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英语导游词教学中的信达雅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旅英专业中,学生英语导游词写作中的困境,阐述了怎样利用翻译理论中的“信、达、雅”标准来指导英语导游词教学。
关键词:英语导游词信、达、雅
导游服务主要包括向导、讲解服务和生活服务三项。其中,导游讲解是导游服务的核心内容。在旅行过程中,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主要靠导游的讲解来认识和了解目的国的风土人情。通过导游对景区景观形象的阐述,使游客们欣赏景区的景观和人文特点,使景区的美景和游客的感受相融合、统一。因此,一篇既能真实反映景区美景,又符合外国游客语言习惯(这里主要指来自说英语国家的游客),文字通畅优美,同时又充满导游人员个性特征的英语导游词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作为一名旅英专业的教师,在面对无数个性迥异,英语水平层次不齐的学生时,如何培养学生们的英语导游词写作能力呢?
一、高职学生英语导游词写作的困境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们受语言水平、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影响,在创作的英语导游词中表现出几方面困扰:首先在写作过程中易出现语言错误,包括单词词形、词性错误、连词使用错误,用词不准确,句法错误等。例如单数第三人称在一般现在时中的运用,由于英语导游词的写作是对景点的真实描述,很多时候都采取一般现在时,但学生往往忽视了主谓一致,容易犯错。造句中针对“因为……所以,”“虽然……但是”这样的连词,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两个词都使用,完全忘记英语中只能用一词的规定。
其次、学生谋篇布局能力弱。英汉存在着差异,汉语注重“意合”,英语强调“形合”。汉语是通过意义衔接,注重逻辑顺序,文章中即使不使用任何连接词,行文依然流畅。然而,英语要求通过连接词或短语,将文章有机联系在一起,听者需要抓住语篇中的连接词才能正确解读文章的内容,才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联系。“中国学生习惯了汉语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英文写作中不注重连词的使用,文中的主题句不明显,并且与其他句子之间缺少联系和照应,所以文章显得跳跃性很大,意义不连贯”。
最后,学生欠缺文化知识的积累。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很多学者都对母语迁移现象作了相应研究,许多人都将母语的负迁移作为研究重点,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各种母语所带来的影响。但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本族文明的载体,是代表着本民族的一种文化,同时文化又渗透到语言的各个层面,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作为一名导游,他们是传播当地文化的代表,因此导游使用语言对景点描述的准确与否,对当地风土人情介绍的详略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外国游客对中国的印象。
但是,在我国,英语教学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致使大多数学生知识面狭窄,对我国的民俗和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一问题,反映在英文导游词写作中表现为,语句简单,描述性内容少而不准确,景点表述平淡,语言乏味,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从而影响了导游服务的效果。
二、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导游词写作能力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教师通过采用翻译理论中的“信、达、雅”标准进行英语导游词整体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信”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对应在导游词写作中,“信”要求导游词忠实于景点的实际。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朴实认真的品德。教师在利用实景、图片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真实描述景色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其次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导游词是文字性的,它最终是通过导游的口头表述出来,因此导游可采取提问、反问等多种方式来组织文章。在教学中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模拟经典景点导游词的构思,独立创作属于自己的导游词。对高职学生进行导游词写作培养的过程中,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做到“达”,即写出的文章用词准确、语句通畅,语篇融合统一。要达到语篇融合统一,不能一触而就,尤其教师们面对的是英语程度不高的高职学生,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课时,从基础做起,让学生熟练掌握使用同义词、上下义词,反义词等方法来扩充学生旅游专业的词汇量,让学生书写完整地英文句子,从而再练习将句组合成语篇。
