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洱植保植检的工作总结
是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力推进普洱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在XX市农业局的直接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XX市植保植检站全体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农业部《2014年植物保保工作要点》及省市县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执行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和“科学植保”理念,按照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的统一安排部署和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转变作风,突出重点,狠抓重大植保科技措施的落实,把深入学习十八大和习jin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活动自觉落实到植保植检各项工作中,深入基层,注重实践,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重点开展了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预警监测、红火蚁监测培训和疫情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新农药的试验示范等的工作,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健全,对重大病虫鼠害的预警监测水平大大提高
XX市植保植检站为国家级病虫区域测报站,为适应XX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分区域建立了粮食、薯类、蔬菜、茶叶、咖啡、果树和农田鼠害等中心专项测报站,形成市、县、乡三级测报网络。2014年根据作物布局、历年病虫发生情况,对主要病虫害进行宏观调查和系统监测,严格按照《测报调查规范》开展预警监测,及时分析、会商病虫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为开展防控提供技术服务。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90个监测点,且布点合理,监测措施落实得早,技术培训及时到位,各县(区)对水稻、玉米、小麦、蔬菜、茶叶、咖啡、橡胶、马铃薯和农田鼠害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实现标准化、制度化,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并与全省各监测点实现信息互通,监测结果共享,农作物病虫害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8%,重大病虫害的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100%。全市共开展重大病虫会商11次,发布重大病虫趋势预报30期、简报63期(含电视预报11期),上报监测信息1086期,发布手机短信205条,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210场次,培训基层植保人员和农民8.17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5.7万份,为组织防控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及时组织重大病虫防控,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一)、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样板示范作用。
今年全市今年大春粮食作物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前期稻飞虱偏早、偏重发生,玉米大斑病偏重发生,粘虫、稻纵卷叶螟和农田鼠害局部偏重发生。据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进度统计,截止2014年12月1日,我市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为1694.94万亩,针对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需要,全市植保植检系统干部职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立足本职,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积极开展针对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的植保植检技术服务,全市建立农作物病虫害核心示范区28个,示范面积2.45万亩,辐射带动面积55.74万亩,大大提高了防控工作效率。
(二)加强植保专业化组织建设,提高我市重大病虫应急防控能力。
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XX市制定植保专业化社会服务机构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方案,在支持引导乡镇、村等组建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具备一定运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进入农业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领域。全市建立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 44个,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796.98万亩次,带动全市完成防治面积2094.78万亩次,占1500万亩次计划任务的139.65%。
(三)加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关于绿色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和《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关于印发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通知》精神,以点带面抓好示范样板,继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根据作物布局、病虫发生种类,综合实施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天敌释放、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在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也达到保护农产品安全、保护环境安全。全市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58个,中心示范面积6.254万亩次。共举办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培训948期,培训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户0.9223万户3.145万人,发放技术资料17.6余份,张贴绿色防控挂图1.56万张。带动周边绿色防控面积166.5万亩次,其中杀虫灯推广面积15.26万亩,色板诱杀面积41.32万亩,性诱剂12.74万亩,间套种102.12万亩,稻鸭共育10.48万亩次,养猫灭鼠46.7万亩次,推广除虫菊、印梀素、鱼藤酮等多种生物农药52.87万亩,通过多种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
农业植物检疫工作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的必要措施。2014年全市植物检疫主要围绕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植物检疫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通过认真组织学习《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实施细则》、《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识别及防控技术,提高业务人员的技能和服务质量。
