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搜神后记三女后之贤的原文及翻译
搜神后记·卷三·三女后之贤原文及翻译
卷三·三女后之贤
作者:洪迈
王莽女为汉平帝后,自刘氏之废,常称疾不朝会。莽敬惮伤哀,欲嫁之,后不肯,及莽败,后曰:“何面目以见汉家。”自投火中而死。杨坚女为周宣帝后,知其父有异图,意颇不平,形于言色,及禅位,愤惋愈甚。坚内甚愧之,欲夺其志,后誓不许,乃止。李昪女为吴太子琏妃,昪既篡吴,封为永兴公主,妃闻人呼公主,则流涕而辞。三女之事略同,可畏而仰,彼为其父者,安所置愧乎?
译文
王莽的女儿是汉平帝的皇后,自从刘氏被废除之后,她常常称病不参加朝见,王莽敬重忌惮,还很悲伤,想让她改嫁,皇后不肯,到王莽失败,皇后说:“还有什么面目见汉朝的人。”之后自己跳入火中烧死了。杨坚的女儿做周帝的皇后,她知道她父亲有篡位的意图,心里很不平,常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到周静帝禅位给杨坚时,她愤怒怨恨得更厉害。杨坚内心对她很惭愧,想让她改嫁,她誓死不答应,才作罢。李昪的女儿是吴国太子杨琏的妃子,李昪篡夺了吴国的政权,封她为永兴公主。她听到有人叫她公主,就流着泪不让叫。这三个女子的事迹,大略相同,可尊可敬,那做父亲的不感到惭愧吗?
第二篇:《搜神后记·卷五》原文阅读及翻译
东坡书李后主去国之词云:“最是苍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以为后主失国,当恸哭于庙门之外,谢其民而后行,乃对宫娥听乐,形于词句。予观梁武帝启候景之祸,涂炭江左,以致覆亡,乃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其不知罪知已亦甚矣!窦婴救灌夫,其夫人谏止之,婴曰:“候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梁武用此言而非也。
译文
苏东坡写南唐李后主亡国后被押往东京开封的情景说:“最是苍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认为李后主亡了国,应当在祖庙门外恸哭一场,以向人民谢罪,然后起程,但是他却对着宫女听音乐,所以写此词以讥之。我从史书中看到梁武帝引发了侯景之乱,使得江东地区惨遭涂炭,以致国家覆亡,他却不在乎地说:“江山由我手上得到,又从我手上丢掉,有什么可遗憾的?”梁武帝也太不知自责了!西汉时,窦婴要救助获罪的灌夫,妻子劝他不要冒这份危险,窦婴说:“侯爵自我手上得到,又从我手上丢掉,有什么可遗憾的?”梁武帝引用此话而含义却是完全不对的。
第三篇:《搜神后记漏泄禁中语》的原文及翻译
京房与汉元帝论幽、厉事,至于十问十答。西汉所载君臣之语,未有如是之详尽委曲者。盖汉法漏泄省中语为大罪,如夏侯胜出道上语,宣帝责之,故退不敢言,人亦莫能知者。房初见帝时,出为御史大夫郑君言之,又为张博道其语,博密记之,后竟以此下狱弃市。今史所载,岂非狱辞乎?王章与成帝论王凤之罪,亦以王音侧听闻之耳。
译文
京房与汉元帝讨论周幽王、厉王的事情,至于十问十答。西汉记载的君臣对答,没有这样详细完全了。按照汉朝法律,泄露宫廷机密是大罪,如夏侯胜出来讲皇帝说的话,汉宣帝狠狠地批评了他,所以他不敢再说,别人也不知道。京房最初见皇帝时,出来对御史大夫郑君说了,对张博讲了皇帝说的话,张博秘密地记了下来,后来京房竟因此下狱被斩首示众。今史书记载的君臣问答岂不是狱辞吗? 王章和汉成帝讨论王凤的罪过,也是因为王音在一旁听到的。
文言文翻译汉书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终制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归心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省事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勉学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后娶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杂艺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养生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涉务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慕贤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兄弟篇原文及翻译
第四篇:《搜神后记马融皇甫规》的原文及翻译
汉顺帝时,西羌叛,遣征西将军马贤将十万人讨之。武都太守马融上疏曰:“贤处处留滞,必有溃叛之变。臣愿请贤所不用关东兵五千,裁假部队之号,尽力率厉,三旬之中必克破之。”不从。贤果与羌战败,父子皆没,羌遂寇三辅,烧园陵。诏武都太守赵冲督河西四郡兵追击。安定上计掾皇甫规上疏曰:“臣比年以来,数陈便宜:羌戎未动,策其将反;马贤始出,知其必败。愿假臣屯列坐食之兵五千,出其不意,与冲共相首尾。土地山谷,臣所晓习,可不烦方寸之印,尺帛之赐,可以涤患。”帝不能用。赵冲击羌不利,羌寇充斥,凉部震恐,冲战死,累年然后定。按马融、皇甫规之言晓然易见,而所请兵皆不过五千,然讫不肯从,乃知宣帝纳用赵充国之册为不易得,所谓明主可为忠言也。
