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野菜情结的优美散文
春夏交替时分,我总喜欢带着女儿去田间走走,感受一下春天土壤的那种肥沃和酥软,嗅一嗅被和煦阳光沐浴过的泥土的芳香。
那日晌午过后,天开始阴沉,风已起,窗外树叶沙沙作响。我却忽然有去挖野菜、顺便淋雨的冲动,这种想法马上得到女儿的热烈响应。她一蹦三尺高,习惯性地去找了把铲子,拿了食品袋,换了一双早被冷落的鞋子,做好了出门的准备。我一边穿衣服一边打趣女儿:“不怕弄个落汤鸡?”女儿开心地说:“正好免费洗澡,还能给家里节约水电。”我被她幽默风趣的话语感染着。
娘儿俩下楼,丝丝暖风拂过面庞,我俩的心情完全没有被这天气所影响,女儿一路欢跳,纯真的笑脸完全脱去了每天上学死气沉沉的模样。
这时候的田地,除了麦地还没有任何绿色,只有那规整的一道道刚刚耕耘过的黄色泥土在彰显着它的伟大和活力,边上那些树已是浓郁葱葱,树叶在不停地舞动着唱着它的歌谣。远远望去一副很别致的景观,无形之中让人对生活满是信心和希望。
由于刚刚养种完,地里几乎找不到任何野菜的影子。女儿在地头杂草中终于发现了一片苦菜,高兴得大喊,我一看,苦菜还特别小,但物以稀为贵,于是左手扶着菜头,右手拿着铲子一根不落地挖了。看着女儿在田间欢喜地走来走去,还不住地感叹:“老妈,这地踩上去松软松软,真舒服。”
我索性坐在地头,任由微风拂过,天空中已飘着零星的雨点,偶尔有车子从公路上驶过。望着田间嬉戏的女儿,忽然感觉好像是曾经的自己,记忆的闸门一下子被儿时往事冲开,像洪水泛滥一样袭来,那些点滴瞬间溢满心间……
七十年代,野菜对于农村大多家庭完全不是为了换口味,而是主要菜肴。常常记得这个季节,早晚饭桌上都会有野菜,蒲公英、马齿笕、灰灰菜等等,但最多就是这苦菜。一放学母亲就会递个竹篓,于是我成了我们家挖苦菜的主力军。
当时农村三三两两大人小孩挖苦菜,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只要是我们几个玩伴一起挖苦菜就是最开心的时候,一边挖一边玩耍,说说笑笑一会儿竹篓就满了,刚满的时候苦菜叶子还直愣愣很鲜嫩,为了能多放点,我们按呀按的,直到踏实得按不下去,这时叶子也被按压得无精打采焉儿了。挖满篓子,我们几个便坐在地头,等着太阳落山,只要太阳不下山,是不会回家的。
那时候我们穿得都是直筒裤,我的裤子总是长,记得母亲说为了多穿两年。于是一进地里就得挽起裤卷,等回家时,裤卷里、鞋子里满是泥土,抖落半天才能收拾干净。
接下来就摘菜,把苦菜的黄叶子,根上的胡须都摘掉,然后冲洗干净,下锅烧煮几分钟,捞出来放置在冷水里,等第二天一部分凉拌吃,另一部分用大缸子腌制成酸菜。
最讨厌的就是挖过苦菜的手,泥土和苦菜根上的白色汁液混合粘在手指上,黑乎乎的,不使劲儿搓半天是洗不掉的。但吃着自己亲自挖回的野菜,虽然很苦,还是特别骄傲和兴奋。
其实,那时候每一次挖野菜就是对大自然的一种亲近,一次回归、一次融入、一次历练。自己与野菜结缘的日子贯穿了整个童年,每每想起总是别有一番滋味,丝丝快乐仍悠然于心。
后来生活条件逐渐好了,我家饭桌上仍然有野菜的影子,但今天的意义已不同往昔。
特别是城里人,大鱼大肉吃多了,肥胖了,“三高”了,才怀念曾经只为填饱肚子的野菜的味道。于是野菜也摇身一变,成了当今饭桌上最令人青睐的一道美味佳肴。就连我也一样,一进饭店,免不了点一盘苦菜拌杏仁。这或许不仅仅是换口味吧,更多的是怀念曾经溜走的时光而已。更或是野菜的功效正迎合了今天人们的健康理念。比如苦菜,清热解毒、凉血、利尿;蒲公英清热解毒;马齿笕凉血止血;灰灰菜补血最好等等,都是食物又是天然药物。如此佳品,怎不让人留恋!
