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谁是疯子故事
老孔是电讯公司职员,这天,他到精神病院维修电话。正在病房检查话机时,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把电视开得老大声,这一吵,电话里的声音就听不见了,于是老孔大喊:“哎,请你先把电视关了好不好?”那人却没听到似的。
老孔看那家伙傻不愣登的样子,心想一定是病人了,便走过去把电视关了。
那人瞄瞄他,重新开了电视。老孔再关,那人再开,如是三四次。最后,那人忍不住了,大叫起来:“哎,你这疯子,到底想干什么?”
老孔一听就来气了:“谁是疯子,你说清楚点,你才是疯子呢!”
两人轰天价地吵了起来。
这时,一个声音从门口传来:“你们在吵什么?这里可不是菜市场!”两人一看,原来是个年近五十的老头,正一脸正气地站在门口,背着手看着他们。老孔眼尖,一下子看到他的胸牌上,职务一栏写着“院长”两字,马上找到救星似的:“院长,你来得正好,我是电讯公司派来修电话的,可这个疯子,他一进来就把电视开得震天响,我还怎么修?”
那人却不示弱:“你修电话的?我还修电视的呢,修电视当然要开电视啦,你别以为扮成修电话的就不再是疯子!”
院长饶有趣味地看着两人,说:“你们都说对方是疯子,可都没有真凭实据。这样吧,我出一道题,谁答不出来,谁就不正常,怎样?”老孔点点头,那人也答应了。
院长出题了:“嗯,在一个浴缸里放满水,旁边放一个大瓢,一个小瓢,正常人会怎么做,才能最快放掉浴缸里的水呢?”
老孔想也不多想,张嘴就说:“当然是用大瓢把水舀干啦!”说完,骄傲地看着那人,心想我一正常人,难道还比不上你一疯子?没想到那人冷笑一声,说:“两个瓢一起用,这样才能又快又好地把水舀干啦!”老孔一听,心想这回可糟了。
院长大笑:“不用说了,两个都不正常,来人啊!”说着就要叫人了,两人顾不上斗,赶紧问为什么。院长一字一顿地说:“正常人肯定是拔开浴缸的活塞……”两人听了,不禁面面相觑,老孔担心真被当成精神病人给办了,赶快说:“再给一次机会,再给一次机会嘛!”
院长挠挠头:“好吧。你们知道十二生肖吗?我说一个生肖的名称,你们就马上学它的叫声,谁先抢答正确,谁就正常。”
他们来到户外,院长开始出题:
“鼠!”“吱吱——吱——”
“狗!”“汪汪——汪——”
“猫!”“喵喵——喵——”十二生肖里有猫的吗?老孔疑惑,但抢答中,也顾不得多想了。
“狗!”“狗!”“狗!”
连续几次叫“狗”,老孔两人“汪汪”不停地叫,他们有点奇怪,怎么还不换下一种?
叫了老半天,周围来了一大堆人,看猴戏似的围观着,有人拍着掌,有人大笑,还有人手舞足蹈。
院长脸有得色,一副阴谋得逞的样子。这时,远处有个赤膊的中年人向这边跑来,边跑边骂道:“9527,你这个混蛋,快把我的衣服还来!”
围观的人登时作鸟兽散,那“院长”更是跑得无影无踪了。
老孔正“汪”得起劲,见势不妙,赶快拦住那中年人,说:“怎么啦,刚才那人不是院长?”那中年人没好气:“什么院长,他是我们院里的‘资深病人’9527。最喜欢偷穿我的衣服,扮成院长,专骗外面来的人。你们又被骗狗叫了是不是?”
老孔与那人对望着,脸上都露出尴尬之色。良久才说:“你真的是修电话的?”“你真的是修电视的?”
