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权力意志》读后感500字
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认为,事物的根本在于事物自身求增长的力。这种力是事物的本质,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在。这就把人引领到无限制的挑战、争胜的世界面前。从现实来说,他的这种权力意志的力鼓励人们积极创造,勇于竞争,做强者,不要做弱者。中国人长期以来受儒家中庸思想的熏陶。做事只求无错,不出乱子,无过也没有不及,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倾向保守,反对进取。这样的思维定式不利于创新、进取,更不利于适应目前的国际竞争形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重视尼采的进取精神正好可以给我们补充这方面的弱势。
另一方面,我们从其消极影响看来。尼采狭隘的个体生存论使他看不到人的意志的存在和发展对物质生活条件的依赖性,看不到人的意志的社会性一面,使他对人的意志缺乏深入和全面的理解。实际上,人的意志既是感性具体的,也是历史社会的,它必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形成,不然就不会有人的意志及其能动性、创造性的产生。
欲望、道德、权力意志是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三个考量点和制衡点。关于道德,他谈论了道德的产生,道德的价值起源,道德的偏见,以及道德的估价等,围绕这些展开的论述,令我们看到尼采宣扬的是一种主人道德,它鼓励宣扬少数贵族阶级所具有的我姑且称为的“奋发有为”的上等人所具有的道德。
第二篇:《权力论》读后感
《权力论》读书笔记
班级:管理11-1
姓名:刘鹏鹏
学号:20110500348
5读伯特兰·罗素名作《权力论》有感
很开心在张老师的推荐下,我去购买了《权力论》这本书,并且花了1天半左右的时间将它完整的阅读了一遍。虽然我的理解力有限,仅仅只能领会罗素先生对权力研究的一小部分而已,但也足够我受教了。在认真阅读《权力论》的同时,我时不时也想起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且试图运用《权力论》中“对权力的节制”的观点对其进行解读,经过接近两天的时间分析,我似乎在它们之间寻找到了一些联系,并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因此我将自己的读书体会分两部分进行阐述,一部分是对于《权力论》这本书的一个整体理解和个人感受,另一部分则是我结合《权力论》一些观点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的一个个人理解。具体阐述如下:
从《权力论》的开篇起,罗素就明确指出——人,作为物质与精神的完美载体,拥有众多的欲望,但在这之中,唯独“权力欲”是最主要的欲望之一。权力欲是人们追逐权力的根源,是产生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因。针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利益才是人不断发展的基本动机的观点,罗素有着自己的见解——“当适度的享受有了保证的时候,个人与社会所追求的是权力而不是财富;他们可以把追求财富作为追求权力的手段,他们也可以放弃财富的增加来确保权力的发展”。在罗素看来,拥有权力以及对权力的渴望与追逐,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之一。权力欲是人除了生理需求以外的高级需求之一。人的权力欲表现有两种,在领袖身上是明显的,表现为支配他人等等;而在追随者身上则是隐含的,表现为心甘情愿的受领袖支配,追随领袖,并且深刻的感到领袖取得的胜利就是自己的胜利。罗素认为,从宏观角度看,权力的来源方式和大小程度,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军事专制国家、神权国家以及财阀统治国家,其权力实施和表现的方式各不相同;而教权、王权、民权等诸种权力形式,其来源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从微观角度看,权力服从的根源基本相同。权力分配不均的现象自人类社会产生起便一直存在,而追随者和领袖们则构成了每个社会中最基本的权力关系。那么何为权力服从之根源?对这个问题,罗素指出——“一切服从的现象,根源都在于恐惧,不论我们所服从的领袖是人还是神。使人服从领袖而成为追随者的动力在于其内心深处的恐惧,服从可以获得安全;而促使人发号施令成为领袖的动力在于因其地位、技能或虔诚信仰而产生的超凡自信心”。基于对权力来源方式的研究,罗素进一步分析了现实社会中教权、王权、暴力、革命权力、经济权力以及支配舆论的权力等多种不同权力形态,详细论述和区分了组织制度下产生的组织权力和因“天赋”或“智慧”等而产生的个人权力。在此基础上,罗素又通过不断考察各种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分别论述了传统的权力、革命的权力以及暴力的权力之间的不同之处。
