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普高体育理论课教学调查研究论文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1]本课题试图通过对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8种专业类型的76所高校(除体育院校外)体育理论课教学情况以及其中20所普通高校(重点高校10所,一般院校10所)1860名在校大学生对体育理论课所持态度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我国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为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5.44%的比例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除体育院校外的理工、医药、财经、语言、艺术、师范、农林和综合性大学等8种类型的1396所普通高校中抽取76所为调查对象学校,其中重点高校35所,一般院校41所。
1.2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要求设计了问卷表格,问卷经过了10名专家的评审、鉴定,用克龙巴赫(Cronbach)检验内容效度的方法,测出高校和学生内容效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和0.91。发出问卷:教学主任100份,收回83份,有效问卷76份,有效率76%;学生问卷(主要采用利克特态度测定法,问卷由50个问题构成,采用五级评定)2000份,收回1901份,有效问卷1860份,有效率93%。
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均在IBM586计算机上用SPSS10.0forwindows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里论课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通过访问座谈发现,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是重要的,是大学体育教学和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兴趣。学生们也普遍认为,通过体育理论课的学习,能扩大知识面,提高生活情趣和娱乐品位,对身体锻炼和生活有帮助。
体育理论课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教室里讲授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的理论知识课。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地位和影响:
(1)体育理论教学“是集中地进行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2]。(2)“体育理论课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以及劳动技能具有促进作用,’[3]。(3)“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不仅是指导学生体育实践所必需的,也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质,’[4]。(4)“通过体育理论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大学体育的目的、任务与意义,了解人体的结构、机能和不同年龄人的身体特点,了解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懂得怎样锻炼身体,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懂得体育卫生保健的重要意义,养成讲卫生、爱整洁、不酗酒、不吸烟、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健康的文化活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防治伤病的一般卫生知识和治疗伤病的体育疗法;掌握检查身体锻炼效果的知识以及自我检查和评价体质与健康的简易方法等”[5]。(5)体育理论课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与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6)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对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指导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态度和能力以及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等有重要的意义。
2.2我国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
(1)理论课学时。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学时总体不足,重点高校与一般院校每学期学时安排差异无显著性(P>0.05)。每学期实际上体育理论课4学时以上的学校仅有36所(重点高校19所、一般院校17所),占47.37%。这是我国普通高校长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结果。还有40所(重点高校16所、一般院校24所)高校体育理论课学期授课在4学时以下(每学期2学时以下、2?3学时和3?4学时的学校分别为8所、12所和20所),占52.63%;与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每学期约4学时)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学时数没有保障,将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内容。
由表1可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带有片面性,重点高校与一般院校在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点高校选择A、B、C和D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学校分别为5所(占14.29%)、7所(占20.00%)、8所(占22.86%)和15所(占42.86%);而一般高校选择A、B、C和D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学校分别为15所(占36.59%)、10所(占24.39%)、9所(占21.95%)和7所(占17.07%)。总体上,我国76所普通高校选择D(经专家论证为最佳教学内容)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学校仅有22所(占28.95%)。内容不全面、不丰富,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是理所当然的了。
(3)教材使用。
由表2可知,我国普通高校理论课教材使用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地方保护主义强),重点高校与一般院校在教材选择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重点高校选择理论教材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校编教材(占60.00%)、统编教材(占17.14%)、自编教材(占14.29%)、省编教材(占8.57%);而一般高校选择理论教材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省编教材(占60.98%)、校编教材(占21.95%)、统编教材(占12.20%)、自编教材(占4.88%)。总体上,首选校编教材(占39.47%),其次为省编教材(占36.84%),再次为统编教材占14.47%,最后才选择自编教材(占9.21%)。由于自编教材、校编教材和省编教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总体水平偏差。对教师来讲,要做到对教材及教材以外有关知识的精通,并走上讲台生动地讲述是困难的。对普遍大学生来讲,他们最需要的知识是哪些,还需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去寻找去探求。现行的各种版本的体育理论教材对近20年来国内外的社会体育学研究的新成果缺少总结,对传统的自然体育学的新成果反映也不足。为此,寻求具有时代特征、实用性的体育理论教材迫在眉睫。
