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范粮食补贴资金管理之浅见论文
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推出,财政惠农补贴资金规模日益壮大,如何构筑乡镇财政涉农资金的防火墙,健全涉农补贴资金监管机制,迫切解决当前涉农资金发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摆在基层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笔者近期对某镇10多个村(居)及粮食种植面积达20亩以上农户调查发现,各村存在着粮食直补和综资补贴发放不规范,补贴面积申报和财务核算上存在违规操作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将农户应享有的种植面积人为调整到村组干部个人名下和个别大户头上,以此达到方便代扣代缴相关规费目的。二是部分村组机动耕地(所谓农场)应享有的补贴资金未分配到直接种植粮食的农户手中,而由村组作为集体收入。三是村组所得的粮食补贴资金入账核算不及时。组级发包领取的补贴资金收入和组级集中农户部分面积所得补贴资金基本没有纳入本村财务大账中核算,存在由组直接坐收坐支、组级自由分配、部分用于组级生产费用现象。据统计,仅组级统筹资金达223万元。还有少部分村村级集体所得的补贴资金未入村财务大账中,所谓的种植大户“一折通”存折仍存放在村会计处,资金留在账外保管。
为进一步完善涉农补贴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充分发挥乡镇财政所的就地监管优势。拓展资金监管范围,重点突出惠及广大种粮农民补贴资金日常监管。
2、加强部门单位协调沟通。由于粮食补贴面积统计核实、发放检查工作涉及面广量大,环节多、部门多,容易出现漏洞多,需由县、镇政府统一协调,明确行政村(居)、农技、农经、财政、银行等部门各自审核与管理职责。
3、加强补贴面积申报全程监督。建议对村和组发包的耕地面积、村组随意调剂的所谓“种植大户”的补贴面积,由镇农技中心、镇农经中心先按农民当年实际负担方案种粮面积进行比对详查,经查实后进行公示,再上报县有关部门核准发放,防止少数村组干部追求简单工作方式,以集中补贴面积调剂资金抵扣农户税费和生产性开支,减少农民来信来访问题发生,从源头上确保涉农资金发放的公平、公正。
4、规范村级财务核算行为。镇农经部门应加强村组集体补贴资金财务核算监管,杜绝村组补贴资金不入账现象,防止随意抵扣税费,甚至挤占、挪用截留、私设小金库的行为。
5、建议基层农商行要优化服务环境,方便群众取款,特别是要简化种粮农户死亡销户手续、挂失手续、改户名手续,为不便行走的残疾农民领取补贴资金提供方便。同时也要杜绝村组干部集中代领“一折通”补贴行为发生。
第二篇:规范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浅见论文
目前“供应链管理”课程不仅是物流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也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如何合理安排“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是该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教学大纲分析入手,归纳总结目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可以为其内容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为此,笔者收集了55所内地高校本科专业“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如果一所高校有不同专业的多份“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以物流管理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为准),其中“211工程”大学l4份,地方大学4l份,同时还收集了台湾地区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12份。通过对这些教学大纲的分析总结,针对完善本科专业“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规范课程名称
在分析“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分析比较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物流学”“供应链管理方法”“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有“供应链”关键词的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发现主体内容就是“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与该课程教学主要内容重合率非常高。尽管不叫“供应链管理”课程,但有的高校采用的教材就是“供应链管理”教材。另外,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来看,物流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这些课程实质上就是“供应链管理”课程。名称上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把这些课程名称统一为“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促进各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交流以及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规范内容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包括的内容说法不统一,但课程内容体系应该既要有对教师“教”的基本要求,又要有对学生“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比较合理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体系应该包括课程性质(依据面向的专业而定)、课程教学目的与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应目的与目标、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对各个教学环节提出的要求,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自学、作业环节和考试环节等)、教材选用及参考书推荐和其他说明(如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
科学设定教学目的和目标