此外,罗素更深刻地认识到,权力具有不断扩张的特性。他明确提出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组织与政府对权力的“理性化追求”,防止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他所探寻的并不仅限于所谓“权力制约权力”、“法律约束权力”与“多元社会团体规制权力”等这些政治学层面的一般路径,而是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提出了一种全面的权力规制方案。他认为,权力规制需要具备4 个方面的条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宣传条件以及心理与教育条件。这四个条件需要协同作用,共同制约权力的无限膨胀,以维护民主。所谓政治条件,就是要在政治上建立多数人统治并保护少数人的机制,通过实现中央与地方分权、公共部门内部分权制 衡以及促进各种社团的繁荣,来约束公共权力;所谓经济条件,就是指实行民主
性的社会主义,通过土地和资本的国有化,实现对经济管理权力的监督;宣传条件则是指,社会应该倡导言论自由,弘扬宽容精神,在科学、文化、艺术领域不强求一致;而心理和教育条件则是指,要教育人民避免激动狂热情绪,消除恐惧、憎恨心理和破坏性,要具有理智生活中的科学气质。罗素还对权力行使者加以道德性规劝。他告诫人们要始终把权力当做手段而不是目的,要让权力结出善果,首先需要有某种善良的目的。这种目的必须在实现后能有助于满足别人的愿望,而且实现目的所用的手段不可使附带的弊端超过目的实现后所得到的良果。在讨论完这三种权力形式的区别之后,罗素话锋一转,进入了下一个更为深奥的话题:权力是如何在社会历史的发展演进中不断形成和实现的。他为此专门安排了一个过渡性的话题,这就是:这些不同形式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一问题所作的回答是:对僧侣和国王表示尊敬的传统是传统权力的来源;而恐怖和个人的野心———这些则是赤裸权力的主要来源;新信仰取代旧信仰这是革命权力的来源。
在这之后罗素还讨论了权力与道德的准则,认为这二者之间并无明显的关系;不仅如此,他还批判了权力哲学,毫不客气地指出:权力欲是正常人性的一部分,但权力哲学在某种明确的意义上却是疯狂的。随后他分析了权力的伦理学——“有权力的人,最终目标应该是促进社会的合作,不是一个团体反对另一个团体的合作,而是整个人类的合作”,“最终统治人类的不是暴力,而是人的智慧,他们求助于人类的共同欲望——追求幸福”。
虽然这些想法始终是积极美好的,但罗素同时也是一个现实的人,他认为仅有这些美好的憧憬与呼声显然是不够的,他在著作的结尾讨论了权力的和缓,指出:“民主政治、公有经济、宣传自由、公民理智是权力和缓所必不可少的四个条件。”换句话说,要使权力之兽始终在理想道路上行进,那么必须使用由这四种材料拧成的缰绳。这也就是如何驯服权力的最终解答。
关于近期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会议决定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运用《权力论》对权力的节制的一些观点对其进行了了的一个简单的理解与解读。我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次进一步压缩政府权力的,释放市场功能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它将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在整个公告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体现本次全会决定的关键性语句,它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期许和愿望,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与罗素所表达的“民主政治、公有经济、宣传自由、公民理智”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我有理由相信中国会在不久的将来成功实现自己的复兴之梦。
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日渐丰富。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极为严峻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产能过剩、通货膨胀、寻租腐败、地方债务危机等问题层出不穷,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究其这些问题的根源任然是“权力问题”,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这只“闲不住的手”的“权力问题”。为此,中国政界与学界引发了长达十年的大讨论———究竟我国经济应该选用以政府为主导,还是以市场为主导?