(4)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重点高校与一般院校在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差异无显著性CP>0.05)。总体上,首选照本宣科注入式(占38.16%),其次为自学提问式(占26.32%),再次为自由讨论式(占19.74%),最后才选择多媒体教学(仅占15.79%)。体育理论的教学方法延续照本宣科注入式的教学显然已不再适应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大学生对枯燥的内容和照本宣科注入式的教学不感兴趣。就是有条件可利用的幻灯、图片等的使用也不足,更不要说电视、摄像及多媒体计算机这些大学生更感兴趣的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了。这里存在着硬件和软件双重原因,许多学校在专门的教室和配套设施上明显不足,而教师使用设备能力以及教材选用和开发严重滞后,直接影响理论课的质量,也影响体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5)学生的学习态度。
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对体育理论课持消极态度,重点高校与一般院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重点高校学生对体育理论课所持态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消极(39.44%)、积极(26.85%)、很积极(15.39%)、很消极(13.93%)、一般(4.38%);—般院校学生对体育理论课所持态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消极(37.94%)、积极(26.49%)、很积极(20.93%)、很消极(9.18%)、一般(5.46%)。从总体上看,在接受调查的1860名大学生中,有340人(占18.28%)对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持很积极的态度;持积极的态度有496人(占26.67%)持一般(即既不积极,也不消极)态度的有92人(占4.95%)持消极态度的有719人(占38.67%);持很消极态度的有213人(占11.45%)。本次调查所有被试的总平均得分为0.93。对照态度评价尺可知:这次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接近消极水平。经调查得知,这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对理论课学习持消极或很消极态度,其主要原因是,对体育理论课学习的目的、意义及作用认识不足;学校的教学设施、环境条件较差;少数任课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不高等。在这些原因中,既有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和任课教师方面的因素。这给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改进的依据。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体育理论课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劳动技能具有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指导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态度和能力以及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等有重要的意义。
(2)我国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现状与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基本相符,但仍存在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时数不足、教学内容选择带有片面性、教材使用受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体育态度消极等,这一状况应当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3.2建议
(1)适当增加理论课教学时数。体育理论教学内容丰富、面广,如体育的价值功能、运动健身原理、发展身体素质理论依据、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等等,就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的教学时数是够的。本研究调查表明,目前还有52.63%的高校体育理论课每学期授课在4学时以下,势必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贯彻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认为应适当增加理论课教学时数,并加强和注重外堂实践课中的体育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介绍,将体育理论的学习落到实处。
(2)教材选择要从实际出发。普通大学生受中学“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多数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偏低,而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对体育的全新认识才刚刚开始;再者高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决定了高校体育理论教材应有别于其他学科。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根据高校培养目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教学大纲或编写适合高校实际的配套教材。
(3)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体育教学理论教法新颖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授课时适时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电视、摄像、录像、幻灯及计算机等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感兴趣的项目、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或现场分析录像等,增进相互交流,同时提高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
(4)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突出全面性、终身化。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面临2种选择:一是彻底改变现有的体育教学形式,重新构建一种统一模式的理论教学内容和体系;二是基本上保持现有的教学内容形式的相对稳定,同时又作出积极的调整和适度的补充,以解决现有理论教学内容与整个体育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最好选择后者为宜。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扩大知识面,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加强体育的科学性和多功能效应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又要强调身体锻炼的原理、原则、方法等的教学,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5)提高理论课成绩在体育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为端正目前大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消极态度,我们认为,除对体育理论课实行严格考勤、提高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改善教学设施外,提高理论课成绩在体育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20%?40%)是一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S].教体艺[2002]13号.[2]罗映清.学校体育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142.[2]陆水庆.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与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1):83-85.[3]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62.[4]张永青.高等教育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15.
