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姓寻根不易的故事
据诗人白居易的自序家状,他是周代时楚国太子建之子白公胜的后裔。《姓纂》一书上也有一段记载说:“黄帝之后,秦大夫白乙丙,楚有白公胜,楚平王太子建之子也”。把这两个说法相互印证,则可知白氏家族是源自两三千年以前的楚国公族,推溯起来是上古颛顼帝的¤姓后裔,当然,更是源远流长的黄帝子孙。
白氏的得姓始祖白公胜,在当时史家的笔下,并不是一位具有好名声的人物。不过,白氏家族之称盛于春秋时代的楚国,却是不容否认的。
白公胜乱国被诛之后,楚国白氏家族的子孙,很可能为了避乱而纷纷出奔他地,所以到了不久之后的战国时期,白姓古人便遍布于山西和陕西等地。像后世言治生者皆祖周时先贤白圭,他是当时的魏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人;威风无比的秦国大将白起,则是当时的娜耍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南厝恕
这个成名了两三千年的家族,依照白居易的自序家状和《姓纂》的考证,是源自楚国的公族已如上述。然后,过去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他们的历史还要更早,像《姓氏考略》及《姓氏寻源》等古籍就指出:“元命苞,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换言之,白姓是早在炎帝神农氏的时期就已经有了的,他们的得姓历史,远超过五千年。
这种说法,不论其可靠性如何,后来白氏家族的组织情形却的确是相当复杂和庞大的。细细算来,除了源自楚国公族的一支之外,另外在唐朝以及五代时期,还有许多突厥人和胡人也都以白为姓,甚至,更有人“以地为氏”而姓了白。
关于白氏家族的复杂组织情形,有以下的文献可资参考——《姓氏考略》:“又或以地为氏,唐置白州,即逸周书所云白氏之国”;《万姓统谱》:“五代,吐谷浑酋长白承福,庄宗赐姓李。陈永贵,胡人,本姓白,为行军总管。李可久为吐谷浑宁朔两府留后,本姓白氏,赐姓李,望出南阳”;《北县氏族略》:“唐白元光本突厥人,封南阳郡王,其后为白氏。”
像这样错综复杂的组织情形,现在的白姓人,要想找出自己血缘的真正所出,除非拥有完整的族谱,恐怕是很不容易如愿以偿的。
第二篇:华侨寻根故事
爱国华侨陈嘉庚寻根故事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诞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30多个工厂,100多个商店,垦植了橡胶和菠萝园10000多英亩,雇佣职工达到几万人,可谓家资万贯。但身居海外的他却念念不忘祖国。早在青年时期,陈嘉庚就决心献身报国,救民于水火,1910年,他加入同盟会,剪去长辫,置身于辛亥革命的浪潮中。他先后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募捐20多万元。辛亥革命失败后,陈嘉庚认为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挽救劳苦大众于水火,因此他大力兴办教育。他在家乡集美陆续办起中小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业等许多学校。1921年,他又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的大学。仅1921年到1937年这16年中,他就负担了厦门大学的开办费和经常费达400万元。他逝世前在国内存款共30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作发展教育事业。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捐献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他经济困难的时候资助的,当他办的公司已经被迫停业的情况下,他仍向银行借款,来维持学校的生存。毛泽东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不忘民族精神 创立国际品牌
清朝末年,有个爱国华侨叫张振勋。有一次听法国人说,要在瓜分中国之后,到山东烟台建葡萄酒厂,因为那里生产的葡萄质量特别好,他就想:中国的土地和物产,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利用呢?后来,他就到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生产出红、白葡萄酒20多种,味道十分醇美,不但风行全国,而且畅销海外。在1915年万国博览会上,张裕公司制作的金奖白兰地、雷司令等名酒获得了金质奖章。
旅美华侨方东明资助家乡建设
著名旅美华侨方东明先生11岁离开家乡,辗转香港,多年后前往美国,于1971年在旧金山创立美国方氏兄弟印刷公司,以运用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并提供创新服务在行业著称,现发展为北加州最大的商业印刷厂。除印刷业外,方氏集团经营多元化业务,并于1997年成立美国方氏兄弟图像系统部,在北京、上海、广州、常州、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设立办事机构。2001年,方氏兄弟印刷公司被Varian Medial System授予杰出服务大奖。2001年方氏集团主席方东明先生加入ECRM董事会成为其董事会副主席。2002年第八届亚洲企业年会,方氏集团CEO方东明先生被授予2002杰出亚洲企业家奖。
1996年,方东明先生回国开办常州方氏兄弟印刷有限公司,成为国内著名的印刷企业。
2007年12月19日,方东明先生回乡省亲,得知家乡正筹款修整破烂不堪的村场,因资金缺口很大受阻,当即拍板捐助人民币10万元。看到竣工投入使用的后整洁漂亮的村场,方东明先生欣喜地说:“只要能让乡亲们生活过得舒适,我还将继续捐资支持家乡建设。”
