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幽默与情感论文(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12:5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幽默与情感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幽默与情感论文》。

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幽默与情感论文

一、幽默与情感教学

幽默与情感教学的意义。自古以来,情感都是人们生存与交流的必要条件,它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最真实感受,可以通过情感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而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幽默与情感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原因在于它摆脱了以往陈旧老套的言传身教,而是以幽默的教学语言及感情色彩为切入点。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战斗力,幽默的情感教学,学生在情感教育中不断学习不断深化,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学生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大大提高了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伟大尝试与创新。

二、幽默与情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在语文教学方案中融入幽默与情感。语文教学方案是老师进行语文教学的依据,它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教学方案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质量。因此,中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案的设计。若想语文教学方案具有良好的可实施性,就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加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比如可以在教学方案中设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和指挥,让学生进行自由辩论,掌握学生的知识了解状况,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这样的方式,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学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使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另外,将幽默与情感融入教学方案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使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理,有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

2.以幽默与情感为切入点开展语文教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更需要幽默与情感。原因在于,课堂是学生与老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平台,如果融入幽默与情感,就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为师生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有利于老师语文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中老师应注意语言的运用,因为语言是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老师若采用一种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加以真诚的表达,将自身的教学自信传达给学生,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自信、乐观的心态,提高学生面对学习困难时的应对能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幽默与情感教学,要求老师要重视每位学生,一视同仁,对于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学生要给予真诚的鼓励及辅导,使之拥有学习的自信。另外,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更好地进行幽默与情感教学。幽默与情感的介入,打破了硬灌输的陈规教学,而是发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障碍,从而使师生之间可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基础科目,在教学中融入幽默与情感,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以后的求学道路奠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幽默与情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及水平,还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认知能力。可以说,幽默与情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师生共赢。

三、总结

情感是人类沟通交流的载体,积极幽默的情感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使人形成积极良好的心态,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影响人的情绪,使人心情烦躁,阻碍认知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合理把握幽默与情感的应用,以幽默与情感为切入点,恰合适宜地进行教育引导,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意识。幽默与情感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提高了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

教育

文以载道,情为心声。一篇好的课文,必定洋溢着感人的激情。即使是议论体裁的文章,也会蕴涵着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对真理的一往深情。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始终贯穿情感教育,在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其思想性。从中发掘深刻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引导他们学会发现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好的人生。

人类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具有丰富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情真意切;欢情、豪情、悲情,情景交融。以情感为主线,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

在语文课情感教育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发掘真情,感悟真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丰富的情感,有着超乎常人的对情感把握的敏锐度。假如你缺乏对人生、对职业的热爱,就不可能比学生更多的发现课文中的感人挚情。教师虽然不一定是诗人,但应该具有诗人的豪情;教师不一定是画家,但应具有画家善于发现美的敏锐眼睛;教师不可能都是音乐家,但应有音乐家的柔情。唯此,才能更好、更多的发掘真情,感悟真情。比如在第五册中学语文课本第25课《诗词五首》中,通过对背景资料的充分掌握,感悟和体

验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李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情思;陆游以年迈之躯,僵卧孤村仍梦赴边关,驰骋沙场的一腔爱国情。

二、巧设意境,情景交融

在《不朽的失眠》中,作者跨越千年时空展开丰富的遐思联想,描绘出张继落榜之后的落魄、失意、凄凉的情感。再现了《枫桥夜泊》这首诗创作的背景。为此,笔者以《枫叶颂》为题与师生同题作诗,与学生一起感悟枫桥的枫叶:“千年的渔火,万年的风霜,带你走进岁月的沧桑。朦胧的月色,绚丽的霞光,照亮你心头的视窗。悠扬的钟声,在无尽的遐想,沉浸在思念的梦乡。啊,每一片枫叶,都是一轮火红的太阳。永远凝聚与辉耀着,圣洁的生命之光!”

其实,对于诗歌作品的欣赏,从来就是因人而异,见仁见智的。因为好的诗歌作品总是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在讲授此篇课文的时候,要结合对那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歌的欣赏,通过播放幻灯片,配乐诗朗诵等多种形式,把学生带进诗的意境。在讲授莎世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这篇课文的时候,特别要注重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把握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境生情,以情感人。

三、互动共鸣,传递深情

师生课堂互动,是教改实验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

互动,才能产生共鸣;只有互动,才能更好地传递深情。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层层蓄势,气象恢弘。以富有音乐美的凝练语言,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志。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轮读课文、课堂讨论、师生分别写读后感等多种方式,增强互动,共同体验和传递胸怀宽广,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道德情操。初一语文课本中都德的《最后一课》,表现了对祖国领土沉沦的悲情,可以结合咏唱纪念“9.18”等抗日救亡歌曲,加深学生的感受。

