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骊山诗歌
据云骊山远望如一匹黑色骏马
黄昏那边有一匹黑色的骏马仍用
备战的姿态向前跨跃
这边街上他们贩售微笑,经年
贩售幽王媬姒明皇杨妃还有新起的摇滚
乐手。丢弃的罐头
被拿来当做玩笑的游戏
有人悄悄到山谷那边,寻找
干净的水源直到暗黑
仍没有回来
黑色的骏马他的头高昂嘴嘶吼
他的脚踩过许多战场的尘土。只要
十元。孩子
只要十元一个铜板他便
呜呜咽咽发出童稚的笑声
第二篇:骊山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总面积32平方千米,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山崩地质遗迹。翠华山属秦岭山脉,由中元古界(距今1.0亿年前)变质杂岩组成,秦岭北麓大断层从北侧通过。该断层仍在活动,其北侧相对下降形成关中平原,南侧抬升形成高高耸立的秦岭,一万年以来平均每年上升1.73~3.4毫米。强烈的断裂活动,加上构成翠华山山体的岩石质坚性脆,又地处地震带且多暴雨,从而引起山体崩落。《周语》篇就记述了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地震引起山崩的情况:“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三川竭、岐山崩”。这里的山崩地质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山崩地质景观,如山崩悬崖景观、山崩石海景观、山崩地堆砌洞穴景观、山崩堰塞湖景观、山崩瀑流景观及山崩形成的各种造型奇石景观等。其山崩地貌类型之全、保存之完整典型,为国内罕见,堪称山崩地质博物馆。公园不但在研究秦岭和关中平原形成历史和山崩地质作用上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由于园区内环境幽、奇、险、奥,从而有重要的旅游价值、科普功能和地质遗迹保护价值。
一、实习概述
实习目的: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一的能力。
实习任务: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直接感观的体会和认识,如通过对实物标本、模型、图件等的观察与分析,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并在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搜集了解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材料等资料后,学生通过野外的实地勘察,进一步了解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地下水的作用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
实习时间:一周实习地点:骊山、翠华山
二、实习内容成果
(一)、时间: 12月6日 星期一 阴
地点: 骊山
内容: 实习动员,地质图阅读、工程勘察讲座。
今天是我们班工程实习的第一天,一开始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个简短的实习动员讲座,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情绪。稍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地质图的阅读分析,学习不同倾斜程度水平、倾斜、直立)地层、褶皱构造和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可以大概地从地质图上分析各类的地质现象。在讲解工程地质勘察的时候,老师以以前实习经验,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如何制定工程地质勘探的布置,如何阅读已有的勘察报告和完成自己的勘察报告。
由于老师的详细讲解,我们班的同学们对此次的工程地质实习充满了热情,大家在剩余的时间里积极到图书馆查找相关实习资料,以求能够更加好地完成此次的工程地质实习,掌握实
习任务所要求的,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关于地质这一块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实习过程
骊山为突兀在渭河盆地的一个孤立的掀斜地垒式块状山体,北坡陡峭,南坡缓长,它是始于6500万年的新生代以来渭河盆地内发生断裂作用,沿断裂面逐步将深埋于地下的岩层抬升、高度崛起而成,山体四周被断裂所围限。
骊山周围的断裂主要为牡丹沟断层和骊山北缘断层。
骊山北缘断层
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标志明显,主要表现为:①断层一线地震活动性较强,区内发生的1478年临潼6.5级地震和1568年临潼5.5级地震与该断层的活动有关;②沿断层一线,新老滑坡十几处,部分滑床还利用了断层面;③沿断层一线地裂缝较发育,多处冲沟被错断,显示断层左行扭动;④断层活动造成骊山断块持续上升,在地形上造成渭河河床剥蚀北移,平均每年北移1.98m;⑤断层一线冲沟中泉眼连绵,华清池和其它多个热水井均为断层泉,地下水异常是该断层现今活动的主要标志。
L2牡丹沟断层
沿途所见,骊山上多植石榴树。石榴花是西安市的市花,石榴花红艳似火,被视为欣欣向荣的吉祥花,而石榴果实籽粒饱满,晶莹剔透,预示着丰收的喜悦和子孙繁衍的兴盛。临潼石榴据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记载,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石榴,从此成就了“临潼石榴甲天下”的美誉,临潼现种植石榴12万亩,品种众多,享誉全国。
这些星星点点散落在山间的小屋是当地的农家乐,是市民们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好去处。目前的位置是牡丹沟断层。
走向近南北,断面高角度向西倾斜,上盘为新近系泥岩、砂岩和第四系黄土,下盘为形成于距今17亿年的中元古界铁铜沟组绢云石英片岩,构造碎裂岩发育。
牡丹沟断层是骊山断块的西部边界。新生代以来,骊山就是沿着这组断裂从渭河裂陷带整体崛起成为地垒式断块山的。
