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仙花圆舞曲大班音乐说课稿
教材分析:
《水仙花圆舞曲》是一首四三拍节奏的乐曲,轻快、俏皮,又不失优雅,具有圆舞曲的典型特点。第一、二次活动时,幼儿学习了乐曲的身体乐谱动作组合,并对乐曲进行了配器和演奏练习。以往的打击乐活动一般都是重点放在配器和演奏上,幼儿指挥练习很少。我设计的这个活动内容主要是指导幼儿学习指挥。活动重点是指导幼儿学习指挥和看指挥演奏乐曲;难点是让幼儿在指挥和演奏时都能尽力表现出乐曲的特殊情趣。本次活动为第三课时,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我对乐曲的理解,我设定了以下两个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学习乐曲的指挥动作。
2、要求幼儿在进行指挥和演奏时,都能尽力表现乐曲特殊的情趣。
此活动的适合年龄为大班幼儿,活动准备:
1、一幅用来帮助幼儿学习指挥用的假想乐队排列图。(马蹄形排列,左侧为三角铁,中间为铃鼓,右侧为响木)
2、幼儿围坐成“双马蹄形”,每个幼儿椅子下面放一种乐器。(分别为三角铁、响木、铃鼓)
3、录音机和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第一个环节,直接入题:“上次我们学习了打击乐《水仙花圆舞曲》,现在请小朋友看图谱,一起来演奏一遍。”这个图谱是上次活动中帮幼儿学习分声部演奏的图谱,由节奏型和相匹配的乐器组成。
第二个环节,重点指导幼儿学习乐曲演奏的指挥动作。首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如:“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当小指挥,你们有没有信心!”之后,向幼儿出示由各种乐器组成的乐队排列图,与幼儿讨论指挥方法。引导幼儿考虑:“什么手势来表示所有的乐器一起演奏,什么手势表示只有左侧的三角铁演奏。”请个别幼儿示范后,总结出较好的指挥手势。如,双手从头上方向下向外划表示乐器齐奏等。接下来,同样方法讨论空拍怎么指挥,怎么表示准备,怎么表示结束等。下面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听音乐看图练习指挥动作,为让幼儿更清楚的记忆指挥动作,这时老师要背对幼儿,用与幼儿相同的动作方向给幼儿提示和示范。练习几遍后,请全体幼儿看图再次练习指挥动作,体验指挥的乐趣。
第三个环节,请幼儿练习指挥乐队演奏。首先请出一位自愿当小指挥的幼儿到前面,其余幼儿取出椅子下面的乐器,随音乐开始演奏。演奏完后和幼儿讨论:“小指挥怎样才能让演奏的人很高兴、很投入、很认真的演奏呢?”和幼儿一起总结出:“小指挥要看着演奏的小朋友的眼睛,用自己的表情、眼睛提示演奏的小朋友,并且演奏的人要认真看指挥,才能演奏的准确、好听。” 接下来,老师指挥大家演奏,给幼儿一个良好的示范。然后再请全体幼儿看假想图进行演奏练习。
最后一个环节,利用举行音乐会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演奏兴趣。如:“大一班小乐队要开始演出了,哪个小朋友来给我们当小指挥?”将幼儿的演奏和指挥热情推向高潮。邀请2――3个幼儿分别当指挥,其余幼儿演奏乐器。
整个教学过程中,为让幼儿感受并表现出乐曲的轻快俏皮的特点,老师始终用眼神体态等感染幼儿,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激发他们的活动热情。通过学习指挥和演奏,幼儿也学习了如何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以及如何在情感上、行为上与人相协调。此外,活动中还注意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鼓励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如让幼儿讨论各种指挥动作等。
第二篇:大班打击乐:水仙花圆舞曲
大班打击乐:水仙花圆舞曲
大班打击乐:水仙花圆舞曲
活动目标:
1、看水仙花、感受乐曲的优美旋律及三段体结构。
2、启发幼儿根据3/4拍音乐的强弱规律创编节奏型、学习用打击乐器按指挥的手势,迅速正确地进行即兴演奏。
3、积极参与设计演奏方案的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跟随3/4拍音乐拍手、走步的基础。
2、大鼓、铃鼓、碰铃、圆舞板等乐器。
3、水仙花若干盆。
活动过程:
1、介绍曲名、感受音乐结构。
(1)出示水仙花、介绍曲名“水仙花圆舞曲”。简述“小朋友去看水仙花,以及围着水仙花闻香、跳舞,然后回家”的情境。
(2)幼儿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是几拍子的,并跟随音乐拍手,熟悉旋律。
(3)乐曲的审美地方是一样的,分辨aba段音乐结构。
2、分段听音乐。
(1)听A段音乐,根据“看水仙花”过程,体会小朋友去看花,以及看完花回家的情境,并用3/4拍舞步表达音乐的优美情绪。
(2)听B段音乐,根据“小朋友闻花香、跳舞”的情境,用舞蹈动作表达感受。
3、完整欣赏音乐: 根据音乐结构,用即兴舞蹈的方式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4、创编节奏型:
(1)按3/4拍规律创编节奏型。
(2)根据幼儿的创编,集体随音乐拍节奏。
(3)看指挥合作拍节奏。
5、乐器演奏:
(1)集体讨论配器方案,为强拍音乐配置对应的乐器,如铃鼓,弱拍配置碰铃、圆舞板等。
(2)幼儿将创编的节奏型,看指挥用打击乐器即兴演奏。
(3)拍出强弱规律,表现乐曲的优美情绪。
活动延伸:
在音乐活动中,选用一些3/4拍的其他音乐来让幼儿设计节奏型,并轮流有幼儿担任小指挥。
第三篇:初中音乐《友谊圆舞曲》说课稿
初中音乐《友谊圆舞曲》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
(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友谊圆舞曲》,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简单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友谊圆舞曲》是河少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一节欣赏课;作品为bE调,四三拍,情绪欢快活泼,旋律跳动性强,描绘了人们舞蹈时的欢快热情的场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欣赏了解圆舞曲的舞蹈风格,能够很好地应用三拍子。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地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初中生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7~9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注意嗓音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学习作品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
2.通过对歌曲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节奏感,并加强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3.欣赏了解圆舞曲的舞蹈风格,能够很好地应用三拍子。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欣赏了解圆舞曲的舞蹈风格,能够很好地应用三拍子。
