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国大城》读后感
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对城市的认识。
一、关于城市发展的规律
一样东西,用的人越多越有价值,比如安卓系统、windos操作系统,城市也是一样的道理,越大、人越多,越有价值。而小城市的前景不太看好,未来农村人口肯定会持续减少,三四线城市有可能衰落。
人口涌向大城市这是必然的规律。日本的人口总数是下降的,但是东京的人口却呈上升趋势。未来将有更多的人涌入大城市,中国本来可以引领这个潮流,发展超级特大城市,但是很可惜,政府想要东西部均衡发展,想要小城镇多点开花,这种规划可能并不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估计是浪费资源,效果有限。
二、关于城市病:拥挤、污染、犯罪
人为地设定城市人口上限,比如某个城市,规划15年后人口规模是3000万,但是只用了10年,人口就已经突破了这一数字,那么,以前按照3000万人口设计的公共设施就明显落后,不能够适应需要,这是导致城市病一个很重要的的原因,是城市规划的失误。
书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数据,证明了人口的集中对环境治理、耕地保护、预防犯罪都是有益的。在大城市地铁很便利,开车反而不方便,开车的减少有利于环保;人口集中后,一个摄像头就可以覆盖更多人群,可以更加有效地震慑犯罪。
三、城市的商业服务
一个城市中心的形成主要是历史的因素,也有部分规划的原因,不是那么轻易改变的。
道路小、路口多,便于步行,有利于商业街的发展,如果马路太宽,从这一边步行道那一边很麻烦,就难以留住人,商业不容易发展。比如浦东,都是宽阔的马路,规划有序的住宅区,然而繁华的商业街仍然在浦西。道路小也并不必然影响交通,香港的道路很窄,但车速很快。
一个城市,老是驱赶那些提供低端劳动服务的人群,必然会引起服务价格的上涨,受影响的是这个城市居民。
这本书也有不切实际地方,比如作者提出一个偏方,把各个机关单位的围墙拆了,可以分流人群,缓解交通。经济学家薛兆丰就从产权的角度分析了这种做法,反驳得很有道理。
城市规划要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这些知识有些人真不懂,有些人装不懂,不懂的好办,装不懂就不好办了,尤其是有决策权力的人装不懂危害更大。
总体来说,这本书刷新了我的三观,非常值得推荐,很庆幸读到了这本书。
第二篇:《大国大城》读后感1000字
《大国大城》读后感1000字
kevin.c 一隅小屋
这是一本经济学的书,比较厚,阅读量是比较大的。虽然翻开几页,我就犯困了,但是由于书比较厚,所以我一般把书当枕头用了:-).对于一个经济头脑不发达,甚至对经济统计中的数字毫无感觉的人来说,我也能大概能明白这本书表达的浅层意思。也就是书名一样,一个国家是如果产生大城市,以及大城市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路径。借鉴了不同的国际上的发达国家案例,作者提供了一个比较靠谱的方向。
首先,我们对于大城市无疑的非常看好以及向往的。但是大城市就跟人们想象中的一样也有诸多问题。比如:交通拥挤、高昂的房价、污染的空气、收入差距……,等等大城市会存在的问题。虽然大城市的这些问题是真是存在,但是在一些民生的调查的真是数据上,确实反映了这样的情况。
1:大城市的幸福感往往是比小城市好得多,大城市的基础配套设备(医院、生活超市、公共交通等)相对比价完善,公民的生存基本需求可以得到最快速的响应以及满足,这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要求。
2:大城市也是能够缩小小城市的人均收入的主要来源,大城市的从业人员收入是普遍高于小城市的从业人员收入,从而把小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会整体提高。
3:大城市的包容性更加好,大城市欢迎高知识的人才,同事也会接受相对教育水平低一些的人。发展科技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知识分子。但是城市的基础工作确实需要大量的人,比如建筑、清洁、维护维修、绿化等,高知识分子一般是很少从事这一块,政府部门如果需要增加这一类的高知识分子,所付出的薪酬会相应的提高。
但是大城市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因素造就了它的地位?作者从几个方面分析了。
1:地理位置。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到,能够成为世界级大城市的,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占了重要的成分。例如:香港,三面临海,北接大陆,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的港口、金融国际大都市。在改革开放初期,交通方式没有这么发达时期,海运凭借着运量大、成本小占据着运输的领导地位。二战期间,香港也是高度的殖民地,外国的先进管理理念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中国内地目前有那个城市有这个发展势头的呢?