第二篇: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体育理论课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现状调查表明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体育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每学期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教材缺乏统一性、教材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方法手段较为单一;考核环节不科学。本文对改革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力图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对策
体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体育教育至关重要,绝大多数学生即将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学校体育教育的成果将转化为社会效应体现出来。这一时期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理念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理论课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能为学生传授科学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指导体育锻炼实践。普通高校大学生从其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有利于他们学习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从而使他们更好、更科学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形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理念与习惯。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寻求发展对策,将会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合格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为例,随机抽取西安市20所普通高校作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近十年相关体育理论教学研究资料,了解前人研究成果,力求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借鉴。
(2)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三类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对主管领导发放问卷20份,有效回收17份,有效回收率为85%;对体育教师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1份,有效回收率为91%;对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863份,有效回收率为86.3%。同时,通过与个别调查对象进行访问,获取相关信息。
(3)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数据运用社会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处理得出量化指标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认识现状。
从现状来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是以体育技术、技能的培养为主,注重技术课的教学,对体育理论课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访谈与问卷结果表明:学校主管领导认为体育课理应在操场、体育馆等场所进行技术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理论课教学可有可无,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融入技术教学中,这导致体育理论课的正常教学得不到保证;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体育理论课教学知识较为匮乏、理论课教学水平不高,本身理论课时数较少,他们认为体育课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技术课的教学上,甚至有些教师把体育理论课作为因阴雨天气室外无法上课的应对手段;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不感兴趣,因为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与目标使他们不认真对待,理论课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2、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现状。
人类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锻炼身体、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与经验,而且体育科学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会更好的指导体育锻炼实践。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1]每学期4学时的体育理论课,对大量的体育理论知识学生较难系统的学习与掌握。从现状看,每学期4学时的理论课教学在普通高校中也难以保证,据曾吉等人在对全国20个省、自治区的76所普通高校的调查,按规定每学期体育理论课4学时以上的有36所(47.37%)。[1]在对西安市的20所普通高校调查中,按规定体育理论课每学期4学时的学校也仅有6所(17%),甚至有些高校在大学一、二年级两年的体育课中只开设2-4学时理论课,这种现状对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产生很大影响。
3、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材使用及教学内容选择现状。
调查表明,普通高校所使用的体育教材种类较多,各校选择不一,作为教学指导文件缺乏规范性、统一性,在调查的西安市20所普通高校中有12所选用自编教材。这些教材各有特点,大纲规定技术教学内容的编写都较为系统、规范,但对理论课教材的编写不明确、差异较大,所涉及理论知识规范性较差,有些教材甚至没有明确的理论教材内容,使得体育理论课教学缺乏科学指导。从内容来看,教师所选择的授课内容大多是一些“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体育的起源”、“体育的本质”、“项目规则与裁判法”等等,缺乏系统性、而且随意性大、与实践结合不够,学生不感兴趣。所有高校教学大纲对教师的实践课内容有明确、系统的安排,但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进度大多高校没有明确,教师在选择时较为盲目,仅从自身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中选择,很少考虑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掌握的需要、兴趣,这也导致体育理论教学效果较差。
4、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现状。
良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表明,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采取整节课理论讲授的方式,采取课堂讲授结合学生提问、讨论方式的仅占少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师也不多。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与其它理论课教学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体育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生动性,这要求教师在讲授中尽可能采取多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过于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更谈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5、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考核现状。
体育理论课的考核一方面可以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要的考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从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只重视技术、技能、达标等方面的考核,忽视理论课的考核,还有些高校对学生的体育理论课不考核,有考核的高校也大多采取开卷或口试的方式,而且理论课成绩最多不超过体育科总分的20%,这种现状导致学生不重视体育理论课,更谈不上感兴趣。
三、结论
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体育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每学期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教材缺乏统一性、教材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方法手段较为单一;考核环节不科学。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体育理论课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实现。
四、对策。