2、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活动,加大检疫宣传
按照《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关于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的通知》(云植〔2014〕19号)文件的相关要求,XX市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及时下发文件,并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组织、督促各县(区)认真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活动。各县(区)植保植检站于9月依法开展了“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宣传月期间,在种子批发市场、种苗繁育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地区组织张贴、发放宣传资料,在街道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结合现场咨询,扩大植物检疫宣传面,提高公众对植物检疫工作的认知。设立宣传点23个,出动宣传车41台次,张贴、发放宣传资料1280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16条,开展巡回宣传咨询活动19次。开展电视、电台宣传14期。对种子、苗木生产经营单位及个人重点开展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培训,对农民群众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重点进行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识别、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共开展培训11期1450余人次。
(二)开展市场检疫,规范“两杂”的种子市场
为加强全市植物检疫执法工作,促进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和区域联合执法,保障农作物种子用种安全,各县区植保站结合“联合检疫执法活动”的开展,积极联系种子站、执法大队定期或不定期对种子经营户进行“两杂”的种子标签检疫证明编号查验工作。出动车辆34辆次、人员135人次,共检查“两杂”的种子经营户120余户次,检查玉米种子标签检疫证明编号162个次,水稻种子标签证明编号178个次。在检查过程中,与种子经营单位进行了沟通,取得了共识,通过检查,发现 “两杂” 的种子市场存在品种多、杂、乱现象,各省包装标识不一,外包装不规范。这些联合综合执法检查对规范 “两杂”的种子市场、打击违规调运、销售、加工和种植未经检疫种子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开展产地检疫,防止有害生物传播蔓延
为加强我市植物检疫执法工作,严防植物疫情传播蔓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对全市各制种基地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全年共成“两杂”制种产地检疫2050亩,其中玉米制种产地检疫1560亩、水稻制种产地检疫490亩,共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23份,办理种子检疫证明编号:水稻11份、玉米8份。
(四)开展调运检疫,防止疫情蔓延
全年开展产地检疫换证及石斛、茶叶、香蕉调运检疫62批次,其中省内43批次,省外19批次。
(五)全力开展红火蚁疫情监测与处置
自2013年12月发现红火蚁疫情以来,市县区迅速做出反应,采取各种措施,编送检边开展疫情普查和向市政府和农业厅报告,各级各有关部门迅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加强技术培训,扩大疫情排查范围,开展技术培训,对发现的疫情及时处置,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为造成扩散。
经过认真排查,目前红火蚁在全市6县区9乡镇已有危害,发生面积2396亩,防治24880亩次。其中XX区红火蚁发生面积1558亩,累计防治已达22700亩次,防治方法主要采取“红火蚁克星”诱杀。
四、加强农药管理宣传和执法工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环境生态安全
作为XX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员单位,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突出“源头治理”、“市场监管”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坑农害农行为,保障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下发了《XX市农业局关于印发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普农办〔2014〕44号)及《XX市农业局关于印发2014年农药质量监管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普农〔2014〕21号),以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农药为主要内容,结合全市实际,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制定方案,成立工作小组,认真开展农药市场整治、农资打假工作,组织开展农药标签抽查等活动。
1开展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
结合“3.15”活动、“送科技下乡”、“放心农资下乡进村”、阳光工程培训等,组织开展广大农民群众安全使用农药技术宣传培训,进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114场次,累计受训21725人次,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定》、《农药安全使用规程》、《植物检疫条例》《农药安全科学使用》、《高毒有机磷农药替代品种安全使用问答》、《如何购买放心农药》等农药安全科学使用知识宣传册等宣传材料33655份。
2.加强农药标签和农药产品质量抽查
按照《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农药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云农办种植〔2014〕53号)的文件要求,及时安排各县区在规定期限内,抽查2013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农药产品,主要以用于蔬菜、果树、水稻和茶叶上常用杀虫剂、杀菌剂为主,产品质量抽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商品农药采样方法〉gbt1605—2001》,(附件3)中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10县(区)植保站共抽样送检98个品种。经云南省农药监督管理所检测认定:质量不合格产品8个、标签不合格27个、未检测样品7个。要求各县区按照相关内容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严格调查处理。
3.进行市场专项检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规范农药市场秩序。全市累计出动车辆188台次,出动执法人员837人次,检查农药经营门点711户次,查获过期农药、标签标识不清农药共计234.07公斤。查处农药案件74起,其中现场处罚64起,罚款金额33800元,一般程序9起,涉案金额3694元,依法申请立案查处1起,已结案,罚款5000元。通过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有力的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减少了坑农害农现象发生,极大地震慑了违法经营者,进一步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
4.新药剂防治探索性试验
