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碎念抒情诗歌
春夜风吹来了秋风不曾吹去的寒意
我像个走丢的从人山人海
分别就在眼前却如飞奔
分明是要将我甩弃
于是就
渐行渐远愈行俞远
自己都不曾知晓想什么做什么
只是发呆发呆大脑空白
仅留下残碎记忆挥之不去
没有为你仅仅无意
昏黄的灯照出了风
有人在仅剩苦路依然不弃
还在的你早已不在我不曾去
有些在乎的人
虽然不必重新成为陌生人
却也只能保持着
藏在心底
却远在咫尺的距离
我比你了解我自己至少
当你说懂的时候真的不懂
或许一切只是我一个人
只是慢慢随时远去
该伤得多么痛与彻底
说懂的人最终duang
碎成粉
末尚未了
——Mr.HǎOhǎo
第二篇:碎碎念杂文随笔
简友们,你们好。
请由我先自我介绍,我是晨亦殷祎。
有简友问我为什么取一个这么拗口的名字。
其实刚刚开始进入简书时,我对笔名呀,文章呀,这些全没概念。
也不知道应该取什么名字。
于是用了名字谐音当名字的前两个字,后两个字完全是寓意好才用的。
在用这个名字之前,我还有一个名字,只不过没什么意义就改了。
来简书差不多三个月了,写了二十多篇文章。
刚开始写时,觉得挺好的。
可是现在慢慢有了一点点写作经验和品味,再往回看,觉得自己以前的文章,有点没眼看的感觉。
于是为了保持文章的质量,我将以前很多觉得不好的文章都转为了私密文章。
希望看过我其他文章的简友不要太惊讶。
在简书这几个月以来,投过稿,被收录过,也被拒过,但大多数都是被拒。(尴尬又不失礼貌地微笑了一下)
刚开始时,挺玻璃心的,但是后来慢慢地也看到了许多自己的不足。
开始去看简书优秀的文章,慢慢看多了,投专题也更谨慎了,被拒的次数也慢慢变少了。
我写文章喜欢分享身边的小故事,大多数关于大学,经常会有许多简友跑过来问我在上什么大学。
我是一位特别谨慎的人,就算是身边的好友,相处时我也会有防备心,所以不会太过向别人透露自己的信息,希望简友能理解。
但我是真心喜欢写作的,希望在简书这个人才济济的平台,我能以文会友,用我的文章去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希望在我的作品中,我能给大家展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最近我都没更文章,因为实在没时间。
以前只要有简友评论我,我都回复,但最近实在忙,要上课,没时间回复,真的抱歉,在这里我想向之前忽视了的简友说一声实在抱歉。
希望在这个包容,开放,完美的创作平台里,我可以实现自己的写作梦,可以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最后假如大家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希望在创作这条路上有你伴我同行。
第三篇:花城碎碎念散文
满地的黄花风铃木
转眼间,来到了三月的尾巴,广州现在已经开启了夏天模式,穿短袖和裙子的时令来了。
说起来你也许不信,当时选择来这个城市,居然是喜欢他的阳光和温暖。
来广州之前,我在长沙上大学。长沙的美食是诱人的,但是冬天的寒冷却让人害怕。
那是刺骨的疼痛,每年我的手脚都会生冻疮,红肿红肿的,双脚就算在被窝捂一个晚上也是冰凉的。我特别怕冷,身体对于冷的不适严重限制和束缚了我的思维。
宿舍和教室基本没有空调和暖气。有些宿舍的姐妹实在受不了,经济还算宽裕,于是大家筹钱买空调,才有了一方温暖的栖息地。
为了让身体暖和起来,大家想了各种办法应对,比如织围巾,总热水泡手泡脚,热宝宝取暖等。但这些方式只能缓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毕业那年,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往南走,离开这个寒冷之地。于是,我报考了广州一所高校。
记得那场考试在冬天,我时常会为那个时候的自己感到骄傲:目标明确,不畏严寒,起早贪黑地复习,时常通过咖啡提神醒脑。终于,得尝所愿。
自从来到广州后,我就与寒冷隔绝了,再也没有受过冻。就算是一年中少有的几个冷天,穿件羽绒服就足够应付。广州是没有冬季的。
此时的广州,阳光明媚,百花争艳,木棉花、紫荆花、黄花风铃木等,彷佛积蓄了太久的能量,满树满树地绽放。
公园里,校园里,马路边因为这些花仙子,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春风拂过,抖落了一地的花瓣,惹人怜惜。难怪广州又被称为“花城”呢!