1、主管领导和体育教师应尽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理论课重要性。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首先高校主管领导应尽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以往认为“体育理论课可有可无”、“理论知识可以融入到实践课教学中去”的观念,牢固树立起“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理念,把学生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培养结合在一起,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其次,体育教师也应重视理论课教学、不断提高自身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充实自身知识储备并不断更新,提高体育理论课教学讲授技巧与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理论课教学成为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并纳入考核评定中去。
2、结合实际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
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应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以保证学生对科学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增加也应考虑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不能盲目在数量上增加,除了要保证理论课教学时数的正常比例外,采取多种方式增加与补充,例如,因雨雪天气室外无法上课时安排理论课教学,还可利用一定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作为体育理论课的延伸和补充,也可聘请一些相关专家、学者、知名运动员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知识作专题讲座等等。总之,学时的增加是在保证学生完成体育实践课教学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方式,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
3、体育理论课教材应相对统一、适当灵活,教学内容选择应科学、系统。
教材的使用应相对统一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普通高校教材使用种类较多的现状不利于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应结合实际,有条件的高校都应使用统编教材,在统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与需要灵活选择自编或其它教材。现有体育教材中体育理论知识只占全部内容的一小部分,而且涉及内容不系统、随意性大,体育与卫生保健及科学锻炼方法理论知识在教材中单独系统编写,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学内容应注意科学、系统,科学性要求教材选择要实用,体育技术课的实践性较强,教学内容应主要强调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并在理论上指导技术课的学习。系统性要求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要全面,而且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大学生特点、时代特点,更加切合实际,可以选择一些体育时事、奥运知识、娱乐项目等方面的内容。
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传授体育理论知识。
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在课堂讲授中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改变以往教师整节课直接陈述,多运用对比、范例等方法,有条件应尽可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避免单一教法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学生保持最佳状态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5、注重体育理论课考核评价环节。
大多高校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考核流于形式,技术实践课考核较为严格,学生重视,而体育理论课的考核相对简单,使学生对理论课兴趣不高、不重视。要改变这种现状,应重视对体育理论课的考核与评价,每学期对学生都有一定评价,并把考核成绩计入体育课总成绩中,或专门单独计算体育理论课考核成绩。考核的知识应结合教学内容,考虑更多实用性、实践性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能指导实践,不应过于理论化、书本化。考核应以督促学生自觉学习、重视理论知识掌握为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吉,吴明智,李智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1):95-98.[2]刘保.谈在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开设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194-195.[3]陆美琳.江苏省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与讨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5):48-49.[4]张超群,汪红.谈如何上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51.[5]高军.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92-93.[6]刘月晨,付玉坤.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改革的几点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0,(1):68-69.[7]王朝军.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研,2001,(4)42-43.
第三篇: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体育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成功的体育理论课教学能够弥补体育实践渫教学方面的不足,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体育与健康方面的问题,对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及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体育理论课教学还有利于大学体育教学最终目标的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工作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但是在体育理论课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实践教学而忽视理论教学的现象。例如,大多数体育教师只注重对自己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对理论课程的学习,这就造成了其知识结构的不平衡和教学能力的缺陷。又如,许多髙校的体育教学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只有遇到阴雨天气的时候才会将体育教学搬进室内,而且到室内之后体育教师就往往让学生自行安排时间,长此以往,学生就认为下雨天不用上体育课,使体育课流于无政府的状态。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教师和学生对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教学部门对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工作做得不到位,管理存在缺陷,以至干长期存在的“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
1.2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课程安排太少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体育理论部分的学时必须达到教学总时数的12%,甚至还要多。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都按照规定每周安排两学时的体育课,一学期的体育课的时数就是36,如果按照丨2%的体育理论课时要求,就是每学期的体育理论课时是4学时,而学生仅仅在这几个学时的理论教学中是不可能学习并掌握好应该掌握的知识的,而且我国所面临的更为严峻的现实是许多高校真正按照总课时的12%来进行体育理论教学的少之又少,很多高校的体育理论教学连最基本的标准都达不到,更谈不上用体育理论来指导体育实践了。
1.3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有别于其他理论课的,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应该走出以往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认真听并且认真做笔记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应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摒弃以往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体育理论教学的效果大大提升,从而真正做到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活动,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最终目标的实现。
1.4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所使用的教材随意性较大