上海。
上海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跟香港类型相似,三面也是海,同时也是重要的港口、金融中心。上海目前的GDP是全国第二,上海的各项基础设施能够支撑起发展成国际大都市的硬性要求。
2:自由的市场机制。改革开放之前,是计划经济,国家的主导权在指导着整个生产。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把整个国家的搞活了,各类的产业相继发展,特别是一些沿海地区,凭借天然的优势起来了。技术不断的革新,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优胜劣汰。
3:人口的自由流动。我们之前的旧观念总是这样认为。如果大量的人口进城,会造成城市的拥挤,以及人口带来的一系列的各类问题。但是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偏远的地区为什么整体的收入水平会底下,一个是因为贫困地区只有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活动。地少人多,但是由于一部分的人流向了大城市,流出的人口收入增加了,留在地方的人们能够分享到的耕地数量也多了,其实是一个共赢的场面。就算留在贫困地区的人口呈现老年化,但是如果耕地有经济效益。也会有人进行投资或者进行现代化的农业,也会增加收入。大城市也不会无限制的流入人口,一旦城市的生活水平消费能力比经济收入高了,会自动的淘汰了一些人。
大城市之所以成为大城市肯定有其不可替代性的一面,在这里能够更加的接触到不一样世界。但是有人问了,为什么人们会向往这种高物价、高房价、高眼里的地方呢?
有人会,况且这个是享受城市各项福利所需要付出的。
第三篇:《大国大城》读后感1500字
《大国大城》读后感1500字
原创: TOD小生
城市规划、资源分配、人口流动、社会发展…这些看似大而专业的词语,似乎与追求短期效益,着眼于当下销售任务、签约回款、策划推广的地产营销人而言,有点高深与缥缈。
由于是有吴老板推荐、集团上下专项培训过的书籍,抱着些许的好奇、疑问与纠结,决定静下心来“啃”这一本书。
不看则以,一看便欲罢不能。书中所涉及到的观点及评论,填补了我在规划与城市发展领域的认知不足与空白,有效的缝合了一些早前形成的零碎观点,逐步形成一套“点、线、面、体”的综合认知。
以下分享几个本书中尤为深刻的记忆点:
1、大城市病不能靠抑制人口数量解决。
中国需要大城市,且越大越好,中国一线城市的人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对人口数量增长的估计不足导致的大城市病突出,并不是因为人口太多了。控制人口数量是典型的需求端抑制,而不是供给侧改革。
一线城市严控人口,但每次制定城市规划目标后,用不了几年时间便被打破,但配套服务全部是按规划指标配给,造成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解决城市病,需要通过增加公共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而不是抑制人口数量。
2、城市越大,对人口的成长越有利。
大城市具有“人力资本外部性”
人力资本外部性:一个人的教育水平提高了,不仅能使自己的收入有所提高,而且在他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还能相互学习和影响,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生产。
城市越大,人才不断被引入,在市场自由的流动下,配合服务于这些人才的工种会同步增加,一线城市管理者希望以业控人,希望引进大量高端人才,同时对相应的服务业者用各种方式限制,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竞争惨烈。而保姆、月嫂工资高涨,且供不应求。
大城市就业市场高度专业化,特殊专业的人只能在大城市才能找到工作。
“高房价”和“城市病”是消费者为获得大城市的生活所支付的代价,人们为了支付大城市更高的房价,牺牲了某些维度上的生活质量。
中心区的高房价就是人们为工作和生活便利性支付的成本,住在城市核心区,可以最大化的享受城市带来的配套。
3、城市路网越密、越窄越有利。
在大城市内部,中心城区因为四通八达,一定是生活最丰富的地段,()大量的生产型服务业为了和四面八方的人做生意,一定要抢占市中心位置,排挤中心城区的居住功能。
为什么城市核心区的住宅用地非常少,使得很多居民楼被改成了商业使用,而郊区以及中小城市,很多商业和写字楼被改成了“商改住”,这是城市需求决定的,在自由市场下,有更多人抢占城市中心位置,挤占了居住功能。
城市规划中,窄马路更有利于生活,可以形成更多的人气入口,可以更好的聚拢人气,使得居民生活半径更小,当城市堵车时可以更快的进行分流。
高路网,马路多而窄的方式反而可以引导服务业多样性,生活的便利性和出行需求的减。
4、限制人口数量会造成大城市人口结构的老龄化
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污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治理成本低于发展成本,便会倾向于治理,当城市持续向高密度发展,更密的路网,更少的车辆使用,城市会重新回到生态宜居。国际上很多城市都经历了这一过程。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逆城市化,人们会到郊区去购买别墅居住。当知识,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高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于居住在市中心去享受和人交流便捷的需求更加强烈,又会出现返城市潮。
人口结构是动态变化的,人口的老龄化,平均寿命增加,都需要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现有的控制人口政策,年轻人口补充不足,老年人比例会进一步提高。
养老金是记账系统,年轻人现在工作交的养老保险被支付给现在的老年人,不足的部分由财政补贴,在控制人口的政策下,未来的老龄化更为严重,未来的年轻人减少,支付养老金的人减少,巨大的财政补贴让政府会考虑别转移支付方式,如延迟退休等等。
本书的专业性知识输出远不如此,以上几点仅为读者本人的阅读收获。
第四篇:读《大国大城》有感:理想城市
理想城市
——读《大国大城》有感
陆铭的《大国大城》是城市建设版的《理性乐观派》。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的理想国;没有罪恶只有欢乐的天堂是基督徒的理想地;多数人口集中于大城市并公平的享受教育、医疗等公共利益就是作者的理想城。
网上有种说法:读书的作用之一就是在看到美景不只会说“我操,好美呀!”,还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么读陆铭的《大国大城》就是在骂政府时不只会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还可以说:①户籍制度严重的遏制了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红利。②用行政干预经济发展只会让中西部每个县拥有一个产业园空壳。③建筑用地指标不可跨区域配置只会让经济发达地区地价愈高,欠发达地区土地荒废。④省份之间的市场分割完全是制度造成的问题。⑤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是过快,而是严重滞后。⑥城市的人口规划总是严重滞后,人口规模是城市的生命力。⑦现行公共政策设计缺少公正性。最后还可以高屋建瓴的总结到“制订政策习惯性的考量局部利益而忽视全社会的公众利益是得不偿失的”。