白垩纪末﹙6500万年﹚秦岭后缘拉张断裂组萌发下陷,形成渭河盆地,沉积了巨厚的古近-第四纪沉积物;古近纪末该断裂组差异活动导致骊山逐步隆起,到新近纪末﹙260万年﹚骊山凸出地表,并一直上升到今天200-300米的高度,伴随骊山升起,这些断层一直活动着,留下高耸的断崖地貌。
牡丹沟因盛唐时期广植牡丹而得名。
这座气势宏伟的仿古建筑是号称“西北第一观”的明圣宫。它始建于1992年,是台湾著名爱国人士捐资修建的,是西北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
骊山鸟语林巧妙地运用了骊山峡谷地带,存养有上百种近十万只珍禽异鸟,置身其中,给人以回归自然,世外桃源之感。
左侧高台之上的宏伟建筑是坐落在骊山第二峰的老母殿。老母殿是为纪念传说中中华民族始祖女娲氏而建,相传女娲在骊山上炼石补天,抟土做人,后人敬仰其功德,建祠纪念。位于骊山最高峰的是烽火台。烽火台是古代传递信息的设施。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得爱妃
褒姒一笑,无故点燃了狼烟,戏弄诸侯,加速了西周的灭亡,留下来“一笑失天下”的典故。从此处前往滑索站。漫山遍野的柏树称作“拧拧柏”。相传,一位老者赶毛驴途径此地,休息时用路旁的一个石槽为驴喂食,毛驴吃饱后石槽里的豆子还满满的,老者这才发现石槽是个宝贝,便将石槽旁的柏树拧成麻花状作为记号,准备回来后带走,可回来时,却发现所有的柏树都成了麻花状,石槽不知了去向。
L 3.侏罗纪复成分砾岩
砾岩为紫红、灰紫红色,砾石呈卵石状,大小不一,圆-次圆状,成分主要有硅质岩、石英岩、花岗岩、片麻岩等,是侏罗纪古河床沉积物遗迹。它不整合覆盖在古元古界铁铜沟组绢云石英岩之上,发育两组节理。
该处砾岩形成于距今1.7亿年的侏罗纪,而其下面的铁铜沟组形成于距今17亿年的古元古代,两者之间的界面代表了长达约15亿年的时间跨度!
侏罗纪古河床沉积物现今出露于半山腰,应为新构造运动抬升所致,可谓是沧海桑田的变化。L 4.古元古界铁铜沟组砾岩
铁铜沟组砾岩﹙形成于距今17亿年﹚覆盖在太古界太华群斜长片岩﹙形成于距今25亿年﹚之上,虽然看不到接触面,但从区域上讲,前者不整合在后者之上,说明上覆铁铜沟组与下伏太华群之间有相当长时间的沉积间断。
砾石形态多样,成分有斜长片岩、石英岩、脉石英等,次圆-次棱角状,胶结物含量大,基底式胶结。
上善湖取“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意。完善了骊山上的生态用水系统,同时也为游人提供了一处极佳的休闲观景地。
骊山朝阳门是进入骊山的东大门。因旧址为古华清宫东门,沐浴每日第一缕阳光,定名朝阳门。
L 5 骊山北缘正断层
是骊山断块山北侧的一条近东西走向并向北倾斜的正断层。断裂形变遗迹、地貌标志、新生代沉积物的厚度变化特征表明,该断裂第四纪晚期以来,在区域构造引张应力场的控制下,一直作掀斜式的倾向拉张运动。在长期的形变过程中表现了蠕滑和粘滑两种活动方式。现在仍在以蠕动的方式运动着。
断层下盘为太古界太华群斜长片岩,上盘为新近系红色泥岩和第四系黄土。骊山就是沿这个断层大幅度抬升崛起成山的,留下直立陡峭的兵谏厅大断崖。这个断层被走向近南北的断层所错断。
在沟西,上盘发育多条次级正断层,组合成阶梯状。
在沟东,上盘发育三套地层,下部为新近系红色泥岩夹砂岩,层理近水平,其中发育阶梯状正断层;中部为下-中更新统砾岩,无层理,系坡积物,与下部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部为中更新统-全新统黄土,披覆在下面的地层之上。
在沟东还可看到新构造岩块,新近系红色泥岩中的钙质层因受到不同方向的剪切、断裂作用而呈现错开的块状,剪切面清晰可见,这是第四纪构造运动的遗迹。
在红土沟之上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地。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诤谏、哭谏蒋介石无果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决定逼蒋抗日。在华清池行辕内,睡梦中的蒋介石听到枪声,从后窗逃往骊山半山腰,最终被搜山部队发现。西安事变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1946年,胡宗南在当年蒋介石藏身的地方建起一座石亭,起名“正气亭”,解放后更名为“兵谏亭”。现在,在兵谏亭的周围还分布着兵谏园,西安事变浮雕等景点,为游人展现出一幅更为完整的历史画面。
L6 温泉
温泉,顾名思义,就是指“从地下涌出的天然热水”,对于泉水温度达到多少才算温泉,目前各国标准不一,如:意大利、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是20摄氏度;美国则是21摄氏度;而台湾和日本、南非则是25摄氏度。一般而言,凡是高于当地年均水温5摄氏度以上者,即可称之为“温泉”。
中国有温泉2700余处,像骊山温泉从发现到利用时间足有6000年者绝无仅有,具有3000年御汤历史实属全国之首例。华清池温泉以芳香凝脂、动人故事名冠诸泉之首,有“天下第一御泉”美称。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建离官。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年终返回。
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43℃,总流量每小时113.65立方米。水质纯净,细腻柔滑,属中性硫酸氯化物钠型水,富含47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中的多种矿物质,对风湿、关节炎、皮肤病等有特殊疗效,也因此吸引着历代帝王沐浴游幸。
华清池温泉约形成于二三百万年以前,千百年来“不盈不虚,与日月同流”。它是大气降水渗入地壳断层深处,与地下热异常体接触经过长期渗透、加热演变,最终转移到地表形成。它是渭河裂陷带、骊山断块山新构造运动的产物。
正是有了骊山温泉,也才有了华清池的千古文明和繁华,也才能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实习收获、体会
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并且通过对已有地质图阅读及应用的讲解,对以后更好地将地质学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篇:骊山怀古赏析,读后感,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复出治旱救灾,到任四月即劳瘁而死。散曲集有《云庄休居小乐府》,多写寄情林泉之乐。间亦有关怀民瘼之作。
