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感教学的教学论文

时间:2019-05-15 12:4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语感教学的教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语感教学的教学论文》。

第一篇:语文语感教学的教学论文

【正文】:

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是汉字特有的一种情感凝结。

在阅读中,对于“新绿”的理解,有人仅停留在“刚长出的绿色”上,而有人却由此感到“蓬勃、朝气、希望”等说不完的旨趣;对于“秋”有人只知是四季之一,有人却透过文字,体会到“寂寞、惆怅、思念”等说不尽的意味。可见,语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阅读效果。有了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就能更好地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历来就重视对学生的语感训练。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最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那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哪些有效途径呢?对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让语感活跃起来

在课的伊始,如果能有效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心灵深处的语感,在各种情境的作用下,被慢慢地激活,渐渐地活跃起来!

1、示范朗读,孕育语感

《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由此可见,朗读背诵是产生、增强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反复诵读,让学生领略字里行间的意蕴、情感,从中得到语言的感染和熏陶。值得重视的是我们应重视教师的范读。教师经过了专业训练,长时间的实践,有着比学生更高层次的语言感受能力。所以,教师的范读可以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榜样,创设朗读的情境。比如我在执教《雾凇》时,通过深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就感觉好像真的来到了雾凇的世界,正漫步松花江岸的十里长堤之上,欣赏吉林雾凇神奇景观。这样,就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动情生趣,产生一读为快的欲望。同时,范读也又一次地对学生进行了语感的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式的训练。

2、情境朗读,激发语感

朗读,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应的表象。而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个感情的场,让学生带着与文本相符的情感基调,进行朗读教学的推进,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语感的激发!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就聆听了《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如此再进行文与曲融合教学,学生更易走近阿炳的生活、走近阿炳的精神世界。

其实,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从而孕育、催生出语感,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捷径!

二、比较鉴赏,让语感细腻起来

比较、鉴赏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精妙的有效办法。通过这些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语感变得更加细腻起来!

1、在字词的敲打处,细化语感

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比较、鉴赏文章中的精彩的语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语言文字,而且能使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水平。比如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中“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这句,我作了如下安排——

(1)、指读,说说读后的感受。

(2)、“刁难”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替换?

(3)、“我”刁难姥姥的“手段”是——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4)、姥姥被“刁难”住了吗?何以见得?(引读文中描写“喜鹊登枝”的片段)

(5)、姥姥为什么没有被“刁难”住?(熟能生巧)姥姥“熟能生巧”的手艺是如何练就的?(一读文中写剪的部分内容,二读课件上以诗歌形式的练剪,三情景朗读练剪的部分。)

(6)、是啊!就在那一声声悦耳致极的剪纸声中,作者不禁感叹道——[出示中心句]

这样以一个“刁难”串联文章中4~6自然段的探究,即是达到“纲举目张”之效。这层的设计中,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的反衬手法:“我”越是“调皮”,越是“刁难”,就越能显示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姥姥的心灵手巧和慈祥、敦厚。以“充满温馨”由读而思,诉说心情;以“耍赖”口吻情境对话,畅谈感受;以多样的读,穿梭于姥姥的“剪”的时光隧道,体悟姥姥在各时各地的“剪”,可谓“声声入耳、语语入心”。这样组织教学,语感自然流露,情趣频生。

对于这些对表达有生命力的关键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鉴赏、体会。这样敲敲打打,才会使语感走向细腻、成熟!

2、在句式的转换处,细化语感

对于那些看似平淡,但含义丰富的细小关节更应引导学生去仔细揣摩,深入体味,准确把握,以逐渐润泽学生本有的、粗糙的语感。这些细小关节可能只是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例如教学《螳螂捕蝉》一文中“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一句,我又作如下安排——

(1)、(出示):“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表达?

(2)、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有什么感受?(突出少年期待被发现的程度)

(3)、(出示):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

(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说说有什么感受?(突出吴王发现少年的不易!)

通过句式的几次转换,而后静心阅读、细心比较、精心揣摩,让学生的句式变换的游走过程中,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准、感受人物的智慧,于无形中获得语感的积淀!

3、在标点的替换处,细化语感

还曾经记得,在教学《穷人》一文中,讲抱回孩子的桑娜,听到丈夫回来后连忙站起来,并说道“哦,是你!”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把原句和改动了标点的句子作比较:

“哦,是你!”