半晌,两人异口同声:“我还以为你是疯子呢……”
第二篇:快乐疯子筑起回音壁的成败故事
柴静姓柴,她一直开玩笑说自己肯定是后梁王的后代,因为柴静一直认为自己性格多变,很有君王的那种喜怒无常的脾气,说这话有七分玩笑,但是好多身边的人都喊她快乐的疯子。
一不小心,就有了小小名气
柴静说,如果不是那次偶然间的心血来潮,可能自己也就做一个小职员,然后嫁一个还算合格的丈夫,但是人生很多次机遇,就来源于一次心血之潮的突然泛滥。
柴静是福建人,初中毕业后开始读职业中专,柴静的专业是装潢设计,但学校的课程设置偏于美术。
1999年,毕业后,她分配到林川县文化局,在图书馆里做了一名图书管理员。刚刚分配到单位时,她很懂事,每天早早上班,又不太喜欢说话,所以,身边的人都喜欢她,有几个大姐还试图给她介绍好一点的小伙子。
但是柴静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关于画画的梦想。她说,从来没有一种艺术表现方式能比得上图画给人带来的突然震慑。在单位,她是清洁干净的乖乖女,但是一到家里就吵着闹着要换工作。
2000年初,柴静工作没换成,却惹了一件事,让她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文化局里的名人。
文化局西边,是开发商买的地,但是由于合同纠纷,只拉起了围墙还没来得及开发。晚上回去的路上,路过那片空地,她心想,这么一大片地方,真可惜了,如果做了画布多好。柴静心里突然一动,一个非常冲动的想法在心里闪现。
第二天,柴静专门请了半天假,跑到卖涂料的店里,买了一桶上好的白色涂料,又买了两把粗细不一的刷子。
又等了两天,终于等到月光晴好的一个夜晚。柴静背着那桶涂料来到了那堵墙边。走了两遍,大致算好了距离之后,她操起刷子开始往墙上涂那些涂料。不时有路人走过,看着一个单身女子在夜里刷墙脚,有好奇的人观看,可是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头绪,摇摇头就走了。
凌晨的时候,柴静的大作终于完成,是一条近五米的白色巨龙。画完这件作品,她突然感觉到自己要虚脱了,这个时候的她才觉得多么的不可思议,摇摇头,她对自己说,确实有些疯了。
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那条龙就引起了轰动。很多人围观,而且那个开发商也到场,居然还非常迷信地认为是自己的运气到了。而消息传到图书馆,柴静听同事们绘声绘色地说起时,忽然就笑了,说,那条龙是我画的。
同事哗然。柴静来了这么久,一直安安静静的,真的不知道她竟然还有这样的本事。
知道了是柴静的大作之后,开发商特意过来找柴静,先是感谢她的画,后来又要求在另一边墙上画一条,柴静这才感觉到了为难。开发商以为她嫌钱少,答应一条龙给一千二百元的工钱,但柴静却拒绝了,理由却很简单,说自己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灵感了。
钱没赚成,但是她却一下小有名气。
朋友一堆,陌二熟七知一分
柴静自己这样说,在陌生人面前,我就是标准淑女,笑不露齿。熟悉的人面前,我活泼开朗,算得上开心果。但是在知己面前,我喜怒无常,幸好所遇是知己,不致于与我翻脸相弃。
2002年,由于在南平市里已经小有名气,柴静加入了一个绘画沙龙,在这里,她认识了胡扬,一个比她大八岁的画家。
柴静是相信一见钟情的,当时胡扬三十岁,柴静把这个时期的男人称之为转型期,而正是这个转型期的男子,那样地吸引了柴静。他的侃侃而谈,他的真实表达,他对艺术的感觉以及他的一切,让二十一岁的柴静觉得,自己已经沦陷了。
是的,沦陷了。沦陷的女人应该做些什么呢?柴静开始一次次地往胡扬住的宾馆里面跑,而每一次,这个看似腼腆的女孩,总有一堆的理由,学术讨论,或是对绘画艺术上的请教。
但忽然有一天,胡扬就从座谈会消失了,而且没有留下一句话。对于这个男人的突然离去,柴静深感失望。从6月初胡扬的离去,到8月底,柴静沉浸在刻骨的相思中无法自拔。
很多朋友来劝她,其中有熟悉的,也有她所谓的知已。但是别人谈别的话题可以,一旦涉及到胡扬,她便闭口不言。
好在时间总是最好的良药,11月的时候,柴静心里的胡扬,已经慢慢变成了回忆。
12月底,南平市举办书画大赛。柴静凭着一幅无论从构思还是技巧上都可以称得上是上乘的画作,得了二等奖。画的名字就叫做“想”,而内容是一个少女,静静地坐在简陋的房间里,眼神清亮,手里抚摸着一只波斯猫。
