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不管你忙不忙诗歌
诗不管你忙不忙
每天脚跟脚手跟手
与你如影形随
你看
你奔波的路上
脚印就形成了一行行
你抹一把汗水尝尝
诗便有了咸咸的味道
诗不管你忙不忙
每天吃风喝雨晒太阳
与你经营生活
你看
你餐桌上的乡土风味
酸甜苦辣咸清新自然
你还没动筷子
诗便散发出扑鼻的芳香
诗不管你忙不忙
每天早出晚归
与你耕耘播撒
你看
你额头犁出的那一亩三分地
田垠沟沟沧桑秋黄
你还没等到冬天
诗就如漫天飞雪覆盖
诗不管你忙不忙
每天魂牵梦绕
与你缠绵
你看
你还真以为又踏上了家乡的土地
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
你朦胧中醒来
诗就打开闸门让一汪泪水付东流
诗不管你忙不忙
每天厮守左右
与你风雨同舟
你看
你的命注定在远水他乡
绕树三匝
你的思情何枝可依
诗便引你到秋天的云上碧霄南翔
第二篇:不管你到哪里都不会有出息诗歌
不管你到那里都不会有出息的
你看见木棉下的杂草吗
你触摸黑夜下的冰块吗
我会在死人堆里假装
好比说大话,做一位富人
不管你想学什么,你都不能换来金钱
那你退回山里
那你捡地上的那张枫叶
在车流中,眼前的你憔悴下来
这又能把很多问题当成雨水
所经历的痛苦或者不幸
统统在瞬间牵扯成梦想跟决心
总想给未来一个拥抱,我站在大街的中央
太阳很大,可我真的做不成飞鸟
虽然我十分渴望这里会长出一片森林
憋在肚子里的话很多,眼泪不可信
因为不管你到那里你都不会有出息的你的过去跟未来叠加起来
在充裕富足的条件下,我讨厌一切决心跟贫困
别认为你对我好,我就会对你好
你站在坟头,可你不是野草
你把我打倒在地,你成功了
第三篇:又到年中,银行揽储忙不忙
又到年中,银行揽储忙不忙(经济聚焦·直击改革前沿)
本报记者 朱家顺
《 人民日报 》(2014年07月01日 10 版)
6月末,这个时点对于银行员工来说,可谓忙碌异常,忙着拉存款“冲时点”:高息理财、买存款……我国对银行的监管,有个“存贷比”的指标。银行既要满足存贷比不超过75%的考核,又不愿减少贷款,于是只能抬高存款扩大分母,降低存贷比。拉存款“冲时点”在传统考核时点的月末、季末、年中、年末尤为明显。
过去“冲时点”让银行员工苦不堪言,存款波动剧烈,被业内广为诟病。今年的6月末时点,银行员工的感受如何呢?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一家国有大银行和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员工。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编
者
故事①
主角:小 陈(中国建设银行银川某支行员工)
考核压力大 任务完不成
“康总,帮忙冲个数呗,对公对私存款都要。咱们合作这么久了,返点都好说呀。”
“杜经理,上次定的资金30号下午5点前到账就行,1号上午就可以转走。”
过去一个月,小陈每天早上开始都要拨打若干这样的电话。
“银行有个存贷比时点考核,有这个考核在,就容易导致„资金一日游‟。”据小陈介绍,“每到时点临近,我会找大客户比如国企、房地产商,甚至找资金中介买存款。市场上,有的„过夜费‟开出了日息3‰,例如买1亿元存款,一天付出30万元的费用。”
小陈说,“以前银行将这个费用放在营销费用里走账,现在监管机构不允许了,采取的方式往往是私下返现,只要多拉1个亿存款的奖励(比如100万元)高于买存款的成本(如上述30万元),就有利可图。去年资金紧的时候,日息5‰以上也是有的。”
“不过,今年拉存款比过去难多了!”小陈说,“刚工作时,行里面要求我完成月末时点拉300万元存款的任务。这两年行里进行„日均考核‟,也就是说,相比于过去只需完成时点那一天的任务,现在每天账面上要有300万元的存款余额,我今年任务根本完不成。”
所谓年日均存款余额,其计算周期是从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计算方法是将每天的存款余额累加后除以天数360。月日均、季日均以此类推。
“按照日均的计算方式,拉存款越晚,日均额越小,压力越大。”小陈还透露,他们行今年在绩效指标设计上日均考核占比90%,时点考核占10%,“收入和奖金与存款挂钩,日均完成难度变大后收入就下降得厉害。”
“除了考核方式的改变,银行存款理财化的趋势也很明显。”小陈说,“现在你有点钱还愿意存活期、定期吗?连老太太都知道买点高收益理财。加之信托等产品动辄预期年化收益率10%以上,存款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今晚跟康总还有个饭局!尽可能争取到成本低点的资金。”小陈说。
故事②
主角:小 秦(平安银行深圳某支行客户经理)
时点做不好 考核要扣钱
“我行最新理财产品,募集期2014年6月25日—6月26日,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5.50%,理财周期2014年6月27日—7月4日,额度有限,欲购从速,联系我哦!”
