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搜神记》的原文及译文解析

时间:2019-05-15 12:5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搜神记》的原文及译文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搜神记》的原文及译文解析》。

第一篇:关于《搜神记》的原文及译文解析

卢充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充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宅西猎戏。见一獐,举弓而射,中之。獐倒复起,充因逐之,不觉远。忽见道北一里许,高门瓦屋,四周有如府舍。不复见獐。

门中一铃下唱“客前”,即有一人提一襆新衣,曰:“府君以此遗郎。”充便著讫,进见少府。谓充曰:“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婚,故相迎耳。”便以书示充。充父亡时虽小,然已识父手迹,即欷歔,无复辞免。便敕内:“卢郎已来,可令女郎妆严。”且语充云:“君可就东廊。”及至黄昏,内白:“女郎妆严已毕。”充既至东廊,女已下车,立席头,却共拜。时为三日,崔谓充曰:“君可归矣。女有娠相,若生男,当以相还,无相疑。生女,当留自养。”敕外严车送客。充便辞出。崔送至中门,执手涕零。充上车,去如电逝,须臾至家。

别后四年,三月三日,充临水戏,忽见水旁有二犊车,乍沉乍浮。既而近岸,同坐皆见。而充往开车后户,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充往问讯,女抱儿还充,又与金碗 [注]。充取儿、碗,忽然不见二车处。充后乘车入市卖。高举其价,不欲速售,冀有识。欻有一老婢识此,还白大家曰:“市中见一人乘车,卖崔氏女郎棺中,大家即崔氏亲姨母也。遣儿视之,果如其婢言。上车,叙姓名。语充曰:“昔我姨嫁少府,生女,未出而亡。家亲痛之,赠一金碗 ,著棺中。可说得碗本末。”充以事对。此儿亦为之悲咽,赍还白母。母即令诣充家,迎儿视之。儿有崔氏之状,又复似充貌。儿、碗俱验。

儿遂成令器,历郡守二千石。子孙冠盖,相承至今。其后植,字子干,有名天下。

(选自《搜神记》,有删改)

注: 碗:同“碗”。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举弓而射吾尝跂而望矣

B.充因逐之,不觉远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便以书示充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D.家亲痛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解析:两个“以”都是介词,用。A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B项,副词,于是/介词,通过,经由。D项,代词,代崔氏女/音节助词,无实义。

答案:C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崔氏女鬼魅身份的一组是(3分)()

①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婚 ②女已下车,立席头,却共拜 ③充取儿、,忽然不见二车处 ④高举其价,不欲速售 ⑤生女,未出而亡 ⑥其后植,字子干,有名天下

A.①④⑤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解析:第②句写崔氏女的表现如凡间正常女子,第④句写卢充希望能有认识此碗的人,第⑥句写卢充与崔氏女的后人卢植名满天下。

答案:C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充年轻时出门打猎,射中了一獐子,獐子倒地后又起来逃走了。卢充后来才知道此獐子乃鬼怪所化。

B.本文想象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如卢充已故父亲的书信、去如电逝的速度、水边忽然消失的牛车等。

C.卢充的父亲在阴间与崔家联姻,为卢充求亲,于是有了卢充与崔氏女的婚事。成婚三天后两人就分别了,崔氏女为卢充生了个儿子,四年后特意抱来送给了卢充。

D.卢充故意在集市上高价出售崔氏女赠送的金碗,想借此找到识此碗的人,果然引起了他人的注意,并最终知道了崔氏女的身世。

解析:“卢充后来才知道此獐子乃鬼怪所化”于文无据。

答案:A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婚,故相迎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敕外严车送客。充便辞出。崔送至中门,执手涕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遂成令器,历郡守二千石。子孙冠盖,相承至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令尊不因为我家门第不高(而嫌弃),近来收到他的书信,为你向我的女儿求亲,所以把你接来了。(得分点:尊府,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以,因为;鄙陋,指门第不高;索,讨取。每点1分)

(2)(崔少府)吩咐外面备车送客。卢充便告辞出门。崔少府送到中门,拉着卢充的手流下眼泪。(得分点:敕,吩咐;严,整饬,整理;涕零,流泪。每点1分)

(3)这个孩子最终成为卓越的人才,当上了有两千石俸禄的郡守。他的子孙一直到现在都世代做官。(得分点:遂,最终;令器,卓越的人才;冠盖,官员的官帽、车盖,代指官员。每点1分)

【参考译文】

卢充是范阳人。他家西边三十里,有座崔少府墓。卢充二十岁那年,冬至的前一天,离开家到西边打猎,看见一头獐子,他举弓射箭,射中了獐子。獐子倒地后又爬起来跑掉了。卢充于是追赶獐子,不知不觉就走远了。忽然看见路北大约一里地的地方,有一座高门大瓦房,四周好像是大户人家的府邸。他没有再看到獐子。