英语中的语篇连接手段相当丰富,而学生们由于习惯了汉语的思维,在英语写作中不习惯使用衔接手段,因而学生们写出的导游词跳跃性很大,文中主题句缺失或主体思想不明确,句与句之间缺少联系,无照应,导致意义不连贯,致使游客听后不知所云,不能将景点和导游词联系起来,因此在完成了句型写作练习后,还应让学生学习连词,连接短语的用法,掌握代词、指示词等衔接手段。学会写主题句,从而使文章有机联系在一起。
在翻译中“雅”要求译文优美,在导游词写作中同样要求文章优美流畅,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在教学中,教师们要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不仅要熟知当地人文、风俗,作为英语导游,他们必须还要掌握说英语国家的人的基本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只有学生们知识面丰富,知识量大,才能让导游词的内容更加丰富,详实,只有对外国游客的语言习惯有所了解,才能正确使用英语词汇、句型,让写出的导游词被游客们听懂接受,最终让导游词和景色融合为一体,让游客们通过耳听导游词,眼观美景,充分感受到导游提供的优质服务。
总之,在英语导游词的教学中,引入翻译的“信、达、雅”标准,是为了帮助教师们能从全局的角度把握导游词教学。制定详细的,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最终保证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提高英语导游词写作能力,能撰写出既忠实于景区美景、语篇流畅、语言优美、知识量丰富,又能展现导游个性特点的优秀导游词。
参考文献:
[1]陈威,“母语思维对中国学生英文写作的影响与应对策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2]杨志忠,“旅游专业学生在英语导游词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11.3。
[3]朱清萍,“英语教学的母语负迁移现象亟待解决”,《职业教学研究》,2005年第9期。
[4]张勤,“浅析导游讲解在导游服务中的重要性”,《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第二篇:关于应用文写作中的信达雅
应用文写作对语言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平实和简明,二是要典雅。平实大约相当于古人所说的“信”,就是要表达出事物的真实面目或本质,不务虚言;而简明则相当于古人所说的“达”,要求写文章词句达意、通顺而明白即可;典雅则大致相当于古人所说的“雅”。“雅”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要求,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要文字和内容达到高度统一并呈现出某种程度穿越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上的美感。“信”、“达”和“雅”显然可分为两类,“信”、“达”为一类,“雅”单独作一类,用现在的专业术语来讲,前者代表的是应用文的应用价值,后者则代表其审美价值。
在有关教科书和论文中,“信”、“达”会被作为逻辑性很强的应用文语言来看待,而“雅”则一般被认为只能出现在情感色彩或礼仪色彩很浓的文书中。因此,典雅被认为更接近艺术语言。两者在应用范围上似乎井水不犯河水,永远也不会发生矛盾或冲突。这就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即:平实简明的应用语言可能与“雅”无缘,或者说“雅”的语言似乎不需要以平实作为基础。显然,从逻辑上来讲,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从常理来推论,只要事物具有理性因素,就会有美感存在于其中。以此类推,不管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语言或文章结构方面,应用文都有其美的因素存在。因而应用文之“雅”即审美价值无疑是存在的。但是,由于应用文写作和阅读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应用,所以,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应用文审美因素的存在。加上一般人对文字之美有一种“先天”的偏见,认为文辞之美只应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审美因素的存在便认为是应用文的先天缺陷了。事实上,即使是从事应用文写作或研究的人,也会对应用文写作用语或其他因素作出不正确的评断,有些人则硬是将“信”、“达”和“雅”断然分开,从而严重影响了应用文写作和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那么,应用文的语言之美到底表现在哪儿?在写作过程中又如何实现其应用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统一呢?