来这里已经十年了,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相对于回望过去和展望未来,我更倾向于活在当下。然而,当十年出现在思绪中的时候,我还是捏了一把汗。原来,时间是个大大的小偷。
当初大学舍友四个,如今我们天各一方。偶尔在朋友圈互动,图片和文字还是熟悉的模样。我们都是单纯的人,命运也算眷顾我们,生活应该都称得上安稳吧。
前一阵子,大家饶有兴趣地说要聚聚,为了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虽然很久不见,她们仍然是我可以信赖的姐妹。
同事关系则完全不同,虽然已经共事七年,彼此除了工作,能说上话,再无其他。也许再过上十年,也很难拥有校园的那种亲密信赖的感情。
在体制内,有很多的身不由己。每天埋首于形形色色的文件,这些文字是程式化的,生硬而枯燥,与趣味和智慧相隔很远。
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这些琐碎的事情会慢慢消磨心力。
当然,对比某些企业,体制也有他的优点,比如工作体面稳定,福利待遇过得去等。大多数人只看到这些表面的安逸,如果不主动学习,放纵自己,无异于“温水煮青蛙”。
工作之外,应该有自己的兴趣和追求,而这些,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
这两天,女儿能够自由向前爬行了,还能招手示意“再见”,音乐起来的时候会鼓掌了。成长就是在不经意间就来了。
对我来说,现在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看到女儿的笑容。她的笑容具有神奇的功能,能化解我所有的愁绪。
第四篇:碎碎念
世上最奢侈的人,是肯花时间陪你的人。谁的时间都有价值,把时间分给了你,就等于把自己的世界分给了你。世界那么大,有人肯陪你,是多大的情分!人们总给"爱"添加各种定义,其实这个字的解释也很简单,就是:有个人,直到最后也没走......人的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天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些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和对未来辉煌的期盼的那些日子。
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开始新的一天,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在每个早上都醒来。
曾经听人说过,即使离开,还有原本那属于自己的回忆。有时候,回忆、却是刺痛自己最好的武器。或许自己就是一个世界,自己给自己一个画地为牢的界限,然后自己在里面出不来。有时候生生被别人拉了一把,才能感觉那撕心裂肺的疼痛。是啊,有时候囚禁自己的人竟是自己,那放不下的也只是自己而已。
我承认自己一直是不坚强的,光阴荏苒无数来回,声称自己改变了很多。但每每在深夜,却还是看到自己真实的心。我要的一直没变,只是许久不再提及,以为所有的一切都淡去,在他人面前日渐一日地成熟起来,表现出从容淡定,心以不可自知的速度,缓缓冷了下去。却以为,这就是成长。
人越长大,就越习惯压抑内心的真实感受,不再放声大哭放声
大笑,什么都只是淡淡的点到为止。好像越来越没有什么事,可以伤心到落泪,再也找不出,释放伤感的出口。如果有时间有机会自由的哭,总是好的;如果可以狠狠流出眼泪,就说明心没有干涸。现在明明感觉到痛,却再也无法畅快的流泪。
鲁迅说过,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而我已经看到有太多的人正在奢侈和放纵中苟活着,我不想这样。我常常会问自己:有必要穿这么好的衣服吗?有必要吃这么贵的菜吗?有必要坐这么好的车吗?答案常常不是肯定的。那么,我就会坚定地和这些东西远离,去作一种最经济的选择。
我不评价别人的消费。这是个性化的时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只尽力来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的欲望随着时尚的标准而高涨。仿佛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离那些底层的人们更远,同时也让心灵获得最质朴的感知和最踏实的抚慰。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勇于放弃一些东西。这个世界没有公正之处,你也永远得不到两全之计。若要自由,就得牺牲安全。若要闲散,就不能获得别人评价中的成就。若要愉悦,就无须计较身边的人给予的态度。若要前行,就得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安妮宝贝《清醒纪》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心也跟着乱起来。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史铁生
