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他人的尴尬解围美文摘抄[范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他人遭遇尴尬、难堪的情况,如何挺身而出“帮帮腔”,助人家一臂之力,很考验一个人的应变能力。那么,面对不同场合他人的尴尬,我们用哪些比较适宜的解围方法呢?
一、寻找合适的理由,给他人台阶下
实力派演员孙红雷有一个别称“孙大炮”,说的是他经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口无遮拦,爆料不断。2009年2月,《刺陵》导演朱延平想邀请孙红雷拍戏,当孙红雷得知女主角是林志玲时,就直接说:“我不跟林志玲这种‘花瓶’演对手戏。”没想到这一谈话内容被记者“偷听”并报道出去,一时舆论哗然。
事不凑巧,2009年10月。孙红雷和林志玲在一个电影开机发布会相遇。有好事者当着众多人的面问孙红雷:“你不是说林志玲是‘花瓶’吗,还声称不和她合作,怎么这么快就食言了?”孙红雷显然没有准备,尴尬不已,呆立当场不知该如何回应。他沉默片刻,才磕磕巴巴道:“我有食言吗?这是什么情况啊?我得先冷静,整理一下情绪……”随后自言自语:“太慌张了,这个问题!”顿了两三秒,醒过神来的孙红雷才斩钉截铁地说:“我以前绝对没说过这句话!”引起了现场的一片笑声。
正在孙红雷尴尬之际,一旁的林志玲显得异常镇定,她对记者说:“我听说过这句话!”这个回答显然没给孙红雷台阶下。引来媒体“不怀好意”地起哄,却没料到林志玲留了一手,原来包袱还在后面:“我应该是在梦中听说的,这些话是别人有意放到孙大哥嘴里的,我想我俩现在坐到了一起,就是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了!”林志玲得体地解围配上娇嗲的声音,让在场的人会心一笑,孙红雷不禁喜上眉梢,当场跟林志玲作揖表示感谢。
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林志玲不是咄咄逼人地抓住孙红雷的“小辫子”不放,而是善意地否认孙红雷的失言。为孙红雷铺设了一个很好的台阶,使其体面地摆脱了尴尬。这既体现随机应变的本领,更体现出容人容事的胸怀。生活中,每个人都存在因失言、犯错导致“出洋相”的情况,我们不妨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给别人台阶下,巧妙地让别人从尴尬中走出来。
二、顺势联想概念,打破场面僵局
一天中午,大病刚愈的王老汉在家请邻居们吃饭,感谢他们在他突发高血压住院时给予的照顾。在将要吃饭时,女主人端来一个盘子。里面是几套酒杯和一大把筷子。不巧,背着身给客人点烟的王老汉一转身把盘子碰翻了,噼里啪啦,酒杯全碎了,筷子也撤了一地。
宴请客人时摔碎杯碗,在农村是十分忌讳的。男女主人脸色顿时由晴转阴,一边收拾一边相互埋怨,火气都很足。客人也不知所措,场面非常尴尬。这时。邻居刘成急中生智,一边帮着拾筷子,一边说:“哎,老哥,好事啊,你家从此要交好运了。”
王老汉心里不悦,又不好对客人发作:“杯子都碎了,还是好事?”众人都以为刘成在开玩笑,不解地看着他。刘成指着地上的碎片说:“你们看,这么多的酒杯打碎了,等下要重新拿酒杯去洗了,这叫悲(杯)去喜(洗)来。”说着,又指着地上的筷子:“筷子落得到处都是,处处快乐(筷落)!预示老哥这次大病康复,以后将永远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好!”这番话一出。邻居们都大声叫好,纷纷向刘成竖起了大拇指,两位主人也立刻化忧为喜了,宴席又恢复了欢快的气氛。
不小心犯了忌讳。场面确实很尴尬。刘成顺着一地碎片、筷子的思路。由酒杯之“杯”想到悲痛之“悲”。由洗杯之“洗”想到喜事之“喜”,由筷子落下想到“快乐”,将坏事情说成了好事情,真是浑然天成,不露痕迹。在特定的社交场合中,有时某种言语或行为有着特定意义。面对不恰当的言行造成尴尬局面,作为旁观者如果能顺势联想和引申一下,给某种言行的特定意义重新定义,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转移话题方向,为别人失误开脱
张小伟所在的单位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开会必须关手机或者把手机设置成振动状态。有一天。单位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张小伟拿出自己新买的手机,熟练地按了几个键后,便放到了口袋里。然而,领导正在讲话的时候。张小伟的手机突然铃声大作。顿时,领导的讲话被打断了,会场的全部目光都投向了张小伟,张小伟面露尴尬之色,有些不知所措。
