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把空了55年的椅子纪实故事
55年前,那是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连绵不断的秋雨,淅淅沥沥地,让人心里溢满了惆怅。在东北一个城市火车站,一个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年轻女人,脸上溢满了一种浓浓的不舍和留念。她回过头去,再一次深情地凝望,眼眶里顿时噙满了泪水。突然,她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似的,一只手牵着一个6岁的小男孩,一只手牵着一个8岁的小女孩,坚定地走向了检票口。她们就要进入火车站,坐上开往苏联的火车了。
突然,从人群后面气喘吁吁地跑来一个中国青年,从她手里一把拽过那个小男孩,对那位俄罗斯女人说道,你要回苏联去,就把儿子给我留下来。
那位女人看着小男孩,眼睛里流下晶莹的泪花。然后坚定地说了句,那好吧,那女儿我带走。
小男孩不知眼前究竟发生了什么,睁着一双懵懂迷惘的眼睛,说道,妈妈、姐姐,那你们先回苏联去吧,我和爸爸在中国再待上一个星期,然后就去苏联,我们再团聚。
望着徐徐开往苏联的火车,小男孩挥着手,不停地向妈妈和姐姐挥舞着。火车渐渐地消失了,小男孩看到铁轨的尽头,有一抹金色的阳光,光华万丈,很晃人眼。
没想到,只说是要分开一个星期,却是一个遥遥无期。小男孩数了一个星期,又是一个星期,这一数,竟数过了整整55个春夏秋冬。他和妈妈、姐姐再也没有团聚过。
这位俄罗斯女人名叫瓦莲金娜·尼古拉耶夫娜。作为当时苏联援建中国的专家,瓦莲金娜在中国结识了一名年轻、英俊的中国青年。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恋,最后结为连理,并先后生育了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男孩的中国名字叫黎远康,苏联名字叫鲍利亚。援建任务完成后,瓦莲金娜要求她的中国丈夫和她一起回苏联。可是,她的中国丈夫执意要留在中国。就这样,两人一人带着一个孩子分开了。从此,天各一方,一家人再也没有相聚,最后,失去了所有的联系,再也没有相见。
当年只有6岁的小男孩,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花甲老人了。但是,在老人心里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想再见一见自己的母亲。梦里多少回,当年车站分别的情景,在自己脑海里一次次地闪现……
在他家餐厅里,摆放着一把椅子。这把椅子一直是空着的,没人坐过。黎远康常常对着这把椅子,喃喃地说道,妈妈,您在哪里呀,这把椅子一直是给您留的呀!
黎远康的妻子、儿子和女儿,都知道这把椅子的故事。她们知道,这把椅子是留给自己未曾见过面的婆婆、奶奶坐的。黎远康讲述这把椅子的故事时,泪水一次一次地打湿了他们的心田。全家人都对这把椅子看得无比珍贵。每天一次次地轻轻擦去上面的浮尘,倾注着的是全家人的一片深情和呼唤。
2010年12月,当黎远康得知中央电视台与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联合举办大型跨国寻亲《等着你》后,黎远康以最快的速度向节目组要求帮助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瓦莲金娜·尼古拉耶夫娜。在中俄两国电视台精心帮助和努力下,失散达半个多世纪的母亲终于找到了。
年迈的瓦莲金娜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女儿,从莫斯科来到了北京的演播大厅。母子俩终于在这里相见了。
当黎远康见到母亲的一刹那,立刻跪在了母亲的脚下,抱着母亲的双腿,泣不成声。母亲瓦莲金娜弯下腰将儿子轻轻地搀扶了起来。黎远康紧紧地拥抱着母亲,用一只手轻轻地捶打着母亲的后背,嘴里喃喃地说道,妈妈,55年啦,我无时无刻不想念您呀!母亲瓦莲金娜也用手轻轻地拍打着黎远康的后背,抽泣道,孩子,55年了,我也无时无刻不想念你呀!
那一刻,现场上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泪水一次一次地模糊了人们的眼睛,人们心中溢满了柔软。
第二篇:给学生一把椅子
教学故事
给学生一把椅子
学生都怕进老师的办公室,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里充满着枯燥的教育,冰冷的训诫,伤心的羞辱。办公室,更多的已经成为了被温情遗忘的角落!
如今,我试图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方式。“给学生一把椅子”——这是我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态度!