只要自然而然,刚强在女人身上,温柔在男人身上,都不失为美。做一个安静细微的人,于角落里自在开放,默默悦人,却始终不引起过分热闹的关注,保有独立而随意的品格,这就很好。
这个世界上有百分之五十的烦恼都是通过好好睡一觉就能解决的。至于剩下的一半,等睡醒再去想。
总有一个人会不经意在拐角出现,从此你的人生豁然开朗。
放纵就是任由你的弱点去掌控优点;允许你不健康的那个部分去掌控你的生命;明知道你必须做某件事却懒得去做它,并且允许惯性操控你的人生
一个人为了生活、为了成功,的确可以放弃很多,可以透支身体,可以抛弃准则,可以藐视一切障碍,可以放弃那些令人软弱的负担。然而,他不能抛弃爱。爱是唯一可以照透内心一切的阳光,爱是唯一可以喜悦到忽略一切疲惫的神奇。
不要担心自己会过不去,时过境迁以后,那些都不值得去担心。相传幸福是个美丽的玻璃球,跌碎散落在世间的每个角落。有的人捡到多些,有的人捡到少些。却没有人能拥有全部。爱你所爱选你所选,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青春是人生的实验课,错也错的很值得。
真正的爱,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持,不是支配;是慰问,不是质问;真正的爱,要道谢也要道歉。要体贴,也要体谅。要认错,也好改错;真正的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共同沿着同一方向望去。其实,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要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并不完美的人。
Those who meet in this scorching summer heat are all friends indeed.夏天正午出去见面的,都是生死之交。
mahjong
[ma:'dʒɔŋ]
n.麻将
在夜晚极度疲惫的时候,人的意志力会降低百分之五十
人,特别是人,不能在年轻的时候,过度地透支自己未来的幸福。我们的人生是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平衡的过程,不要被浪漫式的爱情冲昏头模好比银行贷款,总要还的,有的是一辈子,那样的代价太大,付不起的。
有时,人的悲欢离合,完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一次选择,也许定了我们的一生。
有人寂寞在热闹里,有人热闹在寂寞里。
人间的感情就是这样:一直在深爱,一直在痛苦。一直在期待,一直在失望。
每个人身边总会出现类似于我女闺蜜这种类型的人,明明觉得和自己差距不是很大,稍微一努力就可以轻松跃过,可当现实铺天盖地向你袭来时,你才刚刚发现她已经把你甩了一大截了。适当的悲伤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可以证明智慧的欠缺。
决定放弃了的事,就请放弃得干干净净。那些决定再也不见面的人,就真的不要见面了。
不要太想念过去,因它会给你带来悲伤;不要太思考未来,因它会带给你恐惧;用微笑活在当下,它会带来喜乐。
凭什么要别人围着你转,你不是太阳,我也不愿做地球。
我呸。你就安慰自己吧。你尽管为平庸找出一百个借口吧。你继续蜗居在自己的狭窄世界里,痴迷着那些距离现实遥远的文字与影像,有一天你和留学回来的同龄姑娘一桌吃饭,见她妆容精致谈吐优雅,而你挂着长久熬夜积淀的黑眼圈,强作镇定的举止掩盖不了一股村姑气质,你等着膝盖中箭吧。
生活在都市里读过几本书的人都知道,自信心需要维护和培养。长期生活在批评之中,可以算是一种语言暴力,是一种慢性是一种慢性心理折磨。每个人都有优缺点,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我们关注缺点时,就会忽略掉优点部分,反之亦然。说几句赞美、认可的话并不会让自己损失什么,损几句别人也不会为自己增添什么。而赞美会让对方、让自己都更快乐,何乐而不为。
圣人角色会满足虚荣心,却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每天告诉自己尽量多一点开放的心态,尽量少一些评判、多一些了解,才有机会真正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及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自然也包括了我们自己。
第五篇:我的读书碎碎念
我的读书碎碎念
我的读书碎碎念
河南宏力学校初中部八年级一班王耕耘
书这个玩意嘛,有个性,有脾气。你对它不理不睬,它倒也懒得理你;你象征性的随便翻几页,它也整些没用的东西敷衍你;如若你下功夫去钻研它,攻读它,那它自然也不会亏待你。
