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个女人美文随笔
女人,她给了我生命
我却带着它远行
女人,她给了我黑色的瞳孔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女人,他给了我鼓动的心跳
我却把你放在心中
两个女人
一个给了我生命
一个给了我爱情
我用生命追求爱情
爱情却耗尽我的生命
两个女人
我辜负了给我生命的母亲
我失去了让我追求的恋人
两个女人
我是前者的所有
却成了后者的人生
两个女人
孕育我的让我放松
牵挂我的让我心痛
两个女人
牵我手的让我牵挂
伴我走的让我归家
两个女人
一种牵挂,两种想法
第二篇:两个女人的“对决”——《画皮》
影评 _两个女人的“对决”——《画皮》
陈嘉上的新片《画皮》,是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一部可以称之为成功的电影,需要具备的元素很多,故事精彩,画面漂亮,音乐动听,演员出色,当然还要包括观众的接受度,也就是票房,这些,《画皮》面面俱到。
归纳电影《画皮》的类型,可以说是魔幻,可以说是动作,也可以说是恐怖,但最能让观众认可的,肯定是爱情。陈嘉上的这部作品,把爱情的各方面是展现到了极至,占有的爱,成全的爱,牺牲的爱,日久生爱,爱而不能爱,,三男三女,爱的错综复杂,让观众完全沉浸到故事之中。尤其是两个女人,佩蓉和小唯,相互关联着,又对立着,面对爱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也从侧面探讨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是整部影片的精华所在。而赵薇和周迅两个华语影视圈极其份量的女演员,都堪称完美的演绎出了角色性格的精髓,让另外几位其实表现也不俗的演员,相形失色。
先来说说周迅,演员本身的能力,演员现实中的生活,演员这几年在大小银幕上所塑造的个个人物,推选她做影视中“爱情”的代言人,当之无愧。瘦弱的身躯里蕴藏着无穷尽的力量,年过三十仍然能有纯真的面容和善良无辜的眼神。《恋爱中的宝贝》、《如果爱》,包括前阵子的《李米的猜想》,都是为爱全部付出、为爱痴狂、为爱牺牲的女子,陈嘉上让周迅来演《画皮》中的狐妖小唯,不能不说他的眼光非常之精准。没有人可以比周迅,更能把小唯演的楚楚动人,惹人怜爱,更能去展现出那份对于爱情的执着,自私和纯粹。
赵薇以搞笑可爱的小燕子一角儿红遍大江南北,之后的大部分作品都得不到观众和评论界的认可,演员本身的名气一直盖过了其参演的影视作品,几乎每拍一部新戏都会被宣传成要转型,出演的电影《绿茶》、《玉观音》、《情人结》等,票房也都很不理想,甚至被冠上了“票方毒药”的称号。此次的佩蓉一角,证明了赵薇对于不同性格的角色的优秀的塑造能力,而《画皮》的票房成绩,也可以让她摘掉那顶“毒药”的帽子。
《画皮》中,以爱情为出发点,赵薇饰演的佩蓉和周迅饰演的小唯,两个人的身份,立场是对立的,一个是正室夫人,一个是想要取而代之的妖精;两个人对爱的态度也是对立的,佩蓉的爱代表了成全和牺牲,小唯的爱代表了得到和占有。而若要推选影片中最精彩最能让观众回味无穷的戏,有两场,一场是佩蓉服了妖毒后变形,赵薇把那种惊慌失措,无助,恐惧,言语不出的巨痛,用眼神、神情、肢体动作,表现的丝丝入扣,入木三分,自然而真实,让观众感同身受,一个为了爱情而自我牺牲的光辉的妻子形象,跃然于银幕上。
而另一场,则是最后一幕在洞穴里的群戏。小唯纵然身有强大的法力,却仍旧要面临失去爱人的那份孤立无援,被爱人身插一刀的那种心碎,那绝望和毁灭性的仰天一啸,周迅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完全和小唯融合到一起,把情绪发挥到了酣畅淋漓的境地,整部戏也因此而进入到高潮。
倘若要给《画皮》评选出一个最佳女主角,鉴于周迅是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这次就颁给赵薇。当然也希望两位女演员继续“对决”下去,为华语电影的发展进步推波助澜,也让观众享受到更多的视觉和精神盛宴。
两个女人的“对决”——《画皮》作者:江玲龙影评类别: 香港电影
第三篇:哈姆雷特与两个女人——读后感
哈姆雷特与两个女人
——读《哈姆雷特》有感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经典著作。这本书在表面情节上与历史传说没有太大的区别,讲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和死亡。毋庸置疑,哈姆雷特从他决定向叔父克劳狄斯拔出复仇之剑时,他就注定要悲剧收场。因为复仇是有代价的,并不是无偿的,有得就必有失,这是中外亘古不变的真理。哈姆雷特最终复仇成功,但却失去了两个对他极为重要的女人——母亲和情人。