大门内一仆役大声喊“客人到”,立即有人提了一包新衣裳来,说:“我家府君把这个送给你。”卢充就穿戴完毕,进去见少府。少府对卢充说:“令尊不因为我家门第不高(而嫌弃),近来收到他的书信,为你向我的女儿求亲,所以把你接来了。”说完就把书信给卢充看。卢充在父亲去世时虽然年纪还小,但已能认得父亲的笔迹,就叹息流泪,不再推辞婚事。少府吩咐内院说:“卢郎已经来了,让小姐好好梳妆。”并对卢充说:“你可以先到东廊去。”等到傍晚,内院的人说:“小姐梳妆完毕。”卢充到东廊,小姐也下了车,两人站在坐在首位的人前,退后一步一起拜堂成婚。卢充在崔府待了三天后,少府对卢充说:“你可以回去了。我女儿已经有怀孕的迹象了,如果生的是男孩,一定会把孩子送给你,你不用疑虑。如果生的是女孩,就留下来我们自己抚养。”(崔少府)吩咐外面备车送客。卢充便告辞出门。崔少府送到中门,拉着卢充的手流下眼泪。卢充上了车,车快如闪电般离去,一眨眼就到了家。

和崔氏女分别四年后,三月初三那天,卢充在水边嬉戏,忽然看见水边有两辆牛车,一会儿沉没一会又浮起,不久就靠近了岸边,和卢充一起游玩的人都看见了。卢充过去打开牛车的后门,看见崔氏女与一个三岁的男孩一起坐在车上。卢充上前询问,崔氏女把儿子交给卢充,又给了他一个金碗。卢充接过儿子和金碗,两辆牛车忽然不见了。卢充后来就坐着车到集市去卖碗,故意把价格抬得很高,不想很快卖出,希望能有认识这碗的人。很快有一个老年女仆认出了这碗,回去对女主人说:“在集市上看见一个人,坐着车,在卖崔家女儿棺材中的金碗。”女主人正是崔氏女的亲姨妈。她派儿子去看,果然和女仆说的一样。(姨妈的儿子)到车上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对卢充说:“当年我姨妈嫁给崔少府,生了个女儿,还没出嫁就死了。我母亲痛惜她,送了她一个金碗,放在棺材中。请说一说你得到这金碗的经过。”卢充把事情原委告诉了他。这个姨妈的儿子也为此悲伤哭泣,回家对母亲说了。他母亲立刻就让他到卢充家,把孩子接过来看看,那孩子长得既像崔氏女又像卢充。孩子和金碗都验证了事情的真相。

这个孩子最终成为卓越的人才,当上了有两千石俸禄的郡守。他的子孙一直到现在都世代做官。他的后代卢植,字子干,名闻天下。

第二篇:《录桃源画记》原文及译文解析

录桃源画记

(唐)舒元舆

四明山道士叶沈,囊出古画,画有桃源图。图上有溪,溪名武陵之源。

按《仙记》,分灵洞三十六之一支。其水趣流,势与江河同。有深而绿,浅而白。白者激石,绿者落镜。溪南北有山,山如屏形,接连而去,峰竖不险,翠秾不浮。其夹岸有树木千万本,列立如揖,丹色鲜如霞,擢举欲动,灿若舒颜。山铺水底,草散茵毯。有鸾青其衿,有鹤丹其顶,有鸡玉其羽,有狗金其色。毛傞傞亭亭,间而立者,十有八九。岸而北,有曲深岩门,细露室宇,霞槛缭转,云磴五色,雪冰肌颜,服身衣裳皆负星月文章。岸而南,有五人,服貌肖虹玉,左右有书童玉女,角发而侍立者十二。视其意况,皆逍遥飞动,若云十许片,油焉而生,忽焉而往。其坦处有坛,层级沓玉冰,坛面俄起烬灶,灶口含火,上有云气,具备五色。中有溪,艇泛,上一人雪华鬓眉,身著秦时衣服,手鼓短枻,意状深远。

合而视之:大略山势高,水容深,人貌魁奇,鹤情闲暇,烟岚草木,如带香气。熟得详玩,自觉骨戛清玉,如身入镜中,不似在人寰间,眇然有高谢之志从中来。

坐少选,道士卷画而藏之。若身形却落尘土中。视向所张壁上又疑有顽石化出塞断道路某见画物不甚寡如此图未尝到眼是知工之精而有如是者邪!

