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难忘故乡的那条小河抒情散文
国庆长假,回到了故乡。饭后闲心散步,再次走近村后我梦牵魂系的小河,就是这条在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小河,哺育乡亲,灌溉农田,洗衣洗菜,取水饮用,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河给我的家乡带来了丰收和希冀,同时也给我的童年增添了无尽的乐趣和思念。清清的河水如一条银带在我心灵的天空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那作响的旋律或涓涓细流,或奔腾咆哮,或绵延冰封,以不同姿态迎接着四季的轮回,给人以力量、以欢乐、以灵气、以希望,恬恬地滋润着我的心房。
时光如梭,岁月荏苒。上学、工作、成家,别离故乡已二十多年了,心中的小河足以慰抚我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奔波的脚步,走短了日子,长满了思念。那潜入血脉的小河,是故乡馈赠我生命的灵性。在披着风雨的日子里,心灵深处无数次听到过小河那彻夜未眠的呼唤。那层层波纹,依然舒展着我遗弃的水性。那拍岸的水花,是我们小时伙伴们开心的笑声。
我们的村庄是个十足的船形地,村里只有三十多户人家,那条小河是从大河里引修的,渠面不足两米,渠水最深处能没过大人的膝盖。小河两边是一块块农田。称我们那里是鱼米之乡,当之无愧。渠水浇灌着良田,滋养着庄稼,风调雨顺。
1974年,乡里从各村组抽调年轻力壮的男女劳力,足有百十人,组成专业队,扎住在我们村,分住到各家各户。任务就是在那条小河的五十米处修建一个水电站,同时,在离小河远的农田中间修了一条宽一尺半,长达七里的小水槽,浇灌田地。那时,我们的小山村可真热闹啊!人气十足,处处充满欢声笑语,我们小孩还能吃到专业队里的玉米面掺麦面的馒头,每隔一周还要放电影。一到抽水时,电机轰轰作响,抽出的水柱足有大瓷碗粗,银白银白的,喷到大水池里,流淌在水槽里,流到各块田地里。无论天气再干旱,只要大河有水,我们村的庄稼都是丰收的。
水电站周围是长满荆芥墩、桐树的河滩。一到暑假、秋假,我们都会在家长的吆喝声中,拉着架子车、担着箩筐到那里去割芽子积土肥。我们干累了,或到水电站的平台上、电站房的前庭里玩耍。平台、前庭都是用水泥修的,宽阔平坦、干净舒适。我们在上面蹦弹子、甩纸缏、蹦缸;或在草丛里桐树枝上去掏鸟窝,捉蝴蝶、待蜻蜓,或在细软的沙滩上摔跤、打闹;或在小河里捉鱼虾……玩累了,玩脏了,就往清清的河水里一泡,舒服极了,常常玩得忘记了回家。
为了保持小河里的水源,乡亲们每隔两年都要在深秋或初冬,对小河进行清淤,因为那时水渠里的水少,清淤比较省事。村民们称之为“挖沟”、“上眼”,一次至少需要3天时间。那时,父亲是生产队长,“挖沟”时用的锣自然放在我家。只要父亲前天晚上拿着锣在村里边走边敲边喊,“挖沟了,上眼了”,乡亲们就会知道要挖渠了。第二天,天刚刚蒙蒙亮,父亲就喊着“上眼”了……大人们就扛着镐、锹、锨,拉着架子车清淤去了。父亲和副队长、会计早已按照一家人口的多少分段、包干、挂牌。顿时,长长的水渠里车水马龙,都是忙着清淤的人们。铁锹声、吆喝声、拉车声,响彻河畔。我们小孩子往往都尾随而至,不时跟着推车拉沙。虽是天气寒冷,大伙个个争先恐后,干得汗流浃背,热火朝天。