我忘不了野菜的味道,更忘不了童年整天挎着篓子穿梭在田间挖野菜的日子,那是幸福的、快乐的。有关野菜的记忆塞满了我整个童年。
但我更佩服那些野菜,它们是春天第一批使者,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从破土而出开始,再不畏惧,它们不需要松土、施肥、浇水,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哪怕荒山、野岭、地脚旮旯、都一样默默的散发着春的气息。最令人惊奇的是她们生长的速度,快得超过了田里的秧苗,这里挖一片、那里挖一片,不到半月工夫,又是绿油油的一大片。今年挖了,来年再长。坚韧的性格像极了野草,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气魄。它们不畏风寒,生生不息的精神,它们默默无闻、不争奇斗艳的淡然和平和,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特别是野菜漫山遍野的时候,它总是撩拨着我萌动的心,所以每每这个时候,我不会错过它们。不仅仅是因为我喜欢吃野菜,更多的是,田间地头的野菜总是能唤起我的童心、童趣。我喜欢那种纯真的味道,伴着泥土的芳香,偶尔有柳絮飞过眼前,迷恋着童年那毫无杂念的淡然。
“老妈,雨下大了。”女儿的喊声把我从回忆中拉回。是,雨有点大,头发已经被打湿,衣衫也有了湿气。我并不急于回家,这淋雨好像也是那些年常常有的事情。再者,春雨的拍打并不猛烈,温柔的像娇羞的少女,也恰好潮湿了自己躁动的心。
女儿的小身影还在田间不停地穿梭,一会儿挖、一会儿猫着腰寻找,比起童年的我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也忙起身,废了好大劲才挖了一袋子,总算不虚此行。
回去的路上,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我和女儿约好每周日挖野菜,女儿开心地笑着,露出了那两颗虎牙。相信有一天,她也和我一样,会有一种野菜的情结,更能懂得人生就应该像野菜一样平和自然、像野菜一样沉默与坚韧。唯有这样,才能理解和融入人生真正的春天。
第二篇:野菜感悟优美散文
前不久,我和几位朋友在保亭吃了一次独具地方特色的野菜宴。入席不久,服务员揣上几盘当地盛产的野菜,如革命菜、马齿苋、荠荠菜、雷公笋、蕨菜心、百花菜等。看着这一盘盘绿色鲜嫩、清香自然的风味野菜,真叫人垂涎欲滴。
席间,有人说,这些菜从前是度灾荒时充饥用的,现在倒好,堂而皇之上了宴席,成了美味佳肴;有的人说,现在天天吃的都是鸡、鸭、鱼、肉,太油腻、太乏味,吃点野菜换换口味;还有人说,千万别小看这些属于“绿色食品”的野菜,它们都有药用价值,能祛病强身,有的能清肝明目,有的能清热解凉,有的还能防癌呢。大家一边吃着野菜,一边议论着。
我一下子吃到了这么多的野菜,感到很新奇。我指着一道菜问本地人,为什么叫革命菜。他们告诉我,据说是在战争年代,琼崖纵队的革命前辈被敌人围困在深山老林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他们就是靠挖山里的一种野菜充饥,才保存了革命的实力,后来他们就把这种菜取名叫“革命菜”了。
我吃着野菜,慢慢陷入了深思。听说野菜命贱,没人种也没人管,全靠自生自长,水塘边、田埂上到处都有。但我却认为野菜性倔,压不住、踩不死、挖不尽,到处都能生长繁衍。她那种顽强向上,毫无索取,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不正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我们的每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吗?!
我们的先辈,就是吃着那些清水熬煮的没有油盐的野菜,去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凶恶的敌人,出生入死,艰苦创业来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他们那种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那种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那种笑对困难的乐观豪情,不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好好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于先辈们过去的艰苦奋斗;祖国明天的美好未来,更需要我们今天的奋发图强。朋友,当你回归“绿色自然”,或是进行“忆苦思甜”,在品尝“苦的滋味”的同时,是不是也该认真的品尝一下苦的传统、苦的精神和苦的作风呢?!
