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时候的冬天散文
那时候年的冬天真冷呀,低矮的房屋在凄厉的寒风中抖抖瑟瑟地站立在冰天雪地中,盼望着一袭妩媚春风的袭来。
呼啸的北风猛烈地晃动窗棂,把我从美梦中叫醒。我睁开惺忪睡眼,刚爬出热乎乎的被窝,一个比一个响的喷嚏震得老屋上的尘土轻轻飘落。妈妈赶紧把烤得暖乎乎的棉袄给我披上,身上才感到了些许温暖。还没背上书包,小伙伴们已在外面催促了。
冬天的太阳怕冷似得起得很晚, 几粒寒星瑟瑟发抖地挂在天幕上,只有残月恋恋不舍地守护着我们。那时我们还不懂什么是夜凉如水,月色如洗。村外曾欢唱的河水突然严肃起来,摆出一副冷冰冰的拒人千里之外的面孔,我们不敢得罪它,远远地躲着走。高大的杨树依然威风凛凛地站在路两旁,光秃秃的树梢上的鸟巢格外醒目,早起的鸟儿也不愿飞出温暖的小窝。
那时候的路又硬又滑,几个小伙伴手拉手小心翼翼地往前走。风像鞭子一样抽打着我们,上下牙齿不停地叩击,身上的热气早已跑光了,个个像筛糠一样抖动。我们一会儿迎着风跑,一会儿转过身背着风倒退着走。快到学校时,我们撒腿就跑,跑掉了棉鞋,跑歪了帽子,有时还跑掉了书本。
放学时,肚子早就唱响了“空城计”,身上的那点热气也被寒风拐跑了。我们远远看见村子上空袅袅升起的炊烟,就感到那不尽的温暖扑面而来了。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如飘逸的白云,似朦胧的烟霞。我们仿佛闻到饭菜的扑鼻香气,已冻僵的双腿忽然焕发了活力,个个如离弦之箭向家里射去。
写完作业后,随便谁嚷一嗓子“玩去了”,胡同里便站着几个迫不及待的小伙伴。跳绳、丢沙包、踢毽子,玩得不亦乐乎。在滴水成冰的季节,在夜色渐浓的时候,仍有一些玩性正高的孩子忘了回家。
雪花漫天飞舞时,我们的快乐也在雪地里翩跹。堆雪人、打雪仗、赛滑冰……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寻找一些带着温度的清欢。从高高树梢上洒下来的温暖又明亮的阳光,照亮了我们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谈天说地,随手找一两块地瓜,或一小把玉米粒放在炉子,那香喷喷诱人的味道立马就氤氲于整座房间。我们顾不了烫嘴赶紧抓起地瓜或爆米花塞进嘴里。
那时多么盼望过年呀!那个日子终于来了,在最寒冷的季节,所有的期盼都化作繁花盛放。那时的年味真浓呀,刚过腊月大人们就忙了起来:扫尘、祭灶、办年货……我们吃馍馍、吃豆包、吃年糕、吃水饺,父母把辛勤的劳作化为我们欢乐的盛宴。
那时候的冬天是漫长而寂寞的,寂寞的让人心痛。没有彩电、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暖气,但总觉得有一种温馨在心里荡漾。
那时候的冬天已过去很久了,但只要轻轻闭上眼,我就能沿着记忆的小路回到从前……
那时候的冬天仿佛一种情结,越是久远,越是让人刻骨铭。
第二篇:那时候风很轻情感散文
七月,校道两旁大片大片的青芒成熟,沉甸甸的挂在枝头上,空气中到处充斥着淡淡的略带酸涩的芒果香气。有人说,你闻,这毕业的味道。
毕业季,恰逢青芒成熟,有的人站在树下大声地说着笑着,和家人朋友分享着毕业的心情;有的人拿起单反,对焦,调光,用最清晰的照片定格青春的颜色。可笑声会消逝,照片只是瞬间,你走之后,青芒会再成熟,你却不再停留。
我们曾经无数次骂过自己的学校,可谁也想不到四年后我们居然会失落会难过,拖着行李箱迟迟不愿迈出最后一步。每年这时候,看到众多的师兄师姐们拖着大大小小的包裹走出校园的大门,都很奇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眼泪和感慨,等到指针走到我们的这一刻才明白,也许一毕业,我们再无青春。
青春是什么?
