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一年级上册《用多大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重、难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
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生兴奋地与同桌练习。)
师: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
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师: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师:(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第一幅图是在教室里,一个小朋友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
师:是啊,小朋友在讲故事,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生: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师: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
生:记住了!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生: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
师: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1:应该大声说,要不然老师听不到。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说话。下课了,其他同学都休息了,不能影响他们。
师:(笑)哈哈,两位同学的看法不一样了,同学们,你们怎么想?
生:(议论纷纷)大声说!不对,小声说!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师: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2: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评委老师听清楚。
师:不错,比赛时一定要有气势。
生3: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生4: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师:说得对,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
生5:家里来客人了要大声问好,这样才热情。
生6:打电话时声音要大一点,这样对方才能听得清,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声音也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别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
生2:我还知道表演时、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生3:我知道在公共场合说话要小声,不能影响其他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等来决定。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小学生,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第二篇:一年级上册《用多大的声音》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说话声音的大小要依不同场合决定。
2.引导学生在公共场合学会为他人着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确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在公共场合选择恰当的音量与人沟通。
课时实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一)老师为学生讲解游戏规则。
老师随机以一句话为例,老师大声念,学生要小声念。老师小声念,学生就要大声念。
(二)引导学生发现,声音有大小之分。
(三)引发学生思考:是否能一直大声讲话?又是否能一直小声讲话?
(四)引入口语交际课题--用多大的声音
二、引发思考
(一)教师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时候应该大声说话?为什么?
1.学生小组讨论。
2.师生共同交流看法。
(二)教师提问:什么时候应该小声说话?为什么?
1.学生小组讨论。
2.师生共同交流看法。
(三)老师总结。
1.在大家安静看书、学习或单独与人交流时应该小声说话,尽量不打扰其他人。
2.在众人面前发言时应该大声说话,让大家都听得见。
3.多为他人着想就能恰当地选择好说话的音量。
三、场景演练
(一)老师指定几种场景,选择同学到前面演示用什么样的音量与人交流。
(二)师生共同交流评价。
四、思考判断
多媒体出示漫画,大家共同交流这种情况下,这么做恰当与否,如不恰当应该怎么做?
五、教师总结
六、作业设计
回家与父母交流今天课堂上的收获。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 用多大的声音》教案
口语交际 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重、难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
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生兴奋地与同桌练习。)
师: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
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师: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师:(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第一幅图是在教室里,一个小朋友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
师:是啊,小朋友在讲故事,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生: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师: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
生:记住了!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生: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
师: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1:应该大声说,要不然老师听不到。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说话。下课了,其他同学都休息了,不能影响他们。
师:(笑)哈哈,两位同学的看法不一样了,同学们,你们怎么想?
生:(议论纷纷)大声说!不对,小声说!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环节用课件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判断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并与同桌交流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师: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2: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评委老师听清楚。
师:不错,比赛时一定要有气势。
生3: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生4: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师:说得对,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
生5:家里来客人了要大声问好,这样才热情。
生6:打电话时声音要大一点,这样对方才能听得清,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声音也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别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口语交际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以致用。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
生2:我还知道表演时、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生3:我知道在公共场合说话要小声,不能影响其他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等来决定。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小学生,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谈收获,将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巩固,同时为学生创设表达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学会与人交往。为此,本节课,我注意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课堂中力求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课上单纯乏味的说教,课堂上我采用“讲故事”“演一演”等形式,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2.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情境,降低了表达的难度。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道,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张有弛。
第四篇: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反思
用多大的声音教学反思 张志娜
我讲的是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用多大的声音,主要的目标是有时要大声,有事要小声。这节课总体来说节奏有些快,导致有些细节环节没有出现。本课共有四个环节
1、导入
2、创设情境
3、联系生活,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4、总结收获,课外延伸。
导入:通过小男孩聪聪遇到的问题,将学生带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要大声说话,有事要小声说话。
创设情境:在看图说话上,本意是想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说一句完整的话,但是我班学生说的都是半句话,这是我以后要加强训练的地方。在最后一副图片上,原本设计师让学生看到小朋友捡到橡皮,会有的学生大声说话,有的会小声说话,进而进行讨论。但是我班学生同学就说一个小声说话。如果在这后面引导学生下课再教室里小朋友捡到一块橡皮交给老师,应该是大声说话还是应该小声说话,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说说自己的建议。
联系生活实际。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所以我设计了很多在公共场所的图片,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在这个地方本来是想让学生自己想想,说说。但是他们知道的太少,所以学生没说出来。我就直接出示了图片,如果让小组合作,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想想哪些地方要大声说话,哪些地方要小声说话我相信也会有学生说出来。还是我不太相信学生,怕他们说不好。在口语交际课上应该学会放手,引导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
最后一个环节是谈收获,把学到的讲给爸爸妈妈听。谈收获是为了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是为了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快乐的和家长一起学习。如果在这个地方再加入一些小儿歌,巩固效果会更好。
在以后对口语交际的教学中,不仅要做到师生互动,还要做到生生互动。让孩子爱说话,让他们知道说话也是一种表现自己的好方法。
第五篇:统编本一年级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重、难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
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生兴奋地与同桌练习。)
师: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
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师: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师:(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第一幅图是在教室里,一个小朋友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
师:是啊,小朋友在讲故事,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生: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师: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
生:记住了!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生: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
师: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1:应该大声说,要不然老师听不到。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说话。下课了,其他同学都休息了,不能影响他们。
师:(笑)哈哈,两位同学的看法不一样了,同学们,你们怎么想?
生:(议论纷纷)大声说!不对,小声说!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环节用课件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判断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并与同桌交流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师: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2: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评委老师听清楚。
师:不错,比赛时一定要有气势。
生3: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生4: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师:说得对,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
生5:家里来客人了要大声问好,这样才热情。
生6:打电话时声音要大一点,这样对方才能听得清,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声音也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别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口语交际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以致用。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
生2:我还知道表演时、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生3:我知道在公共场合说话要小声,不能影响其他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等来决定。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小学生,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谈收获,将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巩固,同时为学生创设表达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学会与人交往。为此,本节课,我注意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课堂中力求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课上单纯乏味的说教,课堂上我采用“讲故事”“演一演”等形式,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2.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情境,降低了表达的难度。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道,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张有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