应用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应用,因而其写作自然应以应用为出发点,突出其实用性和应用价值。从这一角度来说,应用文如果要有审美价值,那它的审美价值也应体现在其应用的效用以及表现这种效用的过程方面。也就是说,应用文的本质决定了其语言之美应当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语言之美。一般情况下,一谈到语言,人们就会联想到艺术语言,而当人们谈到文章的审美价值的时候,也往往不谋而合地指向艺术文体的语言之美。这种简单化的审美态度和方法无疑具有很大的偏差性,不利于人们对应用文的正确认识。
文体的美的标准无疑首先应当是其得体之美。生为东施却要效法西施,结果会连自身固有的美都破坏殆尽。而在现实中,事物之间其美的差异大约亦如东施与西施,虽然外形上因为用途、气质与风格的差异而大相径庭,但内在之美却源出一脉。各种体裁的文章之间的美感表现亦是如此。应用文是一种文章体裁,文学文体也是一种体裁,这两种体裁各有其体态。自然也会存在着不同的美质。
显然,与文学文体不同,应用文体所表现的美是另外一种美,是一种平实美和简明美。这种美不是*修辞手法来实现的,而是依*其自身的文体语言魅力来完成的。能用最短的话将问题清晰准确得体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应用文之美。我们经常惊叹于某些大科学家居然能够使用极其通俗的语言清晰准确且简明扼要地将深奥的科学问题讲解给听众,这其实就是一种美。必须强调的是,这种美不是典雅美,而是语言得体之美,是语言服从应用文写作目的之美,遵从主旨之美,是应用语言效用之美,一句话,是充分体现该种文体的实用价值之美。
人们常常将应用文之雅理解为典雅的“雅”,所以便常常将“信”、“达”和“雅”对立起来,这是因为这些人并不知道文章写作的“信”、“达”与“雅”的本质含义。其实,应用文中的雅并不是我们在教科书上所看到的“典雅”那么简单,雅是一种内质,而不仅是一种外在情态。正因为如此,不管是文学文体还是应用文体,写作过程中“信”、“达”与“雅”都可以做到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学生考试交卷时,监考老师经常会对考生的试卷折叠有所要求。笔者经常监考,在收卷时也经常听到有监考老师这样对学生说:“把有字的一面朝外,将试卷折起来。”这句表述没有任何语法错误,但仍然有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因为“把有字的一面向外”一句表述不够准确,显得繁冗口罗嗦;“将试卷折起来”一句表意又不清,折起来有许多种办法,到底怎么折,学生无所适从。而如果将此语换为“卷面向外对折”,我们就会发现,不但用语俭省,而且表达极为清晰准确,更为重要的是,立即显得高“雅”起来。相比之下,前面的表述则显得有些拙劣和低效。所以,在应用文写作中,如果写出了水平,“信”与“达”就会表现出“雅”。换言之,如果在“信”、“达”方面下足了功夫,“雅”便不求自得。再换言之,如果在表达其应用价值方面下足了功夫,文章的审美价值
第三篇:应用文写作中的信达雅[范文模版]
应用文写作中的信达雅
应用文写作对语言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平实和简明,二是要典雅。平实大约相当于古人所说的“信”,就是要表达出事物的真实面目或本质,不务虚言;而简明则相当于古人所说的“达”,要求写文章词句达意、通顺而明白即可;典雅则大致相当于古人所说的“雅”。“雅”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要求,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要文字和内容达到高度统一并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美感。“信”、“达”和“雅”显然可分为两类,“信”、“达”为一类,“雅”单独作一类,用现在的专业术语来讲,前者代表的是应用文的应用价值,后者则代表其审美价值。
在有关教科书和论文中,“信”、“达”会被作为逻辑性很强的应用文语言来看待,而“雅”则一般被认为只能出现在情感色彩或礼仪色彩很浓的文书中。因此,典雅被认为更接近艺术语言。两者在应用范围上似乎井水不犯河水,永远也不会发生矛盾或冲突。这就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即:平实简明的应用语言可能与“雅”无缘,或者说“雅”的语言似乎不需要以平实作为基础。显然,从逻辑上来讲,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从常理来推论,只要事物具有理性因素,就会有美感存在于其中。以此类推,不管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语言或文章结构方面,应用文都有其美的因素存在。因而应用文之“雅”即审美价值无疑是存在的。但是,由于应用文写作和阅读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应用,所以,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应用文审美因素的存在。加上一般人对文字之美有一种“先天”的偏见,认为文辞之美只应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审美因素的存在便认为是应用文的先天缺陷了。事实上,即使是从事应用文写作或研究的人,也会对应用文写作用语或其他因素作出不正确的评断,有些人则硬是将“信”、“达”和“雅”断然分开,从而严重影响了应用文写作和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那么,应用文的语言之美到底表现在哪儿?在写作过程中又如何实现其应用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统一呢?