第三篇:家乡情结优美散文
来上饶,已有一个月时间。过去每年都在慈溪,从没有在上饶呆过,可能也就是因为此,我总疑自己现在不是在上饶,而是在慈溪。可能也就是这种感觉,让我没有了回家的念想。但我心里明白,我不回家乡真实原因,是我感觉到无颜见人。回到村子里,村里肯定会好奇问我为什么这个时候回家乡,是不是有什么原因,他们当然不知道我在上饶。我很不喜欢回去惊动了村里的人,实际上也根本惊动不了,这是我多虑了。我是个畏惧家乡的人,这个畏惧的心里早已无比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去年在家乡的时候,我几乎没有出门,出门了也是低头的,不敢和人打招呼。
我是个不敢回家乡的人,但我也有想念爷爷的时候。他老了,不知他现在一个人在家里如何生活。我无法帮助他,没有能力帮助他,回去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我还是想念家乡的一片土地。春天到了,家乡的春天肯定要比县城的春天来的早些。因为在故乡随处可见春天的象征,油菜花开了,田地里一片汪洋的油菜花在风中翻滚,在风中歌唱,引来了蜜蜂蝴蝶和一群可爱的小孩;桃花也开了。门前的桃树是否已开花,还等待从故乡来的人告诉我;我喜欢站在屋后的小山上,站地高,看得远,一切景物尽收眼底。
虽然我思想在家乡的土地、油菜花、桃花、屋后的小山,但我还是思来想去,我不能回去。这样做,是不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我也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了,总有一种恨家乡情结在里面,别人都恋家乡,为什么唯独我一个人对家乡没有了感情,反而是反感,逃避。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年,离开故乡时间久了,陌生了,更主要是我的失败。我总在反复地想一个人问题,这是不是一种错误的,今后会不会后悔将会受到惩罚的思想。这个问题,折磨了我很长时间,最终不知出于累了还是出于实在找不到答案,就不了了之了。
甜甜今天回家乡了。他好像是代替我回了家乡似的,来时,他好像又是代替我从故乡来,可我很少提起故乡,但看到他却是很亲切。我很羡慕甜甜的工作,工作稳定,每到双休日就准时不回去,似乎从来不会在这里度过双休日。其实,我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自他大学毕业工作以来,还没有真正出过远门,最远的地方也是景德镇,去年到现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都在这县城工作,回家习惯了,他不回家乡反而不习惯。他能回家乡多好啊,生活是丰富而新鲜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多姿的,我多想要他的生活啊。每次看到他毫不犹豫地要回去,就会添加家乡的想念。“老肚,你不想回去,是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他开玩笑说。
家乡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呢?其实,我根本不用回家乡,因为我的满脑子里的家乡比看到的家乡更清楚,更直接。不知为什么,每次想起家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别的地方,而是屋后的一所橘子院,橘子的叶子密密麻麻,浓绿;然后,想到那里有我小时候的故事,脑海里出现一条小路,学校,村里的人。家乡是激起一个人回忆的地方,不能依依写下来,只有在脑子里依依过虑。
我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傍晚的阳光渐渐退却,微弱了,感到微凉。来自马路上的车器声,“叭叭”个不停,是让人反感讨厌的,没有比下午好到哪里去。我一个人坐在这里,叫我怎么不想起今天的生活,想起了回家乡的甜甜,想起家乡呢?