“哦,是你。”

并问:这两个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通过揣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桑娜内心那种既盼望丈夫回来,又担心丈夫回来后无从解释的矛盾心理。可见,解读标点,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一个意蕴丰厚的语言世界。我们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语感丰富的心灵的场!

综上所述,巧妙运用教学细节,通过比较、揣摩语言的精到,孕育语感!

4、在画面的比对处,细化语感

基于对电教媒体特性的认识,所以有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文本,艺术地处理“声、色、画、乐”等元素,甚至有意缺失其中“一元”,形成同一个背景下的不同效果,那课堂效果会更好。如高敏康老师执教《特殊的葬礼》一文。他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从前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一泻千里,滔滔不绝。首先播放瀑布雄伟壮观的画面,学生观看后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再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赏析品读,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瀑布的胸扎气势。接下来播放如今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细小的水流配上静音的处理,学生们感到如此巨大的差别,身处寂静的环境,又通过文字的品读,再提笔直抒胸臆,感触颇多!可见,电教媒体以其独有的艺术化的个性,能够适时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器官去捕捉和理解语言信息,勾勒出一幅幅真切生动的形象场景,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思维,从而使课堂显现出智慧与生命的灵性。这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增强。

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比较是人的最珍贵的智力宝藏。”通过比较鉴赏,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使本来粗糙的语感变得细腻起来!

三、广读博学,让语感积淀下来

汉语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富有韵味。我们的教材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传统阅读教学重积淀,故而强调吟诵;重语文修养,故而强调博览群书。诸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数以得之,思索以通之”等名训,表明古人注重多读多思多写,朗朗地读,大量地读,大量地背,大量地记,认真地思考,悉心地揣摩,由感悟到积累以至于运用,诵之于口,得之于心,出之于笔。故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背熟了若干篇文章,才能纯熟地积累起若干有用的语言材料、形成某些基本的语言习惯;在诵读的基础上精思,也才能达到“心悟”的境界。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增加背诵量并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美文佳句,比较不同语境的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思考、揣摩、体会,把课文中好的语言、观念、情感、方法,都储入长期记忆,并真正变成自己的,学生就会真切地领会文章的意境、情感,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立体地、整合地积累语言材料,从而积淀语感经验。

四、实践运用,让语感丰富起来

语感的训练,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不懈的工作,仅仅靠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实践,多运用。因为《课程标准(实验稿)》告诉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要组织、引导好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中、习作中、口语交际中去大胆的实践,适当的运用。这样,学生就能积累经验,掌握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感。

总之,我们只要重视语感训练,多种训练途径综合使用,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就能提高阅读的效果,使学生原本粗糙、生硬的语感变得日益细腻、成熟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中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通讯

第二篇: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论文: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

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论文: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

一、母语,“语感”比理解更重要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

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

二、语文课堂“语感”培养的方法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

感能力。

1、用情境激发“语感”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让“想象”帮助“语感”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通过理解促进“语感”的掌握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

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

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

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有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4、通过提示降低语感理解的难度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红军》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用句式练习培养“语感”

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总之,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由于语文教学具有重朗读、重形象、重生活的特点,从而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探究论文

传统的精髓,创新的依傍

——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探究

内容提要:语文传统教学中有很多精华,以感悟自得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思想便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核心精神之一。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的获取与形成,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语言的理解、语境的体味。因此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语文传统教学之精髓。

一、问题的提出

曾是充满人性之美,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语文,在应试教育中曾一度退化为繁琐的分析讲解,五花八门的语基知识,花样百出的模拟练习。使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文字,人的价值、情感地位可怕地消失了,致使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于是本应最具人文性的语文,成了“误尽天下苍生”的罪魁祸首。这种畸变触目惊心。语文前景曾一度堪忧。

于是教育改革应运而生,语文教学领域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新方法,出现了新颖别致的课堂氛围,出现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教改势在必行!找回语文的人性美,找回语文丰厚的底蕴,成了我们语文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全新的课堂教学,全新的教学形式„„毋容质疑,我们的语文课堂活了,课堂上洋溢着融融的人文氛围,学生们的语文课上,掌声连连,笑声阵阵。然而笑声掌声的背后,我们又有一种不祥的感

共 9 页 第 1 页觉:学生们笑过之后,他们学到了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会只剩下这可怜的一点掌声吧?

