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5 12:3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鹅》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鹅》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第一篇:《白鹅》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文本解读】

《白鹅》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课。本组教材都是名家笔下的动物,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有趣;二是通过阅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教学本组课文要恰当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白鹅》作为本组开篇文章,更充分体现以上特点。课文重点刻画白鹅的性格高傲,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顾右盼,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从容不迫”的吃相具体细致刻画了鹅的高傲。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令人讨厌,而是可爱有趣,让人发笑的。另外,作为一代文学大师,丰子恺的行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文章结构严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过渡句),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语言风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表现鹅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贬实褒”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本次教研课我选择第二课时教学。我打算在落实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够提升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并且能学习作者的幽默的表达方式并能积累运用文中的词语。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⑴ 能从“叫声、步态、吃相”中感受白鹅的高傲。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7自然段,积累好词佳句,能运用若干好词佳句。

⑶ 揣摩作者写作的表达方式(比较、拟人、贬意褒用)初步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写作语言。

2、过程方法:

通过朗读、想象说话来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白鹅的高傲和可爱,并能有滋有味地朗读。

【教学难点】

有所感受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能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顺情导入,整体感知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13课《白鹅》,你们觉得风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是怎样的?

(请用一个词表达)

生:高傲、有趣、有意思、威风、可爱、架子十足──(让6、7位同学说)听得出来你们都很喜欢这个高傲的动物。生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而鹅不仅表现在姿态上,更表现在……

生:叫声、步态、吃相。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师:这节课我们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走近白鹅,欣赏白鹅。赶快读读3~7小节,看看哪些句子表现出白鹅的高傲,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读完、画完。)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你可以读你特别喜欢的句子也可以谈你的体会。

(随学生发言学习任何一部分。)

二、细读高傲、品味可爱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白鹅的高傲?

预设情景:

1、叫声:

生:我从白鹅的叫声中体会到他的高傲!见到生客他必然厉声叫嚣,仿佛大声训斥别人似的,表现他的威严。远处有人走动,也没惹他,他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师:体会的不错。如果鹅会说汉语的话,你们猜猜他会说些什么呢?

生:见到生客,他会大声训斥:说:“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没礼貌的家伙!”

师:够傲的。

生: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他引吭大叫,一定说:“外面谁在走动?最好离这儿远点!”……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他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他。谁愿意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让我们从他的叫声中进一步体会鹅的高傲和尽职。

指名读:

多神气呀!多尽职呀!

师:怪不得说养鹅等于养狗,作者表面写鹅叫得凶,高傲,其实是在夸他勇敢尽职,讨人喜欢。我们再来夸夸白鹅,感觉肯定不一样,齐读第三节。带着感情来读读作者的赞叹: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听出了你们的喜欢,听出了你们的赞叹!你们还从哪儿感受到了鹅的高傲?

2、步态:

生读“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师:由鹅的步态你们想到哪些人?

(大王、老板、将军)

师:你来读读看,鹅老板来了没有。

(指名读)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破像……)

评:大模大样的真像个鹅大王。

评:你把他读活了,他可真够霸道的。丰子恺爷爷的笔下的白鹅比你们的都要风度翩翩。课文说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净角就是京剧里的花脸,你们想象一下黑脸包公、白脸曹操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大模大样,从容不迫、威风、架子十足、不可一世。)

师:带着这样的感觉一起把这样的白鹅带到眼前。

生齐读。

师:既然写鹅为什么前面还要写鸭?

生:这样写更能突出鹅的步调从容。

师:对啊!那你说说鸭的步调怎样?

生:急速、局促不安。

(生表演)

师:这样比较白鹅的傲慢更讨人喜欢了。

师生合作读:

能带着你的感情来读读这句话吗?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3、吃相:

师:鹅的叫声、步调挺有意思,而鹅的吃饭一定能让你笑掉大牙。生快速浏览5~7节。你觉得鹅吃饭好笑在哪儿?

