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0后CEO互联网创业故事
在扬州西区新城电子商务创业产业园,有一名“90后”的CEO,他来自安徽山区一个清贫之家,大学毕业后来到扬州创业,仅用3年的时间就让公司产值突破千万元。他就是刘高,扬州通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人和CEO。如今成为“新扬州人”的刘高说:“扬州是我的福地,也是我的第二故乡。”
寒门学子有担当
自己全额贷款上大学
刘高老家在安徽枞阳山区,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外出打工,他由爷爷奶奶带大,是一名留守儿童。
家庭贫寒,父亲给他买了一双球鞋,只有体育课才舍得拿出来穿,后来穿破了还舍不得扔,就打补丁,直到最后补丁都补不了才扔掉。没钱买铅笔,刘高就去学校旁的垃圾堆捡铅笔头来用……这些因为贫穷而过的苦日子,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刘高说,穷意味着自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份责任,成了他不断努力的动力。
2010年,刘高考上了大学,因为是一所三本院校,家人和老师都希望他补习一年;他拒绝了,自己贷款6000元去了学校。
“自己长大了,家里还有弟弟妹妹,不能再依靠父母了。”刘高说。
大学四年24次创业
曾被误认为“富二代”
为了挣生活费,刘高决定自主创业,第一次创业就是开淘宝网店,“刚入校不久,就开了网店。”
开网店第一年,利润并不高,生活压力依然很大。于是,他又跟同学合作搞一些项目,卖报纸、电信宽带、手机小挂件。
大二时,刘高的网店有了起色,他还请了一名客服。他还开拓其他业务,如卖二手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参加唱歌跳舞商演等。参加商演的时候,他先后三次摔伤,其中一次不得不入院治疗。
“学校10点就断网了,网店很多业务都要忙到凌晨一两点。”大三那年,刘高在校外租赁了一间房子作为办公用房,他又开始了网络游戏代理、搜索引擎优化等创业项目。
刘高算了一下,大学四年,他24次创业,最成功的创业还是网店和游戏代理,“网店最多的一天,光利润就有上万元。毕业的时候,网店已经升到了5颗钻。”
刘高个性豪爽,同学聚会都是他掏钱。正因如此,很多不了解他的人以为他是“富二代”,他却从不解释,“我就想做好自己,人家以为什么不重要。”
互联网创业成功
3年企业产值过千万
毕业后,刘高来到了扬州。大学创业的经历,让他意识到,互联网行业是一个有前途的行业。
刚毕业时,刘高的月收入就达到了2万到3万,但他觉得还需要去锻炼,于是关了网店,应聘好几家大型公司面试,最终选择其中一家,在这里工作半年“练级”,当觉得有能力带团队做项目时,刘高选择了辞职创业。
2014年9月,刘高的公司成立,员工只有他一人,公司有一位投资人,不问事只投钱。成立半年多,效益并不好,甚至面临倒闭。刘高决定转型,开始做互联网服务行业,也就是现在的扬州通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做APP、微信网站、网站服务项目。转型后3个月,公司发展到了6个人。
2015年7月,公司第一次扩张,从一个60平方米的小房子,搬到了200平方米的办公间。经营过程中,刘高遇到了各种难题,如管理难题、业务发展困难、员工离职、公司亏损,甚至还吃过官司。2016年7月,公司效益终于转好,员工也达到了16人。这时,刘高也从创始人变成了股东投资人和经理人。
公司赚钱了,刘高首先想到的还是扩张——扩大办公地方和招人,他高薪从北京、上海等地挖来了互联网技术人才,保障所有员工的收入和福利,将公司办公地扩大到500平方米。如今,扬州通彩网络有限公司已成为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公司正在申报高企,进行集团化运作。
“扬州真是我的福地。” 刘高说,公司的发展除了网站、APP、微信、网站等研发外,正在开拓商标、版权等多方面的服务。希望公司发展越来越好,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
第二篇:余佳文90后CEO励志创业故事
余佳文,1990年出生于广东潮汕一个普通家庭。2004年,14岁的他开始做生意。2007年,在饶平二中读高一的余佳文开始自学编程,开创了一个高中生社交网站。网站2008年盈利,赚得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余佳文90后CEO励志创业故事,欢迎阅读。
【余佳文简介】
1990年7月5日生于广东潮州,毕业于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超级课程表”、广州超级周末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90后创业者。