译文
汉顺帝时,西羌反叛,朝廷派征西将军马贤率领十万人马征讨。武都太守马融上书说:“马贤处处停留,军队必定会发生叛乱。我愿用马贤所不用的五千名关东兵,给我一个部队上的名号,我尽力鼓励他们,三十天以内,一定能击溃他们。”朝廷不听,马贤果然被羌人打败,父子都死了。西羌开始扰乱关中地区,焚烧汉朝的陵园。顺帝下诏让武都太守赵冲率领河西四郡的兵马追击。安定郡到京呈上年案收支账目的椽属皇甫规上疏说:“臣近年以来,多次陈奏有利于对付羌人的策略;羌人还未发动叛乱,就料到他们会叛乱;马贤刚出发,就知道他必然战败。情让臣率领屯守不战的兵士五千人,出其不意,与赵冲前后夹击它。这一代的山川情况,我都熟悉,不用给我印绶和布帛,我就可以清除边患。”顺帝不听从。赵冲战争失利,羌人充斥,西凉受到震动,赵冲结果战死。经过几年西羌才被平定。马融、皇甫规的话明白好理解,他们要的兵又都不超过五千,然而却始终不被答应,我才知道汉宣帝采用赵充国的计策,实在难得,这就是说,只有英明的皇帝,才能够向他进献忠言啊!
第五篇:搜神后记卷四张浮休书的原文及翻译
作者:洪迈
张芸叟《与石司理书》云:“顷游京师,求谒先达之门,每听欧阳文忠公、司马温公、王荆公之论,于行义文史为多,唯欧阳公多谈吏事。既久之,不免有请:‘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今先生多教人以吏事,所未谕也。’公曰:‘不然。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吾昔贬官夷陵,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以无为有,以枉为直,违法徇情,灭亲害义,无所不有。且夷陵荒远褊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也。当时仰天誓心曰:自尔遇事不敢忽也。’是时苏明允父子亦在焉,尝闻此语。”又有答孙子发书,多论《资治通鉴》,其略云:“温公尝曰:“吾作此书,唯王胜之尝阅之终篇,自余君子求乞欲观,读未终纸,已欠伸思睡矣。书十九年方成,中间受了人多少语言陵藉’”云云。此两事,士大夫罕言之,《浮休集》百卷,无此二篇。今豫章所刊者,附之集后。
译文
作者:佚名
张芸臾《 与石司理书》 一说:“最近到京城,要求拜见前辈官员,常听欧阳文忠公(修)、司马温公(光)、王荆公(安石)等人的议论,在道德文章方面为多,只有欧阳公多讲居官的事情。时间久了免不了就问他:‘凡是读书人来见先生,没有不想听道德文章的,现在先生教人最多的是居官的道理,这是我不明白的。’欧阳公说:‘不是这样,你是现时的人才,以后作官理政,就会知道。大凡文学只能使自己光彩,政事可以影响事物,我过去贬官到夷陵(今湖北宜昌市),正在壮年,向往学习,想找《 史》、《 汉书》 看看,公家私人都没有。无法打发日子,因此去取架上的旧案卷宗,反复阅读,见里边判冤枉判差错的,数不胜数,把理屈作为理直的,违反法律拘私情的,害死亲人破坏道义的,什么样的都有。臾陵是荒僻的小县,尚且这样,整个中国就可知道了。当时我对天发誓说:从此处理政事,不敢疏忽大意。’当时苏明允(沟)父子也在座:曾听到这话。”还有《 答孙子发书》,多谈论《 资治通鉴》,大略说:“司马温公曾说:‘我著此书,只有王胜之读完过,其余众官员,找此书想看,一页都没有读完,就打哈欠伸懒腰想睡觉了。这书经过十九年才写成,中问受到了多少人的语言糟踏”。这两件事,士大夫很少谈到,《 浮休集》 一百卷,没有这两篇,现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刊刻的《 浮休集》 附在了后面。
文言文翻译汉书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终制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归心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省事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勉学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后娶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杂艺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养生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涉务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慕贤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兄弟篇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