大力推广农业部指定的高毒农药替代新产品,全市累计计推广105.41万亩次。
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工作需要,重点开展了抗病毒制剂多肽保对水稻、马铃薯病害的防效试验示范,共设立墨江紫谷稻区、孟连早稻区、西盟勐梭晚稻区、宁洱黎明瑶山红谷稻区和XX区龙潭乡山地马铃薯种植区五个示范点,经调查、测产,抗病毒制剂多肽保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有一定防效,增产率在7.6——11.4%之间。
墨江于2014年5月12日在龙坝镇石头村、竜巴村推广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防治水稻根腐病1750亩,带动周边防治面积1.5万亩;2014年6月10日在龙坝镇石头村竜达组开展25%噻虫嗪防治稻飞虱示范面积350亩,带动周边防治面积1万亩。
镇源县完成省站安排甘蔗蚜虫、玫瑰蓟马、烟草烟青虫等15个品种农药药效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区均未发现因施药而造成各种作物枝、梢、叶、芽、果等药害症状出现,为今后防治各种作物病虫害推选出了最佳农药和剂量。
五、全市植保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墨江、景谷两个县植保工程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已搬迁使用。宁洱和江城两个县的植保工程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土建工作,观测圃、应急仓库等附属工程正在建设中;景东、澜沧、镇沅和孟连四个县的植保工程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西盟县的项目因县总体城规划改变尚未实施,XX区的植保工程项目已列入2015年的投资预备项目尚未得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复。
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植保植检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我市植保植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2.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栽培方式呈现多样化、气候变化、人流、物流的频繁交往,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给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3.各级相关部门领导对植保植检工作不够重视和支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植保工作真正提高到植物卫生防疫事业的应有地位,仅凭农业系统的植保技术人员力量太薄弱。
4.群众对病虫害预防、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意识淡薄,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低,防病、虫意识差,自身不愿投入,影响了植保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5.植保技术人员及植保新知识缺乏,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各种监测设备严重缺乏,给病虫识别带来了困难,影响了监测预报的准确性,往往使一些突出性病虫害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
6.农药市场比较混乱,由于农药监督管理缺乏力度,一些农药经营户只看重自身和当前利益,而偷偷出售一些违禁或劣质农药,给农产品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同时也影响了一新药剂的推广和普及。
七、2015年工作要点
1.抓好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与控制。继续完善监测网点,稳定测报队伍,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
2.强化植物检疫工作。设立监测网点,重点开展香蕉枯萎病、玉米绿斑驳病毒病、稻水象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扶桑绵粉介等周边地区已发生的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加强防控技术研究,严防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强化产地检疫工作。深入开展“两杂”制种基地,咖啡、烟草、茶叶生产基地的产地检疫,依法保护绿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继续实施好农药使用源头监管,抓好经营人员上岗培训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开展农药标签抽查和农药产品质量抽检,配合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开展好农药市场日常监管,完善经营户购销台账,防止违禁农药流入市场。
4.大力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风险,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依托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热潮,充分调动全市植保植检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服务领域,改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积极开展针对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的植保植检技术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6.加速推进全市植保工程项目建设,力争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尽快发挥项目建设给全市植保植检工作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上半年植保植检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县植保植检工作在县、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同时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突出重点,狠抓主要业务,在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大面积病虫防治、农药监督管理、植物检疫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农作物病虫草发生、防治基本情况
小麦病虫发生23.27万亩次,其中小麦蚜虫发生11.35万
亩次,属偏重发生,小麦纹枯病发生8.25万亩次,属中等发生,小麦锈病发生3.67万亩次,属偏重发生。小麦病虫防治20.13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86.50,防治后挽回小麦损失2518吨。
油菜病虫发生3.86万亩次,其中油菜蚜虫发生1.97万亩次,霜霉病发生1.2万亩次,菌核病发生0.69万亩次,均属中等偏轻发生。油菜病虫防治3.24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83.94,防治后挽回油菜籽损失319吨。
水稻病虫发生61.73万亩次,其中螟虫发生43.6万亩次,纹枯病发生16.8万亩次,稻瘟病发生1.33万亩次,均属偏重发生。水稻病虫防治56.4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91.37。
玉米病虫属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26万亩次,防治2.47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75.77。
农田草害发生17.24万亩次,属中等发生,其中稻田杂草发生9.62万亩次,旱田杂草发生7.62万亩次;防除农田杂草12.67万亩次,占应除面积的73.49,挽回损失824吨。