第三篇:白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河南南阳郡。
历史来源
白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九。
「白」源出
1.出自芈姓。颛顼帝的裔孙白公胜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所载,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迁都郢,改国号楚。楚平王时,太子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楚令子西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县包信东南),称为白公胜。可晋国伐郑,子西出兵救郑,白公胜因子西言而无信,发动政变,杀死子西,囚禁惠王,并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民心,但以失败告终。他自杀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是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2.出自部落。据《姓氏寻源》及《元命苞》所载,远古时期,中国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领炎帝有一个大臣叫白阜,精通水脉,为疏通水道做出了贡献。其子孙便以白为姓,称白氏。3.出自以地名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唐置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一带),国人以地为氏,称为白姓。4.出自、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
迁徙分布
白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三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三百四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2%左右。白有纯洁之义,亦象征品德之高洁,白氏族人莫不以此严于律己,以家规家训克己昌明,世代流芳。白氏名人古以有之,文坛多俊秀,居易倡文合时事,长庆集中载功德为其写照。白氏虽历经迁徙,但仍为一典型北方姓氏。白氏最早发源于陕西、河南一带。战国时期,河南白氏(白公胜一支)迁入陕西等地。据载,白公胜之子首先徙居秦国,在今陕西发展繁衍。秦朝时期,秦始皇一统天下,封大将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孙遂世居太原。魏、晋、南北朝之际,白仲之后形成太原郡望,进而或迁陕西韩城、渭南;或迁湖北襄阳;或迁河南洛阳,皆在当地发展旺盛。隋代以后,白姓有更多新鲜血液注入(如寻根溯源所注),使得白姓家族更趋繁茂庞大。唐时白仲后裔白温,迁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东北);白锽居郑州(今属河南省);白锽之孙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阳(今属河南省)香山,为白姓迁洛始祖,其后代分衍河南各地,蔚为壮观。五代时,白姓迁于古时南阳,后繁衍旺盛,形成当地望族,且以南阳为郡望堂号。宋元时期,有白姓族人为避金人及蒙古军队南下,纷纷徙迁南方。但总体看来,白姓仍以北方为主居地。明朝,白姓作为山西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从清初开始,闽、粤白姓有陆续入居台湾,进而移于海外者。白姓是台湾的第六十四大姓,白氏族人,大都集住在台北、南投、台中三地。台湾的白氏开基始祖是明朝末年抵达台湾的。清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有泉州人白祖孙与林钦宗、林忠等人,入垦台北县五股乡德音村蓬莱坑;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又有泉州人白姓入垦台北县平溪乡平湖村石碇了,遂使台湾的白姓一代一代地繁衍发展起来。今日白姓以四川、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为多,这四省白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白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白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九。
家族名人
白居易:唐代杰出的诗人,贞元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现实主义和朴素文风。所著《与元九书》诗论,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诗文朴实无华,广为流传。
第四篇:台湾怪姓,故事一箩筐
台湾怪姓,故事一箩筐
稀奇姓氏一千种以上“鸟先生”不是在骂人
据统计,台湾两千多万人口中,就有近6000个姓,稀奇的、比较罕见的姓氏,在数目上超过一千种以上。有记者为此专门走了一趟台湾的户籍机关,发现甲、乙、丙、丁都有人姓,金、木、水、火也同样不乏主人。有趣的是,十二生肖中的鼠牛虎兔龙马羊猴鸡猪,台湾都有人姓。新竹还有人姓“犬”。人家干脆雅称他“狗大哥”。
与动物有关的姓真可谓五花八门。如果听到“鸟先生”、“鸟太太”,别误会,这可不是在骂人。
除了单姓,台湾的复姓也有500多个,甚至还有三字姓、四字姓。在户政机关里,记者随手翻到三字姓,看到了“王小泉”,不禁瞪大眼睛,这到底是姓,还是名字啊!