书中作者指出了他自己认为的城市发展的理想状态,并用大量的数据、事实证明此状态是可以实现的。虽然书中的经济学理论我只是一知半解,虽然作者自己也知道“既有利益”很难触动,甚至作者自己就是“既有利益”的享用者,可这并不影响我喜欢这本书,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乐观总给人无限希望。作者相信“每一点努力都能够改变一些···最终有一天,歧视的言论和行为会被认为是可耻的。”
连岳说“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舒服阶段”(不然他也不会推荐这本书)。城市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医疗、干净卫生的环境着实让我们舒服并舍不得离开。所以虽然农村地厚情浓,可每次返乡时的限时供水、垃圾堆砌、蚊虫叮咬,以及买菜、取钱、上厕所的诸多不便总能让我们连夜逃离。所以家乡只能出现在梦里,终不会再出现在今后的日子里。
平安小果果写于2017年9月19日
第五篇:大国方略读后感
读《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有感
利用在校和寒假时间,我把《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有详有略的看了一遍,基于自己对中国历史和国情的认识和了解,有了新的心得和体会。
“大国”一词对于中国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自古就是大国。这个大不仅表现在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而且在中华文明上也有所体现。秦始皇嬴政早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让齐楚燕赵韩魏成为过去,结束了中国上千年长期分裂的局面,也在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大一统,文化上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等,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西方有罗马,中国有秦汉,可见中国古时在世界上的地位。后来虽然经历朝代的更替变迁,但是文化仍然是统一的,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也是始终存在的。现如今的中国犹如一头雄狮,已经从近代民族耻辱中苏醒,它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世界。
提及中国近十几年的进步与发展,可谓是巨大且迅速的。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完成了国人百年来的奥运梦;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的中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而且成为世界上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进出口量数额巨大;航空航天等技术也有着飞速的发展,成效可观。
然而,苏醒后的雄狮该如何应对如今这个复杂多样化的世界?该如何使自己重新迈向大国舞台,引领世界发展?这正是书本中所论述的,也是许多中华儿女所关注与期待的。
在“大国方略”的第一次课堂上,顾骏老师就向我们发出了这种问题:大国需要什么条件?同学们回答总结很多,被老师总结下来,共有三大类:大国需要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而每大类中又包含了许多方面。
近年来,***为中国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他经常访问周边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同相关国家领导人一起商讨发展策略,共谋发展。2013年的习近平与奥巴马的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与2014年的二人的中南海漫步夜谈,随着二人见面次数的增加,彼此间的认识与了解也比之前增进了不少,中美问题也将以更好的方式解决。
21世纪的中国在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向世界宣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计划,也被别人称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同时亚太共同体,亚投行等诸多概念与计划也进入了实施状态,为周边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便车;中国的高铁也将作为新名片走出国门,这不仅可以为施工当地带来更多的技术与就业等利益,也为我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资源地与便利的交通网络……中国正以自身的努力及行动带动周边国家发展,为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是变化如此大的中国也面临着未曾有过的局面与挑战,在转型过渡的紧要关头,我们更要戒骄戒躁,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大国姿态与风范来改变部分国家对中国的不真实的看法。虽然我国GDP位居第二,但是数量胜于质量;军事与科创领域进步不少,和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中国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眼光需要更长远,前进脚步不停歇。面对中美紧张的南海问题,中国国家领导人采取忍一时的态度,尽量避免战争,维护和平,中国自古“以和为贵”,况且历经坎坷,饱经沧桑的中国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和平是用无数生命和热血换来的,911事件为中国换来了和平发展的十几年时间,和平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同时中国通过经济军事科技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打败的,也通过自身行动证明中国是爱好和平,力求合作共赢谋发展的;中国也在身体力行的帮助弱国,投入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她们带去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成长空间,***也在走访过程中免去了一些国家的债务,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
如今的世界已不是之前的世界,如今的中国也不是之前的中国。
身为中华儿女,我们应当做大国国民,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虚心求学做国之栋梁。中国这头雄狮已经醒来,震动世界便是当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