记忆中的小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环绕着故乡,伴着四季的节奏,演绎四季的风光。春夏时节,沿河两岸杨柳青青,万木吐翠,草长莺飞,稻波荡漾,槐枝摇曳,鸟语花香,还有河中逍遥信游的鱼虾水禽,在水里嬉戏追逐,犹如画中仙境,美妙无比。秋天,两岸稻谷飘香,玉穗硕大,丰收在望。冬天的小河,银装素裹,冰雕玉珠,它就像一根细细的玉带,我们滑冰车,玩陀螺,尽情的享受冰雪带来的欢乐。一年四季,渠边都有很多可用的草药。祛热润肺消炎止咳的“狗贴耳”,治疗咽喉炎的“蛇舌草”,治疗风寒感冒的“惊风头”,还有什么“金樱子”、“车前草”、“金银花”、“地胆草”……都是上好的中药材。乡亲们一般小病小痛都不会去看医生,到河边采些草药服几剂就药到病除了。
最难忘的是夏季。放学回来,口干舌渴,爬到小河边饮上几口,清冽甘甜,沁入肺腑,如饮佳酿。伞状的洋槐枝遮掩了村西头小河的河岸,在繁茂的浓荫下,弥漫着槐花的馨香。小河里渠满水清,午饭后正是最热的时刻,也是我们小伙伴们最快活的时刻,放下碗撒腿就往小河边跑。那时,村后的小河段男女分开,界限分明。桥洞那一段是我们女孩的天地。我们呼朋引伴、喊着、笑着、跑着,闹着,一个个像假小子,在水里嬉闹、打水仗、比赛仰凫、立凫、蛙泳、狗刨儿、扎猛子……笑声水声,欢快荡漾。脚下的鹅卵石摩擦脚底的快感,水流冲撞小腿的刺激,从脚底往上串的丝丝凉意,那种感觉,那种美妙,那份快乐,那份怡然真是一个爽啊。
星期天,我会带着妹妹,c着一大篮子衣服去小河边洗。清澈透明的河水可以看清河底细细的白沙、奇形怪状的卵石、游动的一群群小鱼,赤脚站在水中,可以看到腿上一根根汗毛在水中浮起,那碧绿的河水,就像是头上的碧空掉入河中在流淌,让人心醉。洗衣服的婶子、大娘、大姑娘、小媳妇们,洗衣服、唠家常、说笑话。学着大人的模样,我也找一块干净的大石头,坐在那里,支起洗衣板,脚丫子浸泡在水里,小鱼不时亲吻着双脚。那边,一群光屁股的小孩在河中戏水打闹,捞小鱼,抓河虾。捶衣声,嘻戏声,笑声,击水声,连成一片,如一首动听的交响乐,回荡河畔。“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写家乡的小河时就是这样形容的。
新农村建设的春风给我的故乡带来了无限生机,小河的容貌更美艳了。小河怀抱的不再是破旧的土胚瓦房,而是一排排设计整齐、粉刷一新的平房,几条宽阔的水泥道窜村而过,道旁绿树成荫,国家投资安过路灯,修下水道,建娱乐场,为古老的山村增添了一股现代气息。家家户户都接上了自来水,水的源头就是小河腹地。空调、离子电视机、电磁灶、电脑、微波炉、太阳能已进了农家。村后坡上的天心洞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八方游客络绎不绝,为山村增添了新的景致。
故乡的小河,我离开你已二十多年,身在旅途,慢慢地变老……而依然风采奕奕,河水依然清澈、欢快、日夜奔流。只是当年的水电站早已搁闲,当年的水槽也已停用,甚至被毁掉了。家家有了自来水,洗衣机,到河边洗衣的人少了。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全村只有我一个堂哥喂几头牛,河边嫩草幽幽,可无人问津了。
故乡的小河,你吟着浓浓乡音,飘着淡淡炊烟,捧着花红草绿,挽着荷颜禾香,映着青山明月,吻着日出黄昏,把我的心灵浸染。你像一部史书,记载着很多农耕时代的沧桑悲凉,见证着贫穷年代的困苦艰辛,讴歌着改革开放的美好生活。你孕育着两岸的一草一木,养育着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你纯净、温柔、宽厚,给人们带来了多少便利和乐趣,无私的浇灌着沿途的万亩良田,给人们带来收获的喜悦,也带给我多少梦想、多少快乐、多少人生的启迪!
故乡的小河啊,您像一位纯洁、无私、慈祥、善良的母亲!您用自己的毕生精力默默地奉献着一切;您如一首清丽的小诗,意蕴深远,温馨而亲切;您如一篇优美的散文,行文曲折,荡气回肠。此刻,我只能让肤浅的文字重温你的美丽,追忆你的故事,陶醉你的神韵,品嚼你的博爱,感怀你的恩情!你永远是我滋养我心灵的药方,是我心中一幅最美的画、最动听的歌,永远融化在我的血液里,烙印在我的心坎上!