二、预测预报准确及时,为病虫防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是搞好病虫防治的前提,我们在事业费极度紧缺、无专项经费、条件艰苦、测报手段落后的情况下,仍坚持固定专人搞好专业测报,基本保证了测报工作的正常运转。我站专业测报人员3人,认真深入田间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坚持专业测报与群众测报相结合,系统调查与大面积普查相结合,对迁飞性害虫、流行性病害进行重点测报,对我县今年小麦蚜虫、纹枯病、锈病、油菜蚜虫、菌核病、水稻螟虫、稻瘟病等病虫的发生程度、防治时间作出了准确预报。据统计病虫测报的田间调查汇报21篇(次),发布《植保情报》4期,印发病虫防治材料5000余份,给指导大面积病虫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为全县粮食作物的稳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三、积极开展植物检疫工作
为认真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防止危险性病虫草传播蔓延,确保我县农业生产安全,按《重庆市植物检疫条例》精神,加强和完善植物检疫登记制度,对红火蚁、美洲斑潜蝇进行疫情普查,重点在蔬菜基地、果苗基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疫情,及时向市植物检疫站汇报情况,为植物及其产品的调运检疫签证奠定基础。
四、搞好农药监督管理,打击假冒伪劣,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我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认真履行了职责,加大了农药监督管理力度,依法保护了农民利益。为提高农药经营人员的素质,使其依法经营,对我县经营农药的人员进行了农药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培训,大力宣传禁止销售和使用含有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将农业部的公告分发到各乡镇和农药经营户。
五、认真实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
农业部农计函[2004]417号文件“关于北京等40个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和区域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市农业局渝农发[2005]103号文件“关于黔江区、忠县、大足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该项目总投资36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30万元,地方投资37万元。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检验检测用房1054平方米,独立建设应急药品及药械仓库500平方米及附属工程,配套建设标准病虫观测场1座(10亩),购置仪器设备54台(套),防护服及机动喷雾喷粉机各300套。
该项目进展情况:仪器设备已由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统一招标采购,采购内容有自动虫情观测灯、孢子捕捉器、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仪、移动数据、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病虫电视预报编辑制作设备、台式电脑及相关外设、投影仪、手提电脑、病虫预警专用软件、机动喷雾喷粉机、防控指挥专用车。标准病虫观测场已建成,内建有简易工作用房、养虫网室、温室。检验检测楼工程建设已规划定选址、用地文件批复、并通过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审批、设计方案及初步设计消防审批,县建委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审批。目前进入地质勘察、施工图设计和办理有关手续。
该项目的建设,将使我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工作初步实现观测规范化、数据传递网络化、预报信息可视化,对重大病虫的应急控制得到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经济效益:农业有害生物预报准确率将在现在基础上提高5—10个百分点,灾害预报能力实现从中尺度向长尺度的
第三篇:农业局植保植检工作总结
农业局植保植检工作总结
2015年.市农业局在各级上级部门及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理念,近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切实抓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和植物检疫工作,认真落实好各项试验、示范,积极开展植保新技术、器械推广,圆满地完成了本各项植保植检工作任务,保障了我市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情况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情况
全年各类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263万亩次,防控面积337万亩次,挽回经济损失2.97亿元。小春病虫发生与防控情况:小麦条锈病中等发生,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3.2万亩,防治面积4.4万亩次,挽回损失2280吨;赤霉病轻发生(1级),发生面积0.2万亩,预防20万亩次,挽回损失1500吨;白粉病中等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2.0万亩次,防治2.3万亩次,挽回损失560吨;麦蚜中等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21万亩次,防治面积21.4万亩次,挽回损失4500吨;油菜菌核病轻发生(1级),发生面积1.5万亩次,预防面积5.8万亩次,挽回损失262吨;油菜蚜虫中等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0.65万亩,防治面积0.55万亩,挽回损失68吨。大春病虫发生与防控情况:二化螟中等偏重发生(4级),发生50.5万亩次,防治50.4万亩次,挽回损失6545吨;稻苞虫轻发生(1级),发生0.2万亩次,防治26万亩次,挽回2730吨;稻瘟病轻发生(1级),发生0.01万亩次,防治1.5万亩次,挽回损失262吨;稻曲病中等发生(3级),发生5.6万亩次,防治33.6万亩次,挽回损失4200吨;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4级),发生33.7万亩,防治33.6万亩,挽回损失4549吨。所有病虫害综合产量损失2.81﹪,完成了总体损失低于4﹪的目标任务。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概括起来主要是做到了多、新、准、早、严,即调查田块多、宣传方式新、防控措施准、施药防治早、督导检查严。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领导为组长,种植管理科、植保站、农技站、科教站、质量安全科等为成员的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小组,重点开展田间调查、技术培训、防控指导、农药市场监管等工作,并层层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真抓落实。
(二)强化监测预警。在作物不同生育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病虫普查,调查田块4500个以上,了解掌握病虫发生流行动态,及时发布病虫预报、警报,在第一时间把病虫发生防治信息上报给各级部门,并通过多种媒体宣传到各乡镇村社农村千家万户。发布重大病虫预报10期,电视预报7期,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