第四篇:玉兰情结的优美散文
一直想写关于你的文章,一位伴我走过二十几个春秋的朋友。执起笔,却又不知从何谈起,一切仿佛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平常。
你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坚实的臂膀给我撑起天真、快乐的童年。
那时你总是静静地守在村子后面的树林里,没有人关注你的存在,只有等到开花的日子,芳香四溢,引来了小朋友们竞相争夺。我用稚嫩的小手,把你洁白的花瓣小心翼翼地夹在书本里,多少年之后,偶然间翻开已经尘封的书本,一片发黄的却还透着淡淡清香的花瓣再次映入眼帘,眼前顿时泛起了儿时岁月的阵阵涟漪。
曾经有一段时间,你悄无声息地离我而去,我以为你再也不会伴我同行,心中怅然若失,那一刻,我迷失在成长的荒原里。
高中时,我再次与你重逢。看到你瘦小但十分坚强的身影,我一下子明白过来,三年的久别似乎就是为了在此地的相遇。这是你精心安排的吧?与你再次牵手,我渐渐抚平了一颗荒芜的心。你在贫瘠的土地上的坚持日见成效,细小的枝丫上开始长出了花朵,一年比一年多。
玉兰花开,玉兰花谢,转眼间我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上大学。面对大学生活的纷繁,我显得手足无措,而与知心朋友的分离更令我陷入莫名的惆怅中。
忘记了那是怎样的一个下午,你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飘出淡淡的花香吸引了我,清香依旧,而你却不再孤单一树,你和成群结队的伙伴在校园最安静的一角组建了一个玉兰小城。
从此,我经常去你那闲逛,希望你能分享我的快乐与忧愁。我带给你更多的是疑虑,而你却总是默默地听着,不给我任何明确的建议。
在这多姿多彩的校园里,桂花浓烈,杜鹃绚烂,莲花迤俪,紫荆热情而奔放,惟独你一年到头静静地守在最落寞的世界里,即使在开花的季节也从不把洁白的花朵炫耀于枝头。你只是把它们夹在浓密的叶子下悄悄地绽放,直到人们无意间嗅到你的花香。
在这个需要大胆自我表现的时代,你的低调是否注定与主流无缘?我开始埋怨你太不会为自己着想,你听到我的规劝却不为所动。
回想已逝去的三年大学生活,我总在迟疑不决中错过了太多,现在才读懂玉兰自有其低调的精彩,又何必苦苦去追寻自己所无法企及的喧嚣呢?或许你早已给了我最诚恳的建议,而我却未曾察觉。
第五篇:我的野菜情结抒情散文
野菜,顾名思义,也就是非人工种植的天然蔬菜。它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繁衍生息在苍茫大地,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那些纯净、本真的鲜香,是大自然赐予的珍贵厚礼。它含着浓浓的绿色生活气息,闯进我们的生活,与人们息息相关,同时它又是可供人们医治各种疾病的良药,为广大农民群众排解了许多忧患。野菜也是我家乡常见的“亲人”,在山上山下,田间地头,涧谷溪畔……都有它们娇美的身影,它就像我儿时的好伙伴陪我度过了苦难的童年
那时,我们兄弟几个还小,母亲忙着赶队里的生产,荒芜了菜地,奇怪的是,自种的菜没见长,却长出了一地的野菜。以马齿苋为最,还有蕨菜,鱼腥草,蔬桐杆……不胜枚举,有的状若蝴蝶,有的好似鸡翅,有的犹如爬虫………是满地满陇,各式各样的野菜花红叶绿,远远望去如一张盛典上铺的华美地毯,走近一瞧,个个娇羞欲滴,千姿百态,秀色可餐,不忍踩踏。但耐不住饥肠辘辘,在几番伸手缩手,举步退足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忍痛割爱”,就地取材,在葱茏的地方“修剪”一番,很快就装满一网兜了。拿回家,洗净,或煮或炒,或炖或煎……做成各种佳肴。有的虽略带甘苦,却是我们当时最可口的佳肴,对于贫困的我家,真是“莫道寻常无佳肴,只要适口即家珍”啊!?
我们家乡流传下来最好采野菜的时节,要属五月“端阳节”,据说五月节采的野菜可驱鬼祛邪,除瘴避疫,叫“百样菜”。凡是山间田野的植物花草大都可做菜入药,所以百样菜也叫“百样茶”。
于是每年一到端午,人们便赶前一夜备好网袋子或蛇皮袋置于床头,早早躺在床上,约好与谁结伴,美美想着明朝往哪个山头或哪条沟圳进发。
次日大早,公鸡“喔喔”一啼,便听见村里各家各户“吱吱呀呀”的打门声,“悉悉索索”的脚步声,连脸也顾不上洗、牙也顾不得漱就悄悄上路,好像怕被人采走似的朝各条沟沟壑壑奔去。
瞬间,嘈杂声、喧闹声打破了山的沉寂,鸟儿也被惊得四处扑楞楞飞鸣,好像责备人们惊扰了它们的清梦,鸣虫也忽然闭口,生怕恐怖的灾难会降临自已头上。
满山遍野都是影影绰绰的人影,隔山隔溪有人遥相呼应。
有的问:“阿二麻,你那边有没有啊?”
