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及原文[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2:2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及原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及原文》。

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及原文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第二篇:寡人之于国也_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一、说教材、学情

《寡人之于国也》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重点篇目,该文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缜密的思维,高超的论辩能力。新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该单元所选课文都是古代的议论性散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于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掌握基础的文言语法知识,学习如何清晰有力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本文安排在单元的第一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是实现“授之以渔”,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掌握文言学习方法的关键。

高中不少学生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对于文言文的知识高一学生还处在积累的阶段,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一定量的诵读。

结合教学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依据新课标倡导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拟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孟子“仁政”的思想;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包括理解课文中实词与虚词的意思,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一些固定句式的使用;

3、通过诵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新课标指出,应该“通过阅读与思考,领悟其丰富的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因此,我把学习孟子仁政的思想设为本文的教学重点。由于本文系诸子散文,时间跨度大,学生较少接触论辩式议论文,因此,我把“通过诵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设置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法是以诵读和分析为主,加以点拨启发、讨论领悟。诵读法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关键是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语调、感情等,这就需要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分析法在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了解文中所蕴含的深意,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关于学法,我贯彻“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古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具体的学法有讨论法,诵读法,勾画圈点法。可以把把疏通文意和课文思路的任务交给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背诵课文,使记诵和理解结合在一起,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也减轻学生课下的负担。

本课计划安排两课时。今天我重点讲第二课时的安排。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主要有: 11,导入课文,我计划从学生们学习过的有关儒家的知识导入,让学生复习相关的文学常识。

2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全体学生读课文、教师的纠正范读、学生分角色诵读三个步骤,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使文言文语感的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另外,使学生整体上对文章有所了解,明确课文是孟子和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展开的。

33,让学生结合注释主动疏通课文词句,指出应该注意的文言知识点,教师给与总结与点拨,这是给学生主动权,让他们学会收集整合资料,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4,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课文分层次,从而理解孟子论说的逻辑性,也为第二课时分析课文作准备。

55诵读课文,加深记忆和理解。最后布置作业,要求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我作如下安排: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11,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借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22,研读分析课文。然后通过一系列点拨式提问,让学生理清思路,孟子和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展开的,请学生找出“民不加多”的语句,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这是“民不加多之疑”在课文第一段,让学生背诵,再提问。[提问]梁惠王问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明确:“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2,“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是孟子回答的“民不加多之因”这是文章的第二层,也就是课文的2—4段,同样先让学生背诵,然后抛出两个问题,一是,[提问]这里孟子采用了哪一种论证手法,这样论辩的心理动机是什么?通过学生的讨论,明确比喻论证化抽象为形象的好处,了解孟子投其所好循循善诱的心理动机。二是,[提问]这个比喻的深层意思是什么?通过学生讨论明确孟子指出惠王的尽心其实和邻国相差无几,本质都是暴政。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是“民不加多之措施”。属于第三层,就是课文的最后三段。同样要求学生先背诵课文,[提问]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然后要求学生用课文内容回答。这一小步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进一步理清思路,掌握仁政的大概内容。接着让学生思[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答案是课文的最后一段,这一段是采用对比和比喻的论证方法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33,语言艺术特色。学生根据课文分析,交流,自主回答,教师明确

抓住对方心里,循循善诱;善于取譬论证;富于雄辩气势。

44,拓展延伸 问题1:战国时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两千年前国君为国家人口少而忧虑,而现在政府又忧心于人口过剩,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不拘于答案,只要言之成理,通过这道探究题,希望学生更好的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

问题2: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文中的做法对当下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一讨论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仁政”思想有一个深入的思考,训练发散性思维。

接下来对本课作总结,向学生介绍孟子“仁政”思想在当时的结果和对后世的影响。这时要求同学再次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感情。

最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巩固背诵课文,识记本课学习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

四、说板书设计

语文板书要力图简明概括,布局合理,美观醒目。我采用提纲式的板书,简单明了,清晰直观,便于记录和复习。五,说教学反思

没有一节课是一无是处的,但也没有一节课是完美无缺的,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将对本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认真反思,发现不足,及时调整,以利于今后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篇:寡人之于国也____教案