(三)深入宣传培训。为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将重大病虫防治技术宣传到农户,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在病虫发生初期,通过电视台新闻栏目,图文并茂播出小麦条锈病、小麦蚜虫、稻飞虱、稻瘟病等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二是发送短信给各乡镇分管农业乡镇长、农技员、种植大户、农药经销商,指导及时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治;三是发布防治警报和印发技术明白纸24000余份,张贴到各乡镇村社和发放到农户手中。四是植保站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村社农户田间地头,教农户识别病虫、购买药剂种类和施药技术,一共开展田间现场技术培训470余场。五是同17个乡镇联合,对村社干部、种粮大户和农药经销商进行病虫防治技术培训。共培训3200余人次。六是在对种植常规稻(桂朝品种)面积大的乡镇高坪、金轮、西高、兴隆等专门开展防治叶瘟和预防穗颈瘟的技术培训,并深入农户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科学用药。七是接到各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户来电反映农作物病虫疑难问题后,及时组织植保站技术人员到现场诊断,并组织周围农户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共接到来电107次。通过这些措施,基本做到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家喻户晓,确保广大农户对条锈病、赤霉病、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及时科学防控。
(四)搞好示范带动。在连山、金鱼、和兴、三水、南兴等乡镇开展小麦主要病虫害(蚜虫、赤霉病、条锈病)、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稻飞虱、二化螟、稻曲病、纹枯病)统防统治,带动全市及时科学开展病虫防治。通过统防统治的示范带动作用,整体推进病虫防控进度,进一步提高防治成效,为农作物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全市全年病虫统防统治面积67万亩次,综合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99.5﹪以上。
(五)落实预防措施。小麦药剂拌种和水稻带药移栽是经济、高效、安全的措施,既能预防重大病虫害的发生,也能减轻后期病虫防控压力。通过植保站的大力宣传和培训,小麦药剂统一拌种10万亩,带动农户5万亩,占播种面积近79﹪,水稻秧田带药移栽2.7万余亩,占秧田面积88﹪。
(六)严格督查指导。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小组,分片深入17个乡镇检查指导病虫防治落实情况,确保防控不漏户,不漏田。条锈病、蚜虫、稻飞虱、稻瘟病常发、重发区域,进行分类指导,严防死守,直到作物成熟为止,督导班子不散,人员不减,确保全市农作物生产的安全。
二、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
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市植保站通过大力示范、推广和建立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动全市病虫绿色防控工作,2015年我市共完成绿色防控面积8.5万亩,完成面积达XX市农业局下达任务的100.63﹪,组织绿色防控物质29.8万元,主要生产基地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占应防面积的87﹪,绿色防控措施从示范推广向大面积应用发展,从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向全市扩展。其中秧田安放二化螟性诱剂2000余套,防控秧田面积2000亩,(移栽大田10万亩);在连山、金鱼、和兴粮食基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22台,防控面积15000亩次;水稻病虫害防治广泛使用生物制剂,其中生物农药井冈.蜡芽菌(纹曲灵)7200公斤,防控面积48000亩;在蔬菜、果树上悬挂黄板10000张,防控1000亩;部分种粮大户购买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产品质量,防控面积15000余亩。通过各种病虫绿色防控措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41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病虫绿色防控的理念也得到广泛宣传。
三、专业化统防统治情况
今年小麦条锈病、麦蜘蛛局部大发生、稻飞虱在局部机插秧田块大发生,植保站及时组织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全年完成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67万亩次,占病虫防治面积的46.09﹪,完成面积达XX市农业局下达任务的103.08﹪,采购药剂190万元、植保大型器械补助28万元。
(一)植保专合组织建设:植保专业化防治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也是植保防治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截止2015年10月,全市共组建各类植保专合组织37个,配备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2台,担架喷雾机24台,机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1370余台,日作业面积42000亩次。由于统防统治使用合理对路农药品种和防治技术、高效施药器械,又适时进行防治,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减少了用药次数2—3次,减低了用药量和防治成本,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深受农户群众的欢迎,真正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物资准备充分:为支持植保合作社更好的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农业局整合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政府购买植保服务项目、粮食能力提升项目、高产创建项目对植保合作社给予农药、器械、资金支持。今年共整合资金190余万元,用于采购大、小春病虫防治药剂。对3个植保专业合作社购买的4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资金补助28万余元。
四、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情况
2015年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和政府购买植保病虫害防治公共服务工作在我市开展,植保站及时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确定服务主体。在小麦和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期间,植保站对13个实施服务植保组织进行全程检查监督,指导防治技术,核实统防面积。今年小麦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在5个乡镇实施,服务面积17500亩,水稻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在11乡镇实施,服务面积40000亩,水稻病虫害防治政府购买服务在5个乡镇实施,实施面积14286亩。项目资金共计205万元。通过实施政府购买植保社会化服务,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效果,带动了全市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切实壮大和发展了一批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了它们参与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市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切实贯彻落实了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五、植物检疫工作