应用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应用,因而其写作自然应以应用为出发点,突出其实用性和应用价值。从这一角度来说,应用文如果要有审美价值,那它的审美价值也应体现在其应用的效用以及表现这种效用的过程方面。也就是说,应用文的本质决定了其语言之美应当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语言之美。一般情况下,一
谈到语言,人们就会联想到艺术语言,而当人们谈到文章的审美价值的时候,也往往不谋而合地指向艺术文体的语言之美。这种简单化的审美态度和方法无疑具有很大的偏差性,不利于人们对应用文的正确认识。文体的美的标准无疑首先应当是其得体之美。生为东施却要效法西施,结果会连自身固有的美都破坏殆尽。而在现实中,事物之间其美的差异大约亦如东施与西施,虽然外形上因为用途、气质与风格的差异而大相径庭,但内在之美却源出一脉。各种体裁的文章之间的美感表现亦是如此。应用文是一种文章体裁,文学文体也是一种体裁,这两种体裁各有其体态。自然也会存在着不同的美质。
显然,与文学文体不同,应用文体所表现的美是另外一种美,是一种平实美和简明美。这种美不是*修辞手法来实现的,而是依*其自身的文体语言魅力来完成的。能用最短的话将问题清晰准确得体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应用文之美。我们经常惊叹于某些大科学家居然能够使用极其通俗的语言清晰准确且简明扼要地将深奥的科学问题讲解给听众,这其实就是一种美。必须强调的是,这种美不是典雅美,而是语言得体之美,是语言服从应用文写作目的之美,遵从主旨之美,是应用语言效用之美,一句话,是充分体现该种文体的实用价值之美。
人们常常将应用文之雅理解为典雅的“雅”,所以便常常将“信”、“达”和“雅”对立起来,这是因为这些人并不知道文章写作的“信”、“达”与“雅”的本质含义。其实,应用文中的雅并不是我们在教科书上所看到的“典雅”那么简单,雅是一种内质,而不仅是一种外在情态。正因为如此,不管是文学文体还是应用文体,写作过程中“信”、“达”与“雅”都可以做到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学生考试交卷时,监考老师经常会对考生的试卷折叠有所要求。笔者经常监考,在收卷时也经常听到有监考老师这样对学生说:“把有字的一面朝外,将试卷折起来。”这句表述没有任何语法错误,但仍然有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因为“把有字的一面向外”一句表述不够准确,显得繁冗口罗嗦;“将试卷折起来”一句表意又不清,折起来有许多种办法,到底怎么折,学生无所适从。而如果将此语换为“卷面向外对折”,我们就会发现,不但用语俭省,而且表达极为清晰准确,更为重要的是,立即显得高“雅”起来。相比之下,前面的表述则显得有些拙劣和低效。所以,在应用文写作中,如果写出了水平,“信”与“达”就会表现出“雅”。换言之,如果在“信”、“达”方面下足了功夫,“雅”便不求自得。再换言之,如果在表达其应用价值方面下足了功夫,文章的审美价值也就随之出现了。
文学艺术作品的“信”“达”“雅”问题其实也是如此。有人将文学作品写成了应用文,批评家会说,这种文章只有信达而已,没有雅的因素。这种批语显然是错误的。如果有人将文学作品写成了应用文,就说明他们没有做到信和达,因为文学作品的信和达有自己的标准,不能光以是否表达得准确明白为判断标准。文学是表情文体,是否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情意,才是判断其信达的标准。事实上,用应用语言是无法准确
表达人的复杂情感的,就是说,它做不到“信”和“达”,自然也不会“雅”了。
不管是应用文体还是文学文体,只有追求本色,才会求得更多外在的奇异色彩,如果失掉本色,那就等于失掉了一切。本色是主骨血肉,异彩是皮毛,只有本色健康,皮毛才会顺溜。因而,历史上的文章写作有一个无一例外的情形,那就是,只要不顾内容而追求雅,结果都会陷入形式主义,连最起码的文章魅力都没有了。
所以文章尤其是应用文的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换言之,由于应用文写作从来都不是以审美作为其写作目的的,所以审美性自然必须服从于应用性,既然应用文写作不以追求审美价值为目的,它也就不应对写作过程中是否具备美感承担责任,此其一。其二,读者阅读应用文,由于其明确的应用目的性,也较少以审美为出发点去阅读应用文,所以应用文的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应用文的自身运作中得到了自然而然的调和。再次,即使应用文确实有相当丰富的美学因素在内,这些美学因素也是以潜在的方式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读者,那就是说,阅读应用文的过程,也就是读者接受其审美影响的过程。只不过是,由于传统审美思想的影响,这种类型的美并没有引起读者的注意而已。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这一问题,春秋时期的老子就也有过自己的观点,而且这一观点影响深远,那就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著名论断。毫无疑问,这一论断直到现在都影响着人们的对这一问题的正确判断。老子之所以将这两个问题对立起来,是因为他对“美言”的理解失之偏颇。老子所谓的美言显然只是简单的停留在文学意义之上,即用巧妙的语言来表达某个意思。因此也可以推断出,在他看来,应用语言并无美感可言。显然,这种理解或观点并不科学,或者至少不是一种科学的论断,而非科学的论断原则上是不可*的。理论意义上的美学其实并非如此。学习应用写作的人,切不可受这种观点的影响。