第二篇:故乡的小河
故乡的小河
自小爱水,家乡的小河是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小时候河水清澈,鱼虾螃蟹到处都是,几乎伸手可抓。秋日成熟的菱角,一片片,站在河边拿个长点的树枝便能够捞许多。荒滩里的野生荸荠一点也没有现在市场上的那种软绵绵的味道,清脆可口。每年夏天雨水充沛,河水便会猛涨,蔓延有二三百米宽的样子,冬天便只剩下十几米,伴随着每年的水涨水落,度过了整个的童年,少年时乃至少年后的小河已经变了一番样子,深藏在童年记忆里的小河便永远成了回忆。
小河绕半个村落流过,上游一座拱桥,据说是清朝时修的,具体年代不可考,桥头树立一座破烂的石碑,碑上依稀可辨认的只有一些模糊的字迹,某某为修此桥捐钱多少贯等等之类。桥的造型古老,拱形如古老的赵州桥,下面三个大桥洞,上面二十四个小桥洞,已经显得有些破旧,但依然很敦实,后来修了公路,经常往来车辆,拱桥一如往昔。下游则是座石板桥,厚厚的石板,下面是长条形的石头做的桥墩,中间两个桥墩伸出老长,雕刻成马头的样子,左边的马头一只眼睛没有了,传说两个马头年久日长修练成精,化成两匹马偷邻村的油喝,被人发现,一路追打,一匹马跑的快,一匹马跑的慢被打瞎了一只眼睛,成了现在的样子。古老的村子古老的河流向来都是不乏传说,多的可以写一本书。我家便离这石板桥不远,桥下有大块的石头,水少时石头露出水面,清澈的河水可以看到下面的螃蟹到处游走,拿一树枝绑上绳子,吊一块小石头,伸到螃蟹前面,螃蟹钳子夹住石头就可以将之提出来。石桥前后只有小小的一片水域,周围都是浓密的水草,偶尔小鱼跃出水面,水蛇和黄鳝在水草间游走,肥大的黑鱼带着一群小鱼来回找食吃,大些的孩子拿着长长的竹竿,绑上绳子,绳子上绑着用自行车轮子的钢条打磨的钩子,钩子上钩一只小青蛙,在大黑鱼嘴前晃动,不一会那黑鱼便一跃而起,咬住钩子,成了他们的战利品。水草往里是芦苇地,风起的时候沙沙作响,很多水鸟在里面做窝,几只芦苇被它们用叼来的麻绳捆绑在一起,交叉纵横,中间垫上杂草便成了漂亮的鸟巢,进到芦苇丛里偶尔还能看到嫩黄的幼鸟探出头来。
沿石桥往上是略窄的一条河道,涨水的时候大人们便在这里支起网来捕鱼,长长的渔网挨着河底,两边靠近河沿,中间一条绳子,有鱼进去的时候拉起绳子,用小网兜把鱼捞出来,碰到大鱼,岸上便是一阵的欢呼。再往上是一片开阔的水域,水很深,是夏日我们戏水玩乐的地方,谁家盖房子需要用沙子的时候也是从这片水域的底部挖出来的。夏日最喜欢的游戏便是找一块大点的石头,扔进水里,一声令下大伙争先恐后,一个个扎猛子进去,好像一只只鸭子,谁捞出那块石头便像是英雄一样。再往上又是一片漫漫的芦苇,芦苇丛中有一些空白的地方是深水区,那里一般容易钓到各种鱼类,以鲤鱼,草鱼,和鲇鱼最多,野生的鲇鱼肉质有点韧性,比现在市场上养的那种味道要鲜美的多。再往上走芦苇便靠向一边生长,河岸和芦苇之间是一条深沟,深沟里经常只有一半的水,沟沿上许多黑黝黝的洞穴,有时候能看到里面蜷缩的蛇类,沟下面的石头缝里则多黄鳝青鳝,有时候运气好能够看到白鳝,通体雪白特别漂亮。把一条细绳串进一个针孔里,针尖朝向绳子的方向,用细铜丝把针的下半部裹住,然后串一条蚯蚓,放学后各自找好地方,把那针放到水下的石头缝隙里,第二天,每一支针都能拎出一条黄鳝,回到家里,洗剥干净,黄鳝切成段,和些面搅合一下,锅里放些油炸着吃,这大概是我最先学会的菜肴,应该六七岁就天天弄。深沟走到尽头,河道豁然开朗,芦苇三两支一丛,渐渐的一支也没有了,水越来越深,水面上飘着各种水草,最多的便是菱角,秋天玉米成熟的时候这些菱角也已成熟,圆圆的叶子覆盖着整个的水面,每片叶子下面都有三三两两的菱角,水太深,天已转冷,拿着长长的木杆,头上绑一个树杈,把菱角连带叶子捞到河边,摘下菱角,顾不上回家煮熟,一颗颗的咬下壳来吃,嫩白的仁清脆可口,味道甜香。