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内部审计改善卫生监督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摘 要: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一种“重投入、轻管理,重货币资产、轻固定资产” 的现象,卫生监督系统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监督相对弱化,这直接影响到卫生监督系统单位执法监督业务的开展、行政运转效率的提高以及国有资产的安全保值等方面。造成这种弱化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目前使用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较为陈旧,不能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现状发展的需要;二是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积压、盘盈、盘亏处理缺乏实际的解决方案和指导性意见;三是卫生监督单位固定资产专业性强,种类较多,人员调动频繁,固定资产管理专业人员编制不足、人员素质不高,难以应对复杂现状。本文针对卫生监督系统单位为代表的行政事业单位,从审计角度出发,就其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提出在审计过程中应该抓住的几个关节点,并在此基础上建议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在核算方法、管理机制及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固定资产; 内部审计;行政事业; 卫生监督
卫生监督系统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直接影响到执法监督业务的开展、行政运转效率的提高以及国有资产的安全保值等方面。然而,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监督相对弱化,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是在审计工作中需要抓住的关节,也是今后固定资产管理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作为国家行政执法单位,卫生监督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因其固定资产专业性强,人员调动频繁等工作上的特殊性,造成其固定资产管理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在实际业务中主要表现为:
1、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记账、不计提折旧,不能真实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消耗情况,造成固定资产总值虚增
卫生监督系统单位采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所属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核算、不提折旧,也就是说,卫生监督系统单位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的价值都是购置固定资产时的原始成本,这往往与现实中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相差甚远,不能考虑到各种因素造成的价值减值,导致单位财务状况的严重不实,同时也给固定资产的采购申请造成困难,使工作中的真实需求得不到满足。例如,20__年购置的台式电脑,每台单价6800元,而到20__年,各项配置都更高的电脑需要5800元左右,而在20__—20__年的5年间,旧台式机由于使用磨损、科技更新的影响,会迅速贬值,但由于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没有做进一步规定,在账面上反映的还是6800元的价值,从而造成固定资产价值虚高,并不能体现固定资产本身的价值。这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符合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进而影响财政资金的准确、及时配置,阻碍单位的健康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使少计、漏记固定资产成为可能
固定资产购置仅在支出中反映,并没有计入到固定资产科目,从会计核算上也可以达到试算平衡。例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购置时,现行的会计准则要求做如下分录:
借:事业支出 同时要做分录: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贷:固定基金
固定资产金额只与固定基金的金额相对应,与银行存款不存在借贷对应关系,这就使得少计、漏记第二笔分录,在会计核算账面中仍然能够保持平衡,特别是在会计人员同时负责固定资产核算时,这种漏记很难被发现,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大多数单位无专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或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卫生监督系统单位执法工作的性质,其人员编制向执法职能科室倾斜,后勤、财务人员相对较少,有的单位甚至不设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编制,由财务或是办公室的人员兼职管理。这也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时间少,缺乏培训,业务素养不高,有的甚至不能保证每年的定期盘点,使得固定资产混乱无序。
4、固定资产种类较多、人员调动频繁,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困难
由于卫生监督系统单位开展监督执法业务的特殊性,其固定资产的种类按使用人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共用型固定资产,如值班室床柜、会议室桌椅等;二是科室用固定资产,如每科的相机等执法取证设备;三是个人配备的固定资产,如为监督员配备的执法手持机等监督执法设备。固定资产的范围种类较多,日常业务交叉使用频繁。其次,由于监督执法岗位的特殊性,监督人员实行轮岗制,相对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这些都给管理增加了难度。
5、管理流程疏于规范,账实匹配有待加强
由于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执法设备专业性较强,在不满足政府采购条件的情况下,都由职能部门自行申报需求,进行分散采购,有时会出现发票对实物的指向性不明确,例如,在相机采购时,发票上仅显示“项目:相机”、“数量:1台”、“金额:20__元”,并无具体的型号及其他参数;或由于某种原因,实物是与发票上所开名目在型号、功能、价格上都相当的另外一款设备,这就使得固定资产的入库登记环节变得更加的重要,若疏忽这一核对入账环节,就会给固定资产管理造成更大的困难。
