程项目需求,结合市场调查情况(原材料市场价格、设备价格、竞争企业情况)进行合理投标报价,并制定科学施工方案;其三,利用工程量清单计算模式,对工程成成本进行预算,并结合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对成本进行调控[4]。

4工程合同签订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合同是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标准,是工程施工各环节费用支出的重要依据,有效反映了建筑工程市场情况变化。因此,施工单位在合同设计与签订过程中,应保障其全面性、合理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对此,施工单位在合同签订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市场调研、企业实际情况、工程建设需求、工程成本可控范围、不确定因素影响性等),从而强化合同管理。与此同时,对不确定性因素应进行补充说明,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明确责任职能,从而保证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5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是施工单位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阶段,也是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经济投入都将进行实践投入,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着工程工期与资源投入[5]。因此,在施工工程中要想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稳定与优化,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管理与控制:首先,基于施工图纸与施工合同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施工单位在施工工程中,根据施工图纸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反复考察,并针对图纸中已发生变化的地区进行及时、合理调整,用以减少因工程变更而造成费用损失。例外,施工单位应遵照合同施工要求,明确施工责任,用合同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因工程纠纷而出现经济损失。其次,强化施工成本控制:熟练掌握施工具体情况,依据市场变化,科学计算工程量,避免漏算、错算、超算等现象的产生。合理选用施工工作人员与施工设备,尽量聘用高技术且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在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同时,降低用工数量,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此外,注重施工变更的控制:工程变更问题是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也是影响竣工工期与施工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施工单位应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工作,尽量减少施工变更的产生,在面临施工变更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与解决对策,用以减低经济损失。

6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工程竣工管理部门,科学管理工程款项、预结算工作与建筑问题索赔制度,尽量降低工程变更、工程延期等问题带来的经济影响,避免工程款拖欠问题的产生,从而实现施工单位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优化。

7结论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对施工单位内部资源优化与调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基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发展以及土木工程建设的改革实施,实现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优化发展,对我国施工单位安全、稳定、可持发展与竞争具有深远意义,是我国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娜.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26.

[2]玄丽,康丽.浅谈高校基建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控制[J].科技资讯,2016(21):35-36.

[3]张妮妮.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5):49-50.

[4]马科.浅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224-225.

[5]赵韬略.浅谈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0):143-144.

第五篇:企业成本控制论文剖析

企业成本控制调查

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等一系列因素对国内民营制造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首先分析以制造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内部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成本因素从控制与管理的角度研究了我国民营制造业。

当前,我国民营制造企业面临的形势颇为严峻,原材料大幅度涨价等难题已经让我国不少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正面临停工或倒闭的危险。鉴于此,本文基于成本控制的视角,通过构建成本控制体系的方法对我国民营制造企业如何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平稳度过中国制造的寒冬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一、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所遭遇的外部生存压力

(一)原材料价格上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石油、钢材、铁矿石、铜等初级产品的消费需求巨增。由于国内资源的匮乏,初级产品的巨大需求不得不通过大量进口满足,从而造成大量相关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统计数据表明,由于全球铁矿石价格上涨65%,国内钢铁业生产成本2008年将上升20%以上。截至2008第一季度,国内钢材平均价格已上涨到每吨5300元左右,比去年全年平均价格上涨了600元左右。受此影响,机械制造、汽车、造船、家电、房地产等产业无法消化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压力,竞相提价。

(二)银行贷款利率上升

相对于民营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其获得的金融支持相对不足,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多银行倾向于支持安全系数较高的非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利率一再上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营的融资难度,使民营企业融资状况雪上加霜。目前央行一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为7.47%,而企业拿到贷款的实际利率往往要比基准利率高20%—30%左右。民营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导致企业资金不足,原材料无法购入。

(三)人民币升值

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大部分以出口为主的民营制造企业从签订合同到出口,收汇时间跨度大,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大。人民币升值加速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利润会直接遭受汇兑损失,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在一季度就升值了4%。出口企业的成本压力在上升,利润率明显下降,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减弱。

二、当前我国民营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内在成长危机

当前我国民营制造企业面临外部压力从而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弱点使得我国民营制造“危机四伏”。我国民营制造企业内在不足归纳如下:

(一)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缺乏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尚未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我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首先是缺乏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培养和管理机制,从而导致人才的流

失。民营企业更侧重于劳动密集型低技术附加值的生产;其次是缺乏资金。从笔者近期苏州的调查结果看,所调查的民营企业中,只有42.3%的企业得到了银行贷款,得到风险投资的不足4%。再次是在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因素的认识上,5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是技术创新成本太高,50%认为是技术创新回报期太长。