2007年,余佳文自学编程开创了一个高中社交网站;2009年,余佳文入读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2年8月,余佳文团队研发的“超级课程表”获得第一笔天使投资;2013年1月,超级课程表拿到了第二笔天使投资。2013年6月,超级课程表获得千万元级别的A轮投资。2014年11月,余佳文获得阿里巴巴的数千万美元的风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80后、90后成为创业军的主力,一位来自广州的90后,用一个小小的课程表创造了很多事情。10月17日,阿里云开发者大会主会场上,作为9位主题演讲的嘉宾之一的余佳文,被请到了台上。
刚满年23岁的余佳文来自广东,是阿里云开发者大会上发表演讲年纪最轻的一位嘉宾。同时,也是一家创业公司的CEO。
“我的梦想是来阿里巴巴当一名优秀的程序员……” 和阿里套完近乎,戴着黑框眼镜,歪着肩的余佳文,开始用一口带着广东腔的普通话,语速飞快得讲起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源于一次反抗】
“今天教育特别不人性化,因为总有老师学校给我们设定好自己的课程。”余佳文说,“我一直希望有自己的课程表,我需要改变这个事情。”
从高中就开始写程序的他,是一个有7年资历的老程序员。于是就有了一款他自助设计的“超级课程表”APP软件。“这是一款由个人需求拓展到用户需求的产品。”他说。
打开超级课程表的页面,“快速导入课表、校园蹭课神器、下课聊社区、烂笔头、传纸条、考试倒计时”六项内容以漫画的形式展示。“想去旁听,用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快速复制同学的课程表,想要认识新同学,传纸条嘛,你懂的。”余佳文眉飞色舞得做起介绍。
身边同学下载使用后,成为每天必玩的软件,这让他嗅到了商机。但当他兴冲冲拿去给学校老师看时,却碰到了钉子。“学校老师看了一下,说一个课程表而已,这个能赚什么钱。”
但后来的结果,肯定让这位老师大跌眼镜。目前,超级课程表累计用户已超过3000万,并且每小时可新增1000个以上用户。去年2月,“超级课程表”开始面向全国布局,目前已经覆盖1000多所高校。
【创业路上“人生何其痛苦”】
虽然现在的余佳文,可以谈笑风生,甚至调侃自己的“草根”逆袭的经历。但分享自己创业路上的经历时,他说“人生何其痛苦”。
余佳文说,被老师泼了一盆凉水后,他还是不死心。“又通过新浪微博把所有天使投资等风投人的名单搜罗一遍,一个一个给他们发信息。”结果被40多家机构,几十个投资都拒绝了,“没有一个人投资我这个项目。
余佳文说在最无望的时候,他参加了一个衣香鬓影的酒会,在一个角落抢到话筒,和一位天使投资人讲了自己的项目,拿到50万初始资金。之后,又相继得到360公司CEO周鸿祎几百万元的投资。
一切似乎都开始出现顺风顺水的前兆,“拿了几百万,我把用户量提升到了100万。”但烧钱太快,几百万很快就花完了,于是,余佳文又去了北京。
“不骗你,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去北京。”他说,“去了北京,见了红杉资本和联创,给了我几千万,我觉得终于有钱了,可以干一番大视野了,结果干不到三个月,结果钱花完了,投资人说不投你了。”
更让他措手不及的事发生了。“更惨的是我服务器坏了。那个时候被医院误诊为我得了淋巴癌,服务器也崩了,又欠了一大笔债,我觉得我人生何其痛苦,干嘛遭这个罪。”
【因为这个时代 互联网成就了我】
余佳文说,绝地反击还是因为身在互联网时代。
“我特别感谢阿里云,在最紧张的关头用了阿里云,价格便宜很多。同时,我很幸运的是把身边所有好友发一遍短信借钱,只有一个人借我钱。”
“这个人是最讨厌我的人,他拿了20万,我拿了这20万找到一个很破旧的场地,把员工砍一半,用最便宜的服务器,用了两个月时间,这个时候我的投资人信心又来了,又把钱还我了,因为经历了这样一些挫败,所以对我来说更懂得怎么去珍惜每一分钱。”
从偏远小镇的男生改变了大学生上课习惯,让超级课程表几乎成了大学生每日的必需品,成为仅次人人的第二社交平台。余佳文说,“觉得我很感谢互联网”收起之前的调侃式语气,他一本正经的总结道:“我觉得我成功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这个时代,也是因为互联网。”
第三篇:胡华成的70后互联网创业故事
他出生于1978年,江苏宿迁人,出身贫寒,童年时候,常常饥一顿饱一顿,14岁就忍痛辍学,成了一位未成年的打工仔。在此无依无靠,白手起家,面对年纪的太小、人们的不信任,他用自己的坚毅和执着,渐渐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并逐渐成长为行业内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就是中国人才就业网的创始人—— 胡华成。
“十年努力无人问,一博成名天下知”,拼搏是每一位成功者必备的勇气和胆识,胡华成所经历的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充满了荆棘,但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他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自身价值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一、饥饿的童年,磨练出坚强不屈的性格