叶君且自珍重。无路得请,遂染笔录其名数,将所以备异日写画之不谬也。

(选自《唐代散文选注》)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囊出古画 囊:从囊中 B.细露室宇 细:略微

C.视其意况 意况:内容 D.坐少选 少选:一会儿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鸾青其衿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岸而北 酌贪泉而觉爽

C.油焉而生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D.叶君且自珍重 且尔言过矣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对根据《桃花源记》的文章而绘制的古画的描述文章,文中生动再现了画中奇特的山水、草木、动物、和人物形象。

B.本文境界神奇,色彩绚烂,人物相衬,画面灵动,较好体现了绘画者在画中所渗透的仙风道骨和道家的神秘色彩。

C.本文从开头道士展画入仙境,到结尾道士卷画,自己“若身形却落尘土中”,结构完整,对比鲜明,给人如临仙境的感觉。

D.本文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画面介绍以描写和记叙为主,总写表达自己的观感以议论和抒情为主。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视向所张壁上又疑有顽石化出塞断道路某见画物不甚寡如此图未尝到眼是知工之精而有如是者邪!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雪冰肌颜,服身衣裳皆负星月文章。(3分)

(2)遂染笔录其名数,将所以备异日写画之不谬也。(4分)

参考答案

16.选C,意况:神情状态。

17.选C,A项,前者代词,解释为“它的”;后者“或许”意思。B项,前者表顺承连词;后者转折连词。C项,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D项,前者解释为“暂且”,后者解释为“况且”。

18.选D,本文没有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合而视之”的总写部分,主要是描写和议论相结合。

19.视向所张壁上/又疑有顽石化出/塞断道路/某见画物不甚寡/如此图/未尝到眼/是知工之精而有如是者邪!(错一处扣1分。)

20.(1)里面人物的肌肤容貌洁白得像冰雪,穿在身上的衣服都绣着星月等花纹。(翻译时要注意“服”,动词,解释为“穿”。“文章”,解释为“花纹”。)(3分)

(2)于是用笔蘸了墨把画上事物的名目、数字都记录下来,将用来防备以后画画不致出现错误。(翻译时注意““染笔”,解释为“用笔蘸了墨”。所以,解释为“用来”。谬,解释为“错误”。)(4分)

参考译文

来自宁波四明山的道士叶沈,从布口袋里取出一幅古画。画面上画的是桃源图。图上有条山沟,沟名武陵之源。查考《仙记》,武陵源分属天下三十六灵洞的一支。那里的水流动湍急,气势与长江黄河相同。有水流深而呈墨绿的,有水流浅而呈雪白的,白色的是水冲在石上激起的浪花,清的像落到深处的镜子,可以照见面貌。山沟的南北有山。山像屏风的形状,绵延展开,山峰直立,但是形势并不险恶,青绿的色彩很浓重但不觉得浮动。山沟两岸有成千上万棵树,排列着像人在作揖行礼,红颜色鲜艳得像云霞,向上耸起,看上去似乎会动,灿烂得像人开颜欢笑。山的倒影平铺水底,草地铺开像一大片毯子。有胸部长有青色羽毛的鸾鸟,有顶部呈现红色的鹤,有羽毛像玉一样的鸡,有色彩像金子一样的狗,它们的毛参差不齐地竖立着,十八九只这样的动物悠闲地站在草地上。从岸往北,有一个曲折幽深的山洞,略微露出些屋舍,栏杆曲曲折析,高高的石级五颜六色,里面人物的肌肤容貌洁白得像冰雪,穿在身上的衣服都绣着星月等花纹。从岸往南,有五个人,衣服容貌像彩虹白玉。左右有的书僮玉女,全都是两边挽着发髻站立,共有十二人。看他们的神情态度,都自由自在灵妙生动,像是十几片云,自然而然地来,不知不觉地去。那平坦的地方画着一座坛,台阶是重重叠叠的玉和冰。坛面上突起的地方是一副炉灶,灶口燃着火,上面有云烟之气,有着完整的五种色彩。画面中间的山沟里一条小船浮着,船上有一个鬓发眉毛雪白的人,身上穿着秦朝的服装,手里摇着一支短桨,神情深沉凝重。

总起来看这幅画:大致是山的形状显得高,水的姿态突出深,人物的样子魁梧清奇,鹤这些动物的神态显得悠闲自得,烟雾云气草树,像是带着香馥之气。能够仔细地详加玩赏,自己觉得骨头像玉相触击一样的清脆,仿佛进入镜子中一般,不像生活在人世间,心旷神怡间有一种高尚的出世的心情从内心迸发出来。我和道士坐谈了一会儿,道士便卷好画收藏进去。我像是身体从仙界退落回尘世中,看着刚才挂画的那面墙壁,又怀疑是一块坚硬的石头变化而来,堵住了通往仙界的道路。我看见的绘画作品不是很少,像这幅画,从来未曾看到过,这难道是要让我知道画家的精妙技艺能够达到像这样的地步的?叶先生暂且好好保重。看来我是没法再请求观赏了,于是用笔蘸了墨把画上事物的名目、数字都记录下来,将用来防备以后画画出现错误。