如果“信”、“达”与“雅”是一种递进式的逻辑关系,那么“信”“达”“雅”的统一自然会变得简单起来。如果它们之间递进式的关系成立的话,“信”、“达”应是应用语言表达的正常状态,而“雅”是“信”、“达”的高级状态,或者说是“信”、“达”的升华状态。从这一逻辑推理下去,“信”、“达”体现出来的是应用价值的美感,“雅”体现出的是审美价值美感。继续推理的结果是,没有什么文体能够表现出应用文文体写作和欣赏过程中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内在统一性。
讨论这一问题对应用文写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对汉语应用文写作的指导意义尤大。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的前身是古代汉语,严格地讲,古代汉语较少规范的应用语言,古代汉语中的应用文体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文学语言的同种。由于语言的继承性原因,现代汉语应用文写作过程中仍然难以摆脱古代汉语用语典雅的影响,加上中小学语言教育处于严重地向文学倾斜的状态,初学应用文写作的人均不同程度地带有用语典雅的习惯,以致写作过程中重文采而轻概念,重句法而轻推理,使成文不伦不类,既不中看,也
不中用,严重违背了应用文写作的原则。更甚者,初学者选择从典雅开始,致使文章写作连基本的文从字顺也做不到。以学生请假条的写作为例。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容易碰到的应用文就是学生的请假条。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些请假条多数都存在着上述问题。请假条是所有应用文中事由最简单者之一。内容几乎是一定的:主张及主张的理由。主张是请假,然后是请假的理由。然而,就是这样一张简单的请假条,却不能达到通顺的程度,原因非常简单,学生写作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典雅,要么企图用一个漂亮的句子写完所有的内容,要么追求整齐的规则的古典句式,要么追求工整的文法,要么追求优美的文字,结果往往导致语法有误、表意不明、逻辑不通,最终,为求美而反受其害。
由此可见,从理论上理解“信”“达”“雅”比盲目地开始进行写作可能要重要得多。只有把握了内在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应用文写作,才能从本质上写好应用文,也才能从文体上欣赏应用文语言。高校是“明道”的地方,所以,应用文语言学习更应从理论的高度着手,彻底解决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根本问题,从而做到举一反三,一劳永逸。其他成人的应用文语言学习亦应如此。
第四篇:遵循文言规律,译则信达雅
遵循“文言”规律,译则“信”“达”“雅”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历年高考《考纲》规定的要求。怎样做到直译?是否按原文逐字逐句解释一遍?当然不是,必须遵循文言文特有的词法、句法、文法特点,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适当的删削、增补、调整和改写,才能保证译文“信”“达”“雅”。为此,特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文言文翻译方法。
一、保留法
同万事万物一样,语言有发展,也有继承。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内容古今相同,不需要翻译,可以照写。请看下面例句:
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3、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刺秦王》)
4、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第1句中的“赵惠文王十六年”,第2句中的“至和元年”是帝王的年号,可以照写不译;第1句中的“廉颇”“齐”,第2句中的“临川”“王某(王安石)”分别为人名、国名、地名也不需要译;第3句中的“咸阳宫”,第4句中的“三闾大夫”分别为宫殿名、官名也可照写。除了帝王年号、人名、地名、国名、官名、宫室名不译外,古人的车马、器具名也可以保留照写。
二、删削法
文言文中有很多助词,如音助词和结构助词,还有发语词、表停顿的词,这些词有的只是句式特点的标志或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有的只是作者行文的标志,并无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只要知道其表示的意义就行了,完全可以删去不译,否则,便是画蛇添足,反倒讲不通。如: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2、顷之未发(《荆轲刺秦王》)