(二)以贴牌生产与来料加工为主营业务,缺乏自主品牌建设

我国东部地区的部分民营企业自身技术含量较低,主营业务多为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就会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是外商控股投资的民营企业,导致技术垄断和高新技术产业利润的大量外流;二是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多为外国企业的贴牌生产商与来料加工商,是外国品牌产品的加工或组装环节,其所生产的最终产品这不仅冲击现有的我国产品品牌,也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使得无法从长期建立自己的品牌。

(三)缺乏对成本控制体系的科学构建与足够重视

当前,我国众多民营制造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产品制造成本、产品营销成本明显偏高。通过深入苏州经济开发区部分民营企业的财务处、生产车间与销售处调查,民营企业多为贴牌生产企业,他们只在用工的低成本上下工夫,但对于如何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与营销成本却重视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民营制造企业领导在成本控制与市场营销等方面缺乏一定的理论专业知识与成本体系知识结构,因而他们也就相应忽略对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控制。在采购成本方面,相应民营企业的采购渠道、采购路径不尽合理,有的采购舍近求远等,这些

相应要增加产品成本;在制造成本方面,民营企业有的还没有采取最佳的生产路径,在生产环节上走弯路;在管理费用、存货成本和营销成本等方面,所调研的民营企业还存在着不合理,不科学、浪费等现象。上述等成本问题无形地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严重挤占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利润。

三、当前形势下我国民营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 从短期来看,优化我国民营制造企业自身的内部成本控制体系是当期的重中之重,且加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通过成本的降低,弥补利润减少的空间,将是企业度过当前严峻外来压力的捷径。

(一)通过最佳路径分析策略优化采购成本

对于我国民营制造业来说,削减企业成本就是有效管理企业的外购价格。采购原材料、配料、办公设备等物资是继投资之后企业花费的最重要的成本。削减采购成本应考虑的步骤有:

(1)我国民营制造业的管理者应该了解、掌握供应商的成本与利润率。供应商利润率的掌握有利于将够才的原料的价格降到最低,并且保证供应商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2)我国民营制造业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采购部门的控制,在与供应商确定原料价格时,避免采购员与供应商单独谈价。采购员在与供应商长期的接触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与供应商建立某种个人关系纽带,因此,采购员并不一定能给企业带回最低价格的原材料。这将使企业多花部分成本、损失一些利润;

(3)我国民营制造业可以通过企业自身资源以及传闻去获取竞争对手的采购价格。了解采购价格相比较低的竞争对手的采购方式,以争取同样的价格。也可以同竞争对手商谈,对采购信息、数据、价格等数据共享,优化资源;

(4)在选择供应商方面,企业可以充分发挥“鲇鱼效应”。在供应商之间营造良性的、彼此竞争的氛围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供应商提高材料质量的动力之一;(5)我国民营制造业应该尝试与专业厂商合作。可以在技术开发、管理系统的设置等方面联合专业厂商,将企业没有精力或者做不成功的业务与其合作,反而能节省企业大量投资和成本,有利于提高效率、保证品质。此外,降低民营制造企业的采购成本有五种方法可供借鉴:(1)价值工程。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加以研究,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透过剔除、简化、变更、替代等方法,来达成降低成本的目的;

(2)谈判。谈判是买卖双方为了各自目标,达成彼此认同的协定过程,这也是采购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

(3)早期供应商参与。这是在产品设计初期,选择让具有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小组;

(4)联合采购,是指多个买方联合起来向一个卖方进货以获得较大的议价能力或数量折扣;

(5)C价格与成本分析。如果采购者不了解所买物品的成本结构,就不能算是了解所买的物品是否为公平合理的价格。

(二)优化生产流程,削减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是指在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一般由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三部分构成。原料成本为直接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是指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又称间接成产费用,指除原料、人工成本之外的各项费用支出等。针对原料成本,建立原料用量定额标准,即确定在一定量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下,企业完成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应该合理消耗的原材料标准数量。企业应该调动企业生产部门、财务部门、设计部门、管理层等多方面共同参与,以成熟产品设计和工艺为基础,保证制造程序、步骤、方法标准化,通过具体制造公式确定原料用量定额标准。并依据此标准加以控制;针对人工成本,应当建立人工耗用量定额。即规定完成每单位产品所需耗用的人工时间、或是每单位人工时间所完成的产品数量。对直接员工成本的确定可以通过产量乘以变动率之后与实际成本相比较。对间接人工成本,必须将间接人工成本与固定、变动部分区分,再计算不同量杆下的限额,与实际成本比较。人工耗用量定额的确定同时必须考虑到机器的停顿、终了、修理、正常休息时间,并且应该代表了优良的效率水平;对制造费用的控制,可以分为营运控制与会计控制。在生产部门中,对物料费,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对工人是否能正确使用机器设备进行考核,建立设备定期清理保养制度。对于重要的费用项目,会计部门应汇集开支资料,编制日报或周报,按月编制弹性预算,以从宏观面对制造费用进行控制。

