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最低处开始的故事
一个国王和他的朝臣们在一次冬季的狩猎中迷了路,走到了一个人烟罕至的地方。当夜晚来临之际,他们好不容易才发现一处农人的房子。于是国王说:“我们在这儿过夜吧。”
但是有位朝臣却极力反对,他认为尊贵的国王到农人家避难有失尊严,还是自己搭帐篷较为妥当。
农人知道了这种情形,就说:“国王的尊贵不会降低,只是朝臣不希望农人的尊贵提高。”()
国王听了这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就走进他的房子过夜,并在第二天早晨赐给他一些礼物。
离别前,农人陪着国王散步,恳切地说:“接受了农人,国王的权力和伟大没有损失,但是当您这样一位国王遮住农人的头时,农人的帽沿却无法延伸到阳光下。”
一个大人物能够谦恭地礼贤下士,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不仅不会失去尊严,反而更显得坦荡和伟大。
有一个青年人,他对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平衡一直在折磨着他,觉得怀才不遇而又牢骚满腹。夏天有一次他乘同学敏家的渔船出海,才使他一下子茅塞顿开。
敏的父亲是一个老渔民,在海上打鱼打了20多年,看他那从容不迫的样子,青年人心里十分敬佩。()
青年人问他:“伯伯,您每天打多少鱼?”
他说:“你不知道,孩子,打多少鱼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只要不是空手回来就可以。在小敏上学的时候,为了供他读书,不能不想着多打一点。现在小敏毕业了,又找到了饭碗,我也没有什么奢望打多少了。”
青年人若有所思地看着远处的海,突然想听听老人对海的看法。他说:“海是够伟大的,滋养了那么多生灵……”
老人说:“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海那么伟大吗?”
青年人不敢贸然接茬。
老人接着说:“海能装那么多水,关键是因为它位置最低。”
位置最低!
正是老人把位置放得很低,所以能从容不迫,能悟透世事沧桑.正是海的位置最低,所以才笑纳百川,包罗万象。
是的,不妨放低自己,足踏实地,站稳脚跟,然后再一步步登攀。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想要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
第二篇:故事从这里开始
故事从这里开始
高二26班
孙佳雪
晨光朦胧,铃声悠扬,亮白的灯光洒在教室的每个角落,一切事物看来是那样明朗而又温馨。我们依旧如常,迎着第一抹阳光,手捧课本放声朗读。目光偶然掠过窗外,飞鸟似乎划过却不留一丝痕迹,天边流云翻转,不知哪里来的一抹风,吹皱了笔下新鲜的墨迹。故事从这里开始。
时光飞逝,如今我也踏入了高二的教室,曾经的情景也还历历在目,在这样一些淡如云水般的日子里,有太多本不属于我们这个年龄的忧伤乘虚而入,在岁月的青藤上纠缠深深的伤痕,像是泪水划过的痕迹。但同样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肆无忌惮,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幸福。在校园的每一角都曾记录下我们的身影,这是属于我们的青春。
听一首歌的温暖,携一袖花的芬芳,坐在校园的一角,在落日的余晖翻开一本书,写写少年难以诉说的情怀,想想我们明媚阳光的未来。悲伤与快乐都是简单的事,文字流于指尖,记录下光阴里的故事。
十字路口总是让人左右徘徊,高二的我们不得不在文科与理科之间选择着不同的人生与憧憬,各自在这薄雾勾勒的校园里一步步接近梦想。
生活就是这样丰富多彩,外人永远不会懂得我们的自得其乐的笑颜。醉心历史,从商周梦了千年,沿着时光轴,即使偶尔会沉浸文人墨客难解的惆怅,却总会再抬眸的一瞬间笑靥如花;畅游世界,从南极点走到北极点,沿着经纬度,即使偶尔会迷失坐标方位,却总会走到幸福的方向;浅谈哲学,从苏格拉底到马克思,沿着神经线,即使偶尔会晕头转向,却总会给自己找个理由跳过这抽象的知识点。偶尔会在物理课趴在纹路分明的课桌上写写无缘由的小心情或听着牛顿讲万有引力堂而皇之的睡觉。有时抱怨一下死记硬背太枯燥,永远看着厚厚的资料,感叹命运为什么这么的不公,体验着这年华静好的青春。
在校园里另一角同样拥有简单而不张扬的青春,从寝室到教室不停歇的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DP不断结合磷酸转换成ATP的乏味过程,有机物复杂的化学式总是令人哭笑不得,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尖酸刻薄的笑容······这就是理科人生:习题厚的像板砖一样拥有砸死人的魅力,试卷一张一张飘落如秋日的落叶开枯了轻舞飞扬的豆蔻年华,考试一场一场燃烧花季雨季残存的轻狂。也许在别人看来乏味可悲,可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就是我们,这就是我们自己拼搏的青春。