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是指导体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重要依据,如果教材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就会对教学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多选用的体育理论课教材版本较多,有髙校教师自编的版本,也有统编的教材,这些教材都各具特点,但是在编写内容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这样的教材根本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1.5高校体育理论考试的方法不灵活
考试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由于目前的高校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时数较少,就使得当前的体育理论考试较为死板。从以往的考试题丨丨来#,许多考试题都与学生的实际体育活动相脱节,学生往往在考试完之后就将其抛之脑后。这种死板的考试方法不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健康知识,也不利于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这也是导致许多大学生走上社会放弃健身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急需对现在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
2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对策
2.1转变体育理论教学观念,重视体育理论教学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获得体育知识的重要途径,要想使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取得较好的发展,高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要转变体育理论教学观念,重视体育理论教学。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师要认识到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体育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体育理论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2.2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只有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才能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使其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高校除了可以按照正常的比例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外,还可以在不适合进行体育实践课时上体育理论课,也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上体育理论课,还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或者是知名的运动员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的讲习。
2.3采取多种方法进行体育理论课教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采取一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法,图文并茂的对学生进行讲解,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应充分考虑到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以及学生的待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其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使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2.4髙校体育理论课的教材应尽量统一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材应该尽量的统一,然后可以在统一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加进学校教师自编的或者自己整理的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当然,这是在保证教材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既掌握到所应学习的知识,又保证知识的科学性。
2.5改革高校体育理论课的考试制度
考试即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考察,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体育理论课的考试应该统一命题,同时还要统一考试的环境,另外,还要在现有考试的基础上加进口试及论文写作,这样能够保证更好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检验,能够为其养成终身的体育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仍是体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我们应该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第四篇: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课题:努力锻炼促发育——青春期与体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青春期是生命必经阶段,知道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的身心特点。
2、能力目标:能依据青春期的特点,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能正确运用扬长避短的具体方法与要求。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一、青春期的概念及其分段
青春期是指人体生长发育成熟前一个迅速发育的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青春发育前期:女生从11~12岁开始,男生从13—14岁开始,一般持续2~3年。
2、青春发育中期:女生从12~15岁开始,男生从14~16岁开始,主要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为主,女生出现月经,男生出现遗精,一般持续2—4年。
3、青春发育后期:女生从16~17岁开始,男生从17~18岁开始,主要表现为身体各系统继续缓慢发育,逐渐成熟。
青春期发育的开始年龄、持续时间、发育状况既有种族、环境、社会条件的差异,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青春期是人体各系统、各组织器官迅速变化,趋于完善定型的关键时期,对我们的心理、情绪、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平稳度过青春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春期体育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锻炼可以使青少年在青春期发育得更好。但是青春期身体的发育、身体素质和机能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性别和不同个体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体育锻炼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别,因人而宜。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前两个阶段,这一时期骨骼的发育、身高的增长都较快,骨组织中软骨成分较多,富于弹性,不易骨折,但是抗压、抗扭曲能力差。所以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负荷重量不能太大,尤其要注意保护脊柱。
青春期肌肉生长速度落后于骨骼,肌纤维细而长,肌肉力量较差。所以要选用适当的刺激肌肉发展的力量练习,促进身体各部位均衡发展,避免长成“豆芽菜”的体形。
青春期的体育锻炼尤其要重视对加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有良好作用的有氧耐力训练,如经常进行较慢的或中等速度的跑步等。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灵活性都比较好,所以要抓紧这个有利的时机,多学一些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生活中必需的活动技能,为以后学习各种体育、生产劳动技能和军事技能打好基础。
初中女生要努力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和生理上的困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月经期间可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引起腹内压升高的运动(如仰卧起坐等),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在青春期阶段要经常进行有氧耐力跑步,可以消除体内多余脂肪。经常进行韵律体操、舞蹈练习和加强腹部肌肉、骨盆底肌、腰背肌肉的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加健美,动作更为协调,姿态更加优美,还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另外,要安全、平稳地度过青春期,除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注意营养卫生外,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要热爱生活,与他人友好相处,养成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的性格;要培养多种爱好,努力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双健”,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荚全面发展的人材。
【复习与思考】
1、什么是青春期?
2、青春期体育锻炼要注意什么问题?