四、生发情感,再现激情

在语文教学中,要结合课文与作文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升华真情实感,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以朴素的语言,从微小的细节,描绘出父亲的感人形象,表达了父子深情。结合本篇课文,让学生回忆亲人们留给自己的深刻印象,写出亲情作文。有个学生从自己的爷爷为乞丐端饭、穿鞋等细节描写中,表达了对爷爷的敬佩之情,并以《天堂里的笑声》为这篇作文命名,写出爷爷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关注弱势群体,创建和谐社会,谈出了切身感受,体现出情感的升华与灵魂的洗礼。对于相近的课文,应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体会作者的情感。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同样是对友情的赞美,都描

绘了美妙的田园风光。但在语言风格上,孟浩然的诗自然朴实,陆游的诗于平易处见工整,富有哲理色彩。教师也可以试着写一些古诗新诗,启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与灵感。比如我曾写了下面两首小诗,与学生进行交流:

其一《登神农山》:披雨临风登神农,超凡脱俗上九重; 松化白鹤凌空舞,满山秋叶别样红。其二《端午有感》:

又到端午,龙舟江河竞渡。屈子行吟何处?汨罗江上漫步。粽子飘香,携来幸福回顾。艾叶化为门神,守卫千家万户。叹我传统佳节,岂让别国强驻?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如果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就会在情与美的感染下,正确认识世界,感知人生,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认为,要通过语文教学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造情境,体验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录音、图片、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动作演示等方式,创设和渲染情境气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耳听目视,口诵心动,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并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是授文传道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海滨仲夏夜》这篇课文,形象地写出了海的颜色、海的气焰,描绘出了一幅动态的画面。作者充分运用比喻句形象地表达了各种色彩的变化,但很多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仅从头脑中虚构是很难完全展现美好景象的,而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大海的美丽景色,绚丽的色彩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文章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在于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有声有色的情境,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学生的动情而实现晓之以理的目的。

二、以情动情,激发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要使作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相互沟通,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作品中作者的情感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阅读前通常“无动于衷”,教师则往往在备课时,通过自己的理解而首先被作品中的情感所感染。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契机,用丰富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自己内心所迸发出的激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达到使学生随之入情的效果。

《我与地坛》中的母亲让我十分感动:她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而且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形于色的痛苦。当母亲这支生命航标引导“我”有了面对生命的正确态度,激活了“我”生存的意志与信念时,母亲却与地坛合二为一。教学这篇课文时为了把史铁生追忆母亲痛悔无及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给学生,“我”运用师生分读、音乐等多种手段向学生传达情感信息,结果让学生动情得落泪抽泣的情景依旧记忆犹新。

三、仔细品读,感受情感

品词、品句、品读是语文课进行思想教育特有的手段与途径。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既依赖于诵读,又少不了析词解句,二者缺一不可。

比如我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有的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自责,我就问同学们,你们通过哪些词语能体会出作者的自责?经过分析,有的说作者用“真是”和“太”这两个词语修饰“聪明”,对自己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可以看出他的自责;还有的说“唉”这个感叹词,在叹息之余也表达了自己的自责。然后我请同学们把对这句话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之后,我再次启发同学们,还有哪些语句也让你体会到了作者感情上的变化?同学们找到了第六段的“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同学们说“前文谈到父亲为‘我’做了那么多,可‘我’无动于衷,但是看到父亲攀爬月台给‘我’买橘子的背影时,‘我’感动了,眼泪禁不住地流了下来。”我说:“同学们,‘男儿有泪不轻弹’啊,可是,面对蹒跚的老父亲的背影,朱自清的内心怎能不受触动,二十岁的他,泪水忍不住很快流了下来。”同学们又说“而运用语文教育功能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王焱焱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能够很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实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利用语文学科的教学作用展开学生的人格教育,对于实现教学目的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一、科学合理地运用语文教材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材中内容的生动性是比较了解的。语文教材中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除了语言文字专项训练之外,还包括一些德育和心理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能够有效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有更加远大的理想,最终起到很好地塑造人格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伤仲永》的时候,此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江西金溪人方仲永因为父亲后天不让其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的工具,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这篇文章主要告诫人们不能够仅仅依靠天资而不去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是提高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文章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篇文章有着更深的教育意义,会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尽管有的学生可能感觉到自己很聪明,但是也要注重学习,打好基础,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性,更加牢固地掌 且眼泪是‘很快’地流下来的,说明当时是控制不住了。”我说“这就是感情的力量”……通过仔细品读,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四、深入理解,挖掘内涵