14岁那年,他揣着从亲朋好友那里借到的几十元钱,和一位朋友踏上了去无锡江阴的列车,开始了他的打工征程。在走出江阴车站大门时,胡华成望着高层的建筑物,有种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感觉。因为没有多余的钱,晚上住的是公园里的亭子。由于年龄太小,很难找到工作,处处碰壁。几近走投无路时,遇到了一位贵人,收留他,并安排他进了其开办的娱乐场所做一名浴室服务员,每月工资300元。这份工作来之不易,胡华成很珍惜,干得乐滋滋的,最终赢得了老板的信任和赏识。两年后胡华成拿到了当地浴室技师比赛第二名。边工作边学习,苦难塑造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工作成果则渐渐强化他更坚定的信心。他在努力,也在观察、思索。
二、脚踏实地,才能出人头地
创立之初,没有团队、没有资金、没有关系他面临的三大问题。人总会往高处走的,几年的经验摸索后,觉得“有搞头”的胡华成承包了一个浴室工程。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再加上经验不足,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一切经历并没有影响他那颗执著的向上的心,“因为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他说。他用了整整五个月的时间去反思和振作自己。
然后,胡华成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东山再起。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一番的努力和拼博,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净挣了十几万元。到了2003年他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型休闲中心。社会是个大熔炉,他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与经验。
同时,他也很清楚过早离开校园的遗憾、不足和欠缺,他兼职做保险、报读市场营销管理,开始他的充电人生。
他很相信“保险公司是培养销售精英的地方”这句话,他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由一个小小的业务员升到营销总监,这个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他说,“成功的秘密相当简单,就是比别人多一倍努力。”
经过长期的历练积累、才智蓄备,他看见了市场需求的趋势,水到渠成,2005年创办中国人才就业网,他坦承:“我做这个网站,一直是以前程无忧、中华英才、智联招聘作为楷模的。我想,别人能做好,我一定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
三、目标远大,企业才能壮大 随着事业发展需要,中国人才就业网“变身”为中国人才就业连锁集团,它是国内领先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一,与全国5000多所职业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共同打造全国最大的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主营业务有:网络招聘、人事外包、劳务派遣、中高级人才搜寻、职业培训、会展服务等。
在全国364个城市都设有招聘网点,8年来共为27万家企业提供过人才招聘服务,累计服务求职者110万人次。同时,中国人才就业网旗下还有:HR商学院、群英会、《求职指南报》等配套和增值服务,在行业内率先荣获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授权的“AAA”称号的企业,做为他个人多年来推动中国人才就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亚洲财富论坛邀请担任亚洲财富论坛理事会理事长。
四、善于总结,才能不断成长
胡华成认为,人的一生,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企业,最难的是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 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就是梦想。没有哪件事,不动手就可以实现。世界虽然残酷,但只要你愿意走,总会有路。看不到美好,是因为你没有坚持走下去。人生贵在行动,迟疑不决的时候,不妨先迈出小小的一步。前进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糟糕,叫做经历。
第四篇:80后创业故事
7808口碑创业网撰写 来自互联网
80后创业小故事一:
陶燕是一位典型的80后,说起创业时的艰辛,陶燕不假思索地说。
陶燕2007年大学毕业后考取了简阳青龙镇的村官。2008年到四川农业大学参加了种养殖技术培训后,顿时觉得眼界大开,于是便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凭着自己对市场和当地情况的分析,她毅然决定选择莲藕种植。据陶燕介绍,当她决定要开始种植莲藕时,合伙人拿出部分资金,而自己却并没有资金拿出来投资,近4万元的启动资金就成为了陶燕开始创业梦想的“难关”。