4、反馈:

食物有趣,吃法好玩,要人侍侯。简单处理前两个部分。

⑴ 食物:

引读相关句子,让学生谈体会。

⑵ 吃法:

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最好笑的是“鹅狗争饭吃,搞得主人不得不侍侯他”。

5、演读:

重点演读“鹅狗争饭吃”师范读:

你们觉得有趣在什么地方?

生谈感受:

想象调皮狗和鹅的不同表情和动作、对话。

同桌合作练读表演:

第一幕:教给方法,第二、三幕同桌合作选择一幕表演和朗读。

(一人读,一人演。)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来朗读。

6、回归中心:

此时,你想对这只白鹅说些什么呢?

怪不得作者最后赞叹说:

因此鹅吃饭时,非要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不足!

7、指读句子:

⑴ 这种侍侯对白鹅来说是无比的骄傲。

齐读。

⑵ 这种侍侯对作者来说是无比的乐趣。

齐读。

⑶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读: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三、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喜欢这只白鹅吗?你愿意把自己当作白鹅来介绍自己呢?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建议用上这节课我们积累的词语:

厉声叫嚣 厉声呵斥 引吭大叫 大模大样 昂首大叫

净角出场 毫不相让 从容不迫 厉声叫骂 架子十足

学习作者比较幽默的表达方法,把你笔下的白鹅说得让人喜欢。

学习写话:

我是一只()的白鹅,()。

【板书设计】

姿态

叫声 尽职 勇猛

高傲 步态 从容 神气(对比)

吃相 架大 好笑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上下来没有我想象和预设那样顺利和流畅。

在导入时我向学生提出“你们觉得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是怎样的?”如果加上“请用一个词来表达”指向性更明确,也便于节省时间。学生说到“高傲”、“架子十足”、“神气”、“吃相古怪”……初步让我感觉学生并不喜欢这只白鹅。这时我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接着我按预设的那样教学,当赵永亮朗读高傲的句子:“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我问:“为什么?”赵永亮说:“我觉得它要人侍侯,可真高傲。”学生感觉没错,我怕大多数学生思维都停留在3、4小节,没转得那么快。就没再趁机追问。于是再问学生还找到哪些句子。终于有学生说到了第3节的内容。我就开始预设中的理想化教学。但尽管学生能够说,读。我感觉学生们的理解很肤浅,与文本还有一段距离。我两次范读,学生才勉强进入状态。之后教学的机械化也开始明显起来。以至于学习到第6、7自然段时,徐昌辉说:“我一点也不喜欢这只白鹅。”我很惊讶这位悟性高的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于是我不得不再范读“鹅狗争食”的部分。终于部分学生脸上露出了笑容。

可是下课铃就此响起。我们不得不停止学习。课后我想学生怎么会进入不了文本?原来课文中用了较多的反语,一个正面赞美的词也没有。难怪学生一下子找不到感觉。而我的引导失效也是学生进入不了文本的原因。课后有老师建议你为什么不让学生模仿一下白鹅的步态和鸭子的步态呢?是啊!让两名大胆的学生表演一下,课堂上的气氛就不会那么紧张了。此时的笑声也许会给学生带来灵感。

第二篇:白鹅第二课时教案

《 白鹅 》第二课时

腊峰小学 王巧仙

教学目标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思路:白鹅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但学生不会抓住特点,用三言两语即把白鹅的描绘得如此生动形象;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白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用词的准确生动,语言的幽默风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独到之处。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教学准备:

1.学生复习唐朝骆宾王《鹅》、了解作者丰子恺、自学课文。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知识与能力:

1. 分析“白鹅”特点,理解作者对白鹅的思想感情。2. 2.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3. 3.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4.

过程与方法:

5.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理,使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内容。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8.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

1.分析“白鹅”特点。

2.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难点

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教学突破:

加强和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利用辐射教学,引入相关写法的篇目让学生比较、感悟,从而理解并会运用比较手法突出事物特征。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1、2、3、4、5、6、7、8、9、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4字词语。

2、知道白鹅性格高傲这一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来表达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教学重点:了解丰子恺先生是怎样写出鹅“高傲”的特点。教学难点: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 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情。

10、一、读句子导新课11、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丰子恺先生的――《白鹅》。12、2、小声读读课文,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呢?

