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论文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市场—体化和市场竞争向高层次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民办高校起步晚,综合实力弱,管理经验缺乏的现状,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值得我们新时期教师探讨的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一、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高校为例,据教育部网站资料显示,黑龙江省现有民办本科高校9所,经笔者的调查了解,目前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有3所,其余6所高校也开设有工商管理下属的二级学科,如: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笔者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先后收集了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3份,各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调查问卷120份和毕业生所在单位部门以上领导调查问卷80份,并对多位企业领导、管理咨询专家、专业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取得了较为充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上述资料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时无“对口”岗位
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大都定位比较模糊,与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如:“培养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种定位是努力将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打造成为综合管理者卸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而社会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从事的大多是企业中某一职能部门的基层管理工作,需要大学生精通某一职能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这样必然会造成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掌握的企业管理知识“宽”而不“专”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很难找到合适的“对口”岗位的尴尬局面。
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高,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错位
随着我国工商管理本科和MBA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得到根本性的缓解,在当前就业压力下,如今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毕业生的工作流向更多地走向企事单位的基层工作岗位,从民办本科高校的生源情况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显然是偏高的。
3.专业缺乏特色,导致毕业生就业缺乏比较竞争优势
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正是由于缺乏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难以形成专业特色,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人才市场中同质化的、平庸的“产品”,显示不出比较优势。长此下去,对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课程设置老化,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岗位需求脱节
从此次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回答“你认为你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应用到多少”时,有80%的毕业生选择了“30%以下”。可见,民办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还是基本沿袭了普通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过分追求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岗位所需能力和素质为本位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二、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1.有利于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之一的民办高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是,由于传统体制的约束,办学观念的陈旧,自身综合实力的局限性,民办高校在激烈教育市场竞争中还存在着方向性的困惑,影响着其健康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人才培养定位也有所不同,民办高校只有找准自身发展的目标市场,创新有特色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曰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2.满足社会发展对“金字塔”型基层应用型人才的批量需求
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改革先锋。随着高校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曰益密切,高校的办学实践将越来越直接服务于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立足于黑龙江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既有较高综合素质、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可满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对“金字塔”型基层应用型人才的批量需求,为黑龙江省经济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3.提高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当前就业难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残酷现实,其根源在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随着企业竞争向高层次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在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上,具有服务于生产、服务及管理一线专业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取胜。这就需要高校创新与之配套的、更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1.确定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
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学生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全面创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突出社会整体教育资源与专业职业培训机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建立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2.准确定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民办高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性质、特点及生源情况,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由于成立时间较晚,综合实力和生源素质均不如普通本科院校,要想使其培养的学生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中取胜,人才培养的特色是唯一的法宝。因此,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运用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在对本地区市场佣人单位细分的基础上,选择面向某一朝阳产业或某种类型的企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高,能够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衡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显著标志是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
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人才需求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重新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的设计思想是:1重新整合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将素质教育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公共选修课,以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2优化专业课设置。将专业课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可结合当前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和企业对工商管理技能的要求设置如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向,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修,以增强学生个体在某项专业职能管理上的优势。3新增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前沿理论课或管理实战课。可设置企业管理专题讲座,邀请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或企业界的人士到学校讲学,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及职业素质。4创建“六环节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社会认知实习、企业岗位实习、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策略创新