语文教材中,丰富的语言中有对祖国、人民的爱;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也有天地动容的悲惨、开怀的笑、嚎啕的哭、无名的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因素,处理好含与露的关系,才能使学生被其思想内容所感染而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五、结构得当,加深情感

这里所说的“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结构”,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建立以“道”为中心的有详有略的课堂教学结构。一般说来,文中最感人、最有教育意义和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之处要重点阅读,重点感受,重点理解,这样可以形成课堂教学的跌宕起伏,激发学生兴趣,使情感渗透出最佳时机,从而达到熏陶思想和启迪明理的目的。

六、内外结合,强化情感

语文即生活,语文教学还要着力开发课外这块阵地,让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宽情感教育途径。可以激发同学们“海读”(大量的读),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从阅读和活动中扩展知识面,陶冶其情操,锻炼其意志,强化其情感。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从教材出发,科学地把握情感教育的点与面,创设动人和谐的情境,采取得当的听、说、读、写训练,注重课内外教育的结合,才能发挥其综合效果,达到寓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于语文教学之中的目的。

第四篇:修辞与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修辞与中学语文教学

吉水三中 张运辉

修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体系框架“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素质”三要素,决定了语文的“一语四文”的教学内容、要求。其中语言的要求如下:要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的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语感,具有热爱祖国文字的强烈感情,对母语有科学的初步认识。显然,语言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修辞就是研究语言的运用和运用中的语言的,研究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规律以及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则的总和便是修辞学。是运用语言的艺术。简言之,修辞是语言的选用法。早在1980年中国语言学成立大会上,吕叔湘先生就曾指出过“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要走上修辞学、风格学的道路。”发展至今,尽管人们作了很多艰辛探索,可似乎还是未能真正走上修辞教学之路。

修辞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修辞与语文教学面对共同的对象:现代汉语

语言学是科学体系中所不可缺少的。我们的时代也需要语言学家,但所需要的人数并不会太多。大中小学生中,只是极少数,甚至是个别的人,将来可能去从事语言的研究,而绝大多数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语文教学中,修辞有着特殊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类自从有了语言以来就有修辞活动,只是在文字出现之前,因为没有文字记录,无从考察。而有了文字之后,我们就得以知道早在3000多年前的甲卜辞和器物铭文已有修辞现象。语言及其运用(言语)与修辞同在。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决定了对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记录语言的文字、标点等进行规范。修辞手段主要以语言物质材料为基础。就现代而言,修辞以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记录语言的文字、标点等为基础对他们进行运用。修辞学家在给修辞以解说时,大都强调了这一事实。陈望道说:“修辞是利用每一国语文的各种材料、各种手段来表现我们所说的意思。它要讲究美妙,讲究技巧,但不是凌空的浮泛的,是利用语文的各种材料(语言、文字等)来进行的”。张弓说:“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因素以美化语言”。他们都强调了修辞是利用“语文的各种材料”和“民族语言各因素”进行的。而离开了语言的要素(“辞”),语文教育和修辞都没有基础,都失去了对象。

修辞和语文教育在对语言运用的要求是一致的语文教育不是要把本来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现代汉语规定得死死的,一个东西、一样动作、一种性状,都只允许由一个词来表达,一个意思,只允许用一种句式来表达。它要求语言的多样性,丰富性。汉语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它容许语言各个层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存在。具体地说,就是它在一定地原则下容许同音词、多义词、同义词(近义词)、同义句等等的存在。而修辞的最根本的准则,通俗一些说,就是“一样话,多样说”,也就是通过对各种各样的语言形式尤其是同义形式的利用和选择来达到提高表达的目的。人们根据交际需要,选用同音词、多义词造成谐音相关、意义双关,选用同义词

(近义词)准确表达事物在性状上,色彩上、风格上的细微差别,选用同义句以突出表情达意的侧重点,作家还以种种有别于他人的语言形式的运用造成自己的作品的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此等等修辞事实,又都有利的说明它们在对语言运用上的要求是一致的。