陶燕的故事告诉我们,80后创业的第一障碍就是资金。
80后创业小故事二:
张杨路,刚开始在资阳开办广告公司时,公司仅有4人,“谁在偷懒一瞄就知道了。”他说管理起来很简单,而且赢利十分可观。但公司做大后,公司的赢利状况并不伴随着人员的增加而同比增加,管理上也让他非常吃力,这让张杨路很苦恼。
许多80后创业的道路上,发现公司规模较小的时候,无论是管理或是经营都得心应手,但一旦规模提升几个等级后,包括管理、市场经验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开始考验80后创业者的“续航能力”。所以80后创业的第二障碍就是创业者自身的续航能力。
80后创业小故事三:
2009年底,李伟从朋友处获悉深圳DIY蛋糕较为盛行,在蛋糕店开后,李伟才发现要在资阳拓展业务实在有些困难,由于个性化定制的特殊性,这决定 了这一产品不能“批量生产”,单靠一单一单的业务根本形成不了规模。由于盈利模式受到挑战,李伟最终放弃了在资阳创业。所以80后创业的第三障碍就是项目 的盈利模式。
第五篇:中国互联网CEO经典语录
“搜狐”CEO张朝阳:“我认为国内网站在国内上市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只有本地的股民才最了解本地网站的发展潜力,很多的股民本身也许就是某家上市网站的忠实用户”。
点评:墙里开花墙外香。
“51.com”CEO庞升东:“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上市,时间可能在三年后,纳斯达克是第一选择,因为我们对那里比较熟悉”。
点评:谁不熟?
“腾讯”CEO马化腾:“无线有100多亿元的盘子,我们必须进去;网游有7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广告有30多亿的盘子,腾讯不能放弃;腾讯不能放弃的还有搜索、电子商务”。
点评:一统天下。
“MySpace中国”CEO 罗川:“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领先的Web2.0企业”。
点评:有你,没我。
“优酷网”CEO古永锵:“Alexa是儿戏”。
点评:互联网是幼儿园。
旷世绝联型[/B]
上联:我就是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竞争对手。(“阿里巴巴”CEO马云)
下联:我拿着显微镜也看不到冗余劣质资产。(“猫扑”CEO陈一舟)
点评附送横批:人间仙“镜”
胸怀韬略型[/B]
网易CEO丁磊:“如果方向不对,做什么都不会顺风”。
点评:如果方向正确,那是不是做什么都不会逆风?
金山总裁雷军:“成熟团队+成熟经验+成熟产品,快速地崛起,下一个会是谁”?
点评:会不会是金山?
淘宝网CEO孙彤宇:“要让淘宝土得掉渣”。
点评:要让阿里巴巴富的冒油。
“6688 ”CEO王峻涛:“我如果发现了金矿,好像没有义务告诉别人”。
点评:如果那确实是金矿,就算你不说也有人会来打劫的。
“分众传媒”CEO江南春:“一年出轨一次是道德的”。
点评:脍炙人口。
“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做投资不是把钱给公司,在他们的董事会里占几个席位,开会的时候说几句不咸不淡的话。”
点评:你还想干什么?
“Discuz”创始人戴志康:“年轻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去补救过错,但反过来讲,市场竞争不会因为你年轻就宽容你,你犯错误别人不犯,你可能就死掉了”。
点评:送给80后的创业者。
针锋相对型[/B]
“盛大网络”CEO陈天桥:“华尔街不懂网络游戏”。
点评:在中国召开“华尔街网游培训班”,让分析师们搞懂后再重新持证上岗。
“征途科技”CEO史玉柱:“我在你们的游戏上花了数万元钱,我了解每一处细节。说游戏你说不过我。我好好教教你”。
点评:请史老师出任“华尔街网游培训班”讲师?
“点击科技”总裁王志东:“合作伙伴也欢迎我的加盟,我可以帮助他们抵制‘腾讯’的入侵”。
点评:还来得及么?
“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再过半年,Google任何本地化的破绽都将被弥补”。
点评:我们相信――只要有“搜狐”把关。
“TOM”总裁王雷雷:“什么历经坎坷、个人奋斗,成功在于运气”。
点评:建议创业者们都去算一卦,没那命就别瞎操劳了。
“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杨旭:“我从来不接受‘NO’,通常我会说服到对方信服为止。我充分相信我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点评:Oh yes
直言敢说型[/B]
[/B]
“新浪网”高级副总裁、总编辑陈彤:“概念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用”。
点评:实话实说。
“奇虎”董事长周鸿祎:“这个社会上谁的屁股都不干净”。
点评:那就都别擦了。
“百度”CEO李彦宏:“我奉劝Google的CEO能像eBay的CEO一样,一年有半年在中国工作,这样可能会更了解中国市场,还会更有希望”。
点评:李开复老师不是一直在么?