6、盘盈盘亏处理困难,造成部分资产账外流转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大多使用财政性资金的特殊性,财政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特别是固定资产对采购和报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在实际业务中,固定资产报时需要提供物品采购年度的购买凭证、报实物、单位申请等材料,申请审批后才能进场报。这大大提高了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了单位在采购、使用、报固定资产时的谨慎性,有效延长了固定资产的服务周期。但这对盘盈固定资产来说,缺少购买凭证,报只能根据具有相应资质的文件进行;而盘亏的固定资产,>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也由于没有实物而只能长期挂账得不到处理。这就增加了盘盈、盘亏固定资产账务上处理的难度,造成部分资产账外流转。>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部1997年颁布的,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要求较为简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固定资产管理的众多需要。①不提折旧,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高,单位成立的越久,则与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现状相差越大,单位的资产购置的改善性需求就越受到制约;②资产购置仅在事业支出中反映,与银行存款相对,而固定资产的入账需要另外做一笔分录来增加固定基金,在实际操作时很容易忽略,且不易被发现。这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亟待完善与改进的两大弊端;二是财政部门对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管理的重心都放在了取得和报两个源头,只规范了采购和报的方法制度,相对于固定资产的复杂现状来说较为简单,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例如盘盈盘亏的处理,没有可以参照执行的制度规范或是指导意见;三是单位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不尽完善,或是有制度而执行困难,固定资产专业管理人员缺乏,素质不高,无以应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越来越复杂的固定资产变动现状。
二、在审计过程中应抓住的几个关节点
按照卫生部第51号部长令《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要求以及卫生局东卫审字[20__]62号《20__年内部审计工作要点》的指示,内部审计作为单位自身内部的管理行为,是单位自身建设发展“免疫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为促进单位管理日趋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内审工作的监督、评价、控制职能服务于单位经济发展的大局,做好监督的同时也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固定资产审计是财政收支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以上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容易发生的问题,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应该抓住以下几个关节点: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运转是否合理
通过查阅相关制度信息,检查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对其有效性做出评估,领导层及相关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部门的职责与任务是否形成有效的分工和制衡机制,并对其执行效果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
2、固定资产人员岗位设置是否合理,执行是否到位
固定资产管理要注意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对固定资产的采购、记录、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都应明确划分责任。在检查时应注意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分工是否恰当,不能出现只有控制者或只有控制权力而不受别人控制或是没有控制责任的岗位或人员。就本单位而言,要注意固定资产的采购和处置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进行分离,责任明确,层次清晰,运转流畅。
3、固定资产账目建立是否完整,核算是否真实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建立真实、完整的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在审计过程中,要注意是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完整,避免将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长期不转入固定资产,应列支出不列支出,长期挂账往来款项;长期不进行清查盘点,应入账而不入账,应销账而不销账,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的情况存在。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通过核对法、实际盘点法等审计方法,抽查单位一部分容易出现问题的固定资产,如车辆、电脑、建筑物等资金较大的资产,进行盘点即可,而在年终或年初进行一次整体的清查盘点。
4、固定资产购置是否合法,处置是否合规
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处置,向来都是财政部门监管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审计中,一是要检查固定资产购置手续是否完备,是否遵从政府采购的规定;二是要检查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有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有无利用账外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行为,有无乱拉赞助或将财政资金应收不收,变相转为固定资产购置资金等问题,审计时特别要关注一些单位账外固定资产且无法说明资金来源的问题;三是要检查固定资产购置中手续合法,实质违法,超标准购置,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问题;四是要检查固定资产的核算计价是否准确,对于应计入固定资产账的资产,不能只记支出,忽略入账的重要环节,造成账外资产。固定资产的处置中,应注意报程序是否经过财政或国资部门批准或评估,不能擅自变卖固定资产,随意报固定资产。
注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提高资金利用率
关注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益性,努力提高财政性资金的利用率。在审计中,一要审查单位固定资产规模是否与本单位的工作量大小相适应;二是要审查固定资产的几个重要比率:固定资产实际使用率、固定资产闲置率、固定资产损毁率、固定资产丢失率、固定资产更新率;三是要审查固定资产维护费用水平是否与固定资产规模相一致,有无损失浪费现象。
三、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对财政性资金在实物形态上的管理,直接反映一个单位财务管理的严谨性以及行政管理的效率性,因此,应切实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加强管理,做到权责明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及改进措施建议如下:
改革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从源头理顺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对于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只着重反映体现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资金流入及流出,不反映财政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和权益、固定资产账面不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的问题,可以借鉴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核算办法,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作为固定资产原值的减项列入资产负债表中。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在计提折旧时,分录为: 借:事业支出—折旧费
贷:银行存款 贷:累计折旧
这样对固定资产都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折旧,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更能反映真实实物价值,报表更具有准确性,对于提供决策的建设性更强。特别是对于价值大、折旧快、普遍使用的资产,如电脑等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更加突出。同时,还能使固定资产与银行存款科目直接相对应,也避免了固定资产入账时漏记的可能,还可以适当加入成本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增加财政监管力度,制定细致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案
完善财政监督制约机制,逐渐做到单位资产管理质量与财政拨款相结合。通过固定资产动态系统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进行时时监控,并在每年的固定资产清查时,对单位非日常用积压的特定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回收、入账、报处理。例如,20__年非典时期购置的呼吸机,回收后可向其他需用单位进行调拨使用,使账面资金与实际使用情况相吻合。对于单位确实存在的盘盈、盘亏的状况,各单位应查明原因,再财政进行核实后,组织有关技术鉴定,填报盘盈、盘亏详细材料,并根据财政确认及现行价格作为盘盈、盘亏的入账、销账依据。
3、建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台账管理
用制度管人。科学、规范、合理并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成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可靠指南,包括:固定资产采购与验收制度、登记与审核制度、保管使用及维护保养制度、定期盘点制度、资产变动及调拨制度、财产清查制度、损失赔偿制度、报报损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应保证实物的定期盘点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定期盘点一般应保证一年一次,及时掌握资产的毁损盈余情况;对重点部门及重点资产如金额大、常用资产,进行不定期抽查。严格实行固定资产台账管理,凡是新取得的固定资产,将其名称、品牌、型号、采购日期、存放地点、使用人、责任人等信息一一填写齐全,注重入库、出库的资产核查和登记环节,使实物与账面准确对应,对于金额大,专业性强的仪器设备,可以采用照相管理。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注重业务培训
注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有条件的单位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明确职责,专人管理。对在职管理人员要按时进行后续教育,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加强计算机知识及其他专业知识的更新,真正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简单的出库入库登记向完善的行政管理工作转变,作为体现财务严谨性以及行政效率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实现动态管理效能最大发挥
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系统中的固定资产电子卡片,相当于为每个固定资产加上了一个“电子身份证”,对固定资产的取得、变动、减少等变动情况进行登记,按时、完全的录入动态系统,发挥计算机高效、便捷的网络化管理,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准确、及时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调配等变动情况。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使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便于财务核算部门、管理部门、使用者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管理质量,并为单位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制度讲解[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__。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__。
[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规范[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__。
[4]李书会。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审计[J]。价值工程,20__—21,133。
第二篇:单位内部审计论文
单位内部审计论文
目录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第1页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第1页
三、内部审计的功能…………………………………………第2页
1、前沿侦察功能……………………………………………第2页
2、反馈咨询功能……………………………………………第2页
3、监督控制功能……………………………………………第2页
4、经济“卫士”功能…………………………………………第2页
四、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建议…………………………第2页
1、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第2页
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组织,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第3页
3、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第3页
4、树立内部审计是服务的理念………………………………第3页
5、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确保内审工作质量…………第3页
五、参考文献…………………………………………………第4页
第三篇: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之研究论文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经济已经密切的连接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连锁已经形成,企业为实现生存与发展,在关注外部环境的同时加强企业自省、自审和自查的能力,而这依赖于企业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通过对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研究,提出监督各项制度和计划的落实;发现薄弱环节;促进改进工作等策略。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控制内部