修辞和语文教学都遵循和适应着语言自身的发展,并促进着语言的发展以语言能力教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应以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交际的需要为依据。而只有在保持相对的稳定的同时,不断发展变化,才符合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没有相对的稳定,经常变动,各自为用,语言运用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造成教学和交际上的障碍和困难;没有发展变化,语言就会永远停顿在一定时间内,无法跟上日益发展的社会生活的需要,语文教育便要停滞并落后,那种100年不变的教材和教参势必会阻碍语文教学的发展;既要稳定,又要发展,在相对稳定中求发展,是语言演变的基本规律,更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修辞活动便是促进语言发展、促成语言新规范的活跃因素。修辞用法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成新的规范的语言形式,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其中有修辞用法转化语义的,如比喻用法使某些词引起了词义变化,增加了比喻义。“包袱“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注出其中一个义为:“比喻影响思想或行为的负担:思想包袱,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堡垒”一词,《新华字典》也标注出其比喻义:“难于攻破的事物:科学堡垒”。“国宝”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补编》注出其中一个义为:“比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这些老艺术家都是我们的国宝。”还有修辞用法转化为语法形式的。林裕文说:“省略原是一种修辞的手段,因为常用,出现了一些固定方法和格式,省略也就成为一种语法现象了。修辞有借代的方法,其中常用的一部分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如‘吃了两碗’,‘喝了几杯’。‘杯’‘碗’可以借代为吃喝的东西,是修辞的方法,但‘量词’可以作宾语,则己4成为一种语法的格式了。”此外,还有表情的修辞用法转化为语法形式的,如倒装句之类。从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看,这些转化,都是在某一时期修辞活动突破当时的语言规范的结果。修辞活动是一种言语行为,它力求适应言语环境以提高表达效果,因而它不但要遵守语言规律,还要遵守言语规律。而遵守言语规律,对现行的语言规范有所突破,有所偏离,或者说有所创新,是理所当然、不可避免的。语言体系内部的变化往往由言语行为促成。为此,不但要看到语言体系本身,还要看到言语行为。如果离开了千百万人的言语行为,语言规律就失去了出发点、目的和依据。修辞活动作为一种别具特色的言语行为,促进语言的发展,促成语言的新规范,对语言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必须了解修辞规律

语言教学不但要了解语言规律,也要了解言语规律(包括修辞规律)。即如修辞现象的这种转化,就既关系到语言规律,又关系到言语规律。这种转化是有一定条件的。这条件主要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当然也是符合语言自身发展规律的)。所谓适应社会交际需要,可以理解为不是到了社会交际十分需要这种转化的时候,修辞现象仅仅是修辞现象,仅仅停留在修辞领域里,以修辞活动的方式为社会交际服务,不会转化为语言体系中的新的规范的语言形式。绝大部分修辞现象就是这样的。比如“大团结”的说法以借代修辞格指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吐红”的“红”,以婉曲修辞格指“血”,仍停留在修辞领域内。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一切修辞现象都发生这种转化。那些发生这种转化的修辞现象,都是社会交际十分需要它们转化的。近年来,由于同西方国家,尤其是同港、澳以及东南亚华人社会的交际需要,“小姐”一词在词义色彩上由贬义向褒义转化,也是这

种转化的适例。瞿秋白在给鲁迅的一封信里说:“现在的文学家,哲学家,政论家,以及一切普通人,要想表现现在中国社会已有的新的关系,新的现象,新的事物,新的观念,就差不多要天天创造新的字眼,新的句法。实际生活的要求是这样。”他还举了1925年处他们在上海小沙渡替群众创造出“罢工”这个词为例,举了“游击队”、“左倾”、“尾巴主义”等等“新的字眼”为例。他的这些论述,对我们理解这种转化出于社会生活的迫切需要是有帮助的。当然,具体确认哪些修辞现象已经越出修辞领域转化为语言体系中的新的规范的语言形式,有时并不容易。大体说来,新的规范的语言形式的确立,与“一次性”说法是不相容的,第一次出现修辞用法,不大可能发生这种转化。那些使用时间长、使用频率高而合乎语言内部发展规律的修辞用法,才有可能发生这种转化。对待那些偏离现行规范的修辞用法的转化的确认,更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

第五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商城县丰集一中

罗维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商城县丰集一中罗维丽

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学生由于受网络的影响,加之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思想教育非常困难;和孩子的家长沟通难,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就落在我们老师的身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育中,首要的是思想教育。而进行思想教育,空洞乏味的宣讲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很重要的身教之外,还需要各个学科的渗透教育。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德育的渗透,使许多宝贵的德育资源白白浪费了。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语文教材的内容中有很多思想教育的素材。