在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共性趋同、缺乏个性的条件下,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其未来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专业理论素质、人文艺术与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其中,职业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
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一直以来是一个被我国大学教育忽视的领域。创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策略的核心就是要突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素质教育课程、专业知识教育课程、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培训课程紧密配合,从思想素质、专业理论素质、人文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等多方面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做法是:分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明确为实现既定的目标所应培养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帮助学生制订自己大学阶段的培养计划书,使大学生建立起自我提高职业素质的目标动力系统;二年级,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明确自己未来具体从事的职业类别,引导学生确定自己应选修的专业方向课程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三年级,对学生进行求职环节和就业技能指导,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能够直接与具体求职岗位要求对接。
第二篇: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论文摘要:对中国高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并指出高校教育者应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选用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对高等院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语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以往那种传统单一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各高校纷纷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但大都以复合型应用型培养人才模式为主。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杜瑞清老师在他的文章中将其定义为:“复合型外语人才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基本知识,也具有其它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则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牟取直接利益而工作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外语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我们去借鉴,但我们不能完全借鉴,应根据日语本身的特点,根据地域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中国高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近年来,在中国,除了语言类的专业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也都相继开设了日语专业。目前全国设置日语专业的院校大约有260多所,无形之中加剧了日语专业的就业压力。如何应对这种严峻的形势,确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各大高校的首要任务。尤其对于那些起步较晚、日语专业处于弱势地位的理工科院校来说,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求得发展,是眼下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虽然我国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并不算少,培养出来的学生日语总体水平也不低,但却存在专业技能与日语水平两级分化现象。日语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欠缺金融、机械化工、计算机等专业知识,而掌握专业技能的学生日语水平却很低。能同时把专业技能与日语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日语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形成了目前应用型专业技术日语人才紧缺的局面。另外,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流频繁,大量日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涌入我国,国家对应用型日语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因此,对日语教学进行改革,培养日语应用型人才不能不提到高校外语教学的议事日程上。
目前,我国日语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为传统的日语语言文学模式和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培养模式以培养日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础技能为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于是各高校开始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主要以日语+专业这种方式培养日语专业+人文学科(如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或日语专业+工学、理学、医学等“专业技术+日语语言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校的专业建设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日语专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其一,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其二,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没有更高的要求。
其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强调知识的运用,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更加广泛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善教育结构,拓宽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途径;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机制。
三、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
过时、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会培养出一批思想观念迂腐守旧的人才,从而势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相反,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则会加速社会的发展。因此,理应把创新的概念引入到日语培养人才模式中,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传道授业的教师,而要培养日语应用型人才,必须先培养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教师。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讲授,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为教师提供多种平台,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业务水平。比如定期派遣现有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双向交流,邀请有经验的企业家来学校讲学,或是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学习,联合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
2.根据学生专业需要,灵活合理地选用教材
教材可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一条学习的捷径,教材的选用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好的教材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从国内各院校当前日语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实用性低、新信息摄入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各种资源和手段,不断地补充新信息、新知识,扩充教学内容,编写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教材。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照本宣科,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广泛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按照学生专业需求加以灵活合理地运用,使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改革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教学
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成效的好与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单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应多制作开发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行教学,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应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日语知识竞赛、日语口语角、演讲比赛、日文歌曲大赛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专业技能、基础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综合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日语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针对日语学科的特点,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专业特色,为培养高素质日语应用型人才而努力。这样才能确保日语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水平、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第三篇: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各位领导、老师们:
上午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大千故里——内江,内江是著名的甜城,山好、水好、人更好。这阵子我们在修沱江河沿江湿地公园,大家没有看到最美的一面,相信过段时间大家再来时,一定会看到一个更加美丽的内江。
同时,我们也由衷地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交流平台,让我们不仅可以交流学习,还可以畅叙友情。
今天我的发言,主要是想抛砖引玉,把我们的问题、困惑抛出来,把我们的工作向大家做个汇报,希望在与大家的交流探讨得到更多的启发、学到更多的经验。本次院长联席会的主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个话题,对我们经管类学科来说,其实一点都不新奇,几年前大家就在按这个方向在做、在改革。但是,在2014年的今天,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正在酝酿战略性调整的今天,这个话题似乎又是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可以说是我们这类新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当前高度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时表示:我们要让600多所地方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这600多所地方高校,就是99年以后升本的。600多所高校整体转型,从未有过的工程,就在我们还在疑惑、还在困惑的时候,2014年4月25日至26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驻马店举行,178所高等学校聚集驻马店,共同探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的战略部署。在会议闭幕式上,参加论坛的178所高等学校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并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这将地方高校转型的事推上了议事日程。
因此,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加具有时代的大背景以及现实的紧迫性。
当初在确定这个主题的时候,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舆论声势还没有这么大,当初蒋院长说让我们做一个交流发言,我也只想着把这两年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大家做一个汇报。没想到形势变化这么快,就在这一个月里,什么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什么驻马店共识都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仅仅只谈我们基于传统办学定位下所作的一些事情,好像有些滞后了。我想,我们更多的是想听听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这类院校、我们经管类学科该怎么应对。
因此,临时把题目定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由于时间太仓促,思考、探索都谈不上,只想抛砖引玉,跟大家交流交流,同时把我们这两年做的一些事情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背景
(一)回顾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和标志性事件
在1999年以前,中国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在这期间,我们都知道,我国高等教育启动了2件重大的标志性工程(远的我们就不多说哈,我们就77年以后的事)。一件是“211”工程,一件是“985”工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自“九五”期间(1995年开始启动)立项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180亿元,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和重点 学科,改善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112所高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实际高校为116所。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此后,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的高校有34所。2004年,国家又正式启动了“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增补了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4所高校,使进入这一重点建设工程的高校总数达到了38个。这是国家在重点大学建设领域,规模最大的一项工程。
至此,我国高校的六个梯队已经开始初步形成,即“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普通一类高校、普通二类高校、普通专科和高职专科高校等。这就基本决定了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发展格局。
但是2014年伊始,从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讲话以后,我国即将开始启动新一轮高校改革,1999年以后新建的本科院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院校)将整体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这就意味着我国高等学校发展格局即将重新排序,就像排队检票进站,大家都按顺序站成了一列,突然,新打开了一道门,容许大家重新排队,这个时候,谁转身快、可能谁就排在前面了,而且越是排在后面的越乐意转身。像我们这样处于前不前、后不后的学校,就比较纠结,也就面临更大大的挑战。
(二)高校就业的主要问题:结构性失衡 见ppt
(三)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于职业教育的讲话解读(2014.02.26)
三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四)教育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河南-驻马店)2014.1 教育部领导同志强调:„„
其实教育部内部关于转型争论应该还是比较激烈的。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并没有任何表态。
二、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挑战
(一)普通地方院校与应用技术大学的主要差别
(二)普通地方院校转型的主要挑战
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之应对
1. 地方普通高校应当在全面、准确理解“转型”政策背景基础上,科学把握“转型”政策的宗旨与要义,突出注意科学定位、特色发展,避免陷入新一轮“千校一面”的误区。
2.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办学历史、不同学科专业结构和拥有不同教育教学资源的学校,“转型”的目标与要求、策略与路径应各不相同,要在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寻求与市场对接点的同时,还要基于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等实际,充分利用优势学科专业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学科渗透和专业复合,共同支持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
3. 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在积极应对“转型”导向过程中,尤其注意在发展目标定位等方面不要混同高职院校,特别要合理设计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并将其融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由此引导学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 基于“转型”的宗旨和要义,地方普通高校应从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等方面,有效服务和充分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同时也要针对性进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还要在突出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要求基础上,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支持与促进作用,科学协调高校“四大职能”之间关系。
5. “转型”路径的选择和展开,要重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行准确定位,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有效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系统构建实践育人体系等环节。
6. 成功“转型”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是“人”的问题,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既要注意引入实务部门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以及实验实训教学等人才培养工作,也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由此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7. 为有效推进“转型”,既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自身努力进行政策调整和职能转换,也需要学校内部系统推进观念更新、制度调整和机制改革,还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一起有效建构人才需求导向与考核评价机制。
为成功实现“转型”,需要特别注意认真研究并积极探索解决的主要问题: 1.型”?
2.3.基础性学科专业如何面对“转型”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
现行有关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没有得到全面、彻底改革和调整之前,经济欠发达或落后地区的师范院校等是否存在“转型”以及如何“转学校如何科学处理“四大职能”之间关系?尤其是其中的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
4.现行办学体制下,高校积极应对“转型”的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如何改革和调整财政经费拨款、招生考试、评估考核等体制机制?如何切实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5.在政府职能转换尚未到位情况下,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处理和把握自身与“政府”及“社会”之间关系?