体育理论教案
时间:第1周第2课时
(教室)
主备人:许传新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注意事项及要求
初中阶段是人的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初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使身高增长,体重增加,呼吸机能和心脏功能提高。体育锻炼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有效、最积极的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各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上课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1)上课着装要整齐,得体。尽量身穿运动装,必须脚穿运动鞋或布鞋。
(2)上课必须纪律严肃认真,积极听课,认真训练,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3)上课必须听从指挥,服从口令,一切行动听指挥。
(4)上课必须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注意自我保护。
体育健康课达到的其他教育效果:
(1)培养吃苦、耐劳、坚韧的精神。
(2)养成力争上游、不服输的思想品德。
(3)加强道德情操的养成、创造能力的培养
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值,促进骨骼和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身体长高,还可以使肌肉发达有力。体育运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
初中生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初中生的骨骼增长较快,骨骼的弹性大,硬度小,易发生弯曲和变形,能承受的压力和肌肉的拉力都较弱;肌肉的发育以长度增加为主,肌肉细长,肌力较差。容易疲劳,所以在 在形体训练中要注意:
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姿势;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要变换体位练习,以促进形体均衡发展。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注意全面发展。
第五篇: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课的内容:
课的任务:
重点难点:
内容分析: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
奈史密斯先生先在麦克杰尔大学攻读牧师学准备做牧师,但读了三年却发现不适合,他的兴趣是体育,但是麦克杰尔大学并没有这一科系,因此忍耐到毕业。然后到了美国麻省的春田学院谋得一个体育指导员的职位。
奈史密斯从当地人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名为“篮球”。
篮球游戏最初五项基本原则:
1、圆型的球,双手进行。
2、队员不可以拿着球跑。
3、任何队员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占据场上的任何位置。
4、队员之间不应有身体接触。
5、篮球应水平地置于场地上方。
篮球游戏最初三个条件
1、不能受时间的影响。
2、各方面的人都能参加(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
3、要与美式足球有明显区别。
因此,篮球的诞生离不开这个人詹姆斯·奈史密斯。他被誉为发明篮球游戏的第一人和现代篮球之父。奈史密斯于1939年逝世。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1904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
1932年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总部设在德国的慕尼黑。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1950年和1963年分别有了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1895年篮球运动传入我国天津。在我国篮球的发展史上,董守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远涉重洋到篮球运动的发源地——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深造。1925年学成回国后所著《篮球术》,成为我国最早的篮球专著。他又编著了《最新篮球术》一书,为推进我国的篮球运动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是我国最早的国际奥委会委员。
1、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和世界上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美国、俄罗斯、克罗地亚、立陶宛、南联盟等国家篮球水平较高,而众所周知的美国NBA职业赛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
2、在亚洲我国的篮球水平属一流,男女篮的主要对手是韩国、日本,在亚锦赛、亚运会上我们的男女篮球都获得过冠军。
3、国内有每年一度的职业俱乐部联赛,已经举办了好几年了。八一队水平较高连续五年蝉联冠军。女子篮球目前还没有俱乐部联赛。
4、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举办了CUBA联赛。
以上内容教师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 球的材料、尺寸和重量
1、球是圆形的,为认可的暗橙色;
2、外壳用皮、像胶或合成物质制成;
3、圆周不得小于米(厘米),不得大于米(7 8厘米);
4、重量不得少于567克,不得多于650克;
5、充气后,使球从米的高度(从球的底部量起)落到球场的地面上,反弹起来的高度不得低于米,也不得高于 0米(从球的顶部量起);
6、球面的接缝或槽的宽度不得超过米(毫米)。
1、队员、替补队员和教练员
每队有12名队员,1名教练员。
比赛进行时,每队要有五名队员上场,并可按照规则规定进行替换。
2、比赛通则
比赛时间
A、两个半时,每半时20分钟
B、四节,每一节12分钟。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中间的休息时间分别为2分钟。
C、半场的休息时间为10分钟或15分钟。
比赛的胜负
在比赛时间内,得分较多的队得胜。一次罚球中篮得1分,一次投篮中篮得2分,在3分投篮区中篮得3分。
3、违例和犯规
常见的违例有:球出皆、非法运球、带球走、球回后场,干扰球、脚踢球、拳击球、3秒、5秒、8秒、24秒等。
常见的犯规有:推人、拉手、阻挡等伤害他人的行为。
1、问:一名对队员在投三分时脚触及三分线,投中算不算三分?
2、问:进攻队员身体在限制区外面,但一只脚踩在限制区的线上,受三秒规则的约束?吗
3、问:甲在界内跳起,把块要出界的球勾回来,算不算出界?
4、问:甲在后场发界外球,想把球长传给块攻的队员,却投中篮框,请问这个球算不算得分?
1、本次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了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场地和设备的规格要求,并且详细讲解一些篮球运动的主要规则。
2、通过这次课的学习,增加同学们对篮球运动的了解,培养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学会自我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