在颁奖典礼上,柴静再一次赢得了“疯子”的称号。
当主持人把话筒递到她的手里时,她这样说:“我一直认为我这幅画画的是我自己,而我想的是一个男人,如果,如果他能看到电视的话,请允许我说一句,我想他,一直忘不了。而他,确实应该说句对不起。”
看了节目,身边的朋友都说柴静说得有点儿过,可是她不这样认为,她说:“我喜欢就是喜欢了,没必要掩起来,人就要活得真实一些才对。”
柴静的真实,也得罪了一些朋友。一次,一位圈内的朋友卖给另一位朋友一幅画,买方找到了柴静,想打听一下画的价值,他万万没有想到,柴静会给他讲一通关于书画的常识,而且说他买的那幅画根本不值。
朋友找上门来,说她的不对,两个人吵翻了天。最后,都累了,站在客厅里面,相对又笑了。
柴静说:“只要你认真了,你付出了,你就应该有收获,如果你没有收获,那么你肯定没有认真付出。”
她喜欢交朋友,但是她理智地将朋友分成三种,陌生,熟悉,知己。而且她还说,这三者之间并没有什么递进关系,就是说,有些人一辈子都是陌生,而有些人可能一见面就是知己。
如果想念,梦里寻他千百度
她说,每一个人心底都有一段往事,而每一段往事都会有一个事件的主人公,忘记也好,记得也罢,但都是心底的一根弦,许多人的弦在一起,就是一段最美妙的音乐。
开茶馆是柴静非常偶然的一个想法。
2005年秋,她靠卖画已经攒了一笔钱。工作清闲,于是,她就想给自己再找点事做。
正巧,一个朋友要去留学,他所经营的一家二十多座的咖啡厅要转让。由于当事人急着要走,所以价钱压得有些可怜,柴静看到了机会,就接了下来。
可是,当时的市里,这种消费还没有普及,所以柴静一开始并没有赚到钱。后来她决心改为茶馆,但又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茶馆,她决心办出自己的特色。
而就在此时,她发现自己手里的钱,已经不够重新装修了。
2005年底的一天,柴静与父亲闲聊,忽然就听父亲说起了往事。父亲说,在生活困难时期,他曾经接受过一个人的半袋玉米的帮助,至今没有忘记,但没记得那个人的名字,于是,那个人也就永远成了一个感激的谜。
一个想法慢慢在柴静的脑海里形成。
柴静要重新装修咖啡厅时,所有同学朋友都支持。但是,当他们听说柴静要将所有的壁纸揭下来,只刷成白色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开始反对。太离谱了,柴静是疯了些,但是这次可能是真疯了,拿钱不当钱。
但是柴静依旧我行我素。很快,墙上好看的墙纸被揭下来了,很快,一桶桶的白色涂料运过来了,她开始大张旗鼓地干。五天的时间,所有的墙面都变成了白色,柴静又在文具市场买了各种颜色的水笔。
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已经确认,这个人确实是疯了。
2006年6月,茶馆正式开张,起名为千百度。
对于这个名字,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奇怪,但是,开业当天,进门看到了一块牌子,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柴静,还真有创意,她在牌子上写了一段话:每一个人心底都有一段往事,而每一段往事都会有一个事件的主人公,忘记也好,记得也罢,但都是心底的一根弦,许多人的弦在一起,就是一段最美妙的音乐,你来吧,说不定你会在这个集散地,找到你想找的那个人。
而第一个在雪白的墙上留言的,就是柴静,自然,她写的是胡扬。
于是很多人突然间明白了柴静的用意。在生活里,确实有些你念念不忘的人或是你想说话却不能当面说的人,有些人在你的身边如昙花一现便消失了,有些人却在你身边一生也没等到你昙花一现的语言。每一个人都是行走的个体,如果有一个把牵挂和想念甚至是祝福都集中在一起的地点,那么思想肯定就有了依托。
其实,这也是柴静的真实想法。
她要求每个到来的客人,最好都留下一段话,这样,茶馆将会以多送一杯茶为谢礼,但是,必须要求客人的文笔优美,而且说的话要有据可查。
2005年底,柴静的茶馆并没有收入多少,但是,令她可喜的是,墙上竟然写满了字。有陌生人写给陌生人的,有父亲写给儿子的,还有情人写给情人的,由于每一段文字都要经过专门人士评估,所以,花花绿绿的墙上,每一段文字,都让人流连忘返。