审计是会计核算中的监督过程,也是一种对于公司和企业的评价体系,通常良好的评价会对公司和企业增值,因此,需要独立、客观地进行咨询活动。经济随着时间推移日益变化与发展,内部审计也随之产生不断变化,渐渐对企业的地位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已经逐步变为至关重要的部门,而不是以前的一个普通的后勤检查部门。对这种情况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是其更加注重客观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部门的员工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机会,通过创新和实验让企业的内部管理更加完善,因为员工整个意识形态的变化是由去控制变为主动要去控制,增强了员工的积极性。社会公众和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关注本身就十分重视,2002年《萨班斯法案》颁布后人们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关注度又上一个台阶,达到历史最高点。这就需要企业接受ERM(EnterpriseRiskManagement企业风险管理)的指导,ERM是一种从战略的高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的方法。由于导致风险转变的原因有很多,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管理部门要预测风险并设立解决步骤,内部审计师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审计师可以合理运用ERM的方法给企业制定运营管理办法,给管理层提出决策建议及风险预警。
一、研究现状
由于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较早,企业制度较为完善,内部审计作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也研究的较为成熟。但是只是相对而言比较完善,还需要对理论体系进行补充,使其更加完整。国外的内部审计行业起步较早,比国内内部审计更具备经验和理论基础,比如:委托代理理论、受托责任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等等。研究者们往往针对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着重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效用的关注点却不同。委托代理理论只是一种防御的方式。内部审计通常在该理论中强调信息不对称的弱化以及减少代理成本的问题。将内部审计视为一种监督机制虽然取得亚当斯的高度认可,可是这种理念所能体现的作用仅在表层上。受托责任理论将企业的运营治理升级到风险控制,是内部审计的拓展内容。受托责任理论的发展对内部审计在企业的作用产生着很大影响,但该理论并不能对内部审计应该如何去对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做出解释。
二、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职能通常指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一直存在或固有的审计统计等功能,这种功能反映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性质。内部审计职能通常会随着审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实现审计目标,通常内部审计职能也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许多公司逐步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风险不单单存在于公司运营和财务中,也可以存在机遇之中。内部审计通常以促进控制力度为目标,主要旨在实现风险管理的转移。内部审计很重要的功能是检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是否合理,为企业高层提供针对管理的相关咨询的服务,从而保证信息的可靠性,有利于内部管理的有效评估。为了预防发生风险,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出方案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内部审计不仅仅只是会计核算中的监督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对于公司和企业的评价体系,通常良好的评价会给公司和企业增值。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和机遇并存,而信息的不对称将会增大风险,而解决内部审计问题将使企业财务信息更加透明,从而使风险大大降低。审计人员不能贸然得出审计结果,必须要以详实的调查和数据来说明问题,审计部门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来保证审计正常执行,尽可能降低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三、内部审计的风险
(一)审计风险的实质
审计风险是在审计期间由于组织或个人审计存在不确定性而导致审计结果违背了客观事实,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审计主题需要为结果承担责任,甚至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审计风险的本质是审计过程中出现了不正当行为,说明审计工作者在工作中未能尽职尽责和保持客观公正,审计部门应当对审计过程负责,并对审计工作和质量严格把关,保证审计过程的规范与合法,从而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可靠。因此,越是高质量的审计越需要承担较大的责任,越能降低审计的风险。
(二)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审计风险往往出现在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两个方面,正是这两方面的疏漏,导致了风险的发生。不论是审计主体发生疏漏,还是审计客体发生疏漏,都会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从而产生风险。如果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同时发生风险,那么审计风险所带来灾难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三)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客观存在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从始而终,不会因人为意志消失或转移,也不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干扰。2.不确定性: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针对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存在的可能性所做出的判断。而审计风险的不确定性体现在产生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造成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审计人员应承担的审计责任也有不确定性等。因此,审计风险是一个潜在的风险。3.可控性:审计风险不会被完全消除,但审计人员并非对其无能为力。审计风险是可控的,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合适的审计程序提高审计方法将审计风险控制到最小。同时可以使用分散风险的办法,例如,通过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共同审计,从而降低审计风险。4.不可计量性:审计风险虽然可以被人为控制降到较低水平,但其风险的具体程度不可计量,也没有具体方法可以用来准确测量。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高级方式来对风险进行核算和分析。5.审计风险的直接与经济挂钩,可能带来经济效益也有可能带来经济损失。