蓦然回首,细细静思,不难发现,我们正追求的是形式,而非实质,起码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样的做法是跟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针对弊端,教改势在必行,然而,要改的是落后的应试论和陈腐的教学方法,对于传统教学中哲人先贤卓著的主张,我们不仅不反对,更值得推广发扬。

二、出路的思考

教学实践中,笔者感悟最深的便是先贤教育家以感悟自得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思想。培养语言感悟能力不仅是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唯一有效途径。古代许多先贤们重视全身心的感悟自得。

孔子对学生“博之以文,约之以礼”的教育策略,荀子要求学生“始乎诵经,终乎读礼”的教学主张,孟子、朱子“深造而必以其道”、“自然而得之于己”的教学观念,正好从不同的侧面精确地概括了语文素质教育之大概,即既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体悟中获得真切的语文素质,又要在这种吟咏感悟中获得人类精神文明的涵养淀积素质。

实践告诉我们,语文素质高的人,往往是语感能力强的人,可见人的语文素质的高低跟语感能力的强弱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培

共 9 页 第 2 页养语感,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应当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育能从感悟这一教学传统精髓中吸取营养,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动自主、创造性地感悟人生和社会,充分获得生活经验的顿悟与淀积,那么,学生思维日益萎缩的现象就会得到根治,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不会是一个遥远而空泛的概念了。

三、策略的实施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而这恰恰是语文传统教学之精髓。时代渴望语文教学传统的回归,素质教育呼唤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策略实施的着力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㈠ 诵读语段,增强语感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就是诵读。重视诵读,原来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教学长期陷入误区的突出表现就是──不读书!“书声琅琅”应该是学校的特征,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可是充塞于语文课堂的是老师无休止的讲解和大量的所谓“知识点”的练习,这些讲解和练习,占据了学生“熟

共 9 页 第 3 页读精思”的宝贵时光。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字义,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义,这样读书才能真正读出书中之“味”。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同样,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只有经过反复诵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便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训练。这种训练与那种单项分解知识点的训练不同,前者是动态的、活的训练,后者是静态的、死的训练。

因此,精彩的语段必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唤起情感,在诵读中体味语言运用之妙,也只有在诵读中才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篇精美佳作,教学时,不宜把它嚼得支离破碎,而应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在反复吟诵中,凭借联想、想象、揣摩、触发迁移,再现再创造,提高对语言审美的感受能力。吟诵《听潮》是一种美的享受,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沉吟,感受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用昂扬急速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愤怒,感受那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雄壮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大海的深情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吟诵《海燕》,则想象那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号浪涌,海燕振翅高翔,搏击风云的壮阔场面,及暴雨骤至,激浊扬清,天清地明的清亮世界,从而感悟“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一呼喊的深层含义。

共 9 页 第 4 页吟诵,是一种能充分传达文章情意的自然读法。不求声音宏大,但求读得清爽自然,不求普通话标准(标准当然好),但求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该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该悲凉处还它个悲凉。使文中之意皆出于我之口,文中之情皆出于我之心。这种吟诵的读法,是体会文章意蕴情感的桥梁。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大力倡导诵读,是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适用于现代文教学,更适用于古文教学。还需要补充一点:诵读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有人认为“语感的培养唯赖于读”,这就未免有点绝对化了。还是要把教师的精讲、点拨与学生的熟读、背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当然,培养语感,学生还必须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熟读、背诵。理解是前提,重复是关键。对语言的理解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分析、比较、揣摩等。但是,理解了,懂得了,还不是学习语言的终结,恰恰是学习语言的开始。因为理解了,并不等于化为己有,成为语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的重复,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才会在头脑中固定下来,才会在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才会出现技能化、自动化,于是语感才会形成。没有重复,也就没有语感。

共 9 页 第 5 页

(二)细读语段,理解语言

语文本应该姓“语”,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训练。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任务,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目标。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务必切实加强语言教学。

指导学生阅读每一篇课文,一要领会关键性的词语;二要揣摩限制性的成份;三要理解警策性的句子。

如:我们初读《孔乙己》,谁也不会介意文章末尾对孔乙己悲惨结局的叙述──“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可是在细读课文时就不难发现“大约”、“的确”的巧妙运用。“大约”、“的确”看似矛盾实不矛盾,“大约”说明孔乙己的死无人过问,他活在世上只是一块笑料而已,“如果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因此,他已成了社会上一个多余的人,反映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残酷现实。“的确”说明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他的悲剧正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极深的一批下层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孔乙己去咸亨酒店,“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符合这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性格、心态和境遇。既“排”出了他拮据穷酸的本相,也透出他不少分文酒钱的要面子心理,还表示他对短衣帮无情耻笑的“不屑置辩”。若换作“掏、摸、拿、挖”,不是语言