喜欢做化学和生物试验,看着酒精灯缓缓燃烧的火焰,淡淡的烟气,模糊的色彩,是青春绚丽的印记。三角函数开始变得简单,简谐运动开始变得明了,不知哪个晚自习证明出了一个定理,微笑总会泛上嘴边。生活就是这样单调,单调到习惯,习惯到简单,简单到快乐,快乐到喜欢。
“生活就像音乐,校园生活就好比音乐中的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因为有了这种生活的累积,才谱写出了一首动听的乐曲。” 故事从这里开始,我们用炫丽的青春,填补校园生活的空白,你看到的我们,是彩色的。这就是我们,无与伦比的三年······
第三篇:从设定目标开始故事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荣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间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荣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荣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荣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一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国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能给人带来什么。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第四篇:销售从付出开始.故事doc
销售从付出开始
销售心态
大部分销售人员总是显得对销售技巧的提高特别有兴致。然而一个销售人员所产生的问题当中有80%是来自于自身心态的问题,纵使解决了销售技巧的欠缺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要培养出一个王牌销售人员,最重要的是如何能
够使他建立正确的销售心态,否则便是“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了。
销售活动就像万米比赛:参与者都在争夺,希望最先达到终点,都渴望成为最终的赢家。而赢家――冠军只有一个,比赛是残酷无情的。如果说技能是夺冠的基础,那么在势均力敌之下,无数体育明星夺冠的例子无疑昭示了一点:
夺得冠军的最重要因素是心态。同样,销售心态,也是左右一个销售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
付出的心态
销售活动就像是渔民,需要不断的去放钓,在放钓前还必须了解什么地方有鱼,哪个地方的鱼喜欢吃什么样的诱饵,什么时候鱼最容易吃诱饵,比如说钓河里的鱼就远比掉池塘里的鱼难,钓鱼的时候最好还不要穿黑色的衣服,这样鱼能看到人站在河畔,就不会吃钓,也就增加了难度。而这些工作必须是前期就了解的,还有钓鱼的时候你的先买鱼竿,有了鱼竿后,你得去买诱饵,这些具备后你得找时间去钓。鱼竿、鱼饵、时间就组成了钓鱼的前期付出。开展销售活动时,你需要投入前期的时间去了解客户,在展开销售活动时你还得有很多的配套,如产品画册,宣传资料、样品、广告等工具,销售成功后你还得去花时间、金钱等去维护客户,争取客户能长期合作,而这些工作都是前期付出的成本,同时也有可能你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但客户暂时却没有购买的预算,要等到下一季度或者下一,为了能最终销售成功,你得不断维护这个潜在的客户,维护时的费用构成了前期的成本,也就是我们的付出。
付出的心态:付出的心态是为自己做事的心态,要懂得舍得的关系。舍的本身就是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而打工的心态是应付的心态。不愿付出的人,总是省钱,省力,省事,最后的把成功也省了。
收获前,先学会付出
年轻人开店
一个年輕人,准备在他家所在的那条街上开一家商店,他向他的父親征求意見:“我想在咱们这条街上开店赚钱,得先准备些什么呢?”
他的父亲想了想说:“咱们这条街商店已经不算少了,但门面房还有的是,你如果不想多赚钱,現在就可租两间门面,摆上货柜、进一些货物开张营业。如果你想多赚钱的話,就先得准备为这条街上的街坊邻居们做些什么。”
年轻人问:“我先做些什么呢?”
