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晋南的冬天散文
已然是初冬的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湿润,也许冬的开端也有着愁伤的情怀。大自然的墨宝是如此的善解人意,总能摸索着人类的脉搏。偶有一丝风缓缓袭来,伴随着翻飞的鸟儿栖息在这枝那叉上,这一点倒有点像南方的气候了。唯一不同的是这里已没有了绿叶,万木萧萧,枯絮飞舞。街井两侧商家陈集的物品是唯一的点缀笔,五颜六色仿佛为冬张罗着美丽的日子。
这一条笔直的马路我已走了二十几载,东家、西家我已谙熟于心,家门口的象棋摊,楚河汉界的字眼依旧清晰,前几年我的儿子每天放学都要到棋摊上坐一坐,我顺着阳台的窗户就能看见的。或许是逻辑性的驱使,他非常的喜欢在那里耍上一局两局的,后来在我的教育下,他不多去了,只是没有让我发现,至今在学校里象棋水平还像模像样的。那就由他了,我哪能实时监视呢?前面还有学校,小区菜市场等等。也许是长久在外的日子所致,消磨了我的一部分雅心,谁说不是呢?我骨子里有点文的气息,但没有太多的文化。说是文化人,更谈不上了,打小我就对文字很敏感,只是后来的各种遗憾造就了我没有能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但对于现在的境况,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能半工半休的支配着自己的各种生活。算是对得起自己了,没有为生计而漂流四海。晋南人是恋家的,有句俗语说道:“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就是地地道道晋南人家的追寻标准。
我喜欢冬天,尤其是晋南的冬天,因为这里的气温通常在零下十度左右,一般健壮的人有一件毛衣就可在这里过冬,体质更好的只需有保暖衣便可以了。说它冷,也就那么几天,通常在结冰的那几天里,人体的适应期过后,便可倾心享受着冬日里美丽冻人的佳境。你如果去细观察,有穿皮衣的、夹克的。尤其是那些爱美的小姑娘,穿着筒裙,里面只配一条打底裤,还有穿着裤衩的,听说是韩版的,即在外面穿着美化,腿部依旧穿着打底裤,应该是为了线条吧!不然的话,那裤衩的效果就荡然无存了,权且冷不冷只有自知了。我比较传统,非常的看不惯那种穿裤衩的,我觉得裙子或旗袍是中国女性最美的服装,在配上华丽的高领毛衣之类的看起来较为协调点。家人曾买了一件那种穿在外面的裤衩在我眼前溜达,在我百般不情愿的呵斥下送人了。
早市,就是菜市场,应该是冬日里最繁华的地段。各种小吃、汤汤水水的占据在马路两侧,有赶早上班的,上学的,他们匆匆的来,匆匆的去,为早市的繁荣增添着笑声。各种的日常家什,这里都有。卖家的精明也体现在这里,能顺着你的神经游走,山西是商人的基地,晋商文化在这里有着他的形态,所以也就不觉为奇了吧!卖豆腐脑的那位老兄还在忙碌着呢?好久都没有到他小摊上吃早饭了,他麻利的操作着他的程序,上饭,抹桌。全是熟人了,好多好多的。说是工矿小区,更像是一个大的部落,村落。只是各自身份的不同,经常出入小区的人谁在意身份呢?知道是这个部落的,会给以微笑,那友善的目光中,给人以冬天般的温暖。
今天是农历十月一,是中国传统中为逝去亲人送寒衣的日子,与清明节、中元节、祭奠先祖的仪式一样,虔诚的下跪,嘴里念叨着……一早出去我便看到了这一幕,基本上全是老年人。也是,好多人就在路边就近点燃着纸张叠制的衣裤,因为距祖上老家太远了,他们多半的不会驾驶汽车,儿女们也都较为忙碌,只能就近来了却怀念之情。那份纠心、凝重,不禁让我热泪盈眶。是啊!亲情的呼唤是最伟大的音质,缅怀先祖曾经给予我们以生命,感恩父母曾经给我们以教导。今天的天空亦阴沉着,或许也是上苍刻意的安排吧!燃烧的冥币漫天飞舞,久久飘荡……