旁边的办公室刘主任有心帮张小伟解围,灵机一动,故意大声问道:“小张,你这手机是新买的吧。是山寨版的吗?”这个场合刘主任这么嚷嚷。张小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心里更加紧张了,只好低着头小声回答:“是的,新买的。”刘主任微微一笑,仍旧大声说:“哦,山寨版的新手机,难怪搞不成振动。看来你的熟练程度也是山寨级别的。”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人呵呵一笑,台上的领导也深表赞同似地点点头。张小伟不禁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了一眼刘主任。会场又恢复了正常。
张小伟忘了把手机设置成振动,这个失误导致他在众人面前感到难堪。刘主任没有顺着大家的思路批评张小伟,而是以一句适时适度的笑话,巧转话题:“你的手机没设置成振动,不是你忘了或是故意的,而是对刚买的手机还不熟悉操作。”顺利地将“不按规定把手机设置振动”这一不可原谅的失误,巧妙转移到了“初次使用还不熟悉”这一可以原谅的失误,帮助张小伟得以从尴尬的气氛中脱身。
荀子说:“赠人以育。重于珠玉。”在人际交往中。面对他人由于种种原因遭遇尴尬或难堪,我们最好的办法不是袖手旁观,而是挺身而出。带着善意和智慧去“帮腔”,灵活巧妙地帮助他人化解尴尬和难堪,从而在我们周围创设出和谐的交际环境。
第二篇:爱他人之心美文摘抄
一天傍晚,我正在小区里散步,没想到和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一个女孩不期而遇。女孩牵着她的宠物狗,笑盈盈地和我聊了起来。我发现她的宠物狗在嘴上戴着一个厚厚的塑料保护罩。
我们俩一边聊天一边散步,在路上遇见了不少人,这些人里有不少人明显怕狗,尤其是一些孩子,对女孩身边体型不小的宠物狗充满了恐惧感,尽量躲着它走。而女孩的举动更让我印象深刻,每當遇到怕狗的人,女孩都站到路人与狗之间,以此来为路人做个屏障,尤其是看到有一个小朋友怕狗怕得厉害,她还笑着告诉对方:“没事的,狗狗嘴上戴着保护罩,咬不到人的哦!”刚才还紧张得要命的小朋友听完之后明显放松了下来,女孩笑着摸了摸对方的头,小朋友不久前还紧绷着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两人甚至还聊了几句,然后才分开。
这时候,徘徊在我心底许久的疑问才解开了。
爱人者,人恒爱之。当一个人心中有了关爱他人、保护他人的心念时,他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他人带来踏实感和安全感。这样以善良的姿态面对他人的人,自然也会得到他人的善良相待,从而处处广结善缘,让自己拥有了良好的人缘。
一个拥有爱他人之心的人,归根结底,受益者还是自己。
第三篇:为他人点亮一盏灯美文摘抄
有一年,我和慈善会的姐妹们去澳大利亚工作。在偏僻的土著居民区里,我遇到了一位独居的老头。我从没见过那样贫穷的地方、那么可怜的老人。看起来从没有人注意过他,他的房子又脏又乱。
我对他说:“你好,我来给你打扫一下房子、洗洗衣服、整理一下床,好吗?”他回答:“我这样就挺好,不用管我。”
我又说:“如果你愿意让我帮你干这些活,你会生活得更好的。”他终于同意了。于是我给他打扫了屋子,又把他的衣服洗干净了。收拾东西时,我发现杂物堆里扔着一盏漂亮的油灯,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不知道老人有多少年没用过了。
我问他:“怎么把这盏灯扔着?你以前用过它吗?”
他回答:“没用过,从没人来看我,用不着它,我点燃了它给谁看呢?”
我又问他:“如果我的姐妹们每天晚上来帮你收拾屋子,你愿她们点燃这盏灯,让你的屋子亮一下吗?”
他毫不犹豫地答道:“我当然愿意了。”
从那以后,我和慈善会的姐妹们每天晚上抽空到老人家里,帮他收拾屋子、洗衣做饭。我们把老人的这盏油灯擦得干干净净的,每天晚上来时,姐妹们就点亮它,每到这时,老人会非常高兴。
不久,我离开澳大利亚去了别的地方工作,渐渐地忘记了这位老人。两年后的一天,一位姐妹来看我,对我说:“你还记得澳大利亚的那位老人吗?在我临来时,他对我说:告诉你的朋友,谢谢她给我点燃了这盏油灯,这让我的生活都亮堂了起来,现在这盏灯每天晚上还都亮着!”