我站按照省、市站的要求,认真开展植检工作,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加强植检法规学习与宣传,提高植检执法人员执法水平,提高社会对植检工作的认识程度。9月按照省农业厅安排部署,统一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电视台广播报道、农贸市场现场宣传咨询等活动广泛宣传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植物检疫对象识别和处理知识。二是积极做好外来有害生物及检疫性病虫害调查和防除工作。按上级要求我们组织检疫人员对全市境内的铁路、高速公路两侧、花卉市场、弃耕地、市区绿化带、花卉苗圃、麦田、果园及各种蔬菜田进行多次调查,未发现毒麦、豚草、扶桑绵粉蚧四纹豆象等有害生物发生。三是按照省植检站的要求完成毒麦和稻水象甲的监测工作,全市共调查17个乡镇,92个村,调查田块2463个,面积20000亩次,设立成虫越冬调查5个点;灯光诱集点2个点,2个定点调查点,在我市未发现检疫性对象毒麦和稻水象甲。四是认真开展好常规性的产地和调运检疫,积极开展植检执法检查。开展种子产地和调运检疫是控制检疫性病虫害蔓延的重要手段,今年我站对市内的小麦、水稻、蔬菜制种田进行产地检疫,未发现检疫性病虫草害发生。全年计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编号84个,调出小麦、水稻、蔬菜、油菜种子750批次,均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危险性病虫草,确保了农产品正常流通。
第四篇:2008年武宁县植保植检工作总结
武宁县2008年植保植检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计划
武宁县植保植检站
为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根据《2008年江西省植保植检工作意见》的要求,在省、市植保植检局的关心支持下,我县紧紧围绕“病虫测报、绿色植保、专业防治”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在病虫害大发生之年,由于技术到位、措施得力,全县植保植检工作,特别是水稻病虫害绿色植保、专业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病虫测报工作
今年我县主要农作物水稻病虫属偏重发生年,虫害重于病害,其中:二代稻纵卷叶螟、中稻稻飞虱重发生,一代二化螟、三代稻纵卷叶螟、中稻纹枯病偏重发生,其他病虫害中等或轻发生。全年水稻病虫发生面积134万亩次,防治面积112万亩次。经防治挽回稻谷损失1953万公斤。
(一)水稻主要病虫发生实况
1、二化螟:一代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5%;二代轻发
生,发生面积10%;三代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5%。
2、三化螟:一代轻发生,发生面积5%;二代轻发生,发生面积5%;三代轻发生,发生面积10%;四代轻发生,发生面积10%。
3、稻飞虱:早稻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中稻重发生,发生面积60%;晚稻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0%。
4、稻纵卷叶螟:一代轻发生,发生面积10%;二代重发生,发生面积70%;三代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5%;四代轻发生,发生面积10%。
5、稻瘟病:早稻苗瘟轻发生,发生面积10%,叶瘟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穗瘟轻发生,发生面积5%;中稻苗瘟轻发生,发生面积10%,叶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穗瘟轻发生,发生面积5%;晚稻苗瘟轻发生,发生面积5%,叶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穗瘟轻发生,发生面积5%。
6、纹枯病:早稻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5%;中稻重发生,发生面积65%;晚稻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5%。
其他病虫害轻发生,发生面积5%。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监测预报
(1)、合理设置监测网点、做好测报员管理。近年我县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严重,为全面掌握全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及时指导农户开展病虫防治,我站建立了澧溪、巾口、船滩、石渡、新宁镇五个病虫监测点,及时全面掌握了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实况。按照《武宁县2008年水稻病虫防治预案》的要求,各乡镇农技站安排了一名技术员从事病虫测报防治工作。同时,我站加强测报员管理,要求4-10月份各乡镇测报员坚持每日进行主要农作物病虫监测,每周 进行一次水稻病虫田间发生情况调查汇报。
(2)、及时准确发布情报、做好病虫防治指导工作。今年我站共发布水稻、茶叶、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病虫情报30期,全县共印发《病虫情报》20万份,病虫情报进村率达100%,进组率达83%,进户率达65%。对主要病虫防治做到了早发生早处置,避免了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纹枯病等主要病虫的大面积发生为害。
2、领导高度重视
在病虫大发生时期,领导非常重视,及时组织召开全县水稻病虫防治工作会议,布置病虫防治工作,派出工作组对全县病虫防治进行技术指导和督查,有力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县政府召开全县水稻病虫防治会议1次,下发文件1期;县农业病虫灾害防控指挥部召开全县水稻病虫防治会议2次,下发文件6期;局召开全县水稻病虫防治会议5次,下发文件1期。
3、推广实用技术
在继续做好水稻苗期“超级送嫁药”技术、穗期“混合用药保穗”技术、及“绿色防控”技术的同时,今年重点推广了“避螟栽培”、“杀虫灯灭虫”、“性引诱剂灭虫”等技术。今年我县有60-70%的中稻在4月上旬播种,穗期避开了三代三化螟的为害,同时因大力推广“高效对路农药应用”技术,很好地控制了几种主要病虫的为害。
二、绿色植保工作
1、基地情况
今年我县建立了2个高标准绿色防控示范区,一是水稻示范基地,面积2000亩;二是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基地,面积2600亩。
2、领导高度重视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防控工作,主管农业副县长先后2次到绿色防控示范区检查指导工作,对绿色防控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县农业局局长先后3次主持召开绿色防控有关人员会议,并及时成立了武宁县绿色防控领导和技术小组,有力推动了我县绿色植保工作的开展。
3、做好宣传培训工作
⑴、宣传。一是印发武宁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武宁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宣传资料2200份;二是分别在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基地、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县农业局树立“大力推进绿色植保,大力推进专业防治”宣传牌3个。
⑵、培训。举办各种培训班6期,参训人员达1000余人次。一是对绿色防控所在乡镇和茶场主管农业乡镇领导、农业技术技术人员培训;二是利用晚上时间到各村组举办培训班。
4、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绿色防控推广使用了:①稻田及时耕沤治螟技术;②淘汰感病品种及种子消毒处理技术;③秧苗移栽前2—3天喷好超级送嫁药,预防或减轻大田分蘖期病虫技术(主要防纹枯病);④灯光诱杀技术;⑤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杀技术;⑥生物农药及高效对路农药应用技术;⑦破口抽穗初期混合用药保穗技术。
茶叶绿色防控推广使用了:①农业防治。结合茶园管理,针对三大害虫,加强中耕除草、施肥灭茶尺蠖蛹,人工摘除黑毒蛾、茶毛虫越冬卵块,摘除分散前有幼虫的叶片,采取分批勤采茶控制小绿叶蝉。②物理防治。全园安装了83台佳多频振式杀虫灯。③生物及化学防治。针对三种主要害虫,一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二是严格控制施药浓度和次数;三是严格控制药后安全间隔期。