我班谢同学对学习相当没兴趣,他所喜欢的事情就是上网,泡酒吧,在自己的手臂上刻字!对于他的行为,我早在前任班主任那里了解得一清二楚了。但是,我决定改变他,教育好他。
有一次,我布置在班内的“情报人员”告诉我,谢同学近来经常出入酒吧。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立刻抓来“审问”,而是先在班内吹风,扬言要“对进入网吧、酒吧者进行严厉查处”。第二天晚修时间,谢同学主动来找我了,但我故意问他是否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要询问老师。看得出来,他是带着难逃此劫的心情,带着抵触的情绪来到我面前的。这时,我把他领到茶水房并给他搬了一张椅子,我笑了说:“来啊,你坐啊!”这时我发现他所有的抵触消失了,一场很可能发生的暴风雨就这样烟消云散了。他也许是理解了我的用意,感觉到我就象是他的朋友,知心的朋友!那晚,他敞开心扉与我谈心,也在谈话中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他称呼我“石哥”,当然,我就可以像兄长那样教育他了。
这椅子帮了他,也帮了我。一把普通的椅子既让学生尽快摆脱了心理负担,轻装上阵,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爱的教育应该是平等的,师爱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友情、宽容。俯下身子去与学生平等交谈,便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平等地交往,定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请给学生一把椅子,我们的教育也许就成功了一半!
第三篇:《一把椅子的问候》的读后感
《一把椅子的问候》的读后感
一把椅子或许无法带来什么,但一把椅子的问候却能带人财富,这是给予所带来的财富,《一把椅子的问候》的读后感。
一个午后,一位被雨水淋得狼狈不堪的老妇来到了费城百货商品,可是却没见一人上前帮助她,对她不理不睬。只有一位年轻人热情地这问候了她,并给她搬一把椅子。雨停后妇人要了一张他的名片就离开了。
几个月后那个年轻人竟然收到封信,信带来的利益就相当于整个百货商店两年利润的总和,信中要求那个年轻人前往苏格兰。原来那天曾在费城百货商店躲雨的老太太就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几年后,那个年轻人菲利就成了卡内基的左膀右臂。
而这一切都是来自一把椅子的问候。这就是给予的魔力。
当你给予别人的时候也会得到快乐,或者友谊,甚至是一笔财富,所以聪明的人不仅会抓住一切“得到”的机会,更会抓住一切“给予”的机会,因为“给予”有魔力。
当你站起来给老人家让座时,心里会得到无比的快乐,这就是给予的魔力;当你收到别人的一句“谢谢”的时候,心里会十分欣慰,这就是给予的魔力;当你为别人带来温暖的时候,心里也会感到分外温暖,这就是给予的魔力…给予的力量真强大,读后感《《一把椅子的问候》的读后感》。
那一次,我也感受到了给予的魔力。
我像以往一样低着头匆匆走下轻轨站台刷卡。这时,一个着急的声音钻进了我的耳朵。
“呀!我的轻轨卡到哪去了?不…不会是我刚才收书包太急,掉在凳子上了吧…”我情不自禁地循着声音转过头。一个大概三四年级的小女孩一头扎进书包这个无底深渊寻找着她的轻轨卡。她蹲在地上,头埋得很低,让人无法看见她的脸,不过从她着急的声音可以想象她的眉头已经拧成了一个疙瘩,书包放在地上,脚边是一堆从书包里抓出来的书、笔、本子。她一边嘴里念叨着,一边从书包里不断地抓出许许多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样子她是能海底捞针了。
我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心里泛起一阵怜悯。渐渐的,她呜咽起来,但仍然不肯抬起头来,最后还是放弃了,坐在地上耷拉着脑袋呜咽着。我再也看不下去了,鼓起勇气走上前说:“你没有钱出去吗?”她终于不知所措地抬起头,泪眼汪汪的大眼睛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摇摇头。
“走我带你出去,把书包收拾好吧。”我压着心里的紧张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生怕她不接受。
她硬生生地站起来,一句话不说地把东西抓回去。等她收拾好了后我带她补了一张票。出站后她愣愣地看着我,用又小又哑的声音的说了声“谢谢”,然后转过身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留下了一个长长的背影。
我心里暖和极了,这就是“给予”的魔力呀!所以我们要抓住一切“给予”的机会。
第四篇:写作素材之哲理故事-一把椅子的问候
写作素材之哲理故事:一把椅子的问候
有一个出生在密西西湖畔的乡下女孩,她从小的理想就是要当一名全世界都知道的歌星,于是,她带着梦想来到了纽约。初到纽约闯荡时生活非常拮据,常常因为拖欠房租而遭受房东的责难,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白天学习声乐,晚上就在一个小餐厅里当服务生。
那天,一个面容憔悴、神情凄苦的老人,为躲避外面的狂风走进餐厅。所有的人都漠视他,甚至有人因为老人的寒酸要赶他出门。只有她动了恻隐之心,她知道,在美国有很多老人晚年都很孤独凄苦,于是,她搬了一把软椅让老人休息,并为他要了杯饮料,当然,饮料钱要算在女孩子的帐上。为了让老人开心,她还专门给老人唱了一首美国乡村歌曲,并热情邀请他参加她和朋友们的聚会。渐渐地,老人的心情舒畅起来。
两个月后的一天,女孩收到老人的一封加急邮件,邮件里面装有一串钥匙和一张巨额支票,看到这些东西女孩惊愕万分。