共 9 页 第 6 页逊色的问题,而是没有上述的表达效果,甚至连“准确”的要求也未达到。

㈢ 研读文段,体味语境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而认真研读文段,“分析语境”正是“揣摩”的有效办法之一。通过反复研读,勾画圈点,多问几个为什么,体味语境,体味作者独到的语言运用艺术。语言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失去了语言意义,仅是文字符号而已。

如教《故乡》,认真研读文章开头,鲁迅先生这样写道:“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问句中一“横”字,本是极平常的字眼,当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仔细揣摩这段话后就产生顿悟,平常“横”字不平常。着一“横”字就活画出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农村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图,渲染了气氛,为闰土的出场设置了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

词的意思往往有词典意义和语境意义的区别。词典意义是指该词的一般意思、普遍意义,包括基本义和引申义以及比喻义。有些词一旦用到具体文段中,其意义可能已被转化,甚至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这就是词的语境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些词语,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旨及人物的个性、心理、素养、处境氛围、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进行比较、揣摩,来感知其特殊的语境含义。

共 9 页 第 7 页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自己对父亲的内疚之情:“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其中“聪明”一词含有讽刺意味,父亲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我不但不理解父亲的这种爱子之心,反而认为父亲有点“迂”,这是“不聪明”、“糊涂”、和“幼稚”,这样褒词贬用,表露自己的歉愧之情,比直说要高妙得多。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这么一句: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句中“寂寞”一词,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心情,而形容“路”,似乎用词欠当。但我们结合语境分析,就会发现用词之妙了。从客观方面来说,夏夜的荷塘并非“寂静”无声,作者在下文就描写了声音;从主观方面看,作者说不满当时的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于是便感到了“寂寞”。这样,主客观因素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选用“寂寞”的语境。

四、结束语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是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语言当然也不例外。事实上,人们进行读写听说活动既不会也不可能亦步亦趋地依据所用词语的理性含义和范畴以及有关的句法规则,而主要凭语感。语感是左右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的获取与形成,是高语文素质的标志,而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做法──重视文本,重视诵读,共 9 页 第 8 页重视语言,重视语境,重视习惯,重视积累──正是语感培养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这也应该是今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武器。

参考资料:

1、《21世纪语文教学展望》(《课程、教材、教法》作者章熊)

2、《审视中国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

共 9 页 第 9 页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浅谈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

[摘要]: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笔者通过分析语感的含义,探索语文实施语感教学的方法,着眼于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的感悟创造,笔者提出应从挖掘生活体验、加强言语实践和积淀语文知识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感的培养。

[关键词]∶语感 生活体验 言语实践

语文知识

随着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第三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认识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与研究,随之“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知识中心说”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训练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而语文的核心是语感。

一、为什么培养语感

(一)语感的定义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那么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之前,必须先弄清语感为何物? 就阅读所及,归纳人们对语感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

“语感就是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它意味着用自己的身体去接触、感受、领会、认知、验证、考察、切近物象,从而深入具体地把握作品的本质。”[1]

“语感是在阅读时,读者凭着积累的语言经验而又自觉或不自觉地综合运用语言基础知识感受语言的过程。”[2]

“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3]

“语感是人与语言这一对象相适应的感觉,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一种方式、一种结构。”[4]

“言语主体的心理因素和精神操作实际上就是对言语对象的感觉、领悟和直觉把握,就是语感。”[5]

(二)培养语感的意义

1、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培养语感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感悟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语言实践训练而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从而创造性地获得了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主动地学习探究。语感教学注重在语言训练中学得语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语言实践和语言分析活动,积累了语言材料,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在以后的阅读中,学

生就可以用这些已有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去感知理解。在感知理解时,可选择和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相似的语言块,归纳到自己的语言信息库中去,这是“同化”;对于与自己语言经验不相适应的语句,也能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而适应这种新的语言现象,这是“顺应”。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更趋于完善。这样,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性会逐渐增强,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语感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知识。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是一个多层面多侧面的复杂的系统,而语感就是这个系统中的核心。因为语言文字并不是只带有机械的语义知识,而往往带有作者很强的感情色彩,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因而语文教学绝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来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感情。而同时语文知识要通过大量言语对象反复作用于学生的感觉,从而附着于学生的心理结构,这样的语文知识才能转化为一定的语言能力。因此,语文教学的核心不是传授语义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传授知识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