三、专业防治工作
1、专业组织数量及防治面积
我县有5个病虫专业防治组织,到目前为止专业化防治面积达1.96万亩, 其中:水稻专业化防治面积1.1万亩, 茶叶专业化防治面积0.26万亩, 棉花、水果专业化防治面积0.6万亩。
2、组织模式
⑴、农技人员+农药经营户+农户 ⑵、专业机防队(茶场)⑶、种植大户入社合作
⑷、种植大户为主聘请机手服务
3、服务方式
⑴、简单施药防治服务。服务组织按农户提供的农药,帮助喷药,每亩收取施药服务费8-10元。
⑵、病虫防治承包服务。按“统一测报、统一药品、统一防治、确保防效、分户结算”的“三统一保一分”形式。
4、效果与效益
⑴、节省防治成本,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病虫危害损失。病虫防治效果一般可提高4-6个百分点,亩防治效益增加30元以上。
⑵、解决了大部分“老、弱”种田人员及就近务工人员没劳力打药、没时间打药、怕吃苦不打药等难题。
5、存在问题
⑴、专业防治组织利润低,施药时气温高,工作量大,很难组织专业机手。
⑵、专业化程度不高,缺少植保技术、技能。⑶、机械化数量不够。
四、植物检疫工作
1、产地检疫
开展了柑桔溃疡病、梨枯梢病和红火蚁的普查,组织全县植保员分三次共用20日时间对全县柑桔溃疡病、梨枯梢 病和红火蚁进行普查。共普查柑桔园15个面积210亩,梨园4个面积50亩,草坪13个面积70亩,没有发现梨枯梢病和红火蚁,对发现的0.5亩柑桔溃疡病,我们及时进行了防控。
2、市场检疫
开展了水搯、蔬菜种子市场检查,重点检查了植物证书和包装种子标签。检查代理商50余家共查水稻种子38批次,5.167万公斤;蔬菜种子8批次650公斤,经检查种子批发零售店所经营的种子有检疫证书达92%,小包装种子标签上有检疫证明编号的比例为100%,编号与检疫证书上标明的检疫证明编号一致的比例为100%。有效防范了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种子调运传播扩散及违法调运种子的违规行为。
3、稻水象普查
按照赣植(检)字[2008]4号《关于立即开展稻水象甲普查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5月22日立即组织全县乡镇植保员召开了稻水象甲普查培训班,并下发了武农防[2008]2号《关于认真做好稻水象甲普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及时组织全县县、乡两级植保人员60余人集中15天时间对全县水稻进行普查,普查面积7100亩,没有发现稻水象甲。
4、红火蚁及大实蝇普查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有关文件精神,我县立即下发了武农防[2008]6号《关于立即开展红火蚁普查工作的紧急通知》。由农业局主管领导带队,分成3个工作组,按照江西省红火蚁普查方案要求,深入各地做好调查,没有发现疑似疫情。
按照赣植(检)字[2008]12号《关于开展柑桔大实蝇监测调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站对县城35个水果批发点和全县22个柑桔生产基地进行每周一次的监测调查,没有发现柑桔大实蝇。
5、宣传与综合执法
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用种安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种子调运传播扩散,加强植物检疫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3月6日我站以局名义向各种子经营单位下发《关于调运经营主要农作物种子需开具植物检疫证书的通知》;3月18-19日,3月22日我局召开种子、农药经营人员综合培训。
3、7月份会同我局农业执法大队、种子管理局在全县开展综合执法5次,专项检疫执法检查3次,出动执法人员25人次,检查经销商52家。
二00九年工作计划
2009年我县病虫将又是一个大发生年,为搞好公共植保管理与服务,我县将紧紧围绕“加强测报为重点,完善防控体系为保障,搞好大田防治为目的,开展试验示范为基础,引领技术入户为关键,推进绿色植保和专业化防治为方向”开展工作。
一、病虫测报与防治
1、测报工作
(1)、合理设置测报监测点,进行科学系统的调查。县植保站设水稻病虫测报监测点1个,茶叶病虫测报监测点1个。县站确定2人专职从事测报监测工作。每个乡镇设测报监测点1个。县、乡两级严格按照省站田间调查操作规程进行系统的调查、登记和汇报工作。
(2)、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按照县、乡两站系统调查数据,对照历年资料,当预计重大病虫发生时,由全县监测调查人员进行会商。从而准确、及时地发布病虫情报。
(3)、适当扩大病虫测报范围。在作好水稻病虫测报的基础上,要抓好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测报工作。
2、防治工作
(1)、宣传。每期病虫情报要及时发送到县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乡镇植保员,村、组查虫员的手中。关键时期在县电视台播放,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种植大户。
(2)、培训。普及绿色植保专业防治知识。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对乡镇植保员、专业防治组织和种植大户的培训。
(3)、指导。在及时、准确掌握全县病虫发生动态的情况下,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
(4)、汇报。当预计有重大病虫发生时及时向县委、县 政府,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汇报,促使政府加大防治力度。
(5)、督查。在重大工作病虫发生高峰期,认真做好对全县各地病虫防治的检查督促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报。
二、绿色植保
2009年我县重点在水稻、茶叶、蔬菜等作物上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县站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2个,每个乡镇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1个。通过组装和推广成熟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使示范区(点)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降低农药残留,控制面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专业防治
2009年全县建立专业防治组织的数量达到20个以上,专业防治和统防统治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其中1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病虫全部推行专业防治。病虫防治效果提高3—5个百分点,亩防治效益增加20元以上。
三、植物检疫
1、积极做好植物检疫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植物检疫工作我县原由动物防检站负责,工作基础较差。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做好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懂得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2、切实抓好产地检疫。在做好柑桔溃疡病、梨枯梢病、红火蚁、大实蝇等检疫性病虫普查同时,重点将按照《江西 省稻水象甲疫情防控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对稻水象甲进行全面、彻底的普查。
3、认真开展市场检疫。主要以水搯、蔬菜种子市场检查为重点,对没有植物检疫的种子,进行严厉打击,严防检疫性病虫害传入我县。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1
第五篇:植保植检站上半年工作总结