河的左岸是一大片荒滩,荒滩里常年都是没膝深的水,水草丛生,最多的则是荸荠,圆圆的叶子像韭菜花的杆一样矗立着,水里多蚂蝗,进里面走一圈腿上就会吸附好几只,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打,蚂蝗吸在那个部位就用拖鞋对着那里一阵猛拍,蚂蝗收缩便从肉里掉出来,水少的时候露出些空地,拿着铁锨半天挖出好多荸荠,野生的只有大拇指大小,黑色的往往是生长一年以上的,泛红的是当年的,黑色的生吃起来脆甜,泛红的则有点干硬。煮熟了其实最好吃,不过大多时候忙碌半天还没有把这些战利品拿回家就都进了肚子。荒滩面积很大,一直到最上游那座拱桥边,接近拱桥的地方生长着浓密的芦苇。荒滩中间是一片高地,水多的时候像小岛一样孤立在水中间,上面几颗硕大的白杨树,夏天最好的乘凉地方就是这里了,河道两边距离五百米都是低洼的地方,小河流淌了上千百年,冲走了大量的土地,整个看起来像一个倒梯形,河道则越来越窄。
小时候最喜欢的是夏天和冬天,夏天雨水充足,河水猛涨,十几米的河道足有几百米宽,荒滩中的那片小岛上的白杨树只露出一个树梢,那时候只有七八岁的样子,一众人来到上游的拱桥上,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从远远的地方浮出来,顺流而下,到那露着白杨树梢的地方折下树枝,编成草帽,继续漂流,一直漂到下游的村子才从水里爬出来,拧干衣服回家。大多的时候则是钓鱼捕鱼,磨练出不小的耐性,常常一坐就是一天,有时鱼容易上钩的地方没有阴凉地儿,火辣辣的太阳底下也能坚持半天,该吃饭的时候先去河里畅游一番。大多时候则是把钓来的鱼和捞出的田螺在清澈的河水里收拾干净,河岸上升一堆火,做烧烤吃。热天最经常玩的游戏就是在河里最深水的地方,旁边长了一颗歪脖子树,上到树上往水里跳,最搞笑的一次有个家伙从树上不小心滑落下去,那河岸近的地方水下净是石头,那厮一头撞进水里,出来的时候哇哇大哭,满头是血,原来这厮一头撞到了石头上。冬天河水结冰,那时的冬天感觉特别的冷,在水面溜冰,一个个经常滑到,穿的厚厚的哪里都磕不到,就是下巴上几乎人人受过伤,严重的看起来像长了两个嘴巴一样。冬天的芦苇丛里多野兔,把野兔轰赶出来,外面刚下过雪的时候地面较软,野兔笨笨的跑不快,且留下一串串的脚印,大伙吆喝着去追逐野兔,或者干脆把整片的芦苇点燃,熊熊的烈火烧着了半边天空,靠近芦苇的冰渐渐融化,甚至能够看到懒惰的鱼儿也为之观赏。
很多年没有再那么畅快的戏水了,即使有水也没有了年少时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那样的畅快淋漓!
朝来暮去,转眼已是十多个年头,那小河已经变了样子,荒滩已经干涸,种上了一颗颗的白杨,换了风景,夏日站在村头那座拱桥上再不是满目荡漾的河水,而是绿纱阵阵,河水也不再清澈,鱼虾渐少,每年总是堆进去无数的秸秆,河水怄的发黄发黑,有那么几天伴随着恶臭和某些动物腐烂的尸体。有一年从部队探家,恰逢夏天,河水涨了,依然是那么宽,水流湍急,站在桥上,望着逝去的河水想起孔夫子的一句话:“逝者如斯矣!”往惜的事,往昔的风景都像这河水一样渐渐流逝,现在代替过去,未来改变现在,也许未来的风景会比现在的更好,可是往昔的毕竟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有回忆。流水奔腾,逝者如斯,未来只能去习惯,过去只能是偶尔的缅怀!