哈姆雷特多才多艺,爱好哲学和艺术,忠于爱情和友谊,奥菲利亚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属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国瞩目的中心”。但忧郁是哈姆雷特给人的第一印象,这首先是由哈姆雷特身上发生的一系列变故造成的:叔父克劳狄斯利用通奸、谋杀的手段夺取了父亲的王位,母亲在父亲死后不到两个月便急匆匆改嫁给杀死丈夫的凶手,以他恋人奥菲利亚的父亲波各涅斯为首的满朝大臣助纣为虐,狼狈为奸,连心爱的奥菲利亚也深陷其中,为敌人所利用。自己童年时代的同学吉尔登斯吞和罗森克兰兹则是唯恐落后,积极充当出卖朋友的帮凶。这一切都使哈姆雷特深深陷入忧郁和痛苦中。父亲作为一个理想的君王,光辉形象与伟大的业绩一起成为哈姆雷特心中的偶像,但父亲莫名其妙地突然去世,自己与奥菲利亚的纯真的爱情,也随着父王的暴死而烟消云散。
奥菲利亚自称是妇女中最悲惨的妇女。她美丽、纯洁、善良,喜欢民间歌谣;但她柔弱无助,对周围险恶环境一无所知,因此有了哈姆雷特三番四次叫她进尼姑庵的精彩对白;她对周围的人都充满了真诚的爱,无论是她的父亲还是她的哥哥,所以当她听到父亲是如此评论哈姆雷特对她的爱——“不要相信他的盟誓,因为它们都是诱人堕落的淫媒,用庄严神圣的辞令,掩饰淫邪险恶的居心。从现在起我不许你跟哈姆雷特殿下谈一句话时”时,奥菲利亚欣然地点点头,不做任何的反驳,不管父亲是出于真情还是假意。
但是,奥菲利亚在心灵深处是爱着哈姆雷特的。她只能把爱藏在心底,因为她放不下她的父亲和哥哥。要知道,父亲和哥哥是反对她和哈姆雷特相爱的。
奥菲利亚深情地爱着哈姆雷特,甚至有些崇拜他吧。哈姆雷特的装疯,父亲被哈姆雷特杀死,使她受到致命的打击,最后发疯落水而死,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她给人带来了一种忧愁而无奈的伤感。她享受生活的一切美好愿望都被命运的狂风暴雨摧毁了。这位美丽纯洁的少女即使在疯了以后,仍然使人感到可爱可亲,只是着爱中交织着无限的同情与伤感。可以说,奥菲利亚的命运与哈姆雷特紧紧联系在一起,她是为哈姆雷特而疯,为哈姆雷特而死。奥菲利亚的疯癫和死亡摧毁了哈姆雷特心中最后一点对人的幻想,原本美好的大自然现在看来“不过是荒芜的花园”。天使一般的人类不过是“泥土塑成的生命。”
至于母亲乔特鲁特的变化,对哈姆雷特的打击最大。母亲嫁给叔叔,这种在当时人眼里反常乱伦、轻浮淫荡的行为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发出了“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的感叹。这句对女性最为经典的反面评价,反应了哈姆雷特在父亲发生变故后对世界,对人,对自己的悲观绝望,以至于有了他这一句对生存问题的精彩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漠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一系列的变故,使哈姆雷特想到了死,但他又改了这种看法,打消了懦夫所惯有的无谓顾虑,决定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使赤热的决心驱走审慎的考虑,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显示人生的积极与高贵。
乔特鲁特虽然背叛了自己的丈夫,但她爱哈姆雷特是发自内心的,即使是受到哈姆雷特如利剑一般的谴责后,仍然没有改变对哈姆雷特的爱。在她知道克劳狄斯就是毒死自己丈夫的凶手后,便答应了哈姆雷特为他掩盖秘密,不让哈姆雷特知道他疯狂的原因。可见,她有真诚和温柔的一面。在最后,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的比试中,她替哈姆雷特喝下毒酒,为哈
姆雷特而死。
按常理说,复仇成功应该是一件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情,而在哈姆雷特复仇成功的外围却笼罩着悲伤的氛围,因为他永远失去了两个他爱的女人同时也爱他的两个女人——母亲乔特鲁特和情人奥菲利亚,两个女人都为哈姆雷特而死。同样作为女人,令我感到女人是脆弱的同时也是坚强的。说脆弱,是因为经不起诱惑;说坚强是因为有时候,女人可以为自己所爱的人去死,那种死亡是伟大的,她可以是为爱情而死,为亲情而死,为友情而死。女人与男人的命运是复杂的,纠结的。