远方的山坡间隐约可看到白色的影迹在移动,好多的,是一个方向的移动。对了,那是羊群,像白云下凡一样,悠哉着、惬意着。什么时候我有了这样的想法,退休后也赶上一群羊,漫步于山丛涧水之间,独享那一份的恬淡。回归于自然,一直是我的梦想,小时候期待着走出农村,现在又想回到农村,人就是这样的矛盾,这样的刁钻。城市化的节奏我已厌倦之极,一直喜欢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忘记年代,忘记朝代,独享着简单原始的生活,与林为伴,与家禽嬉戏。曾给家人提出过这样的想法,但是得到了否定,也就这样了,人生本来就有着缺失。能得到自然会有,无法得到的只能在心境中去中和了。
此时,窗外密实的小雨敲击着大地,路上行人匆匆,没有人顾及头顶的梧桐叶,突然间我突发奇想,梧桐的枯叶是在孕育着来年的茂盛吗?久久的不愿下坠,都说落叶归根是寿终正寝的了。该有一场风了,也许梧桐此刻就有这样的想法,像人生一样,需要助力才能完成所有的计划一样。
此刻,我想到了很多很多,也就是这个闲暇的冬日,让我有了充实的感触。
第二篇:晋南寻亲情义浓散文
我的舅舅家离我家仅有三四里地,住在陕西关中平原上一个名叫金铁寨的地方。舅舅家共有姊妹六人,我的母亲是家中的老大,两个舅舅小于二姨三姨,我们还有一个小姨。按照我们的血缘关系,到了我们这一辈人,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亲族。现在大舅家共有5个表兄弟,二舅家表弟兄有3个;二姨家有4个表兄弟,小姨家有2个表弟,而我们的表姊妹就有13家。唯有三姨远走他乡,膝下有一儿一女,距离我们尚在千里之外。
现在,我的母亲、舅舅、姨姨他们上一辈老人己先后过世,离开了我们。我们陕西的十几家表兄弟向来注重亲情,始终保持亲密来往。鸡年正月初二,众家表兄弟欢聚一堂共叙亲情,聚会中唯独缺失三姨家的表姐弟,大家感到十分遗憾。
三姨幼年时代,大约是民国十八年本地遭受年馑时,孤身一人远走山西省求生。在那苦难的年代,她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在永济县卿头镇曾家营村安家落户。三姨的出走,骨肉分离;姊妹情深,望眼欲穿,给母亲、舅舅和姨姨们心灵中烙下了沉重的创伤。然而,这其中的亲情却是挥之不去,刀割不断的。幸喜新中国成立后,经多方打听,才与三姨取得联糸。亲情就像一缕阳光,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让人感到温暖如春。那时候交通不便,舅舅们总是从武功辗转乘车到达风陵渡,再乘船经过黄河,上岸后再倒车,几经辗转才能到达三姨家。在那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里,三姨家境困窘,舅舅们总是背粮送面,带上烙好的锅盔设法相助。三姨也隔三差五带着表姐、表弟前往故土省亲。老一辈亲姊热妹,感情至深。记得我们幼年时,一但三姨回到故乡,舅舅、姨姨各家总是争着接待,舍不得三姨离开。我的母亲最为喜欢三姨,经常在我们面前念叨受苦受难的三姨。一旦三姨来家,姐妹相拥彻夜拉着家常,母亲总是把最好的吃食留给三姨和表姐弟,我们只能躲在一旁过过口福。三姨要回家,母亲一再挽留难分难舍,这样动人的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
先辈们骨肉相依情深义重这种亲情自然而然地传给了我们这一代,彼此间纯真的亲情,根深蒂固一脉相传。
后来,我们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压力倍增,打拼人生一路艰难,加之母亲、姨母、舅舅他们先后作古,原来留下的电话号码都成了空号,我们和表姐弟失去联系己经有十五六年了。
而今,我们姑表姨表兄姊妹妹中已有13位亲人离开了尘世,健在的大部分已年过六旬,而山西的合意表姐八旬己过。近几年来,每逢正月在舅舅家团聚时,我们都十分挂念山西的表姐弟,都想到三姨的坟头看上她老人家一眼。今年正月初二,再次提及此事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我们是心脉相通、骨肉相连,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至亲,无论如何也要亲赴山西永济市曾家营寻亲,如果表姐弟不在家,就是找到山西太原或者外地,也要见上一面,把这份亲情维系得更好!