直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它解答这一困惑,并坚定地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全会的决定体现了“市场能办的交给市场,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这一精神,在压缩政府权力、释放市场与社会活力方面作出了重大突破:一.限制地方政府不得随意投资;二.严格控制预算,使政府支出受限,尤其是“七大支出”;三.精减政府机构,减少审批特权;四.财权与事权对等,减少作案空间;五.强化监督,建立行政体系外的司法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这些措施实施,能够使我们的政府系统减少贪污腐败的作案空间,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能够使我国目前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为以消费为主的稳定性经济增长模式,能够使我们的人民真正享受到经济快速增长的带来的利好,实现“国进民进”的宏伟目标。
针对此次全会决定会带来的主要利好,我将以“农民”、“城市居民”和“企业家”三类人群进行重点叙述。对于农民,第一步,通过使农民的宅基地和农地可以流转,农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土地进行转卖、租赁以及贷款等来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步,通过进行城镇化,改善农民居住环境,解决农民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对于城市居民,开放“单独二胎化”,满足广大市民能有二胎的诉求,同时解决“人口老年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开征房产税,限制投资性购房行为,减小房地产泡沫,进一步控制一二线房价猛增的趋势;建设小产权房,满足广大中低收入的购房愿望,同时间接调控普通商品房的房价;对于企业家,首先,限定民营企业不能进入石油、天然气、电信、电网等行业,其他行业都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甚至包括很多国民关心的金融领域,对此,国家更是决定在31个省市自治区特批31家民营银行;其次,首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民营资本及外资进入国有企业,同时允许国有资本进入民营企业和外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法人治理高效灵活的特点及国有企业资金技术雄厚的优势,同时减少经济的行政干预;最后,仅限定外企不能进入粮食、媒体和稀有金属等行业,降低外国资本准入门槛,吸引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和开发,极大的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
诚然,十八届三中全会给了全体中国人民描绘了一幅美好愿景,但是,在决定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它依然会像以往的任何一次改革一样遇到极大的阻碍。具体的阻碍,我个人理解主要会是“意识形态”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较,可能现在我们在“意识形态”上遇到的阻碍会小很多,主要因为在本次三中全会,政府、各级工作单位与学者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进行了数以千计的实地调研和意愿采集,并且组织多次工作会议进行讨论,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对当前社会的种种问题的不满,对改革的集体诉求越来越浓、越来越一致。因此,本次会议决定一经公布,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响应,在人民群众中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然而,相比较以前的任何时候,改革所遇到的“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却是空前的。由于长期阶级的固化,而形成了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当改革触及他们的利益时,他们必然奋起反抗。而且在他们之中还有不少有权有势之人,他们对改革的抵制会极大的影响《决定》的实施,有时甚至会颠覆我们的共同意愿。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任然任重而道远,它需要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来进行,它需要我们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实现。
第三篇:甜与权力读后感
读《甜与权利》有感
201024144113 吴绮莉 10历史文遗班