应紧密围绕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目标来明确“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整体教学目的和目标,并把整体教学目的和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章节之中,形成以各章节具体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具体的教学目的和目标。总的来说,“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理论观点,以及结合管理技术、物流技术、工程技术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需要指出,在设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过程中,要注意二者的区别。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应采用“了解、领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教学目标则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结果,宜采用“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另外,鉴于“供应链管理”课程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在设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缺陷。精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课程内容体系的核心,要通过课程内容的教学最终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目标。由于“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因此精选课程内容就成为完善该课程内容体系的关键。从对我国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的分析来看,精选后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构建、供应链业务外包、供应链合作伙伴、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管理方法和供应链绩效管理等12部分内容。这些内容也是供应链管理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考虑到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不断提高,也要把供应链管理战略作为供应链管理概述的一部分纳入课程内容。为了体现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些课程内容中都要以案例分析、模拟实验、课程设计、现场参观等形式加入实践教学内容。
合理分配学时学时分配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总学时的分配,二是每个教学单元(或每章)学时的分配。总学时方面,鉴于各高校的做法以及“供应链管理”课程的重要性,建议给物流类专业学生每周上3学时,总学时为48学时~54学时;而给非物流类专业学生每周上2学时,总学时为32学时~36学时。具体总学时数的多少还取决于每学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周数。在每个教学单元(或每章)的学时方面,具体学时的分配不仅取决于总学时,而且还要看课程具体内容、相应的教学目的和目标、教学具体环节以及与其他课程内容的交叉程度等。就前面的12部分课程内容来说,如果总学时分别为32学时和48学时,则建议各教学单元(每章)的学时分配如下:供应链管理概述为4学时~6学盹供应链构建为3学时~5学盹供应链业务外包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合作伙伴为4学时一一6学时;供应链采购管理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物流管理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生产计划与控制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库存管理为3学时~4学时;供应链信息管理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为2学时~3学时;供应链管理方法为3学时~4学时;供应链绩效管理为3学时一5学时。其中,前面的数字为32学时所分配的各教学单元(每章)的学时,后面的数字为48学时所分配的各教学单元(每章)的学时。当总学时为48学时时,各教学单元(每章)可根据需要扩充理论内容、增加案例分析、安排课程设计、现场参观、实验等。
选用合适教材及参考书选用合适的教材,按教材进行生动的教学,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要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各种《供应链管理》教材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满足学科自身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已成为各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管理者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从内地高校目前选用教材情况来看,选用最多的是马士华教授等所(编)著的《供应链管理》一书,同时由于这本书与精选后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符合度非常高,因此建议在选用教材时首选此书。至于参考书,可以推荐5本左右,其中至少应该包括一本英文版的《供应链管理》和一本《供应链管理案例》,为学生全方位学好“供应链管理”课程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篇:精细化管理之浅见
精细化管理之浅见
企业管理最能保证效率的方法就是精细管理,这也是成功企业的管理之道。但很多时候一些设计精良的精细管理规则,却难得到良好的实施,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其操作性设计的得不尽合理,没有充分考虑执行人的反应,最后导致精细化管理只能停留在纸上、口头上、表层上。
因此:笔者认为,在实施精细
化管理方面需要注意持续发展,把管理看成一项日常而且独立的工作,从上到下,由粗到细,逐步分解,以最优秀的企业为标杆,保证管理体系本身的领先性。加强动态管理,通过实施检查、考核、奖励、处罚等手段引导、培育,推进精细化管理。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大家管理精细化,但在考核方面,激励方面没有先进一步,与精细化接轨,也必然导致精细化落不到实处。
精细化管理是实施煤炭资源开采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完成安全生产经营任务。克服长期存在的粗放管理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把管理创新,实施精细化管理作为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
—、把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
近几年来,由于实行标准化管理,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有了提高,但与管理科学的要求相比管理粗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比如,有的管理单元太多、层次太多,造成管理的不到位,有的考核指标缺乏科学的量化和可操作性,还存在形式主义,大而化之的现象。有的管理主体责权利不统一,导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使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虚拟化,责任随着利益的不落实,同样得不到落实。因此必须狠下决心摒弃粗放管理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对症下药,改革创新,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实现科学管理的主要措施,贯穿到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一是细分管理单元,把管理对象尽可能细化到最小工作单元,管理责任具体化、并落实到位,使细化管理单元的过程成为深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二是量化考核指标,在不同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单元,都要有明确的、量化的、科学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考核指标,把单位的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岗位、员工身上,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三是管理主体责权利相统一,建立起与管理主体劳动业绩挂钩的分配机制,使每名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都能根据其责任大小,贡献多少,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激励广大员工爱岗敬业多做贡献。