13、3、师:刚才好多同学提到了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这不仅是我们的感受,也是丰子恺先生的感受。

14、[课件]“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15、师:谁来读一读。

16、4、解释:“好“字。17、5、师:对呀,这真是一个特别、非常、十分高傲的动物,那么在以后的相处中,丰子恺先生发现,它的高傲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8、[课件]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鹅的高傲?

19、(引读、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20、你是从哪知道的呢?你真会学习,那么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总起句”。)

21、二、感受白鹅“傲” 体会作者“情”

22、这节课,我们就将从这三个方面一起去感受白鹅的高傲。

23、[课件]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

24、(一)叫声:(第3自然段)

25、1、请你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表现白鹅高傲的词。从这个词你仿佛可以看见白鹅当时在干什么?它好像在说什么?把你的想象就写在这个词

26、的旁边。

27、(读完了的同学,可以把你的想象写在旁边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28、师: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个词最能让你感受到鹅的高傲?

29、2、“厉声呵斥”:是啊!平时都是人去呵斥别人、或者小动物,可这是白鹅呵斥“人”,都倒过来了,多高傲啊!你愿意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这句话吗? 30、“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还想体会哪个词,谁来说说?

31、想象它说话的语气怎么样?有点凶是吧,那再试试。

32、师引读,重点体会“凡有、必然、甚至”。你听出了什么?

33、带着你的想象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34、再回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自己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家里的一员了,除了主人,谁也不能进来。多么的勇敢、尽职呀!

35、3、总结叫声的4字词语。

36、师:你们看,光叫声,丰老先生就用了4个词语来形容,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一下白鹅叫声的高傲。

37、[课件]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4、师:在这严肃郑重的叫声中,透出一份高傲,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全班齐读。

5、师总结: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二)步态:(第4自然段)

1、师:鹅不仅叫声高傲,它的步态也是那么与众不同。

小声读读第四自然段,你能想像出鹅的步态是什么样的吗? 2、生汇报。师:什么是“净角”?

“净角”是京剧中的一种角色,也叫“大花脸”。师: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净角出场时的样子呢? 我们的大白鹅走起路来的样子大模大样的,特别的高傲。想象一下大白鹅走路时的样子。指名读读读这句话。3、分角色表演鹅和鸭的步态,体会白鹅步态的高傲。

师: 丰老先生为了突出鹅的步态,还把鹅和谁做了一个比较呀?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步态有什么不一样?

谁能联系描写鸭子和鹅走路样子的词语,试着来演一演。指名,一人演鹅,一人演鸭子。

师:其他同学请你们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演,一会请你用课文里的词语来评一评。

师:你评价的真好,看来你不仅学会了积累词语,也学会了运用词语。其实,书中的语言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师:丰老先生真不愧是大作家,仅仅用了2个4字词语,就把鸭子和鹅步态各自不同的特点描写的这么准确、形象!

[课件]局促不安

大模大样

小组对读。

4、请你再来放声自己读读第4自然段,边体会白鹅步态的高傲,边感受这精炼的语言吧。(自己放声读一读)

5、师:你们看,这鹅连走路的样子都那么的高傲,难怪丰老先生要感慨它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了。”

(三)吃相:(5-7自然段)

1、师:鹅的步态和叫声够高傲的了,但和它的吃相相比不算什么。[课件] 作者怎样仔细观察鹅的吃相?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默读第5-7自然段,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使你感受到了它的高傲呢?可以动笔画一画。2、师:如果让你用一个4个字的词语来形容鹅吃饭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 [课件]1.“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2.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候的? 默读第5自然段。

[课件]鹅的吃法,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师:“三眼一板”在词典中是什么意思?(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这里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那你能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从哪儿最能表现鹅吃法的“三眼一板”。(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生:从“一日三餐”(吃饭的时间固定)

从“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吃的东西是不变的。)从“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吃饭的顺序是不变的)(评)是啊!你们看,它吃东西必须是这个顺序,先…再…然后…,错一点都不行,多有趣呀!你能再把它吃饭的顺序清楚的给大家读一读吗? 看他读得多好呀,还有谁愿意按顺序给大家读一读呀!