柴静还专门为这些话分门别类,然后做了贺卡寄给留言的本人,每个贺卡的底部,都有她写下的一句话,你会成功的,因为你专注。
快乐疯子,在于是不是感同身受
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堵回声墙,不管这墙是存在心底还是真实地存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每个人心里都需要温情的回响。柴静说,虽然说每个人都有,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于,你是不是想到了也和你有一样情结的人,并且为他们解开心结。
2006年底,柴静的茶馆办了一年了,这两年,墙上补了又补,往往是新留言代替了旧留言,也发生过很多感人的故事。
一位女儿离家出走,母亲寻找无果,到柴静这里以为是登寻人启事的地方,于是花钱也想上,但是柴静明确表明,不收费,于是这名母亲就酝酿了几天,写了一段给女儿的话,留在了墙上。过段时期后,女儿顺利回家,母亲就一直以为是柴静带给了她好运气,带了一箱水果,无论如何也要感谢柴静,而那名女儿,看着墙上的母亲的字,流下了眼泪。
2006年11月,一名丢失了皮包的男人,偶然间来这里喝茶,看到了这个功能,想了很久,在墙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想,这位朋友一定很缺钱,否则的话,你也不会偷我的包,尽管里面装着给孩子买奶粉的钱,但是我想,给孩子买奶粉的钱如果能让人免除衣食之忧,那么我想连我的孩子也是愿意的。”
柴静把这段话用玻璃罩了起来。这个时候,她终于进一步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正是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某些情结,但是她能在这个世上找到相同的情节。
就如高僧的顿悟一样,柴静也顿时悟到了这个道理。在利益与祝愿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因为后者更能让人坚强。
同行或是同学,依旧喊柴静快乐疯子,只是语气之间已有许许多多的尊敬了,因为他们都明白,其实柴静的“疯”就是她的要求,也是她要求的结果,因为她说过:“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堵回音壁,不管这堵墙是存在心底还是真实地存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每个人心里都需要温情的回响。”
她还说,自己就愿意做一堵这样的墙。
第三篇:《物理故事300篇》61 谁是凶手
谁是凶手
在19世纪的沙皇俄国,发生了一起铁路大惨案。事情是这样的:
沙皇政府的一位将军,要到西伯利亚视察,事先通知沿途作好准备。有个小镇的驻军司令很想借这个机会巴结这位将军,这天一大早就把士兵集合起来,命令他们在车站铁轨两旁列队欢迎。士兵们持枪站在轨道旁,期待着将军的光临。一小时、两小时„„半天过去了,仍不见火车的踪影。士兵们既累又饿,都快站不住了。忽然,远处传来了汽笛声,不一会儿就看到火车头冒的烟。司令官高喊立正,士兵们强打精神立正。只见火车尖声叫着,毫无减速的意思,风驰电掣般地驶过士兵的队列之间。就在这时,好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猛推着紧靠铁轨的士兵向列车扑去。只见士兵一个接一个翻倒在列车下。眨眼之间,那个喷着白烟的钢铁怪物冲过去了,铁轨上一片血肉模糊。司令官当时就吓昏了。谁是这起惨案的凶手?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法官们一筹莫展。官司打到彼得堡科学院,科学家们指出,把士兵们推到火车轮下的,是高速气流。但是,难道不应该说,制造这起惨案的,正是那个既愚昧无知又逢迎拍马的驻军司令吗?为什么这样说呢?
早在惨案发生一百多年前的1738年,瑞典科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就指出:在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后来人们把这个物理规律称为“伯努利原理”。
伯努利原理和惨案又有什么关系呢?