高中的时候在博客写道:青春便是大学生活,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临近毕业的时候才明白,青春仍是大学生活,自由自在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毕业了,要到陌生的环境,重新熟悉身边的人,熟悉不在身边的人;工作了,再不能任性发脾气,不喜欢就不管不顾了,我们不得不去做以前不想做的事,说以前不喜欢的话,然后慢慢地,自己就变成了以前自己讨厌的人。
第一次发现,青春,真的很单薄,如同周杰伦在《千里之外》中吟唱的“薄如残翼,经不起谁来拆”如同天空中漂浮着的蒲公英,风一吹,就散了。
开始感慨大一大二没有好好听课充实自己,挥霍了太多时间在网络游戏上;开始感慨大四的时候太浮躁,匆匆来往于各种面试,错过了学生生涯的最后一堂课;开始感慨没有好好对待爱人没有好好陪伴朋友,再也不知何时相见。
我们常常如此,错过的太多,明白的太晚,不知不觉走了四年,后知后觉仿佛从未走过。可时间老人从来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你可以哭泣,但你必须重新上路。懊悔何用?且行且惜。
大学就像是一部十分有意义却没有写完的小说,我们兴高采烈地写完了开端和高潮之后,草草的写完了结局。当我们老了的时候,躺在卧椅上晒着太阳,捧起大学这本书一读再读,发现真的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你说青春匆匆,如同花火,可那是我最绚烂的年华啊。夕阳下,青芒间,回首那些曾经说过很美很甜的语言,被成长的泪水洗刷后变得更有色彩更有味道。其实不必伤感,当你会走过越来越多的路,途径越来越多的风景,你会明白,青春是一幅画,毕业只是其中一道颜色,眼泪会褪去颜色,会打湿画卷,但无法洗去你的光华。
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离开,听着师兄师姐一遍遍的道别,每个人都相信会有未来。
有一天离开多年的你回到校园,站在青芒树下,那时候,风很轻,像极了青春的你。
第三篇:那时候那时候诗歌
那时候,那时候
那时候 那时候
每当想起那时就泪流
时光流走 不再拥有
那时候 那时候
总有你在伴我前后左右
带着微笑 带着祝福
那时候 那时候
整整一个夏天手牵着手
跋山涉水 还记的否
那时候 那时候
那时为了梦想一起奋斗
许过愿望 拉了指钩
那时候 那时候
也为鸡毛蒜皮反目成仇
可总是你 化敌为友
那时候 那时候
不知不觉竟被你俘虏
黑大眼睛 雪白肌肤
那时候 那时候
还未来得及向你坦诉
就已离散 某时某处
有时候 有时候
常常不由想起那时候
漫漫长夜 苦涩哀愁
有时候 有时候
有时常常想起你双眸
那麽明澈 那麽温柔
有时候 有时候
常常想你到无法自控
是否真该 就任你走
有时候 有时候
常常发自内心真挚祝福
健康快乐 美丽永驻
第四篇:那时候的电台和涩涩青春散文欣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听电台。兴许是朋友的无意推荐,抑或是自己偶然的接触,然后悄然喜欢。无从考究,亦不想追究。喜欢便是喜欢了,不加掩饰的喜欢,而且还喜欢的那么透彻,那么自然。
电台和书香是少年时候平复情绪的寄托。每一次享受着那质感的声音和走进心间的背景音乐,心似乎马上逃离了外面的聒噪不安,不自觉的安静下来,跟着主播的声音进入了节奏,仿佛置身其中,跟着流浪歌手流浪天涯,伴着吉他的节奏用充满沧桑而略带沙哑的嗓音无拘无束地诉说着自己的人生,感受着城市的人情冷暖,就这样走着唱着伴着很长很久很远。我想很多人心中都有个流浪的梦吧,总想着来那么一次放下所有俗事说走就走的旅行,然而现实的羁绊却总是让人寸步难行。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北岛说过: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我并不是十分赞同,我认为一个人灵魂行走的范围,才是他的世界。
电台里的那些失恋的爱情,一个个校园故事.......那些素未谋面的人,那些未曾经历的事总能引起我的共鸣,感动的一塌糊涂。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
我并不是一个安静的人,但在凉爽的傍晚,伴着夕阳的余晖也享受着一个人宁静的慢悠悠,漫无目的走,带着耳塞,一遍又一遍地放着老到掉牙的歌或熟悉的电台。看着匆忙走过的人群,或嬉戏打闹,或行色匆匆,或沉默不语,并无心窥探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只任由自己的思绪任意胡乱地飞,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停下来静静流淌。并不急着回来,至于迷路和忘记了回来都是常有的事。这是属于我自己的时光。
是谁曾经说过: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座孤岛,只能遥望,却无法接近。对此我深表赞同,总有那么个别人走不进,自己走不出的地方,那是灵魂栖息的故乡。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鸥鸟记,感悟生活。
第五篇:冬天随笔散文
暖
暖的冬
一季的相遇,从此便不在分开。我的大学,你是否依然安好。---题记
春,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走近,无声无息。冬,正准备着行装,伴随着那些曾经纷飞的记忆与思念,沉淀着它原有的纯白。或随走远方,或渐渐隐匿在大地里,化为泥土的芬芳。
冬去春来本是自然的变幻,却每每成为了我心中最漫长的等待。曾经,我不喜欢冬天,冷冷的心、冷冷的情、冷冷的困倦总是让人心生芥蒂、望而却步,又不得不在这凛冽中等待下一季的花开。于是,便悄悄地在心中播种了满满一季的春天,在期盼中,邂逅着远方。
我喜欢春天时万物的新绿,远远望去,淡淡的绿色,给人以希望之感,更喜欢春季里萌动的窸窣,充满了灵动与生机。也许是因为年轻的生命都太过向往春天一般的色彩吧,艳丽新奇、五彩斑斓,美好的心情自然跃上眉梢。而往往忽略了冬天的平淡真挚、返璞归真,自然没有沉淀领悟后的静默淡然。就如纯白的冬雪,总能让浮躁焦灼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而恰恰是这种平静的心态才能让人感觉到冬的温暖,来自于季节,来自于生活的细微之处。
这是大学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记得那是2011年的冬天,我刚刚上过课,正从综合楼返回寝室,这时身边经过两个女生,手里拿着英语书,她们边走边聊,看样子也是刚刚上完课。
“哎,又到冬天了,来到牡师院的每个冬天都过的提心吊胆的。”
“冬天哪儿惹你了,你就这么和它过不去?”