读了《哈姆雷特》,会找到一些令你觉得那似乎应该是属于永恒与不朽的东西,因为它谈到了人生的抉择,谈到了一个生活在特定历史与生活环境下的人对哈姆雷特而言是独特的,而对于全人类来说又是普遍的。哈姆雷特的困惑是所有遭受生命沉重打击,处于矛盾之中的人都会深切感受到的困惑,他所面对的命运在我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也是我们所要面对的。虽然作品以复仇为主题,但当中也不乏爱的存在——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的纯真爱情;哈姆雷特与母亲乔特鲁特的真挚亲情。我想莎翁在复仇记中设计哈姆雷特与两个女人的命运联系,是在告诉广大的读者:我们的生命即使是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爱还是存在的。有爱就有希望。这是我读完《哈姆雷特》之后所获得的最大感受。
第四篇:随笔美文
篇一:雨
下雨了,雨水打在房檐上,啪嗒啪嗒,既像流下的泪,又像滴落的伤
湿漉漉的天气,湿漉漉的心情,湿漉漉的心。思绪如细雨般缠缠绵绵,没有休止,望不到尽头。
曾经的轰轰烈烈,而今却如水般平淡。
淡淡的,是今日的幻像,昨日的影子。是曾经留下的脚印,是水漫过河床留下的湿湿印记,.淡淡的,一切都来的轻盈,来的让人难以察觉。就像一根轻轻落下的头发,没人在意,可我看到了,闭上眼,千丝万缕。
你看他微微上翘的睫羽被露水浸湿了,眨眼闭眼间,睫羽如藕丝般蝉联,因为上面沾满了忧伤,那是以前的经历。我知道你整个生命已经凉透了,我知道你的世界好沉寂,我知道你的宇宙已无法转动。我知道,我理解,但我沉默,无言以对。
侬亦淡,淡曾浓。
淡淡的,其实一点也不淡,只不过是浓的借口,浓的代替品。
不知为什么这首歌总垠绕耳边:’把我的悲伤留给自己,你的美丽让你带走,从此以后不再拥有……’
雨天--紫色的喜欢紫色,因为它总让我想起,-------话,在雨中更美。
墙角,依靠这一把紫色的伞,雨水顺着张开的棚,流下,嗅到残留在空气中的余香
窗外,雨水打在窗上,没有节奏,没有旋律,但好听,有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感觉,像敲在钢琴上,弹出一首紫色的忧伤。
篇二享受生活
生活中有酸有甜,有哭有笑,其实有波澜的生活是美好的,精彩的。人们可以在起起伏伏中体味生活的多彩,但是多数时候的生活还是平静的,没有多大的变化,不过在平静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享受美好。
多数人在抱怨生活的一层不变,无聊无味,亦或是奔波劳累,却不曾静下心来回味一下生活的美好。
无论多么的繁忙或是多么的清闲,都应该留下时间放空自己的身体,在精神世界里体味生活的另一面。忘掉现实,阅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感受书中人物多彩的经历;搜索一部自己喜爱的电影,体会别人的故事带给自己的感受;在网络世界中搜索一切自己渴望知道的问题,满足自己奇怪的求知欲;与自己不能经常见面的好友聊聊天,感受感情的温暖。
我们在生活,或许现实中的生活与脑海中的生活并不同,但现实中的生活才是我们能够触摸到的且真实的,我们可以想象生活,但更应该把握当下的生活。生活中的我们积极美好,我们的生活或许也会变得美好吧!讨厌下雨天,才可以有机会享受窝在家中看电影的乐趣;讨厌如火的骄阳,才可以享受到冰淇淋带来的冰爽。
阳光很温暖,三五好友可以一起逛逛街,就算口袋里或许并没有钱;宅在家中,享受整理家务的成就感,再奖励自己吃了怕变胖的零食;繁忙的工作中,还可以有美味的咖啡陪伴;可以养只宠物,疼爱它,纵容它,享受它对你的肆意的撒娇;有计划的省钱,买下自己喜爱的东西……
家或许不大,但一定要温暖;生活或许并不如自己所想,但一定要学会接受并尽量去享受。
篇三:岁月如水女人如歌
因为我不喜欢看电视,看选秀节目,所以我对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是后知后觉,危机感和求知欲导致我只看中央十台科教文化类的节目,中央七台的农业科教频道,中央三台我最喜爱的唱歌的节目,其它的一律闪过。可是,就在昨晚网络电视上的湖南卫视的《女人如歌》就像一只柔软的触手,它就在瞬间穿越到我的内心,首先它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很浮躁的选秀的节目,它的舞台演绎着众生中这么多位女人的精彩,无奈,悲欢,离合,人性的知性美,人性中的真情,坚定在这里熠熠生辉。
每个人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首先是父母爱你,在未成人之时含辛茹苦予你衣食;然而人生的路漫漫,我们每一个人持着人生这张单程票随着这似水流年不断地奔向下一站,总有一站是终点,届时到站下车是天经地义的事,除了内心坚定的信仰,没有人可以真正地老天荒。在这一段旅途上,会有斜风细雨,会有雨后童话般的彩虹,会有阳光明媚,亦会有倾盆大雨,也有灭顶之灾,可是在下车之前,还可以有亲情友情爱情来陪我取暖,还有什么所求呢?