按照分工,我即在次日购买了到永济北火车站的动车票。购好车票后,我在网上搜索去三姨家曾家营村的具体路线时,无意中发现了该村王有强的电话。我抱着试探的心情,未曾想到通过这个好心的王师傅,竞然与表弟运安,表姐合意取得了联糸。当我听到电话那边表姐刚强宏亮的声音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至此,我们失联了十五年的姊妹终于取得联糸。84岁的表姐依然健在,居住在山西运城市,我们陕西武功的众家弟兄姊妹闻讯,自然欢喜若狂!
获悉表姐家的确切住址后,2月7日73岁的大表兄突然患病难以前往,我们8位表弟兄按照约定齐聚杨凌南站,乘动车踏上了寻亲之旅。动车风驰电掣,不到两个小时,很快到达山西运城火车北站。闻讯从太原赶回的表弟卫运安、表姐的三女婿薛随万旱已冒着风雪在出站口等候。血浓于水,一出站在茫茫人群中,都一眼认出了对。当大家与表弟热情相拥的那刻,我按下了快门,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我们乘外甥女婿薛随万的小车,18时40分左右未到表姐居住的盐湖城小区。当我们的小车缓缓停在表姐家的单元门前时,只见84岁高龄的表姐身着浅蓝色的羊毛外套,依然健步出门迎接。一看到表姐,我们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大家不敢在风雪中寒暄,赶紧丛拥着表姐进入家中。
来到宽敞明亮的单元房里,表姐夫早已把各类糖果摆满了茶几;表弟运安、表外甥女晓娜和女婿端茶递糖,忙的不亦乐乎。表姐则仔细地端详着我们,竟然能够叫上大家的名字;屋内欢声笑语,喜气洋洋。随后,我们众星捧月般围坐在表姐周围,姐夫表姐高兴的合不拢嘴。大家七嘴八舌,问长问短;姐夫性格内向,只是在一旁忙里忙外,不住地默默微笑。表姐反应敏捷,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喜上眉梢,十分健谈,看上去咋么也不像一个80多岁的老人,倒像一个70出头的老者。表姐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又逐一询问了陕西舅家、姨家众家弟兄、弟妹们的情况。回忆起老一辈含辛茹苦、饱受沧桑的岁月,表姐记忆犹新,感激流涕;谈论起老一辈休戚相关,血浓于水的情谊时,表姐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当听到已有多名弟兄姊妹不幸离世时,表姐神情凝重,不住地叹息,眼含热泪,骨肉情谊发至内心。当听到武功弟兄们当今生活宽裕,幸福康泰,子弟事业有成时,表姐感到心满意足,脸上充满了灿烂的笑容。我们众家弟兄看到表姐姐夫身体康健,子孝女贤,家庭和睦,住房宽裕,生活幸福时,都感到无比的欣慰。当听到表姐前年不慎感冒导致气管病发作后转危为安时,都为她捏了一把汗,一再叮嘱她不要麻痹,千万要注意保健。稍事用餐后,我们又促膝而坐畅叙友情,秦晋亲情犹如屋内的温度,我们忘记了劳累,忘记了时间,久久不肯歇息!