3、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上述第1句中的“之”“也”,前者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表句中停顿,全句可译为“从师学习的道德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第2句中的“之”是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无实在意义,译为“没过多久,(荆轲)没有出发”。第3句中的“夫”“之”,前者是发语词,表示作者要发议论(或感慨),后者是结构助词,起提前宾语的作用,全句可译为“晋国,有什么满足的。”
三、代替法
语言是在不断发展中逐步丰富起来的,因此古代的文字不如现在多,汉字的分工也不如现代这样细致,一字兼“多职”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就导致了大量的通假字,尤其是在中古以前的文章里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对于通假字,翻译时用本字的意义是讲不通的,一定要根据前后文意找一个与之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或许就译通了。如: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2、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3、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荆轲刺秦王》)
第1句中的“生”按现代汉语之义只有“生长”“产生”的意思,在原文中都讲不通,其实在古代“生”是“性”的别字,即“生”通“性”。第2句中的“陪”只有“陪伴”的意思,因此义讲不通,其实“陪”通“倍”即“增加”之义。第3句中的“奉”在现代汉语中是“奉献”之义,此义在原句也讲不通,此字应该通“捧”。
四、调序法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除语音、词义有不同外,句式结构也有较大差异,如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置句等,在文言文中比较普遍,而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少见。对于这些具有特殊语序的句子,只有按现代汉语之序调整顺当后,才能保证译文通顺。否则,译文就难以读通。如: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古之人不吾欺也(《石钟山记》)
4、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5、沛公安在哉?(《鸿门宴》)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7、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上述七句与现代汉语语序都不相同。第1、2句是定语后置句,其中的“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翻译时应把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前面去,即将“知其事”放在“宾客”之前去译;“利”“强”分别放在“爪牙”“筋骨”之前去。第3——5句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应将“吾”“ 何厌”“安”分别放到“欺”“有”“在”之后去。第6句是状语后置句,状语是修饰谓语的,句中的两个“于蓝”应分别放到“取”“青”之前。第7句是主谓倒置句,“汝之不惠(通“慧”)”是主语,“甚矣”是谓语,按现代汉语的语序,翻译时应将它们的位置互换。
五、还原法 古人写文章和我们一样,总喜欢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借代、婉曲的手法运用得较多,对某些现象和事物不直说,而是换一种说法,显得庄重文雅,生动形象,翻译时,决不可照字面意义去译,应该还其本原。如:
1、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2、晋绅之不易其节者(《五人墓碑记》)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兰亭集序》)
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5、一旦山陵崩(《触龙说赵太后》)
上述五句中加点的词就不能照字面意义翻译。其中第1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藩篱”比喻“边疆”。第2、3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缙绅”是“官服”,代指“官吏”;“ 丝竹管弦”代指“音乐”。第4、5句用了婉曲的修辞手法,“有事”暗指发动战争,“山陵崩”是国君或帝王去世的委婉的说法,翻译时一定要将其本义译出来。
六、串通法
互文也是文言文中常用的手法,即上句有的意思下句也有,下句的意思上句也有。翻译时决不可见木不见林,单独抓某一句的字面意义,而应将上下句连贯起来翻译。如:
1、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