(四)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审计风险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审计行业内部不仅要对审计风险进行充分的关注,而且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控制风险。一方面风险有可能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但另外一方面也可能使企业破产倒闭,因此,注册会计师都需要考虑怎样去防范审计风险。然而单单依靠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当然不能抗衡风险产生的损失,控制审计风险需要整个行业同心协力。审计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审计风险管理,这样才能在审计过程中时刻关注审计风险产生的各种因素,以便及时补救。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生风险,首当其冲的是事务所的信誉度及注册会计师的行业形象,更有甚者导致事务所直接倒闭。所以说,审计风险管理是一项法宝,这不仅能够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可以保证审计质量,提供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
四、加强审计风险管理的有关措施
(一)建立其审计风险管理的监管环境
如果想提高会计事务所审计业务的质量,必须创立强有力的监管环境。国家为此专门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旨在监督和检查审计的质量。由于监管部门过多可能出现重复监管的问题,应该考虑把监管职能全部交给监管委员会,这样可以更好地实行工作,产生更好地针对性。不过各机关有权抽查管委会的检查内容,这样可以形成多层次监督,创建更好的审计风险的监管环境。
(二)创建审计风险管理的法律环境
在我国,创建一个良好的审计风险管理环境非常重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一个法制国家各行各业和谐发展的基本保障。审计行业自然也不例外,行业法律环境的完善程度对审计的各个角落都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审计监督和审计执业活动的影响。但现今我国法律体系还有很多不足,健全法律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现有审计法律体系有四个层次,以《宪法》为核心,《审计法》为母法,并以《注册会计师法》、国家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等为主要审计依据。审计法制体系随着经济发展和审计市场的逐渐成熟,也需要灵活变动。
五、抓好内部审计的建议
(一)监督各项制度和计划的落实
现代内部审计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能够确定被检测机构是否合法,并且确定被检测机构制度是否落实,是否已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内部审计搜集到的生产规模、产品品质、产品质量、销售市场等信息,或者发现其他的苗头倾向问题,都可以作为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发现薄弱环节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各机关单位的相关活动都特别需要遵守国家法规和相关政策,同时应当遵守内部控制的制度规定。内审部门可以相对独立地对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一系列的监督、检查,将发现的薄弱环节逐步健全起来。
(三)促进改进工作
内部审计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的检查发现相关经济指标的差异,经过对比分析,针对差异得出具体原因,进而对经营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对经济活动的规律进行总结,从中发现未被充分利用的人力和财物的内在潜力,并且做到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能够极大提高经济效益。
(四)监督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需要将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作为前提。内部审计的主要负责调查各个受托责任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从某种程度来讲是一种绩效考核,利润、收入、资产这些指标的准确度,无论对企业发展还是国家的经济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
(五)监控财产的安全
任何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财产,财产是单位进行经营活动的基础。内部审计需要固定一个周期对财产物资进行清算与盘点,及时地发现管理中的漏洞,从而提出管理建议并提醒有关部门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努力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避免损失。
笔者认为: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模式,从组织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拓展审计范围,积极发挥在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积极拓展内部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咨询功能;加强与被审计人员的交流;全面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去行业修养,加强内部审计师的的资质认证及继续教育,这样企业才能充分利用好内部审计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宋衍蘅.审计风险、审计定价与相对谈判能力———以受监管部门处罚或调查的公司为例[J].会计研究,2011(2).[2]李明辉,郭梦岚.注册会计师真的关注审计风险了吗———基于审计定价视角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0(4).[3]戴佳君,张奇峰.审计风险研究综述[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6).[4]潘克勤.公司治理、审计风险与审计定价———基于CCGINK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8(1).[5]王泽霞,谢冰.审计质量替代指标谁更有效:来自被查处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7).[6]尹红梅.审计市场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4.