3、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一方面任何思维活动要建立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人类的思维成果也必须依靠语言才能得到表达、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语言的发展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通过思维才能表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才能成为交际的工具。而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境界。语感的训练与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情感和能力的积累和激发,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语感强的人能敏锐地感觉到语言材料的重点、情感,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加思索地表情达意,正如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美育。

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是一个理性的认识过程,而必须要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丰富情感等因素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直觉形象进行了感受,审美情趣得以激发,这其实就是一个审美教学的过程。美的形象性和语感的直觉特征是统一的。审美教育要通过培养良好的语感来完成。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审美能力的高低。

二、怎么样培养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感培养有三个基本途径——挖掘生活体验、加强言语实践、积淀语文知识。根据语感培养的途径,我们共同来探讨语感培养的方法:

(一)、挖掘生活体验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6] 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7] 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山寨》一课中写道“看着飘起的炊烟,好像离山寨不远。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课人寰到门前!”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炊烟”,不曾亲眼见过“青藤垂挂屋檐、林遮树掩的情景”,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山路曲折蜿蜒绵长”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

如: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语感。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如《美丽的武夷山》有这样一句话:“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造型奇特、玉柱、火把、鲜花、竹笋”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武夷山山峰奇特美丽”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武夷山的小游客们,你们现在来到了武夷山脚下,看!造型奇特的山峰从我们眼前滑过,它们

都想什么?”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现武夷山真实的山峰,并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尽情的诉说着山峰奇特的造型——“我觉得山峰像„„”。教师并及时引导把“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句后的“。”改换成“„„”。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已经到了武夷山,正在感受着武夷山山峰奇特的造型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呢?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直觉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

(二)、加强言语实践

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言: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

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先,入情明理的。例如:《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哦朗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诵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读有多种,如朗读、精读、速读、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

朗读可使语感细腻。它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8] 美读使语感美妙。它要求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9]与作者同悲共喜,实现心灵的交融。美读应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对读法不宜作统一的要求。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小小的船》一课时,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老师微笑着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月亮不够弯,不够小呢?”学生们一下子领悟了,在第二次读的时候,有的歪着头轻轻地读,有的将“弯弯的”“小小的”两处拉长声读,每一种都读出了小诗的韵美。学生对作品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位教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生硬地讲哪里该轻读,哪里要重读,仅仅是稍加点拨而已。

精读使语感深刻。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精读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读者沉浸在作品中,对关键词语深入品味,对语气变化细细推敲,从而领会出作者潜词造句的妙处,发掘出作品背后深藏的意蕴和情感。精读是语感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的关键。夏丏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 [10]这样敏锐、深刻的语感就是在反复的品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精读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他们一些好的读书方法,如好词好句可用“OO”来表示,重点句可用“==”来表示,疑点可用“?”来表示,还可在文旁写下所思所感,即做批注。速读使语感敏锐。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速读即浏览,是说一个人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从言语作品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捕捉到文章的要旨。是一种对言语迅速的反应和敏锐的直觉能力。如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只有那些对众多的信息能快速把握,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才可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对学生进行速读训练,提高语感的敏感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一目十行的速读,得鱼忘筌,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甚至包括标点符号)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主体在进行速读时,有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合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

泛读使语感丰富。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头脑中才能形成更牢固、更多样的语感模式。6

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为不同的风格而喝彩,因迥异的情节而感动。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可以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文章拿到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可以在课间与大家交流读书的感想,还可以做每周一次的“好书导读” 等。笔者的作法是在每周一早自习时,为学生读一两篇从《读者文摘》或《青年文摘》中选取的精美文章,并把文中隽永、深刻的句子抄在黑板上供他们抄诵。每当我深情诵读时,教室里总是很静很静。所有的孩子都在屏息倾听,语言的魅力让人心动。“这世界上没有哪一艘船,也没有哪一匹马可以像书那样把人带向那么遥远。”(狄金森)我们的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势必会语感变得丰富,心灵变得丰富。值得注意的,是言语实践特别是课外的言语实践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以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有所收获为原则,切不可以加大学业负担为代价。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进行语感培养的探究中开展了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作文接龙游戏,小小编辑部、辩论会等一系列的言语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语感生成能力的同时,亦点燃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积淀语文知识

高品质语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理性在感性中长期沉淀的过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语言从实践中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但是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 [11]所以强调语感训练,决不能排斥或轻视理性的语文知识渗透。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范围内,语文知识应该是指一些浅显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如“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按一定顺序写”等。此外教师如果能作到深入浅出,“蜻蜓点水”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修辞手法也未尝不可。修辞,特别其中的对偶、粘连、顶针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国语言的华美,适度的渗入可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理性的语文知识不能孤立的讲解,只有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点渗透,才能更好地为语感的深化服务。否则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令人难以理解。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表达技巧的实例,值得借鉴:

师:同学们,“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诗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情形?能说给大家听吗?