次日清晨,得知我们远道探亲的信息后,表姐的堂弟转运、运才俩兄弟和孩子葆霖,开着三辆小车,急匆匆的从百十里外的永济市赶来接待我们,前去为姨母扫墓。看到他们如此热情,倒让我们非常感动。表姐一再挽留要我们在运城吃上一顿午餐;考虑到表姐年事已高,忙于招待唯恐影响健康,我们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运城。
我们一行十二人,分乘三辆轿车,历经一个小时,便来到了山西省永济市卿头镇曾家营村,这儿是表姐的老家,是姨母为之艰苦创业,终生求索、最后归宿的地方。闻讯后,表姐的大女儿秀菊早已准备好扫墓工具,在公墓旁的路边等候。亲人相见,免不了嘘寒问暖,热泪盈眶。当下,姨母、姨夫去世后,表姐表弟和孩子们都在外地打拼、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故老家已经多年无人居住。我们望着近在咫尺的曾家营村,注目良久,心潮澎拜,难以言表。姨母的墓塚就在村北不远公墓的西南角,昨夜纷纷扬扬一场小雪,给晋南本就萧飒的黄土地增加了一层肃穆。我们缓缓来到姨母及其祖坟前,一边除去坟头杂草,一边在坟头献上供果,当我们齐刷刷地跪在姨母坟前点燃纸钱时,姨母慈祥的面孔立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时热泪模糊了我的双眼。身旁的表弟运安则热泪纵横痛哭流涕。这个姨母的螟蛉之子,不是亲生胜似亲生,对姨母的大恩大德终生难忘。其他弟兄们则泪眼婆娑,注目凝视,追忆恩情。这时,我在心头默默说道,姨母啊姨母,您一生历经艰辛,我们没齿难忘,您的恩情我们永远记在心上;所幸现在光景变了,后人均已成家立业,生活幸福美满,日子越来越好,您老人家可以安息了!当我们虔诚地在姨母坟头行过三叩首大礼之后,总算了却了积压在心头的一桩心愿。
扫墓之后,热情好客的运安、运转、运才三兄弟和小侄子卫葆霖,一直陪同我们,先后游览了当地的解州关帝庙、蒲津渡遗址等景点,生活安排的十分周到,关爱体贴无微不至。运转、运才本是姨母的侄子,按理说只要礼节性的接待一下也就足够了。然而一到永济,他们总是全程陪同,全程买单,各种破费丝毫不让我们沾边,出自内心的亲情关爱溢于言表,实在让人感动。从这里,可以看出姨母生前的人格魅力。她心地良善乐善好施,对后辈们视如己出,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危难中总是想着他人,与人分忧解难,是一位让人十分敬重的老人。亲情,源于血缘,又不局限于血缘;岁月的洗礼,更加深了彼此的亲情。而这些孩子们,总把姨母当做“亲妈”一样看待,他们不忘教诲,知恩图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转运说的一番话,很是让我动容,“我在太原上学时,家境清贫,度日艰难,而亲妈(指我的姨母)却省吃俭用,给了我2元钱,那时这两元钱可帮了我的大忙。我虽知恩,但亲妈在世时,家庭尚未脱贫,我无力回报,留下了太多的缺憾。今天接待你们,也算是对亲妈恩情的回报!”你看,他说的多么诚恳多么实在啊!
这时,我不由自主地在思量,是什么把我们这些远隔千山万水的弟兄们重新连在了一起?唯一的回答:就是亲情,就是人世间至善至美的亲情!亲情是持久的动力,老一辈在困难的路上相依相伴,度过了那些难忘的岁月。亲情就像一杯浓烈的美酒,醉人的春风,润物的细雨,把我们新一代的心牢牢地连接在了一起!
相聚的时光总是觉得十分短暂,2月9日我们按照预定计划就要离开永济了。这一天雪后初晴,空气仿佛被过滤了一样格外清爽,天空瓦蓝瓦蓝,没有一丝云彩。我们弟兄们自然十分欢欣,大家相依相伴站在蒲津渡口遗址、站在古老的黄河岸边合影留念,表兄弟们的情谊在这里升腾,就像这黄河流水绵绵不断,就像这古老的蒲津渡口,秦晋相依,心心相连。
随后,运安、转运、运才三兄弟一直将我们送到了永济高铁北站,才依依不舍挥手告别!
14点54分,我们从永济北站踏上了返程!再见了运城、永济,再见了我们亲爱的表姐、表弟兄,再见了山西的亲朋好友,期盼着我们来日再重逢!
第三篇:冬天随笔散文
暖
暖的冬
一季的相遇,从此便不在分开。我的大学,你是否依然安好。---题记
春,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走近,无声无息。冬,正准备着行装,伴随着那些曾经纷飞的记忆与思念,沉淀着它原有的纯白。或随走远方,或渐渐隐匿在大地里,化为泥土的芬芳。
冬去春来本是自然的变幻,却每每成为了我心中最漫长的等待。曾经,我不喜欢冬天,冷冷的心、冷冷的情、冷冷的困倦总是让人心生芥蒂、望而却步,又不得不在这凛冽中等待下一季的花开。于是,便悄悄地在心中播种了满满一季的春天,在期盼中,邂逅着远方。
我喜欢春天时万物的新绿,远远望去,淡淡的绿色,给人以希望之感,更喜欢春季里萌动的窸窣,充满了灵动与生机。也许是因为年轻的生命都太过向往春天一般的色彩吧,艳丽新奇、五彩斑斓,美好的心情自然跃上眉梢。而往往忽略了冬天的平淡真挚、返璞归真,自然没有沉淀领悟后的静默淡然。就如纯白的冬雪,总能让浮躁焦灼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而恰恰是这种平静的心态才能让人感觉到冬的温暖,来自于季节,来自于生活的细微之处。
这是大学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记得那是2011年的冬天,我刚刚上过课,正从综合楼返回寝室,这时身边经过两个女生,手里拿着英语书,她们边走边聊,看样子也是刚刚上完课。
“哎,又到冬天了,来到牡师院的每个冬天都过的提心吊胆的。”
“冬天哪儿惹你了,你就这么和它过不去?”