糖,从1650年起在许多国家从一种奢侈品、稀有品变成一种日用品和必需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平凡又十分常见的调味料,装饰着现代社会的每一张餐桌。平时我们也许不会把糖跟权利联系起来,两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西敏司却在《甜与权力》一书中,为我们娓娓道来“糖”身后奇妙而非同寻常的历史。首先我先剖析一下这本书的结构:作者在第一章试图引入食物和“吃”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使之成为研究现代生活之人类学的一部分,通过讨论甜不是指甜的东西,来阐述甜是一种味觉,霍布斯称之为一种“品质”。而糖、蔗糖是激发甜的感觉的物质。然而人们对甜的喜好程度却往往大相径庭,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所以不能说喜欢甜是人类的普遍特征,从而又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一个特定的民族是怎样变得顽固地坚持对“甜”的大量的、习惯性的摄入。第二章则通过考察西方各国对糖的消费,生产情况,把问题集中放在向英国提供糖、糖蜜和朗姆酒的殖民地的种植园生产体系,以及那些使产品得以生产出来的主要劳动榨取形式。同时也展现出了像糖这样的殖民地产品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增长过程中的特殊重要性。第三章通过讨论糖的消费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依据人们的行为和所思来对消费加以解释,渗透到社会行为中的糖,通过被赋予新的用途并承载了新的意义,从一种稀奇和奢侈的东西转变成一种平常的必需品。作者西敏司认为这样的意义源于
使用本身,由此又引申出了好几个跟权力有关的问题并进行讨论。第四章与第五章分别深入的探讨了权力的问题以及强调了田野工作对研究食物和饮食的人类学的重要性。
作者西敏司聚焦于工业化早期的英格兰以及美洲加勒比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把糖的命运讲述得格外深刻。使我们看到了糖从一件奢侈品化身为工业化生产的商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密切地与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奴隶化生产,乃至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联系在了一起。与此同时,也看到了糖是如何经过一个自上而下的复杂文化过程,一步步地嵌入到了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
人是一个靠食物维持生命的有机体,而我们的身体也因为进食才有了新的能量,这些能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会很快的转化为支撑我们行动和思考的力量。但这只是食物对于人而言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一个方面,食物除了满足个人需求之外,另外还有一种社会功能。恰如西敏司所指出的,尽管在食物与亲属关系或者食物在社会群体之间关系上,我们现代的生活已经和原始部族的生活大相庭径。但是,在食物对于我们对于我们的生活以及构建社会关系的影响力上依旧和原始部族有着同样的形式和重要性。在《甜与权力》一书中,作者涉及到很多种类的糖,不过着重关注的是蔗糖。决定这一观点的是最近数个世纪以来蔗糖消费的历史。
蔗糖在近代的消费历史是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的,本书虽然一直在围绕着”糖”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但作者关注和揭示的焦点是“权力”这样一个复合概念。
糖作为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商品,它的生产与消费是与世界市场的诞生和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基本范式的建立密切相关的。本书中作者研究糖在世界的消费历史的时候,采用的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生物和文化的视角来展开探讨——这是和以往的糖史和相关的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不同之处。
通过对这些家用、日常的物品进行探究,帮助人们澄清世界是怎样变成现在的样子,以及在变化中如何保持某些层面的内在一致性。其实,西敏司所谓的“权力”,其内涵是很广泛的,除了以上的政治、经济上的权力外,作者认为,食物本身也具有某种权力。当糖的消费日益蔓延开来,蔗糖消费的增长改变了人们日常的饮食习惯,某种形式的油脂和糖成为以大量淀粉质食物为主食的一餐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缺乏肉类的时候,糖成为了替代品,并且决定了吃什么样的淀粉类食物。糖作为辅食却具有了决定主食的权力特点。同时,作者还指出,糖的消费与女权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发生在穷人家庭里面的食物的不合理分配就是这样一个文化模式。昂贵的蛋白质食品是给成年男子食用的,而蔗糖大部分是由妇女和儿童消费,这并不是说女性比男性更喜欢甜食,而是一种权力的控制,食物营养的不平衡分配本身就是一种权力上的不平等,从这一点上,蔗糖似乎成为了权力倾轧的工具。