大陆姓氏漂洋过海 百余奇姓将要绝传
台湾的姓氏虽然很多,但多数人的姓氏都集中在前一百个姓氏上,据资料统计,已占岛内人口的96%左右。这一百大姓氏,在一水相隔的闽、粤地区早已枝叶繁盛,因此他们在台湾的盛况,可以视为闽粤地区的延伸。
台湾来自大陆的奇姓更是不少,例如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大陆有这七姓,台湾也都有;文人的“七雅”:琴棋书画诗酒花,大陆有人姓,台湾也如是。
奇姓中的奇姓,当属台北的“第五”家族,这个姓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原为田姓的齐国皇亲结伴逃亡,到郊外清点人数时,只剩下八人,为逃避秦兵追捕,便以第一到第八为姓,其中姓“第五”的在台湾繁衍下来。
但很多奇姓也在慢慢消失中。在台湾,高达一百多个奇姓目前各仅有一人承载。新竹有位洗衣店老板姓“闸”,由于是独生女,结婚后台湾仅剩她一个姓“闸”,将来恐怕就此绝传。
姓“毒”的烦恼多 姓“神”的守纪律
对于“奇姓一族”来说,特别的姓氏带来的烦恼和趣事都能装一箩筐。
台南县南化乡农会有个叫毒秋贵的选果员。因工作出色,同事赞其拥有“毒门功夫”。但儿女在学校却常被同学取“毒蛇”等绰号。
家住屏东县的公富财也很特殊,女性朋友从不敢叫他“老公”,以免被人误会,后来大家都叫他“公sir”。公富财的另一半姓侯,“公侯”结亲,听起来很相称,也很气派。
特别的姓氏总是让人印象深刻,尤其用在幽默豁达的人手里,效果十足。神正义一家便是如此。
神家男丁不旺,神正义在大陆的堂兄弟全生女儿,10年前他生了儿子神翊维,对岸的亲友也为他高兴。很多朋友建议取单名,叫“神明”、“神奇”或“神经”都好。他笑着说,以后姓神的全靠这小子了,“我还打算叫他‘神父’哩!”神氏幽默博得哄堂笑声。
求学期间,神正义常常是老师第一个认识的学生。姓“神”已经很特殊,还取名“正义”,难怪他常自我调侃说,这辈子绝不能干坏事,“连闯红灯都不行,否则对不起这个名字。”
第五篇:“杨”姓的故事(最终版)
“杨”姓的故事
【姓氏起源】
“杨”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关于杨姓是怎么来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因官得姓,有的说是以地命姓,很难说清楚。但说得最多的,是出自于姬姓。周武王之子姬叔虞,得封地“唐”,人们便称他为唐叔虞。因为唐地有晋水,他的后代继位‘后,也就被称为晋侯。这样,直至某一代被封于杨,遂建立杨国,国君称为杨侯。杨侯的子孙便以“杨”为姓。
【名人简介】
杨业,北宋名将,初名重业,又名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先为北汉将领,北汉亡后入宋为将,任知代州,曾在雁门关大破契丹十万兵,人称“杨无敌”。公元986年,宋大举攻辽,他率军深陷重围,因寡不敌众被俘,最终绝食而亡。
【名人故事】
杨家将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杨家将最早的统帅就是杨业。
当时,宋辽之间连年战争。辽景宗死后,年幼的辽圣宗即位。宋太宗认为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来了。公元986年,宋太宗分兵三路攻打辽国。其中,西路由潘美和杨业率领,他们一路上英勇作战,很快打下了寰、朔、云、应四州。但由于另两路溃败,西路军便成了深入敌人后方的孤军,宋太宗命令他们迅速退回代州。不久,由于应州的宋兵逃跑了,辽军又乘机打回了寰州。宋太宗下令把寰、朔、云、应四州的百姓迁到内地,要潘美和杨业的部队负责掩护。
杨业凭着多年来对辽国作战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稳妥的作战方案。但是监军王倪却先行撤离,杨业军队得不到接应,陷入重围,只好孤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溃败,杨业本人坠马被俘。杨业被俘后,坚贞不屈,在敌营绝食三天后壮烈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