“大姐,你知道吗,我都快破产了,这一冬天我不知道买了几个暖瓶,换了几双鞋。”
“……”,偷笑声。
“谁让咱们是‘山地’学校呢?”
“‘山地学校’?看来你是摔出经验了,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学校的校工师傅还真是贴心,这红毯每次铺的都很即时。”
“嗯,虽然不是奥斯卡的红毯,但心里还是暖暖的,勉强走走吧。”
“切切切,你以为你是娜塔莉·波特曼呀,你上去表演摔暖瓶?”说完一阵笑,顺势推了另一个女生一把。
“哎呀,我的好姐姐,我怕滑,求求你别推我了,有事咱们回寝室好好说,好不?冲动是魔鬼呀!要不我请你吃根大咖啡?”
“怎么的,贿赂我?要是来根哈根达斯我还可以勉强考虑考虑。”
“好姐姐,你还是杀了我吧!”
……
在一阵说笑声中,她们走远了。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小城牡丹江,四周环山,春夏特别美。蜿蜒的群山,一眼望不到尽头,还有那绵延的绿色。学校则在牡丹江市西侧,依傍着西山而建,满是坡道。校园的春夏固然美不胜收,秋天也别有韵致,只是冬天,太让人头疼,每逢下雪,校园简直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大冰场。处处坡道,更要考验你摔倒的技术。室友、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吴文龙,曾和我开玩笑说,咱们学校应该是全省唯一一所建在半山腰上、可以免费滑冰的大学,说完我们相视而笑……
学校为了避免学生摔伤,尽最大的可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在有坡道、台阶的地方,都会铺上宽宽的大红毯。雪,就是铺设红毯的号令。校工师傅们随时待命。那时我已经大四了,这也不是我在学校度过第一个冬天了,可我却从来没意识到身边这些默默地温暖,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触动了我在冬季封存已久的心,即将走出校园的我,心里阵阵温暖与心酸。从此,那个“走红毯的季节”便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我怀念大学生活的一个情结,我对冬天的态度也完全转变,开始重新审视它,挖掘着它纯白背后的每一分默默与沉淀。
暖暖的冬,暖暖的情,暖暖的心。所以,在春秋交替的一瞬,我既不舍冬的离去,又热切地盼望着春的到来,这种矛盾的心理,也让我体会到了冬的真切。虽然我知道,一季的相遇,从此便不在分开。
春有春之美,冬有冬之韵。无论是在颤抖中期盼下一季的花开,还是在暗香浮动的芬芳中瞭望遥远的冬雪,不忍欺的天真岁月里,满心纯真的期待,也是一种幸福。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原始的信仰与尊重,也是我们寻找下一段感动的开始。
也许冬天就是这样的一个沉淀的季节吧,它需要宁静,并非它刻意地凛冽颤抖。然而,它的无心之失成为了我的有心之过,一夕的错位,我背离了它最真诚美丽的初衷,忘记了在花样的年纪里,沉淀青春吐露的芳华。
冬天里的温暖,渴望被感知,更渴望被分享。只是我们没有给束之高阁的心一个机会,去倾听感受属于冬天的一丝阳光、一缕温暖。这一季是细数过往、笃定未来的沉淀之季,这一季更是贮存幸福、厚积薄发的未来之季……
一眼凝眸,漫天思念飞舞;满心回顾,梨花雨落心田。雪花绽放的气候,温暖曼妙,也有它盛开的相思与哀愁。就像那一席记忆中的红毯,虽然时过境迁,却依然暖人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