第三篇:搜神记经典语句

月冷千山,寒江自碧,只影向谁去?万丈冰崖,雪莲花落,片片如星雨。听谁,露咽萧管,十指苔生,寥落吹新曲。

人影肥瘦,玉蟾圆缺,昆仑千秋雪。斜斟北斗,细饮银河,共我醉明月。奈何,一夜春风,心如桑夜,又是花开时节。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人道是黄河十曲,毕竟东流去。八千年玉老,一夜枯荣,问苍天此生何必?昨夜风吹处,落英听谁细数。九万里苍穹,御风弄影,谁人与共?千秋北斗,瑶宫寒苦,不若神仙眷侣,百年江湖。

那时少年轻狂,街不知人生愁苦;两心相悦,情正浓时,虽不能明见天日,却仍然快乐无已,纵有悲伤迷惘,也带着青涩的酸甜。但弹指红颜刹那芳华十八年光阴如电。此刻白如雪,心如风啸之石,想着“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十六个宇,突然觉得一阵彻骨的苍凉、疲惫与苦涩。

命运的轮回,就像是一个美丽而凶险的涡旋,明知那下面黑暗莫测,仍然不能遏制地向下跳跃。

大风呼啸,林海起伏,漫天雪花悠扬卷舞。那声声天籁渐渐幻化为清越的笛音,萦绕在她的耳际,宛如那最初相遇时的乐曲„„

那时他一袭青衣,半支竹笛,笑容清俊如画,站在六月昆仑清亮的月华里,映衬着湛蓝的夜空、莹亮的雪色,光彩熠熠。

那时他正年少。飘扬的黑发,明亮的眼睛,手指间翻转飞舞的竹笛„„整个人便如同一首清越的笛曲„„

她恍惚地想着,那淡青色的身影在缤纷的雪花中越来越模糊飘渺。

耳畔,那虚无的笛声越来越响,越来越欢悦高昂,仿佛星夜里两人携手涉过的溪流,仿佛他微笑时拂过柳梢的春风,仿佛甜蜜的呼吸,仿佛紧张的心跳,仿佛那夜冰洞里两人一次比一次更为激烈的吻,仿佛分别后腊泪垂流、光芒跳跃的烛灯

人生百年,管他天意是什么,只要本心率性,做他个痛痛快快,轰轰烈烈,那就无怨无悔。

人生聚散离合,如浮云变幻,宇宙万物,尽皆如此,何必难过?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人道是黄河十曲,毕竟东流去。八千年玉老,一夜枯荣,问苍天此生何必?昨夜风吹处,落英听谁细数。九万里苍穹,御风弄影,谁人与共?千秋北斗,瑶宫寒苦,不若神仙眷侣,百年江湖

可见世间之事,原有冥冥天意,强求不来。但也正因如此,凡事不必思虑太多,只要衷情率性,问心无愧,那便成啦。

烈炎宁做扑火飞蛾,也绝不做投暗蝙蝠!

女人的价值在于拥有她的男人。

女人心,海底针。偏偏你又像磁石一般。要想大海捞针容易,从你这里抢过来就难喽。

若无呷蜜意,请勿攀花枝

人有情,故自伤,剑无锋,乃无敌。

在君子眼中无人不是君子,在小人眼中无人不是小人

大丈夫,生于太平之世,但求逍遥自在,平安喜乐;生于乱世,但求轰轰烈烈,生荣死哀,只要不负此生,就算挫骨扬灰,死亦何憾?

江湖子弟青山老,百年风雨洞庭湖。从前之事又有几人记得 ?

天下之大,自有没风雨的地方。

山名毋峰,本就不改该相逢,不是人心不如花长久,而是那朵菊花所托非人

生如招朝暮,刹那枯荣,但只要来过,爱过,恨过,生亦得何憾?

你的姻缘属于第一个带给你眼泪的男子。

女人喜欢让她笑的男子,但她真正爱的,却是让她哭的男人。

我不要做月亮。如果你是流星,我也做一颗流星,和你一起坠落到没有其他人的地方去。

普天之下,哪里不一样呢?只要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受些委屈也就罢了。

你我之间,纵然真的三生之约,也注定是缘深份浅,有如日月相隔。

人生如曲乐,有高有低,有苦有乐,终有曲终人散之时。此曲终了,焉知不是别曲起奏之日?