今年以来我区不断深化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并逐步形成了以6s行为的养成4e标准,abcd四卡的管理。“四工”并存为内容的基本框架,把精细化的静态标准转化成动态的管理考核,由始至终贯穿到安全生产,利益分配的全过程,营造出了一种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的竞争激励机制,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和各项工作落实的执行力。
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精细化管理要求,着力抓好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是实施全面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要紧紧围绕全矿区奋斗目标,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生产方针,以服务矿井为宗旨,以提高职工素质和实际能力为目标,按照分级培训区为基础培训,教育分开,注重实效的原则,逐步形成以矿教育科培训中心集中培训为主渠道,以区队自行培训为基础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职工教育培训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紧密结合本矿区安全生产实际,认真制定培训计划,以安全技术培训,岗位培训为基础,重点搞好班队长轮训,青安岗,群监员,安网员培训和一般工种及特殊作业人员的初训和复训。区队要针对本单位具体特点,强化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的学习强化现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强化安全隐患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的提高,使员工不仅想干,肯干,而且会干,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同时还应抓好员工思想政治培训,可利用脱产学习,业余办班,举办讲座等形式,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板报,专栏等媒体,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安全法制观念。稳步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力求全方位打造高素质的“四有”职工队伍。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先导,要以提升全员安全思想培养为着眼点,不断深化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致力打造驱动持续安全生产的人文环境。将安全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方式方法进行全方延伸纳入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的轨道。并通过(如:“关爱生命、珍惜健康”“安全十忌”“安全提醒”“四不忘”等)体现亲情、真情、友情等各种具有人情味的易被广大职工接受的形式“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头脑中,转化为个人日常行为规范,使干部职工自觉做到“想安全、抓安全、保安全”营造一种独具煤矿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进一步巩固以人为本的安全平台。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第四篇:国外现代口腔诊所管理之浅见
国外现代口腔诊所管理之浅见
作者:赵铱民 文章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2006-11-3 9:55:40
口腔医疗的专业特点决定了社区化、小型化诊所是国际口腔医疗的基本模式,也是中国口腔医疗发展的大趋势。分级医疗及功能分化是我国口腔医疗发展的另一趋势。学习和借鉴国外口腔诊所管理的成功经验将促进我国口腔诊所成长和发展。
美国权威的口腔诊所管理专家指出:成功的牙科诊所必须具备以下六个要素:
1.良好的管理系统:包括医生、助手及辅助人员的适当配比;优化的诊疗流程;准确的病人约定;协调的整体工作;以及客观、准确的统计评估管理系统;
2.舒适便利的环境:创造家庭化的环境,实现人性化的服务,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加安全感,培养亲近感,并调节医务人员的情绪,也便利医护工作;
3.团队精神:诊所的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热忱周到的服务态度、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配合默契的工作氛围、忠诚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至精至善的医疗作风;
4.技术更新:高标准的医疗质量是诊所生存、发展的基础,而先进的诊疗技术是医疗质量的保证,因此技术更新是诊所长远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吸引患者的主要途径;
5.高效:高效率的工作就是要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花费获得最大的收入;产出效率是评价诊所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个人产出率、单椅位产出率及投入产出比;
6.交流与合作;于当地牙医间的学术交流可以提高业务水平;经营合作可形成行业规范;维护权益;市场合作可扩大市场;通过参与和资助当地社区的公益活动也可以扩大诊所影响,建立品牌形象。
现代化口腔诊所有“六化”标准就是家庭化环境、人性化服务、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收费、科学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建好口腔诊所有一个“一、二、三、四”要点:“一个目的”就是要创造效益;“二个方面”就是医疗质量,服务质量;“三项理念”是指无痛治疗,无交叉感染,无近、远期碍害;“四条措施”:建立病人联系卡、效益核算卡、质量保障卡、继续教育卡。认真做到这“一、二、三、四”,诊所将立于不败之地、长兴不衰。医疗质量是诊所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它是患者关注的焦点和社会声誉的基础,也是降低医疗风险的最重要环节。做好医务人员的遴选和规范化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控制医疗质量的关键。
成本核算是齿科诊所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美国牙医诊所的成本项目一般包括:医生员工工资(15~22%)、技工制作费(7~10%)、材料等消耗品(4~6%)、房屋租金(5~6%)、前台(2%)、维修(1%)、保险(1~2%)、财务管理(5%)、市场(1~2%)、杂支(2~3%)等,合计约占收入的39~58%。成本所占比例与诊所的规模和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降低成本使之保持在最合理状态是诊所管理的重要课题。