难点是感受圆舞曲的音乐美以及三拍子舞蹈强弱弱规律。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弹奏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唱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部分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舞蹈视频方式进行导入,我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在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种类的舞蹈,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开展接下来的新课教学。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我会让学生听一次音乐,并让学生听出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学生可能回答快速,我会进行总结歌曲是稍快地,并提问同学歌曲是几拍子的?学生可能回答3/4拍,我会总结这首音乐是3/4拍的,强弱弱的规律。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快地了解音乐旋律。
第三环节是拓展探究学习环节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歌曲,并提问会再完整听一次音乐,聆听音乐速度变化。学生可能回答歌曲速度可慢可快,节奏感很强,教师总结并进行评价。是的,这其实也是我们平常说的华尔兹。那么我会继续问什么是华尔兹,学生对华尔兹的了解。学生自由回答,我会进行评价总结。一般采用四三拍,强调第一拍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欢快。
其次会进行分句聆听,并提问学生你们来听下里边是有什么乐器,学生自由回答并评价,我会进行总结这是一个管乐作品。接着我会让学生仔细听前半部分音乐变化,学生可能会回答音乐跳动稍快。我会让学生再听后半部分,并让学生感受音乐变化。学生自由回答,我会进行总结节奏后边短小精悍,清新动听。
最后再次听完整段音乐,并学习几个舞蹈动作,迎合着音乐进行律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加轻松学会表现歌曲,更全面感受圆舞曲音乐的独特魅力。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创编环节我会介绍魏群的其他音乐。让学生说出感受。
这样做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也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带领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到课堂当中,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内容回顾,共同进行总结。
为了更好的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够搜集更多的圆舞曲并学习舞蹈下节课一块分享。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对课堂有了更好的回顾,还能让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的圆舞曲的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更好的感受音乐文化。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环节,着重体现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情绪、情感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板书直观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大班音乐说课稿
大班音乐说课稿《小兔采蘑菇》
一、说教材
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歌曲《小兔采蘑菇》旋律优美、内容生动形象,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在歌词中包含了一个极富童趣、意义深刻的小故事。四段歌词描绘了四个故事场景。第一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到树林里采到了两朵大蘑菇;第二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回家路上遇到小猪,听说小猪生病了,它就把蘑菇送了一朵给它;第三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回家途中下雨了,小松鼠没雨伞,小白兔把蘑菇当伞给小松鼠遮雨,第四段讲述的是小白兔回到家妈妈夸它是一只助人为乐的乖乖好小兔。歌曲内容浅显生动,情节性强,唱起来琅琅上口,虽然歌词有四段,但好记、易学,富有教育性,是比较适合大班孩子学习的一首歌。
二、说活动目标
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水平,而且还可以对幼儿进行助人为乐的教育。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这首歌曲分两课时进行,这是第一课时的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唱这首歌,理解歌词内容。2.在学唱这首歌的基础上,表演歌曲。
3.教育幼儿学会帮助别人,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三、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唱好歌曲,唱出休止音的停顿。活动难点:创造性的表演歌曲的故事情节。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歌曲教学一直是被人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根据教材内容我用了视听唱法、游戏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是视听唱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为提供形象生动挂图,充分的刺激幼儿的视觉,引导他们轻松解歌曲内容。听就是的语言启发和的动人熏陶。唱就是指歌唱掌握正确地唱歌方式,在体验不同变化的同时,能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第二种游戏法:《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
2、学法:谈话法:活动中我幼儿交谈,以故事形式展开了谈话,幼儿轻松地进入了学唱歌曲的状态。
观察法: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挂图、头饰、背景图,幼儿仔细观察,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游戏法:表演歌曲,玩小兔采蘑菇的游戏更能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五、说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①、准备练习:做律动:拍手挽花,拍手点头。发声练习②、用故事情节引入,激发幼儿唱歌兴趣。