第四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云计算技术运用分析论文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围绕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展开,深入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引入云计算这一概念,探究云计算这一新技术在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以及应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应用;意义
一、引言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国对高等院校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近几年以来,我国高校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壮大,高校的固定资产也出现了一种增长的趋势。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传统方法是利用纸质档案来完成管理工作,在当今社会形势下,这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正在被淘汰,它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云计算技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应势而生,它的出现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在我国多数高校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来支撑,都是通过分类归口的一种方法进行管理工作。由于我国多数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都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来束缚,这样,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将会无法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可能会使固定资产出现一些没必要的浪费情况。
(二)资产账目的核实工作很难完成由于在高校的运行过程中,资金的花费涉及到大大的种类过于繁杂,固定资产的数额极其多,有些资产的消耗没有及时的记录,也无法对高校资金购买的实物进行完全的计算,这样以来就可能会出现一些资产的消耗和实际购买物品的不符合现象。此外,在高校的发展中有些教学设备的使用时间过长,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而高校的相关部门并没有将其报废手续提交,使得教学设备名存实亡。
(三)高校固定资产的重复使用率较低
我国多数高等院校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中,仅仅重视固定资产的账面工作,而忽略了资产的使用方面,一些固定资产的投入是比较浪费的,这一现状是长久以来受到我国办学体制的影响。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检查、评估,而无法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去向情况。另外一方面,我国多数高校都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共享体系机构,一些部门的闲置资产得不到利用,这样的现状使得原本是共有的固定资产分别成为各个部门的私有资产,这样就使得高等院校的固定资产出现严重浪费情况,不符合当今社会提倡的资源节约型发展战略方针。
(四)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不合理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固定资产的管理往往是分块完成的,一般都没有设置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分布在高等院校的财务部门、教务部门、后勤部门等等多个部门中,但是缺乏一个单独的部门对资产进行核算统计,这就可能使得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出现问题。
(五)缺乏正确的政策方针做指导
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对固定资产这一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很多高校在核算固定资产时候仅仅算原值,而忽略了资产的折旧率。此外,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也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高等院校为了不断扩大自己的办学规模而不断加大学校的资金投入量,加大了对学校实验室以及各学科的资金投入力度,但是在其固定资金的管理工作方面,政策的不完善、体系的不健全,高校多个部门共同完成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这样就会使得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高的困难度,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也将会出现很多弊端,比如说资源的浪费或使用率低下等。
三、云计算技术
(一)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以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一种资源,它是一种虚拟化的资源信息。它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按照需求和易扩展的方法来获得所需要的资源,是IT方面一种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的模式;广义上是指所有服务的支付和使用模式。云计算这种服务方式的出现为互联网等带来重要的作用。
(二)云计算的特征
云计算这种技术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机完成,而不是通过非本地的计算机一级远程服务器完成的,企业运行的数据中心和互联网的更加相似,这样以来,企业就可以将资源切换到所需要的应用上,对计算机以及存储系统进行访问工作。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代表着计算能力可以以一种商品的形式进行交通,这样以来简单方便而且使用的资金比较低,它和商品交易不同之处在它是通过互联网来传输信息的。因此,云计算的特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性。云计算技术是指在虚拟化、并处理的软件的帮助下,使传统的计算工作、资源存储工作等实现一体化服务,体现了云的方便灵活特性。
2、弹性。云计算技术的主要功能为:网络计算、分布式计算、资源存储等,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可以完成整合,体现出弹性伸缩的特征。