“大姐,你知道吗,我都快破产了,这一冬天我不知道买了几个暖瓶,换了几双鞋。”
“……”,偷笑声。
“谁让咱们是‘山地’学校呢?”
“‘山地学校’?看来你是摔出经验了,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学校的校工师傅还真是贴心,这红毯每次铺的都很即时。”
“嗯,虽然不是奥斯卡的红毯,但心里还是暖暖的,勉强走走吧。”
“切切切,你以为你是娜塔莉·波特曼呀,你上去表演摔暖瓶?”说完一阵笑,顺势推了另一个女生一把。
“哎呀,我的好姐姐,我怕滑,求求你别推我了,有事咱们回寝室好好说,好不?冲动是魔鬼呀!要不我请你吃根大咖啡?”
“怎么的,贿赂我?要是来根哈根达斯我还可以勉强考虑考虑。”
“好姐姐,你还是杀了我吧!”
……
在一阵说笑声中,她们走远了。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小城牡丹江,四周环山,春夏特别美。蜿蜒的群山,一眼望不到尽头,还有那绵延的绿色。学校则在牡丹江市西侧,依傍着西山而建,满是坡道。校园的春夏固然美不胜收,秋天也别有韵致,只是冬天,太让人头疼,每逢下雪,校园简直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大冰场。处处坡道,更要考验你摔倒的技术。室友、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吴文龙,曾和我开玩笑说,咱们学校应该是全省唯一一所建在半山腰上、可以免费滑冰的大学,说完我们相视而笑……
学校为了避免学生摔伤,尽最大的可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在有坡道、台阶的地方,都会铺上宽宽的大红毯。雪,就是铺设红毯的号令。校工师傅们随时待命。那时我已经大四了,这也不是我在学校度过第一个冬天了,可我却从来没意识到身边这些默默地温暖,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触动了我在冬季封存已久的心,即将走出校园的我,心里阵阵温暖与心酸。从此,那个“走红毯的季节”便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我怀念大学生活的一个情结,我对冬天的态度也完全转变,开始重新审视它,挖掘着它纯白背后的每一分默默与沉淀。
暖暖的冬,暖暖的情,暖暖的心。所以,在春秋交替的一瞬,我既不舍冬的离去,又热切地盼望着春的到来,这种矛盾的心理,也让我体会到了冬的真切。虽然我知道,一季的相遇,从此便不在分开。
春有春之美,冬有冬之韵。无论是在颤抖中期盼下一季的花开,还是在暗香浮动的芬芳中瞭望遥远的冬雪,不忍欺的天真岁月里,满心纯真的期待,也是一种幸福。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原始的信仰与尊重,也是我们寻找下一段感动的开始。
也许冬天就是这样的一个沉淀的季节吧,它需要宁静,并非它刻意地凛冽颤抖。然而,它的无心之失成为了我的有心之过,一夕的错位,我背离了它最真诚美丽的初衷,忘记了在花样的年纪里,沉淀青春吐露的芳华。
冬天里的温暖,渴望被感知,更渴望被分享。只是我们没有给束之高阁的心一个机会,去倾听感受属于冬天的一丝阳光、一缕温暖。这一季是细数过往、笃定未来的沉淀之季,这一季更是贮存幸福、厚积薄发的未来之季……
一眼凝眸,漫天思念飞舞;满心回顾,梨花雨落心田。雪花绽放的气候,温暖曼妙,也有它盛开的相思与哀愁。就像那一席记忆中的红毯,虽然时过境迁,却依然暖人心扉。
第四篇:感受冬天散文
对每个人来说,说起冬天,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多数人常常会感到不寒而栗、孤独寂寥。然而,今年冬天对于我来说,内心却有一种格外的不同——总是温暖的。