每一个登上这个舞台的女子,都破茧化蝶地翩翩飞上来,说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品着自己用岁月历练酿成的酒,或是醇美的葡萄酒,馥郁芬芳;或是一瓶浓烈的老白干,呛得眼泪直流;有的是一瓶上帝不小心调错的鸡尾酒,喝下去五味杂陈……然而不管是什么酒,喝下去了都有回味,那便是对生活的感悟。在这里,女人卸下了久负其重的包袱,在这里唱出了自己的欢与笑,喜与悲,厚积薄发的真情是被抒发得如此得酣畅漓淋。从此欢喜的更加欢喜,悲哀的被乌云压头的面对着这么多的听众知音痛快地下了一场心雨,太阳出来了……
有人说,生不易,活不易,生活不容易。同样爱不易,不爱也不易,人生因为风景太多,所以到处都是分岔路,央仓嘉措《问佛》如是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人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没有人有人生这趟列车的回程票,都是《人在旅途》:“从来不怨,命运出错,不怕旅途又坎坷,想到那梦中的地方去,错了我也不悔过……当那个历经感情的阵痛后的的姐唱响这首我六七岁时流行并会唱的歌,我竟然觉得是命运的安排让我又听到了这一首歌,“千山万水脚下过,一缕情丝挣不脱,纵然此时情如火,心里话儿向谁说,我不怕旅途孤单寂寞,只要你也想念我……”人生苦短,容不得你我细思量,如果还有个彼此牵挂想念的人那就依偎着相互取暖吧。当你的站到了要下车时,还有个人跟你挥手再见。
或许由于命运真的很强悍,它的安排没人可以重新洗牌,每个人的站都不一样。那个唱《离歌》的妈妈早儿格外让我心碎,她的命运似乎是造化弄人,她自己是单亲家庭妈妈罹患癌症,现在她自己也是单身带孩子而且罹患癌症,她的儿子比我的皮皮大一岁,也叫皮皮。妈妈因为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所以格外想让孩子独立,甚至不愿意倾其所有去治病,还想拼命工作给孩子留多一点钱。她站在人生的这个舞台上,是面对海啸面对飓风一头冲进去!如果不想停靠在海港被狂风吹到礁石上拍得粉碎,那就冲吧!哪怕身体还带着对儿子的心痛和癌症的肌肤之痛,要让孩子看到一个多么勇敢无畏的妈妈!笑着对她的皮皮说:“皮皮你看!妈妈也可以很拉风哦!为了帮助儿子更独立,在她仅8岁大的儿子面前撒娇,说因为我是女生,所以你要照顾我……对于她来说,命运就算颠肺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她都在她下车到站之前好好地过每一天,对得起她爱和爱她的人。还有那个小有名气为了事业而婚姻不保的女人邬拉,听了早儿的故事两个本来博弈的女人主动让路给早儿,人性的光辉在这里再次闪亮。早儿,在人生的长途旅行中有人让座何尝不是一种温暖。看,除了爱情还有友情可以取暖。
其实我也想唱我的歌,我的歌在我记事起萌芽,六七岁时,我那稚嫩的嗓音每天开门就唱歌,唱《铁窗泪》,唱得我家对面的婶娘说:”这么小唱的歌听了都想哭!”现在还是不改初衷,那个最稚嫩的理想仍然在我心里,如今我的这个梦想还在在心里埋藏,等待着属于我的春天。如今已是冬天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期待我的绽放……
第五篇:女人的魅力美文
有人说美女分三类:一类是一打眼就光彩照人,直令人目不转睛,惊为天人。但相处之后,却越来越不觉其美。第二类是乍一看不起眼,但越看越耐看。第三类则是一看就漂亮,久处益美。生活中一、三类的美女少,而第二类的美女较多。
说这话的人真有点概括力哩,能把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美女归为三大类。仔细一想,也确实有点道理,哪一个美女能脱出这三类之外呢?此说颇有水平之处还在于:它包括了审美者和对象之间的精神、气质和美学品位。因为,美虽然是客观存在,但对美的鉴赏却从来离不开主观色彩与感情因素。
为什么一、三类美女较少,第二类美女较多呢?