如爱国方面的《黄河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那磅礴的气势,那雄浑的气概,还用教师去宣讲如何去爱国么,只要教师在授课时能满怀激情,充满了爱国情感,自然会感染到学生的,这就是渗透,还有亲情方面的如《纸船》、《背影》等,革命英雄方面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海燕》等,这需要教师首先体会到文章蕴含的情感,并被它深深地打动,才能在教学中流露出来,从而感染学生,这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做起来不一定容易,因为这些文章虽然很好,但毕竟我们很多老师已经教过很多遍,产生一种麻木之感,教不出激情,感染不了学生,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思想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

第二,更重要的是要发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

其实每一篇文章中可能都蕴含着启迪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就看我们怎样去发掘,去认识,我们也不能走极端,也就是说也要考虑到语文知识,要综合照顾到,决不是说思想教育唯我独尊,我们也只是说“渗透”。但有机会时不要忘记教育的渗透,如讲《我的叔叔于勒》时,你有让我们的学生产生对我们社会的热爱么?你有让我们的学生产生爱心,关爱我们身边的人么?也许你有或没有,这就是你注意与没注意的区别,那么,对教学来讲,如果注意了思想教育的渗透,是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比如我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课时,学生们开始读时,很难读出情感,尽管在技法上作了很多指导,如声调要低沉,速度要慢一些等等,可还是不行,甚至有些学生会感到可笑,情急之下,我想到要让他们“认识”周总理,于是我暂停朗读,而是开始介绍周总理,幸好我还是能举出一些例子的,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等,然后我又非常动情地介绍了课文的背景,如海的人潮,悲恸的哭声。终于感动了学生,接下来就好办多了,有些学生竟然流下了热泪,我有了一种成就感,当然要归功于思想教育的渗透,所以思想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

第三,思想教育要水到渠成,不能生搬硬套。

有的文章思想教育内容多一些,有的就会少一些,要灵活掌握。根据课文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做到水到渠成。如讲《捕蛇者说》时,不要一开始就急于讲社会怎么样,剥削怎么样,不要

强加给学生,而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感悟,感到“苛政猛于虎”,这是我们再去渗透我们的社会怎么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感到封建社会的黑暗,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如果再加以引导,会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团结互助等等。反过来,如果一味的宣讲,不仅失去了语文课的本质——可能会变为政治课——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第四,思想教育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讲空泛的大道理。

这一点很重要,教育不是落实在口头上的,不是你教育了就是完成了任务,要让学生领会,感受,并形成在自己的思想、信念、理想之中,才是真正进行了思想教育。语文教学中更要注意,我们绝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只做表面文章,新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教学目标中的第三点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于是有些老师就不管什么课,什么内容,都要说几句大道理,好像就完成了教学目标,这不就是纯粹的形式主义么?有害而无益。所以,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要结合课文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所悟、有所感。真正的领会在心里。比如在讲《黄河颂》这课的时候,如果对学生大讲特讲怎样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要怎样学习,这一定是枯燥和乏味的,而如果让他们谈谈他们的见闻,谈谈他们见过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想,他们一定会口若悬河,乐讲乐听,进而会产生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会热血沸腾的朗读《黄河颂》,会产生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这就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才使德育落在了实处。第五,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

许多老师对教学的随意性太大,对思想教育的认识也不够深刻,所以对思想教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了兴致,不管课文是否适合,就生搬硬套。没了兴致,就只捞干的(只教知识)。这种教育对教学是十分不利的,一是使学生形成了不好的习惯,在学习中只重积累,而缺少感悟和领会。(启迪思想不正是感悟和领会么?)二是教师也不能形成成熟的教学经验。影响教学效果。

当然,各个学科都可以也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语文教学中更适合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文教材主要是文质兼美的古今作品,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的领会这一点,把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好,要达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目的。

二〇一二年九月

下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幽默与情感论文(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幽默与情感论文(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说“情感教育与作文教学” 【内容摘要】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教育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作为语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加强诵读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朗读的过程中,眼、耳、口 、脑四个器官同时作用于课文,共......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中学生的语文能力结构及其培养 类在精神文化领域的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听说读写活动,但并非都是语文活动。语言只是思维的工具,而 不是思维的源泉。一个人只有......

    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闽南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1 年级/学号研究生论文题目所在院系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入学年月开题报告日期 : : : : : : : : :目录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论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中学语文教学历来十分重视“育人”,一贯主张“文以载道”,“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渗透论文

    语文教学是传承国学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以下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渗透论......

    中学语文教学中大众传媒的应用论文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大众传媒的影响对于中学生而言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给他们更广阔更丰富的空间与资源,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各个渠道而不受局限性。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学与用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和关注,是教育的发展目的,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是大势所趋,更是教育意义的体现。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还存在约定俗成的套路,没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