那边答:“涯这里有是有,就是很单一,全是鱼腥草!”
这边回:“你鱼腥草多采滴,我这里多地胆头,两种草细人子寒烧感冒用得着,回去我们互换些哦!”那边应:“好啊,好啊,就这样讲好个啊!”
有的则边采边抱怨:“涯昨天还看过今朝又被鬼足先登咩!唉!”
有的却为一朵百合争得面红耳赤,一个说:“我先看到个!”
另一人毫不示弱:“我还更先看到!我先见先摘,食露水子的植物是阿公的须大家都捋得!”
这时情景有点像“五子夺莲”,人人一个心肝百个肺,常常是顾此失彼.于是就有人打趣道:“百灵喳喳叫空肚,黄哏咕咕得肚饱”!那意思有“蟹蚌相争,渔翁得利”之意。引得满山满坡的人哈哈大笑,笑声在山旮旯里一遍遍回荡。
有激情的热辣山妹子就放声山歌:
五月五日是端阳,家家户户采草忙。
采得菖蒲配雄黄,采得艾叶插门框。
采得莲花并蒂香,采得菱角两头长。
采得葛藤缠阿郎,采得后生心又痒。
后生若是有心肠,摘把粽叶裹衣裳。
衣裳送妹披身上,乐得妹妹喜洋洋!
这山歌一唱啊犹如带路公鸡啼天光,满山会唱的不会唱的,雅的俗的到处是山歌,处处震天响,真个鬼都会被人吓走呢!
家乡的野菜就是如此的诱人啊!
还有一种令我记忆犹深的野菜叫“毛冷”,是根茎滕蔓植物,果实埋土里,形状像“药胡”,藏在花草树木间,一般难觅其踪,但懂行的就只要拔开草芒树叶就可见其节节枝叶上长有“小葫芦籽”。然后顺滕摸瓜揪出“毛冷王”,浑身根须犹如捕获只“小土鼠”,就用根须倒吊着它往家飞奔。
母亲死后,我们尚幼,常常没米下锅,特别是青黄不接之时,左邻右舍都借遍了,又放不下面子去讨饭,兄弟几个只好提着砂锅来到溪畔,就地取材,用几块石头支起沙锅当炉灶,拾些柴火,在溪中舀一锅水,在田坎上扯些车前草、蒲公英、大水前、鱼腥草……
下锅煎滚后撒把粗盐,清香扑鼻,我们兄弟几个围着砂锅,从身边折两段树枝当筷子,戏称“兵”,几兄弟异口同声“一二三!”就像小猪拱食手扒手拽,一不小心碰歪锅,汤流了一地……
大哥一边吃一边给我们讲起了“红军长征过草地吃野菜”的故事,见锅歪汤倒,喜欢吟打油诗的我就即兴来了首“顺口溜”:
兄弟合围一孤城,一心想把敌将捉。
谁料冷炮把城摧,城内乱成一锅粥。
水将仓遑把命逃,草兵被我兄弟捉。
恰逢弟兄腹内空,一枪一个挑肚中。
不嫌野菜甘和苦,只道肚饱文章出。
二哥一听哈哈大笑:“不押韵,不押韵!听我的:
黄毛鸡子假老成,胸无墨水作诗魂。
牛头不接驴嘴唇,罚你研墨诗才成!
接着四兄弟笑翻了场,那情那景浸透到了骨髓里了。
家乡的野菜啊!一枝枝一叶叶,一条条一根根!根深蒂固铭刻在心中,把山村的田野装点得格外鲜艳美丽。时时蛊惑游子的乡愁。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也要在记忆的心壁上烙下野菜的影子,让我像牛反刍那样反复咀嚼回味,几许梦回,依稀浓浓的野菜暗香浮动。
哦!家乡的野菜,我曾经的“好伙伴”,你让我久久地思念久久地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