大部分口腔医疗其实都属于生活需要的部分,可算作是一项特殊的消费,因而也需要推销。推销则离不开了解患者实际(病情、经济),良好的交流和获得患者信任等要素。迪斯尼的成功启示是:
1、为你的事业创造一个令人瞩目的梦想
2、让他人相信你的梦
3、要与众不同
4、知道你顾客的需求
5、超出你顾客的期望值
6、给你的顾客一个值得记忆的经历。还有一个推销的3A原则,既有支付能力(Affordability)、有效有益的结果(Availability)、亲和力(Affinity)。实施这一原则必须注意倾听患者的需求,关注患者的状态和问题,真诚的关爱他们,给他们最好的帮助。具体到如何进行“推销”则涉及许多技巧,如不要要求患者对治疗方案等问题做选择,比较好的办法是给出最佳的方案和建议,尽可能让患者知情(如治疗的利弊等),并且不要轻易指责患者的错误。提高“产量”是营销高效获利的重要保证,指定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让患者在最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治疗;用准确的预约以保持治疗的连续性和时效性,以及熟练高效的操作技术都可以很好的促进诊所的高产出。
如何保护诊所?首先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及规范(包括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等);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技术;严格履行告知义务;规范病例书写及保留完整的医疗资料;建立处理和防范医疗纠纷的预案;杜绝非法行医及超范围行医;依法正确处理医疗纠纷。
诊所就诊环境是患者的第一印象,从市场促销的角度来讲,诊所的整体布局、气氛、情调和品位在吸引患者和增加与患者亲和力方面有重要作用。诊室的设置应该满足多功能需要、舒适适用、使用方便、简单便于清洁,按使用频率排列器材及物品,留有余地,避免影响病人情绪的设置。
口腔医疗的“三无”理念即无痛治疗、无交叉感染、无近/远期碍害,是“以病人为中心”思想在口腔医疗活动中具体体现,应成为我国口腔医疗的基本规范、普及、实现这一理念则应是我国广大义务工作者的努力目标。
长期以来,传统口腔治疗方式给患者带来强烈的恐惧感,已成为阻碍患者就诊的重要原因。治疗无痛本身就是患者在口腔治疗中的基本精神需求。无痛治疗理念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治疗观念,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创造了舒适愉悦的治疗条件,并且实践了“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因此以现代麻醉及治疗技术为依托的无痛治疗被视作是口腔治疗的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爱滋病患者超过百万,乙肝患者超过亿,而口腔治疗可能成为血液、体液传播性疾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断绝经口腔治疗的传播途径也是对口腔医疗的基本要求,无交叉感染是牙科治疗中保护患者和医生安全的重要措施?个人专用“则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有效途径,如”六个一“:即每位患者专用一套手机、一副(多副)手套、一套治疗弯盘、一套隔离罩、一套小器械、一杯消毒液,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一些公用物品也应采用严格的”一人一消毒“的方式实现”个人专用“。另外对传染病患者还应采取以下强化措施:防护面罩、护目镜、全身隔离衣、双人四手操作、治疗后椅位、设备的彻底消毒等。而强化医护人员预防观念、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是实现”无交叉感染"的关键。无近、远期碍害意为不因治疗造成不必要的口腔软、硬组织损伤,不因治疗给患者带来口颌系统的远期损害,即强调治疗的少创性、时效性和安全性。不正确的治疗可能造成的口腔组织的损伤或近期与远期效果的矛盾,甚至损害患者的近、远期利益。要防止近、远期碍害就要求医务人员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规范的技术教育、严谨的作风教育、良好的医德教育等是真正实现无近、远期碍害的基础和保证。
随着口腔诊所的迅速发展,竞争将是必由之路,应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发展。公平竞争才是诊所立于不败的正道,恶性的低价位竞争既损害行业也损害自己。
第五篇: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之浅见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之浅见
【摘要】寄宿制学校是一个新的课题,寄宿制学生管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调查研究,不断地学习,探索出适合本校的好方法,既能创建良好学校氛围,也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用心、用劲,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虽然前途坎坷,但一家会有办法战胜困难,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寄宿制学校呈现出阳光灿烂、群星璀璨的辉煌局面。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
4月1日起,长治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住校生每天都能吃到肉蛋菜合理搭配、花色品种丰富的营养餐了。这是今年长治市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将有近3万名农家孩子从中受益。这充分显示出不论党中央还是其它阶层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教育的关怀与重视。近年来,农村寄宿制学校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农村基层的一名普通教师,在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有些感悟,现结合我校实际,从农村寄宿制存在的难度或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或措施,力图为广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提供一个“抛砖引玉”的砖,提供一份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研究作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问题和原因
一、学生年龄偏低。由于取消了一些较偏远的、生源较少的教学点、村小,甚至中心校,使这些寄宿的学生年龄趋小龄化,人数急剧上升,因此,大多数学生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上大多数学生在家比较骄惯,以前又没有过住校就读的经验,学校既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又要把精力放在照顾好学生的吃、住和安全保障上,使学校工作难度大大加大。
二、安全隐患增大。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在小学里,寄宿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的分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低,自控能力较差,如玩电、玩火、玩水、到危险地方玩耍、做危险游戏等,在校内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寄宿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每周往返学校须乘坐车辆或走路,农村的一些搭客车辆很不安全,无证、无牌、无驾照车辆上路非常多。再加上乡村道路狭窄,交通安全危险系数过大,学校的安全工作极为艰难。