第三篇:故乡的小河
穿过城市的喧哗与热闹,透过田野的安宁与寂静。一条小河在静静地流淌着。也许,它那娴静的名字,早已被人遗忘。但它那秀丽的模样,却是人永远铭记。
清晨,小河像刚刚睡醒似的,眨着水波粼粼的眼睛。整个河面绿得如翠,亮的如玉。淡淡的白雾弥漫在河面上。从桥上俯望,只能依稀看见小河那迷茫的身姿。河四周,只有几棵小树陪伴着它。些许的宁静,让它多了些让人沉醉的诗意。仿佛置身于一副画卷之中。
晌午,温暖的阳光斜斜地倾撒在河面上,水面上金荡漾。碧色的水草在河中欢快地舞蹈,扭动着身姿。微风轻轻一吹,小河的水面便荡漾着轻柔的涟漪,好像有人在悄悄抖动着碧绿的绸子。树叶在轻风中摇曳起来,好似一个个身着绿裙的小精灵在清风中翩翩起舞。叶儿发出的“沙沙”声,又好像在向小河倾诉衷肠。河旁的树荫下有些木椅。在人劳顿时,大人们会在椅上小憩一会儿:有时,玩累的小朋友会在木椅上闭目养神。河中架着一座拱桥。桥身的砖石早已在数年的风雨中褪去了本身的色彩。在昏昏欲睡的下午,向小河娓娓道来,它那无人知晓的故事。
傍晚,当黄昏收取最后一抹余光,整座城市沸腾起来。小河旁边的饭店里,传出浓浓的菜香,勾起了人们的食欲。只是,小河依然在静静地向前流淌,不曾停下它那忙碌的脚步。在些许星光的照射下,河水柔和地汩汩流着,像是个文静的少女,那样安详,那样轻松。只有河水撞击时,发出的“叮咚”声,让小河略显可爱。小河,仿佛就是一个舞台。河水们在舞台上演奏着——一场令人心旷神怡的音乐剧。
故乡的小河,总是那么的静,那么的美。它把那干旱的土地滋润;把那可爱的鱼儿孕育在怀。小河在我的心中,就像是颗明珠。永远那么光芒灿烂;永远那么美丽无比。故乡的小河,在我心中永远铭记。
第四篇:回望故乡抒情散文
那是生你养你的地方——
在梦里,你无数次,想要走出那个地方。贫瘠的土地,干瘪的山梁,贫穷和愚昧灼痛了你年少的心房。你曾在茫茫雨季,独自走近大山,将一个少年的愁思与愤恨诉说给沉默的大山,你看够了父辈们背负宿命的牢笼,在世代的界定的樊笼里痛苦生活而变得扭曲的脸;你站在高山之巅大声呼喊,山风贼也似的在山谷间流窜,带着你的怨怒,悲愤和心底的疼痛。
在梦里,你无数次,梦回故乡,你知道你的根种植在那里,无论你在外面漂泊多久,你知道,你终究是要回去的。母亲说,你是她放飞的风筝,她希望你飞得越高越好,但你心里明白:无论你飞的多高,走得多远,那根线始终牵在母亲的手中,那是你永远都无法割断的骨肉深情。
穿透时间的隧道,你回首追望,你看到了母亲那张被烈日晒得变得焦黑的,写满愁苦和悲伤的脸,你看到了挂在母亲额头晶莹的汗滴,你知道,母亲是将满身心的痛苦都所说给了脚下的土地。很多时候,你是仰望着天上的火烧云度过寂寞的年少的时光的。
你无法忘记,当你满含委屈和泪水,跑向地里向母亲诉说大孩子如何欺负你的经过时,母亲几欲变得扭曲的脸。“打不起,就别玩,玩得起,就得打得起”说完一把将你推之一边,那一刻,你恨透了母亲。之后,无论谁想要欺负你,你总能打赢,不惜用觜咬伤对方,在别的孩子还在父母亲搭建的绿荫下乘凉撒娇时,你就用瘦弱的拳头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多年之后,你终于明白,母亲根本没有时间去评判儿时那永远也打不完的官司的。母亲的“残忍”让你更早的变得成熟和强大。
你知道,无论你的脚步迈向何方,你都无法把从前淡忘,尽管你企图用拉远的距离淡去身上的悲伤和疼痛,但那种随着时间一起生长的记忆,已深深地刻入了你的生命历程,直到生命的尽头。
回望故乡,意味中重新撩开一段辛酸的历史,沉淀的是岁月刻下的沧桑和无奈,那是历史遗留下的永远的伤痛。
回望故乡,你更深刻的知道,你该以怎样的面貌面对前面的路。有人说过:“人需要回望,没有回望就不会有希望。”你深信。
回望故乡,你不是一去不返的游子,更不是一个匆匆过客,你是一面镜子,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你依稀看到门前那棵枯死的老榆树重新长出了新芽,那芽儿,在朝阳的照射下晶莹透亮。
第五篇:故乡之行抒情散文