睡前,小秦常在微信朋友圈发条产品消息,或是优惠活动讯息。第二天,他打开手机,就有一些客户点个赞或是提问咨询。
银行现在竞争激烈,小秦日常营销的任务很多。“我要给高净值客户一个个打电话问候,打多少个电话都是计入考核的。”小秦说,“最近我们在筹备高净值客户家庭理财讲座,之前还举办了高尔夫比赛。”
谈起变化,小秦说:“走访社区,送米送油,这种方式现在不吃香了。你得上门陪客户聊天、陪客户看病,真是啥都做了。”
相比大银行网点多、吸储能力强的特点,中小银行揽储任务压力自然更大。“今年6月的时点考核,我们行5月份就开始准备。今年分行下的指标变高,虽然有的支行任务完成了,但我们支行还没有完成。”小秦说。
据小秦介绍,他所在的支行日均考核占40%,时点考核占10%,存款考核总共占到50%以上。“日均考核和时点考核,是两个维度的问题。虽然现在员工收入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日均完成情况,日均做得好则收入增加,时点数是个额外的考核。但时点做不好,要扣钱的!”
“我们行一直在设计跨月、跨季、跨年的理财产品来吸引储户资金。”小秦告诉记者,“非保本理财产品不算存款,银行为实现„冲时点‟,将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日设计为季末时点前一天到期,从而在季末时点变成活期存款,达到存款„冲时点‟的目的。储户对银行打时差的技巧却不了解。”
据介绍,今年6月理财收益普遍没有去年同期高,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的几乎没有,而去年7%以上都是有的。“这跟最近央行补充了流动性有关,而且资金错配现象也少了。”
故事背后
客观看待存贷比
季末,小陈周旋于各个饭局,小秦在朋友圈发理财产品信息,都是为了完成考核。
2003年修订的《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超过这一比率,表明贷款比例过高,风险过大。目前,银行既要满足存贷比不超过75%的考核,又不愿减少贷款,于是,只能抬高存款,扩大分母,降低存贷比。这种情况在传统考核时点的月末、季末、年中、年末尤为明显。
根据央行公布的各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13年3月、6月、9月、12月及2014年3月,季末当月人民币存款有显著增加,均在万亿元以上;而2013年4月、7月、10月和2014年1月、4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又明显回落。
小秦认为“很多银行作为上市公司,在季末、年末出报表,报表上有个时点数,一旦规模冲上去了,报表排名就会好看,而且晋升和绩效又与排名挂钩。”
“考核的存在,导致银行暗中返现等违规操作。”小陈说,“存款的定价没有市场化,不是通过价格吸收存款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关系、人情。”银行以存款立行,揽储文化鼓励了银行客户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滋生了资金掮客,还催生了银行在关键时点采取的所谓金融创新。
为了更如实地把握银行存贷比情况,银监会从2011年开始推行“月度日均存贷比”监管,要求日均存贷比不得高于75%。实行日均监管后,对降低存款波动性起了一定效果。