我还记得自己的第一本书叫《三百六十五夜故事》,大概是2、3岁的时候的书。当时认字不多,就靠着母亲给我绘声绘色的讲,然后自己跟着母亲的语气读。有时候呢,则是自己跟着DVD(这套书附赠DVD)里的声音念。慢慢的,认识的字就比同龄人多了,也能独自将那些故事声情并茂的讲出来了,大概自己的朗诵基础也是这个时候练成的。小时候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而且能接受一切新事物,所以读书要趁早,用恰当的方法达成目的,将那些玩意先灌输到小孩子脑中,先别管他懂不懂,长大了自然会明白,而且到时候几乎想忘都忘不了。
有了基础,我便能轻松的跟着父母看电视剧了,虽然完全不明白那些电视剧的剧情,起码还有一两句对白能听懂。因为对那些烂熟于心的故事没了兴趣,后来,父亲给我买了一套《西游记》的DVD,相比起儿童故事,《西游记》故事情节更丰富、人物形象更饱满,也激起了我对它的一种强烈的兴趣,每天都要趴在床上看一两个小时。跟其他小孩一样,那时候什么都不懂的我最喜欢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手持金箍棒,还有七十二般变化,是妖魔鬼怪们闻风丧胆的大英雄。我总喜欢模仿他的动作和台词,左手拿着家里的撑衣杆贴背,右手弯曲盖住脑门,左腿勾起缠住右腿,大喊“妖精!吃俺老孙一棒!”耍完帅后便因为重心不稳“嗵”的一声砸在床上。没想到我的中二病那个时候就有症状了„„
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背诗。父亲是个教育工作者,自己工作忙,就让母亲教我念(当时虽认得一些简单的字,但不会断句)。好在我小时候很听话,不哭不闹,母亲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于是她教起来也较为省心,我读熟了,自然也能背下来。就这样读着,背着,等到幼儿园结束后,《小学生必备古诗70首》我已掌握一半,小学的时候又自己独立背诵,将剩下的一半在二年级时完成了,而且是倒背如流的境界。那时我还没有意识到,我在这方面已经领先了同龄人5年。
剩余的四年小学时光里,父亲又为我安排了《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背诵任务。此时我已有了情绪,开始对这些玩意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但父亲的态度一直很绝对,从不退让,我也不敢跟他顶撞,就在不高兴,甚至是哭哭啼啼的情况下把这些东西给背完了。
一个巨大的转折发生在小学四年级,当时我一个同学(杨子浩),有一本《三国演义》的连环画,他看的津津有味,班里大部分男生也被吸引过去,同
时他还得到了我们班主任的高度赞赏。这种殊荣即使是每次考试都第一的某位同学也未曾得到过的。在这种莫名的“诱惑”下,我也开始了自己的三国之旅,这大概也是我首次有了自己主动要看的颇有意义的书。当然,对那时的我而言,《三国》这本书还是太抽象了些。不过很凑巧,当时电视里刚好有一个频道每天播出《三国演义》的动画片,虽然很多内容都被这个52集的动画省去了,也终究是为我后来对三国的探索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随着年纪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即使是文言文的原着,阅读起来也并不费力。而且,我迷上三国了。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不但烂记于心,在父亲的建议下,我开始阅读那些评论三国的书籍,收看那些评论三国的电视节目,自己又特意买了一本《三国志》,在这种略有深度的钻研下,我对《三国》又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原来吕布的武器不是那神话般的方天画戟,而是当时很流行的类似于长矛的武器,没有惊心动魄的三英战吕布(没有那个军队看到自己主将被群殴还无动于衷的),斩华雄的不是关羽,而是孙坚,历史上诸葛亮并非用兵如神,真正擅长的是内政、外交、搞发明。三气周瑜是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料事如神的人物形象而虚构的,诸葛亮在周都督病危那几天,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而且“气量狭小”的周瑜大都督,实际上被刘备赞誉气量广大。最有趣的则属华容道,放曹操不是关羽意气用事,而是事先就计划好的。(刘备想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可实力不够,像是个想和狮子抢地盘的兔子,但正好身旁有曹操一狼,孙权一虎,这俩人不敢对刘备出手,因为一方出手,另一方就会渔翁得利。孙权喜欢刘备,因为刘备是个挺不错的合作伙伴,和他联合刚好有抗曹之力;曹操也喜欢刘备,因为刘备好对付。在这种情况下,孔明就告诉刘备,跟孙权联合,只有维持三足鼎立的现状,刘备才能无顾忌的发展自身实力,这也是华容道放曹操的主要原因)。