引入:有人说,不学《孟子》是一种遗憾。因为孟子的一些精神思想已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中。哪个家庭不知“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几人不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名言;甚至无数落魄失意者还要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来给自己打气。可以说,孟子的思想是国人精神支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常值得研究。尤其是他在政治上提倡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 “仁政”、“王道”主张。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一起来领略孟子的仁政之风。划线 课文注解12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第一段: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内,文言文中,河都是指黄河,河内,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地方。这个地方,注意一下“凶”这个字。在这里是指谷物收成不好,也就是荒年。则,连词,解释为那么

也就是说 黄河以北的地方荒年的时候,那么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移到河东,同时还把河东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

3、河东凶亦然。

然在这里应该是 代词,这样。哪样呢?我们把其语义补清楚就应该是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如果是黄河以东发生荒年的时候,也是这样做。

4、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察,考察

无如,不如,比不上。这句话里面有两个之字,第一个,应该是结构助词,的。

第二个,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么用心的。

5、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 在这里是副词,更 的意思。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加呢,应该解释为 动词,增加。

可是那些国家的百姓并不因此变得更少,我的百姓也不因此而变得更多。为什么呢?

那么在第一段话里面,孟子与梁惠王是围绕哪个问题来展开他们之间的对话的?

回答:民不加多(多媒体)

古人为什么那么强调人口数量之于国家的重要呢/ 答案:我们知道,战国时代,在当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文化上是百家争鸣,政治军事上是战争频繁。那么在冷兵器时代,战争是需要很多人的。而且本来人口就有限,还要把大部分的壮丁都征去打战,这样一来,很自然地就会削减掉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进而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粮草,财政等问题。所以人口在当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梁惠王迫切地想要增加国家的人口数量。

PPT问题2:在提出“民不加多”前。梁惠王认为自己对这个国家是怎样呢?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可以说已经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了。但是呢,结果怎样?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那对于梁惠王来说,肯定觉得是十分郁闷了,这也太不公平了!这个时候,他很自然的就产生这个疑问,为什么会这样?

板书: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2——4自然段

接下来,孟子针对梁惠王的这个问题,开始分析原因了。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谈一下,孟子分析原因的内容应该是哪些文段?(齐读第2到第4自然段)孟子有没有直接阐明他自己的观点呢?(有没有直接说民不加多是因为什么什么呢/)没有!而是设喻,打了一个比方。既然梁惠王喜欢打仗,那孟子就从他喜欢的事情说,1、“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请敬副词,请允许我以:介词,用

喻:名词作动词,打比喻。“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填”是一个拟声词,形容鼓声。然”在形容词尾,„„的样子。“鼓”名词作动词,敲鼓。之(音节助词,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有一种追求整齐、对称的倾向,它是求同文化,语言也是一样,以求偶为美。我们看这个地方,“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前后都是四个字,如果在这里换成“填然鼓,兵刃既接”,就不美了,那再加一个字,这样念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了。后文中还有一个鸡豚狗彘的例子。豚与彘都是指猪,但这里却硬把三种动物说成四种。为了追求四字格,所以把猪用不同方式说了两遍。既:已经

接:接触,交锋

战鼓咚咚地敲响,双方兵器已经撞击交战。

3、弃甲曳兵而走

“走”是一个古今异义词。逃跑

今义是 走路 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这里这个“而”表修饰)

4、或百步而后走,或五十步而后止

我将哪个字作为固定词读出来呢?

这是一个固定词组 或„„或„„

有的„„有的„„ 这句话怎么翻译呢

有的人跑了五十步,有的人跑了一百步。

5、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介词,凭借 凭自己跑了五十步,笑别人跑了一百步。说哎呀,你是逃兵。

6、则何如

则:那么

何如:怎么样?