xxx植保植检站上半年工作总结半年来,在农业局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全站人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紧紧围绕“植保、植检”工作中心,以严谨求是的工作态度,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以服务“三农”为主导,以“增产、增收、增效”为目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扎实深入推进,完成年初任务计划预期。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1、扎实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监测、调查、预测预报,当好各级政府、领导决策参谋和助手,为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半年来,对夏季粮油作物油菜、马铃薯全生育期内的主要病虫害进行了全程跟踪监测调查。及时发布全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趋势预报一份;发布油菜蚜虫、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预报及防治方案各一份;发布水稻二化螟预报一份;对稻水象甲进行了重点监测、调查、发布,对**防治起到了科学指导。
2、严把植物检疫关,有效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2.1种子是有害生物传播的主要途径。为此,加强了水稻、玉米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先后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对县内种子经营户18家,进行专门检查2次。重点查验种子来源、产地检疫证编号、调运检疫证持证状况,以及部分蔬菜种子的抽样检查,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2.2积极开展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田间普查。分别深入我县粮油主产区xxxxx---xxx等镇进行实地普查,进一步完善有害生物预警机制。2.3严格公路植物检疫执法。在确保“绿色通道”畅通的同时,严守公路植物检疫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杜绝行业不正之风,保障植物及植物产品有序、合法流通,对减缓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起到一定作用。2.4抓好种子产地检疫。本,xx公司在我县xx、xx镇制油菜种300亩,在各关健生育时段组织专职检疫员12人次,深入田间联检50余点次,建立健全产地检疫档案,依法按程核发产地、调运检疫证。
3、加大农药管理工作力度。积极配合参加“3.15”农资打假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以禁、限高毒农药、假冒、伪劣、过期、失效及涉嫌问题农药产品为重点,对农药市场进行执法检查2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4、认真处理重大病虫害防治。4.1大力防控稻水象甲。稻水象甲属国家级检疫对象。自我县发生疫情以来,各级政府、领导都高度重视,我站肩负着重要的防控任务,一贯将之列为工作重中之重,进行了长期追踪调查、普查、研究,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防控。上半年共进行专题调查2次60点块,召开防控现场会2场9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00余份,投入技术人员20人次,组建机防队15人次,对xx、xx二镇6村20组200亩秧田进行统防统治2次,防效85%以上,**防治也已基本准备就绪。4.2在搞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的同时,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加强各方面信息交流与沟通联系,随时掌握**生产动态,适时传递防治措施;利用植物医院窗口,广泛开展农业技术服务,义务咨询900人次,推广农药40余个品种1500公斤,药械80台套,维修药械60台(件),同时大力宣传农药安全用药知识,间接指导**防治病虫害3万亩次。
5、积极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新药械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在xx镇xx村建立新农药试验、示范点一个。新引进推广农药5个品种。
6、切实抓好绿色综合防治示范片。去年在xx镇xx村建立水稻、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片,取得成功辐射效应。今年继续扩大示范,以增强辐射宽度和强度,示范面积分别为250亩、300亩,示范覆盖5个小组120余户,各项综合防治措施逐步实施到位。
7、配合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配合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县”,我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设备,抽调技术力量及执法人员18人次,对集市大宗蔬菜、水果进行农药残留抽检,先后抽检12批次50余个品种。
8、多渠道、多范围推广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积极参与“科技促进年”活动。参加“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编印、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0余份。
二、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1、扎实开展“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活动。先后安排干部6人次,深入xx镇xx村,xx镇xx村,入户开展扶贫调研,与镇、村干部群众共商扶贫开发规划,尽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发挥本单位的农业技术优势,给予大力援助,走访干部群众50人次,慰问群众3户,举办农业技术培训5场次,参训130人次,发放农业技术资料1000余份,对该村扶贫工作今后将持续高度关注和密切联系。
2、开展了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3、结合本单位业务,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积极上报各类信息。分别于科技报刊发表农业科技信息3篇,农业信息网发布12篇。
4、完成上级安排的其它工作。
三、工作措施
1、领导重视,干部职工敬业。上半年各项工作能如期顺利开展得益于领导身先士卒,干部职工团结共识,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先,以农时为准,以农情为令,全站上下一心,克服一切困难,不惜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奔赴生产第一线开展工作。
2、制度管理是最有效的管理。在重温原有各项管理制度基础上,充分讨论,逐步修订完善单位学习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财务制度。
3、强化培训。支持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开拓视野,增强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单位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团队战斗力。
4、重视汇报沟通、宣传,加强横向联系。植物保护作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是政府的公共职能,得到全社会的认识和重视,植保事业将会更好发展。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
1、继续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预测预报,及时发布《植物保护》情报,科学指导**防治,确保农业丰收。
2、继续组织实施稻水象甲疫情防控,确保防控措施到位,顺利实施防控目标。继续加强监测,严防疫情扩散。
3、进一步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巩固农资市场整治成果,促进农药市场规范化。
4、加强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
5、完成绿色综合防治示范片和新农药试验示范工作。
6、积极争取项目储备和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