为他人点亮一盏灯,这只是我们的举手之劳,却可能会给他人带来巨大影响,我们也会因此而获得快乐。
第四篇:尊重他人即伦理美文摘抄
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心理需要,由此想起梁漱溟所说:所谓伦理,一言以蔽之,日:尊重对方。又想到一个外围小故事:纽约某商人在大街上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出于怜悯,他塞给那人一元钱。然后走开了。不一会儿,他返回来,从卖笔人那儿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记取笔了。临别时他特别强调: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半年后他俩再次相遇。这时那卖笔人已成了业绩不俗的文具推销商。他感谢纽约商人: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告诉了我——我是一个商人!能施舍固然是有爱心的表现,但能激发被施舍者奋发图强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无疑更好。
陈丹青在2008年作过一个“教养与人文”的演讲。他说:通常所谓教养,第一条,总得有礼貌。礼貌首先表现为一种对他人在礼节形式上的尊重。美籍华人靳羽西在回答“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当好一名绅士”时说:就像英文gentleman(绅士)一样,首先是一个gentle(有礼貌的)的人,会为别人着想,尊重他人。她还说:任何礼仪的出发点都是为他人着想。如果好好地理解这句话,就会明白很多道理。只要你知道如何为别人着想,你就能知道该怎么样去做了。1994年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和平文化的理念和培养世界公民的目标。和平文化所标举的伦理价值,第一条就是“尊重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人,伦理的精义在焉!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按常情常理,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送花的人周围满是鲜花,长刺的人身边都是荆棘。大文豪萧伯纳出访苏联时,和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玩了很长时间。分手时,他对小姑娘说:回家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小姑娘看了他一眼,学着他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美丽的小姑娘喀秋莎。这童言使萧伯纳大吃一惊。后来他把这件事作为教训,发誓要尊重他人。
反观现实社会,陈丹青感叹:今天整个人文状况有了问题……伦理也好,道德也好,我们民族长期传递的核心价值观巾断了。一个国家整体人文有了问题,我想,首先是许多个人的教养有了问题。很多人都缺乏教养,总体来看,很可怕!
而缺乏教养的一大表现就是缺乏最基本的对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这一伦理的精义不仅没得到彰显和弘扬,被不少人还弃之如敝屣。如今各行各业小有权力的人,大多生长在“那么一个粗暴荒凉的时代”,再加上片面追求世俗功利的时风熏染,他们趋炎附势、嫌贫爱富,对强势阶层摇尾乞怜,对弱势群体嗤之以鼻。或以自我为中心,凡事以我为先,我字当头,只关注和强调我的自尊和快乐,而不注意别人的感受。于是乎,子女不尊重家长、学生不尊重老师、男性不尊重女性、城里人不尊重乡下人、领导不尊重下属、公务员不尊重纳税人、商家不尊重顾客、老板不尊重员工之类的现象比比皆足。
是否懂得尊重他人,是检验道德品行和伦理教养的一大标尺。平等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埘他人的尊重是平等待人的应有之义。
第五篇:为可口可乐命名美文摘抄
1927年,一种奇特的饮料出现在上海街头,名字叫“蝌蝌啃蜡”,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略显暗黄的饮料,有一股中药味,打开后还有气泡。奇特的名字,加上奇特的味道,消费者对这种饮料并不买账。“蝌”这个字,容易让人联想起池塘里的蝌蚪,还啃蜡,中国形容没味道的东西,都叫“味同嚼蜡”。如此丰富的联想,消费者宁愿选择国产茶水,也绝不冒险买“蝌蝌啃蜡”,这种饮料的销售状况很是惨淡。
这家公司为了挽回损失,就在全世界很多报纸发布了广告,用350英镑来征集新的译名,期待通过改译名来改善经营状况。350英镑,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笔小钱。
当时,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的上海教授蒋彝,看到报纸上的广告,决定试试。他冥思苦想了好几天,没有结果。一天,他的两个孩子放学回家,想喝饮料,他以下雨了,天气凉为由,阻止两个孩子喝,其实,他是担心小孩子的胃总喝饮料不好。孩子大哭起来。过了一会儿,保姆出来说:“不要哭了,今天天气冷,你们两个人,每人只喝一口吧。”随后拿出了一瓶饮料,给孩子打开了,两个孩子,只喝一口,就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这一幕,正好被蒋教授看到,他的脑海里立即闪出来四个字:可口可乐。
这4个字,毫无疑问地击败了其他对手,他得到了350英镑的奖金。从此“可口可乐”风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