喻是设好了,这个地方实际上呢,也相当于设下了一个圈套。让梁惠王自己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看一看梁惠王的反应如何。“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耳:只是„„罢了

是„„也:这是„„呀 只不过没有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梁惠王的回答不知不觉中已经否定了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个时候,孟子继续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 通 毋 不要

多于邻国:介宾短语后置,也可以说是状语后置。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它的语序。

大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指望你的百姓会比邻国多了。

孟子非常巧妙地利用梁惠王喜欢打战的心理,设了一个圈套,套住了梁惠王。从而轻而易举地得出了一个结论:他所说的尽心也,就是移民移粟这样的小恩小惠,在本质上跟邻国为政是没有区别的。就像五十步和一百步,只有程度上的轻重不同而已,本质上是一样的。板书:孟子设喻揭示原因:以五十步笑百步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地过度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问题: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包括几个方面。PPT 请同学一起朗读课文剩下部分的内容。回答问题 回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问题:王道之始 有什么要求呢

回答: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吃不完;密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砍伐树木,木材就用不完。

胜:尽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是:代词,这样

生: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

死:动词作名词,死去的人

丧: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这样便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没什么不满的。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是王道的开始)

这一段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也就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

那“王道之成”又应该如何来做呢?它的具体措施又是什么?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之: 结构助词,的 树:栽种,动词

之:代词,指五亩之宅

以:介词,用

衣:名词做动词,穿。

齐声翻译:五亩大的宅院,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上丝织品做的衣服了。

2、鸡豚狗彘之序,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齐声翻译:鸡、狗、猪的喂养,不错过他们的繁殖周期,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齐声翻译:每户百亩大的土地,不错过农业生产的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

4、谨xiangxu 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反复告诉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齐声翻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用孝悌的道理反复地告诉学生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假 斑

负戴于道路:介宾结构后置句,也就是状语后置。于路上负戴。

齐声翻译: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这样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之”作动词“有”的宾语,放在了“有”的前面。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四组排比句。开头用排比句法连述三事,都有关人民生活,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从养民到教民。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提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请大家齐声朗读出来。最后一段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这里有两个食,第一个是动词,吃;后一个是名词,食物。检:制止,约束。涂:通 途,道路 殍:饿死的人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富贵人家的猪狗吃百姓的东西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

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岁:年成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同„„有什么不同呢 兵:兵器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则,那么

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到你这里来了

这段话批评了梁惠王归罪于年成,推卸责任,阐述使“民加多”的正确态度。

板书:孟子主张: 行王道

那么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大家觉得孟子这个人怎样啊?(可以说是一谈话高手了。)

答:很善于引导对方,轻而易举地就可以使对方落入自己设置的圈套中。就像梁惠王,起初还得意洋洋地说自己治国是“尽心焉耳矣”。但孟子轻描淡写的一句“以五十步笑百步”就让梁惠王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孟子从而从容不迫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总结:孟子认为梁惠王要使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实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要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季节。然后还要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仪,引人向上,倾心归附。至此,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王道可成。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板书:

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设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

揭示原因:本质一样——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主张: 行王道——措施、态度、结果(对比)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寡人之于国也

第四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平昌二中 秦必琼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了解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B、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a。掌握‚数 发 直 兵 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 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B、了解‚或……或……‛‚直……耳‛‚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3、德育目标:结合本文的学习,联系现实,探讨孟子治国思想的现代意义。二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结合本文的学习,联系现实,探讨孟子治国思想的现代意义。二 教学重点

课堂组织学生讨论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合理引申,让学生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三 教学难点

既要让学生了解文本的意思,又要让学生懂得以现代观念来审视古人的思想,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四 教学方法

1 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培养文言文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义浅显,但内涵艰深。在探究孟子仁政理想的现代意义时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3 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五 教学步骤设计

1、导入语

1987年初春,75位诺贝尔获奖者齐聚巴黎,他们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其实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则是孟子,孟子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孔子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孟子‚仁政‛思想的现代意义,去找寻人类生存的法则。

2、播放课文录音

3、检查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颁白,头发花白)(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二)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鼓〗敲鼓(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三)宾语前臵句

未之有也

〖之〗,在否定句中,‚之‛作动词‚有‛的宾语,放在了‚有‛的前面。

(四)成语

‚五十步笑百步‛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5学习目标: 探究孟子仁政理想的现代意义?