如果我能活着回来,今生今世,再不与你分离。

一寸光阴红颜老,似水流年白发生

月冷千山,寒江自碧,只影向谁去?万丈冰崖,雪莲花落,片片如星雨。听谁,露咽箫管,十指苔生,寥落吹新曲。人影肥瘦,玉蟾圆缺,昆仑千秋雪。斜斟北斗,细饮银河,共我醉明月。奈何,一夜春风,心如桑叶,又是花开时节。

拓拔野无德无能,却有一腔热血可洒,一个头颅可断。斩妖除魔,百死无憾!

佳人虽在咫尺,芳心却在天涯。

春花秋月,似水流年。我练成了一寸光阴,却追不回似水流年。

你知道我为什么能降雨么?因为我专门收集女人的眼泪。

生死轮回,天地之道。纵然你长生不死,或是复活再生,故人不再,世界已殊,何喜之有?

人生如曲乐,有高有低,有苦有乐,终有曲终人散之时。此曲终了,焉知不是别曲起奏之日?

春花秋月,似水流年。我练成了一寸光阴,却追不回似水流年。

生死轮回,天地之道。纵然你长生不死,或是复活再生,故人不再,世界已殊,何喜之有?

第四篇:学记原文及译文

发虑善,求善良,足以謏(sǒu)文,不足以动众,学记原文及译文。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深谋远虑,物色好人,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尚书》“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就是这个意思!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高深至极的道理,不学就不知它的好处。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困惑。求学者知不足,才会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教者感到困惑,才会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所以《尚书》中“兑命”篇说:“教学过程,一半在‘教师的教’,一半在‘学生的学’,就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术(suì)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返,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述之”,其此之谓乎!

——学生每年都可入学,每隔一年必须考查学习成绩。第一年考查分析文章的经文、句章的能力,及辨别决定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是否能结交学友和睦相处,相互研习得益;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博,是否能亲师尊师;第七年考查能否讨论学业的是非优劣,以及选择贤能之人为友;合格的为小有成就。到第九年他们应达到,对知识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推理论事有独立见解,处世处事有行为准则,坚定不移,不失师诲;这时就可称为大有成就。这样,将来就足以能够教化民众,变易旧习,形成良好风俗;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疏远的人心向往之;这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古书上说,蚂蚁幼虫时时效法大蚁衔土成垤(dié),喻学者由积学而成大道,正说明了,求学之人也应如此,孜孜不倦以求“大成”这个道理。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入学之初,要穿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有道德学问的先圣先师的仪式,以表示敬师重道。祭祀时要小诵肄学,目的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获得君臣互勉的感受,懂得为官的道理。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警以鼓声,以逊顺之心敬其业也。学校里配备有教杖(夏圆和楚方),以警荒废懈怠,整肃仪容举止,维持学习纪律。不到夏祭以后,教官不去视察学校,考查学生的成绩,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计划从容地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要经常检查指点,但不要急于告之原理,为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求知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用心思考的习惯。年幼的学生对长者谘问,只可听,不可问,因为知识有深浅,学习有先后,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超级越等。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古书上说,“就教学来说,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道理。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大学教育管理的办法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课外不操弄乐器,练习手指,课内就调不好琴弦;课外不广泛学习歌咏杂曲,课内就不能谙熟诗文;课外不学习洒扫、接待、处理杂事等,就学不好礼仪。总之,如果不提倡学习课外的各种技艺,学生就不会乐于学习,正课也就学不好。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学习的时候全力以赴地专心学习,休息的时候尽兴的玩弄杂艺。这样,他们才能爱好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日后离开了师友,也不会违背老师、学友的教诲和期望。“兑命”篇说:“唯有重视学业,循序渐进,敏捷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正是这个道理。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现在的教师,只知道照着课文诵读,多是寻问难解的问题,且发言急速而频率较快,只照自己教法教学,不顾学生是否领悟接受,就不能使学生安心乐学。如此教学,学生就不能竭尽其诚求学,不能使学生的素质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违背教学原则,采用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也就不能依顺自然的道理有所进步。以致于,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其师,只觉得学习得苦不堪言,却不知道学习可以获益终身,即使勉强结业,也必然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教学没有成效,原因就在这里!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大学教育的是:事情没有发生就加以防止,这叫防患于未然;在适当之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叫作及时;教学循序渐进,不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叫作顺应自然;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叫作观摩切磋,读后感《学记原文及译文》。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要诀。