缘于这一个特殊的情结吧,好久也没回到故乡了,临时做了一个决定,就匆匆回到故乡啦!这个早晨,天气突然转阴,我还怕下雨呢!但一路还好,天气阴凉舒爽,倒没下雨,一切都在惬意静舒的环境中进行,风呼呼地从我的耳边刮过,一路都在为我唱着赞歌,我真想豪迈地大喝一声:“故乡!我回来了!”今天我真的很高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心在激荡着无限美好的幻想,情在滚曳着无限美丽的诗章,文思在採着甜蜜的灵感,心中在荡漾着无限的幸福和渴望,一声声鸟儿的嫣啼时而从耳边擦过,我的心真的醉了!醉成桔红色的歌曲,一路在欢唱!……
阔别故乡六年有余了,从故乡打通水泥路那一天起,我就一直想回故乡看看,那一年,乡贤黄六味先生从北京回来,我匆匆赶回故乡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横路下组,与他做了促膝长谈。谈到家乡的建设,家乡的电,家乡的路,如今这些都实现了。故乡都通上“大电”了,就是并上并使用国家大电网的电,再也不使用自己小水电发的电压很低的电了。现在的大电,24个小时都有电,家用电器都能供上电,也有电视转播设备,连外国的电视节目都能转播和看得到。叔叔家还建了两间洋房,“不见木”的混凝土结构楼房,而且是盖了三层半,住房是绝对宽敞明亮了。水泥路也打到家门口,小汽车和摩托车都可以开到家门口。据说叔叔的孙子还在县城金鸾湾买了一套130多平米的套房,真的是家乡巨变,政通人和,路通了,电通了,房屋敞亮,鸟枪换炮,就是不一样。
家乡的竹林还是那么茂密,青一色的翠,竹林清歌,鸟儿清明透亮地啼着,轻雾轻轻地洒着娇媚,与竹叶细细的,温馨的亲吻呢喃着,在风的细抚下,小树林轻轻地唱着歌,山野静静地酝酿着诗的思羽,一切都是这么美好,这么宁静,还有青松,杉木树,也轻轻地展望着散文和小说般的灵思和幻想,这一切真的是很使人沉醉呀!……
到钟腾村村址,首先拜见了古时候的武榜眼黄国梁的画像,看了榜眼府的风貌,钟腾村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清朝乾隆年间出了个武榜眼,后来朝庭还拨款建了个榜眼府,已兹纪念。现代贤人恢复高考后考上重点大学的就有二十几个,几乎年年都有人考上重点大学,人才层出不穷,络绎不绝!
为了在山路弯弯的穿行方便,我是骑着摩托车回家的。到家后,首先拜见了暂时先安置在叔叔家里的瓷观音和佛祖像,然后我就用摩托车驮着叔叔直奔石鼓坪。石鼓坪风景这边独好,童年经常在这里放牧玩耍,就在这一颗大石头上,如今这颗大石头也被石匠琢平成一个平台。听叔叔说,这一个大石雕观音雕像就要置放在这上面,其他的要建楼台馆舍,把用的地平面都铲出来了。水泥路也打通,直达到要树立石观音的地方,国家电网的大电也架设到这里了,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等资金筹集到位,就可以兴建殿堂楼阁了。遥见山上的轻雾缭绕,我真想大喊一声:“石观音!我回来了!石鼓坪!我回来了!美丽的家乡横路下,我回来了!还有钟腾村!我回来了!……”
做为家乡的一个游子,我真的很想很想回到您的身边,哪种感觉是多么多么的美妙,一个在家乡灵山秀水中熏陶抚育下长大的牧童,曾经把最美最美的文学、音乐、书法、体育的梦想都在这里萌牙,开花,结果,是故乡这最最美丽的山水灵气,是家乡这炫丽的美景,秀丽的翠竹、杉木树、青松铸就了这只顽强的山鹰的英魂,以及鹏鸟——青春的翅膀也曾在这里交响着奔向大海的梦想,这一支支明媚的歌,一组组美丽的诗,还有那花团锦簇的梦,将永远在这里织取,我们将和乡贤黄六味先生一起,同心同德,齐心努力,把家乡横路下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美好,让巨大的石观音石雕像,早日地树立起来,成为家乡横路下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美丽的家乡,福建省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横路下组,这高山子顶上出奇地灵川异秀、地灵人杰的小山村,将向世人展示她过人的美丽,永恒的风采!……
2017.8.12.写于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