(一)请同学们朗读王道之始的段落。

板书: 王道之始

措施 效果 结果

不违农时 谷 不可胜食

数罟不入 鱼鳖 不可胜食 养生丧死无憾 斧斤以时 林木 不可胜用

教师点拨:说起“王道”,论及“仁政”,孟子游刃有余。孟子在阐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具体措施时,提出了三个要点。如果说 ‚不违农时‛是对人本身的关注,是希望统治者,不要因满足一己之欲念,就不管是否播种的清明,谷雨,是否收割的立秋,处暑,一律肆意的滥用民力。那么后两点就是对人的生态环境的关注。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今天有做到孟子所说的“数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吗?我们应怎样治理和保护日益恶化的环境?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略

(二)请一名同学朗读王道之成的段落。

板书:王道之成

措施 效果 结果

五亩……树之以桑 衣帛(五十)

鸡豚狗彘……无失其时 食肉(七十)养民

百亩……勿夺其时 无饥(黎民)不王者,未之有也

谨……。申之以孝悌 不负戴(颁白者)教民

教师点拨: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养民‛和‚教民‛两部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显然孟子的“养民”只是解决百姓的温饱,而今天十六大我们早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那么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孟子也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他强调要兴办庠序之教,虽然我们今天说21世纪的国家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但孟子更强调人道德修养的提高。

提问:今天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那些成绩?作为中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应怎样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略

(三)当梁惠王全然沉浸在诱人垂涎的梦幻里,彻底地成为了孟子思想的俘虏时,孟子没忘了最后的顺刺一剑,那就是现实中令人发指的虐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这种行为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率领禽兽来吃人。而针对统治者对这样现状的造成,全然归罪于年成的推委,孟子更是一针见血:”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如此反问,掷地有声,不容臵疑。让我们领略到了孟子的浩然正气,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不仅如此,我们还再一次的感受到孟子以民为贵的思想。孟子说: ‚民为贵,4 社稷次之,君为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至此孟子对统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君王的态度。

板书: 君王的态度

狗彘食人食 正确 王无罪岁

涂有饿莩 态度 斯天下之民至焉

非我也,岁也

6作业:试想如果你是君王的话,你将以什么态度来对待你的百姓,将采取哪些措施来造福于民,做到真正的仁者无敌。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题为《我若为王》的作文。7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让我们知道了对古文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字、词、句式上,切忌像韩愈所说的‚小学而大遗‛。我们应立足现实,让古代先贤的智慧之光成为我们的一面镜子。同学们,让我们带上这面镜子出发吧,去创造今天的和谐!教师寄语

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而今天我要说: ‚如欲和谐社会,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第五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一)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一、导语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熟读课文

一|学生齐读课文,纠正字音。

二、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学生示疑,学生自主解答。

四、再次阅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请一位同学阅读本文第一段

1、提问: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2、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4、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下面有请一位同学朗诵文章的2-----4段。

5、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下面让我们齐读文章的5、6两段。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狗彘食人食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明确: 对比 涂有饿莩 比喻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二、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

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设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揭示原因:本质一样——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主张: 行王道——措施、态度、结果(对比)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下载《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及原文[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及原文[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

    寡人之于国也 说课稿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等教育版职业高中语文拓展模块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法方法和手段、学......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填然鼓之 (2)树之以桑 (3)王道之始也。 (4)未之有也。A.(1)与(2)不同,(3)与(4)相同。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C.(1)......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1 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2

    孟 子 名 轲 , 邹 人( 今 山东 邹 县 ), 三 岁 时 父 亲 逝 世 ,孟 子 便 与 母 亲 相 依 为 命 。 孟母 非 常 疼 爱 自 己 的 儿 子 , 曾 经 为 了 替 孟 子 找 一 个 舒 适 的......

    [教案]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积累文言知识。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㈡过程和方法: 1、边听录音边看文章掌......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教案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准确默写文言名句 识记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基本用法 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

    《寡人之于国也公开课》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授课人:杨冰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有关孟子及《孟子》的文学常识。 2. 学习《孟子》善于比喻、排比说理和气势充沛的写作特色。 3. 把握孟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