第一类美女大约又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天生的美人坯子,杏眼桃腮、柳腰款款;第二种则是打造而来,或是经“刀切斧凿”的人工美女,或是天天美容、日日时尚用胭脂水粉妆绘出来的美女;第三种呢,天可怜见,也是费尽心思,到处拜师学艺,今天学猫的轻柔,明天学狐的娇媚,迎面走来,要会眉目传情,背过身时,一定要秋波暗转。可惜的是,把功夫都用在了门面上,而腹中无物。一开始确实可以成批地捕获人们的目光,可人们在惊艳之后,每日面对画皮,也自索然无味了。
第二类呢,倒是无须多说,因为确实是女人中的大多数,咱们日常已司空见惯。初见时真不打眼,可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里,她们或是诚恳真切、热情开朗,对你时有所助;或是聪慧典雅、善解人意,使你不但大有“平生知己”,时时可敞开心扉之快,还能事事切磋,更增有乐同享,有难同担之福;或是温柔体贴,关怀备至,是你能去打拼世界的巩固后方,人生风暴里最安全的避风港,怎能不令你日久生情,终身难弃呢?至于美么,前面已经说过,原是离不开主观色彩和感情因素的呀!早有名言道:“不是因为美而爱,而是因为爱了才美嘛!”
需要大说特说的是第三类,那是能称得上真正有魅力的女人的。
初见就能让你目不转睛,而越深入接触或了解就越觉其美。此乃内在与外貌结合之大美也。我大半生在“美女”如云的文艺界工作,可谓阅人多矣!所见和所知能达到如此之美、令我终身倾倒者也就两人而已。一个是我们的“曾大姐”曾志同志,一个是我们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女士。
我早就听说曾志漂亮,据说她的丈夫陶铸初见她时正在吃饭,一抬头,惊讶得连碗都失手落在了地上。我以为大概是因为当时是残酷的地下斗争时代,陶铸原来以为她是双手打枪的“母大虫”呢,是主观想象和客观实际误差所致。没想到原来她真是那样的美!我初见她时,她身着一件极其普通的月白色衬衫,浅灰色长裤,可气度却那样不凡。坐在北戴河的纱窗下,和我们轻言细语地话着家常,是那样纤柔秀丽,又那样优雅脱俗,直令你目不转睛。很难想象出她当年赤脚持枪,奔走在福建的崇山峻岭叱咤风云的飒爽英姿。那会儿我年轻,就那样不礼貌地盯着她看。后来我追问陶铸,他说她是如何地英勇顽强,从年轻时就一直活跃在红军中,可谓身经百战;说她是如何地机智慧敏,在地下工作时怎样多次死里逃生,真是命如悬丝;说她是怎样地情深义重,宁肯受处分也要把危险告诉被错误怀疑的同志……我至今记忆清晰。陶铸为此写了一首《赠曾志》:“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天;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寒;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后来几十年的交往,直到她以87岁高龄辞世,我从没有一次见她不美过。
宋庆龄女士美到什么程度?美到“令你一时说不出话来,需要慢慢镇静下来的程度”。她是那样女性,那样柔美,那样书卷气,可她又绝无通常所谓政治家的派头。她衣着典雅,只在会见宾客时,为了礼仪,才偶尔化点淡妆,终身没有戴过首饰项链之类。宋庆龄有一种不可撼动的魅力!这是不容置疑的,也无需多说。
那么,她们一生的魅力是怎样保持的呢?纵观她们的一生,为了革命,始终自愿地战斗,直到最后一息,更是美到最后一刻。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热衷于实现自己的理想,从来无视个人得失,毫无名利地位观念,这些都让她们魅力永存。这也许是女人魅力的吸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