列车高速行驶的时候,带动周围的空气一起高速运动,离列车越近流速越高,远处的空气流速低。这就是说,离列车越近压强越小,会把靠近铁轨站立的士兵推到车轮下。由于驻军司令愚昧无知,结果造成惨案。现在,如果你到火车站去,站台上离边沿1米左右画着一条白线,那就是告诉人们:站在线外,离开高速气流远一点。同样,城市中和公路上要求行人走人行道,自行车不要走机动车道,也都有这方面的考虑。
高速气流造成的压强差力量那么大,能不能用它来为人类服务呢?当然可以。比如,你家里用的喷雾器,就是用活塞向喷口压气,造成高速气流,在喷口形成低气压,于是,瓶中的药就被吸上来,喷射出去。如果没有高速气流形成的压强差,飞机也飞不起来,因为飞机机翼上方气流速度高,下方气流速度低,使机翼上下出现压强差,这就是飞机动力的来源。
第四篇:谁是英雄
谁是英雄
2007年8月15日下午,按照集团公司的安排,我在集团公司化验楼四楼听取了关于舍己救人英雄刘晓军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听完报告会后,我被一种精神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我所听到的一切都告诉给我身边的每一个朋友。
谁是英雄呢?当然,为了新中国,那些拿起枪来献身革命斗争的工农子弟,那些为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们,他们是英雄。可是这里我想说的是兰州市政集团公司的好员工、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刘晓军同志,我感到他就是英雄,是我们甘肃的英雄儿女,他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实践了一个青年共产党员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我所听到的故事吧。
2007年8月3日上午9时许,美丽的籍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气氛。刘晓军同志正在籍河景观工程现场检查、布置工作,他突然听到“快来人啊,救人啊,有人落水了”的喊声。声声喊叫打破了籍河的宁静,转眼间一名女子已落入水中。他来不及多想,便朝出事点跑去,情急之下,外衣外裤也没有顾上脱,就毫不犹豫地跳入四米深的河中奋力游向落水女子。落水者得救了,而精疲力竭的刘晓军同志却沉入了河底,再也没有睁开眼睛看看他深深热爱的这个世界、看看他倾心建设的籍河工程、看看他挚爱的母亲家人、看看籍河两岸一个个焦灼、期待他醒过来的人们。年仅27岁、宝贵而又鲜活的生命瞬间便永远的逝去了!他走了,再也听不见亲人撕心裂肺般的哭喊;他走了,再也不能与他心爱的事业朝夕相伴了;他走了,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和痛惜„„他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弘扬了一股荡气回肠的人间正气,突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为了人民利益而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他给秦州人民树起了一座丰碑一座用生命创造和维护和谐的丰碑。
逝者如斯!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有多少英雄竞折腰。在战争年代,为了谋求和平、为了谋求自由,英雄们挺身而出;和平时期,为了社会的和谐、为了社会的进步,依然有英雄走在最前列,引领者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生活的我们走向更加富裕的精神家园。
朋友们,当你听到这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好员工、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刘晓军同志是英雄吗?
刘晓军同志8岁丧父,是坚强而又善良的母亲含辛茹苦、四处打工将他们兄弟姐妹四人抚养长大。母亲身上坚毅无私、吃苦耐劳的品格自小就融入了他的意识中,伴随着他成长,形成了他乐观、豁达、进取的性格和善良、热心、吃苦、负责的品格。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经常告诫他和哥哥姐姐,做人要堂堂正正,实实在在,要诚实善良,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利益。幼时生活的艰难和母亲的教育,为他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人要厚道”这是他生前最喜欢在同学和同事面前说的一句口头禅,也是他内心与人交往的准则。通过多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感悟,他提炼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格言: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他把这句话设置在自己的手机上,每当开机时,这八个字便随着音乐声一一出现在他的面前,时时提醒他。他用自己短短27年的生命向家人朋友、向同学同事、向所有人印证了这句话。他做到了,他的的确确做到了。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晓军像爱家一样爱公司爱工作,他很能吃苦,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不懂的就向别人请教。在中盛公司工作的四、五年时间里,刘晓军同志先后干过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以及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参加过道路拓建及整治工程、热力管网工程、园林工程和景观工程。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积累了较强的工作能力、丰富的施工经验、管理经验,表现出了很强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
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又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因为对母亲深切的爱和感激,使晓军发自肺腑地孝敬、回报母亲。尽管他工资不高,但是为了照顾母亲,他放弃单位提供的单身宿舍,从外面租房,将母亲从老家接来一起生活。找对象的首要条件是要对他母亲孝敬,勤劳节俭了一辈子的母亲,一个人在家时,吃饭总是凑凑合合。为了让母亲能吃上可口营养的饭菜,中午下班,他总是从工程现场匆匆赶到租住的地方,和母亲共同吃上一顿好一些的饭菜。可是,在危险面前,他为了与他素不相识的另外一个人,无情地抛下年老而多病的母亲去了阴阳两隔的另一个世界,让白发人送黑发人。
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又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英雄可敬吗?