信的内容如下:
孩子,我年轻的时候收养了3个越南孤儿,为此一直没有结婚。可当我含辛茹苦地教育他们长大成人并扶持他们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后,他们却抛弃了我这个养父。我退休前在一家公司当工程师,有着丰厚的收入,但钱对我这个历尽沧桑、将要入土的老人毫无意义,我需要的是亲人的爱与温暖。孩子,只有你给过我这种金钱难买的感觉。现在,我已回到乡下落叶归根,我要把这一生的积蓄和房子都留给你,希望这些钱能帮助你实现你的梦想。
女孩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为了告慰老人,她用这笔钱做了一张音乐专辑,随即这张唱片风靡全球,她就是当今世界乐坛久负盛名的歌星——麦当娜。
小故事大道理:生活常常就是这样,当你在举手投足之间撒下一颗颗关爱的种子,有一天,当它成长为参天大树并为你带来丰硕的果实时,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你赋予他人的慈爱和真诚并不需要很昂贵的付出,有时只要像搬动一把椅子那样简单。
第五篇:读《一把椅子的问候》有感
读《一把椅子的问候》有感
--李玉莲
原文:
一个阴云密布的午后,由于瞬间的倾盆大雨,行人们纷纷进入就近的店铺躲雨。一位老妇也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避雨。面对她略显狼狈的姿容和简朴的妆束,所有的售货员都对她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这时,一个年轻人诚恳地走过来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老妇人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就走。”老妇人随即又心神不定了,不买人家的东西,却借用人家的屋檐躲雨,似乎不近情理,于是,她开始在百货店里转起来,哪怕买个头发上的小饰物呢,也算给自己的躲雨找个心安理得的理由。
正当她犹豫徘徊时,那个小伙子又走过来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谢,并向他要了张名片,就颤巍巍地走出了商店。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将这位年轻人派往苏格兰收取一份装潢整个城堡的订单,并让他承包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订单。詹姆斯惊喜不已,匆匆一算,这一封信所带来的利益,相当于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
他在迅速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方才知道,这封信出自一位老妇人之手,而这位老妇人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詹姆斯马上把这位叫菲利的年轻人,推荐到公司董事会上。毫无疑问,当菲利打起行装飞往苏格兰时,他已经成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年,菲利22岁。
随后的几年中,菲利以他一贯的忠实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事业扶摇直上、飞黄腾达,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重量级人物。
菲利只用了一把椅子,就轻易地与“钢铁大王”卡内基攀亲附缘、齐肩并举,从此走上了让人梦寐以求的成功之路。这真是“莫以善小而不为”。
我从《读者》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想椅子怎么会问候,谁的一把椅子?问候谁?带着这些疑问我便开始阅读文章,读完之后,我觉得菲利非常有爱心,也非常关心别人,而卡内基的母亲却知道知恩图报。
“正当他犹豫徘徊时,那个小伙又走过来说:夫人你不必为难,我给你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你坐着休息就是了。”老妇人因为避雨躲进了百盛公司的店里,但店内的员工谁也没有在意这位浑身淋得湿漉漉的老人。老妇人正当不知所措时,小伙子走了过来,帮这位老妇人解了尴尬,“你不必为难”是小伙子发自内心的问候,虽然只是一把椅子,却饱含了人性的关怀。人文的温暖。
“菲利29岁时,已经成为全美国的近百家图书馆捐赠了800万美元的图书,他希望用知识和爱心帮助更多的年轻人走向成功。”“800万美元”这个惊人的数字和“29岁”这个普通人是那样具有爱心,用知识帮助年轻一代。
读完后我浮想联翩,生活中的奇迹,其实就发生在你的不经意的言行下,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友善的致意或一项小小的援助计划,都能让对方体会到你的爱心和真诚。就像只需搬动一把椅子那样简单,因为这样足以给他带去无
限的温暖。
一把椅子或许无法带来什么,但一把椅子的问候却能带人财富,这是“给予”所带来的财富。
当你“给予”别人的时候也会得到快乐,或者友谊,甚至是一笔财富,所以聪明的人不仅会抓住一切“得到”的机会,更会抓住一切“给予”的机会,因为“给予”有魔力。
当你站起来给老人家让座时,心里会得到无比的快乐,这就是“给予”的魔力;当你收到别人的一句“谢谢”的时候,心里会十分欣慰,这就是“给予”的魔力;当你为别人带来温暖的时候,心里也会感到分外温暖,这就是“给予”的魔力„„“给予”的力量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