“空中网”CEO杨宁:“我们是光着脚的,他们是穿鞋的,光着脚的从来就不怕穿鞋的”。
点评:现在的情况是,脱了衣服的更不怕穿着衣服的。
原“雅虎中国”总裁谢文:“执掌雅虎中国我有九成胜算”。
点评:失算。(雅虎中国被马云的阿里巴巴收购)
“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我们最大的对手就是我们自己”。
点评:无敌。
“Blogbus” CEO窦毅:“我们期待着,中国的‘Internet大工地’上,能出现像Google那样的与众不同的建筑,而不是有更多的表面花哨里面却是豆腐渣的烂尾楼。
点评:美国只有一个Google,中国只有一个Blogbus.“AMD中国公司”总裁郭可尊:“当一个领导者关键是看他是否具有管理的能力,不是看他穿裤子还是穿裙子”。
点评:为什么现实中绝大多数的老总穿裤子,而秘书却穿裙子?
“红杉”合伙人沈南鹏:“我一直认为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很长的时间,谁知道只用了如此短的时间,不能不说有幸运的因素”。
点评:时也,运也,命也。
“KPCB”中国合伙人周志雄:“在这个行业中声誉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案例会跟着他一辈子,所以个人必须对自己的案例负责”。
点评:创业者要竖贞节牌坊。
成功回味型[/B]
[/B]
“Majoy”总裁茅侃侃:“我的工作和游戏有关,我积累财富的过程和‘玩’字也脱不了关系。”
点评:谁说玩物丧志?
“泡泡网”、“汽车之家”CEO李想:“一个人如果到了20岁都还不清楚自己的性格和立场到底是什么,那挺可怕的”。
点评:很多80前的人都白活了。
“寻医问药网”创始人郑早明:“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的”。点评:想做优秀的爷爷就必须先把孙子做好。
原“Mysee”总裁高燃:“现在的绝大部分青年人,将成长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定位于经济利益上,反观近几年火爆于媒体的青年创业才俊,有政治抱负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点评:入错行了。
“中华英才网CEO”张建国:“要做就要做好”。
点评:要说就要说大。
土豆网创始人王微:“创业是做自己的东西,虽然与之前的想法有落差,但是上了贼船就下不去了”。
点评:VC上千万美金都上船了还会让船长下去?
“豆瓣”创始人杨勃:“你看一本书,在豆瓣看到有10个人看,这样带来的惊喜,比你发现一本书有1万人在看,要强烈得多”。
点评: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读书亦是如此。
“宝宝树”创始人邵亦波:“如果做一个事情,都要超越以前,那活的太没意义了。能做大当然最好,如果跟自己比赛,那会太累”。
点评:上山容易下山难。
幽默风趣型[/B]
[/B]
“世纪佳缘”CEO龚海燕:“我们家在湖南农村,我奶奶就是方圆百里鼎鼎大名的媒婆,我老妈也名气不小。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给人‘做媒’”。
点评:家族企业。
当当网CEO俞渝:“每年情人节都是我和我老公最忙的时候”。
点评:希望他俩一年365天,天天情人节。
“第九城市”董事长朱骏:“从没想过拿足球赚钱:每年5000万就是来玩的”。
点评:网游推动了足球。
“博客中国”CEO方兴东:“我最不快乐的互联网时光就是拿到了1000万美元的阶段”。
点评:给我吧。
“百合网”总裁田范江:“当初招聘的时候没人来,我们说自己是交友网站,求职者觉得我们是搞‘***’的,不肯来;后来我们改说是做婚介的,人家更不敢来了”。
点评:关键不是你们做什么,而是做的够不够大。这不,全来了。
“大众点评网”CEO张涛:“餐饮企业说大众点评网不是餐饮企业,互联网企业说大众点评网不是互联网企业”。
点评:他们若是知道了哪里还有你今天?
“图葩网”创始人朱威廉:“如果MyTupa失败,我就从此消失。”
点评:跳楼还是投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