刚入冬的一段时间,雾霾每天笼罩着天空,连续的几次下雪,洗涤了雾霾的尘埃,净化了漂浮的空气,今日一大早,纷纷飘逸的大雪,再次和人们亲吻,下午,坐在办公室,按照惯例编辑公众微信,一缕阳光清新散落在眼中,冬日的阳光,没有春光的绚丽俏皮,没有夏日的热烈,没有秋阳的妩媚,却有它独特的美丽——总是那般完美而和煦——甜美静谧。
冬日的暖阳,似孩提时代兄弟姐妹的爱抚——无微不至,冬日暖。
冬日暖阳,似儿时母亲的怀抱——温暖舒适,把满怀的情传输。
冬日暖阳,如学生时代恩师的语言——润物细无声,让桃李满天下。
冬日暖阳,像生活中朋友的情,也如生活中一路陪伴、关爱有加的伴侣的陪伴——欢声笑语,让家充满温馨。
冬日暖阳,像一直以来工作中领导和同事的帮助——雪中送炭,让心中梦想,在现实努力中得以实现。
冬日暖阳,似雨露之于鲜花,似苍天之于雄鹰,似溪流之于沧海……种种这些,似涓涓细流滋润我们心田。
冬日暖阳柔美而深邃,悠远而绵长,淡泊而从容。
赞美春天的、热爱夏日的、期盼秋天成熟收获的,对冬天多以悲催的心情去描述,但我总认为,他是四季更迭不可缺失的部分,它是一个淡而隽永的季节,从容不迫地叙述着自己的故事。这让我也有一种常怀感恩之心,沐浴冬的阳光,微笑着,奔跑着,传递着爱的能量和幸福!
第五篇:又是冬天散文
又是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于天生贫血的我似乎更具有威慑力。我无法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乐观主义精神来安慰自己,总是渴望着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脚是最怕冷的部位。记得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就是在冬天,也是一双单鞋对付着过,袜子也往往是补了又补。自然,冻疮是每年都要来光顾的。有时竟至于溃烂得连袜子也脱不下来。至今在脚背上仍留有枣子大的一个冻疮疤呢。
然而,贫寒的家中有母亲温暖的爱。母亲信奉“冻疮没有方,唯有滚水烫”的说法。于是,她每天晚上用开水泡热了毛巾,在我的脚上反反复复地轻揉,直至我的双脚被捂得红通通,热乎乎了,便让我钻进被窝。最舒服的是母亲也来睡了的时候,她总是将我的卷到膝盖上来的裤管拉直,然后把我的双脚夹到她的腋窝里。于是,一夜便安稳无忧,酣然而眠了。
冬去春来,我一年一年地长大了,离开了家,去上学,去工作,去成家。然而,只要我回家了,我还是愿意和母亲同睡一床,母亲依旧是先摸摸我的腿,拉直了我的蜷缩着的双脚,夹到她的腋窝里。虽然我已经懂事了,并不愿意让自己永远冰冷的双脚冰着了母亲,但是那一份温柔和执着总是无法抗拒。
又是冬天。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的突兀,没有过渡,没有循序渐进。头一天还是T恤阳伞地在街上晃荡,第二天突然就不得不穿上了毛衣!如此猝不及防!
这样猝不及防的寒冷袭来,我便格外地想念我的母亲!母亲是在被诊出癌症晚期五个多月之后离开我们的。那五个月里,我天天守在她的身边,看着她一天比一天消瘦,一天比一天虚弱,眼睁睁地看着她像一盏油灯,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尽了耗,我却完全束手无策!终于在那一个暗无天日的早晨,她再也不理会我撕心裂肺的哭喊,狠心地闭上了她的眼睛!可我怎么也不愿意相信,她从此就听不见了我的呼唤。在母亲还山前的几天里,我便守在她的身边,一声一声轻轻地叫“姆妈,姆妈”,以为她会怜惜我的依恋不舍,答应我一声,坐起来和我说话。父亲在旁边不忍心,说:“别叫了,她听不到了!”我才如梦初醒般的,泪水滂沱。
母亲,冬天又来了。你从来不告诉我,在如此严酷的冬天里,你冷不冷。可是没有了你,女儿的冬天冷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