四、我校“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一)模式的基本要素与内涵
我校“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由观念系统、操作模式、评价体系、管理方式、校园文化五大要素组成。
一是观念系统。包括一个核心理念,三个顶层观念。核心理念是,人才培养必须“以发展为中心”,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才能诠释教育的本质属性。三个顶层观念:“三原则”的教育观(人才培养贯彻发展中心原则、主体性原则和爱与尊重原则)、“五统一”的人才观(人才发展实现潜能与发展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自我与环境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品德与才的统一)、“五强化”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学过程的民主性、知识的实践性、学习与生活的相关性)。
二是操作模式。包括一条主线,两个延伸和三个平台。一条主线是指“教学做统一”。两个延伸是教学以第一课堂为基础向第二课堂延伸,以校内为基础向校外延伸。三个平台是构建以课堂为基础的“教学做”互动的教学育人平台、以校内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活动育人平台、以校内为基础向校外延伸的校地联动育人平台,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人才培养空间,形成人才培养合力。目的是以“一个核心理念,三个顶层观念”更新落后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知识观,创新育人模式,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学、做的关系问题;以“一条主红,两个延伸,三个平台”的操作模式,解决传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实现人的综合素质和谐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评价体系:构建以能力为中心,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实现“五个结合”: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一个阶段的最后评价和这个阶段教学过程的评价),知识性评价和能力性评价相结合(知识考试评价与实践活动评价相结合),专业知识评价和选修课、基础课评价相结合(承认选修课),课内教学评价与课外活动评价相结合,客观性评价与主体性评价相结合。
四是管理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重视人的需要,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教学过程管理、班级管理、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
五是校园文化:构建有教育性的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就是要铸造大学精神,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发扬民主、力求创新。倡导真才实学,力戒浮躁浅薄,鄙视弄虚作假,驱除滥竽充数。让大学成为历史文化的源泉、精英人才的摇篮、自由精神的家园、文明儒雅的典范。
(二)工商管理专业改革试点情况
2013年我院工商管理列入全校五个改革试点专业之一,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创新课堂教学改革
——广泛采用案例项目教学法,贯彻“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能动性,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深化教学理念改革
让“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每位老师心中,贯穿落实在行动上,在教学中始终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案例教学等有效方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学过程的民主性、发展的实践性、学习与生活的相关性;充分体现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开放性。
(2)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方法,改变传统的以灌输式讲授为主的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导向法、问题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对话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方法,尤其广泛推广案例项目教学法。围绕核心培养目标,创设情境教学环境,从以“教”为中心转向“教、学、做”统一,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
为了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能动性,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除了创新教学手段方法,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如教学中,应首先明确每一单元、每一章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然后根据这些目标确定每一章节的知识任务和能力任务,并根据相应的目标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再根据教学内容、辅以案例教学法、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等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和组织相应的课堂教学。
(4)强化教师的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将反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前通过反思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谋划解决问题的预案;课中通过反思自我监控教学过程,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课后通过反思对自身课堂教学中好的经验进行固化和对不足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水平。
2、围绕专业学习分年级开展不同的专业教育活动。
大一以专业认知教育为主题,将开展新生融入校园系列活动,如专业认知教育活动,专业兴趣小组活动,艺体、素质社团活动,暑期社会认知实践活动等。
大二以专业知识拓展为主题,举办企业家讲座,商业学子论坛,从业资格考试培训等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参与高年级举办的一系列专业技能和学科竞赛等活动。
大三以专业能力提升为主题,开展创业计划竞赛,专业技能竞赛,ERP企业经营模拟大赛,企业家谈经营管理讲座等活动。
大四以创业实践、就业服务为主题,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创业项目孵化,就业服务等。
3、校企(地)联动育人
(1)聘请企业老总、高管、行业资深专家等来校讲学、授课。以《专业导论》为突破口,实现由校内教师与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联合教学模式(含实践教学)。
(2)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问题。(3)试行校内学业导师和校外职业导师的双导师制,提高学生职业规划与社会适应能力。
(4)充分利用学校与川威集团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契机,加强与川威集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为校内外联动育人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我的交流发言结束,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要:以大理大学信息安全专业为案例,对地方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及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探索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校企合作