在自行研究削减制造成本方式的同时,我国民营制造企业可以根

据自身情况采取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流程以及管理方式来减少自身成本,例如引进如今非常著名的“看板方式”,其核心思想为只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必要数量的必要零件。在装备各个工序时,必须考虑生产和输送的协调进行,上一道工序生产的零部件的种类和数量,应该正好是下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每一道工序间和不同的工序间都应如此。这种即时生产的思想基础,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企业在人力、设备、材料使用中的浪费。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雇员都能掌握生产中每道程序工序的要求,每件物品的合理摆放。并能精确到每道工序对人员、材料、设备等待时间的细微要求。

(三)有效降低日常管理成本

对于日常管理成本的削减,可以采取将支出的程序复杂化策略。严格控制员工日常管理费用申请,复杂申请流程、正规申请方式,以确保真正必要的支出才能获得批准。高层管理者应当对各种开销进行关注,定期要求相关负责人员解释说明费用支出的原因与目的,再决定是否签发。在申请单和报销单上附注简要说明,包括费用支出已达到或要预期的效果,类似行为以前的投入产出比、本次行为的投入产出比,以便于量化费用支出的重要性与成果的收益性。面对此类问题,企业首先应建立定期检讨制度,根据企业目标追问某一支出、某一部门存在是否合理、某一岗位设置是否必要,通过不断怀疑与检讨,迅速发现问题的存在,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其次,我国民营制造企业应该消除系统损耗,即消除企业系统、规则、指导方针建立起来后没有坚持贯彻到实际行动而产生的与预期之间的差异。消除系统损耗可

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服务水平、工作效率,减少企业由于系统损耗而产生的成本。

面临生存危机的我国民营制造企业还可以通过控制办公面积来节约一部分成本,可以选择在低成本的城市远郊做办公地,尽可能的控制拥有办公室的人数,将必须有的办公室的面积最大限度的缩小,尽量使公共办公室人数增加,通过改善空间格局,去掉闲置的“中间地带”。在严肃的环境下工作,有助于增加效率,节约成本。

(四)科学设计存货数量的最佳策略,降低存货成本

库存是指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协作件、商品等。对于制造业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原料库存,会产生缺货成本。但是,较多的存货需要占用较多的资金,并且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存货占用资金是有成本的,占用过多会使利息支出增加并导致利润的损失。各项开支的增加更会直接使成本上升。当企业在销售延伸的状况下,需要过剩状态的库存,而一旦出现销售不佳的情形,过剩库存会转化为不良库存,对企业带来成本负担。

库存管理的最佳策略,是保留最小库存,即维持正常贸易所需的库存量。我国民营企业可以订立详细的销售预测,根据预测计划生产和库存。企业应该注意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确保优先送货,缩短等待购买的时间。企业可以减少储存零件和材料,因为有反应迅捷的供应商替企业管理存货。在销售中可以给予统一等待送货的客户相应

折扣,企业可以因此减少“缺货”而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企业可以引进财务管理中存货的先进管理模式,如:

(1)订货点控制:企业需要对订货点控制,即订购下一批存货时本批存货的储存量。订货点=订货提前期(从发出定单到货物验收完毕所用的时间)×平均每天正常耗用量+保险储备量(为防止超量耗用或供货延迟而多储备的存货数量);

(2)ABC控制法:存货控制的ABC分类管理法具体是指将企业所有的存货按金额进行分类: A类:金额大(比重达到70%左右),品种数量少(比重约为10%左右)。B类:金额一般,品种相对较多(比重约为20%左右)。C类:金额较小(比重约为10%),品种繁多(约占70%);对A类存货重点控制和管理,对B类存货一般控制和管理,对C类存货简单控制和管理。

四、结束语、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面对当前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国居民实际购买力的衰退等社会现状,我国民营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从采购、生产、储存、销售等各环节节约成本,开源节流,大幅度降低经营损失。我们相信,成功控制成本的民营企业,必将会迎来企业成长的春天。