发然后禁,则扦(qiā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去禁止,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再去教育就会产生抵触而不易消除了。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以后才去学习,那么,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也难有成效。如果教学急功近利,或杂乱无章,而不是循序渐进,顺应自然,那么,教学就会陷入混乱而不能获得成效。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思路就会狭隘,见闻就不广博。如果交友不慎,行为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尽谈些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这六点就是教育失败的原由。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教师只有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所以优秀教师的教学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拖着学生走;策励学生,而不是强迫推动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就会感到顺利容易;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学生才会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顺利,学生又能独立思考,才是善于诱导。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学生有四种类型的缺点,教师不可以不知道。学习中,有些学生的失败是贪多务得;有些学生的失败是所学过少,孤陋寡闻;有些学生的缺点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退,半途而废。产生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和才能不同。所以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才能,然后才能矫正学生的缺点。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优秀的歌手能使人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同样,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他的讲解,简单而透彻,精微而又妥帖,举例、打比方虽然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这就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了。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教师知道学生程度有深有浅,资质有好有坏之后,才能多方诱导,因材施教。博指广泛而多方位的,喻即诱导,启迪,教诲。能够善于多方诱导,因材施教的人,才能当教师。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所以教师是可以教人“治国”“平天下”之道的人。可见选择老师是不可不慎重行事的。古书上说:“前三王四代的时候最重视师质的选择”,就是这个道理!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在教学过程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因为,首先尊师,然后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所以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有两种情形:当臣子是祭祀主持人的时候,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君王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这就是尊师的意思。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能归功于教师,对教师表示感激之意。不善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力很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少,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埋怨教师。教师如果善于发问,那么他的发问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容易地方入手,然后才砍木材的关节;即发问先易后难,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愉快的理解。不善于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善于答问的人,对待发问如同对待撞钟一样,撞得轻其响声就弱;撞得重其声响就大;等他理解从容后,再深入解说,尽可能使问者深切体会,产生共鸣。不善于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这都是有关教学中教师问与答的方法。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单凭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不足以为人师。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才行。只有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如果讲了他仍不懂,不必强求他一定要懂,可以暂时停止。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优秀冶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碎皮补缀成裘衣;优秀弓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柳枝编织成簸箕;小马初学驾车,与大马驾车走在车前相反,小马是系在车子后面跟着走的。人们懂得了学习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经常练习这三层道理,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困难,从而有志于学,不至于半途而废。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古时做学问的人,善于从同类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出事物的关系。鼓并不等于五声,但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水并不等于五色,但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学习不是五官,但不学习,五官就失去功用;教师不属于五服中的亲戚关系,但如果没有教师指导,他们就不会明白五服之内的亲疏关系。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所以说,德行最高的人,他无所不宜,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普遍的真理不限于解释某一具体事物;最守信用的人不立约就能守信;天有春夏秋冬四时不同,却能每年自动准时而至,最守时刻。懂得了这四层道理,就可以懂得做学问要把握本质,从根本着手了。古代,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后祭海,就因为河是本源,海是归宿。这就是重视根本的意思 我的更多文章:

读《教师专业成长》断想2(2011-10-03 23:27:24)

读《教师专业成长》断想(2011-09-25 23:25:12)

《中国智慧》之哲思妙语及其它(2011-08-22 01:15:20)

优秀教师论(2011-08-19 00:03:49)

多读勤思多写善研(2011-08-08 07:42:03)

读《陶行知论教育的功能》(2011-07-22 19:51:32)

读书笔记(2011-07-08 09:45:27)

有必要读读《孝经》(2011-07-02 23:43:16)

《种好心田》读后感(2011-06-19 00:26:18)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2011-06-05 12:31:56)

第五篇:《学记》原文及译文

《学记》原文及译文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2000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

以下是全文及译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发虑宪,求善良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教化的三种层次境界

化民成俗教育与个人建构。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必须由所培养的人来完成。

——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化民成俗,建国君民 ——治国政策。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立国之本这一带有本质性的理论问题。

——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道”即“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典——本,主),就是这个意思!*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1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提高。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形成教学的全过程。揭示这条规律,是 《学记》对教育学史的重大贡献。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双边活动。

“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等重要的教学原则和“喻”、“善问”等重要的教学方法,为落实“教学为先”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

——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高深至极的道理,不学就不知它的好处。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困惑。求学者知不足,才会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教者感到困惑,才会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所以“尚书”中“兑命”篇说:“教学过程,一半在‘教师的教’,一半在‘学生的学’,就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25家)有塾,党(500家)有痒,术(suì)(12500家)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返,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述之”,其此之谓乎!学制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塾、庠、序、学都是古代学校名称。《学记》主张从“家”到诸侯国分别设立不同级别的学