三、学生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学生年龄还小,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里健康失衡,对老师同学甚至亲人产生隔膜感,遇到心理问题时常把自己封闭起来,得不到正常的疏导,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四、师资调配难度较大。人员调配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他们大多数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民师转正的,尽管通过了不同形式的培训,教学能力有了一些提高,但还是缺乏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虽然中心学校也想方设法调配年轻的教师到寄宿制学校任教,但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专职教师和专业的生活教师依然非常缺乏,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教学都存在一定弊端。
五、基础设施跟不上。尽管创建了寄宿制学校后,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依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学生宿舍、餐厅、配套不到位,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设备设施,水电不能到位,学生每天的饮水量就达不到要求。
六、寄宿学生管理落后。农村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后,管理人员不能配套。学校要么就临时抓“壮丁”,花几百元请农村无业人员做学生管理员,要么指派学校任教老师进行临时管理,这样导致对寄宿学生的管理要么欠缺管理方法,要么力不从心,管理不到位。
寄宿制学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面对刚形成的寄宿制学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初步的摸索,我对寄宿制学校管理提出了几下几方面解决办法。
一.为解决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的问题,为每个宿舍安排兼职生活教师,生活教师由各班班主任轮流担任,为了切实有效,学校每周安排一名学校领导带班,确定每周一课为生活能力培训日,为巩固成果,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自我劳动服务竞赛,经过培训,让学生养成了起床叠好被子,将生活用品摆放整齐,简单地缝补衣服,洗小件衣物、每天打扫寝室卫生、同室相互帮助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为了让学生在校安全有保障,学习有人辅导,实行住宿学生晚上集中学习制度,为住宿生课后巩固和预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身心并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茁壮成长,是每个学校的首要责任。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时间特长,从下午四、五点钟放学到,晚上九、十点钟熄灯睡觉,有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为了安全,我们总不能让寄宿生老坐在教室里写作业、学习,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把学校变成寄宿生的乐园。
1、收看电视节目。我们利用校园电视设备,以集中组织学生为形式,收看《新闻联播》、《科技博览》电视节目,开阔学生的眼界。眼界开阔了,心胸必然扩大,学生心里装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小山村,而是整个世界。
2、组建丰富多彩的文体兴趣小组。如,体育方面的篮球、打排球、打乒乓球、跳绳、踢毽、拔河等兴趣小组;艺术方面的书法、绘画、舞蹈等兴趣小组。尽力培养我校学生都能拥有一种或几种兴趣活动习惯。这些兴趣小组,一定要采取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不仅不给学生带来负担和压力,而且要给学生带来愉快和开心,放松学生学习的紧张心弦,培养一颗活泼、爱动、积极向上的心。
3、课外阅读与诵读经典。我们要求每个班级设图书角,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为了让学生们从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我们开展了朗诵、演讲、小品、作文等多形式多各类的经典文艺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寄宿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提升了他们的文化品位,更重要的是轻松解决了学生放学后到睡觉前的近五个小时空档,大大减少了此阶段发生安全意外的可能。
四.强化家校联系,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了解决学生上放学路上安全管理难、家校联系不容易,教师掌握学生不准难以实施有效教育的困难,每半学期组织一次寄宿学生家长会,在会上相互交流学生的成长收获,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家长会一改过去的颁奖会或者是批评会,而是对等和谐地坐在一起商讨学校发展大计,一起谋求孩子成长良方。更多地了解学生,明白家长的愿望,知道我们工作的不足,促使学校更深层次的思考。除了利用开家长会来到达与家长沟通外,还要求各班班主作老师每学期要做好一次全班学生的家访工作,对学困生、“双差生”、“问题生”、“生活困难生”、“留守生”进行建档转化与帮扶工作,对这些学生教师做到周转化不间断帮扶,每月家访一次,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辅导工作,对生活存在特殊困难的及时予以解决,力争达到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不让每一个孩子失学。
五、教学方面
学校把“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研究学生新情况”和“提高课尝四十分钟教学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要求教师要做到“上明新大纲,下联新学情”制定最佳教学方案,异步教学、分层要求,分类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大胆进行以发展能力为本位的教改试验,使学生想学、爱学、悦学、会学。教师想教、爱教、乐教、善教。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益,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保证。
寄宿制学校是一个新的课题,寄宿制学生管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努
力,不断地调查研究,不断地学习,探索出适合本校的好方法,既能创建良好学校氛围,也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用心、用劲,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虽然前途坎坷,但一家会有办法战胜困难,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寄宿制学校呈现出阳光灿烂、群星璀璨的辉煌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