作为一部人类学经典作品,《甜与权力》西敏司娓娓道来的是“糖”身后奇妙而非同寻常的历史。读完这本书,给我印象很深的除了对蔗糖与权力之间的联系的理解,更读懂了人类学与历史是不可分割的以
及田野工作对研究一种历史现象或者是地方特色是非常重要的。作者认为如果没有历史,人类学的解释力就会被严重削弱,要形成一门关于当下的学科,必须研究那些缺少所谓“初民社会”相关特征的社会,即使是面对平凡的研究对象。人类学家在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要珍视当地人所说的,所期望的和所做的,研究对象如果仅仅针对某些弱势群体,则称不上是客观的、科学的研究了。这本书按照自己的方式,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了解人类学的道路,十分值得我们一看。
第四篇:权力与相互依赖读后感
《权力与相互依赖》读后感
罗伯特·基欧汉(Robert.O.Keohane)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际关系大师,代表作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冲突》(1984),并与约瑟夫·奈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2001)。他是当代诠释和发展世界政治理论的经典大师。在其学术生涯中,基欧汉一直身处国际关系理论论战的核心。《权力与相互依赖》由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合著,是一部颇有理论建树的力作。1977年,该书第一版出版,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挑战(新)现实主义理论霸主地位的开始,构成新自由制度主义兴起的理论基石;1989年,该书重版并增加了对批评的回应;2001年该书第三版出版,两位学者将全球化、国际机制与相互依赖概念相整合,指点国际局势,激扬文字,对21世纪初的世界政治进行严肃的理论分析,成为代表新自由制度主义发展的巅峰之作。
自1977年以来,该书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引用频率最高的著作之一,被美国学者视为“不可替代之作”。20世纪60、70年代,国际关系出现大分化、大组合,一度有美国霸权衰落之说。对此,美国学术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和政策建议,而《权力与相互依赖》的复合相互依赖模式公认是最有解释力的理论之一。本书是两位著名学者的双剑合璧之作,既有理论上的深度建构,也有实践上的指导价值。尽管作者强调自己的研究重心是国际体系不断变化的性质及其
理解(并称之为政策前提),其目的在于确立理论框架,提出理论解释新模式,但从本书的结构来看,提供美国外交对策乃是应有之义。“征战沙场。剑强于笔;长远观之,却是笔指导剑”恰是本书的点睛之笔。
1997年《权力与相互依赖》的出版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挑战新现实主义理论的霸主地位的开始。自出版以来,该书被美国学者视为“不可替代之作”。由此可见本书在国际关系理论方面的权威和重要性。
本书认为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深,相互依赖已被用来作为一种制约他国的权力资源,事实权力并没有从相互依赖中分离出来,而是有力诠释了相互依赖。随着相互依赖的逐渐深化,民族国家利用相互依赖而带来的各种条件和机遇,维持和增强国家的权势,提高国际地位。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这是因为旧的世界格局正在崩溃,世界变得相互依赖,传统的议程无法界定我们所面临的威胁,在我们这个新的时代,随着跨国社会运动等非领土行为体的出现,传统的领土作用在减弱,他认为恰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言的作为经济单位额国家有可能消失。传统主义不能理解,将其称之为全球主义谎言,他不关注于这些反驳,在他看来,这如同关注一个针尖上能有多少个天使跳舞的中世纪经院式争论一样。
罗伯特·基欧汉他并不认为当相互依赖普遍存在时,国际冲突就无影
无踪,相反,国际冲突会以新的形式出现,甚至会呈现上升态势。也不能将相互依赖完全局限于均衡的彼此依赖,最可能影响的行为体应对过程的是依赖的非对称性。