一、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信息安全对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信息安全产业也开始快速成长,智研咨询集团研究报告[1]指出,2016~2020年中国信息安全产品市场规模将保持18.00%以上的增长率,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61.95亿元。就业市场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需求急剧增长,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缺口继续增大。根据《第十一届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得出的结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年培养规模在3万人左右,已培养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总量不足10万人,离当前70万的市场需求差距巨大[2]。与之对应,2014年以来,国内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高校数量迅速增长。2013年至2017年全国开设和新增信息安全专业的院校数据如图1所示。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之前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院校多为985、211重点院校或者警察军事院校;2014年开始,普通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相继开设该专业。985、211重点院校及警察军事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经过多年的摸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建立了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然而,985、211重点院校具有师资力量雄厚,生源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学习自主性高等特点,多数以培养信息安全领域高端人才为目标,重视基础,强化理论,更侧重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警察军事院校以特殊的行业需求为目标,其定向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明确,其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倾向性,侧重于培养专门人才。因此,这些院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直接应用于师资力量和生源基础相对薄弱的普通本科院校。普通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就业定位面广,就业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相对较杂,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生源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也具有多样性。大理大学是位于非省会城市的地方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属二本招生。本文结合我校多年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经验,对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
二、信息安全专业内涵
信息安全专业需要为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提供安全保障服务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安全管理与法律意识,具备扎实的数学、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基础,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及原理,具有较强的系统集成、开发及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能力;能提供电子对抗、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加固,入侵检测、防御与保护,系统恢复、电子追踪及数字取证等服务。信息安全涉及知识面大、就业范围广,学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安全相关知识和技能[3,4]。因此,不同院校在建设该专业时都有不同的倾向性,有些院校侧重于通信、有些院校侧重于密码学、有些院校侧重于软件与网络。各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专业定位及办学条件,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三、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定位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首先明确专业定位。信息安全学科是由数学、计算机、通信等多门学科交叉而成综合性学科。不同院校的信息安全专业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特色,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义也不尽相同[5,6]。根据信息安全学科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可以将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分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和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能够综合地运用信息安全理论基础知识,创造性、设计性地解决工作实践中的问题。其对实践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所使用的工具往往是原创性的,其应用能力取决于学生对信息安全理论知识体系掌握程度、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效果和创造性思维训练情况。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则更注重的是灵活、熟练地利用现有技术或既有工具解决问题,其应用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从目前各高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看,985、211等重点院校多数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主,地方院校及高职院校则侧重于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结合实际情况,我校信息安全专业定位是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结合就业定位、办学条件、生源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来设计。我校信息安全专业主要为西南地区提供信息安全领域应用型人才。我校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同时开设了华为网络学院,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方面具有较好学科优势和办学条件。生源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呈现多样化。因此,我校信息安全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及较强的网络系统集成与防护能力、软件开发与漏洞检测能力、信息系统安全测评与系统安全加固能力,能从事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系统安全测评、软件开发、漏洞检测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题体系设计
国内的信息安全专业起源于密码学,是基于密码学发展起来的,因此,侧重密码学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已经比较完备,但密码学仅仅只是信息安全的一个分支。作为信息安全重要分支的计算机系统安全及网络安全课程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尚未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7]。侧重于密码学的信息安全专业更侧重于培养学术性人才,而侧重于通信、软件及网络的院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院校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各具特色。但多数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具备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内容缺乏先进性[8]。表面上看,很多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均开设了很多安全相关的专业课程,几乎每个领域都所有涉及,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而学习效果不佳[9]。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坚持“实用、瘦身”的原则,重视课题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片面地追求课程门数,而应尽量将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信息安全专业培养定位是复合性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以软件和网络为基础,结合信息安全相关理论和技术,培养软件安全测评、安全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漏洞发现与修补、网络及信息系统加固与防护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对于课程体系的设计,我们紧密结合我校学科优势和生源的实际情况,坚持“实用、瘦身”原则。我校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由四大课程基础支撑着两个专业方向,如图2所示。密码学基础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应用密码学两门课程。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课程知识是密码学算法设计的基础,对理解和设计密码算法具有重要意义。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的起源,也是信息安全学科的重要基础。信息安全技术诸多安全机制的实现都依赖于密码学相关技术,如机密性、完整性、可认证性和防抵赖等。