(评)你看,他特别的聪明,抓住了表示时间的词语。就能读清楚,还有谁想试一试。师:你们瞧,鹅吃饭的时间不变,吃的东西不变,就连顺序也一点都不能变,多有趣呀!谁能读读这一段,把它吃饭时三眼一板的样子读出来。

3、师:这鹅三眼一板的吃法,常常让我们发笑。你还能从那看出特有意思呀? 快来读读第6自然段,把你认为最有意思的地方读给同桌听听。

师:我刚才听好多同学读得都特别的好,你们能想办法,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鹅吃饭有意思的样子再现出来吗?

你们可以同桌想象它当时的样子,说一说;也可以分角色读一读,也可以自己读读……我们看哪组同学表现得最精彩。

生准备、汇报

A第一种情境:(一组汇报——师评——1人读)

师:(评)唉,听出来了吗?连附近的狗都发现鹅老爷吃饭的规律了,看来鹅吃饭三眼一板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一直三眼一板,谁能再把这部分读一读。

B:第二种情境:(一组汇报——师评——2、3人读)

师:(评)想想,这鹅就连见了路过的生人都要厉声叫嚣,那它的饭被狗吃了,他得气成什么样呀? 每个人都读读。

C:第三种情况

师:(评)如果人不在旁边侍候呢,想想我们的鹅老爷会怎样?你想想它在昂首大叫什么? 孩子们,我从这里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这只大白鹅真是个高傲的动物了,你们体会到了吗? 4、那为了让我们的鹅老爷能吃好饭,我们把它的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不就行了吗? 生:不行,说理由。

[课件]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师:真是太高傲了,谁能把它的高傲读出来。

5、师:你会不会每天都坚持去侍候一只这么高傲的鹅去吃饭呢?为什么丰子恺先生却能不胜其烦呢地这样做呢? 师:喜欢它什么了 生:喜欢它的高傲,生:喜欢它的脾气

师:作者就是喜欢它,喜欢它的高傲,怪脾气。板书:喜爱 6、[课件]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此时,当我们再来聆听丰老先生的这句感慨时,你想怎样把你心中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呢? 谁还有不同的感受给大家读一读。全班齐读。

三、总结概括、积累好词。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你觉得文章中的哪个词语最有趣,你最喜欢,就把它工工整整地写在课题的旁边。在我们这一单元的作文中你就可以用到它。(评)你们已经开始学会积累词语了,其实书中的语言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同学们课后你还可以继续抄你们喜欢的词语,也可以是句子。

板书设计:

白 鹅

叫声

高傲 步态 喜爱

吃相

第三篇:《火烧云》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一、录像引入

1、导: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同学们想看吗?(播放录像:火烧云)

2、看到这些火烧云,你的心请怎样?

3、请用惊喜的语气读出在霞光照射下的地面上的景象。(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新课

1、导:这时你抬头仰望,看到空中又是什么样的景象?(指名回答: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象天空着了火。)(屏幕出示句子)

2、导: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把这些云叫做——(火烧云)

3、这些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划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4、(出示练习题: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_______,一会儿_______的,一会儿_______的,一会儿_______,一会儿_______。)(学生做天空练习)

5、导:这地方的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极多,你还能说出几种来吗?

6、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我们可以看出火烧云的变化怎样?(很快)

7、指导感情朗读,要读出变化之快和多,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

8、这景象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9、导: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马)请同学们小声读第四自然段。(老师板书:出现样子变化消失)

10、学生读后讲述上面四方面的内容。(出示句子: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

(1)找出描写变化的词。

(2)指导感情朗读:重读加点的词。

(3)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11、让学生按照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五、六自然段。

12、小结:从刚才所学的内容可知道,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的特点是——(快、多)

13、你现在还有什么疑问或想法吗?

14、请你把以前见过的或根据自己想象的火烧云画下来。(放音乐)

15、两人小组交流,指名到展示台讲述自己所画的内容。

16、导:看着看着,你有什么感觉?齐读最后一段。

17、绚丽多彩的火烧云下去了,你的心情怎样?