他的父亲想了想說:“要做的事很多,比如,街上的树叶很少有人打扫,你每天清晨可以將街上的落叶扫一扫,还有,邮差每天送信,有许多信件很难找到收信人,你也可以帮忙找一找,然后将信及时送给收信人,另外,还有许多家
庭需要得到一些一伸手的小帮助,你可以顺便給他們帮一把……”
年轻人不解地问:“可这些跟我开商店有什么关系呢?”他的父親笑笑說:“如果你想把自己的生意做得好,这一切
都会对你有帮助,如果你不希望把生意做好,那么这一切也许对你沒有多大的作用。”
年轻人虽然半信半疑,但他还是像他父亲说的那样去一一做了,他不声不响地每天打扫街道,帮邮差送信,给几家老人挑水劈柴,谁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年轻人听說就去了。不久,这条街上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个年轻人。半年后,年轻人的商店挂牌营业了,让他惊奇的是,来的客戶非常的多,远的、近的,差不多一条街上的街坊邻居全都成了他的客戶,甚至街那边的一些老人,舍弃距他们较近的门店而不入,拄著拐杖,很远地赶到他的商店里来买
东西。他惊讶,问他们說:“你家的门口就有商店,怎么却要舍近求远呢?”
他们笑笑說:“我们都知道你是个好人,来你的店里买东西,我们特別放心。”后来,他送货上门,遇到一些暂时困难的人家,他总是先让他们取需要的货物,等什么时候人家有钱了,再来给他还上,知道有人遭遇了不幸,他会主动
登门慷慨相助。
几个月后,邻街上的許多人也纷纷涌到他的店里来买东西,又过一年多,全城人都知道了他和他的小店,都一齐涌来了,于是他在另外一些街道上开起了一个个分店、连锁店,生意滚雪球般越做越大,钱当然也越赚越多,仅仅几年的时间,他就从一个不名一文的年轻人,摇身变成了一个拥有资千万的企业家。
有一天记者采访他,问他短短几年为什么能有如此大的收获时,他想了想说:“因为在学会收获前,我先学会了付
出!”
吸水的故事
有一个人在沙漠行走了两天。途中遇到暴风沙。一阵狂沙吹过之后,他已认不得正确的方向。正当快撑不住时,突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屋内。这是一间不通风的小屋子,里面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
他几近绝望地走到屋角,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抽水机。
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任凭他怎么抽水,也抽不出半滴来。他颓然坐地,却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用软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贴了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他拔开瓶塞,发现瓶子里,果然装满了水!
他的内心,此时开始交战着……
如果自私点,只要将瓶子里的喝掉,他就不会渴死,就能活着走出这间屋子!
如果照纸条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倒入抽水机内,万一水一去不回,他就会渴死在这地方了……,到底要不要
冒险?
最后,他决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全部灌入看起来破旧不堪的抽水机里,以颤抖的手汲水,水真的大量涌了出来!他将水喝足后,把瓶子装满水,用软木塞封好,然后在原来那张纸条后面,再加他自己的话:相信我,真的有用。在取
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
迷途的沙漠旅行者在几近绝望,面临死亡的时候,意外地在沙漠中一幢废弃的小屋,发现了一台破旧不堪的抽水机,一瓶水和一张小纸条。旁边提示说,倒水进抽水机就可以把水抽出来。他该相信提示把水倒进抽水机还是直接喝掉呢?这是一个生死抉择的时刻,旅行者陷入思想斗争中。他可以喝掉那瓶水,解决眼前的问题,继续上路,也可以冒险
相信提示,把水倒进抽水机。
但结果就是能抽水出来的话,他就可以得到足够你走更远路程的水源,如果不能抽出水的话,他很快就和死亡之神握手了。最后,他决定把水倒进去,水真的从抽水机中喷涌而出,正如作者所说的: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
两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要想获得收获,就必须要先付出,从佛教的角度说,多做善事,广结善缘,就会有好回
报的。那么付出到底是什么呢?付出其实就是……
付出是一种回报
从前,良宽禅师除弘法外,平常就是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生活过得非常简单。
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庐。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
是好。
良宽和颜悦色地对两手空空的小偷说:“找不到可偷的东西是吧?想来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
衣服还值点钱,你就拿去吧!”