《太和正音谱》说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而这首怀古小令却体现了他的另一番面目。
骊山这座见证了众多历史沧桑的名山,历史遗迹甚多,作者登临此山,放眼四顾,感慨丛生,从哪里着笔呢?只有阿房宫最能引领作者、读者的思绪。可惜的是,它已经被项羽付之一炬,当年的豪华奢侈都不复存在。呈现在作者面前的只有“萧疏”的“荒草”,“弯曲萦回”的“河水”。这正好触动了作者感时伤怀的情绪,体验到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朝代更替的“遗恨”,就如眼前烟锁迷离的树林,哪里还找得到“列国”中“周、齐、秦、汉、楚”的影子哟!在历史的长河中,隋、唐在这里的兴衰,也同样被无情的冲淡了。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还不“都变做了土”!正如张养浩在同调《北邙山怀古》中所写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都做了“北邙山下尘”。
这是多么悲凉沉郁的咏叹啊!读这支小曲,作者开阔的历史视野令我折服,雄浑苍莽的博大胸怀令我感佩。全曲没有艰深的文字,也没有令人生畏的晦涩典故,更没有华词丽句。就是这些质朴重拙的文字,却吟出了千古不朽的绝唱!“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明白如话,却成了发人深思的警句。
真是名家笔下无俗字啊!今天的为诗者,当学古人这种在质朴中求大巧,在浅显中求深刻的为文工夫。如果能够这样,或许我们就可以做到“下笔必开新面目”了。
山坡羊 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
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奢侈,现在在哪里?
只看见了萧疏的草,水萦纡,到现在遗留的仇恨象烟雾一样。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里头土;输了的,都变成了土。
注释: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杜牧《阿宫殿》:“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一炬: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又《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后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之叹。
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
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
赏析一:
骊山在今西安市的东北,阿房宫的西面,现有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将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开头三句“骊山回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地流淌。草的萧疏,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紧接着六七句说:“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便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张养浩对当时的状况心怀不满,但想到列国的历史,又觉得从夺得政权,到奢侈暴戾,到最终败亡,乃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杜牧说阿房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正是由此引申开来写道:“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这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灭亡,“都变做了土”,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而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它虽不及“潼关怀古”思想深刻,但也提示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赏析二:
《太和正音谱》说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而这首怀古小令却体现了他的另一番面目。
骊山这座见证了众多历史沧桑的名山,历史遗迹甚多,作者登临此山,放眼四顾,感慨丛生,从哪里着笔呢?只有阿房宫最能引领作者、读者的思绪。可惜的是,它已经被项羽付之一炬,当年的豪华奢侈都不复存在。呈现在作者面前的只有“萧疏”的“荒草”,“弯曲萦回”的“河水”。这正好触动了作者感时伤怀的情绪,体验到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朝代更替的“遗恨”,就如眼前烟锁迷离的树林,哪里还找得到“列国”中“周、齐、秦、汉、楚”的影子哟!在历史的长河中,隋、唐在这里的兴衰,也同样被无情的冲淡了。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还不“都变做了土”!正如张养浩在同调《北邙山怀古》中所写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都做了“北邙山下尘”。
这是多么悲凉沉郁的咏叹啊!读这支小曲,作者开阔的历史视野令我折服,雄浑苍莽的博大胸怀令我感佩。全曲没有艰深的文字,也没有令人生畏的晦涩典故,更没有华词丽句。就是这些质朴重拙的文字,却吟出了千古不朽的绝唱!“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明白如话,却成了发人深思的警句。
真是名家笔下无俗字啊!今天的为诗者,当学古人这种在质朴中求大巧,在浅显中求深刻的为文工夫。如果能够这样,或许我们就可以做到“下笔必开新面目”了。