“目前这两种考核都有,考核日均相对公平,主要依靠平时的服务。”小秦说,“但日均监管后,银行贷款可调控的余地有所减少,还可能会加剧揽储惜贷现象。很多分支机构仍然将时点考核放在重要位置。”
总的来看,存贷比考核有其积极作用。一方面抑制了信贷过快扩张,另一方面能保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使它的贷款和存款保持期限匹配,保持支付能力。
一些银行经营者反映,75%这一比例本身或许已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坎。但因为有这一比例,银行还得关注存款的考核,这就使得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自主权受到了侵蚀。
6月3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存贷比监管的考核办法。然而要真正维护银行业的安全稳健,适应银行资产负债多元化的趋势,恐怕需要引入更科学、更综合的风险监测指标,并积极推动《商业银行法》的修订。
第四篇:读书写作与工作忙不忙无关
读书写作与工作忙不忙无关
2011-10-24 09:31:30
不时有人问我,每天工作忙忙活活,还有心思、精力和空闲读书写书评。也许仅是善意的顺口的追问,解释多了,好象借题发挥,有自我炒作之嫌,就怕别人不知你有多忙。应景式地随声附合,哼哼哼,哈哈哈,想么是么,千万别认为别人真的讨教。
冷眼观看周围世界,有些人仿佛忙的不可开脚,甚至连放屁的空都没有,“太忙了、太忙了”,一夜之间成了流行的口头禅,似乎不忙等于平庸无聊,不忙就没法交待。忙人让人羡慕,忙人受人尊敬。天知道有的人究竟在忙什么。人家美国总统管的事够宽泛了,国内的,国际的,地球的,太空的,照样按期休假,悠闲自在地打高尔夫球,谁听他们说过忙。等到御任写回忆录时,还可从其间花絮中,看到人家还在忙里偷闲,业余爱好挺多的。
我自以为还算的上是有事做的人,一天到晚东奔西突,事事相连,少有停歇,公休日常常搭进。虽然劳顿清苦,却倍感充实带劲,暗中沾沾自喜,我是忙人。回神暝想,忙点能说明什么,再忙还忙不过日理万机、心系辖区的各级政要,比起整天在生意场滚打的商人,以及起早贪黑辛勤耕作的打工仔外来妹,无论在形式上在质地上尚有距离。忙的程度还不够,没有资格张扬自己的忙活。况且不过比有的人多干点活,多做点事,精力还有余,潜力可挖,绝对到不了至高绝境。只能忙些再忙些,忙上加忙,多添些称忙的理由。于是,忙里找闲,就有了读书加评论的时光。
忙忙活活的工作和生活,插入读书的成份,外貌工程浩大难以就里,其实体现量的积累,不断复加,自然而然地顺流出读后感、评论之类,质变的味道飘逸出来了,别人开始注意,这家伙还有空读书。那有什么神秘的,早晨起床如厕时坐读少许,午休躺读几十分,下班晚走些,晚上只要不发困,熬到什么时候都由自己掌握。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家小卒,涉猎广野,去掉条条框框,随心散读,开卷有益。不同场合、不时时段,读不同的书,同时开读几本书,却很少发生撞车错乱,求知务实,虽忙犹乐。按摩精神,放松心情,寻找希冀,恐怕没有比读书更管用的。
再忙总有空闲时,见面嚷忙,甚至装出一幅忙不胜忙的样子,完全是一种炫耀的口吻和显弄的姿态,或是为自己做不到什么或不想做什么寻找托词和借口。还如读书,再忙也有读书时。
第五篇:不忙就业忙征婚 大学女生“急嫁”为哪般?
不忙就业忙征婚 大学女生“急嫁”为哪般?