权力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概念,而理解权力在相互依赖中的作用必须区分敏感性和脆弱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所谓敏感性是指某政策框架内作出反映的程度。就依赖的代价而言,敏感性指的是试图改变局面而作出的变化之前受外部强加脆弱性是行为体因外部事件强加代价而遭遇损失的程度。罗伯特·基欧汉认为脆弱性相互依赖包含战略意义,而敏感性相互依赖恰恰缺少这一点。这并不意味着敏感性在政治上是不重要的。而试图操纵相互依赖的战略有可能导致战略反击。仅仅依靠经济手段对抗严重的军事威胁有可能是无效的。在此意义上,与经济力量相比,军事力量是处于支配地位。相互依赖影响世界政治和国家行为,而政府行为也影响着像话依赖的模式,政府通过制造或接受某些活动的程序、原则或制度来调节跨国关系,国家间的关系,将这些控制性安排为国际机制。国家机制可由国家之间的协议或条约组成,如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回忆上的安排,国际机制也可以是暗含的,如二战后的美加关系。当然如果不存在一致同意的规范和程序或规则,无机制情况就会出现。
所谓国际体系的结构即同类单位的能力分配状况。其中国际政治体系中最重要的单位是国家,有关能力被视为其权力来源。而国家机制是国际体系权力机构与该机构的政治、经济谈判的中介因素,即对其有着正式或非正式的影响。
国际机制的变迁往往非常重要,因为国际机制的变迁,新的机制影响着世界的很多方面,就像非歧视贸易原则的确立一样,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旧貌。但是从某种意义而言,某些国家面貌也改变了国际机制。
在关于现实主义与复合的相互依赖方面,罗伯特·基欧汉推导出一个具备如下经济特征的世界,国家间存在着现实或潜在的冲突,国家随时都有可能动用武力,每个国家都力图保护自己的疆土和利益免受现实威胁。只有强大的国家才有可能存在下去。其中复合相互依赖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各社会之间是多渠道联系的,二是国家间关系的议程包括很多没有明确或固定等级之分问题,三是当复合相互依赖普遍存在是,一国政府不再本地区内或在某些问题上对他国政府动用武力。复合相互依赖三个主要特征导致不同的政治过程,而这些政治过程将权力资源转化为控制结果的权力。在现实主义的世界里,军事安全将是国家的首要目标。甚至影响到那些不直接涉及军事实力或领土防卫的问题。
罗伯特·基欧汉认为在复杂的环境下,国际组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组织可以确定某些重要问题,从而帮助政府决定事务的轻重缓急次序或机构间委员会及其他政府内部安排的性质。如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环境回忆的召开,促使美国重要部门集中关注防止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帮助促成世界政治中的潜在联盟。对于稳定世界秩序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互依赖的持续加强,全球化趋势进程的不可阻断,国际社会的整体性得到加强,全球意识得到张扬,霸权意识和行为越来越不得人心,甚至威胁世界和平。虽然强权即公理的时代已经过去,国际社会也无法容忍赤裸裸的强权和武力征服。但权力无疑是政治领域的通行证,无论是国内政治还是国际政治。特别是隐藏在国际秩序和国际制度背后的权力框架,这种制度性强权或结构性暴力,它更具合法性,也更难以更改。权力还是权力,只是给自己加了个精美的外壳。因而权力概念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理解摩根索权力政治理论的钥匙,也是理解世界政治的钥匙。
第五篇:500字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冰心儿童文学之冰心散文卷一》读完后,我深有感触。
在书里有一篇文章的最后写得几句话让我喜欢,它是: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无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中作者把自己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莲叶,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我沉思了,我给予妈妈的爱远不止妈妈给与我的爱,每次在磅礴大雨中,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头顶上突然有一把雨伞,那是妈妈;再冷的时候,身上却多了一件外衣,那也是妈妈;摔跤的时候,是谁又将我轻轻扶起,又是妈妈。在我们无助是,第一个出现在我没身旁的都是妈妈,妈妈永远是最爱我们的人,母爱是多么的伟大呀。
大文学家舒乙曾说过:“任何一个读过冰心文章的人,哪怕读过几篇;任何一个和她谈过话的人,哪怕只谈过几分钟,都会被她的心深深感动。是啊!我也被她感动了,他的情怀让我感动了,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无数的道理,它虽不像金银珠宝那么珍贵无比,也不像钻石翡翠那么绚丽夺目,但是它却向世界文物那么值得收藏,里面的一个个道理,都让我受益匪浅,但是,这些道理都像宝石一般的深藏地下,只有用心挖掘才能收获它,让我们读的每一篇文章都用心体会吧!
这就是我的读后感。