这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完整的九年制大学学制,由此可见古代年级制的萌芽 《学记》确立了一套古朴的、完整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全面。“辨志”、“乐群”、“亲师”、“取友”和“强立而不反”等属于德育范畴,“离经”、“博习”、“论学”和“知类通达”等,则属于智育范畴,体现了德智并重的思想。再次,考核程序合理。考核标准是根据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前后连贯、各得其分的精神而规定的,对不同学年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学生每年都可入学,每隔一年必须考查学习成绩。第一年考查分析文章 2 的经文、句章的能力,及辨别决定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离:分析);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是否能结交学友和睦相处,相互研习得益;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博,是否能亲师、尊师;第七年考查能否讨论学业的是非优劣,以及选择贤能之人为友;合格的为小有成就(比六年有成就,比九年不足)。到第九年他们应达到,对知识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推理论事有独立见解,处世处事有行为准则,坚定不移,不失师诲;这时就可称为大有成就。这样,将来就足以能够教化民众,变易旧习,形成良好风俗;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疏远的人心向往之;这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古书上说,蚂蚁幼虫时时效法大蚁衔土成垤(dié蚁窝),喻学者由积学而成大道(蛾——古“蚁”字),正说明了,求学之人也应如此,孜孜不倦以求“大成”这个道理。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入学之初,要穿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有道德学问的先圣先师的仪式,以表示敬师重道。祭祀时要小诵肄学(《诗经》里“小雅”前三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这三篇都是关于君臣燕乐相劳苦之辞。燕乐:宴乐;相劳苦:相互慰劳),目的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获得君臣互勉的感受,懂得为官的道理。(为官之始,盖以居官受任之美,诱谕其初志。圣人教人曰,用贤以治不贤,举能以教不能,所以公卿士大夫在下思各举其职),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警以鼓声,以逊顺之心敬其业也。即,击鼓为的是用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学业的重视。学校里配备有教杖(夏圆和楚方),以警荒废懈怠,整肃仪容举止,维持学习纪律。不到夏祭以后,教官不去视察学校,考查学生的成绩,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计划从容地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要经常检查指点,但不要急于告之原理,为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求知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用心思考的习惯。年幼的学生对长者谘问,只可听,不可问,因为知识有深浅,学习有先后,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超级越等。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古书上说,“就教学来说,教师的责 3 任首先在于尽职(为官学习以学习做事为先),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道理。

*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大学教育管理的办法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春诵夏弦”“春秋教以诗书,冬夏教以礼乐”);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课外不操弄乐器,练习手指,课内就调不好琴弦;课外不广泛学习歌咏杂曲,课内就不能谙熟诗文;课外不学习洒扫、接待、处理杂事等,就学不好礼仪。总之,如果不提倡学习课外的各种技艺,学生就不会乐于学习,正课也就学不好。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学习的时候全力以赴地专心学习,休息的时候尽兴的玩弄杂艺。这样,他们才能爱好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日后离开了师友,也不会违背老师、学友的教诲和期望。“兑命”篇说:“唯有重视学业,循序渐进,敏捷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正是这个道理。

* 今之教者,呻(念)其占(看)毕(书,竹简),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成功),其此之由乎!

——现在的教师,只知道照着课文诵读,多是寻问难解的问题,且发言急速而频数快虐,只照自己教法教学,不顾学生是否领悟接受,就不能使学生安心乐学。如此教学,学生就不能竭尽其诚求学,不能使学生的素质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违背教学原则,采用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也就不能依顺自然的道理有所进步。以致于,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其师,只觉得学习得苦不堪言,却不知道学习可以获益终身,即使勉强结业,也必然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教学没有成效,原因就在这里!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 4 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大学教育的原则是:事情没有发生就加以防止,这叫防患于未然;在适当之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叫作及时;教学循序渐进,不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叫作顺应自然(陵:超越;节:年龄特征);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叫作观摩切磋。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要诀。

* 发然后禁,则扦(qiā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兴”与“废”。

——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去禁止,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再去教育就会产生抵触而不易消除了。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以后才去学习,那么,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也难有成效。如果教学急功近利,或杂乱无章,而不是循序渐进,顺应自然,那么,教学就会陷入混乱而不能获得成效。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思路就会狭隘,见闻就不广博。如果交友不慎,行为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尽谈些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这六点就是教育失败的原由。

*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教师只有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所以优秀教师的教学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拖着学生走;策励学生,而不是强迫推动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就会感到顺利容易;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学生才会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顺利,学生又能独立思考,才是善于诱导。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生有四种类型的缺点,教师不可以不知道。学习中,有些学生的失败是贪多务得;有些学生的失败是所学过少,孤陋寡闻;有些学生的缺点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退,半途而废。产生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和才能不同。所以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才能,然后才能矫正学生的缺点。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优秀的歌手能使人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同样,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他的讲解,简单而透彻,精微而又妥帖,举例、打比方虽然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这就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了。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为其师”,其此之谓乎!