小偷惶恐之下抓着衣服就跑。看着小偷在月光下的背影,良宽禅师无限感慨地说:“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光送
给他。”
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人们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走路呢?”盲人说:“我提着灯,为别人照亮道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到我,避免了碰撞。这样既帮助了别人,也保护了
自己。”
印度伟人甘地,有一次乘火车,他的一只鞋子掉到了铁轨旁,此时火车已开动,再下去已没有可能。于是,甘地急急地把还穿在脚上的另一只鞋子也脱下扔到第一只鞋子旁边,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同行不解地问甘地为什么这样
做,甘地认真地说:“这样一来,路过铁轨的穷人就能得到一双鞋子。”
一个高考落榜的年轻人,处于痛苦的边缘不能自拔,整天在村子外的一个水塘边徘徊,总想以死的方式报答面朝黄土背朝天、苦苦供他读书的父母。不想,三天之后,那个水塘却意外地干了,满满的水不知被什么人放走,只留下一些稀泥和沉沙。三个月后,他通过成人高考考上大学,在即将远行的前一天,再次去到那个水池边,发现池塘里的水再次满了。但清清的池塘里已经没有鱼了。经过询问,年轻人才知道,池塘的主人怕年轻人想不开跳进池里自杀,竟然冒着鱼儿流失的风险放掉了池里的水,将他唯一的财产——鱼儿一尾尾弄到家里,而这一折腾,竟使鱼死得所剩无几。
毋庸置疑,这些故事讲的都是对别人不求回报的彻底付出的故事。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我们一定会遇到许多为难的事,但是你是否知道,在前进的路途上,自己付出一些,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抱着柴火的人坐在寒冷的夜里,对着一只因缺柴而熄灭的大火炉叫道:“你什么时候给我以温暖,我什么时候才会给你添加柴火。”殊不知,你不先给火炉添加柴火,火炉怎么会给你温暖?
古人云:“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句话道出了付出的真谛。你要想“取”,就要先“与”:你要想摘取树上的果实,就必须先要给树浇水、施肥;你若想在工作上干出成绩,就必须先要付出心血和汗水;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必须
先要去帮助别人;你要想得到别人的爱,就必须先要爱别人。
为了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付出。如果别人不对你微笑,你就不妨开始笑着对别人问好;如果你想得到金钱,你就应该多多给予别人金钱。一个人只有先付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一点已经被无数人用亲身
经历证明了。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
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男孩说:“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
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而且还看到希望正朝他招手,那种男子汉的豪气
像山洪一样迸发出来。男孩打消了准备退学的决心。
数年之后,那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
诊治疗。
而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治疗方案的制定。当他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
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上,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的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
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付出是一种幸福
一个馒头店的老板,每天蒸120个馒头,100个用来出售,20个用来接济贫苦的老人和孩子。在生意好的时候,馒头刚一出锅便被顾客一抢而光,于是有人便劝他卖掉那些留下的馒头,可是无论顾客如何要求,馒头店的老板就是不肯将那20个馒头卖掉,而当他用夹子把热乎乎的大馒头送给老人和孩子的时候,黝黑的脸上绽放出明亮的光彩,那种
幸福的感觉是其他人所体会不到的。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实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当馒头店的老板把馒头送给老人和孩子的时候,他看到自己的付出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自己便也跟着“幸福”起来。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付出时间能够收获希望,付出劳动能够收获果实;付出真心能够收获真情,付出爱心就能够收获整个世界。
爱默生说过:“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真诚地伸出你的手去援助别人,不仅不会使你受到怎样的“损失”,还能使你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幸福的感觉。四川地震后,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大学生在募捐,烈日下他们没有用任何防晒工具,更没有一个人坐在那里不动,而都在忙这忙那,有的向行人散发传单,有的在记录捐款、整理账目,有一位矮个子的女生微笑着不停地向往捐助箱里投钱的捐助者说着“谢谢”,她的嘴唇干了,头上也隐隐地渗出一丝汗珠,可是她脸上却洋溢着幸福,他们那种积极的形象感动了每一位路人。
其实,付出的幸福感觉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很容易得到却又最容易忽略掉的事情,在我们埋怨生活压力大,到处充满功利,找不到幸福感觉的时候,其实也许是你没有时间去察觉,去体会生活中的幸福啊。当你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时,别人会很开心,你也会很快乐;当你给乞讨者施舍的时候,也许你的真心付出换来的是他生存的希望,那一刻你会感觉到很幸福;当你周末把家里收拾一番,然后再为家人做一道刚学来的大菜,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品尝你手艺的时候,那种天伦之乐,不正是你的付出所获得的幸福吗?
学会付出,便会拥有幸福。当你敞开心胸,乐于付出的时候,快乐、喜悦和收获,便会进入你的心中,这时候,你便会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付出是一种满足
阿一个人守着一堆金子闷闷不乐。神看见了,问:你为什么不高兴?
这人回答:我觉得我的金子还不够多。
神说,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于是给了这人更多的金子。
过了几天,神见到这人还是闷闷不乐,问:我已经满足了你的要求,你为什么还不高兴?