随着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脚步的临近,就业问题已经成了时下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写自荐信、跑招聘会、找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他们都希望在这最后两个月的冲刺阶段把工作落到实处。然而,一些在校女大学生却把精力用在了另一方面:不忙就业忙相亲,成为“急嫁一族”。她们或通过家人朋友介绍相亲找对象,或在网上发帖征婚,有的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推销自己。随着“急嫁一族”群体的增加,人们禁不住要问:大学四年苦读,是什么原因令这些大学女生不急就业急嫁人?征婚标准如出一辙“某女,22岁,身高1.66米,貌美肤白,大四在读……觅寻32岁以下、身高1.70米以上、月薪8000元以上、有住房有车的成功男士……”这是征婚网上诸多在校女大学生征婚帖子中颇具代表性的一条。与社会大龄男女征嫁不同的是,这些征婚女主角年龄偏小,大多在二十二三岁,而且对男方要求的标准也如出一辙:收入高、有房有车的成功男士。据了解,上网征婚成了时下在校女大学生“急嫁一族”寻觅“成功人士”的主要途径,婚介网站和高校BBS以及虚拟空间,都成了她们发帖征婚的主要平台。在上网征婚的同时,这些急嫁的女大学生也把亲戚朋友等社会资源广为利用。“我半年前就将我的择偶标准告诉表姐了,托她为我物色合适人选。表姐前几天给我打来了电话,说给我找到合适人选了,这两周就可以见面。”在深圳读大四的女生小张家在河北,由于父母都是普通职员,结识不到有钱有房有车的合适人选,她便把希望寄托在了两年前嫁给家产千万的“富二代”的表姐身上。除网络征婚和家人朋友介绍这两个途径外,婚介所也成了在校女生征婚的平台。记者在深圳多家婚介所发现,在校女大学生来深圳征婚的人数也在明显增加,范围有向全国蔓延之势:北京、湖北、湖南、山东等国内十几个省市高校的在校应届女生,都有向深圳的成功男士抛出红绣球。一位湖北女大学生在“征婚留言”中这样表达来深圳征婚的理由:“深圳是个发展前景广阔的美丽城市,又是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聚集的城市,而我毕业在即,很想去那里工作生活,但凭自己的能力很难立足,所以希望通过另一半在这座美丽而富足的城市找到幸福的归宿。只要他事业有成、有能力给我一个幸福的生活,年纪大一些无所谓。”如此急嫁为哪般?据记者对多家婚介所进行调查,来婚介所征婚的在校大学女生,普遍遇到过求职的难题。她们或因所就读的大学普通无名气而就业艰难,或因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而心灰意冷,想趁大好年华通过嫁人而“改变命运”,通过婚姻而走一条人生的捷径。这些女生的择偶条件几乎都围绕这些标准:“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工作稳定,收入高,有房有车”。而对男方的年龄持不小的宽容态度:大个十岁八岁不成问题,条件好的大上十四五岁也可接受。一位正赶来婚介所与应征男士见面的在校女生这样告诉记者,女大学生就业难处本来就比男生多,许多用人单位宁肯要条件差的男生,也不愿意要条件好的女生,嫌女生工作没两年会面临结婚生育、哺育小孩等诸多麻烦。为回避眼前就业难题和生存压力,她才选择这条人生“捷径”。在深圳婚介所登记已过半年的22岁在校女生小刘也这样向记者坦露心迹:“我的学习成绩一般,父母对我的工作问题根本帮不上任何忙,想找一份舒适稳定的工作太难。即使找到了,收入也只够租房、吃饭,生活的压力得不到缓解。我思来想去,想通过征婚找个起点高的丈夫,既可回避就业的麻烦,也避免了多年奋斗的辛劳!”许多急嫁女生都是像小刘一样几次找工作失败后才产生了“嫁人走人生捷径”的想法。那么,这种将婚姻作为通往幸福生活“捷径”的想法,又有多少能够理想变成现实呢?专家建言:幸福要靠双手针对“急嫁一族”现象,记者采访了心理学专家刘盈江。她奉劝那些想通过嫁人而走人生捷径的女大学生说:“放弃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奋斗,希望通过这种功利性的征婚来走人生捷径的想法基本行不通。因为婚姻是一定要有感情作为根基的,盲目地拿青春与有房、有车、有钱、有地位等等物质条件作为交换,非常不可靠。以这种方式组成的家庭,即使很富足,也难有长久的幸福,因为它的出发点就暗藏危机。”刘盈江认为,“急嫁一族”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不劳而获的享乐主义思想在一些大学生中有泛滥倾向。许多女生从入学后就产生在校“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工作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消极想法,认为只要嫁个有钱有地位的老公,人生就幸福了,就不用奋斗了,就可以安心享受了。这种靠伸手而享乐的思想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应该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并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刘盈江还指出,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女大学生就业艰难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她们对发挥自己才能的信心。一些女大学生在毕业前夕成为“急嫁一族”,无疑与时下社会在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有关。许多单位的确是宁肯用条件和能力都差些的男生而不愿用条件和能力都强些的女生。因此,建立平等合理就业规范应该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记者 徐华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生活频道娄底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