2、欣赏歌曲,学习歌曲。①、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②、展示每幅挂图,边看图,边说故事情节。③学念歌词,④学唱歌曲
3、、表演游戏。
①、小结这首歌表现的故事情节和小朋友在唱歌活动中的表现。②、教育幼儿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③、出示兔子、小猪、松鼠头饰,请幼儿表演。④、总结,给予幼儿鼓励。
4、延伸活动
放小兔跳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出去玩“小兔采蘑菇”的游戏。
第五篇:大班音乐说课稿
大班音乐说课稿:《拔根卢柴花》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内容是打击乐拔根芦柴花。这是一首江苏民歌,乐曲分为三个乐段,A、C乐段多以八分音符为主,而B段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因此整首乐曲节奏明朗,具有活泼欢快的情绪色彩。
教材的知识点有两个:
1、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2、认识芦柴花。根据幼儿演奏打击乐器能力的发展所指出的:开展节奏乐教学必需要有幼儿能演奏打击乐器的基础。也就是说要让幼儿掌握乐器的名称,会识别乐器的音色,初步学习演奏乐器的正确方法和姿势。那么,这个教学活动中使用了大鼓、串铃、铃鼓、碰铃、园舞板五种打击乐器,作为大班幼儿在中小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这些打击乐器了,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础,能比较容易的掌握这一知识点。第二个知识点是认识芦柴花,这首乐曲的名称就叫《拔根芦柴花》,那么幼儿就有必要认识了解什么是芦柴花。在课前我就启发幼儿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一起找到了答案,芦柴花就是生长在南方的一种芦苇,当地人叫它芦柴,芦柴花的颜色多为白色。通过幼儿的主动参与,激发起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和要欣赏这首乐曲的兴趣。这两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二.说目标
根据打击乐器教学的任务所提到的:要发展幼儿对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演奏乐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培养节奏感的要求,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正确掌握2/4拍节奏,奏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感受力,培养节奏感。
3、知道这是一首江苏民歌,引导幼儿初步尝试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三.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2/4拍节奏并能使用打击乐器合拍的演奏。制定重点的依据是:节奏乐顾名思义就是节奏练习,它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能正确地识别音乐的强、弱拍,知道应该在不同的强弱拍上按需要合拍的敲击打击乐器。这首乐曲主要的节奏型是XXX,变化节奏是XXXX和XO,最后结束句的加强是XX。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些节奏型和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开展的,因此把这一点作为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教学难点是:幼儿能与指挥和同伴互相配合默契、协调的演奏。难点制定的依据是: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经常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幼儿在音乐活动通过演奏很容易获得获得了自我满足感和胜利感,也能非常乐意的地进行了自我表达。可是在集体演奏中能忽略个体的意识,去服从集体的需要对幼儿来说比较难,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协助经过自身的努力才干做到。因此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四、教学方法
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采用操作尝试法、感受体验法和启发联想法。
第一种操作尝试法,这是根据纲要中所提出的幼儿是在自由观察、积极探索中进行学习的。而采用的。运用在引导幼儿学习掌握节奏型的环节。教师将节奏型的图片提供给幼儿,(操作演示教具)小朋友们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探索,通过看看说说、拍拍打打,引导幼儿看懂节奏谱并能用运用身体乐器进行节奏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灵活性,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别,突出了新纲要的精神,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里自主的学习,让教师真正成为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师生之间坚持一种积极的互动状态。
第二种是感受体验法,就是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视觉、运动觉等感观,不时地感受乐曲和其节奏。这是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4至6岁幼儿肌肉的协调能力发展了,小朋友们更有兴趣去进行节奏活动中空间与动作的体验。幼儿通过亲身地去感受体验才干真正理解乐曲的节奏与性质。首先我引导幼儿充沛运用听觉,激发幼儿展开想象去感受体验乐曲的性质。其次,引导幼儿运用运动觉、视觉和听觉进行节奏的感知。我将每种乐器都配上相应的身体动作:大鼓--跺脚、串铃--拍手、铃鼓--拍腿、碰铃--拍肩、园舞板--拍头。(边出示教具边讲解)这种身体运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律动,让幼儿易于理解接受。最后,在集体分声部演奏时,引导幼儿充沛感受集体演奏的效果,体会到集体演奏的和谐与快乐。从而增强了幼儿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合作精神。
第三种是启发联想法,因为音乐自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会带给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这首乐曲活泼愉快,虽然幼儿没有到过江苏水乡,可是会令幼儿联想到其他令人兴奋愉快的事情。引导幼儿将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通过打击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完成打击乐教学的任务之一幼儿学习用打击乐器来表达对某种情绪的尝试
这三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做到了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