2、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第1句中如果照字面意孤独的译,会译成“主人下了马,客人已经上了船”,这是不合送客的礼节的。其实,“下马”“上船”是主人、客人共有的动作,因此应译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一起上船”。同样第2句中的“明月”“关”是秦汉时共有的,所以全句应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第3句中的“喜”“悲”是“物”“己”所共有的,全句应译为“不因境遇的好坏高兴和悲伤,也不因个人的得意与否高兴和悲伤”。如果译成“不因个人的境遇好而高兴,不因自己的不如意而悲伤”,就不能充分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七、增补法
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省略句特别多,省略的成分也很广。对于这些句子,翻译时一定要根据上下文意将省略的成分补写出来。如:
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刺秦王》)
4、公许之,()辞曰(《烛之武退秦师》)例1中的第二句省略了主语“县令”,属承前省,第三句句首省略主语“上官”,“使”后省略介词宾语“之”,代蟋蟀,第四句“责”后省略了宾语“县令”,“供”后省略了宾语“之”,代蟋蟀。例2中第二句“再”后,第三句“三”后省略了动词“鼓”。例3中“咸阳宫”前省略了介词“于”表处所。例4中的“辞”前省略了主语“烛之武”。在省略句中,不能根据前后语意将省略的成分补写出来,句子是译不通的。
八、拆分法
古代许多单音词,经过历史的演变正好合成了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如果按现在的意义去理解就会错译。对于这样的词,必须将它们拆开来翻译。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
3、其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梦溪笔谈》)
上述三句中第1句中的“妻子”的词义范围比现在大,指老婆、子女。第2句中的“地方”是“地”和“方”的合意,即“土地方圆”的意思。第3句中的“其实”现在多用承接上文表确认的副词,而在此句中应把它理解成两个单音词,“其”代词,代“它们的”,“实”,果实,全句译为“它们的果实味道不相同”。
九、变性法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一大特点。如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充当主语和宾语,动词一般充当谓语,形容语一般充当定语和状语。但在文言文中,它们都可临时改变自己的词性充当句子的其它成分,翻译中我们一定要能准确判断某些词在句中的临时词性,方能进行准确的翻译。如: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秦师》)
2、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上述四句中,第1句中的两个“军”本是名词,但它们后面紧跟的是地名,所以应活用为动词,即“驻军”。第2句中的“籍”是书册的意思,也是名词,它后面紧跟的也是名词,也应该活用为动词,即“造册登记”。第3句中的“出”“入”是两个动词,但因它们之前受到“其地”“其庐”的修饰,因而活用为名词,即“地里出产的物品”“家里的全部收入”。第4句中的“兄”本是名词,因它后面紧跟的是动词“事”即“侍奉”,因而活用为状语,即“像兄长一样”。
诚然,文言文翻译离不开对大量实词的理解,但仅有对大量文言实词的理解,若不懂文言文语法规律也不可能进行准确翻译。前面给大家介绍的九种翻译方法,只是我个人就如何遵循文言文规律进行翻译所作的一点初步的探讨,对文言文特有的规律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涉及到,如偏义复词、使动句、意动句、被动句、固定结构等。这些问题虽然不可能从翻译的角度把它们讲清楚,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勤于搜集、悉心探讨,一定能发现其规律,找到与之相应的翻译方法。
第五篇:尼雅遗址导游词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卡巴阿斯卡村(大麻扎)以北的沙漠中,是一个以东经82度43分14秒、北纬37度58分35秒为中心的狭长地带。东西向7公里宽,南北向25公里长,散布在尼雅河古河床沿线。近年的考古工作又将遗址区向北推移了几十公里。在1700年前的公元三世纪,发源于昆仑山脉吕士塔格冰川的尼雅河经此向北延伸,那时这里还是一片繁荣的绿洲。1700年以来,由于气候和地质的变迁,河床退缩,这里已经退化成为典型的流动沙丘地貌。百年之前,谈到在茫茫的死亡之海中曾存在着这样一片古文明,实属不可思议之事。但百年来的考古成果已经证明,这个“东方庞培城”的存在是铁的事实,留给人们的将仅仅是对于这个事实的来影去踪的考证。一般认为,沙漠周边居民群落的消亡总是伴随着河流的退缩、改道或其它自然条件的恶化。但对尼雅遗址的考古学,气象学、水文地质学的综合研究表明,尼雅文明的消亡极可能不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异,而是由于军事、社会或其他突变因素引发的结果。这个神奇的遗址为人类留下了千古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