生1:是讲主人家园中的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了。师:伸出墙。来还有更形象的说法吗?

生1:是高高地窜出墙来。

生2:因为怕主人发现,所以它是悄悄地跑出墙来。生3:是跃出墙来。急着留住诗人,想安慰他扫兴的心情。„„

师:大家讲的多好啊!同学们,加上了想象你的语言会变得比诗还美呢!这位教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露痕迹地将“想象会使语言生动”这一表达技巧,融进了学生对诗情诗境的感悟中,深化了他们对诗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12]

结束语:

总之,“语感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最好体现。它的提出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只要在“语感培养”的领域里潜心思考,不断探求,就一定会为语文教学开辟出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吕俊华:《谈体会》,《百科知识》总625期。

[2]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与做法》,《语文学习》1990年第9期。[3]杨炳辉:《谈谈语感的本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4]王尚文:《语文教学的错位现象》,《教育研究》1991年第10期。[5]毛光伟:《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语文学习》1993年第5期。[6]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1980年版,第267页。[7]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44、45页

[8]朱熹,《朱子语录》。

[9]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

[10]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7页。

[1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70页。[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17页。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联想、比较、揣摩、领悟等思维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以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会朗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感悟课文,而对文章的独特体验是学生读好文章的基石。朗读也是学生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语感材料,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音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达到悟其神的境界。

在教学中,学生可通过朗读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节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可利用现代化教学,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庐山那缥缈、捉摸不定、变幻万千的云雾。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全文,正确处理课文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并抓住关键词语“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从而真切感受庐山的云雾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

二、在揣摩中培养语感

古人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水濯足,可见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评,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二泉映月》中“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沉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的月夜”。“倾吐”一词,让学生朗读品味,真正领悟到盲人阿炳是在用心在演奏,是在用琴声“倾吐”自己对家乡、对生活、对音乐深沉的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同样,课文结尾处“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痛苦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文中的四个“爱”字是阿炳感情的升华,是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源泉。学生只有通过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才能把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在教学中,紧扣这些精彩的字词,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内容,细心领会作者的独具匠心,感受文章所要传授的思想感情,就会获得强烈的语感。

三、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读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如《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在教了这篇课文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的历史,还介绍了一些突出人物的特点;学《云雀的心愿》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环保、生态方面的知识;教学冰心先生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后,让学生去读冰心先生写的《小橘灯》《寄小读者》等。如此,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互相补充,大胆引导学生抛开“芝麻”去捡更诱人的“西瓜”,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再者,现代社会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小广播……都是阅读的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物为我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在这里他们可以自在地漫游在童话王国,参观未来世界,可以随时与伟人见面和英雄交谈……他们与书中的主人同欢乐,共忧思,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奥妙,认知了语言的情趣,把握了语言的精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观。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大量浏览和精研各种文体的优秀范文,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总之,学生语感的培养贯穿阅读训练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揣摩、积累、应用等各种方法不断锤炼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会能力,逐渐将语言文字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作者单位:安徽省颍上三中)

下载语文语感教学的教学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语感教学的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的语感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的语感教学 摘 要:语感,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小学生对语言刺激最为敏感,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语......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什么是语感?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语言产生感知和感受的心理行为能力。中学生要学习语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脱离语感而获得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所以,中......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感研究述评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感研究述评 近几年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语文教学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热点、焦点,这就是关于语......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语感培养探讨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语感培养探讨 摘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一句话:"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在《课程标准修订稿》里指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

    语文教学培养语感能力例谈

    语文教学培养语感能力例谈语感,即读者或听者通过阅读或听他人讲话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学好语文,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感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感训练 诸城市朱泮三村小学宋新民 内容提要: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培......

    语文论文:语感中心说献疑

    在当前语文教学界,一部分同志提出了“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支点”的口号。如:“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便是学生语感的形成和提高。”“在教学活动中抓住它(指语感),突出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