从多元化时机的角度分析哈慈死亡之谜

陈文骏 摘

要:关键词:多元化是多数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战略选择,而是否多元化,何时适合多元化,这一系列问题成为研究的难点。文章以哈慈公司为分析对象,结合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能力对多元化的时机进行判断。多元化时机哈慈市场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哈慈成立于1987年,以风靡全国的哈慈五行杯起家,并于1996年9月成为国内医疗保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此期间为哈慈发展的巅峰时期。此后,由于后期开发或引进的医疗保健产品并为延续如五行针、磁化杯的神话,后续产品研发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同时盲目多元化扩展战略造成的巨额损失使哈慈集团逐渐走向没落。2002年11月创始人郭立文将其所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他人,预示着哈慈集团的正式衰落。此后哈慈集团一蹶不振,并最终于2005年9月22日由于业绩问题被终止上市。从1987年至2002年,创始人郭立文在率领哈慈在中国保健品市场拼搏了15年,把哈慈从两万元的一个小作坊在短短的9年时间里发展到上市公司,堪称奇迹。但是,由于多元化的决策失误,哈慈从巅峰到没落也仅仅花了6年时间。从国内保健品市场的发展来看,多元化似乎是多数公司的必然选

择。但如哈慈集团、太阳神集团、巨人集团等当时处于巅峰状况的公司都是由于盲目多元

化而最终走向没落。

鉴于以上背景,本文作者从多元化时机的角度来分析哈慈的死亡之谜,以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便对其他类似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文献综述

对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包括波士顿矩阵、多元化的时机。

(一)波士顿矩阵

该模型将业务种类根据其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份额进 行分类,(1)明星类业务:属于高增长高市场份额的业务,这个领域中的产品处于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并且占有支配地位的市

场份额,但也许会或也许不会产生正现金流量,这取决于新工 厂、设备和产品开发对投资的需要量。(2)现金牛业务:指低增 长、高市场份额的业务,处在这个领域中的产品产生大量的现 金,但未来的增长前景是有限的。

(3)瘦狗型业务:指低增长、低市场份额的业务,这个剩下的领域中的产品既不能产生大量的现金,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现金,这些产品没有希望改进其绩效。(4)问题型业务:指高增长、低市场份额的业务,处在这个领域

中的是一些投机性产品,带有较大的风险。这些产品可能利润 率很高,但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这往往是一个公司的新业务,为发

展问题业务,公司必须建立工厂,增加设备和人员,以便跟上迅速发展的市场,并超过竞争对手,这些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投入。图1波士顿矩阵

(二)多元化的时机国内外学者对多元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元化的动机、机理、实施和风险,对多元化的时机的研究很少,总的来说并未找到系统识别和评估多元化时机的方法。国内学者对多元化时机的研究主要从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1许海峰(2006)通过构建地融入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

算化的应用,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成本的事后控制

成本的事后控制主要包括成本控制完成情况的考核、成本控制执行情况分析和成本控制成果的分配。通过核算反映成本升降的趋势和程度,为成本分析提供依据。通过对成本的事后控制总结经验,找出漏洞,推动企业向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本控制成果的核算就是对通过降低物化活劳动劳动的消耗所取得的收益进行计算。成本控制成果定量的计算,就是实际成本低于基期成本的金额。成本控制分

析是以成本控制目标为依据,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全面分析成本的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检验成本控制目标的组织实施情况,正确地认识成本控制目标制定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成本控制成果的分配就是在进行成本核算和全面考核成本责

任的基础上,对成本控制成果的分配。

四、结语

企业成本控制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全

过程实行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控制过程。组织企业职工从生产经营的整体出发,按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在企业内部进行科学合理的物质利益分配,使每个职工得到合理的报酬,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的成本控制归根结底,目的均在于激发企业职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内在动力和压力,并应以提高经济效益,满足社会需要为根本目标,从而增强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1】樊华论现代企业成本控制[J]中国煤田地质2003(06)【2】李明侠关于强化企业成本控制若干问 题的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9(07)【3】张翼浅谈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与

企业理财的合理性协调[J]山东煤炭科技2004(02)(作者单位:辽宁聚龙金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探讨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探讨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服务质量管理控制论文

    优质服务,从心开始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日益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的节奏也不断加快,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因此,作为第三产业的餐饮业也相继活跃发展繁荣。与......

    成本控制

    厨房成本控制4 一、厨房原材料的控制 1、厨师长第天看生意情况,有计划地做好当天所需物品,做到物尽其用,粗料精做。 2、厨师长每天及时汇报当天的销售菜式,将当天的特式菜尽快推......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概述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

    成本控制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团体,追求的是经营利润最大化,开展各项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成本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降低成本可以提高盈利水平,增强......

    成本控制和分析制度.

    为确保工程目标实现,提高员工成本管理意识,根据目标成本计划按照施工部位、工种及成本内容,对目标成本进行指标分解确保成本管理,通过成本控制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此项成本控制......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 【摘要】本文从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这个阶段的完成和验收工作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施工作了描述,为控制住房项目的施工质量提......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论文(精选合集)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论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程项目......

    路桥施工管理论文 施工成本控制论文

    路桥施工管理论文施工成本控制论文 路桥施工中成本的控制探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有效的成本控制成为了路桥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对路桥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