——教师知道学生程度有深有浅,资质有好有坏之后,才能多方诱导,因材施教。博指广泛而多方位的,喻即诱导,启迪,教诲。能够善于多方诱导,因材施教的人,才能当教师。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所以教师是可以教人“治国”“平天下”之道的人。可见选择老师是不可不慎重行事的。古书上说:“前三王四代(虞夏商周)的时候最重视师质的选择”,就是这个道理!*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在教学过程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因为,首先尊师,然后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所以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有两种情形:当臣子是祭祀主持人的时候,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君王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这就是尊师的意思。

*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能归功于教师,对教师表示感激之意。不善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力很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少,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埋怨教师。教师如果善于发问,那么他的发问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容易地方入手,然后才砍木材的关节;即发问先易后难,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愉快的理解。不善于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善于答问的人,对待发问如同对待撞钟一样,撞得轻其响声就弱,即提的问题小,以相应的方式简要解答;撞得重其声响就大;即提的问题大,以相应的方式详细解答;等他理解从容后,再深入解说,尽可能使问者深切体会,产生共鸣。不善于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这都是有关教学中教师问与答的方法。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单凭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不足以为人师。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才行。只有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如果讲了他仍不懂,不必强求他一定要懂,可以暂时停止。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优秀冶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碎皮补缀成裘衣;优秀弓匠的儿子子承父业,必先要学会用柳枝编织成簸箕;小马初学驾车,与大马驾车走在车前相反,小马是系在车子后面跟着走的。人们懂得了学习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经常练习这三层道理,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困难,从而有志于学,不至于半途而废。

古之学者,比屋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古时做学问的人,善于从同类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出事物的关系(丑:相同)。7 鼓并不等于五声,但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水并不等于五色,但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学习不是五官,但不学习,五官就失去功用;教师不属于五服中的亲戚关系(办丧事按亲戚关系着五种服装),但如果没有教师指导,他们就不会明白五服之内的亲疏关系。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事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所以说,德行最高的人,他无所不宜,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普遍的真理不限于解释某一具体事物;最守信用的人不立约就能守信;天有春夏秋冬四时不同,却能每年自动准时而至,最守时刻。懂得了这四层道理,就可以懂得做学问要把握本质,从根本着手了。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古代,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后祭海,就因为河是本源,海是归宿。这就是重视根本的意思

下载关于《搜神记》的原文及译文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搜神记》的原文及译文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节选明史原文及译文解析

    金幼孜,名善,新淦人。建文二年进士。成祖即位,改翰林检讨,与解缙等同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五年,迁右谕德兼侍讲,因谕吏部,直内阁诸臣胡广、金幼孜等考满,勿改他任。七年从幸北京。明......

    《养生记道》原文及译文

    原文:洁一室,开南牖,八窗通明。勿多陈列玩器,引乱心目。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旁设小几一。挂字画一幅,频换;几上置得意书一二部,古帖一本,古琴一张。心目间,常要一尘不染。晨入园林......

    《搜神后记·卷五》原文阅读及翻译

    东坡书李后主去国之词云:“最是苍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以为后主失国,当恸哭于庙门之外,谢其民而后行,乃对宫娥听乐,形于词句。予观梁武帝启候景之祸,涂炭江左,以致......

    《潇湘神·斑竹枝》原文及译文赏析

    《潇湘神·斑竹枝》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前言:《潇湘神·斑竹枝》是唐代词人刘禹锡的作品。作......

    关于《明史》的原文及译文解析

    王邦瑞,字惟贤,宜阳人。早有器识。为诸生,山东盗起,上剿寇十四策于知府。正德十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与王府有连,出为广穗知州。嘉靖初,祖忧去。补滁州。屡迁南京吏部郎中,出为陕......

    南齐书·卷五十三原文及译文解析

    裴昭明,河东闻喜人,宋太中大夫松之孙也。父驷,南中郎参军。昭明少传儒史之业,泰始中,为太学博士。有司奏:“太子婚,纳征用玉壁虎皮,未详何所准据。”昭明议:“礼纳征,俪皮为庭实,鹿皮也......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译文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北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ɡ)交......

    《凌室记》原文阅读及译文★

    原文:凌室,所以藏冰。古者日行北陆而藏冰,故《豳风》之诗有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而藏冰、启冰,亦燮理阴阳之一事。《周礼》凌人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