升入初中后,视野就广了,看的书也越来越多,背下了《论语》、《道德经》,读了《史记》、《水浒传》、《西游记》、《昆虫记》、《名人传》、《爱的教育》、《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莎士比亚戏剧集》等,也有一些散文集、散文诗集、名人传记等,其中散文集对现在的我作用要大一点,因为我从中摘抄到了许多句子,在作文或者是思想中都有用的上的。读书其实就需要钻,一块好玉需要人反复把玩,一杯好茶需要人细细品味,一本好书则需要人慢慢“咀嚼”。我们要和作者进行交流,进行探讨,甚至是争论,一定要从书中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不然书也就没意义了。另外,如果你遇到一本不错的书,最好把它读个2、3遍,这样你就能收获到更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东西。不过相对的,升入初中后课业重了,读书的时间也少了,为此欠下不少书账,不禁惋惜,但欠下的,迟早是要还的。目前的我,同样喜欢看网络小说,我认为网络小说并不像老师家长们说的那么一无是处,网络小说相比起世界文学名着,更通俗易懂,且风趣搞笑,情节紧张曲折,构思独特,能够满足现代青少年脑子里的一些新奇想法,读起来轻松愉悦,引人入胜。同时,网络小说也并不全是一些靠胡编乱造骗钱的人写出来的低级作品,有些网络小说也有自己的出彩之处。几个月前,有一位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叫做《龙族》的网络小说,这部作品拥有我之前所说的一切网络小说的优点,同时,作品中不乏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在这里首推《龙族2》的序章,我看的时候都想哭)和引人深思的句子。作者的写作风格也挺对胃口。
后来这位朋友又向我推荐了一部叫做《哑舍》的作品,相比起《龙族》,《哑舍》的等级可能要略次一些,但它也有它的独特之处,这本书是作者由几件或有或无的古董虚构出来的故事集,每件古董都有自己的故事,都象征着一段历史,承载多年,无人倾听。在这部书里,项羽成了一个胸无大志的“宅男”,《白蛇传》有了不一样的结局,陈阿娇是个可怜的女人,秦始皇是名伟大的帝王。这些故事看似荒诞,却是作者别有用心,换个欣赏的角度去看这些新历史,又觉得格外新鲜有趣。再举个例子,身边大部分同学都知道这句“二十四桥明月夜”,但另一句“玉人何处教吹箫”就鲜有人知,我这位朋友就是那“个别人”,你问他为什么知道?他会对你说:“《斗罗大陆》里提到过。”
我想说的是,网络作品之类的书我们可以归类为“浅阅读”,名着之类的是“深阅读”,我们需要“深阅读”,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绝对抵制“浅阅读”,我们是要重拾那些被遗忘的厚重,但并不意味着我们非要加重自己的负担,不能自由的选择。不管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只要我们能从中找到闪光点,为自己所用,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的阅读,按父亲的建议分三类:一是背诵积累类,比如《弟子规》、《三字经》、《声律启蒙》、《论语》、《道德经》、《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初中生必背古诗文》等;二是经典名着类,比如《史记》、《三国志》、《西游记》、《水浒传》、《安徒生童话集》、《格林童话集》等;三是不同年龄时段自己喜欢读的,比如“马小跳系列”、《校园三剑客》、皮皮鲁系列、各种悬疑小说等。盘点盘点,到现在,读过的书应该有百十本了。有人问过我“看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呢?又不会考。”
为什么有些人非要去攀登那些高山呢?这个原因,山脚下的人是不会知道的,他们只会看着山顶上若有若无的人影,感叹道“真小啊。”
有时甚至连人影都看不到。
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它不同于读课本。课本能给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书籍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智慧。读书,尤其是读一本好书,就是进行一次心灵的旅途,一次灵魂的对话。读书能让你知道许多你并不知道的事,也能让你了解许多别人并不了解的事。读书能深邃你的思想,读书能升华你的气质。其实,人生就像是一本书,它的作者正是我们自己,把这本书写的更有价值,难道不是一件很值得自豪、很有意义的事吗?
河南新乡长垣县河南宏力学校初二:王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