18、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么美呢?

三、布置作业

留心观察近日天空云朵的变化,抓住特点,画一画,写一写。

四、板书设计

颜色

8火烧云变化快、多

形状

第四篇:《开国大典》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还正确读写,并能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4、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述方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课文,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故事梗概。

3、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述方法。

〖内容、重难点分析及教学媒体的应用

1、《开国大典》是人教版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描述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激动、自豪的感情。因为事情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没有经历这样的场面,所以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2、学生学习本课,需要老师根据课文的精点及新课标的精神,正确的“导”;图文有机会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适时应用等。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与当时作者和全国人民的心产生共鸣。在学生完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给学生听,在有感情朗读的感染下,使学生更深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让你们来当一回摄影记者,用你们手中的摄影机捕捉开国大典一些精彩场面,选好你要抓拍的镜头,并说说为什么要选拍这些镜头。这样激情导课,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个个跃跃欲试,积极参与。

二、自读感知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边选择感兴趣的镜头,画一画,读一读来体会。围绕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在小组内交流,疑难的共同探究,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感情。

三、品读悟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拍的场景反复感情朗读,畅所欲语。教师可抓住重点词句相机引导。如:“他们一大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中的“直奔”与“走向”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又如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的“投向”与“朝着,看着”相比较,如此点拨、比较,学生就不难理解前者表现人民群众急迫、兴奋的心情,后者则包含人们热切盼望见到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的心情。这样以读促思,以读促讲,师适当引导,又结合多媒体放映开国大典的场面以及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浴血奋战的场面,激发学生探究激学的欲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四、总结升华

1、总结迁移:

学生已经拍摄了这么多的画面,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这些画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简单说一说开国大典的场面,再写下来。然后模仿这一写法写一个片断(场面描写)。这样读写结合,同步发展了智能。

2、拓展延伸:

师可布置以下作业让学生思考完成。当你们捧起这些画面,你们心情怎样?打算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什么?这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育学生为祖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三个维度的整合。

第五篇:《穷人》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熬过去”等词语。

2、理解描写心理活动的重点句,通过学习,感受穷人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体会心理描写作用,仿写一个心理活动片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阅读理解桑娜描写心理活动的重点句,体会桑娜内心的矛盾和善良本性是本文重点:

⑴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⑵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⑶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2、仿写一个心理活动片段是这篇课文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1、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启发学生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来解决重点。

2、采用借鉴、迁移的方法解决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穷人》,认识了(板书):桑娜、西蒙、渔夫。深切地从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读懂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老百姓穷苦的生活。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生活的极度贫穷并不能掩盖灵魂的高尚。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走进穷人的灵魂。

二、再读,探究领悟

1、继续自由读书,找出文中描写他们灵魂高尚的语句。

2、引导交流汇报:注意抓住这些句子进行评析:

⑴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⑵ 她忐忑不安得想:“它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她受的了……是他来了吗?……不,还没有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顿也好!”

⑶ “恩,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恩,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3、引导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4、指导朗读,再现桑娜与渔夫的心理过程,感受人物的高尚品格。

三、导写,领悟写法

引导欣赏大作家描写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的写法,小组讨论后回答(学生说、教师随时引导):

一是要有情境,即发生什么事之后,产生了想法。

二是有想法。“有想法”又分为两个层次:

1、想法复杂,又这样想又那样想。

2、最后拿定主意。

三是合理使用省略号,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仿写一片段。

练习设计:第一次偷……第一次想……

四、总结,拓展积累

1、总结。

2、积累好词,好句。

3、以“桑娜拉开了帐子……”为话题续写《穷人》。

下载《白鹅》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鹅》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鹅叫声和步态的高傲,接下来学习鹅吃相的高傲。 二、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请自由读课文5自......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白鹅》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课。本组教材都是名家笔下的动物,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有......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耽子小学 赵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白鹅吃相的高傲、可笑。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三-七自然段,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

    13白鹅第二课时教案

    13《白鹅》第二课时教案 执教者:殷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 2、知道白鹅性格高傲这一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

    风筝第二课时的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2、想象拓展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