作者介绍: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武宗时拜监察御史,因直言敢谏得罪权奸而罢官。仁宗时复官至礼商尚书,英宗时弃官归隐。直至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应召为陕西行台中丞,致力于赈灾济民,不久劳瘁而卒。能诗善曲,朱权称“张云庄之词如玉树临风”(《太和正音谱》)。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乐府》。现存小令161首、套数两套。
第四篇:山坡羊 骊山怀古教案
《山坡羊·骊山怀古》(散曲)
本曲为作者登临此骊山,放眼四顾,感慨丛生所作。作者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山东济南人。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主旨】
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辛辣的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无止的破坏,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都化为灰烬。
张养浩(1269或1270—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汉族,山东济南人。而以散曲著称。作品赏析
赏析一:骊山在今西安市的东北,阿房宫的西面,现有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南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开头三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 只 见 草 萧 疏,水 萦 纡。”,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 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紧接着六七句说:“至今遗 恨 迷 烟 树。列 国 周 齐 秦 汉 楚。”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张养浩对当时的状况心怀不满,但想到列国的历史,又觉得从夺得政权,到奢侈暴戾,到最终败亡,乃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杜牧说阿旁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正是由此引申开来写道:“赢,都 变 做 了 土; 输,都 变 做 了 土。”这句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都 变 做 了 土”,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而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它虽不及“潼关怀古”思想深刻,但也提示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赏析二:《太和正音谱》说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而这首怀古小令却体现了他的另一番面目。骊山这座见证了众多历史沧桑的名山,历史遗迹甚多,作者登临此山,放眼四顾,感慨丛生,从哪里着笔呢?只有阿房宫最能引领作者、读者的思绪。可惜的是,它已经被项羽付之一炬,当年的豪华奢侈都不复存在。呈现在作者面前的只有“萧疏”的“荒草”,“弯曲萦回”的“河水”。这正好触动了作者感时伤怀的情绪,体验到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朝代更替的“遗恨”,就如眼前烟锁迷离的树林,哪里还找得到“列国”中“周、齐、秦、汉、楚”的影子哟!在历史的长河中,隋、唐在这里的兴衰,也同样被无情的冲淡了。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还不“都变做了土”!正如张养浩在同调《北邙山怀古》中所写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都做了“北邙山下尘”。这是多么悲凉沉郁的咏叹啊!读这支小曲,作者开阔的历史视野令我折服,雄浑苍莽的博大胸怀令我感佩。全曲没有艰深的文字,也没有令人生畏的晦涩典故,更没有华词丽句。就是这些质朴重拙的文字,却吟出了千古不朽的绝唱!“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悟——赢的与输的都必然成为黄土,不值得羡慕和称道。明白如话,却成了发人深思的警句。真是名家笔下无俗字啊!今天的为诗者,当学古人这种在质朴中求大巧,在浅显中求深刻的为文工夫。如果能够这样,或许我们就可以做到“下笔必开新面目”了。
第五篇:小学作文:骊山游记
骊山游记
“十一”黄金周第四天,我、爸爸、妈妈、舅舅和舅妈一起去了骊山。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胜地,华清池就坐落于它的脚下。用我的话来说,骊山不仅有着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还有着长安八景中的“骊山晚照”这道风景线。
我们坐着爸爸开的小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驶,随处可见果实累累的石榴树。那又大又红的石榴给人一种十分眼馋的感觉,让你立刻馋涎欲滴。
车子大约行驶了四公里后,坡突然变陡了。爸爸加大了油门,猛打方向盘,费尽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车上坡。算了算了,我们步行上山吧!
刚开始我们走的还是行车道,大约两公里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大广场,接下来的路程就是台阶了。
我们走呀走,还不到山顶,这令我又累又急。因为我是被爸爸硬拽着往上爬的。
爬了大约有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那儿有烽火台,是古代专门用来打仗的。远远望去,烽火台好像是一个国际象棋的棋子“车”,稳立在棋盘上。这仿佛是一个巨人把它放在这里,然后又将它修正了一样。
上了烽火台台顶,四处望去,整个临潼尽收眼底,这可以看出临潼这几年发生的沧桑巨变,还可以看出祖**亲的真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