这人回答:我觉得没有刺激。
神说,那我满足你的愿望吧。于是给了这人刺激。
过了几天,神见这人依然闷闷不乐,问:你为什么还不高兴?
这人回答:我没有快乐。
神说,那我给你快乐吧。
过了几天,神看到这人依旧闷闷不乐,问:你怎么还不高兴啊?
这人回答:因为我没有成就感。
神说,那就再给你成就感吧。
过了几天,神看到的还是闷闷不乐的他,就问:你为什么仍然不高兴?
这人回答:因为我没有爱。
神说,那我就让你拥有爱吧。
过了几天,神看到这人还是一副闷闷不乐垂头丧气的样子,就对他说,试试把你拥有的这些东西送给别人吧。又过了几天,神再见到这人时,发现他身边手里什么都没有了,脸上却出现了难得的满足的笑容,便问他:你为
什么这么高兴?
这人回答:我把金子给了没有钱的人;把刺激给了麻木的人;把快乐给了忧伤的人;把成就给了失败的人;把爱给了缺少爱的人……尽管我一件件全部付出了,自己什么也没留下,但我却感到非常满足。原来,付出比一味索取更令
人满足!
第五篇:从讲不完的故事开始
从讲不完的故事开始……
——点评黄爱华老师《循环小数》一课 江苏省淮安市天明教育集团 特级教师 卢专文
著名特级教师、数学教育专家黄爱华老师在《循环小数》一课教学中,一个讲不完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引起小学数学界同行的深深思考。
1.讲不完的故事——“重复”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哪位同学能接着往下讲?一同学讲了多遍,突然停了,说:“这个故事讲不完。”老师问:“为什么呢?”学生答到:“这个故事总是不断地重复说这几句话。”教师顺势导引:“在数学王国里,有一种小数,这种小数,小数部分的数字也会像这个故事里的几句话一样,不断地重复出现。”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引人入胜,使学生一下子便进入了学习的境地。另外,也使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依次不断重复„„”、“无限”等概念。这样,教者既分散难点,又导入新颖,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有序思维,并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在课的开始便扫除了障碍。这也是黄爱华老师“活的课堂、智慧课堂”教学思想之一,以简短诙谐的配乐故事,作为这节课的“开场白”,形成了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依次不断地重复——“循环”
在学生初步感知“重复”、“依次不断重复”、“无限”等概念后,黄老师出示“10÷3和58.6÷11”两道算式,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中思考这两道题有什么特点?学生分别发现:10÷3的商的小数部分的“3”重复出现,58.6÷11的商的小数部分32727„„“2”和“7”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教师从而导出“循环小数”。黄老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认识循环小数,引导学生发现当两个数相除出现循环小数时的商和余数的规律,而且能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循环节”时,教师同样也是不急于把简便写法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在出现“3.3333„„”“5.32727„„”“6.416416„„”等循环小数时,黄老师引导学生: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循环小数的写法简单一些,比如,去掉省略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也只写一次,却依然能让人看出这个循环小数的意思。结果学生思考出各种简单书写的办法,如:5.32727„„写作5.3(27)、5.32727„„写作5.327或写作5.327等等。黄老师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符号产生的需要,并体会到数学知识中的符号是一种约定俗成,学生认识到,符号不再是那么神秘讨厌,而是简洁明了的特点。总之,黄老师在教学生认识“循环小数”这一抽象的文字概念时,并不是靠学生读几遍,而是联系实际,逐字逐句地讨论它的含义,组织学生对所创造的符号进行讨论,从而构建数学知识。
概括的讲,黄爱华老师《循环小数》这节课的教学有这样的几个特点:(1)从讲不完的故事开始,创设情境,难点分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有序的思维;(2)整堂课的教学都注重学生经历、参与学习过程。每一个概念的形成,学生都经历感受,都知道它的构建过程,教师充分利用自学教科书、尝试练习、互相讨论等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数学活动,并体验经历数学活动的快乐,如创造数学符号的过程;(3)教学手段和练习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黄老师这节《循环小数》的课堂是学生数学活动的课堂,是学生成长数学智慧的课堂。
其实,在黄爱华老师的经典数学课堂教学中,从讲不完的故事开始很多,如他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一课时,讲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这也是个讲不完的故事,它的实质是“变”与“不变”,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人说,黄老师本身就是一个讲不完故事,这个讲不完的故事就是智慧黄爱华、魔力黄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