对于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来说,密码学课程应侧重于密码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具体应用。密码算法的设计对二本院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困难的。结合密码学课程的特点及我校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密码学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密码学基础知识及主流密码体制的设计原理,但更侧重于要求学生掌握密码系统的具体应用,而不要求学生设计密码算法。网络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两门课程。网络基础模块是通信网络安全的基础,是网络服务可用性、可靠性、网络攻击追踪和溯源等技术的知识基础。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通信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网络基础模块中计算机网络要求学生掌握网络系统工作原理与基础知识;路由与交换技术以华为网络学院HCNA和HCNP内容为基础,对当前TCP/IP网络体系下主流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实现细节进行深入讲解,培养毕业生网络系统的设计、配置、维护与管理相关的应用能力。网络基础模块为网络系统安全防护与加固、计算机取证和攻击溯源提供知识基础。操作系统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配置维护、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服务器配置三门课程。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学科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的管理者,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相关知识对加强计算机科学的理解具有基础意义。操作系统安全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诸多信息安全问题的引发均是因为操作系统漏洞造成的,如勒索病毒的爆发等。*客入侵往往也是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或后门。因此,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工作原理对信息安全学科具有基础性意义。操作系统基础模块覆盖面从计算机软硬件安装维护到操作系统工作原理,再到主流网络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部署。操作系统模块为软件安全技术和网络系统防护与加固提供知识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包括汇编语言、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和数据库原理五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能力,是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从事漏洞挖掘、后门检测、设计和开发网络安全测评、系统防护、追踪溯源、电子取证等相关工具的基础,也是软件安全的重要基础。网络安全方向包括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系统集成与安全加固、计算机取证、网络攻防、入侵检测与防火墙技术和安全协议分析六门课程。网络安全技术主要讲授网络安全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对网络安全涉及的技术进行全面介绍。网络系统集成与加固重点讲授通信网络设计、集成与管理以及网络系统防护相关技术。计算机取证主要介绍电子取证相关知识,为网络犯罪行为的追踪、溯源和取证提供相关技术。网络攻防课程主要包括当前主流的网络攻击方法和手段,为网络系统防御提供知识基础。入侵检测与防火墙技术是传统的网络安全内容,为用户的网络行为进行管控与监测。安全协议分析主要以TCP/IP网络体系为基础,讲授各层所提供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是网络系统防护的知识基础。该方向主要培养毕业生从事网络系统集成与安全加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与测评、网络攻防等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能力。软件安全方向包括编译原理、Android程序设计、网络程序设计、软件安全与漏洞、Web安全技术、软件安全管理与测评六门课程。编译原理是软件逆向工程的基础,是软件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Android程序设计主要讲授基于Android的移动app设计、开发及app安全检测相关技术,是移动客户端软件安全的基础。网络程序设计主要讲授基于TCP/IP的网络编程技术,是软件安全与漏洞的基础。软件安全与漏洞主要讲授软件安全的基本知识及软件漏洞挖掘技术。Web安全技术主要讲授Web环境应用安全防护技术,防止网页篡改、SQL注入等攻击,保证网站内容的完整性和数据安全。软件安全测评与管理主要介绍软件安全测评标准和相关技术,培养学生安全评估与管理能力。该方向主要培养软件安全测试、软件开发、漏洞检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测评、系统安全加固等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注重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要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教师首先需要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研究表明,各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强,但工程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的问题[10]。另一方面,数据统计显示[11],当前各院校信息安全教师队伍中本科从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的人数很少,占比最多的是计算机专业,其次是数学专业。这既是信息安全专业师资队伍的优势,但也是其不足。多数信息安全专业教师在本科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体系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而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往往重理论科研而轻实践。因此,信息安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加强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丰富其实践经验,定期安排教师到信息安全相关企业或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和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从事技术性岗位工作,将其所掌握的理论和科研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将工作实践中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反馈回课堂教学。“双师型”教师培养主要以校企合作为主。传统的高等院校办学模式是以专业教师为授课主体,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项目相结合的方式。近年来,随着校企合作推进,越来越多高等院校专业开始引入企业力量培养人才。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信息安全专业技术更新快、知识面广、工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多样化,全靠专业教师来跟踪、掌握、传授这些新技术、新知识和实践经验是不可能的。专业教师具有理论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优势,但其工程实践经验不足。企业具有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对信息安全新技术、新问题反应快等优势,但其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较弱。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的优势互补,对培养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开展的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包括:
1.专业教师外派培训由学校邀请企业工程师针对若干专业课程对专业教师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或派遣专业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项目合作或短期培训。专任教师掌握相关培训内容后,将其结合到课堂教学中。
2.企业工程师引入课堂由学校邀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短期实训,实训多以项目的方式开展,实训时间一般是1-2周。通过实训项目,企业工程师将当前主流的技术和工程实践项目经验传授给学生。