3、使用的资源可以计量。云计算这一技术可以使用网络运营商的宽带完成,按照其流量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可以计算出资源的消耗来收取费用,还可以通过包月、按小时收费等多种方法来完成资源使用量的统计工作。
四、云计算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一)云计算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我国高等院校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浪费,减少了更新计算机使用的成本,同时也满足了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长久以来,高等院校为了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而不断更新计算机设备、购买新的计算机,高等院校也不断淘汰旧的计算机,而这些被淘汰的计算机本身硬件还有很高的实用性,有的只是因为计算机硬件无法升级。因此云计算的出现对节约资源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2、大大降低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升级、维护等操作费用。云计算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计量收费,有的云计算技术还是免费的,高等院校引进云计算技术后,就无需再购买极其昂贵的计算机软件,此外,高等院校的本地计算机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就可以享受到云服务,降低了资金消耗量。
3、扩大资源共享范围。云计算技术在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的解决以往资源不足、资源分配不平均等问题,云计算技术应用下,各个高等院校之间互相构建资源共享空间,各个高校简单的分享自己的优秀资源,高校就没有必要更新自己的相关硬件,大大的降低高等院校运行过程中的资金浪费,同时也极大的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效率。
(二)云计算如何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不断创新,它是一种以高校管理方式为基础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管理系统,它应该遵从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易行等特点。云计算技术恰恰符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特征,其灵活性强,有着极高的实用性。因此,应加强对云计算技术的重视,充分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五、总结
总之,固定资产在高校的运行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高等院校的一切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因此,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强云计算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巨佳.云计算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10(28).[2]邱灼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8(20).[3]王明星.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5.08(08).[4]徐惠强.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研究——以江苏省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8(25).
第五篇: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及发布制度(单位内部使用)
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及发布制度
为加强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信息报告制度,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和效率,方便及时准确掌握食品安全信息,规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汇总、报送、发布等工作,确保食品安全信息渠道畅通,制定本制度。
一、职责
负责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信息报告网络系统建设,协调落实卫生监督信息报告任务,对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负责卫生监督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报告和反馈;负责本级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数据安全。
二、具体分工
确定一名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协调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同志为信息管理员,负责食品安全信息搜集、汇总、审核、上报报告工作。
三、信息报告内容
(一)国家、省、市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的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领导有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讲话和指示;
(二)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情况;
(三)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检测、检验等情况;
(四)有关食品安全工作计划、总结、通报、经验材料、行动方案、专题调研报告,存在问题和拟采取的措施;
(五)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举报投诉、食物中毒、突发食品污染事件及人畜共患病等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
四、信息报告方式
信息的联络和通报采取紧急与定期相结合、书面报告与会议通报相结合的方式。
(一)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食品污染事故和食源性疾病流行应紧急报告;
(二)食品监管工作情况及动态要定期报告;
(三)食品质量的监督抽查结果公告、食品安全监测报告、食品安全预警信息、重大事故查处情况、食品安全重大活动情况信息及时报送;
(四)食品安全统计表按有关要求报送;
五、信息的发布
信息有及时发布有助于群众了解食品安全信息,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不断规范食品安全信息报告、整理、分析、发布制度,为有序开展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