亲爱的朋友们,用不着我多说,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英雄,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是怎么一种品质,他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从他的身上让我们明白了:普通中有崇高,平凡中有伟大;人生的真谛就在于不断进取和追求,人生的价值要通过不断奉献和创造来实现。
郑志君 2008-4-24
第五篇:一个疯子的演讲
一个“疯子”的演讲
——谈希特勒演讲
摘要:众所周知,希特勒是战争狂人,是二战的元凶,他曾给全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我们更知道,他不过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定人物。抛开他的罪恶不说,就其演讲来看,应该说他有着魔鬼般的才华,那疯狂的语言表达艺术足以煽动全德国上下为他为战争付出生命,那种激情甚至让人无法想象,真是堪称疯子般的演讲。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位在世界历史长河中饱受争议的“战争魔头”的演讲。
关键词:疯子
演讲艺术
热血沸腾
煽动性
一、演讲与生命
“我的一切成就都是用演讲取得的。”
——希特勒
1926年,希特勒发表了他毕生唯一的作品《我的奋斗》。其中,他说了这句话。
希特勒的口才与精力极其惊人,他曾创下在一年内竞选五个不同的职位,7天内拜访20座城市,一天内公开演讲10次的记录。他几乎每次演讲都是脱稿进行,而且针对各地选民关心的问题不同其演讲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一个多世纪以来,就欺骗德国群众这点来说,他曾在答复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演说被公认为其最光辉的杰作。从后面的事实来看,这也是希特勒本人一生中在和平时期所作的最后一篇重大的公开演说。在此之前,这个前奥地利流浪汉是尽可能的以他的口才来建功立业;从那之后,他就企图在历史上给自己留下征战者的名声了。
二、演讲与艺术
希特勒的演讲有很多不同于其他人的特点:首先,从形式上看,他在演讲前一定要沉默很长时间,直到群众由闹到静、由静到叽叽喳喳时才开始发言;其次,从语言动作上看,他的演讲开始时语调极其平缓,但很快就激昂澎湃起来,并且伴随着手舞足蹈,甚至还经常踮起脚尖,不用几分钟就可以达到歇斯底里的境界;再次,从时间上看,他的演讲从来不超过半小时,往往只有十分钟左右,在此期间,他不会给听众任何打瞌睡或织毛衣的机会;最后,从内容上看,他演讲的内容相当简洁,提到最多的就是“德意志”、“国家”、“民族”、“振兴”、“正义”、“斗争”、“成就”之类的词,从不引据经典,只谈论现代的事情。总的来说,希特勒的每次演讲语言都顿挫有力,逻辑思维十分清晰,内容更是具有强烈的鼓舞性和煽动性,让所有听到他演讲的人都心甘情愿地为其做事,甚至包括侵占、屠杀。
三、演讲与评价
纵观希特勒演讲,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与叫好声永远贯穿着整个讲演过程。他骨子里那极度排外、唯我独尊的右倾民族主义思想,与一战后德国人极度的失落感截然相反但又紧密相连,它们形成了一把利剑的两道锋刃,杀人不见血。当时甚至有报刊曾经这样评论希特勒:“此人正在用演讲杀人。”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句话的高瞻远瞩。希特勒的演讲才华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向群众们灌输的理论并不多,它们与其说是政治演说,不如说是一位军官的战地动员令,那样的具有煽动性和鼓舞性,引起了全德国人民的高呼与共鸣。
总之,希特勒作为一位战争的魔头、人类的灾难,其对人类造成的伤害无可厚非,但就其个人来说,他的演讲值得后人揣摩学习。以上就是我对希特勒演讲的一些探索,仍有不足之处,还请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