3.校内外教师合作校内外教师合作包括:实习基地共建和科研合作两种方式。实习基地共建,即由学校和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在校内或校外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可以在基地内开展。科研合作,即由企业提出工作实践中的难题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由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将难题的解决方案提供给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我校信息安全专业已通过专业教师外派培训、企业工程师引入课堂和校内外教师合作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多位网络和软件开发方面“双师型”教师。下一步将继续派遣教师到国内信息安全知名企业(如360、启明星辰、蓝盾科技等)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培养网络安全与软件安全方面的“双师型”教师。
(五)创新创业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有效途径之一。我校信息安全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四年中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大学生科研课题或信息安全领域相关主题竞赛至少一次,方能获得该课程学分。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结束语
信息安全专业长期以来存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市场需求信息安全人才,但学校培养的信息安全人才又不能很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是常态。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也往往更多地选择从事软件开发、网络运维等工作岗位,不能很好的将其所学安全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随着信息安全市场规模扩大,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如何培养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已经是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
第五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改革论文
摘要: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生物专业基础课程。为改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项目陈旧、学生缺乏主动性、考核评价方式落后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通过优化教学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和考核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等措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是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生物化学既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也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随着20世纪生命科学的突飞猛进,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和方法都得到不断的拓展和创新。应用型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由于生物化学实验内容较多,知识面广,耗时较长,课时较少,迫切需要对生物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1、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1)加强实验内容的整合和挖掘。
按照从基本技能到应用创新的设计思路,对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两个层次,拉近课堂知识与生产应用的距离,逐级递进式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将验证型实验项目重新整合,缩短了学时数和项目数,使每个验证项目的内容均独立不重复,学生通过学习每个验证型项目,都掌握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学会新仪器的使用。同时,加强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的整合,挖掘出难度适中,能体现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水平的新项目,将学生之前学过的化学知识和生物知识融合进实验项目,每个实验均让学生获得新的收获和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经过教学改革后,验证型实验每次由一个实验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配制试剂溶液,准备实验仪器设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对各实验小组亲手示范、全面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操作要领,明确注意事项,教会学生准确、完整地进行数据记录,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在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时由教师提前3—4周给出项目题目、主要研究内容以及达成的目标。学生分组,完成资料的查找、项目方案的设计和具体的实施步骤,提前2周于实验课后由每小组代表学生讲解小组的设计方案,学生相互讨论后,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针对实验设计中的不合理方法、无法提供仪器设备等问题进行修订。学生于实验前2——3天,在教师的带领下,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原材料、试剂等,在课堂教学时,由学生自主根据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几个项目的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明显的提高,充分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学生的科研和进一步深层次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采用PPT教学方法。
采用PPT教学,将实验的原理、背景介绍、方法、步骤均以图文形式展示,加上教学视频的播放,对于基础验证型实验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利用糖的呈色反应,学生通过PPT能直观的了解呈色后的颜色变化,比传统的文字描述更能体现实验应达到的效果。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能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基本实验技能操作水平。
(4)采用多元评价体系。
以往期末考试主要以操作考试为主,操作考试通常是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常用仪器的使用,使部分学生平时不听、不学、不做,期末突击学习。我们将实验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将考试分为四部分:平时考核(10%)、自主课堂设计(30%)、实验报告(30%)、期末考核(30%),突出学生应用知识及实践能力考核。平时考核包括教师提问作业、学习态度、实验整理等。自主设计实验考核成绩,主要以综合设计实验课程为主,以实验设计、实施和总结综合评价。实验报告内容要求不仅写明实验结果,更要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个人的心得体会。期末考核采用学生自主选择题目,自主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内容的方式,涵盖了生物化学实验课程需掌握的内容,考试方式灵活,考查能力全面,全面的反应了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5)提高教师素质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的角度审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交流沟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除了加强个人专业能力学习外,还要以团队形式开展教学工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更好的教学水平。
2、对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学校采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脱节现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也是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对教学体系的整合、教学模式的改革、考核方法的优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多名学生申报了校级创新创业训练以及科研立项,获得资金资助的同时,很多同学已发表论文,并顺利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并在考研时选择生物化学相关专业,为高层次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文,夏建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07—110。
[2]管骁,黄凯,李森。高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食品工业,2018(1):21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